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斷舍離收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7.10月

6月就裝修完了,裝修沒有做水電的任何改造,只是刷了白牆,重新鋪了地板,換了傢具,扔了電視~~3個禮拜,7萬多塊錢。

即使是這樣沒有動大工程的裝修,也是體會到了裝修真不是一般的麻煩。各種工作得嚴格按時間表走,不然前邊的沒完就影響後邊的事兒,這跟技術開發的前後端配合一樣一樣的,得有產品經理把控,一般人真搞不了。

就在想,裝修怎麼不能產品化呢。5月又去了一次日本,還特意上了次裝修市場,那裡的各種裝修材料幾乎都是標準的,反正就那麼幾種規格和顏色,隨便搭配也跑不出去日式風格。尤其是日本的整體浴室,就相當於一個浴室直接塞到測試里,各種水電、吹風全都包括了。

國內現在好像也有宣傳裝修一體化/標準化裝修的設計和傢具公司,但我覺得估計非常難,首先得房子是標準的,這就沒法控制的了。就比如我們家的鞋櫃,人家做的挺好的,橫平豎直。但我們家的牆本身是斜的(蓋房子的就沒蓋好,膩子找平也沒做充分)~~~擺在那兒就是晃蕩。那就得盯上保險繩到牆裡,那就先得把鞋櫃位置的踢腳板給鋸掉.... .... 這就又成了定製化。確實很難啊。

放些最終的圖片吧。

小一點的屋子,改成小孩活動室/媳婦衣帽間

大點的屋子當卧室,連著陽台。門和陽台的窗戶挺滿意的

床單很有違和感,哈~~~

2017.4月

經過收納的屋子有1年了,感覺還是不徹底,最近請了一個設計師,打算重新裝修下。給設計師的需求是:

1. 不要電視

2. 日式簡約,MUJI風格

3. 兒童房有蒙台梭利理念

4. 有個練瑜伽的地方

5. 有個看書的地方

我房子一共不到60平面,這樣的要求還是挺過分的,哈。下面是設計的初稿,大家覺得如何?其中第二張看書空間,會有大變動。現在設計時能拖動變為一堵牆,把書桌封閉起來,不太喜歡。

後面會有預算出來,現在希望是能全部用實木傢具,但不知道預算是不是撐得住。

最近連續被多個有關收納的人與事衝擊,覺得採取行動對自己的家進行斷舍離的收納整理,我想這個過程也是對自己生活、工作、心理和未來計劃的整理與再啟程。

1. 在一個活動上結識了德系收納專家,現在是E家潔收納產品線的顧問高雁鵬。對收納有了新的體會,感覺這個事兒是男的應該更在行的,因為收納其實就是項目管理與心理管理。

2. 春節去日本,體會了日式收納的美。在AIRBNB租的京都一個民宿,其實日本的房子普遍很小的,但是整理的非常舒服。房子不是傳統日式,但是裝修的很舒服。

奶奶帶著我兒子在搞衛生,哈哈。一個細節,這個房子里很多傢具是帶滾輪的,比如放電視的柜子,這樣拖動起來非常輕鬆,也方便打掃犄角旮旯。

這家的馬桶,發現馬桶上有一個水龍頭,而且沒有開關,特別奇怪是幹嘛的。但當第一次方便完,立馬兒知道這個的用處了-- 當沖馬桶時,這個水龍頭裡就出水了,水直接到了馬桶的水箱里,同時這個過程,可以用水進到水箱之前洗手用。這樣既多次利用了資源,而且不會忘記方便之後洗手,因為是一個自然方便,沒有任何特意步驟的過程。

3. 最近1陣,特別喜歡一些設計書,看了很多原研哉_百度百科的書,還有一些介紹日本wabi-sabi_百度百科哲學的介紹,感覺自己對這種簡約,整潔的風格特別喜歡

4. 最近一個新的日劇,裡面的主人公是一個斷舍離的丟棄狂人,甚至因為平時不帶,所以把結婚戒指都扔了。這個日劇很有意思,介紹各種實用的收納整理方法。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豆瓣)

之前就跟媳婦一塊考慮過從新布局下家裡,其實最初的原因是我們家衣櫃因為衣服太多,好像有點要把衣櫃撐散了,那媳婦就說買個新衣櫃 -- 我說那舊的怎麼辦,要是買是不是也再買個新茶几 -- 媳婦說那就的怎麼辦,是不是也再買個......後來發現其實家裡很多東西都是很久沒用但又覺得需要的,很多柜子里都沒有裝什麼,但是亂七八糟滿滿的。所以我們共同決定:先把家裡重新收拾一番,不要一味的添傢具,等系統整理之後再決定需要添置什麼傢具,是不是需要添置。

於是,做了一個收納整理計劃:

1. 每個周末進行一部分,收拾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體會收納過程中的心理釋懷

2. 和收拾不同,要處理丟棄東西

3. 按照主題進行,比如書、鞋、衣服....

周日約了收納專家趙敬,進一步多了解收納整理的方法,以及這種哲學對於個人心理和工作的幫助。趙老師要我在見面前拍一些家裡的照片發給她,在照的時候發現自個兒家裡真是有點像倉庫啊。本來是想和趙老師聊完再開始行動,但是決定,在見老師之前先自己實踐一下,這樣在見老師時也可以更有收穫。

先從自個兒能決定斷舍離許可權最大的地方-書櫃開始

這是書櫃以前的樣子,其實我的書應該不算太多的,因為有很多在公司里,最近也在刻意減少買書,多用Kindle。但是,書櫃里覺得東西真是太多了,最近幾個月買的書都是只好橫著插進去。而且因為家裡不大,所以書櫃是放在一進門的小客廳里,這種雜亂很影響一進家門的感覺。

其實書櫃里有很多不是書的東西,一些旅遊買的小東西,照片,雜誌,還有易拉罐--一些國外啤酒和Michael的百事可樂易拉罐,當時覺得很有收藏意義,就沒捨得扔。還有類似的一些都覺得有點用的小零碎。

別看就這麼2個規則,要是真認真收拾起來,還真不知怎麼下手。我決定,先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分成4類:

1. 還沒看過的書

2. 看過,覺得沒什麼可能再看的書,以及沒看過也覺得根本不可能會看的書。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信息可以方便的在網上獲得,或者Kindle上下載,沒必要留著可能10年都不會翻開的書了。之前一直覺得書要越多越好,留著就是一種好的感覺。不過最近的思考然我釋懷,能舍就舍。典型的是一些工具書

3. 看過,但想留給兒子的書。比如一些傳記、藝術、小說。反正不是黃色反動書刊,又不屬於第2類的。其實等兒子看書了,可能他們更多是用電子版閱讀了,不過我覺得在孩子剛剛能讀書時,應該給他們一個能接觸不同類型的機會,否則他壓根兒不知道有金庸,怎麼能知道去下載金庸呢。所以抱著這種思路,我特意留了一些我看著覺得無聊沒有看完的書,沒準兒這是他的興趣呢~

4. 其他不是書的東西

第2和4類,是主要需要扔掉的。

整個整理過程有3個小時,這裡推薦一個非常棒的APP,閑魚https://2.taobao.com/。其實就是移動端的趕集,但是交互體驗很好,而且和支付寶對接。一些我想扔又覺得可惜的東西,我就收拾過程中拍照直接放到上面賣掉,價錢非常便宜,10塊20塊的,其實一想沒人要了就是扔,能換會一杯咖啡錢也是賺了。我的一套聖鬥士,就在5分鐘之內出手了,直接APP上叫快遞,真箇過程20分鐘,這套書就傳遞給了喜歡需要的人,很好的感覺。

這是最後的書櫃的成果。左上是一些照片和明信片,整理到一個相冊和一個盒子中。左中是旅遊時買的一些小玩意兒。左下是留給兒子的書。右面是我準備看的書,發現好多買了但還沒看的書啊。

這些,幾乎是60%的東西,要扔掉。突然覺得,放棄這些覺得有些用,但其實可以不需要的東西,心裡有有一種釋放的快感

接下來,計劃整理鞋、衣服、廚房,之後是各個柜子,我覺得會騰出至少50%的空間來。

斷舍離的過程,是一種心情的釋放和從新的整理。

David 市場研究創新平台【雲思】聯合創始人

可以在在行網這裡找我聊天http://www.zaih.com/mentor/84746357/

繼續我的收納記錄。

在上周見敬子前的書櫃整理,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學前體驗。在見了敬子老師後,發現我的這次學前體驗真的就是一次自我體驗,採用的方式方法和真正的收納理念差別非常大的。

不過,很開心的是我之前對整理收納的一些思路和認知得到了驗證:

1. 收納表面是對房間的整理,實際上是對生活、心裡的整理

2. 收納的目的是讓事物的管理更有效率,讓生活更輕鬆,絕不是增添更多的儲物規則

3. 很多地方,收納理念、流程和工作中的自我管理、團隊管理是一致的

4. 整理收納是「 一次性」的,從此之後再無需整理

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感覺整理收納更有意義了,這些在今天下午整理後真切感受到了

