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文寫作拖延症,這病該怎麼治?

想發表一篇職稱論文,久久不能動筆,感覺無從下手,這咱拖延症該如何治?


把一件事拆解成幾個獨立的部分:找資料2小時;寫第一段1小時、第二段2小時..................通過把事物分解,各自擊破。建立完成事情的成就感。你會發現,事情越做越順手。最初的十分鐘最重要。只要用意志力克服最初十分鐘的躁動,後面自然定的下來。


沒辦法~


作者:樊雅娟

鏈接:【姐告訴你】如何克服論文寫作拖延症? - 樊迸揖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多數高校畢業生和我一樣,糾結在論文寫作痛苦的深淵中。眼看14,15日就要答辯了,現在有種火燎的感覺,其實寫論文在半年前就可以開始,本來3月份應該能搞定。而我發覺自己根本不願意去面對論文這件事情,一味逃避和拖延,導致現在即將面臨的「死無葬身之地」。

知道要交初稿了(其實導師讓我3月底就要交的),還是不願意著手去寫。然後開始閑逛豆瓣,看到了關於「拖延症」的文章,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腦子有病啊! 回想這個毛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包括上學期期末考試,考試前兩周也不願意複習了,一直到考試前一天才開始看書,俺知道,這樣不好,所以轉點文章,大家一起看看咯,我知道和我同病的人不少,須警惕啊~對了,祝拖延患者早日脫離苦海~ (感覺整理的有點多了,挑對你有用的看吧~)

形成

  1. 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deadline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2.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

  3.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這一個部分寫得非常符合大部分有拖沓習慣的中國學生的經歷。因為中國學生往往非常聰明,所以哪怕最後只剩一點點時間了,也會完成得不錯;從而自認為自己最適合這樣子的工作狀態。周而復始,反覆循環。

特點

  1. 沒有自信。因為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

  2. 我太忙。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我一直很忙。

  3. 頑固。你催我也沒有用。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

  4. 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

  5. 對抗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

  6. 受害者心態。我也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別人能做得自己做不到。

淺層原因

  1. 太難

  2. 太耗時間

  3. 沒有相關知識技能

  4. 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治療的步驟

  1. 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 把拖沓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

  3. 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

  4. 開始做事

深層原因及解決方法

  1.完美主義。所有事情都要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願意匆匆忙忙開始,要萬事俱備才行。解決方法:對自己說現在的狀態就已經很好,可以開始了。每有一點進展都鼓勵自己。意識到一點錯誤都不犯是不可能的。偉大的作家,詩人,藝術家都是斷斷續續完成他們的傑作的,自己也可以如此。

  2. 抵制與敵意。這個老師對我態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興作他布置的作業。解決辦法:要意識到,不完成作業受害的是自己。不能僅僅因為一個老師的態度而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3.容易頹廢。任務太難了,或者別人都不需要做我幹嗎要做,不能忍受持續做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裡還是不高興做,又繼續往後推。解決辦法:尋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幫助,設法降低事情的難度,取得進展;暫時推遲自己想要放棄的心態,每天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這一點也很符合很多中國學生的現狀。因為不是人人都對自己的課題感興趣的,所以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不容易定下心來完成相關任務。解決的辦法如上所說,向別人尋求幫助,聽取建議,同時可以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告訴自己其實每一個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

  4. 自我貶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會越來越低,即使以後完成好了,也認為是運氣。解決辦法:接受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讚揚;自己對自己進行勉勵。

關於拖拉症,你需要知道:

  1. 百分之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長期拖拉的人。對他們來說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並不適應它。這種狀態充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不能按時付帳單,他們忘了買音樂會的門票,他們直到聖誕前一天才去買禮物……

  2. 拖拉並非不重要,雖然通常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個嚴重問題。它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通常我們都寬容別人拖拉的借口,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3. 拖拉並不是時間管理或者計劃方面的問題。拖拉並不因個人對時間的估計能力而不同,雖然這些人會更樂觀一些。Ferrari 博士強調說:「要一個拖拉的人做一個有計劃的人,就像讓一個長期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

