如何評價arcade fire 第五張專輯首單everything now?

Arcade Fire 五專首單Everything Now由他們與 Pulp 貝斯手 Steve Mackey, 以及 Daft Punk 成員 Thomas Bangalter 共同製作.新專輯《everything now》將於7月28日推出


之前發行的單曲I Give You Power有很強的政治意味,旋律製作卻頗單調。如果新專輯以此為水準,我真得捏把汗。好在從專輯公布曲目看,I Give You Power真的只是「單」曲。Everything Now成為專輯首單。

Everything Now符合粉絲對Arcade Fire所有要求:繼續沿著Reflektor的電子/舞曲轉型路線前進;簡潔流暢動人的旋律;複雜精緻、層層遞進的編曲(這次用上了排簫);簡單的詞句表達深刻的意涵,同時貢獻金句(「We turn the speakers up till they break/"Cause every time you smile it"s fake!」);即使轉型依然保持體育館搖滾特點(副歌不斷重複的「Everything Now」就是為現場大合唱準備);為所有獨立樂隊示範一位「音色具有特點、適配各種風格」的主唱有多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Arcade fire的首發單曲/專輯同名單曲往往不是專輯最佳單曲。所以我們對專輯的期待是不是更高了?

愛慕微中還有一些可說之處。自從Arcade Fire成為「獨立天團」,樂隊對Artwork便愈發重視。Reflektor是個節點:宣傳照中樂隊的彩色西裝造型;現場演出中的彩妝。似乎獨立樂隊/歌手成名後都開始重視Artwork:比較一下Bon Iver今年和2012年在Coachella音樂節兩次現場演出的舞美風格。這次樂隊在愛慕微中身著統一的工裝,為「Everything Now」製作了Logo。上次他們也為Reflektor製作了logo。也許他們在現場會採用新造型。

我說過Arcade Fire寫歌詞很喜愛使用「孩子」的意象,後來發現愛慕微也是。前兩張專輯樂隊沒錢,愛慕微只有家庭DV畫質。即使如此,在Rebellion Lies愛慕微中樂隊用音樂喚醒了沉睡的孩子。從The Suburbs開始,樂隊終於有錢可以拍精緻的愛慕微,在專輯同名單曲愛慕微中講述一群青少年的痛苦成長故事。而Reflektor時期可以拍很多的愛慕微,而且拍成微電影形式:Afterlife用一家三口——一個成年人,一個青少年,一個兒童——的夢境緬懷逝去的妻子/母親。現在Everything Now的愛慕微一看就是花了大錢(航拍!廣角!調色!特效!),而主角還是一群孩子。不知新專輯將用「孩子」說出怎樣的故事。

最後——同樣是體育館搖滾轉型電子/舞曲,冷耍你看看人家!再瞧瞧自己!(戳


最後新專出來一定會寫更多

——————————————————————————————————————————拱火是二十一世紀最好的那一批獨立搖滾樂隊之中的佼佼者,領頭羊,「正走在成為偉大天團的正確道路上」。但何時才能封神,何時才能一錘定音奠定「歷史地位」,我想如果這年他們發行的是Funeral,那這事就成了。只可惜AF起點太高,有Funeral這張神奇處女作珠玉在前,腦殘粉總是要期望更多不是嗎,「你們第一張專就辣么牛逼,那二三四五六豈不是更加男默女淚??」。

於是,我們聽到了更加厚重神秘的Neon Bible,充滿懷舊氣息的The Suburbs,還有讓人忍不住蹦迪抖腿的Reflektor……不難看出,比起情感充沛,粗糲而毫不掩飾的首專,AF努力地使音樂變得越來越繁複,越來越豐富多彩。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地去做Funeral,他們還有著無數種可能性去玩音樂,所以,看看他們錄製Reflektor的時候是多麼開心,那感覺就是一頭扎進電氣化時代就一去不復返了。

因此,AF的封神之路,很可能不是通過哪張專輯而一錘定音,而是通過去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給後人留下多面的深刻印象。

這個月AF的樂迷翹首以盼,終於等來了五專的首單。我第一次聽到這首單曲竟然是通過西班牙的AF樂迷購買十二寸黑膠然後用手機錄播上傳到視頻網站,音樂之外還有外國樂迷的討論聲……暈!這比iTunes的標準版提早了約一天,可見是多麼令人興奮的回歸。

