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的意義是什麼?

如題。首先我並不是在這裡否定古建築的價值。我個人很喜歡古建築,也近年走訪了一些,確實感到非常震撼。但除了這種感官的震撼外,研究它們的斗拱等等(如佛光寺)究竟有什麼作用(除了一種興趣外)?在材料革新後這樣的建造方法其實也基本絕跡了。就算是當代很多為了契合歷史街區的項目,在項目介紹里所提到的如何將傳統應用在他們的作品中,也只是蜻蜓點水。這個問題也同樣適用於外國的古建築。謝謝!(在知乎問了兩個問題都沒人回答希望這次不冷場……TAT)


僅補充中國傳統建築對於當下建築設計與建築學研究的意義,尤其是對於框架結構的空間設計的意義。貼一段舊文:

梁思成於清式營造則例緒論中直接指出:

以現代的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國建築的一般人,雖尊崇中國建築特殊外形的美麗,卻常忽視其結構上之價值。這忽視的原因,常常由於籠統的對中國建築存一種不滿的成見。這不滿的成見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覺察到中國木造建築之不能永久。其所以不能永久的主因,究為材料本身或是其構造法的簡陋,卻未嘗深加探討。

那麼,如今我們重新研究古建築中的結構法,其好與不好,對當下的建築設計到底有何種必要呢?

在《建構建築手冊》中,安德烈·德普拉澤斯(Andreas Deplazes)曾這樣寫道:

在桿繫結構中,任何地方都可以有任何尺寸的洞口和連接,並且它們不會破壞承重『龍骨』的邏輯性。可以稍微誇張地說,在桿繫結構中不需要將空間相互連接,而要通過分各構件來創造單獨空間,因為結構本身只提供了一種三維框架。

似乎對於框架建築而言,其結構自身無法形成砌體結構語彙中的房間,四周桿件僅作為線存在而對空間中的某一體積做出了邊界的限定,我們很難在一個單純的框架內討論其空間的特徵,結構於是淪為分隔圍護構件中無空間意義的骨架。而仔細閱讀布魯諾賽維的建築空間論也可以發現,在論述現代建築中的空間時,結構形式變化帶來的空間特徵變化同樣並未圍繞框架結構本體展開,而是圍繞著框架結構出現後作為空間邊界的盒子如何分解進行討論。

我們在研究中國傳統大木建築設計之時,也經常將傳統大木建築視作一種未加以清晰分辨的「框架結構」以強調其與現代框架結構之共性自證先進,於是同現代建築一同陷入對結構的空間屬性失語的境地,而無力討論傳統大木建築中的空間設計。然而框架結構自身是否對空間無所幫助?既然其英文frame一詞源於framian,詞源自身包含有用與有幫助之意,那麼其對於空間的幫助到底在何處?而以木框架為結構主體的中國建築中,早在《營造法式》中便給出了廳堂與殿堂兩種結構形式,若框架結構對空間的討論無益,則意味著兩種結構形式所呈現的空間無差別,但這顯然是與眾多現存案例中具有巨大差異的實際感受不符的。對比分析觀音閣與慈氏閣兩座二層帶腰檐樓閣,可以發現相似形制下面對不同的展示問題,其中的結構設計不同,但都操作細微而對像設的表現表意準確,說明中國古代工匠們對結構有及其清晰的設計意識。但既然對於結構設計的意識已如此清晰,關於傳統大木結構的框架為何一直沒有被納入到建築設計及空間的討論中?這裡除了過於關注建築本體導致對宗教雕塑所表明的設計意圖的忽視外,或許還有對空間所使用的討論工具與討論方式的不匹配。

所以,如何討論這種所謂的框架結構對空間的幫助、這兩種框架結構的形式背後的應用邏輯及到底對空間有何影響,是十分值得討論的問題。而從空間的視角試圖理解傳統大木建築中結構的設計,也或許是對當下建築設計中框架結構的空間意義討論的一個嘗試方向。

怎樣描述框架結構在空間中的作用成為了第一個問題。追溯前人對空間的討論與理解,在此我們或許可以藉助森佩爾對空間兩大特徵的描述——即圍合與向度——對其進行分析,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德普拉澤斯所言,框架無法直接形成牆體包裹的房間般的空間,而森佩爾此處所描述的卻多半是牆體主導所形成的空間特徵。儘管華裔結構師林同炎在其著作《結構概念及體系》中從結構的角度明確指出梁與牆的邏輯關係,日本建築師中村竜治在其著作中也從空間角度將其關於梁的一個設計作品放在了關於牆的研究章節之內,指出在人視線高度時梁對於空間的圍合意義。但這些直接將梁等同於牆的討論,同樣藏著將框架結構的空間屬性弱化的危險。梁僅在特殊位置與尺度時方能產生圍合之效果,而其他情況則更多是作為空間的限定物而存在,故而在此處我們或許需要將討論的用詞進行改變,將對空間中框架帶來特徵的描述從圍合與向度替換為限定出的領域感與強調出的方向性更為貼切……

——節選自自己的碩士論文《傳統大木建築的空間願望與結構異變》,有刪改,圖紙自繪……


謝 @竹君 邀。

題主,你的問題和詳細闡述似乎有矛盾啊,我看個標題還以為題主要完全否認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木建築呢。。。看完問題的詳細描述,我覺得題主所想的其實和以前我大四所想的非常接近,那就是以前的東西在當下存在的位置和再利用的價值。如果擴大一點,可以擴展到更多的方面,比如我們常說到的傳統文化。在下面我會把大四我曾寫的文章中的觀點拿到這裡做一下闡述。

---------------------------------------------------------------------------------------------------------------------------