1. 整理後對自己事物有了「掌控」-- 我有多少衣服,缺哪種,以後哪種不買了,因為根本沒怎麼穿過

2. 整理前不要買任何新的收納工具,否則成了收納整理前又無形中增加了需要整理的東西

3. 整理和收納是兩回事,沒有整理無談收納

另外,糾正一個事情,閑魚APP我還是不用了。開始為了把自個兒不需要的東西快速轉給別人,所以價格定的都非常低,10-15塊錢。覺得既解決了不想要的東西,又給了需要的人,豈不是很好。但是,這個禮拜發現,在上面和買家交流佔有了我不少時間,沒想打為了一把10塊錢的雨傘,竟然買家要問這麼多問題:哪年買的,是不是全新,包不包郵,如果不包快遞是多少錢,幾天能到貨,可不可以再照些更細節的照片~~~。看來閑魚不適合我,沒必要為了處理本來就不需要的東西花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

今天的衣物收納,用了大概4個小時。整理用了1個半小時,收納用了2個半小時。我用的時間應該是平均值以下的吧,因為自己感覺整理過程比較短,這要多虧在行動前有了一些思考,自我感覺對「放棄」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所以在決定「這件要不要」的時候很果斷。

開始行動前,衣櫃的樣子。

其實,我覺得我的衣服很少的,至少和某人比,我四季的衣服還不如她一季的多。但這個衣櫃還是覺得滿噹噹的,平時找衣服很大的困擾就是,1. 明知道自個兒有一件那樣的襯衫,可就是找不著,不知道是記錯了,還是穿髒了還沒洗,還是洗完正晾在陽台上。2. 到了換季時候,特別懶的收拾衣櫃弄衣服 3. 新買的衣服沒幾天就都是褶子,因為都是在柜子里隨便放著

第一步:把所有的衣服,是所有的,都堆在床上。沒想到我有這麼多衣服呢,之前我的概念里,我應該有50件吧。但其實我後來扔掉的就不下50件~~只是所有的1/3。

我覺得這其實和工作當中頭腦風暴很像,把所有的可能都列出來,再判斷可行性、優先順序,這個的前提就是先盡量想所有的可能,而不是想一步做一步,之後再想。

第二步:覺得不需要的(不喜歡,壞了,根本不需要,不合適的)都扔掉。直接放到樓下,等晚上我下樓去看,已經不見了。肯定是被需要的人一起拿走了,它們也去發揮自己的價值了。

其實這是一種新陳代謝,和浪費沒什麼關係.消費品除了快速消費品,還有相對來說慢速消費品,就比如看過的書,以前的衣服。既然是消費品,那麼在一段時間內我已經得到了它的價值,那麼捨棄掉並不是浪費,我是在消費它。從這個角度,即使是初戀的信,中學時的卡帶,高中時的球衣,也都一樣完成了它們的使命。當然,如果確實丟棄不下,那說明這個東西在我心裡還是需要它繼續發揮價值的,那麼久不要丟棄。反之,沒有什麼不能放棄。--- 工作、生活上,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

第三步:把留下來的衣服再分類,按季節--》季節當中再按類型---》疊起來分類放到衣櫃里。這步我卡住了~~~留下來的衣服還是一個山堆,好像根本沒有頭緒。心情一下跌倒低谷,已經快2個小時了,還是這麼一堆亂,而且,比收拾前還亂,至少之前都是在衣櫃里的呢。

還是決定繼續下去,不繼續也不成啊,晚上怎麼睡覺~ 這3步我是以衣服為單位,針對每件衣服一起做這3步的:從山堆里隨便拿出一件衣服,要是需要掛的就直接掛到衣服里,要是需要疊的就先疊起來,放到幾個盒子里的其中一個中。之後再拿下一件繼續。這樣下來,這步的難度比自己事先想的要簡單許多。

其實這有點像工作中的寫PPT,頭腦風暴後有可行性的條目到成為一個有故事線索的deck,這個過程一氣呵成很難。乾脆就把每個點先都很簡單的放到PPT里每一頁,之後調整順序,形成故事,再潤色每頁。否則PPT永遠停留在前幾頁,覺得措辭有問題改改,覺得圖用的不好再挑挑。

第四步:把這幾個盒子放到衣櫃里

第五步:準備在網上買統一的收納抽屜或箱子,替換這些臨時的。我想先再等等,等確定了現在的擺放方式是合理,每天找衣服能很真的做到不用思考了,那就說明現在的分類、擺放方式是合理的了,那再根據情況買相應尺寸大小的盒子。

這個過程之後,人整個都感覺清爽了。不只因為衣服整齊了,更主要的是體會到收納給我心裡帶來的釋放感。

準備下周繼續其他類目的收納整理。

David 市場研究創新平台【雲思】聯合創始人

可以在在行網這裡找我聊天http://www.zaih.com/mentor/84746357/

繼續我的收納記錄。

這個禮拜開始衣服之後的文件整理收納。

在做收納之前,覺得衣服是最難收拾的,主要原因是衣服是每天都接觸的,所以衣服的雜亂體會最深,每天看到一個山堆的感覺讓自己心裡壓抑。

但按照品類開始收拾,並且了解了整理收納的基本原則後,發現衣服的難度真實最低的,主要原因上周已經說過,衣服的分類非常明確,且衣服都是本身就有專屬的位置。這就像工作中的執行性工作,只要按照前人制定的規則做就好了。

在寫文件收納前,說說衣服整理收納後一周的體驗--果然是真的不用再頭疼了,整理收納就是一次的工作,感覺果然再也不需要做了。

因為之前把工作和休息的衣服做了分類,所以每天拿衣服非常快速,而且也不再覺得收拾洗完的衣服是負擔了,因為都已經有了規則,只要執行就好了。

本周還出差一次,因為出差前一天工作到很晚,所以是早上起來才開始收拾行李,只用了10分鐘就把內衣、襪子、褲子、衣服、外套都收到包里了。這之前經常是想到要帶哪件衣服,但半天找不到。這種差別非常大。

衣物整理收納後的成就感也繼續激勵我做其他品類的收納。因為工作很忙,所以只是每周六下午集中做,所以進度比較慢,但很期待周六的收納工作,腦子裡也一直想著如果完全家裡全部都整理好後的清爽感覺~

去出差的時候,路過無印良品,看了一些收納箱、瓶瓶罐罐的什麼,但是都沒有出手買,還是決定等全部東西都整理後,再根據實際需要統一購買。

回到文件收納的過程中,雖然只在今天(周六下午)進行,但這禮拜腦子裡都在想我的文件都在哪裡放著,有哪些--這個過程是衣服收納不需要的,也是體會到了收納的品類越來越難了。

我想後面的品類應該會更有難度,因為不僅要把散落各處的東西都歸到一起,而且還要合理安排怎麼擺放--文件的後一個過程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是抱著盡量全扔的原則處理,最後留下的只要放到幾個文件夾里就成了。

這個不斷增加的難度又聯想到工作中,衣服就是純執行性工作,文件相當於有比較清楚的關鍵節點目標但需要項目管理規劃的工作,更難的工作就是只有終極目標,但實現方式完全開放無規則的情況。

結合我們家的情況,我把文件按歸屬人分類:我的,媳婦的(她的我不管整理,自己的東西一定自己做處理,文件更是如此,哪能隨便扔掉別人的呢),兒子的,家裡公用的(比如房子,車相關的)。這些東西之前分散在至少4個抽屜里。

抱著能扔就扔的原則,把所有的卡(除了銀行卡)都處理掉了,扔掉之前做了存檔。其實這些卡之前也都不隨身帶著,真要用的時候也都沒有,這樣存在手機里反倒是需要時候能派上用場。

抱著能扔就扔的原則,把所有證書的外殼都扔了。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證書的複印件,估計是以前需要複印件是多打出來的,這些我也都扔了,我覺得即使以後需要複印件估計也想不到我自己是不是有,肯定還是當時再複印,所以複印件沒必要留

我還有一些上學時候的成績冊什麼的,這些就是個念想而,沒什麼真正用處,我的處理辦法是覺得有意思的就照相(我的手機照片都會共享到百度雲),原件扔掉了。這樣如果10年一遇的想看看,照樣兒有的看。

其他文件,比如汽車保險、孩子出生以後辦各種證件的一些文件複印件、物業發的協議書、一些電器的發票,反正五花八門各種東西,都採用如果覺得需要就拍照,如果根本想不到會有什麼用就直接扔掉的方式。

這是去年買的一個二手房的資料,因為房子是大事,所以所有相關的東西都留著,這麼一大摞。仔細篩選了一下,處理一些原件,其他都是辦各種手續時銀行、中介給的什麼文件啥和複印件啥的,都處理掉了。

把關於提醒之後需要辦理的事情,比如要續車險,還信用卡,換護照,見客戶,任何需要記著乾的事情全部放到手機日曆提醒中。頭腦是用來思考還沒有清晰執行方式的,其他這些東西盡量不再佔有大腦。這個方法已經用了幾個月,感覺自己有了個管家,不用再為這些瑣事的事情擔心和佔用經理了。

這是最後的成果,按照歸屬人不同,裝在幾個文件夾里,只佔了抽屜的1/3而已。

David 市場研究創新平台【雲思】聯合創始人

可以在在行網這裡找我聊天http://www.zaih.com/mentor/84746357/

上周太忙,沒有記錄,補上廚房的收納體驗。

順序還是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留下需要的,分類在分類,收納在最合理的地方。

所以過程就不詳細說了。

隨著收納的進行,在整理廚房時覺得不那麼無從下手了,而且覺得有幾點小心得,記錄在這裡:

1. 東西應該放在需要場景最多的地方,不管是否別人或者普遍意識里應該這樣的。比如把葯放在了廚房,因為覺得吃藥要喝水,所以這樣最順手

同樣,把茶葉從客廳放到了廚房,以前在客廳是因為有個茶盤,但真是沒大用過茶盤,所以以前沏茶的順序是:去廚房那杯子,回客廳放茶葉,去廚房倒水,回客廳。幹嘛不幹脆在廚房都解決呢?現在每天晚上都很自然的泡杯茶了。

菜刀案板也是如此,放在最順手的地方

這個過程,其實無形中提高了生活效率呢!

