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考古能否梳理出中國史前文明的傳承脈絡?

世界上的多數古老文明都有著較為清晰的史前歷史脈絡。古希臘從克里特文明 邁錫尼文明,黑暗時代再到後來的古希臘城邦。古埃及從前王朝的城邦時代到第一二三王朝。兩河流域從蘇美爾時期到古巴比倫。人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文明從刀耕火種的農業畜牧社會到城邦再到集權國家的發展過程。而且文明,種族,國家間的傳承或者毀滅關係較為清晰。而我對中國的上古文明史刨去傳說之外沒有感受到清晰的史實脈絡。各位知乎大神能不能講一下從政權,種族和文化上梳理一下中國史前文明的脈絡,比如講一講仰韶龍山二里頭早商殷商再到周到底是個什麼關係,華夏族的形成以及所謂的羌夷苗黎,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在當時的狀況。


中國古代文明的進程,是魔戒大片的前傳。

無論中西,文明都與城市的形成有密切關係。

5500年前,中原仰韶文化衰弱分裂,許多中原子民,不斷向西北、西南甚至青藏高原移民,使得中原文化向更遠的地方擴散,與此同時,東方的大汶口文化和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不斷向中原地區擴張,為了自保,鄭州地區的中原子民曾修築了西山城堡,可以看成是中原城市化的先鋒,但西山古堡只是個孤例,不久即被毀棄,中原城市化的進程也一時中斷;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由於沙漠化嚴重,也逐漸失去了往日輝煌,但他們的薩魯曼們不知用了什麼魔法,使得遠在幾千里之外的安徽凌家灘文化,也染上了紅山文化的神秘色彩。而一部分掌握了石牆築造技術的紅山文化人群,向南邊的長城地帶擴散,融入當地土著和其它移民之中,形成了阿善文化和老虎山文化,由於氣候惡化,資源緊張,社會衝突加劇,阿善文化和老虎山文化人群依山傍水,建造了一系列形勢險要的石頭城堡,可以看成是當地城市文明的雛形,也是後來石峁古城,後世萬里長城以及匈奴帝國和象雄文明石頭城的雛形。

而在此之前,大約6000年前,湖南澧陽平原一帶,在本地早就存在的土圍子文化基礎上,修建了我國第一座城池——城頭山古城,很快,這種新型的生活方式開始向長江中游擴散,先後有15座史前古城冒了出來,長江中游也率先進入了城邦時代,大約5000年前左右,石家河文化崛起,不久,長江中游的絕大多數古城都被石家河文化統轄,石家河古城面積也達到了百萬平米,他們的黑袍巫師很有個性,喜歡用年年有魚的年畫祭祀。

長江中游的城邦文化誕生之後,就開始向長江上游和下游甚至黃河下游擴展,其中長江上游本來居住著吃小米的中原子民,在石家河文化的影響下,他們改種稻米,同時修建了七八座史前古城,其中寶墩古城分內城和外城,面積達到三百多萬平方米,超過了石家河古城。在淮河流域和魯東南地區,當地的東夷人群,在石家河文化的影響下,也開始修建了若干史前古城,其中的兩城鎮古城,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是傳說中沐浴在五色日光下的少昊都城。但這裡和石家河也有所不同,石家河的成就很大部分要歸功於巫師們的魔力,而兩城文化的貴族們,已經對巫師們的魔力喪失了濃厚興趣,在他們眼裡,世俗權力的魔戒,也許要比巫師們的魔法更加可靠。

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這裡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富裕,絲綢漆器竹器玉器出神入化,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犂耕技術,再加上凌家灘文化、北陰陽文化的影響,這裡的文化水平大大超出了當時中國的其他地區,現在有了長江中游地區城邦文化的參照,就開始在白袍巫師巫婆的組織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基建。他們攔河築壩,挖掘運河,修建了結構奇特的福泉山水城和面積達400多萬平米的良渚古城,良渚城中還有宏偉的莫角山宮殿以及壯觀的貴族王陵,考慮到這裡多次出土連字成篇的文字,良渚文化應該在4800年前率先了邁入了文明時代。