Everything Now放大了Reflektor的優點——電氣化、迪斯科舞曲、笛音鋼琴弦樂和聲多元素的嫻熟運用……和Reflektor相比較又有一種新鮮感。製作人有Daft Punk和Pulp的成員,可能和Murphy大叔相比會有更多碰撞帶來的驚喜?我完全不擔心AF的創作能力,雖然P4K今年早些時候對某「政治單曲」頗有微詞,認為「更像是一句咒語」,但首單一出,BNT又是妥妥的。

可不是嘛,在那麼多的獨立音樂唱片里,AF是為數不多的兼顧單曲(旋律)和專輯整體性的模範。Wake Up、My Body Is a Cage、Ready to Start、Deep Blue……就連被認為熱單最少的Reflektor也是越聽越好聽,越耐聽,一個多小時也不覺累呀。

要是說短板,那可能大概就是商業成績了……雖然格萊美年專賣到了白金,單曲依然習慣性在榜單低位徘徊,天朝知名度不高,他們是那種「在獨立圈享有盛譽但缺少路人粉」的樂隊。這是唱片產業的衰落和流媒體時代的崛起造成的,全球瘋狂追捧的景觀在上世紀就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年輕人不再購買CD,想要擴大影響力……巡演?Spotify?不過咧,腦殘粉內心肯定一萬個不樂意AF爛大街……但又很想他們來國內腫么辦,混凝草有木有可能???

蛤?

最後

七月二十八日

靜候

Eeverything Now


兩個字:牛逼。

在神磚Reflektor後,Arcade Fire依然走在通往「誕生在21世紀的偉大樂團」的道路上——甚至,這條路上,迄今只有他們一行人。

前些天, @邢小樂 老師問我,覺得Coldplay和煙鬼的那首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如何。我說,挺好的呀,保留了CP最核心的旋律和雞湯,體育場搖滾還加入了夜店風,是現在最對味的東西。可邢老師說,不對,我對CP的期望,是希望他們朝著「偉大」去走的。但顯然他們現在背道而馳。我在說:他們……從Viva之後,就已經放棄偉大了呀……他們現在的每張專輯,就是「聽完之後很想去看他們的演唱會」,就是為此服務的呀。我早就不期待CP偉大了。

偉大的責任,就交給Arcade Fire吧。

在上一張專輯裡,他們史無前例地做了一張高密度的雙唱片:新浪潮+華麗搖滾+迪斯科+獨立搖滾+民族樂(海地音樂)+生與死的龐大主題。這是一張前無古人的唱片。

新專輯首單everything now,繼續沿著這條路前行。弦樂,長笛,鋼琴,還有合成器,構築了如此歡樂明亮的情緒,其中Regine Chassagne的鋼琴成為了整首歌畫龍點睛的主音色,鼓動人心Harmonistic Praise Crusade唱詩班在曲末的推動讓歌曲如煙火絢爛。

歌曲表達的情感上,有這麼一點兒讓我想起了朴樹的《生如夏花》。

有什麼可能不期待今夏的專輯呢。


說個剛聽出來的知識點吧。

這首歌3:35開始的na-na-na的大合唱採樣於2016年Voodoo音樂節1h13min的全場大合唱。當時Win Butler說"I don"t know if you guys are singers. You guys wanna be on a record?" 然後大家的聲音就真的上了record啊啊啊啊啊


還真有人邀請我,我這麼討厭Arcade Fire甚至可以說把討厭他們寫在臉上的人可能說好話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

呃,只論這一支單曲還是可以說點好話的。起碼挺dance music的,勉強可以視為和一些真好聽的抖腿舞曲一樣的能記住的歌……

當然也就僅此而已了。我對整張專輯依然繼續毫無期待。繼續堅定不移地唱衰拱火一百年不變。

哦耶。


推薦閱讀:

中國不出名的搖滾音樂人是怎麼活的?
如何評價李志,萬青和痛仰?
今年你新聽到的最棒的三張搖滾樂專輯是什麼?
為何邁克爾傑克遜擁有如此大的魅力?

TAG:搖滾樂 | 獨立音樂 | ArcadeF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