2. 收納廚房,發現了好多以前在宜家買的小東西,買的時候覺得是可以讓家裡更整潔,但因為買了隨手放起來,其實完全沒起到作用,還多了個儲藏的東西。這回都分門別類放好,需要的時候就能拿了。這樣才真正讓東西發揮作用

3. 還發現了好多幾盒新毛巾。這些非快消品,要盡量不多買,需要替換再去買。還比如從抽屜找出個新地漏,買的時候一定是覺得這個東西乾脆買2個,用一個收起來一個,下次換就不用去買了。可其實下次換時早就忘記另一個在哪了

4. 以前廚房要放一個凳子,因為經常要踩上去從最上面的柜子里拿東西,但收視以後,最上面柜子放的都是很少很少需要的東西,那麼這個凳子也沒必要放在廚房了。所以,收納除了扔掉東西減少負擔節省空間,其實一些連帶反應還會產生更大的效果。

煥然一新的廚房,覺得空間都大了!

David 市場研究創新平台【雲思】聯合創始人

可以在在行網這裡找我聊天http://www.zaih.com/mentor/84746357/

好久沒有更新了。基本收納完成2個月了,在這兩個月里更深的體會到了收納的深層意義。

先說下基本收納完成了,整理器具購買的事情。很慶幸沒有在收納過程中,買一箱子盒子什麼的,因為後來發現,這些不是一定都需要的,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又添了一堆不必須的東西。

比如,用之前在宜家買的廉價盒子,當時覺得就是便宜,其實根本沒法裝食物,太薄了。現在用來裝咖啡挺好。還有這些喝完的茶葉盒,放些糖啊,奶啊之類的挺好。

也買了一些挺好的器物,比如這個放勺子筷子的。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盡量分類放置,一個柜子里也盡量再分類開,這樣即使亂掉也是在極小的空間內亂,不會影響整體。其實和項目管理類似,控制關鍵節點和進度。

現在,基本就是每周的清潔,基本沒有再出現過亂的情況,每次只要習慣性的歸位就好,讓整理不再是負擔而是自然而然的工作。

另一個在這兩個月里發生的事情是,影響了家人~~這樣體會了斷舍離里的一個原則,不要直接收納別人的東西,也不要強迫別人。事情自然會發生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自己的心態得到了更好的梳理。

其實我的工作還是很忙的,現在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周末要陪1歲的孩子玩,自己的獨立時間很少。之前覺得生活太緊湊,沒有喘息時間。

但其實時間也是需要細節分割的,會發現其實可以安排的更好,下面是我現在基本的時間情況:

6:30起床,比以前早起了1小時,其實習慣了就覺得也沒什麼困難的,有充分的時間吃點早點(以前我有一半時間是不吃的,因為起來特別困沒胃口,現在反倒不那麼困了)。用新買的榨汁機榨鮮果汁,也會放些麥片和脫脂酸奶或牛奶。

8:30到公司,比平時早工作1小時。5天就是5個小時。

12:00,每周1,3,5去健身。這是我一直的願望,要把健身的習慣找回來,但是老覺得工作和有了孩子,沒有這個時間。現在逼自己中午的時間運動,開始也是覺得不太現實,但是現在去了快10次了,覺得很爽。當然,中午健身要找一個離公司很近,有洗漱用品的地方,我去的健身房還可以給洗衣服,存運動鞋。所以我什麼都不用帶,直接去就好了,很方便。練完健身房還會準備蛋白質麥片水果代餐。

晚上9點左右完成工作到家。現在我會盡量把工作全部在工作日做完,及時每天要晚點回家,

這樣周末有了充分的休息和陪孩子。過去覺得生活沒有喘息的原因有一點就是因為周末也要加班工作,覺得一周沒有時間轉換。

10點-11點看書,之後睡覺(現在這1個月應該不看了,因為有歐洲杯,哈)

最後,還有一些零散的點說一下:

1. 電腦上我用了一個便簽,這個功能很好(屏幕右上角),比記在筆記本上方便,並且隨時能夠看到

2. 買了一個電腦架在公司用,感覺很爽,而且保護頸椎。配合藍牙鍵盤滑鼠很棒

3. 現在用一個統計每天卡路里的APP,叫卡卡健康。是自動和手機運動關聯,可知道每天消耗和進食的熱量,我是用這個配額健身,希望這3個月能瘦一些。這個APP功能不錯,還介紹一些方便的健康食品,並且可關聯Keep等運動教程。

David 市場研究創新平台【雲思】聯合創始人

可以在在行網這裡找我聊天http://www.zaih.com/mentor/84746357/

5號來韓國玩,每次旅行都會遇到一些麻煩,但事後想起來是旅行中最有意思的經歷。比如在泰國媳婦腦袋穿破流血,馬來西亞摩托半路沒油。

這回是行李被機場弄丟,過了三天才給送到住處,應該是在北京沒有上飛機。

我想說的是,這次經歷體會到了,其實沒有什麼是必須的。我們所有的換洗衣服都在箱子里,但沒有了照樣愉快的度過三天。基本沒覺得有什麼不方便的。

只在優衣庫買了襪子和內衣。

一次特別的經歷體驗了下最簡單行李出行。


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詮釋斷舍離的體驗。

30歲時回顧過去:學校、專業、工作皆由父母選定;上班混日子,被開除;談個戀愛,被分手……在春楠看來,再也沒有比這更糟糕的生活。我覺得,已經到了必須改變、必須打破過去的自己重頭再來的時候。改變從身邊開始,從整理囤積的傢具、衣服,到整理電腦桌面,再到開創電子衣櫥、人生檔案等等,我創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整理」秘笈。掌控生活,需要理性「斷舍離」。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整理的藝術」。特別想跟大家講講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在整理有形的物品和無形的人生當中都做了些什麼。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這個畫面。右邊那幅照片是現在的我。現在的我生活豐富多彩,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很多的驚喜。這個星期我在開始註冊我的公司——過去三年多時間我都是自由職業者,現在已經成功地過渡了。我也找到了自己心愛的人,實現了財務自由,我的生活一切都好。在過去五年當中,我一直持續堅持寫我的原創文章,我在各個平台加在一起已經有8萬的粉絲,有成千上萬的人聽過我的課程,聽過我的演講和分享。

在過去的五年當中我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倒推回去,看到左邊的這張照片。大家可能會覺得說,這是誰啊?這是你嗎?

這是2012年我30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真的是天天比著二,挺二的。三十而立,立不起來,每天都平庸、迷茫、困惑,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一無所有。

30歲的時候,我重新回顧了一下過去我走的路線,上大學的時候不知道該選什麼專業,學校專業都是我爸爸幫我挑的;畢業之後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上班,也是我爸爸幫我選的;就差結婚對象也是我爸爸幫我物色了。

上班就是混過來的,下班之後回家看光碟。就這樣,將近十年的時間全部都被我耗費掉了,那個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應該為20歲的人生去思考些什麼,可以說就是不作為。我沒有積累任何的能力,我也沒有朋友,沒有積蓄。

就這樣在30歲的時候,公司領導跟我說,袁春楠你被開除了,前男友跟我說咱們分手吧。每天回家之後,可能還會面對跟我爸爸之間不停地在爭吵,回到家也沒有溫暖、沒有溫情。

當所有的壓力都在我一個人身上的時候,我突然之間在耳邊聽到了一種聲音,就是像夏天蟬鳴一樣的聲音。因為壓力我得了一個神經性耳鳴,這個病沒有辦法治癒,它會一直伴我到終老。

有一天深夜,我伴著所有的這些痛苦,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說,現在在你面前有兩條路,一條就是複製過去一直碌碌無為,你要這樣走嗎?另外一條路是你要從今天開始,打破過去的自己重頭再來,成為一個全新的自我,把過去所有的習慣、所有你曾經做的選擇全部都用一個新的你去替代,你願意嗎?