先說一點,題主或許混淆了「研究」和「利用」的關係,認為這是同一個概念。如果我們把它們分開對待,自然不會有題主這樣的問題。下面我詳細闡述自己觀點的話,也是會把這兩點分開的。我先從「利用」這一面來開頭。

切入點從題主所講到的斗拱。我和題主一樣的感覺,那就是震撼,但是震撼之餘卻沒有其他更多的感覺了。因為在我看來,斗拱其實是複雜化了的受力構件。同樣的作用,我更喜歡西南地區民居常見的板凳挑,結構簡潔明晰。我曾經還設想,如果中國古建築一直發展,在鋼結構出現後,應該會用鋼材代替木材。再加上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出現中國式的現代主義也會是很大概率的。以此,簡單清晰的結構將會保留,而複雜的構建就會被擯棄,也就是說,斗拱大概率會被板凳挑一類的構件替代。

那麼以此為切入點來看看「利用」的問題。因為近代之巨變,我們丟掉了很多東西,丟掉的部分被西方的給代替了。這其中,建築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我們完全放棄了以前所用的那一套。雖說現代建築之於西方古建築變化也是很巨大的,但那終究是一條脈絡下來,就像現代藝術之於西方古典藝術。因為他們都是西方文化的「現代化」的產物。

然而我們沒有。我們是直接被替換的。這種斷層造成現在很多人想去做一些彌補或者是當代語境下的重塑或是回應。不單單是建築,其實很多方面都在做這樣的嘗試,只是建築畢竟是我們的本行,我們就看得多一些。這樣的嘗試中最直截了當的就是提取古建築的元素或者符號,重現在當代的建築中。最典型的,坡屋頂,然後會去加一些諸如馬頭牆一類的造型。無論是出現在什麼性質的建築上,它都很難說是協調好看的。什麼原因?李允鉌先生在其著作《華夏意匠》中認為,古代中國的建築不同於西方在「體量」上的積累,而是注重平面上的布置,是「數量」的積累。貝聿銘也持同樣觀點,他認為中國古建築之妙在於「平面布局之虛實相間。實為建築,虛為園」。而古建築各種坡屋頂、馬頭牆,已經是古代建築中非常協調的一種形式,和建築本身有著相應的比例。而在當代中國,建築均是以西方為標準,已經轉向「體量」,所以,這一類元素搭配上去反而產生不協調的效果。

擴而大之,各種仿古商業街。我最討厭去的地方就是打著古鎮古街名號的新建的仿古商業街。就算是模仿得很相似,那也看著不對味兒。這又是為何?正如前述,平面的問題。古建築以群出現時,其平面的妙處是我們在其中遊走時能感受到的,縱使是並無任何規劃的民居群。可是仿古商業街,依照現代建築規劃和規範布置,考慮各種商業流線,自然趣味完全丟失了。再加臨街皆為各類零售商鋪,或者咖啡吧小旅館,吵鬧的商業氛圍而非恬靜的生活氣息消磨著人們參觀的興緻。

於是,我們會問出和題主相同的問題,在「利用」的層面,我們去搞清楚弄明白古建築還有什麼用?在現代建築條件下,它們幾乎就沒有任何用武之地。但是對於它們的研究我們就該因此中斷嗎?不是。這也是之前很多答友都提到的。

在「研究」一方面,應該是有專人去做的。這一點就如曹聚仁先生所言,他反對在當代開展普及的古典文化的教育,但是他支持專門的人員做專項研究。同樣的,朱青生先生在講現代藝術的時候也是不認可當代人再做諸如古典詩詞歌賦的創作,因為以當代人之認知和氛圍,所做不過是對古典美的一種破壞。如果是破壞,幹嘛還做?不如好好保留以前的,做專門的研究就好了。

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我認為這些是相通的。古建築的美,古建築的好,應該是既有的,我們研究它就好了。不是說研究透了可以在當代建築中使用它,而是感受它曾經存在的美,以及這種美當中存在的中國文化。在當代再去利用它們,不過是對這種美的破壞,就像如今的我聽到「古鎮古街」的名號,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厭惡嫌棄的表情一般,這就是以「用」為先所帶來的惡果。

以前看外國建築介紹,偶有古建築保存和改造的案例,很多建築師會用大玻璃盒子把古建築給包起來,也有在旁邊做一個當代建築,各種感覺完全不搭調的,但是其立面劃分模數會和古建築呼應,僅此而已。以前覺得這樣看著很奇怪,現在想來,這才是對古建築最好的尊重。

---------------------------------------------------------------------------------------------------------------------------

附上一段朱青生先生回答別人問題時候說的話,這話對我影響極深:

「我覺得對於文化的態度有兩種,或者說對於文化傳統的態度有兩種。一種人對於傳統,就是利用它,他覺得他可以像古代的人那樣寫作,於是他就有文化。另外一種人他尊敬這個文化,他把它中間的精神作為他自己的支柱,然後為這個文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而這個貢獻是古人沒有做過的。那麼我想我們必須要做第二種,否則的話,我們就是祖先的一個不肖的子孫,因為那個時代出現那樣的藝術,它已經成功了,它擺在我們的面前,令我們萬代崇仰。但是如果我們今天還照著他們的做,實際上是把他們弱化,重複它,就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的傳統不負責任。所以我覺得正好是相反。如果一個人今天比如說,他不停地在演奏莫扎特,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藝術家,我只是說他是一個給人類帶來快樂的人。而好的藝術家應該像莫扎特一樣在今天的時代,為今天的人類創造今天的藝術,這樣才是我們對於傳統的態度,傳統才會因為它的創造流過它,流到以後的時代。否則的話,人們可以不看這一段,就從《詩經》跳到今天就完了。」


