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俄羅斯政治?俄羅斯究竟算不算得上一個民主國家?
謝邀俄羅斯1.4億張選票。美帝幾百張選舉人票。恩……
說到中央集權,中國堪稱這套政治制度的集大成者。從秦漢到今天,這套政體已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儘管隨著時勢發展,制度的形式有所調整,但權力集於中樞的核心內涵,卻始終未曾改變。
而除了中國,地球上另一個響噹噹的世界級大國——俄羅斯,採用的也是中央集權政體。從莫斯科公國開始,大公伊凡三世便設計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並為後來的沙俄、蘇聯乃至俄羅斯聯邦所繼承。
儘管俄羅斯後來也設立了議會組織——杜馬,蘇聯時代國家結構上還採取了加盟共和國等給予地方相對較多主權的制度,甚至在現代還在形式上建立了三權分立,看上去有了西式民主的框架,但這一切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俄羅斯中央集權的本質。沙俄末期的杜馬出現沒多久,就被革命顛覆;蘇聯儘管在行政層面採用了民族自治,不過蘇共一黨專政,以黨治國的權力結構設計,使得行分權的實際意義,被蘇共十分嚴密的垂直管理架構所覆蓋;到現在的俄羅斯聯邦,政府、法院、杜馬三分架構之上,還有總統統籌駕馭,這種「超級總統制」,根子上仍舊是權力集中的一種體現。
總而言之,儘管今日的俄羅斯,看上去已經穿上西式分權制衡的外衣,但其內在,仍舊保留著東方中央集權的靈魂。歐洲文明圈一直將俄羅斯視為另類,這也是原因。
只不過,俄羅斯一直不願正面承認這一點。在俄羅斯的政治語境中,「集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辭彙,儘管俄羅斯在實踐中踐行集權,捍衛中樞,以及領袖的權威,但在表述層面,卻對此頗有些排斥。
俄羅斯何以在國家結構與政治體制上呈現出這種表裡不一?雲石君在此做個分析:
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俄羅斯為什麼可以實現中央集權?
咋看上去,俄羅斯中央集權的條件並不充分:俄羅斯國土形狀雖然比較規整,不過面積實在太過巨大了些(鼎盛的蘇聯時代大約2200平方千米,如今大約在1700萬平方千米),要想把如此遼闊的疆域在政治上整合到一起,俄羅斯必須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本部核心區。
不過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東歐平原,並不具備如此強大的地緣實力。東歐平原在古代就是一片寒冷的蠻荒之地,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征服自然能力提升,這塊曾經只能供以游牧的荒原被農業開發,逐步發展成一個頗有實力的地緣板塊,但要依託其統御兩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特別是將它們在政治上整合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這還是力有不逮的。
而且地緣區位也不適宜。俄羅斯的東歐本部,正好處在國土的最西端,而俄羅斯偏偏還是一個東西跨幅長達1萬多千米的長方形大國,;並且,由於國家緯度整體偏高,自然環境極為惡劣,所以這些領土(特別是北亞部分)極難開發,所以也打造出一套高效密集的交通體系(直到今天,俄羅斯的國家地緣主軸,仍舊只有西伯利亞鐵路一條),嚴重製約了俄羅斯對東方領土的有效控制。
這麼來看,俄羅斯就算能夠整合成一個國家,不過地緣結構的先天性缺陷,決定了其也較難形成中國式的中央集權體制;倒是美國那套比較鬆散的聯邦組織架構,更符合這個國家的國情。
但事實卻截然相反。而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兩點原因:
首先,就是雲石君在之前《地緣政治:俄羅斯系列》中曾經說過,俄羅斯的亞洲領土儘管幅員遼闊,但自然環境太過惡劣,所以承載的人口規模有限,而且文明程度不高——直白點說,其本土地緣勢力天然孱弱。這種懸殊的實力差距,使得俄羅斯東歐本部得以憑藉自身的相對優勢,彌補地緣距離上的疏離缺陷,用政治和軍事手段,實現對亞洲邊緣領土控制。
而俄羅斯領土大擴張的時間點也很不錯。俄羅斯開疆拓土的17-19世紀,正是人類由農耕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過渡期。俄羅斯在工業時代的憲法優勢,使得其面對亞洲的華夏、伊斯蘭文明時,能夠享受遠超自身地緣實力的「文明溢價」——這使得俄羅斯的亞洲擴張,非但沒有受到東西亞地緣勢力的強力阻擾,反倒還趁機多奪取了許多原屬於華夏。伊斯蘭勢力的地盤
如果沒有這樣懸殊的文明水平差距,俄羅斯就算實力強大,但伊斯蘭和中國也不是好惹的。它們必然會對俄羅斯的東拓,予以強勢阻擊。這樣一來,俄羅斯的力量,將不得不消耗在跟亞洲兩大本土勢力的博弈當中,未必能確保對亞洲領土的絕對控制權,就算最後勉強佔領,也會因為周邊強勢文明的滲透,在控制時也只能採用相對寬鬆的羈縻手段,中央集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儘管中國這樣的大型地緣勢力業已走向復興,但國家這個政治組織形式也逐漸進化到現代模式。相對於邊界不明確,控制力孱弱的古代國家,現代國與國之間的界限更加分明,國家政治力量對文明交流的限制能力也大大增強。這種情況下,即便周邊勢力對當年的領土劃分有所不滿,但因為無法跟俄羅斯這個世界級大國整體對抗,故而也只能是徒喚奈何。