當中國文明在甘道夫和薩魯曼等的帶領下孤獨前行的時候,東歐草原上的吐火羅人,駕著實心木輪車,向四處遷徙,並在4300年前,把青銅器、牛羊、小麥、麵條等文化傳入中國西藏、新疆、蒙古、甘肅、陝西、山西等地。與此同時,中國大地氣候惡化,黃河改道,甘道夫和薩魯曼們的魔法失去了作用,良渚文明在大洪水中毀滅,兩城文化則陷入乾旱饑荒之中,其族人一部分北上,使得魯西北和魯北地區也進入了城邦時代,另一部分和良渚先民一起,向兩廣地區、河套等地遷徙,其中進入河套和山西地區的,在與當地阿善文化和老虎山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再加上東歐豎穴墓文化的影響,這些地區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是陶寺和石峁,石峁古城在陝北榆林地區,是中國史前最大古城,該古城繼續了河套地區的石城傳統,分外城內城皇城三層結構,它們沿著山樑層層疊起,又夾雜著馬面、池宛、壁畫、人頭和眼晴塑像,極為壯觀,與洛汗王國的城堡有得一比。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兩城文化,陶寺和石峁的世俗化已經更上了一個層次,他們或許已經開始打造世俗權力的至尊魔戒了,其中的陶寺,甚至被某些人直接視為堯都或舜都,也許這是臆測,但也意味著世俗化的王權和軍權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巫師們的魔法只是他們的輔助了。

當各地城邦文化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時候,衰弱了很久的中原地區,也在距今4600年前後逐漸進入了城邦時代,並在距今4300年前後形成了邦國林立的局面,這裡面包括淅川龍山崗、安陽後崗、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台、郾城郝家台、輝縣孟庄、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平頂山蒲城店、濮陽戚城、濮陽高城、溫縣徐堡、博愛西金城等古城,分屬王灣三期文化(可能與夏文化有淵源關係)、後崗二期文化(與商文化有淵源關係)、王油坊文化三種文化,其中王油坊文化向江南擴張,取代了早已衰落的良渚文化,王灣三期文化則重創了石家河城邦,使後者被迫向長江上游遷徙,後來與二里頭文化結盟取代了寶墩文化,造就了三星堆文化的輝煌。而在中原地區內部,各個城邦或戰或和,最終在王灣三期文化的基礎上,融合其它文化,成就了最早的中國——二里頭王國,也許就是文獻中記載的夏朝吧。此時,世俗權力的至尊魔戒終於打造完成,使得所有接觸過的中國人都為此瘋狂,直到今天,官本位的魔咒還牢不可破,成為多數中國人一生的追求。

在二里頭王國崛起的同時,陶寺、石峁等城邦毀棄,良渚、石家河早已灰飛煙滅,東夷地區的城邦文化也已衰落,而後崗二期文化人群向原紅山文化地區遷徙,和土著文化融合,形成了夏家店城邦文化,留在原地的後崗二期文化,逐漸演化為下七垣文化,該文化聯合東夷,滅了二里頭王國,建立了商朝,而石峁文化和陶寺文化毀滅後,一部分人群逐漸遷至關中地區,最後形成周文化,並最終滅了商朝。


各位知乎大神能不能講一下從政權,種族和文化上梳理一下中國史前文明的脈絡,比如講一講仰韶龍山二里頭早商殷商再到周到底是個什麼關係,華夏族的形成以及所謂的羌夷苗黎,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在當時的狀況。

第一,你的表達的名詞,就錯誤百出,一塌糊塗,沒有邏輯,缺乏考古常識。

第二,張大師光直都做不到,你覺得你可以嗎!


本人是不太合格的考古專業學生,講不好,推薦給lz一些可信、扼要、可讀性強的書來了解這些問題吧:

首先是東亞人何處來的問題,據我籠統所知好像是:雖然有些本土直立人(比如北京人和今年被Science報道的一處),但大都滅絕了,今天東亞人的直接祖先是走出非洲的那批,並且進入東亞時是分南北兩支的。建議參考Human Evolutionary Genetics,有下。

張光直《古代中國考古學》,以考古發現和研究為基礎,十分清晰又均衡地敘述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文明發生之間數萬年時間裡東亞大陸上的人類發展過程。

許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許宏《最早的中國》,這兩本都是面向大眾讀者敘述這塊土地上文明如何發生、何以發生的。然而考古學畢竟神通有限,讀起來可能覺得仍然沒有確切答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商文明》


第一,先把中國翻個底朝天。

第二,文物上繳國家

第三,等等文物上繳國家?哦,那不行。


外國文明也沒有很清晰的,他們也大多都是猜測在外加考證,提問者所描述的那段時期他們所用來記載歷史的是羊皮卷書,他們的歷史記錄沒有行成統一標準。

我們中國來說,挖掘的那些個遠古遺迹和我們有沒有關係不知道,但萬一沒有關係呢,是在和我們華夏文明競爭的過程中被淘汰的一些文明呢。

筆者只是一個歷史愛好者,並不是專業人士,對這些只是淺顯的了解,不對的地方請原諒。


推薦閱讀:

只聽說非洲獅與美洲獅,從來就沒有聽過亞洲獅,但是中國的獅文化卻源遠流長,難道古書上的獅子是另一種動物?
北宋為何始終無法斬除西夏?
古代為何實施嫡長子繼承製?
宇文泰蘇綽改革是怎麼進行的?
如何評價宋仁宗?

TAG:中國歷史 | 考古 | 史前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史前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