謝 @竹君邀!袁老師的答案已經非常好了~

很多答案里提到斗拱,反對一些,補充一些。

答案里基本講的其實是宋代斗拱,清代時斗拱已經主要是裝飾了。

宋代斗拱的意義:1.結構構造,「匠」的部分,這是大部分答案里中提到。

2.等級禮制,「意」的部分,這是斗拱在中國古建里意義重大的關鍵。(其它答案似乎都沒提到更重要的這一點)

等級禮制展開來說(宋代):

不同等級的建築(專業說法是不同「間架」數)斗拱木材尺寸是不同的,《營造法式》中將尺寸分為八等,即八種尺度標準,以斗拱中拱的截面作為基本單位,稱為「材」,這種模數制度稱為「材份制」。一等材最大,對應九至十一間的大殿使用,然後逐一遞減。

簡單說就是,斗拱是一個建築(官式)里所有尺度的標準。此處想想柯布西耶的「模度」。

好了,看看丹麥建築師伍重怎麼將斗拱「意」的部分用到悉尼歌劇院的設計里。

「在伍重看來,這部法典(《營造法式》)特殊的普遍意義在於,它能夠說明如何按照一定的木構法則將標準的構件連接起來,形成變化豐富的建築類型。……中國建築的屋面曲線正是藉助於這種疊加方法才得以實現的。……它使伍重意識到,同樣的組合單元可以根據中國各地氣候條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屋面形式。」弗蘭姆普敦《建構文化研究》。

另外附上傳送門:現在我國建築外觀都差不多,如何概述這種狀況形成的原因?有什麼好的方法去改變這種現象嗎? - Huang Huang 的回答主要是寫伍重和中國的聯繫。

價值不單單只是技術。

我的結論是,有沒有指導作用,與閱讀它的人有決定性關係。用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個人造化了。

所以,非常稚嫩的我其實根本沒辦法回答「意義」是什麼,書都沒讀幾本談意義臆想成分太高了。文脈傳承的設計需要非常強大的知識儲備,注意,是非常強大!例如義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題主提到國外)。附上斯卡帕的書單,算了一下,共2955冊書。

圖片來源:李雱《卡羅.斯卡帕》


謝邀 @竹君

這都是老問題了,其他幾位回答的也很好,我本以為不該再有疑問,不過也還值得再說一次車軲轆話。

問題的本質,當在於:古建築(及其研究)有何價值?

1 首先,建築學不是一個純技術行業,是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學科,一如手機和互聯網。

其實,所有和人有關,為人服務的行業,都是這樣的。因為人有理性,也有情感。理性的部分,科技可以解決。情感的部分,人文方能解決。概莫能外。

實際上,人類總是以理性為手段,以情感為目的。人生追求的意義或者幸福,都是情感。

2 古建築的價值,首先當然在人文。但並不只是局限於外觀、造型和風格。實際上,建築最大的特質,還是材料和空間。雖然近現代以來,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成為主流,但對於常見建築物的空間,其實並未超過古代很多,不過三四米層高,六七米跨度而已。而古代也同樣有十幾米幾十米的跨度和高度。因而在日常建築中,技術的改變並沒有顯著的改變日常建築的空間和材料,也沒有改變人們的感受和情感需求,於是我們還是喜歡石材,木頭,磚,陶瓷,並以此標榜高檔。至於鋼鐵和銅器之類的,古代其實也大量使用金屬。唯有玻璃一項,確實古人所不曾有的大事,也是現代建築最大的特質,暫存不論。

既然從古到今,日常建築的人文方面並沒有太大改變,也就是說人們的審美、空間感受、材質、細節、以及景觀園林的偏好並沒有大的改變,那麼,古建築和現代建築在日常建築空間里,也並沒有巨大的鴻溝。

我們研究古建築,其實是研究優秀的古建築,而不是一味為古而古。實際上能留存下來的古建築,大多是都是在絕對意義上的精美、高妙、價值絕倫的古建築。差一點的早就拆光了。

在人文、藝術、審美方面,古人不但不差,而且更比現代人強。例如唐詩,書法,古典音樂,所有這些人文類的東西,並不會一定隨時代而提高。

其根本在於,人自古而今,肉體和感官並沒有什麼變化,在人文方面,人的一生所能達到的高度,也非常有限。這種前提下,古建築和現代建築,並沒有實質性的不同,有很多方面古人更強,研究更強的,當然大有意義,因為可以學到更好的嘛。對於材料的搭配,細節的修飾,尺度的宜人,空間的趣味,現代建築師需要大量的從古建築里去學習。

3 人文之外,還有空間功能布局。這不能歸於人文,但也不是純技術,實際上是社會學裡人的行為模式。同樣,幾千年來人的行為模式其實也沒有太大改變,我們今天讀史記漢書三國志,依然能心意相通,政治學的人更能從二十四史里學得權謀之道,在現代社會大行其道。

建築設計的功能布局,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這些人類行為模式的體現,古建築里,同樣有大量精彩的案例,中國的宮殿和村鎮群落所代表的社會關係,西方中世紀城鎮和教堂所代表的社會結構,其中的妙處今天拿來用在商業街區、度假村乃至新城鎮化建設,不但不落後,甚至還有失落的先進性復興呢。

4 說到底,我的觀點是,古代和現代的建築學,基於人性和社會關係,這種基礎並沒有變化。而現代技術給建築這門古老學科帶來的改變並沒有特別大。因此古代和現代,從來都不能截然分開。

研究建築學,就要古今一體,統一研究和學習。實際上大量優秀的現代建築,裡面充滿了古典名作的智慧經驗,甚至近乎抄襲。而大量優秀的古建築,實際上滿滿的現代性,一點不過時。(除了空調電燈自來水需要加一下)

我們不是為了研究古建築而也研究古建築,我們只是研究人類一切優秀的建築案例,只不過有很多是古代人做的,而且現在依然優秀。

當然,單純從歷史信息角度去研究建築史,也有歷史學的價值,暫不論。

以下一片舊文供參考。

--------------------

何為創新?為何創新?何為傳統?為何傳統?-關於《古都五書》(2012-11-25 20:47:41)

研究建築歷史和傳統民居有十來年了,整天想著建築創新也有十來年了,今天收到王南博士發來的鏈接,是他們

《古都五書》讀書會的內容,古都五書-搜狐讀書 真的說得很好,讓我又想起多年以來一直想說但總還覺得欲言又止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傳統和創新。

當今中國對創新的追捧堪稱史上罕有,而傳統所面臨的危機也前所未有的巨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傳統?我們為何要保護和繼承傳統文化?又如何保護和繼承?

