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錶存在走得快這一說法嗎?

RT,小區的電錶被統一換成了智能電錶,但是換過後字數就走的比原先快許多了。是因為即使微毫的電量也能查出的緣故嗎?還是說如一些文章所說,是因為低「額定電流」(10A,5A)導致的?希望研究電力的能給予解答……


校驗過電錶,反對樓上匿名用戶所說。

原因之二:現在電力部門提供的電錶額定電流額定電流 5(30)A.或 10(40)A。括弧內的數字是短時允許超載電流。比如空調、冰箱等電動機的啟動電流,而不是正常工作電流。當用戶的使用電流超過電錶的額定電流5A時,很多電錶的讀數就大大超過其真實值,也就是說,電錶測量的線性關係被破壞了。

括弧內是最大電流I_{max} ,說的是能準確計量的最大電流,意思就是這個電流下電錶走字一樣是準確的,誤差要求下面會說。

原因之四:是對電力部門作為壟斷企業的不信任感。國家電力部門作為壟斷企業,包攬了電力的

經營,用戶電錶的安裝、校對與檢修。目前企業生產的電錶都是由電力公司統一購買後安裝給用戶,這就有可能為電力公司控制電錶生產提供了機會。

電錶從出廠到安裝都要經過廠家全檢和供電公司全檢,還要接受技術質量監督局和省計量中心的抽檢,抽檢不合格是要考核的啊!誰有能耐違反計量法來控制電錶生產(焦點訪談有過報道)?

吐槽上面兩條,完全不能忍。最後兩張圖也沒看懂什麼意思。

下面扯一扯校驗電錶(以5(60)A單相智能電錶為例)~

電錶的生產和校驗有著一堆奇奇怪怪的規定規程,《JJG596-2012 電子式電能表檢定規程》等等(有別的也記不住~),國網公司訂購的智能電錶的規格、外形和功能等是有統一要求的,目前我見到過的居民用的智能電錶都是5(60)A的,以前使用的載波表(就是不智能的電子式電能表)有著比較多其他規格,常見的有5(20)A、10(40)A等,載波表在大城市裡已經不常見了。

然後供電公司校驗要取得技術質量監督局的計量授權,每台校驗儀和每一台標準一起都要經上級部門校驗合格方可使用,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做周期自檢等等,為的就是保證標準器具的準確性、權威性(其實就是變著法子來折騰你~)。(標準器具就是用來和被校驗電錶比較的電錶)

然後就是電錶校驗的項目,基本誤差的校驗電流從0.05I_{b} (0.25A)到I_{max}(60A)都要校驗,誤差都不會超過±2.5%,在實際校驗中,誤差一般都在±0.2%以內,誤差非常小,所以電錶的準確性請題主放心。

贊同樓上答案中關於養成良好用電習慣的說法,不僅僅是為了電費,也是為了一個良好的節約習慣。希望題主對電力部門保持信任~

太久沒碰電錶校驗台了,若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指正。

最討厭的載波表鎮樓


第一次回答技術性的問題,有什麼疏漏希望大家指點。

本人做電能表硬體設計已經四年,天天面對著各種規約和電能表,對電能表的了解應該算是比較深入的了。

樓上溫業燊說的什麼「JJG檢定大綱」應該是《JJG596-2012 電子式交流電能表檢定規程》,是國家專業檢定機構用來檢測電能表是否合格的。但是設計電能表是按照17215系列標準和買方自己的標準來進行的。

17215是國家的標準(已經有點老了),國家電網公司有自己的企業標準,南網電網公司(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也有自己的企業標準。這兩家電網公司基本上壟斷了所有的電錶(用戶自己買的不算,只要是電力局給裝的都是這兩家電網公司的),每年都會組織招標。如果有公司想投標的話,先得給這兩家公司送樣,檢測合格後會有檢測證書(有效期兩年),後續的投標資格還需要產能什麼的指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廢話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這個行業很成熟,標準很多。

下面是針對問題的回答:

家裡用的一般都是單相表,國家電網公司和南網電網公司的要求一般都是2級單相表,2級的意思是誤差不超過2%,也就是說你走100度電,只要我電錶計量在98-102之間都是沒什麼問題的。當然這兩度電的差異你肉眼或者從電費上是看不出來的。而且現在工廠生產的單相電錶誤差都在0.3%以內,三相的話基本上控制在0.1%以內(我是研發的,生產的誤差再差也不會超過0.5%,我們自己廠里的)。供電局安裝前還會再測精度和功能。

如果換了智能電錶你感覺電費比較多的話,排除自己的原因,我認為原因可能是下面幾點:

1.2級單相表的起動電流是0.004Ib。比如你家安的是5(60)A的單相表——這裡的5是指參比電流(我認為是基準電流),60A是最大電流(你家的電流不能超過60A很多,我們做的表在1.5倍最大電流下能正常計量)——起動電流是5A*0.004=20mA,已經很小了,所以基本上有點用電就會計量。

