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應該由建築學背景的人來做還是由地理學背景的人來做?


這是我城鄉規劃學專業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認真答題的分隔線-----

抖了個機靈破百贊,還是過意不去,認真答題。

有人說城鄉規劃是從建築學/地理學孵化出來的,所以即便是城鄉規劃學專業也逃不開三個方向(建築、地理,公共政策)的背景。

恕我無法贊同,因為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城鄉規劃學科兼收並蓄,逐步內化為自己學科的一個過程。雖然說在學科發展中確實受到了上述三個學科專業的影響,但是並不能認為有三種背景的規劃專業。

雖然從現實的結果看來,不同院校的城鄉規劃學確實各有所長,因此被劃分為「具有建築學背景」、「具有地理學背景」這種區別,但這也是因為在國內,規劃學科發展歷史相對建築學和地理學短,不同程度地繼承和利用了固有的優勢和資本而已。就一個學科專業的完整度而言,偏向任何一種「背景」,那麼於規劃而言,都是一種不完整,而不能被看做是一種流派。

城鄉規劃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背景了。做類比,可能會形象一些:

「建築設計應該由美術背景的人來做還是由工程背景的人來做?」

建築設計確實也可以分為兩種背景,然而藝術審美能力和紮實的工程基礎早已成為建築學不能剝離的兩大基石,所以不能簡單地進行拆分。因為在建築設計中兩種能力都很重要。

回過頭來說城市規劃。建築學和地理學「兩個背景」分別大致代表了城鄉規劃專業兩種必備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對於物質空間形態的把握和對區域層面問題的分析能力,前者偏向中微觀,後者偏向宏觀。這兩方面都是規劃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不能認為,擅長一種而不擅長另一種是流派背景問題。就學生而言,兩種(好像公共政策已經被我忽略了...)能力缺一不可,不可瘸腿。對於大師而言,術業有專攻,領域細分,自然更加擅長其中某一領域。但,用「建築背景「、」地理背景「的標籤來劃分,確實不妥,因為不辨其中深因

回歸到題主的問題,也許本質是問,城鄉規劃學所吸收的來自建築學專業的能力和來自地理學專業的能力,在城市規劃實踐中哪個更加重要?那麼我認為,都很重要。而且:

正是因為城鄉規劃學是一個兼收並蓄的學科,有針對性吸納不同學科關乎城市的方面,因此具備了各個起源學科所不具備的廣闊視角,所以再也沒有比城鄉規劃學科更加適合解決城市問題、做規劃的學科了。

所以我還是認為,城鄉規劃學自己就是一種背景, 城市規劃應該由城鄉規劃學背景的人來做


其實我感覺規劃最基本的是劃分地塊和路網,組織城市結構,這個是和建築學,地理學最大的不同,要沒有這個層面,真就沒自己學科內涵了。


------------2015年11月20日更新--------------

我看到樓上兄台更新了回答,其中提到反對我的觀點。我就再補充兩句。

其實我覺得我和樓上兄台說的不是一個事兒,在我答案的開頭已經說明了。

樓上在強調的是城鄉規劃這門學科本身的內涵,而我在答案開頭強調的是專業課程設置的情況。

就好比一個在強調男女應該平等,而我在說社會男女現在就是不平等一樣。

縱向的來看,由於城鄉規劃學確實是近年來才設置的一級學科,它有自己獨立的內涵、研究方法,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但是放到高校怎麼開設這門專業,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由於之前不是一級學科,所以基本都是掛靠到建築學院、地理學系等等。我所說的「逃不出這三個方向「也就是這個意思。或者說,各個學校開設這門專業的時候,都會添加一些原來背景下的課程。

舉個例子。北大城鄉規劃專業,不說必修課,選修課總得選吧,選修課有很多文化地理、產業地理、xx地理的課程。這種地理學的影響是無法被忽視的。同理,清華、同濟、人大都有自己專業的影響。所以我推測大多數高校的城鄉規劃專業都受到類似的影響,如果有哪個學校是的城鄉規劃專業完全沒有受到這種影響,那我猜測應該是近年新設的專業。如果有反例,真是十分期待了解到新的專業設置的可能性。