我想這三個問題和另外三個問題是完全一樣,互為硬幣兩面的,那就是:

到底什麼是創新?我們為何要創新?又如何創新?

我不能嚴密的回答這些問題,但想簡單的說明我的觀點:

不必因為它是傳統而另眼看待,也不必因為它是創新而刻意追捧。評判任何事物都應該有公平統一的標準,而這一標準其實就是兩千年來人類社會形成的共同價值觀。

1 我所知道的越是靠譜的專業人員,越珍視傳統,也越重視創新,罕有偏廢。因為大家共同的理念是,從歷史傳統到未來創新,都是一條連貫的歷史長河,雖然經過種種斷裂和變異,但大體並未改變。保護傳統者,發現兩千年的傳統里充滿了創新的基因。追求創新者,發現傳統總是創新最有力的支撐。

2 純粹的新,也就是不曾出現過的東西,並無意義。正如音符排列組合可以得世上一切樂曲,像素組合可以得到世上一切攝影作品,文字組合可以得到任何文章,然而並無價值可言。通常所說的創新其實包含了"具有真實價值"這一前提,也就是說:只有創造出比現有事物成本更低效能更高,特別是能解決新問題達到新目的的東西,才可以認為是創新。原本這只是一個常識。然而例如大劇院cctv這樣新則新矣然卻品質惡劣成本高昂卻被一些人當作創新,讓我感到果然普及常識還真是任重道遠。

雖然適我無非新,然而太陽底下無新事,特別是建築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研究的,真正的創新者總是慎言創新,一般只是微創新,或者說文章本天成,我們只是偶得罷了。但凡自吹創新的,我總是深深的抱著警惕,實際情況是,騙子居多。

3 對於傳統文化,我也不認為能夠與現在以及未來隔開。即使考慮到兩千年來中國文化核心價值存在逐步演進,然而其內在的理性與人性的慾望與現代社會並無本質區別。隨著歷史環境條件的逐步變化,人們的物質和知識技術財富逐步積累,中國文化包括建築一直相應的再演變,始終在尋求既有條件下的最優解決方案。回顧諸子百家的那些思考,其中的理性邏輯和價值取向與今天並無差別,還是這麼一批人,還是這麼一些思想,只是當時的歷史階段積累不足罷了。甚至有相當多的方面和年代,古人比今人在絕對品質上做得更好,現代社會在某些方面硬實力上衰落了,比如詩歌和書法,比如園林和一些建築。

4 這些年來研究傳統建築,在藝術品質上我越來越傾向於勞動價值論,建築的品質主要來自於其中凝結的勞動量,包括腦力和體力的數量質量,這種難以準確量化但是一般人又很容易切身體會的東西。問題不在於東方還是西方,傳統還是現代,風格還是形式,而在於創作者是否盡心儘力。心力的數量和質量是最主要的,歐陸風並不一定低俗,自由曲面也不一定高端,硬梆梆的心力投入決定了基本價值。

所以呢,我們這些熱衷於保護傳統的,多數時候並不是偏愛懷古,而是那些古建築老民居具有這硬梆梆的絕對品質,絕對價值,其中凝結的思考和勞動以及資源都是震撼人心的,這是以正常的現代價值標準來衡量,它們都是具有絕對的現代價值的好東西(只不過很多情況拆除古建築古城牆,是涉及到類似於土地內幕交易這些腐敗問題,因為私利而犧牲他人或者社會利益,卻故意否定古建築的價值,並不是這些古物真是沒有價值)。

包括從傳統中學到的方法、形式、理性,也具備「硬」的智慧,一些當代中國所缺乏的,古代人愣是做得更好,那麼必然要學,這更是否來自傳統並無必然聯繫,只是傳統中偏偏有大量的這些丟失的智慧,於是沒有人能不從歷史中學習。

至於創新呢,其實如果外在條件不變,內在需求不變,是不需要創新的,所謂天不變道也不變。只是因為外在情況總是在變,內心的慾望總在增加,所以大家就只好研究一些新方法,新東西。我們不為了創新而創新,只是為了解決新問題和把事情做得更好,想出了一些相應的辦法而已。如果恰好這些辦法是傳統里有的,那就叫繼承傳統。如果恰好這辦法是傳統里沒有的,那就成了創新。

公平的對待傳統和創新,堅持統一標準,公正評判,價值判斷上不管古今東西新舊,這就是我個人喜好的非常實用主義的觀點。


沒有

老實說,像斗栱這種傳遞和平衡荷載,增加柱間距和挑檐深度,或者其他什麼,其作用再大,也僅僅局限在古典建築中,是在已有材料和功能上做出的探索。

包括西方的古典建築,客觀上來說,也是在自己的磚石閉環系統內做出的有限的提升。

而現代建築則完全不一樣,是建立在技術飛躍的基礎上的,古典時代的一切建築問題都不是問題,現在的建築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以前的工匠的認知範疇,且正在大步向前,引入GH或BIM之後,效率簡直不要太快。

-----------------------------------------

所以對於現代建築而言,古建築其本身借鑒意義不大

----------------------------------------

那為什麼要研究古建築呢?

