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有哪些重要成果不是用當時學術界的主流語言發表的?
01-05
數值分析在計算機產生後慢慢發展起來的,二戰後應該還是英語是主流語言吧。馮康獨立於西方奠定了有限元方法的數學理論,1965年在《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雜誌上發表了名為《基於變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中文論文。
- 有限元維基百科,歷史部分:Finite element method
- 論文英文翻譯:http://lsec.cc.ac.cn/fengkangprize/works/Work%20No.1/5.pdf
- 馮康的科學生涯:http://lsec.cc.ac.cn/fengkangprize/FKscan/Fscan1.pdf
望月新一證ABC猜想
差點忘了這個:
M), 倪幕雲(Ni M Y), 樊菊芬(Fan J F), 屠呦呦(Tu Y Y), 吳照華(Wu ZH), 吳毓林(Wu Y L), 周維善(Zhou WW S), 化學學報(Acta Chim. Sinica), 1979, 37, 129—141.--------------------------------------------------------------------------------------------------------------------------------二戰後默認主流語言為英語吧:
俄語(蘇聯),法語(法國)應該有一大把啊。
栗子:B-Z反應,當時應該是在烏克蘭某個雜誌上發表的。1958年,俄國化學家別洛索夫(Belousov) 和扎鮑廷斯基(Zhabotinskii)首次報道了以金屬鈰作催化劑,檸檬酸在酸性條件下被溴酸鉀氧化時可呈現化學振蕩現象:溶液在無色和淡黃色兩種狀態間進行著規則的周期振蕩。該反應即被稱為Belousov- Zhabotinskii反應,簡稱B-Z反應。EGA《代數幾何原理》(法語Eacute;léments de géométrie algébrique,簡稱EGA,又譯「代數幾何基礎」)是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在讓·迪厄多內協助下寫作的一部代數幾何專著。從1960年到1967年分八部分發表在《高等科學研究所數學出版物》(Publications mathématiques de l"I.H.Eacute;.S.)上,共1700餘頁。該書把代數幾何的基礎系統地建立在概形的概念之上。這部著作被視為現代代數幾何的奠基之作和基本參考書。
我自問自答幾個。當初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的就是俄國植物學家茨威特。他最早提出了色譜法分離混合物的理論,並且於1905年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Warsaw Society of Naturalists, biology section(俄語),由於當時化學界的主流語言是德語,所以他的理論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後才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元素周期律最早是在俄國化學會上做的報告,同年被翻譯成德語發表在Zeitschrift für Chemie上。
范特霍夫提出的立體化學理論最早是用荷蘭語發表的(是他自己印的小冊子),同年被他自己翻譯成法語。
陳景潤《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用漢語發表(後來重新用英語發表過)。
牛頓、萊布尼茨、高斯、歐拉,他們發表論文的時候都沒有什麼所謂「規範」的表達方式,他們寫了書、發了論文之後,這些東西被大家接受和採納,才成了主流。
於是,比如說, a,b,c 代表常數,x,y,z 代表未知數,i,j,k 代表下標和係數,d/dx 為求導,等等等。都成了主流(的表達方式)。而且還被廣泛借鑒到了其他領域(比如 i,j,k 作為循環變數在程序語言中是不能更普遍)。
---
其實所有的開山鼻祖都這樣。他們是真正的 Pioneer。
---
打完後我才發現,這個」語言「……大家都默認是」自然語言「……我更傾向於認為是一種表達方式,「數學語言」、「程序語言」都是「語言」。
--END--論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特點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戰略問題,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 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
話說,學術界主流語言為拉丁語是哪一個時代的事情來著了……
卡爾·舍勒舍勒的大部分論文都是用瑞典語發表的,只有Chemische Abhandlung von der Luft und dem Feuer 是用德語寫的。然而舍勒本人更喜歡講德語。
沒人提屠呦呦么?
推薦閱讀:
※浙大物理系女生本科在讀,對前途感到困惑,請問如何學下去&活下去?
※對於經濟學者來說,什麼是好的 taste?
※為什麼微觀經濟學中的經濟規律都遞減?
※在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