關於城鄉規劃學專業」應該「如何,我覺得我在答案最後已經說明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城鄉規劃學和地理學的綜合性很相似。未來的城鄉規劃學,無論是學科內涵,還是專業課程設置,肯定是朝著更加融合、綜合的方向進展;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能排除很多高校自己的」城鄉規劃「專業的特色課程。

------------以下為原答案------------

謝邀。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沒有問題。因為他問的是「背景「,不是」專業「。 沒錯,城鄉規劃確實是一門獨立的一級學科,但這是理想;現實是高校開設這門專業基本都是從之前的一級學科孵化出來的。

@耽美小王子那張說的很對,就我接觸到為數不多的高校的城市規劃專業,基本跑不出三個方向:

  1. 清華為代表的建築學孵化出的城鄉規劃。(按理說同濟是大牛,但我確實不了解同濟,個人猜測應該是跟清華很像)
  2. 像北大一樣的地理學孵化出來的城鄉規劃。好吧其實北大的城鄉規劃專業排名完全和清華同濟不是一個級別的,雖然我覺得還不錯。。。
  3. 偏向管理、公共政策的,如北京大學的政府管理學院有城市管理這個專業,都說這才是真正的城管(笑)。接觸不多,肯定是偏向政策,但一些規劃技術手段的掌握如空間句法,比城鄉規劃專業的還細緻專業。

題主提問的問題實際上預設了一個前提:要麼是建築背景,要麼是地理學背景,或者再加一個,要麼是管理學背景。我個人十分認同"城鄉規劃本身是一種公共政策的制定「說法,只不過這種公共政策涉及到了空間、地理、環境。

國外的學科和中國相比,就我很少的了解,一部分有諸如MPP,即公共政策方面的項目;在urban planning 方面,據說還是很偏向社會工作一塊;而urban design,基本相當於國內的控規。

結合國內的新型城鎮化趨勢來看,規劃應該是要從增量到存量,從」硬「的規劃轉向」軟「的規劃。我自己學的便是偏向地理學,覺得地理學背景的規劃很好,如果有一個問題,就是地理學目前學科本身建設還不夠完善,但是與規劃結合,在時間空間尺度延展性方面地理學相對於其他背景有著一定的優勢。未來的趨勢肯定是三者逐漸融合,在這種融合過程中,城鄉規劃學這門學科本身的性質、方法、內涵也就明晰了。


Banner Bruce 邀請你回答此問題

應該由城鄉規劃學背景的人來做。城鄉規劃是一個獨立的學科。


申請暫時告一段落,在這過程中接觸了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城規建築風景園林園林,還有本科建築研究所風景園林。加上最近和兩位城市規劃和一位建築的同學一起旅行,還討論到了這個問題,就準備大致回答一下吧,僅僅是一個普通風景園林畢業生的看法


在中國,一向由建築學主導,於是.....

別一味怪罪領導,為什麼沒把領導的無理想法,落實成有理的現實?


背景是浮雲。應由有前瞻性、有情懷、有思想的人做。


由城鄉規劃背景的人來做。

一路跟大神到這的,看到部分評論里敬仰的建築大神說的一些話其實挺心寒的。不啰嗦我自己了。

城鄉規劃本來就是一個複合型的學科,我覺得說有地理背景、建築背景都沒有什麼錯,但是現在它已經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了,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幾十年里,大家說的現在在規劃屆里並非科班規划出身的大拿們也會讓出行業頂梁的位置,那麼那個時候需要什麼樣的人繼續引導規劃呢?我覺得或者是說我希望還是由城鄉規劃的人來做更好一些。