  4. 拖拉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並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這種家庭環境下,朋友對拖拉者的寬容會助長這種習慣。

  5. 拖拉的飲酒者會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拖拉的人會喝的更多,這是自我調節有問題的表現。

  6. 拖拉的人對自己撒謊。

  比如「我更想明天做這件事」,或者「有壓力我才能做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個謊言是時間壓力會讓他們更有創造力,其實這只是他們的感覺而已,他們是在揮霍時間。

  7. 拖拉的人不斷找消遣的事兒,特別是自己不需要承諾什麼。

  查看電子郵件就是絕佳的目標,這樣的事情成為他們調節情緒(比如害怕失敗)的一個途徑。

  8. 拖拉並非一模一樣。拖拉的人有不同的原因,Ferrari 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

  * 鼓勵型,或者說找刺激型,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鐘忙碌帶來的快感

  * 逃避型,他們迴避失敗的恐懼,甚至害怕成功,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 決心型,他們沒法下決心。不下決心就可以迴避對應對事情的拖拉。

  9. 拖拉帶來的損失巨大。

  健康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拖拉的人更容易患病。拖拉也影響人的情緒,也會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

  10. 拖拉會改變人的行為,但不會耗費多少精神力量。

  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念頭就能馬上改變。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高度規範的認知行為治療來解決。對行事拖拉的人進行勸誡就如同讓抑鬱症患者高興起來那麼困難。」法拉利教授認為,勸導對拖拉症患者來說作用微乎其微,關鍵還是要靠自己下定擺脫拖拉慣性的決心,這需要很大的精神動力才能完成。試著結合以下10個竅門,可能會更容易一些。記住,每達到其中一項,你就離成功進了一步。

明日復明日 「拖延病」的處方 

停止空談,開始行動!

  case 1: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但儘力做了完美主義者,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經常接到任務以後,心裡想的是儘快完成,可總是一拖再拖。為什麼?

  →病名:擔心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只要作錯了一點,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首先得醒悟「自找擔心」是多麼消極的事情。假如,在準備報告時,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沒耽誤什麼事。

  case 2:一旦接到什麼任務總會擔心「我一定能做好嗎?做錯了教授會不會責備我?」在想這些的時候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責的拖延病

  →處方: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可以把責任都推託到別人身上。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這樣只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然後,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比如: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但因為沒有時間,結果在報告中露掉了。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以後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應該是「我真了不起,能有這麼好的創意。」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這次輕鬆多了。」

  case 3:我特別的執著,一旦問題襲來的時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問題解決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執著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怎麼會這樣?」「到底那時候為什麼那麼做?」即使在過去的事情里找原因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成的。什麼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罵了一頓,留下了創傷。還有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澄清問題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做企劃案時應該想:「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 如果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

  case 4:我總是沒有自信,怎麼努力也改不了。為了從苦海中擺脫出來看過不少有關的書籍但都徒勞無功。因為沒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順利。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樣的我。

  →病名: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里走出來。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到○○事的人,應該先想些什麼?先做些什麼?」假如,做報告的時候,因為忙於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這時,應該想「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應該先做什麼事呢?」考試成績不好,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假如,我是個成績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應該先做什麼事?」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太長的時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發就可以了。

  case 5:我在所有決定中沒有自信。當決定了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因為不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而煩惱。這樣一來事就一拖再拖。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因為每次都不能付出行動。所以人們都說我辦事的效率不高。

  →病名:不安感或懶惰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那是因為「為了想這個辦法用了那麼長時間,付出了那麼大的努力,但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就不就功虧於潰了嗎?」因為這些不安感一直浮現在腦海里。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首先,做選擇時把心放空,在不要太長的時間裡考慮盡量完全,然後按心所屬選一個,誰都沒有權利說對錯,只要你堅定的走下去,一定有所獲。很多時候認為決定錯誤只是因為沒有作另一個決定而已,沒有親身經歷,永遠無法感受其中滋味。作出決定後,大膽朝前走吧,相信你面對問題的能力和無限潛能。