我選擇了改變。

我開始先投資了300塊錢,去找了一個「行業專家」,我去算了個命。算命大師跟我說「你啊,作為一個女孩子,在你的人生最開始的階段會比較辛苦,這個命不是特別好,要到你38歲」,那我說那38歲之後怎麼辦呢?他說到了38歲之後你就習慣了。

當然這是個段子。我當然不能夠接受這樣的命運,算命大師說如果你想要改變的話,你就要改變你的風水。改風水分兩種,一種是改變你自身,另外一種是改變環境的風水。

我就真的聽了,回家之後我用一個全新的視野去看我的房間,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住在了一個垃圾屋,到處都是大紙箱子,還有一些塑料袋,裝了很多的雜物。

因為壓力大了你就會買買買,大街上人家隨手給你的傳單、贈品全都拿回家,我的家就變成了這堆東西所組成的。而且我爸爸有囤積症,他特別喜歡收集古董傢具,他的房間放不下了就扔在我的房間,我的屋子裡最多時候被他扔進去七個桌子八個凳子。

所以在整理的第一天,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他扔在我屋子裡、讓我覺得很有擠壓感的那些傢具扔掉一些。趁他不備我先扔出去了,結果第二天發現他又給撿回來了,第三天我又繼續扔出去,就這樣跟他不斷進行PK。

傢具捯飭得差不多了之後,我開始淘汰那些雜物,每整理出來一批雜物我就給它們拍一張照片提醒我自己,今天你扔掉的垃圾就是昨天用你的時間、用你的青春、用你的金錢所換來的。

有一年的夏天,我還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當時博客上已經有一些粉絲,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渠道,我應該嘗試一下,看是否能把我那些不捨得扔的東西送出去。我給它們拍了照片,先列出了第一批清單,發表到博客並轉發到各種QQ群里,我說:袁春楠不過了,這些東西你們誰要啊,免費贈送。

第一批居然在30分鐘之內就送出去了,效果非常得驚喜,我就開始送第二批東西。第二批,開始送一些收納工具;第三批,我發現以前盛雜物的大收納箱都空了,我就開始送大箱子。就這樣三批東西都送出去了。我一共在這個夏天為我的房間釋放出了1200件物品的空間,在那一刻,感覺一下子輕鬆了很多。

在那之後,我又開始整理服裝。在我整理服裝的時候,我發現其實衣櫥很多時候代表的就是人生選擇。每件衣服上面都有回憶,有些可能是前任的「遺物」,它可能就是一條褲子,你們都分手了,但你仍然會回想起我們曾經在哪吵過架,在哪約過會,在哪發生過什麼事情。

以前,我的表姐表妹喜歡把她們不要的衣服全都送給我,她們覺得我會很開心的接受。我美國的表妹,她本來有一大包要捐獻給教會的衣服,一聽說我這個情況她也不捐了,特地讓朋友帶到北京要讓我穿,覺得我穿她閑置的衣服都比我自己的服裝要好看一些。那個時候我就是非常土的一個代號,而且她們給我灌了很多外號,叫老會計、老幹部等等。

我帶著這樣的回憶去梳理我的衣櫥。我發現,原來很多東西根本就不適合我,我從來沒有思考過我應該穿成什麼樣的形象,我應該怎麼樣來為自己的形象負責?

當我整理出這套電子衣櫥系統的時候,我發現可以用三部曲去完成它。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每一件衣服的圖片;第二步就是要把它進行分類,把所有的單品分好類別;第三步就是把拍好的單品的照片放到分類當中去。我發現,當把所有東西全部量化之後,原來自己擁有的比想像當中要多得多。

當初我這麼一個特別土的人都居然有400多件衣服,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呢?因為從高中時代的衣服都沒有淘汰過,還留在衣櫥里佔地。有一些XS的衣服我就會想,等將來我瘦了我就可以再穿,那一天根本沒有來過;有一些XL的衣服我會想,等我將來懷孕了我再穿吧,這一天也還沒有來。

因為電子衣櫥是電腦和手機同步數據的嘛,我還會拿著我的手機去找我身邊所有的比我穿得漂亮的朋友,還有那些服飾專家,我也找他們給我提意見。他們其實就是我的一個智囊團,我有時候不花一分錢,就能得到他們的建議,得到他們的智慧,我非常的感激。

就這樣一步一步,我把一些不適合的衣服淘汰掉,然後把那些真正在某些場合需要具備的服裝再一點點地買回來。

就這樣,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對各種各樣的物品都進行淘汰,但是我沒有刪除,它們還留在我的電子記事本當中,作為一個大數據的儲備,它會時刻告訴我哪些東西不適合我,以免重蹈覆轍,再浪費我的金錢和時間。

甚至有些時候,我面對一件東西,會做一個小小的思考——它為什麼不適合我?我就把那些選錯的原因記錄下來。而且在你出席一些場合的時候,你可能會穿不同的服裝搭配,這時候你可以把一些照片留存下來,同樣的一件小外套,它配了不同的連衣裙,哪個效果會比較好一些,可以放在一起做一下比較,不斷去篩選出更加適合你的著裝搭配方案。最後,當我們拿出這個手機的時候,你就可以隨時隨地地用三秒鐘左右去做出一個購買的決策了。

當我們在商場裡面看到某一雙鞋子,原價一千現價三百打三折,真的挺便宜很心動。這個時候先不用去管價格,也不用再去考慮售貨員小姐不斷去稱讚這雙鞋在你身上有多麼的美,我們先掏出手機看筆記中鞋子的分類,這個時候可以看到,有一雙鞋原本類似的我已經有了,而且就穿過一次,那麼現在這雙特價鞋我是堅決可以不會買的,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電子衣櫥真的是幫忙太多了。

接下來看一下怎麼樣從整理實物到整理電子化信息。平時我們可能需要面對手機中的海量信息,有些人還會有兩個甚至三個手機,面對這麼多信息的侵入,你該怎麼樣地去進行整理?

首先可以從關掉通知開始,如果沒有關掉通知的時候,手機上每天就會有大量的紅色小點點,好像在提醒著你它是一個待辦事件。然而大多數其實根本就無關緊要,它會吃掉我們的時間,會讓我們的時間變得支離破碎。

同時還可以把你的手機桌面做一下整理,先把同類型的APP整合到一個組當中去。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可以把它單獨放在桌面上,使用頻率比較低的可以縮成一個組。你還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排列方式,對它做優先順序排序。比方說,你可以設置成按照每天每周每月使用頻次來進行一個組的分類;或者說是按照比如美食、社交購物等不同的一些類別進行分類;甚至有一些強迫症,他們可能會用顏色來完成每一個功能組的分類。

我們還可以在牆紙上去做一些小小的設計。比方說,放一句勵志名言,要求自己每天五點起床;你也可以讓自己的手機桌面是全黑的,這個時候就可以讓你的畫面感覺非常的清晰;你還可以放一個你喜歡的男神或女神,希望讓自己能夠受到激勵,能鍛鍊出腹肌;或者說你可以放自己喜歡的牆紙,那這些都可以去做很多的一些設計,這個樣子手機最終才能夠讓你感覺你是它的主人。

有些人自己的手機碎屏很久了還在那兒放著,建議大家還是把手機當成自我形象的一部分,有時間趕緊把屏給換了去吧。

除了手機之外我們還會看到每個人的電腦桌面也需要進行整理。比方說這個桌面,這是一個強迫症看了之後非常難受的,你要不然就在桌面上再放兩個圖標,要不然話你就把它都清掉是吧。還有些人,就是特別像是一個自成系統的,上下左右你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擺放的,但每次他都能夠從裡面找到那個應用,只不過花的時間多一點罷了。

電腦桌面應該怎麼整理?桌面首先應該是為你服務的。在這個畫面中,它應該是你當年年度的願景板。比方說這就是一個願景板,今年要結婚、今年要跑馬拉松、今年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講師……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我今天有沒有為我的年度目標做些什麼,我有沒有再往前一步走,有沒有去行動。

桌面應該每天清空垃圾箱,能夠分出哪些是收集碎片信息的臨時文件夾,哪些是項目的有用的文件夾。這是一個Windows界面,那這個是一個Mac界面,其實都是相通的。因為工具沒有什麼好與壞之分,主要看你適合不適合,大道至簡。

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為桌面設定任何的規則,沒有想過要變成什麼樣子,一直以來都是在一大堆的資料當中來回去翻找,這會浪費我們很多的時間。

當你看了這個畫面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曾經有這樣一個數據測試,他說上班族每年幾乎要浪費180個小時用於找東西,平均每天是30分鐘的時間。這180個小時大概什麼概念?也就是一年當中1/12的工作日時間,全都被消耗用來找各種東西了。我們可能找一個文件,找一個桌面上的某一個應用,這些都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如果老闆知道一年他給你12月的工資,其中一個月是用來找東西,那他肯定會非常抓狂的。

那麼如何去整理我們的人生素材呢?在黑天鵝這本書當中我看到一句話,它說,「人生是一個由少數的重大事件的飛躍而組合而成的。」我用了一種方法,用它整合出了我人生中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生活素材碎片。

有一天,我發現衣服整理得差不多了,我應該繼續推進。我從房間中找出了各種筆記本,發現原來過去30年,我曾經還寫過很多日記,只不過我忘掉了,被塞在抽屜中。我發現我還有很多的繪畫作品,甚至五歲時候開始學的書法作品,我都沒有扔,我是不是可以把它們整合在一起呢?這樣我以後就不用再等到七老八十的時候才能回顧人生,我可以隨時隨地去看一看我過去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