本身就是複合型專業,說到底就是行行都知道一些但行行都不精,挺尷尬的,但說是萬金油也不是不可以,因為我覺得不管知識有多深但知識面一定要廣,統籌工作是必須要做好的。

然後細說到建築背景,確實是有點熱,前兩到三年的建築課和建築學設置是一樣的,但是我自我感覺對建築的研究並不深,知道了平面立面結構之後就沒有更深入的學習了,教學上也更強調和周邊環境的協調性,算是城市設計範疇了吧,著眼點小到一兩棟建築。

然後是地理學背景,其實地理學背景做的規划算是區域規劃(?我也不是太清楚)。總之作為一個初中抄繪了地理課本上所有的地圖的人我學城市規劃這個專業的時候那是一個興緻勃勃啊,然後大一沉淪在大機、高數、馬列里思考人生的意義不知道大學到底是要幹什麼……最後以一個優異的專業課成績考一個不理想的名次。不提了。反正的各門課都由區域規劃的老師來給我們上了,而這些老師呢,都是學地理的。也算是有地理學背景了吧,更確切的說我們涉及地理的課有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學,遙感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測量算不算?)

但是,但是!不好意思我覺得我可能還有一點其他的背景。

城市經濟學、城市生態學、城市社會學、景觀綠化種植設計、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景觀植物設計、園林植物設計、中外園林史、建築材料、建築構造、建築力學、建築物理、道路交通規劃、城市工程系統規劃、中外城市建設史、城鄉規劃管理法規、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場地設計、城市設計我們都學了

我自己覺得我也挺人文的,當然也有一些四年制城市規劃是設在人文學院的

還有那麼多園林課我覺得我也挺園林的,英國的景觀園林類專業本來也就偏規劃嘛

課程是不完全統計,還有一些課就沒說了,並且尚且在讀還有一大波課程在趕來的路上。我屁話說這麼多的意思是我以一個城市規劃人自居,並不是覺得我高人一等,也不覺得城市規劃就是自成體系,而是在學了那麼多課程之後我更加感覺到自己有多淺薄。

我深知自己幾斤幾兩,才更希望在一個規劃編製里能有更多行業的人能夠參與進來,一家之言不如百家爭鳴,能協調好百家應該就是我入行的意義了。


是時候祭出規劃學科理論體系的大旗了


當然是城市規劃背景的人來做。


應該由歷史學背景的人來做,就醬


城鄉規劃是一級學科,既不屬於建築也不屬於地理。

學習城鄉規劃需要懂得非常多的東西,上到規劃政策下到人類與空間的情感關聯。要知道經濟、區位、資源、人口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還得知道在區域中如何布置調節各項用地指標以達到最大化的平衡。還得融會貫通交通、市政、公共設施、綠地、商業、居住、工業的布置對人生活、城市發展造成的影響。在西方你還得會和群眾交流,從專業的角度控制城市建設、房屋建造以達到人人平等的狀態。

請不要再黑城鄉規划了謝謝。


建築師做城市設計很厲害,對於美、對於秩序、對於精神層面有很高的造詣;

地理學背景對於理解城市的構成、發展和演變有更為紮實的知識結構;

此外,經濟學背景如發改委,社會學背景如社科院,都會對城市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講到這兒,想說一句城市規劃由某個人來做或者某個專業來做,結果就是現在的中國城市。承認這樣做很快,但是也很糟。


樓上說規劃被忽視的答主都沒有意識到規劃專業的起源。規劃作為一級學科只是後來的事情。如果認真了解,規劃思想確實有來自建築和地理兩個方向的。

說到這裡,我猜題主可能不是規劃專業的,而且很可能是學地理的。

因為我人文地理的老師們在探討規劃問題時,會習慣強調地理學視角對於做好規劃的重要性。強調時,經常還會順帶批判一下建築專業做規劃的局限性。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本科曾經有個專業叫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專業,這個專業是地理學下的,但因為帶了規劃兩字,所以師生中總有一部分人有:我是規劃人的感覺。然,規劃學術委員會一般並不鳥你…於是為了展示自身的優勢,師生們才會特別重視建築和地理的區別。