後來才知道,論文寫好了,還要去檢測,(上本科那會也沒檢測呀,估計是最近兩年興起的吧)修改,否則重複率不符合要求,就不讓答辯,真他NN的有種想打人的衝動!姐在論文檢測中,發現兩個論文檢測系統性價比挺高,還不錯。

1、Paperpass(www.paperpass.com)連續13個字元就算抄襲,在所有的檢測引擎中,檢測結果和知網最為接近;一句話中出現三個關鍵字以上相同。對碩博的抄襲率要求嚴格(多數學校要求在15%以下)適合碩博檢測。(姐是碩士,用的這個)

2、PaperRight(原paperrater)(www.paperrater.net)連續20個字元就算抄襲,由於對本科生的抄襲率要求低(多數學校要求30%-45%),適合本科生修改期間檢測。【幫那不爭氣的本科弟弟,在修改他論文前,用的這個(╯﹏╰)】


當時要不是論文答辯在即,再加上導師一周好幾封郵件催著,我是決絕寫不完的。

工作以後,發現計劃很重要。沒有計劃,就不能做到有效實施。不能有效實施,就不能及時完成任務。任務完成不及時,後續產生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所以說做計劃很重要。

當時寫論文的時候是按照選題、找資料、寫提綱、論文完成時間進度表、初稿、修改稿和定稿的步驟來的。選題真的很重要,題目的難易決定著後續步驟實施的難易程度。我當時選題沒有選好,以至於找資料的過程特別艱辛,後續的論文進程沒有辦法有效、及時地推進。一旦確定好自己想要寫什麼了,後面的步驟就很容易推進了。

其實,論文寫作前的準備工作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沒有問題,關鍵是論文寫作進度的推進。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真的很難嚴格按照論文完成時間進度表來執行論文寫作計劃。我認為,在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找一個適當的人來進行適當監督,給自己增加一點的緊張感,會比較有效地完成論文寫作。


有人統計,有拖延症的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更高職業地位。當然並不是拖延症使他們事業成功,而是事業可能成功的人才更有壓力和追求完美的心態,而使他們容易患拖延症。所以至少說明你很可能具有高於平均水平的基礎條件。

拖延症的認知誤區在於追求完美。所以當你覺得「等一等再辦可能讓事情辦得更好」的時候,問自己一下「現在就辦,是否一樣可以做得一樣好?」如果是,現在就辦吧。即使你確實覺得等一等會辦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現在就辦,至少可以多辦一點事情,量的積累也可以產生質的飛躍。」如果真的最後一刻都能順利完成,而且完成得不錯,為什麼還要提前準備呢?

拖延症的情緒基礎是焦慮,就是過分擔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脅。焦慮情緒有其進化上的優勢,有人統計,換焦慮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於意外事故,因為他們總是對周圍保持警覺。但是過度的警覺只是浪費了大量心理資源。當你自己都覺得自己處於無意義的焦慮的時候,要放鬆一下,往往會減少拖延。

拖延症的身體基礎是疲勞。當你覺得疲勞的時候,自然會把事情向後拖。疲勞有真的疲勞和焦慮產生的疲勞,前者要靠鍛煉身體,後者要靠科學地放鬆。對於成年人,鍛煉身體帶來的收益不會馬上見效,甚至短期會讓自己更疲勞,應注意堅持,增加有氧運動。

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慮,鍛煉身體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往往不會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應該做的事情,其實現代社會裡,應該做的事情要多於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應該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歡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


讓學術寫作停滯不前的往往不是學術問題,而是不良的寫作習慣。而這習慣來自於思想頑疾,那就是糾結於一個問題:拿不出一整天或一整周的時間專門用來寫作,很難寫出很好的作品,既然寫不出好的作品,幹嘛要去寫?歸結一點就是:怕寫得不夠好而遲遲不肯動筆。