於是我用了一下午的時間把我房間里所有過去的物品,像筆記本、一些作品、獎狀,還有同學給我寫的一些情書等,全部都放在一起拍了照片。批量拍完照片之後,按照剛剛電子衣櫥的做法,讓它形成了這樣一幅畫面。

大家可以看到,我從1982年的一歲開始,一直到我未來的第一百歲——我連一百歲的時候都已經規劃好了。我把我的過去、當下和未來都梳理出來。過去拍的照片,我把它分類到裡面,我會非常激動地看到,原來袁春楠是一個從這麼小慢慢慢慢長大到現在這個樣子的。

整理的過程當中,有些時候會痛哭流涕,有些時候又破涕而笑。我看到,原來今天的自己是由過去所組成的,如果過去我們沒有迷茫過,那今天也沒有故事可以講。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過去,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它都是一個過程都是一個經歷。

在這個文件夾中,我除了會放我畫過的畫、寫過的字、曾經得過的榮譽、去過的地方的照片外,還有我從30歲開始為自己設置的每年的年度目標,還有每年的年度大事記。我會把每年我做過的、對我的人生來講是一個飛躍的那些小小的成果全都記錄下來,這也將是我的一個終生的習慣。

你未來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你怎麼樣去規劃你的30歲、40歲、50歲甚至100歲?你都可以把它放進去,在做所有事情都結束之後,你會覺得內心非常淡定和踏實,你已經把你的身邊的一切都整合好了,你可以隨身拿出手機去端詳去分享,你可以微笑著跟自己說我現在非常珍惜我的每一天。

我非常希望每年都放進去滿滿的素材,讓我在回顧的時候永遠都不會後悔我曾經浪費我的青春。到現在我仍然堅定地把整理作為我的一個核心事業,也會把它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人。我特別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從今天開始,去整理你身邊的一切,可能每天就從五分鐘開始也沒有關係,當每個人都開始去整理自己的有形物品無形人生的時候,你終有一天會突然意識到,你已經能夠放下很多東西,輕裝前行了。

更多關於「斷舍離」的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春楠整理


扔扔扔扔扔,我決定再也不將就。

以前我們講收納,更多的是從「術」的角度來說,講收納的技巧,怎樣收納,拿什麼盒子收納,各種東西放在哪裡……

可是永遠有一部分懶人無法適用。

各種收納術的出現反而讓很多人覺得收納是一個浩大的麻煩工程。

也許,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一切都會變得簡單。

收納是為了什麼?

為了更方便地使用物品。

而我們經常在做的收納,是在做什麼。

收納不怎麼用東西。因為「不用的東西就要收起來」這種思維已經成了定勢思維。

可是仔細一想,不用的東西收起來更不會用了,還浪費寶貴空間。

為什麼不直接扔了?

我很認可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書中的觀念,讀過那本書後,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家裡的狀況,更是對待生活的態度。

我變得更加自律,家裡的東西也越來越精簡。

以前一到周末頭等大事就是收拾家,現在這一項任務幾乎不存在了。

因此閑在家裡的時候,漸漸體會到了那種當下無事的自在與幸福。

所以很想跟大家分享書中的一些理念。

▲ 斷舍離後的家,即使樸實無華,也溫馨舒服

圖源:pinterest

斷舍離就是扔扔扔嗎?

斷舍離看起來就是扔扔扔。

但往往看起來簡單的東西最複雜。

斷舍離的核心其實在於內心的改變,一個人能夠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斷得了、捨得掉、離得開,才能成為物質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斷舍離後,生活會發生哪些改變?

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扔東西的第一步是篩選物品,你得選出與自己相稱的物品。

這個過程也帶來了自我察覺,你可以通過它了解真實的自己。

想要了解一個人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他做過的每一個選擇。

是不是總貪便宜買了太多打折貨?自己是不是有貪小便宜的毛病?

自己的最常穿的衣服是哪幾件,原來自己一直是那種風格的人。

朋友送的貴重禮物一直沒捨得用,潛意識裡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那樣的禮物?

▲ 圖源:pinterest

▏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在一起,提高格調▕

斷舍離後,剩下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精挑細選的,自己最喜歡的。

每天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在一起,身心會很愉悅。

而且克制不理性的消費後,能節省下錢,買更好更貴的東西。

你會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不用將就了,有了這種底氣,整個人散發的氣場都不一樣。

打掃容易,家成為真正舒服的地方

斷舍離帶來的第一個結果就是,家裡東西的數量急劇減少。

平時只要用完物歸原位,幾乎不用花心思整理。

放眼望去,家裡所有的物品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以把屋子裡里外外每個角落都打掃透徹乾淨,這樣的家,沒有一點點隔應,完全使人放鬆。

而很多家庭的東西爆滿,根本已經收拾不出來了,住在這樣的地方不僅會有壓迫感,想收拾時還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法下手。

▲ 圖源:http://andouhouse.com

有時候人們願意留在公司不願回家,是因為提到家,腦海里浮現不是整潔溫馨的而是混亂的不受掌控的家。

不會因為浪費,感到良心不安

不用的東西,會導致良心不安。

時刻想著必須得用,卻遲遲行動不起來,然後每次想到它就自責起來,並且以「以後還會用到為借口」繼續把這東西放在一邊。

然後無限循環以上過程,無故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

▲ 圖源:pinterest

「舍」是第一步,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步

「舍」的主要工作就是篩選出必需的物品。

這是斷舍離中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困難的部分。

因為這一步需要非常了解自己,並且做出選擇。

最開始,每一個選擇都很困難,這裡幾個原則可以幫到你。

以「我」為主角

在考慮物品需不需要留下時,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我會不會用它?什麼時候用?

而不是單純的從物品的角度判斷,這個還可以用,扔了很可惜。

吃外賣送的一次性筷子也可以用,已經干透了的濕巾紙也可以用,住旅館時拿回來的一次性牙刷也可以用,買各種東西留下的各色袋子都可以用……然而你什麼時候用過?

不會用的東西就是垃圾。日久天長,我們會堆積多少這樣「垃圾」?

▲ 圖源:http://www.sdyachun.com

把目光放在當下

比起凌亂,堆積了太多屬於過去或者未來的物品才是頑疾。

這些東西沒法說扔就扔,屬於過去也許帶著某種回憶,屬於未來的,你不確定自己會不會用到。

如果,真的是很有紀念意義的舊物,就留著吧,別太為難自己。

屬於未來的東西,真的大可不必囤積,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想不通這點,你只會把太多精力放在過去和未來。

屬於現在的物品也要分為兩類:日常和非日常。

不要把重點放在非日常上:為一年一次,甚至幾年一次的事情花費時間、空間都是不值當的。

▲斷舍離後的家,雖然裝修毫無亮點,靠墊也有點土,但是仍然覺得是一個有人愛護的家

圖源:http://sakana0503.blog.fc2.com

關注不扔東西造成的損失

家裡雜物一多,不管收不收拾都會有心理負擔,好像總有一項任務等著自己。

想想你每周在整理雜物上浪費掉的寶貴時間、敗壞掉的美好心情。

雜物佔據的寶貴空間,換算成房價會更觸目驚心。

▲ 圖源:pinterest

「斷」是第二步:不需要的東西絕不買

斷,意味著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更簡單一點:只買自己需要的。

做到了「斷」,我們買東西的數量少了,就節省下更多錢買自己真正喜歡又需要的東西,遇到喜歡又貴的,可以不再糾結價格,放開去買。心想反正很久才買一次。

久而久之,所有的衣服(或者物品)都是自己喜歡又拿得出手的。

再也不會出現一柜子淘寶貨,卻又沒衣服穿的現象。

整個人的品位和氣質都會慢慢上一個層次。

▲ 圖源:http://sakana0503.blog.fc2.com

「離」是第三步:不用的都扔掉

在斷舍離中,收拾意味著「扔」。

把不用的東西收拾好,整整齊齊地裝進收納箱里,這可不叫斷舍離。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在沒有「離」的情況下,就開始收拾家。

這樣的結果就是:家裡物品數量巨大,打掃和整理起來都很費勁。

花時間收納不用的東西,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過不了多久還是會恢復原貌,亂七八糟。

這樣的家務真是幸福感的殺手。

▲ 這樣看似整齊的收納未必是好事,裡面不知道裝了多少一輩子都不用的東西

圖源:http://roomclip.jp

怎樣克服心理障礙,狠心扔東西呢?