一言以蔽之:

「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梁思成


藝術啊,文明啊。那研究陶瓷幹啥?研究古畫幹啥?


蟹妖。

我 認 為 有 意 義 。

對於現代建築,古建築的影響主要在精神意義上,而非技術意義上。所謂的精神意義不是簡單的符號化的複製,而是對古建築的空間的理解的前提下,糅合現代的審美,技術,升華成更高層面的現代空間。擁有古建築文化的國家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可以從古建築身上得到文明發展的脈絡。

曾經在不止一個答案中寫道這件事情:在法國時,曾經在我老師的工作室工作。他曾經在韓國做過一個博物館,他回憶起這個經歷,

對我說(當時我們事務所正在做中國駐法國的領事館):「 ……我當時非常驚嘆於韓國建築師的文化敏感。他們有時會指著某個我做的立面上的窗戶,說「這種感覺,更像是日本的;那種呢,是更中國的;你看,如這樣,才是韓國的」…… 」

我當時非常驚嘆,且羞愧,如果把我放在那個位置上,我能對一個現代建築給出這麼明確的評判嗎?而這種敏感的洞察力,如果不是對自己的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研究過程,那是怎麼來的?

下面的這些現代建築所展示的建築空間,如果沒有古文化,我不能相信是怎麼來的;或者換個方式問,當我們看到這些建築時,難道不能分辨出它屬於哪個文明體系嗎?(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在我的專欄里,曾談論過另外的一些方面

文化的影響 - 之間建築 - 知乎專欄

信仰 - 之間建築 - 知乎專欄

時間建築 - 之間建築 - 知乎專欄

文化的傳承 - 之間建築 - 知乎專欄


不請自來。

.

我先唱一段兒。

「自從盤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無道君王害黎民。輕輕彈響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論,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動人心。」

.

唱完了,說書。

.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碩果僅存的國家。

為什麼呢?難道是中國沒有被侵略過?中國人沒有經歷過人口大銳減?中國人沒有遭到過大清洗?

這些,中國都有經歷過。

改朝換代的時候,人口削減個一多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都不鮮見。

.

我再舉一個類似的例子,以色列。

猶太人作為一個民族,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從古巴比倫,到古埃及,再到古羅馬,再到中世紀,再到一戰二戰,直到現代社會,居然復國了。

他們是沒有被侵略過?沒有經歷過人口大銳減?沒有遭到過大清洗?

也不是。

那麼,這些民族,它們因何而有著如此高的生命力?

因為它們的思想、價值觀念一直都活著。

中國的周禮,百家爭鳴,從一代傳到另一代,從周朝一直活到了清朝。

而猶太人的舊約,由拉比們口口相傳,從巴比倫一直活到了以色列。

.

那麼,思想和價值觀念活在哪裡呢?

活在書本上?活在歷史記載里?並不是。

從衣食住行,到柴米油鹽,每個生活習慣都深深浸透著一個文明的傳承,它們被稱為文化。

.

文化在,則民族在。文化亡,則民族亡。

所以,保護古建築,就是保護文化,就是保護中華民族。

難道還有比保護民族的延續更有意義的事情嗎?


從實用角度上來看,古建築在現代社會意義已經不大。要說古建築存在的意義,除了審美和欣賞價值之外,最主要的是古建築反映當時的歷史信息。這些信息,有時可以佐證文獻和考古發現,有時是歷史事實僅有的遺存。比起文檔和遺址來,古建築往往能給人以更加直觀的體驗,讓人對當時人的思想、動機、行為和技術有更深入的了解

幾個知名度高低不一的古建築:

慶州白塔,這座塔是遼朝流行的磚仿木結構最傑出的代表之一,特別磚仿的斗拱是遼式,比同期宋拱複雜,內部各層不連通無法登臨,為遼密檐式塔特徵。外表卻修成宋朝流行的樓閣式塔。其位置在內蒙草原深處,本是遼朝核心地帶。慶州為遼朝奉陵邑,白塔又是興宗為母親修的,卻是外宋內遼的結構,說明當時遼國建築技術吸收了不少南方的宋朝樣式,甚至可能塔的總設計師來自南方宋地。

佛光寺東大殿,唐朝長安女子寧公遇在武宗滅佛後捐錢修建。中國現存的三座唐朝建築物中唯一一座高等級的。由於中國古代歷史典籍對工藝方面的記載相對不重視。佛光寺東大殿的存在是現代人了解唐朝高等級建築最重要的憑證。同樣,敦煌莫高窟61窟中的五台山圖中曾經有武宗滅佛前五台山寺廟建築的示意圖。當時的佛光寺大殿和現在的東大殿完全不同,兩相結合,唐人曾經對佛教的崇尚和武宗滅佛在史籍外更有了實物證據。

鶴慶文廟,《徐霞客遊記》里提到熱衷學習漢文化的邊陲地區麗江土司木增捐資一萬兩修建鶴慶文廟。木增土司熱愛詩書,投資文化事業,刻印藏文《甘珠爾》,深受出世思想影響。這樣一位邊陲巨人,由於道路阻隔事迹並不太為人所知,對他治下麗江的理解,也只能通過類似《徐霞客遊記》的簡略記錄管中窺豹。但是看到鶴慶文廟,就可知木增高超文化水平和當年治下麗江府繁榮絕非浪得虛名。