治病救人,對症下藥,思想上的問題自然從思想上去解決,下面小編就開個幾個處方,一一照做,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不等萬事具備,硬起頭皮寫

不要準備好了才動筆,你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準備好了。你試試假如明天就答辯,你肯定抓起筆來就寫,哪裡顧得上什麼準備。「準備好了」不過是拖延的借口而已。不要等到把文章一點一滴都想清楚了才下筆。不管想到什麼先寫下來,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寫就是了。往往寫著寫著思路就理清了。

有些人每天看大量的文獻、做很多的實驗,以為這樣就能「準備好」--這種人我們稱之為「文獻派」和「實驗派」。可到頭來往往是看得越多、做得越熟,就越是搞不清自己要寫些什麼,計划動筆的日期一拖再拖。所以什麼文獻、實驗統統停掉,拿起筆來開始寫字。沒什麼好準備的,老老實實寫吧。


和拖延症的鬥爭之後,個人覺得拖延症是一個如何了解自己、如何與自己相處的問題。以前看過有人說自我其實是最需要花時間去磨合的一個朋友,對付拖延症有種勸服狡猾的自我去正視自己的感覺。總的來說就是學會誠實面對自己和耐心改善缺陷的過程,每個人都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我實施之後有效的方法有

1.運動

考研複習時開始保持下來的習慣,本意是想增強體質,無意中發現堅持運動對調節心情和改善作息有不小的作用。而且運動還可以作為正事間隙的換腦休息。

2.從小事開始積累習慣

選擇一件容易的小事(好習慣)開始每天堅持,比如每天吃一個水果、每天起床後喝杯溫水、隨機誇獎一個人之類,這樣的習慣容易堅持,而且當發現一個習慣堅持了很久後會產生信心,慢慢地可以堅持更多的習慣。關鍵是要耐心,根據自己現階段的需要選擇容易的小目標一件件來。

3.已知計劃時給自己預熱(調整狀態)的時間

在計劃或得知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之後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先找找狀態,真正開始做事時心理壓力不會那麼大。比如期末準備複習一個月,可以提前一周每天去教室坐坐看雜書報紙,找到精力集中的感覺。

4.持續對自己進行管理

有三五年的總目標,每年的目標,月、周計劃,知道自己每周用多少有效時間做了什麼事情(可以用時間管理的app計算),比較不容易拖延。


不想自己動手 就找其他的途徑


想起我讀研讀博的時候,確實很痛苦。不過我想說的是:長痛不如短痛。拼幾個月也就熬過去了。

先寫一個初稿甚至只是結構,然後不段補充內容,至少把這個事情真正「啟動」。


我也有拖延

有的時候實在寫不下去了

天天盯著電腦盯得想吐

整個人處於完全迷茫+懵圈狀態

一般會遇到兩個困難期

一是論文剛剛開始進行的時候,萬事開頭難,無從下手

二是論文進行到一半多的時候,瓶頸出現,開始懷疑選題懷疑研究方法懷疑寫跑偏了懷疑說了一大堆廢話懷疑沒有任何研究價值懷疑自己沒有學術天賦懷疑智商壓制直到懷疑人生

我正處在這個時期。

自我懷疑 比 拖延懶癌 什麼的恐怖一百倍好嗎!!!

治拖延的方法大概也有兩種

一是導師push你

二是ddl


擺脫拖延症的竅門:

1. 時刻提醒。將你提工作報告或論文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註一下。

2. 將工作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 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 將工作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 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鬆的心態下完成


車到山前必有路,也許就遇好門路


推薦閱讀:

拖延症怎麼治,?
經常拖稿的作者是如何保證其作品質量的?
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怎麼克服懶癌啊?
跟不上課而厭學心裡惶惶不安怎麼辦?
有個拖延癌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拖延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