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清朝時,人口迅速增長?


有學者認為是因為土豆、玉米和番薯。這幾種美洲傳入的主糧耐旱、耐淹,而且可以與其他作物混種、套種,或者種植於原先難以利用的邊角空地和荒坡陡坎,因而極大地補充了中國農民的口糧來源,緩解了災荒之年和青黃不接季節的飢餓。清朝穩定的外部環境只是外因,內因則是中國農業產量的增加,新作物的引入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下面是一篇網路上的文章,說得更詳細一些。侵刪。

http://blog.163.com/hehe1974@yeah/blog/static/14130610420159278214789/

————————————————————————————————

由美洲傳入中國的農作物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賀新年

在金庸的小說中曾經多次出現一些基於歷史常識的錯誤。例如《神鵰俠侶》第6回:「他(楊過)見西邊山坡上長著一大片玉米,於是過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天龍八部》第11回:「段譽聽著途人的口音,漸覺清雅綿軟,菜肴中也沒了辣椒。」小說中的玉米、辣椒都是從美洲傳入中國的,在宋朝都還沒傳入。

高中歷史必修2專題五第一課《開闢文明交往的航線》中,在講到新航路開闢後,西班牙人將美洲的農作物帶回歐洲,後來又傳到世界其他地區。書本上只是介紹了煙草、玉米、可可和馬鈴薯四種主要的農作物。其實遠不止這四種。那麼到底還有哪些農作物也是來自美洲?它們又是如何傳到中國?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

據有關專家的不完全統計,由美洲傳到世界各地的農作物有30多種。其中既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這樣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類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西洋蘋果、菠蘿、番石榴、番荔枝、油梨、腰果等蔬菜果樹,也有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這樣的經濟作物。

以上所舉這些農作物後來陸陸續續得以傳入中國。引種中國大多發生在明清時期,傳入的途徑大體有兩種:一種是從歐洲經由古絲綢之路或者海路直接引進,一種是由中國鄰國傳入。在後一種途徑中尤其要提到菲律賓。因為在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中,菲律賓是這位偉大航海家的葬身之地。後來菲律賓成了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人在此經營了數百年,很多從美洲帶回歐洲的作物也被移種到了菲律賓。在菲律賓謀生的愛國華僑將它們帶回了祖國。舉其中幾例以說明這些農作物傳入中國的軌跡。

1、玉米,原產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我國古代稱番麥、御麥、玉麥、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遲明代從菲律賓傳入我國。嘉靖三十四年(1555)《鞏縣誌》已有「玉麥」的名稱,但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則見於三十九年(1560)甘肅的《平涼府志》卷11:「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此外,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有記載。

2、番薯,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番薯所獨佔。

3、馬鈴薯,我國亦稱洋芋、土豆、山藥蛋、地蛋、荷蘭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為印第安人所馴化。大約1570年傳入西班牙,1590年傳入英格蘭,1650年左右由菲律賓傳入中國。

4、花生,我國亦稱長生果、落花生、落地松、萬壽果、番豆、無花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5、向日葵,亦稱西番菊、迎陽花、葵花等。在中國的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稱西番菊。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

6、辣椒,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一是經海路引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7、南瓜,別名番瓜、飯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南瓜味甘性溫,多食髮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麵同食。」說明元代我國已經引種。

8、煙草,別稱還有相思草、金絲煙、芬草、返魂煙等。原產中南美洲,人類已有1500多年使用的歷史。後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傳至歐洲和世界各地。傳入我國是稱「淡巴菰」,這是印第安語煙草的音譯。我國最早紀錄煙草的文獻是明人張介賓的《景岳全書》:「此物自古未聞,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閩、廣之間。」①

這些農作物傳入中國,對明清時期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 增加了中國糧食作物的種類和產量,刺激了明清人口的激增。