打個比方「咱們自己家用的插排上的發光二極體每個電流都有幾個mA(交流),家裡插排多的,或者電視不拔電源的等等,超過起動電流就會走電」

原來的機械錶你就是插個充電器都不一定開始計量。

2.現在智能電錶都有多種費率,簡單的說就是在用電高峰期(比如18點到20點,每個地方不一樣),電價高。原來的機械錶根本不支持。

3.現在的用電器確實比原來多了不少,一個充電寶就幾千個mAh,充電電流都是1A以上(直流)。

4.家裡漏電,但是電流不大,原來的機械錶不計,現在的智能表計量。

總結:如果你安裝了智能電錶後在基本用電相同的情況下,一個整月的電費比原來多了很多的話,你可以去電網公司反映,他們會給你重新檢測你這塊表,會有檢測報告,具體平民能不能看到我就不知道了。

最後說一句,載波表就是智能電錶的一種。


以前機械錶很多小的負荷測不出來,比如電視機待機時的微小電流。現在電子錶啥都測出來,非常准。所以你覺得走得快。


國網員工基層計量班組成員實名答題

經常接到用戶來電反映電錶快 走字多等狀況 一般諮詢電話中會出現以下情況:1.我家什麼用電器也沒有 就看個電視 水壺燒個水 手機充點電怎麼電費這麼多 2.我鄰居上下樓的都沒有我家這麼多 用的都是一樣的東西3.我以前電費沒這麼多 自從換了新的電錶電費開始多

針對這些情況 我們班組的外勤人員到現場後往往發現是下列情況1.說家裡什麼電器也沒有的 熱水器24小時打開定溫70攝氏度2.說樓上下都是一樣東西的 用的比人家多3.說以前沒這麼多的查了一下歷史電費也就比現在少不超過20元...

班裡的驗表工作每天都有 一年下來能驗出一塊出問題的表我們自己都會覺得新鮮 大部分都是由於用戶對於自家用電器的電量不是很了解或者對階梯電價等政策不了解導致的

新的智能表比以前的機械錶和電子錶都精確的多 甚至家中無用電器單純空氣開關每天就會消耗0.2度左右的電量(從採集系統得知)

如果想讓用電量減少的話建議以下幾點:1養成出門拉電閘的習慣 減少各種電器待機損耗的電量2留心大功率電器的使用 尤其是熱水器的使用時間和溫度等

每一次用戶打電話來諮詢都會先解釋一下 如果用戶並不接受我們的解釋我們會派工作人員去現場檢測 現場檢測不接受還可以去計量檢定中心檢測 總之到用戶滿意為止 不過去計量檢定中心要有驗表費用 而且需要消耗半天的時間

至於網路流傳的那篇文章我們內部也看過 純屬無稽之談 針對性的闢謠我們對來驗表的用戶也有所宣傳 希望能管用!

總之作為剛進國網沒幾年的小員工 我認為國網現在已經有很大轉變 確實是在努力實現用戶有求必應 所以廣大用戶如有用電問題請撥打95598 你用電 我用心!


不是走的快了,是走的准了!!


我大國電網愛惜自身羽毛的意識,遠遠大於多收一點雞毛蒜皮的小錢的想法。

我大國電網從買表到校驗到裝表到換表的整個流程,沒有任何一個環節,任何個體,會從多走那一點電量中,收到哪怕0.000000000001分錢的利益。因此,沒有任何人會有動力去把表弄快一點。

相反,真有員工,會從表走慢點或不走來獲取個人不當利益。

當然,全國幾億塊電錶,有極少數受環境、質量等影響,走的慢的、走的快的,肯定會有。所以,國家計量監督部門對電能表有專門的一系列抽檢、輪換等規程,來避免這類現象出現。


說個事實,根本不指望家庭用的電量來謀利,相比於工業用電來說太少太少還投入多。


兩個表一個標準生產的,買的正泰表是上市公司生產的,質量沒問題,應該性能一致。只是一個是載波表,一個是智能表的區別,昨天上不了圖,更新知乎後,特意傳上來,大家一看就明白。

裝了智能電錶之後,每個月電費多了很多,電器一樣的,沒增加什麼,為了驗證,淘寶買了一個正泰一級表,專門測試!


以深圳為例,居民電價低於購電單價,利潤都靠工業商業用電。


前幾天打車,上車後,我:師傅到電業局,師傅:小夥子在電業局上班啊,你們現在工資高吧!我:師傅你聽誰說的,現在電業局工資也就普普通通。師傅:自從換了智能電錶,電費漲的可快了,說你們工資全從這來的!我滿臉黑線。。。。


我家換了智能電錶後電費翻倍了,以前1000度電可以用將近半年,現在才兩個半月就沒電了,太黑了,我準備投訴!