大同雲岡石窟,門楣上的植物紋樣(現代工藝美術稱為忍冬紋)自東漢開始從西方傳入中國。從此中國裝飾紋中的植物紋飾開始了大發展。這種紋樣從西方傳入中國背後是佛教傳入中國,作為當時西域普遍的佛教裝飾紋,中國人在造像上被佛教改變的同時,配飾紋路也不經意間入華。

佛教在印度出現時本來並不流行造像。整個中亞到東亞的佛教造像傳統可追溯到古印度犍陀羅地區(今天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帶)。犍陀羅地區經歷過亞歷山大征服。希臘人跟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當地後在此定居,他們接受了佛教,卻也把希臘藝術注入了當地。此後的佛教永遠打上了希臘的痕迹,源自希臘的紋飾就乘著佛教的西風吹入了東亞。

假設諸如雲岡這樣石窟不復存在,現代中國普遍使用的植物紋要想追溯其歷史的諸多環節,無疑就要難得多,而這早期中西交通的線索,「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先聲,就這樣存在於古建築之上。

以上的古建築在歷史意義之外也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保存狀況也比較好。這些古建築相對更能獲取公眾關注,從而爭取更多的保護資源。然而,許多古建築或者修建時就沒有很精美,或者經歷長期風吹雨打人為破壞後已經不復往日光輝。在大眾看來,那些古建築可能是醜陋的,沒有吸引力的,進而認為是沒有價值的。可是那些古建築也同樣保留著重要的歷史信息。和文獻具備一定程度的可複製性不同,任何古建築的毀損都會致使歷史信息發生不可逆的丟失。也會讓我們喪失今後再了解它的機會,從這點看,古建築的保護與修復意義重大,並且需要謹慎從事。


我在知乎問的問題就沒人回答……

前面有人提到建造方法的問題,比如桂北民居侗族木塔這種還在用老方法,包括竹籌作為骨架來預想設計效果;在南部地區,有些造橋方法還在使用,也有學結構、建築的人一起去參加,加入了一些新的管理控制辦法,還做了記錄;當然很多神奇的都失傳了╮(╯▽╰)╭

建造方法只是一種吧,我覺得,比如磨磚對縫,貝老在蘇博強調要用這個,對於現代建造這種多元方向的來說,很多老工藝都可以有用武之地

古代建築,在群租關係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你會聽到很多人說,古建築出色的不是單體本身,而是群組關係。

嚴整的群組關係,合院,現在很多人還在研究,當然很多四合院改造真的很爛╮(╯▽╰)╭

聚落體系,這個不獨中國,聚落的相對鬆散的規則讓一次性建造的難度很大,其中的一些空間體驗比較好,而且你在現代規劃結構下的項目中很少,很多規劃結構明確的體系就是,現在很多不厲害的人就只會做體系明確,結構清晰的設計,那麼相反方向的設計相對出現得少點

還有就是風景建築,風景名勝中風景建築的選點,選型等等,都是美學審美的一種取向,受西方美感的影響,這種取向也變少了。參見上一點的變少。最簡單的,看現在寺廟的設計,和以前的。

相應的,現代人做山地建築水平也下降,當然這個跟設計過程有關。

說到設計過程,古代,現場推敲很多,一般認為用圖紙來做的時間比較遲了,即使用圖紙的,也會結合古代畫意理論,還有燙樣。

現在很多設計師現場時間也會多,磨現場。有些事務所還會宣稱施工圖落地性高。

然後吧,這問題讓我想到建築史那個問題,從類型學去看,你都是可以向過去學,即使最新的建築也開始變老,不同的建築的某點去解決你的一個問題,當然你直接創造解決辦法也是ok的

還有就是學習過程中驗證效果,現代建築設計方法帶來很多人忽視了建築落地效果,追求圖紙的終極感。各種建成建築幫助驗證圖和實物的對應,去感性理解圖上的一筆一划的感覺。

還有,作為建成環境,任何都是,要一定時間才能產生某種氣質,比如攤販的出現,大媽,各種活動,亞歷山大好像在永恆語言裡面研究這個,當然很多建築師是不會像我們景觀設計師一樣去在意社會性的問題的。

所以有些建築留下來,是因為聚集了一種人喜歡的氛圍或者物質能量流的場。當然建築師大多不關心物質經濟的一些東西。這種東西對甲方還是有啟示的,畢竟甲方要賺錢。

當然了,我不是說很多死的古建築,也有人明確反對文化遺產的叫法,遺產有種死掉的感覺,中國很多古建築就是處在這種棺槨中的感覺,也有很多還是活著的。

當年夫子廟復建就是一個畢業設計,真的帶來了活力,雖然有很多不是真的古建築。不過很多人都在質疑修舊如舊,阮先生後來提出修舊如初。建築有損壞,然後去修我覺得還是符合古人邏輯的。

還有就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建築師的價值取向不是很重要的,古建築傳達出教化意義更重要。神性空間、宗教空間等等

現代建築的減法姿態出來之後,很多人也批判,文丘里寫的文章就很好闡述了人的一種情感,需要符號、暗示、需要寄託、回憶。所以後來出現反現代的一些建築出現一些暗示的符號,這些,其實無關建築結構,也不純粹……畢竟人是柔軟的吧

當然,現在很多人是沒什麼文化的╮(╯▽╰)╭傳統空間體現的一種禮儀關係,很多人也不知道了,現代人太急躁和直接╮(╯▽╰)╭

在室內陳設方面,比如皇宮中用加了中藥的油漆,那些有有益人,助孕的功效。再包括床、窗的布置……不過現在很多人也不care中醫,也不懂……

有些書也有相關的東西,比如李漁《一家言》,裡面提到如何讓柜子能收納東西更好╮(╯▽╰)╭比日本收納術早多了

當然了,不管是對傳統還是現代,如果你是建築師,肯定還是起碼有一個方面要深入點,不能既沒有文化,也沒有技能,那就悲催了。

對於古建築、傳統文化,我們希望看到的是被理解、被傳承和創新,而不是被光說不練,被稱頌而束之高閣


在日報上看到後,特地去問了學建築的小夥伴,她說,古建築是根。。。。我無言以對,折服了


謝 @盈任邀~ 今兒第一次在知乎答題,同一天就收到邀請真是受寵若驚!