如今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雖然沒有了,到還有一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繼承了這個專業的一切。這種建立在過去那個奇怪的專業設置下的比較於是也就傳承下來了…


背景指的是什麼呢。

看了解什麼,關心什麼,會什麼。

作為一個相關專業的人,我想表達一下自己的一件。

最近看DetlevIpsen 和Olf Kühne的書,是關於景觀,城市景觀,社會學的。提取裡面的一些觀點

  • 一個場所的形態反映出的是當權者或者掌權者的意識和興趣。想想義大利給教皇建的那些台地別墅,法國的凡爾賽,英國的各種皇宮,偉大的北京天安門。
  • 一個設計者看東西是和局外人不一樣的。那種不一樣大多由於知識背景。出於知識背景,會對不同東西有不同的解讀。而所謂的設計者,術業有專攻,也會有不同判斷。舉個例子。回答一個問題,你怎麼看這張照片。

照片暫時傳不上來,尷尬症,請腦補蘇黎世市中心延湖路風景。謝謝

局外人也許會說,天鵝好美啊,我喜歡湖水

學地理的可能就開始觀察湖水了

學建築的也許看到後面那個搭的木房子,搜一下可能在什麼展覽裡面見過了

學城規的可能想到山水城市了

學景觀的可能,看學到哪一步了。。。我自己什麼都想

  • 引入社會學的觀點進入規劃學。作為一個設計者思考,為誰而設計。舉個栗子,是為了有一些所謂的高大上,整潔市容的呢,還是為了擺地攤的,喜歡在公園遛彎的,找地方跳廣場舞的,想要騎自行車的普通市民呢。
  • 探討審美。這點不是在這兩個人的書中出現的。其他作者。討論什麼是美。什麼是經典美學和現在的美學趨勢。平白而言,經典美學是,我看一個照片好,因為物體在黃金分割線了,光線恰當,因為一個廳堂金碧輝煌。而現在西方這邊的美學趨勢是,挖掘真實。抹開一個濃妝的臉告訴你,你本來就很好。看一片城市裡面的荒地,看到裡面的植物多樣性,看到城市裡面這樣一份綠色的寶貴,看到它每天可以吸收的空氣污染有多少。然後覺得,嗯真美。
  • Baumgarten的有篇文章裡面寫道,任何人覺得美的東西都是合理的。所以廣場舞是可以有的,勞動的農民是可以有的的,街邊的小攤是可以有的,看你怎麼去處理這些人群在城市裡面的關係了。

還有一些觀點,約了朋友去燒烤。晚點補上。

下面我想說的是,不是什麼背景,而是,做城市規劃的人應該具備什麼樣子的眼界和素養。

  • 以一個哲學家的角度看問題。幫助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幸福感。之前和一個挪威的女生聊天,她告訴我,在挪威,哲學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會讓人清楚,怎麼看世界,怎麼看自己。現在很多社會問題的發生,發展太快,大家常常會迷失自己。
  • 用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關心基本的收入可能性,和生活方便性。
  • 用一個社會學家的角度是處理公平問題。城市區域常常會存在不公平問題,有區域貧窮,髒亂差,基礎設施不方便,綠地質量不足。有些區域卻依然很有錢的在各種修修建建。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改變不知道會不會在國內比較難。但是我覺得,作為城市規劃者,至少,要去發覺關注到這些問題,10年內不會改變,但是20年呢。要把一些東西放心上,不要太被動。
  • 作為一個旅行家。見識真的很重要。以前我的美女綠規老師一直強調,想想過去,看看現在,考慮未來。不僅僅是你設計的一個地方,而且是全球性的,不要只看形式,要去探究,為什麼。
  • 能作為一個市民去體驗生活。有時候作為規劃的人反而忘記了關注他人的情感需求。
  • 還有關注景觀,生態問題啊。我覺得很美很美的城市是像斯德哥爾摩,蘇黎世,日內瓦那樣的。你還看得到殘留的地質痕迹。湖水很清澈,好多動物。人們都至少表面還蠻愉快的樣子。當然這跟發展程度有關,而且不能否定它們這些城市存在的毛病。但是,城市和自然的結合,或者說在城市發展中,關注到珍惜自然。真的是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
  • 還有等等等等