明清以前中國傳統的五穀種植,南方以稻米為主,北方以麥、粟和高粱為主。儘管中國農民精耕細作,但是受生產力的影響,糧食作物的產量不足以滿足人口的增長和政府的賦稅。

玉米、番薯和馬鈴薯都是耐旱、耐瘠的作物,一般糧食作物難以生存的貧瘠土壤、深山苦寒地區均可種植,而且產量高,如玉米較之大麥和高粱產量高5%~15%。尤其是番薯,因為生長期短、適應性強,在南方一些地區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種,農民常常將它在常規作物失敗後種植,對抗災救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農學家徐光啟曾將番薯的好處總結為「十三勝」,說它高產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災救飢、可充籩實、可以釀酒、可以久藏、可作餅餌、生熟可食、不妨農功、可避蝗蟲等優點,指出:「農人之家,不可一歲不種。此實雜植種第一品,亦救荒第一義也」(《農政全書》卷27)。

全國人口從明初的6500-8000萬人增加到1953年的58300萬人,數百年間人口增加了9倍,而同期耕地只增加了4倍。高中語文課本選錄過的清嘉慶年間洪亮吉的文章,就論述了人口問題。當時中國的人口已近40000萬,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可見美洲農作物的引入對這一歷史時期人口增長的巨大作用,甚至可以說不亞於袁隆平的雜交水稻。

二、推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助於增加農民的收入。

美洲農作物的推廣對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表現為兩方面:一是玉米、番薯等作物的廣泛種植,有效地解決了民食問題,使人們有可能騰出更多的土地,去發展經濟作物;省出更多的勞力,發展副業和手工業甚至商業。清人記載,在陝鄂川三省交界地區,「山中多包穀之家,取包穀煮酒,其糟餵豬,一戶中餵豬十餘口,賣之客販,或趕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觀。可見,在山區以玉米和番薯釀酒、養豬,推動了農產品的商品化。②

二是美洲引進的經濟作物良好的收益,激發了農民的種植熱情,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明朝時期美洲棉的傳入,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就對中國亞洲棉的生產產生了巨大衝擊。其在長江下游地區的廣泛種植,促進了該地區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今上海)成為全國的棉紡織中心。最終由於紡織業的發展,中國歷史上在這裡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其他如花生、辣椒等作物的也成了某些地區農民爭相種植的「搖錢樹」。 廣東汕頭一帶歷史上一直以種植水稻和甘蔗為主,但「近因落花生之需要增加,遂將稻米、砂糖之耕作面積皆改種落花生矣」 ③

三、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形成新的生活習俗

美洲農作物的種植,豐富了我國蔬菜瓜果的品種,增添了人們的食物營養。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不再僅僅是大米、麵粉,也可以是更容易種植的玉米、山芋、土豆。它們號稱「粗糧」,卻富含澱粉、維生素。辣椒成了中國絕大部分省份人們必不可少的菜肴或者調味品;番茄是好多昂貴水果的替代品,對窮苦百姓來說不僅僅可以做菜。花生、葵花籽成了中國人最喜歡的零食。當然它們還增加了食用油原料的種類,豐富了我國食用油的品味。煙草的種植,使吞雲吐霧的吸煙成為一種社會習慣。這些農作物已經大大改變了國人的飲食情趣,形成了新的生活習俗。

總之,玉米、甘薯、花生等美洲作物的傳播與發展,不僅僅是增加了農業產量、改良土壤,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國明清以及後來的歷史發展都發揮了重要影響。

參考書目:

①許道夫.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及貿易統計資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②清 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卷8

③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二輯)(P206)[M].北京:三聯書店,1957.


一、政治條件。清朝初年,特別是在順、康、雍、乾四朝,政治清明,政局穩定,沒有出現大的戰爭動亂,周邊地區穩定,利於國家發展。

二、政策原因。康熙朝始除人頭稅,規定,「茲生人丁,永不加賦」,人民就大膽地生子女而不擔心因此多交稅。為人口增長提供了政策條件。

三、經濟發展。國家實行"攤丁入畝".這標誌著在我過實行2000多年的以人丁為徵稅標準的做法已經完全取消,這為人口繁衍提供了經濟保障。

四、農業保障。薯類和玉米雖然是在明朝轉入我國,但是大量種植和發展,確是在清朝,同時由於"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更名田","攤丁入畝"等政策的頒行,刺激了人民開荒生產的積極性。糧食產量的增加,為人口增加奠定了物質基礎。