先從一看就沒用的東西入手,比如快過期的食物,幾十年前的衣服……

扔完一次之後,對「扔」這件事就沒有心理障礙了,接著就會覺得「這個也可以扔」「那個也可以扔」。

這時候你會發現,會讓你猶豫的東西,其實大多都是不需要的。

除了扔還可以捐掉或者送人,減輕罪惡感。

能用,才是物品存在的意義。

▲ 圖源:pinterest

收納的幾個小技巧

這個環節屬於我們所說的「術」,是最表層的東西。

1.限制空間里物品數量

數量少,才會有美感。

奢侈品店裡的商品都是零零星星地擺在展架上,這樣才顯得更貴。

2.柜子裡面只裝七成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滿七成,要為以後的打掃留出通道。

這樣因為下次整理的時候比較方便,也就更想整理。

▲ 圖源:pinterest

3.總量限制和替換原則

只留下5件最喜歡的東西。

這實際上是斷的過程。

一個地方若能擺10件東西,只留下5件最喜歡的。

這個挑選的過程也是提高自己品味的過程。

如果你入手了新歡,就得放棄排名在最後的東西。

4.物品立著放,不要疊著放。

立著放節省空間,拿取時可以迅速找到,也不會弄亂其他東西。

5.不管是食物還是其他東西,只買當下要用的。

因為新鮮的東西擁有極強的能量。

新鮮的食物讓人舒服,穿上當下流行的衣服心情燦爛,這是每個人都有過的感受。

開始行動吧

從一個小地方開始,先定一個小目標。

即使從一個抽屜開始也是可以的。

假如收拾好了一個抽屜,一拉開它,就會很有成就感,繼而有動力收拾下一個地方。

從自己重視的地方著手,比如說重視健康,可以從冰箱入手。

從自己一直在意的地方入手。

有一些東西別人其實發現不了,比如開合不太順暢的抽屜,想處理的時候,心裡總想著「唉,麻煩,算了吧」,一拖再拖。

其實潛意識裡,你一直在意著。

這種小事常常在無形之中消耗人們的幸福感。

▲ 圖源:pinterest

斷舍離要到什麼程度呢?空空無一物嗎?不是的。

把家裡維持到一個只需要簡單打掃的狀態,做家務的時候不會覺得任務艱巨,同時也可以防止黴菌和蟎蟲滋生。

最後,行動起來吧!

並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

只要有所行動,心靈就會跟上腳步。

更多的原創家裝內容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住范兒(ID:zhu-faner)查看。

需要改造翻新你的家嗎?請點擊這裡預約我們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壇經》

短短一行字道出了斷舍離的精髓

首先安利大家一部日劇

《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一部把「斷舍離」演繹到變態的日劇!

本劇改編自近藤麻理惠(收納達人)的日常生活

講述了女主從一名邋遢少女進化成扔東西狂魔

並且,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巔峰的超精分小故事

劇里的麻衣是Wuli小精靈夏帆主演的

一開始麻衣也是個超級邋遢的女孩兒

屋子裡的東西堆了一層又一層,東西永遠找不到…

麻衣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一個男同學

但是,好景不長,麻衣被失戀

17歲的麻衣痛不欲生,打算自殺

突然想到自殺之後大家會發現自己的邋遢真面目

麻衣惶恐失措,決心自殺前先把屋子整理乾淨!

就在瘋狂整理「遺物」的過程中

麻衣發現:扔東西特別的爽!

然後,麻衣想扔東西的慾望越來越強烈…

逐步進化成了一個超級扔東西變態狂魔!

「變態」之後發生了很多好事

家人感謝自己,生活越來越舒適

老公溫柔善良,對麻衣百依百順

粉絲越來越多,變身網路紅人!

她把自己的變態歷程畫成了繪本

目前為止有5本《我家啥都沒有》

1本《我家啥都沒有之物品精選》

1部《在啥都沒有的房間養孩子》

她還整理出版自己的整理法則

共出版兩冊,每冊銷量都過百萬

麻衣究竟有哪些變態的整理法則

1-1 代用法減少物品數量

代用法簡言之就是一物多用。比如劇里用兩條洗臉毛巾代替浴巾。

1-2 離別的時候要乾脆

麻衣的兩個閨蜜每集結尾都會開一個茶話會,聊聊人生。從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慢慢加入「斷舍離」的行列,麻衣的影響正在悄無聲息的擴散ing…

2-1 暫且收到看不到的地方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暫時不捨得丟掉的東西,可以先收到不顯眼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自然就閑置了。

一旦開始保持距離,就意味著早晚會結束的,感情中也是一樣。

2-2 同色等距布局法

同色等距的排列方法給人一種特別整齊的感覺。有圖或者花紋的物品看上去有些雜亂,盡量不要購買。

3-1 買一件,扔一件

有人可能會反問:買了新東西,舊的就一定要扔掉嗎?那麼,我們換個問題好了:「交了新男友,要跟舊男友分手嗎?」(迷之微笑)

3-2 一物兩用法

就像有的衣服有多種穿法,買物品的時候,盡量選擇那種一物多用的,可以省出很多空間。劇里舉了收納凳子的例子,既能坐用能用來裝雜物,棒呆!

4-1 不買新東西,珍惜現有的

買東西的時候想想有什麼舊東西可以被替換掉,如果是在找不出來,就放棄購物計劃吧!大多數東西,有了很好,沒有也無妨。

4-2 時間限定 遠距離法

想扔東西又找不到合適的時機怎麼辦?那就把東西藏起來一段時間,以此檢測需求度,如果藏起來的這段時間真的沒有什麼留戀,就扔掉吧!

4-3 集體生活的規矩

獨居和集體生活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集體生活的話,自己開心又不打擾其他人的生活才是最好噠~

規則1:把東西分類,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

規則2:不在公共區域放置私人物品。

規則3:定期對物品分類。

規則4:盡量不添東西。

5-1 極簡主義

只保留基本生活必需品,你也試一下,會收貨意料之外的輕鬆呦!

5-2 固定物品的存放位置

給每件物品固定位置,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每次重新整理的麻煩。

雖然整部劇都在講如何減少物品的數量,如何讓生活更加整潔而舒適。但是有些東西是捨棄不掉的,比如回憶

歡迎大家加微信GOOMAY—WAFU(谷美和風)和我進行日本文化交流,這裡有更多精彩內容哦~

http://weixin.qq.com/r/J0zj_6XE0vitreGY9xk1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最近剛好針對斷舍離拍了一期視頻,可以去我微博看下,知乎沒法引用視頻,所以我用圖文來說明吧。

很多喜歡收納的朋友給我留言發私信說:「家裡的衣櫃不夠用啊,東西完全放不下。」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不是你收納空間太小,而是你要存放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這就涉及到我們要控制一個收納的數量的問題。如果你不控制好這個量的話,無論給你多大的空間都不夠用,無論你多少擅長收納,看上去都不會整齊的。所以如果想讓家裡變得井井有條,其實收納只是第二步,真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控制這個收納的數量,就是如何丟東西。

即便有很多人會說:「扔東西是不是一件很浪費的事情嗎?」我覺得應該這樣來看這個問題,每個問題都有它的使用壽命,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把它用壞或者是穿壞才是有意義的。扔東西並不是你的整理目的,更重要的是,你通過這個扔的過程,你要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留下來的是什麼。

那決定一個物品的去留到底有什麼樣的判斷標準呢?我試用過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我認為有一個觀點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那就是只留下讓你感覺到心動的。我理解起來,就好像找男友一樣,只留下那些感覺到幸福的,剩下的通通都不要。

因為衣服的操作是最簡單的,今天我們就以衣服為例,來為大家介紹在具體的行動當中,到底怎樣來進行操作。

上次跟大家說我剛清理出一堆不要的衣服,大家都把這些當做是你自己所有的衣服。記住,一定是要所有的,確保你的沙發上、椅子上或者是每個角落裡的所有的衣服都集中在一個地方。

接下來就是把這些衣服再按照種類進行分類,這樣的話,你能很好地控制哪一類的數量到底是有多少。

建議你先從非當季的衣服開始進行選擇。為什麼呢?因為如果從當季的話,你可能因為捨不得的話,你可能會想:「這件衣服我可能後面就要穿了。」或者是怎麼樣的,這樣你就很難去選擇你真正需要留下的東西是什麼。

在選擇的時候,你最好是一件一件把它拿起來,然後你就能感知到這件衣服到底是不是能給你帶來讓你覺得幸福的感覺。如果可以的話,那我就把它好好地留在這個地方;如果不可以的話,那你就把它丟到一邊。如此進行下去。有很多的衣服你是能夠輕鬆地判斷你到底是不是需要留下來。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這個衣服你明明已經用不到了,但是你扔掉它,你又會感覺心不甘、情不願。那面對這種讓你糾結的情況的時候,你就要掌握下面這個幫你丟的原則。那就是當你產生以上任何一個念頭的時候,這個衣服都是應該丟掉的。

第一,你已經一年以上沒有穿過這件衣服了;第二,你打折的時候買的,但是尺碼或者款式已經是不合適的;第三,你明明已經很久沒穿了,但是你丟掉它的時候就會覺得:「哎,好可惜啊,我還是留著吧。」;第四,當你看到這件衣服的時候,你會想到:咦?原來我還有這件衣服啊。」那這就說明你對這件衣服其實沒有那麼喜歡。以上任何一種情況都建議你把這些衣服丟掉。

如果經過再三地深思熟慮之後,你還是會有一些猶豫和捨不得。那就建議你先把這些衣服集中放在一個收納箱里。然後三個月之後,你再來進行判斷。依據我個人的經驗,凡是這種待定區域的衣服,你最終都是把它扔掉的。如果有一些衣服,你還是想要留下來,那麼就請你好好收下它,然後找機會穿出去。這樣的話,這件衣服的價值才是有意義的。

在整理這些你不要的東西的時候,主要有兩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第一,不要試圖把它當做家居服,因為你在家的時間很長,你為什麼要穿本來你就不喜歡的衣服呢?