換了後每個月150左右的電費,翻倍。奇葩的是一月出去住了一個月電費也60。想了半天怎麼測什麼東西費電也沒想出來。


兄弟們說:現在智能電錶比以前機械式電錶更准了,電費都翻倍了,說明以前的電錶誤差大到50%以上了吧.


我可以說我這裡一機井的電錶走得慢么,比原來慢了將近一半!


沒聽說過階梯電價么?你一年用了1000度電花了600塊 別人一年用1000度電只花了500塊 難道花了500塊的不偷著樂?她會跟供電局說:「為什麼我只花了500別人卻花了600?你們供電局的電錶是不是有問題我要投訴你們。 不管是國網還是南網 都是大企業 而且他們的幾十萬員工也用電 如果他們這麼做必將失信於民 百姓不允許 國家不允許 如果有疑問的可能不太了解政策 比如階梯電價 也就是我們說的峰谷電價


調錶之後誤差在0.006左右,一級表。出廠的每塊表都要調錶的


兩個老人,沒什麼電器,沒手機,更沒新買什麼電器,11月份換的新電錶,電費差別好大啊。


曾經在電錶生產企業實習過,電錶是否調快要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首先,智能電錶測量更精準這個是一定的,以前手機充電機械錶都不轉,現在智能電錶會計算進去,所以智能電錶電費比機械錶高這是肯定的。

其次,國家的標準允許誤差在正負百分之二,而電錶生產企業一般會朝著標準偏大的誤差值生產,這個很容易理解,你是電網的,你買電錶會買比標準誤差值偏小的,還是偏大的?

所以電費增加是肯定的,但是不會超出很多,超出很多就要注意你的用電習慣了。

電錶壞了的幾率很小,這個監測很嚴格的。

如果大家還覺得電力公司調快電錶,那麼自己可以淘寶一個電錶來測試,電錶不貴,不超過一百塊,如果發現電力公司的電錶比你的走得快很多,你就發財了。

如果大家相信我的話,那麼建議大家在安裝新電錶後,學會不看電視,不用電腦的時候把插頭拔了,冬天把電風扇插頭拔了,外出很久,建議把冰箱清空,拉總閘。

良好的用電習慣才是降低電費的最好辦法。

用事實說話,用行動說話,別用玄學說話。傳播謠言是要進牢房的。


本人剛剛入行,下面的都是工作群裡面的一次討論,一個大哥發的言,希望有幫助

家裡用的一般都是單相表,國家電網公司和南網電網公司的要求一般都是2級單相表,2級的意思是誤差不超過2%,也就是說你走100度電,只要我電錶計量在98-102之間都是沒什麼問題的。當然這兩度電的差異你肉眼或者從電費上是看不出來的。而且現在工廠生產的單相電錶誤差都在0.3%以內,三相的話基本上控制在0.1%以內(生產的誤差再差也不會超過0.5%,我們自己廠里的)。供電局安裝前還會再測精度和功能。

如果換了智能電錶你感覺電費比較多的話,排除自己的原因,我認為原因可能是下面幾點:

1.2級單相表的起動電流是0.004Ib。比如你家安的是5(60)A的單相表——這裡的5是指參比電流(我認為是基準電流),60A是最大電流(你家的電流不能超過60A很多,我們做的表在1.5倍最大電流下能正常計量)——起動電流是5A*0.004=20mA,已經很小了,所以基本上有點用電就會計量。

打個比方「咱們自己家用的插排上的發光二極體每個電流都有幾個mA(交流),家裡插排多的,或者電視不拔電源的等等,超過起動電流就會走電」

原來的機械錶你就是插個充電器都不一定開始計量。

2.現在智能電錶都有多種費率,簡單的說就是在用電高峰期(比如18點到20點,每個地方不一樣),電價高。原來的機械錶根本不支持。

3.現在的用電器確實比原來多了不少,一個充電寶就幾千個mAh,充電電流都是1A以上(直流)。

4.家裡漏電,但是電流不大,原來的機械錶不計,現在的智能表計量。

總結:如果你安裝了智能電錶後在基本用電相同的情況下,一個整月的電費比原來多了很多的話,你可以去電網公司反映,他們會給你重新檢測你這塊表,會有檢測報告,具體平民能不能看到我就不知道了。

最後說一句,載波表就是智能電錶的一種。


這真的不是玄學嗎?


推薦閱讀:

電網調控運行、輸電運檢、變電運檢、城區配電、電力營銷具體是幹什麼?工作前景如何?
水電站運行人員工作是什麼感覺?
為什麼電力系統中的短路故障被稱為橫向故障?
電力體制改革後,普通人應該進售電公司還是留電網公司?
沒有任何專業工具情況下怎麼知道電線會不會電到人?

TAG:智能電網 | 電網 | 電工學 | 國家電網 | 智能電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