五、人口基數增加。由於清朝是個大一統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因此團結了很多少數民族進入中國的範疇,使得人口基數增加,為人口的增加奠定了條件。

六、人口流動。清朝初年國家推動的人口遷移政策,也從客觀上調整了人口分布的均勻化。為人口的全面爆發提供了地理條件。

七、軍事實力保證。對內戰爭,歷代王朝中清的表現最為出色。先後有平三藩之亂,收取台灣,平諸次少數民族、教門幫會、革命黨起義,皆獲成功。即使清勢衰落,還有兩次大的內部戰爭,也取得重大勝利,那就是鎮壓太平天國和平定新疆。

對外戰爭:清在入關前即已收復朝鮮、漠南蒙古諸部,入關後屢次討準噶爾皆獲大勝,蒙古族幾乎全部成為清朝的國民;西征出兵必勝,平定回疆,將歷史上的這一片歸屬末明之地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六次對藏用兵,除一次稍有失利外,都大獲全勝置其於保護國地位,且只有清一代,藏不敢叛。也為人口增長提供了條件。

第三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2814086

http://wenwen.m.sogou.com/qudetail.jsp?qid=165656492g_f=14719

《中國通史》古代卷/齊濤


廢除丁稅和徭役,因此隱匿人口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得益於天主教徒科學家徐光啟 推廣種植甘薯。


第二組:朱恆博

一、經濟發達。國家實行"攤丁入畝".這標誌著在我過實行2000多年的以人丁為徵稅標準的做法已經完全取消,這為人口繁衍提供了經濟保障。 二、農業方面。薯類和玉米雖然是在明朝轉入我國,玉米、地瓜、土豆的傳入使食物生產巨量增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玉米和地瓜適應性強,幾乎在中國的所有的農業區域都能種植,而且比中國原有的其他莊稼產量高。 2、可以在山坡上種植,使原來的荒地、林地變成了耕地。在多山的中國增加了巨量的耕地。 3、玉米、地瓜、土豆的傳入還極大地增加了原有耕地的複種面積。這在實際上增加了可耕地的面積。 4、依靠中國原有的農作物不能開墾成為農業區的地方,有了這幾種農作物後被開墾成農業區。中國原有的農作物也會被帶到這裡插播,糧食產量進一步增加。 5、地瓜不僅地下的果實可以食用,而且地上的地瓜秧子、葉子平時可以作為養豬飼料,災荒時期人也可以充饑。這可以在災荒年保留更多的人口。1960年前後本人親自經歷過。 同時由於"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更名田","攤丁入畝"等政策的頒行,刺激了人民開荒生產的積極性。糧食產量的增加,為人口增加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人口方面。 人口增加:由於清朝是個大一統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因此團結了很多少數民族進入中國的範疇,使得人口基數增加,為人口的增加奠定了條件。 人口流動:清朝初年國家推動的人口遷移政策,也從客觀上調整了人口分布的均勻化。為人口的全面爆發提供了地理條件。 四、科技的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專業技術得到了提高,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這為人工繁衍提供了醫療保障。

參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9583b10100r5tp.html http://wenda.so.com/q/1369162462062384


兩個原因。

①攤丁入畝政策。

原本是人頭稅的,家裡多養一個小孩就要多交一份稅,大家生育積極度都不高。改成攤丁入畝後,一塊地固定稅收,多個人不多收稅,自然人口就起來了,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個生產力啊。