第二,不要試圖把它送給你媽媽或者是姐姐。因為如果你在整理之前你問她們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如果剛好你這些衣服裡面是有符合她們要求的,那你可以給到她們;如果沒有的話,請不要把你這些原本不要的垃圾丟給她們。

最後跟我們分享一下能夠確保你這個清理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兩個前提:

第一,就是你要一個人來完成這件事情,不要讓你的父母或者是老公在場,因為他們一定會組織你扔掉很多你原本就不需要的東西;

第二,你要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可能在今天的兩個小時或者是三個小時之內來完成這件事情。而不要把它拖延到兩天或者是三天。因為你一邊清理或者一邊收納的話,你這項工作肯定是做不好的。

就像我最初剛開始說的,扔東西並不是整理的意義,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反省你自己的購物習慣,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看了這個視頻之後,也決定清理一下你的衣櫃,歡迎發微博at我

新浪微博:有好媳婦基因的不二家

http://weibo.com/1791654865/profile?topnav=1amp;


最近開始迷上斷舍離與極簡風,於是開始清理自己的物品。放在書柜上很久沒有翻過的新書,放在衣櫃里只穿過一兩次的衣衫,只背過一次的包,只用過幾次的日用品。林林總總,今天遇上颱風天公司放假,全部都清出來。送,賣,扔。尤其是那些書本,全都分好類分別送給幾個朋友。

現在的概念是:若我能長期使用的,留。

於是由看紙質書,變為看手邊的ipad。

放在衣櫃里半年都不想再穿的,新一點的,放二手網站。已經發舊的,扔。

物盡其用,其實也就是極簡與斷舍離的態度了。

若選擇過多,人往往生活得混亂,而換種角度,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被物質包圍著的溫暖。可,當你想找一個東西翻箱倒櫃找不到的時候,你才發現,我們需要的也不過是這幾樣。

創建於 15:43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我從前也是囤積慾望強烈的人。

上大學以後,意識到自己穿衣打扮的能力非常之弱,於是開始不斷買買買的過程。然而一方面我的經濟並不寬裕,大品牌負擔不起,一方面我前十幾年的審美完全沒被培養起來,走了非常多的彎路,因此買了很多質量不好,或者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對衣櫃持續幾年的斷舍離,我才終於漸漸找到自己的風格,建立了自己的審美喜好。如今我當然也不能說自己有什麼衣品,但是很少再買錯,買的也不多,自己穿的舒服,偶爾想要美一下也可以。終於掌控了自己的衣櫃,感覺不要太好。

我的囤積欲也表現在求知上。好奇心旺盛,什麼都想學。哪怕是看一本書,我都想什麼都記住。記得《戰勝拖延症》里將我這種類型的人,稱為「文藝復興者」。這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優點,但是很容易泛而不精。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掘了幾十個淺坑,不如掘幾個深井。因此我對自己的好奇心也進行「斷舍離」,太過發散的好奇心其實不過是另一种放縱。

對往事的執著,是我的囤積欲的另一個表現。和上一任男朋友交往期間,我保留且備份了和他一起的所有QQ聊天記錄、微信、簡訊、日記、照片、票據,點點滴滴,每一件小事都記得清清楚楚。記得太清楚,在分手後卻變成了枷鎖。我不斷地斷舍離,在物理上,更在心理上。這些回憶對我來說不重要了,沒有意義了,丟了吧,放開手。心理上的斷舍離,比起物品的斷舍離,要難得多了,因為它們是看不見的,你需要丟一次,兩次,十次,百次,才能撼動根基。然而必須斷,舍,離,這是為了給新的故事發生的空間。

斷舍離,對我這種什麼都想抓住的人而言,就是釐清生活重點的工具。因為什麼都要,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什麼也抓不住。



3個月前,家裡越來越多的物品,佔去了大部分空間,不停的重複整理讓我累得發慌。所謂物極必反,我內心裡特別想換一種輕鬆的方式生活。剛好在極簡生活小組接觸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以前每逢雙休日,我都呆在家裡收拾房子,我也得意於自己的勤快。但是我發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拾好的,沒過幾天,又恢復一團糟。原因,就如《斷舍離》書上說的,所謂的收拾,物品只是換了一種狀態存放在房子里,從沙發到抽屜,從零碎到用塑料袋裝好房柜子的整理而已。我發現可有可無甚至沒用的東西,太多了。

後來我下決心收拾,實行狠狠的「斷」,把「破爛兒」清理出房子,後來整理出三大箱。房子減負,人的心裡頓感愉悅。

現在社會,物質和信息都泛濫,過多的物品和信息,只會令自己心煩不已,內在的感應力都遲鈍了。不管是有形的物品還是無形的信息,如果不值得自己花時間,金錢,勞力去收拾的,就果斷的「刪」,「扔」吧,書里說,「扔掉家裡的一件垃圾,這個簡單的動作就能磨礪你內在的智慧。」

很久前看過一個故事,故事說,一位太太,買了一套昂貴的瓷器,擔心打碎了可惜,一直捨不得用,直到離開人世,也沒有使用過這套瓷器,這也是一種可惜。兩種「可惜」相比,後者的「可惜」令人更可惜。

《斷舍離》書中我們不捨得用貴的東西,潛意識居然是「我不配使用」的自我貶低的意識。我讀到這裡我停下來覺察,我原來我這種自我貶低的意識,好濃烈。我在書中的這句話下面做了畫線標註「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先從日常試用的容器開始,進行意識上的革命吧」。從現在開始,進行意識的革命……

從「擁有」的觀念釋放出來,擁有太多冗餘的物品,自己成了物品的奴隸。《斷舍離》告訴我們,物品和我,我才是主語,我使用的物品才有價值。不是「擁有」就有價值,放下「擁有」的執念,從多到少,少到精緻。雜貨鋪的商品是見縫插針的緊密擺放,奢侈品點,零散的擺放少量的商品,特別精貴和精緻。逐漸的,把生活從雜貨鋪狀態活成奢侈品店的狀態。

一個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夠反映出自我形象。了解自己,放下過去的自己,允許自己使用高級的東西。,提升自己的形象,讓自己值錢並值得擁有更美好,更精緻,更快樂的人生。

如果說實踐斷舍離首先是一個思想認識的問題,當認識之後就是一個技術性問題。以扔東西為例,簡單粗暴的扔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內心會有掙扎。那天在極簡主義吧,看到一個極簡主義者創辦的分享應用,Yourole,中文名是有肉。做的事情是讓人把多餘的物品分享給需要的人。不管是全新或二手都可以,免費送給需要的需要的人,有人管這種方式叫「物品放生」。我發現這也解放了我之前扔掉東西的思想包袱。通過yourole分享,我知道分享的東西給了誰,而不用擔心隨意扔掉的二次浪費。並且分享之後獲得的快樂是簡單扔所不能比擬的。

非常開心地發現這個斷舍離(應用)有肉,

想要踐行斷舍離的親們,希望大家一起來加入有肉,yourole,舉手之勞,變廢為寶;與人玫瑰,留香於己。保護地球、愛護家園!


把家裡的格局改變了一下,原因是三人平時只用書房和大小卧室,客廳幾乎閑置。想到如果家的空間不能為人所用就是浪費,於是做了一個決定:改變客廳的用途。人們有一個慣性思維,客廳要放沙發電視,客人來了也可以一起坐坐,但是,讓自己和家人每天生活方便舒適不是更重要嗎?考慮之下,保留卧室電視、書房兩台電腦,賣掉客廳用不上的電視,選擇空曠的客廳一角作為個人衣帽間,從落地衣帽架到掛燙機,到梳妝台,原本閑置的大客廳變成了有實際用途的生活區域。打破慣性思維,認真考慮自己的真實需求,在自己的房子里愉快地使用每一物,愉快地做每一件事,這不就是斷舍離的家居整理原則嗎?