而除了特殊的機緣外,俄羅斯國家的長久維持,也有賴於中央集權機制。
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地緣結構,以及民族和種族構成極為複雜的世界級大國。內部成分構成的錯綜複雜,使得俄羅斯的國家凝聚力天然不足,特別是邊緣板塊的少數民族,對俄羅斯的國家認同感十分有限。
內部凝聚力的缺乏,意味著一旦俄羅斯真的賦予地方過大自主權,那麼不僅邊緣板塊的獨立本土意識會增長,周邊文明對邊緣地區的影響力也會由此增加——畢竟今日的俄羅斯,已不再具備文明程度上的憲法優勢,比如中國,不管是文明的規模還是質量,都已經超越了俄羅斯,並對毗鄰的俄羅斯邊疆板塊產生越來越強的吸引力。
這種局面下,俄羅斯的邊疆板塊於本部的差異性將越來越大。所以,俄羅斯有必要中央集權,以政治上的優勢,來對沖主體文明衰落造成的經濟、文化吸附力缺失。
而且,俄羅斯的國家發展,也離不開中央集權的支撐。
俄羅斯本部核心區東歐平原,是這個國家得以從事大規模工業開發的主要地區;不過俄羅斯用以支持工業運行的礦產資源,卻大都分布在其亞洲領土部分——這些板塊因為自然條件惡劣,難以有效開發。這種資源區與開發區的嚴重分離,意味著俄羅斯有必要通過強大的中央權力,確保資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在各區域間合理流動,有效配置。要是賦予地方的權力太大,那麼各地以鄰為壑,為一己之力而互相杯葛,最終結果只能讓自己的內耗加劇。
而就外部而言,俄羅斯疆域過於遼闊,又地處亞歐大陸北部中央,與這個星球上幾乎所有大型地緣勢力都存在的著十分嚴重的矛盾與衝突。這也就是說,俄羅斯必須同時在各個方向,都承受嚴重的外部壓力與威脅。
地緣格局的不佳,使得俄羅斯必須上下高度一致,以集中力量,應對外部層出不窮的威脅——甚至有時候還需要抓大放小,通過犧牲某些板塊的一己之利,以集中精力應對主要威脅。而如果權力分散,在應對來自不同方向不同敵人的威脅時,各地很容易出現僅顧一己之安,枉顧大局的情緒,導致俄羅斯國家力量被分散肢解,最終全盤皆輸。
錯綜複雜的國內外格局,使得俄羅斯不管是基於安內,抑或攘外,都有必要強化中央層面的統籌整合,這種情況下,中央集權就成為俄羅斯的必須。
但是,俄羅斯的中央集權,卻又十分的不徹底。這種不徹底,不僅反映在態度上的表裡不一——跟中國把中央集權視為理所當然,公之於眾不同,俄羅斯儘管骨子崇尚集權,但面子上卻甚為避諱,甚至還會用各類分權制衡的錶殼來掩飾。在現實的政治組織架構上,俄羅斯也採用了許多具體的分權設計:
像蘇聯時期,蘇聯就將整個國家細分15個加盟共和國。並在《憲法》中明文規定:加盟共和國乃是加入蘇聯的主權國家。即便是現在俄羅斯聯邦,其轄下仍舊有22個自治共和國、9個自治區和一個1個自治州——這些自治地區都享受著不小的自主權!
當然,蘇聯的以黨治國體制,以及當下俄羅斯聯邦的「超級總統制」,決定了這些自治地區的實際自主權,並沒有法律條文所彰顯的那麼大。不過饒是如此,這種法律上大範圍授予自主權本身,其實也從側面證明,俄羅斯的所謂中央集權,其實十分的不徹底——至少在許多層面,許多地方有了跟中央唱反調的法理依據。
這意味著俄羅斯政治結構的存在不穩定性。儘管整體而言,俄羅斯的中央權力足以約束地方權力,可此類約束,不過基於雙方反覆博弈所形成的動態平衡,而缺乏一個法理上的明確承認,故而其道德合法性天然不足。這種情況下,一旦中樞力量衰退,地方勢力便能夠運用體制內的規則,合法合理的向中央權威發起挑戰,進而引發政治動蕩與社會不穩定。
而這種不穩定性,也使得俄羅斯政壇出現一個特徵——即政治強人層出不窮。從斯大林到普京,俄羅斯的政治權力,長期高度集中於一人之手,強人政治特徵非常明顯。
為何俄羅斯會崇尚強人政治?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4章——俄羅斯系列之第5節。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讀者,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自問自答還邀請人幹啥...
謝邀
之前雲石君自問自答的時候我還會答一發,現在……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4388845/answer/139106032寫的太垃圾了
他是或者不是,都不管我們的事,人家的家事不要瞎打聽。要打聽也要跟俄羅斯人打聽,跟中國人打聽個毛。
按照那些逗逼民逗的一人一票才是真民主的說法俄羅斯絕對是最標準的民主國家
准民主國家,走在邁向民主的大路上。
wiki上有分類——民主指數。俄中都屬於oligarchy
推薦閱讀:
※體制內的人怎麼利用星期天和晚上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增加自己的收入?
※日本的政治制度和西方有哪些異同,部分日本人對政治是否沒熱情?
※權力到底是什麼?
※一個完美集權的體制不比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更有利於人類發展嗎?
※一開始就民主對於有些國家是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