所以嘛。要做到這麼多東西會很難啊。做城市規劃這樣事情,應該是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起,把一張張Layer疊在一起,尋找出平衡的一項工作。畢竟人無完人,合作很重要。

先出門,下次補各種圖片來說明。


就笑笑,哪個有資格?真以為城市規劃就是城市規劃呀?這問題就像是說:寫書究竟是該由會認字的人來寫還是會寫字的人來寫?

別撕,懶得跟你們撕


其實都是領導做的……


同意 @Milan Forest 的回答,全面且客觀。

(以及我的專業就屬於回答中所提到的第三個方向的,好像比較非主流?捂臉。。。

上學期間跟著導師做過一些規劃項目,也有幸結識了一些有著城市規劃或者建築學或者地理學或者其他學科背景的前輩和同仁,總體感觸是:不同學科背景的規劃工作者在思維方式、關注重點和結果呈現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項目交由不同的院所單位來做,有可能得到風格迥異的結果。

以敝專業為例,既然是偏管理和公共政策(其實還有很重要的經濟這一塊),自然對規划過程中的政策導向和經濟動因關注較多,工作的重點往往在產業規劃、空間發展、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哦還有城市房地產市場。研究工具也是大多基於統計學或者(空間)計量經濟學等,技術達人可能也走建模路線,但學渣如我就不懂了。

然後回到問題本身,城市規划到底應該由誰來做?

我個人的看法是,城市規劃本身就是一個內容繁複、綜合性強的過程,涵蓋了城市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且需要經過反覆的具有專業性的調研、溝通和論證,所以一個綜合性的團隊勢必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做景觀的專家未必懂得產業布局,做產業研究的老師未必懂得路網設計,懂路網設計的大牛又不一定知道景觀怎麼做了。此外,也要看具體的項目內容,如果是專項規劃或者特定主題的規劃,可能專一背景的團隊也能足夠勝任。

目前國內的城市規劃有時候更像是一種城市未來發展計劃,因此地方領導的方向性意見肯定是發揮重要作用的,其次才是規劃工作者在各自專業領域的努力。但說到底城市規劃本質上是一項公共政策,既然是公共政策就需要兼顧多方面的公共利益,所以不妨暢想一下,隨著未來城市規劃公眾參與程度的不斷提高,工作者的專業背景也會更加多樣化。

以上。

學藝不精,拋磚引玉,請各位看官輕拍:)


這個不能這樣說吧,怎麼可能完全把規劃這麼大的工程傾斜給其中一個背景的人呢?如果真的如此,那按現在的情況來說,難道建築學背景的執牛耳者同濟和地理背景的大哥南大就必須要有一方倒塌了???我們上規概的時候,我們系的一位很受歡迎的老師跟我們說:「可能說出來大家不服氣,但是現實就是這樣——一般來說,做總規的人都是地理背景出來的人,而控規往後的工作一般就是你們這樣建築學背景出來的人做的。」我雖然還沒有接觸過真正的規划行業,但是從老師的話中我能理解到的是,任何一方背景出來的規劃師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同一領域裡面擔綱了不同的職責,如果未來這兩個背景會發生融合,我覺得也是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


有一個專業是叫城市規劃的


推薦閱讀:

2018 年城市規划行業缺人,2019 年還會延續這種態勢嗎?
城市規劃的科學性體現在哪裡?
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生是選擇就業還是讀研比較好?
南京的舊城是否有必要做「雨污分流」?
城市規劃專業,讀研和工作的前景差別?

TAG:地理 | 城市規劃 | 建築學 | 人文地理 | 北京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