祭上我的知乎第二答

簡要地回答,那就是我認為: 非!常!有!意!義!

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本質是在問建築遺產的價值在哪裡。

從時間維度來講,遺產的價值主要分為初始價值和衍生價值。的確如題主所言,現存古建築的初始價值基本都已經喪失了,但衍生價值還在啊~而且這種衍生價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疊加的。

我覺得跟題主單獨講文化意義可能太空,所以下面舉兩個具體的栗子,旁證出研究古建築保護古建遺產的意義和價值。

例1 :我覺得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日本科研人員根據傳統古塔研究得出的抗震模型。 因為漢字文化圈的建築大多是承重體系和維護體系分離的兩套系統,所以民間有說法「橋倒屋不塌」。鄰國多震,於是 科研人員就從古建築的建造經驗中得到啟發,研製出了一種高層建築的抗震結構形式,也是採用中間承重的核心筒和四周維護層分開的雙系統。(這個具體的名字真是記不得了,某紀錄片中看來的) 這是從技術層面上的價值

例2:從文化層面來講,除了我們常說的 建築是時代文化的載體和容器 通過研究古建築更可以研習那個年代的文化和傳統。 另外我來說說比較偏但是又非常有意義的一方面吧: 古建築對於古畫年代鑒別的意義。

具體力爭如下: 「展子虔——游春圖」鑒偽

這副古畫相傳繪於隋代,是山水畫的鼻祖。早在元代就有人對這副畫的真偽做出了質疑。但是因為現存傳為展子虔真跡的畫卷只有這一幅,我們沒辦法通過風格和筆觸等等常規方式進行系統駁斥。

but! 著名的建築學家傅熹年運用建築學的方式對這副畫進行了科學的年代鑒別——畫面中的斗拱,鴟尾的制式明顯是出現在唐宋之後的做法——由此說明了該畫作並非展子虔真跡。

以上兩個栗子從側面說明了研究保護古建的意義,但當然不僅僅止於此啦。很多古建築是我們文明的見證,比如故宮和天壇;有的早已和宗教聖地融為一體,比如五台山和峨眉山上一眾寺廟。太多意義了,簡直數都數不過來~


我導師設計過比較紮實的現代建築,但他反思自己。覺得自己並不喜歡呆在自己設計的建築里,反倒喜歡在傳統建築的亭榭、檐廊下倒杯茶待著。

請問為何?

因為某些傳統建築的空間氛圍更怡人,為什麼比現代建築怡人?不值得研究嗎?


古建的最重要意義在於承載置於其中的傳統。就是說,它自身的功用是需要服務於傳統的。

本人是外行,但也很喜歡古建。國內看過不少,但最令我欣賞的還是日本的木結構古建或者仿古建築。

日本的寺廟、神社以及某些住宅,除了古代近代流傳下來的以外,很少有新式現代的結構或者風格。大到幾千平方米的寺廟,小到村口的神社,全部都是木結構仿古建築,其式樣和結構都嚴格依照傳統。

木結構建築,尤其是仿古建築非常昂貴,往往要動用整個社區或者團體的大量資金。而且防火、維修上,比現代建築困難很多。

為什麼日本人會這樣不厭其煩的保護、加固舊古建,而不斷建造新的仿古建築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社會保護其傳統價值和審美的重要媒介。寺廟和神社是佛教和神道教日本兩大宗教的主要承載物,是日本民族傳統的重要象徵。不僅外觀上要相似,其內里,結構和工藝上的傳承更是其價值的一部分。日本人對這種建築傳統所保留的價值是誠惶誠恐的,這一點任何一個拜訪過日本的外國人都可以感覺出來。

建築本身的價值不只是美學上的和功能上的,其承載的傳統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果我們沒有什麼需要保護、保留或者保存的話,建築也好、文化也好、傳統也好、宗教也好,古建的確沒什麼用處。


在於形式。這也是遺產保護的最重要的著眼點。今天是一個逐漸扁平化的世界,那麼這也同樣意味著建築學的形式語言由於其教育和信息的單一化而趨同,大背景中,新建築的民族地域特點的消失。


第一次答題,剛好與我目前工作有點關聯,以個人分析來回答一下,本人語死早,請見諒。

以我廣東省為例,目前存在的古建築(仿古建築,下文統一簡稱為古建吧)基本以寺院,祠堂,公園為多。

古建的存在數量相對現代建築實在差太多,一方面舊古建大多為木結構及磚混結構,當然也存在一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而新型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為例)各項性能都較木及磚混優良,維護頻率較少(木結構每過幾年刷漆,又要防白蟻。磚混地震及地基沉降牆體裂開),加上我國人口稠密,人均土地面積低,成本低(混凝土結構與木結構各建一棟相同面積相同樓層的樓房對比),其中也不乏政治與戰爭的因素(抗日時期及新中國成立之初)被大量破壞,所以古建數量目前很少。

而目前我在工作地廣州市所了解到的情況,古建數量不斷在增長。

1.外來務工人員比例大,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增長,樓盤開發不斷從中心向外擴張,附近所配置的公園也會隨之增多。

2.政府的態度(就不深入考究了)

3.引導中國人民群眾培養良好的信仰(以佛教思想為例)