說說我的斷舍離之路吧。

1、首先,我再也不買垃圾袋了。平時買菜買水果的塑料袋,我都會收起來,做垃圾袋,另外買衣服的袋子,紙袋的話,我也會作為垃圾袋,其實真的特別好用,如果是塑料袋的話,我有時候發快遞就會用買衣服的那種塑料袋裝。

2、衣服的收納,好好整理下衣櫃,把不喜歡的,不再穿的,賣掉或捐掉或扔掉或送掉,我一般會在閑魚上把成色新,有品牌的衣服賣掉,一些成色舊的就放到小區的箱子里。基本上我的衣服大概有一個整理箱的夏裝,和一根2米長的杆子上掛的從長袖開始到冬天的所有衣服,以及一個小整理箱的褲子。鞋子的話大概一個5層的鞋櫃那麼多。這前提是,我還是個比較愛打扮愛配搭的姑娘。以上這些,其實占不了太多地方。

3、護膚品化妝品,基於我是個愛打扮的姑娘,這些真的是有很多,囤貨大概就有一個整理箱,但自從斷舍離後,就不再入新貨,哪怕再便宜,打折,好用到爆,我也是以先用完手上的這些為前提。另外,之前經常會買了不太好用的,就一直放著不用,現在也會及時處理掉,不喜歡的再放下去也不會用。

4、之前特別愛囤家居用品,廁紙,餐巾紙,洗衣液等等等,特別是受到雙十一什麼的,打折的誘惑,一買就會買很多,但是,慢慢就發現,買得越多,用得越快,總有一種想快點用完的想法,其實,一般家裡周圍都會有大型超市,等快沒有了,周末出去晃一圈,就當散散步也挺好的。總比一直坐在電腦前網購好。

5、接著就是被子被套什麼的,這些都是耐用品,不會買多,但會買比較貴的,基本是春夏兩套,秋冬兩套,夠替換就好。以前會經常看到好看的就想買,其實四件套折起來也是占挺大空間的。

6、打掃衛生,因為家裡有隻老掉毛的金毛,所以,時時刻刻要打掃,打掃工具,一個吸塵器,一個那種自動甩水的拖把,一個掃帚簸箕,還有一個海面的拖把。基本上有了這些,卧室,客廳,廚房等的打掃都能搞定了。

7、家裡買東西的各種發票,保修單放一起。取消電費水費手機費等的紙質賬單,也算比較環保。我比較愛看書,有個單獨的書櫃放書,各種快遞的盒子紙質的東西我會和塑料一起整理在陽台,出門的時候放到垃圾桶旁邊,會有人收了賣掉。

8、吃的東西,專門有個放零食的柜子,一部分放冰箱,蔬菜豆類之類,放廚房,買個置物架,放食材。同樣,不要囤積太多東西,不常開伙的家庭,一定要什麼都買小份的,只有東西少,家裡才能整潔。

9、好像有點偏題,我整個斷舍離的過程就是,少買,不買,用現有的,看看有什麼可以替代的,盡量先把家裡的東西減少。

先寫這點,想到再補充。


1. 向身邊人傳達這種極簡的生活理念時,說出「斷舍離」三個字時,就有人認為我有抑鬱傾向了。

2. 送自己的閑置給朋友,朋友覺得我很慷慨。

3. 體會到扔掉東西的愉悅後,扔東西成了舒緩心情的方法。工作焦頭爛額,暫停一下工作,扔一些辦公桌上、抽屜里很久沒用的東西吧;情感糾結不順,扔點東西吧;腦子裡一片亂麻理不清、失眠,半夜起床看看哪些東西可以扔,扔完滿足的入睡。

4. 衣櫥里的衣服少了一大半,清爽、精鍊,隨意挑幾件搭配起來都好看,早上起床在也不用對著衣櫥糾結了。感覺自己多了一項技能:用10件衣服搭配出20種穿法。

5. 很喜歡向人展示:「你看我就這點衣服,但件件是精品;你看我的行李箱和整理箱都是空的,你要嗎?」 看上一件衣服時,要先想好扔哪件再買。

6. 房間清爽整潔,打掃非常快。

7. 斷舍離前睡前護膚我要塗6層(噴霧、肌底液、化妝水、精華、面霜、護膚油),卻依然泛紅、長痘。斷舍離後塗化妝水和面霜,面霜選擇貴一點的,感覺皮脂膜在恢復,膚色均勻了,很久不長痘了。


謝邀,但是邀錯人了。了解我的都知道,我只收納不喜歡斷舍離。

我最擅長的就是把東西歸類整整齊齊碼好。


有毛用,當你是扔扔扔,而你媽是屯屯屯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鳥用。


最簡潔快速的,同時受益更大的「斷舍離」入手經驗。

說說我的經驗吧

因為擔心有的東西被誤扔而心生後悔,所以我的「斷舍離」生活是從虛擬內容的斷舍離開始練習的。

這個虛擬內容包含兩塊瀏覽器的收藏夾+朋友圈+電子書。

我首先從瀏覽器的收藏夾開始斷舍離

第一步處理既有的收藏的內容

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要刪除95%的收藏夾內容

雖然是虛擬的東西但是刪除的時候內心依然是會有糾結的,萬一這個以後有用呢?

但是我的內心告訴我刪除吧,你不會再看它了。(時間證明確實不再需要)

第二步,不再收藏鏈接,只收藏網頁正文

怎麼收藏正文?

推薦使用傲遊5瀏覽器,它已經把收藏功能升級為一鍵收藏網頁正文、圖片。

收藏正文的好處是

1.你可以在任意設備離線閱讀你收藏的內容。

2.無廣告,無邊欄內容,閱讀體驗更佳

新收藏的非工具性內容,如果7天未看,立刻刪除,因為要麼我永遠不會看,要麼它對我是沒用的。

我第二步進行的是微信的斷舍離

1.刪除所有新聞客戶端

2.刪除所有遊戲

3.關閉朋友圈

4.這是最關鍵的,不在零散閱讀,每個時間段內集中看一個主題的內容,讓學習系統化,與零散的閱讀斷舍離

我的第三步是電子書的斷舍離

打開電子書收藏夾一看我驚呆了

足足28個G的電子書,80%以上的電子書下載後就沒有打開過。

先分類,然後定下每個類別只留下三本書的目標,然後開始斷舍離

執行內容斷舍離的三個月的收穫

三個月下來我學習的內容比過去三年都多,內心越發充實愉悅,而且這種斷舍離修鍊已經進入我的生活,也就是說不知不覺我在生活中也開始斷舍離。

推薦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斷舍離的朋友採用我的方式,從虛擬內容開始,如此既能有利於個人成長,又有利於鍛煉斷舍離


去年秋天我香港代購了一雙ASH的鞋,買回來太小了,捨不得扔,比我腳還小的人太少了,於是我經常在房間穿這雙鞋,為了撐大,有時候出去也會穿一穿,磨得腳痛,心裡想著我是美人魚來到岸上尋找王子的,今天我扔掉了那雙鞋,心裡特別輕鬆,解脫了


補充,收拾好了不需要的東西總是著急捐出去......

—————————————————————

補充,要是哪天沒有扔東西,就覺得不舒服,非要扔點什麼。哪怕拆個包裝扔了呢......

---------------------------------------------

斷舍離是會上癮的。。。現在會定期審視一遍房間,一個一個房間的過,看看有沒有什麼能扔掉的或者送人的。


正巧看到這個,特別想答一個。

真的蠻喜歡這個理念。

自己之前也是會無意識的囤貨,心血來潮買來的東西,只用過兩三次,扔了又可惜。但那時也還覺得,東西雖然多,但是只要還整理的有序,也不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想法轉變就出現在今年年初。寒假的時候去閨蜜家玩,一進門第一感覺真的是,怎麼可以如此清爽!閨蜜懷孕6個月了,可家裡看不出任何慌忙雜亂。

第二個觸動我的人是男朋友。畢業季幫男朋友理行李,我發現真的有人可以做到這麼精確的管理身邊物品,一件東西都不多,又一件東西都不少。

一瞬間,突然特別羨慕這種「一簫一劍走江湖」的人。斷舍離其實培養的就是一種不依賴外物而獲得安全感的心態。

正好後來自己搬家,過程中嘗試著精簡了大部分隨身物品。歸置好的新房間相比之前的宿舍空曠了好多。親測!在這樣的環境下,思緒會變得簡單,情緒會很穩定,驚奇的發現,竟然注意力都更容易集中了!

不得不說,對於工作學習、獨居且想保持自律的人來說,斷舍離確實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思路。

其次,僅從我自身感受來說,斷舍離涵蓋的內容甚至不僅限於收納,還包括食物,包括接收的信息、讀的書,包括身邊出現的人。

會覺得禪語真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按照時間順序:

1 前幾年一直在購買各種收納用品:壓縮袋,收納袋子,收納箱子,大整理箱,夾縫收藏架子、抽屜……

2 今年夏天因為搬家,一切都要重新整理,接觸到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整理法,也看了「我的房間空無一物」;整理了近100件不心動的夏季衣服出來送人。送人後只對一條半裙有些懷念,其他的全部忘記~

3 現在在看「斷舍離」:在斷舍離冬天的衣服。不再喜歡的,覺得幼稚的收拾出來準備送人;有些破舊,不方便送人的放到小區的舊衣回收箱。

怦然心動是只留心中所好,斷舍離是斷掉現今不再需要的。兩種理論殊途同歸,論證的是一個觀點的兩個方面。現在覺得斷舍離講的更深一點,「自在力」讓我感覺有心理學範疇--撫凈心靈的塵埃。讓身體和心靈一起輕鬆生活,度過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生!


曾經斷舍離,後來好後悔,時常想:這個東西要是沒被我扔掉該多好。。


推薦閱讀:

出租房一間房間怎麼整理收納?
空間小怎麼整理房間(宿舍)?
疊衣服有什麼技巧?怎樣疊出像剛從商店買回來的狀態?
外國人是如何解決收納的?
為什麼看過那麼多收納技巧,卻依然整理不好一個家?

TAG:收納 | 斷舍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