②美洲的經濟作物傳入。

你人口起來了沒東西吃那也是曇花一現啊,巧得很清朝傳入了玉米啊紅薯啊之類的經濟作物,能當做主食,吃飽肚子。所以就可以放開生了,生出來養得活,何樂而不為。


中國歷代對地方上的管理,一直是自治成分很高。中央政府選派的官吏,雖然逐漸形成了同鄉迴避的規則,但只到縣一級,在往下還是被地方鄉紳把持。而這些鄉紳又是官僚系統候選者的主力。因此歷史上,田地和人口的瞞報是很嚴重的。在漢族官僚的掌握下,除了一部分心繫天下的權臣,很少有人能逆轉這種趨勢。而清的統治集團雖然不心繫天下,但是他們的圈地也只能到河北山東,主要還是要依靠稅收。他們不會再縱容對資源的瞞報,無論是出於公情還是私情。再加上高產作物的出現,滿族在清初還有相當武力保持內部省份的穩定,人口當然在賬面上會有很大的增長。

明末江南農業手工業商業都很發達,但是為什麼皇帝就是湊不夠軍費呢?為什麼加增都加到最貧苦的農民頭上,加不到地方富戶頭上呢?嘉定江陰的抵抗可歌可泣,但是遼東戰敗,北京失陷,揚州失陷,南京失陷時,這些仁人志士為什麼沒被組織起來呢?


因為滿清篡改明代史料的社會數據 ,編造出"盛世滋丁"的謊言.其實滿清治下相對於晚明人口壓根就沒增長.


作者,小康?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全民小康呢!!!!!!


為什麼不遵守知乎守則,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樓主所謂的人口增長,什麼叫增長,定義是什麼?指標是什麼?

我怎麼親耳聽過人口史的權威不是這麼說的?人家從不提康乾盛世人口增長迅速這樣的論斷。

在《中國人口史》第5卷中,曹樹基證明,以往由於嚴重低估人口基數導致的所謂清中葉人口空前高速增長的說法不確。從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前,人口年均增長率0.49%,增速低於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長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長』是一個虛構的命題」。(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835頁)……

相關文獻哪怕是查查知網也行啊。


清朝實行鼓勵人口增長的政策,清雍正2年(1724年),全國人口2500萬人,僅僅42年,到乾隆31年(1766年),人口爆炸性地翻了三番,達2億9百萬人。再過了83年,即道光29年(1849年),人口又翻了一番,達4億7千萬人。

1.軍事實力保證。

對內戰爭,歷代王朝中清的表現最為出色。先後有平三藩之亂,收取台灣,平諸次少數民族、教門幫會、革命黨起義,皆獲成功。即使清勢衰落,還有兩次大的內部戰爭,也取得重大勝利,那就是鎮壓太平天國和平定新疆。

對外戰爭:清在入關前即已收復朝鮮、漠南蒙古諸部,入關後屢次討準噶爾皆獲大勝,蒙古族幾乎全部成為清朝的國民;西征出兵必勝,平定回疆,將歷史上的這一片歸屬末明之地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六次對藏用兵,除一次稍有失利外,都大獲全勝置其於保護國地位,且只有清一代,藏不敢叛。除了傳統上的周邊國家、地域與民族,清遇到了歷代王朝未曾遭遇過的、使其丟盡了臉面的對手,那就是西方列強。這是時代造成的悲劇、作為中國的代表,清政府當然難辭其咎。

2.生產力的保證。

清朝時期,在「更名田」、「攤丁入畝」等政策的刺激下,傳統經濟達到頂峰,各生產部門技術水平空前提高,商業貿易頗為繁榮。

清朝的疆域為秦朝起確立的「傳統疆域「的2倍。漢時的西域,唐時的吐蕃,包括元本部的中國和蒙古,幾乎全都正式納入了清朝的版圖。但自康熙至道光,約二百一十餘年間,百姓多能維持小康。太平天國以後的半個多世紀,民生受到巨大影響,及至晚清,民窮財盡。整個古代史只有清一代,無饑民引發的起義。(部分來自百度文庫)

第二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日本幕府是逆著歷史的車輪?
二戰前的日本和二戰後的日本有哪些文化、社會觀念上的巨變?
如何看待山東農業大學110周年校慶?
歷史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有什麼淵源導致現在互相看對方不爽?
如果一個現代人穿越到戰國時期那他的什麼知識對當時的幫助最大?

TAG:歷史 | 經濟 | 人口 | 清朝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