4.如果對古建有研究的話,會發現目前新建的古建外觀大多參照北京故宮,而在古代里,平常百姓家的房子要是有斗拱的話不得了了,那可是犯罪(不知道會不會說嚴重了),因為斗拱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就像古代除了皇帝,誰身上也不能出現龍一樣)。但放到改革開放的新中國來說,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你想怎麼建就怎麼建,所以斗拱也就在各大古建中使用普遍了。

暫時想到就這麼多,以後再補充。

最後附上自己拍的斗拱


首先,古建築的建造方法還是沒有絕跡的,當然要說古巴比倫塔那些的話就算了。

其次,古建築不同於現代建築的一點,就是它除了有作為建築的作用,還有一點對於當代來說還是一種文化歷史,那麼這個研究就不只是建築研究了,還有考古史學方面的。

這個問題有點大,我就選古建築的意義來回答,至於建築材料與技術就不涉及了。 先是古建築作為一個建築,它肯定是符合建築的要素的,是一個圍合的空間,通俗點說,即是可以保護裡邊的東西,舉個例子,陵墓建築,正是有外面的建築才可以保證到墓穴裡邊的文物信息,所以在考古史學方面,在文化歷史傳承上,古建築的作用顯而易見。 那麼對於古建築本身,建築作為凝結的藝術,有其本身的價值,這裡邊範圍也是很大,比如裝潢裝飾代表其民族藝術,建築結構與材料對現代建築的影響,後面的太大了,看以後怎麼縮小再來答。

其實對於我們這個時代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建築是什麼,對於子孫後代考證我們跟我們考證古建築是一樣的。

還有現在外面的所謂的歷史街區項目,那些就算了,多數是為了迎合旅遊發展的商業手段而已,根本就不能作為古建築研究


記得老家有兩座千年以上的東西塔,從小到大就聽說建築風格與手法都非常規,用搭積木的方式互相扣住,粘合的地方也是用一種蟲子加工而成,卻莫名的比水泥還好用。小時候的我聽到這些就一直奇怪,明明古代那麼多東西比現代的好用,為什麼現代的人卻一直學習國外,記得祖屋明明是石頭建的,確冬暖夏涼,現在的房子,住再好也沒有那種自然的感覺。我一直覺得古人的智慧是超越現代人的,起碼他們都在創造,而我們都在模仿


古建築的內在價值有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外在價值有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來源:古建中國


看到很多答主都是從建築工藝等方面來回答,那麼我就從文化保育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其實題主所反映的思想是目前古建築保育很常見的一個困境:當一些古建築如寺廟庭院等已經完全失去了它們的原生功能如祭祀居住等,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其與現代社會相融合?尤其是像我所做的宗祠文化保育,很多村已經空心化,村中的本姓族人已經沒有多少;那麼修復宗祠是有意義的嗎?

我認為是有的。宗祠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因為即使在過去,除了祭祀功能,宗祠也承擔了聚眾議事、婚喪嫁娶等公共功能。於村人而言,宗祠不僅僅是一個擺放祖先牌位的地方,更是一個村中的公共空間。比如《白鹿原》中,無論發生大小事情,白嘉軒都會在祠堂聚集族人、商量議事。

即使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祭祀活動被禁止,很多祠堂也扮演了公社食堂、糧倉、村委辦公室等角色。對於村人來說,祠堂承載著他們的公共記憶。

(電視劇《白鹿原》截圖)

(珠海某個曾被作為軍事駐地的祠堂)

那麼如今我們的鄉村建設中的重點是什麼?空心化的出現,無疑是失去了凝聚力;如果能調動其村人的公共參與,一起投入到居住地的建設當中,不能說問題迎刃而解,起碼會有極大地改觀。而許多的鄉村除了居委會,沒有一個完全提供給村民自己的公共空間。

此時,宗祠或其他作為公共空間的古建築便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村民為什麼願意參與?因為在這裡有他們的集體回憶與情感依託。不要小看了這個情感依託:我們說「留住鄉愁」,而當故鄉的景緻煥然一新,我們找不到自己記憶所在時,依然留存的古建築則能夠使我們的思念具象化。這也就是為什麼廣東福建時常有華僑歸鄉到祠堂祭祖的新聞。

(珠海N村一座祠堂重光祭奠,從世界各地趕來數百人參與)

那麼我們能做的有什麼?那便是積極引導宗祠成為社區公共空間,使居民重新認識到祠堂的價值,喚起他們的歸屬感。比如珠海市在宗祠改造的過程中,使許多宗祠轉型為村史館或社區活動中心;而順德等地的一些駐村社工機構,也將辦公地點設在宗祠之中,增強了村民對他們的認同感,也將古老的建築活化利用。而具體的成效,看官們可以搜索【倉東計劃】或譚金花老師相關的文獻,譚老師做的事以及撰寫的文章,比我專業得多。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0678

(珠海B村某宗祠內的社區閱讀室)

(順德S村的社工機構駐點)

那麼,再回到最初的問題,古建築的意義是什麼?從我的角度說,便是是傳承與守望,更是情感寄託與社區凝聚力的來源。不管是祠堂還是寺廟,不管是名人故居還是古街道都是一樣的。傳統與現代並不對立,只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轉變其功能,古今融合也能大放異彩。

從多元的視角觀察,以創新的方式推動;

我是祠聲,立足珠海,關注祠堂及古村文化保育,探索傳統文化的更多可能。

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祠聲】

合作請添加微信:youth1106

感謝你的瀏覽,期待與你同行。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建築工程行業存在的掛靠現象?
設計一座好看的建築,有數學、哲學等領域的規律可循嗎?
南方自建房怎樣冬暖夏涼?
現在技術可以建造「金字塔」嗎?
有哪些做到「視覺欺騙」的建築?是怎麼做到的?

TAG:建築學 | 建築史 | 建築設計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