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革時被毀的文物很多,但還有很多像河姆渡、兵馬俑、馬王堆等等重要古迹都是在這個時間發掘的?


另外,如果有人覺得看到文字之後能領會到我所沒有寫出來的東西,並且借著這些東西來抨擊我,這種立稻草人的行為還請回去自娛自樂。

10月17日補充:

樓下那位名叫 書生 的同學似乎會錯了不少我的原意?我所有的內容都是由資料來源的哦。就其中幾點進行回應: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集)》當中明確提到過以下內容,我在條目當中整理過後並轉述如下:

湖南長沙大型建築機械廠等工廠為發掘工作提供工程機械及機械操縱人員,湖南直屬文化文化系統部分單位等為發掘人員提供交通工具,當地駐軍和長沙市部分中學和高校提供發掘時運送土方的人力,後期還有湖南中醫學院和湖南醫學院參與到了文物的保護當中。

而且我說人手不夠也是有根據的,來自於1990年出版的侯良《神奇的馬王堆漢墓》一書當中的內容:

博物館內大部分工作人員均被下放到了農村參加勞動,每天能保證工作的僅有30餘人次。

以及說我找了些人手胡亂開工的,我那裡有寫出來這種字?封土被挖漏了的情況下發掘就已經屬於搶救級別的了,倉促確實有可能,胡亂開工我有這麼說?而且我說那些人是當年的盜墓賊,可問有什麼錯?難道那些人是土夫子這種事情就可以隨隨便便忽略了?

我說確認此地是墓葬的,被樓下這位網友反駁的很粗暴,看來這位網友根本沒有查閱過長沙的地方志,光我當時找到的地方志裡面就有這麼幾處說馬王堆是墓葬的:

《嘉慶長沙縣誌·卷二三·古迹》:楚王馬殷墓,在城外東北一帶,相傳三千三百六十七冢。

《湖南通志·卷三十六》:馬王疑冢,在縣東南五里,楚王馬殷築。

那麼明顯的兩個很不自然的大土包,過去早就有人推斷過是墓葬,但是至於是誰的根本不清楚。而且持類似看法的還有當年的發掘報告,怎麼這位網友幾句話就成了我的原創研究了?

再者說,1961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文革時候被挖開了,這不是犯忌諱是什麼?有什麼問題嗎?文革的時候跑到文物保護單位附近亂挖防空洞本來就有問題,我還說錯了?

-----------------------------------------------------

好多贊好開心~~13:06分,補充部分關於二號墓和三號墓的發掘信息。

-----------------------------------------------------

作為整理過馬王堆相關資料的人,在這裡吐槽一下馬王堆的事情。 馬王堆是在當時大挖防空洞的時候被挖開的。

馬王堆旁邊的醫院是軍屬醫院,文革期間大家都在那裡挖防空洞,然後有幾個幹活位置靠里的人一鎬子把馬王堆的封土挖穿了,墓裡面某些個氣體冒出來了。工地沒多久就停工了。

而且要注意,馬王堆是早就被確認成墓葬的,只是早些年大家不確定這些墓葬是誰的。1952年的時候,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帶隊對馬王堆進行了考古調查,才最終確定是漢墓。在被確認之後湖南省還曾把馬王堆列為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只是牌子後來不見了。凡是文物保護單位總有一個保護範圍和控制建設地帶,這個防空洞其實是犯了忌諱的。

換句話說馬王堆原本就有可能被發掘,只是這次防空洞的修建導致發掘提前了。

而且文革對於馬王堆的發掘造成的負面影響還是不少的,主要發掘方湖南省博物館當時甚至沒有多少人力來發掘,大多數職員都到鄉下勞作去了。於是乎當地院校出人出工,甚至有一批當年的盜墓賊參與到了墓室範圍的勘探當中。

而且要知道馬王堆一號墓墓主人的遺體,對,就是辛追夫人,差點被姚文元下令一把火點了。辛追夫人在重見天日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妥善保護,反而是被放到了公園裡供大家參觀。姚文元得知之後發了個通知過去,好在湖南省博物館的人不傻。他們給姚文元的回復理由簡單粗暴,沒有紅頭文件一律免談。隨後周總理打過來一通電話,我們現在才得以見到辛追夫人。

附上周總理電話批示原文:

「湖南軍區挖出不報告省委,更未報告中央、國務院,後來又人山人海,還有刮妖風的,出土屍身和衣著、帛文非變質不可。請告卜佔五、李振軍同志立即採取辦法轉移到冰室,消毒、防腐,加以化工處理,仍留湖南省博物館。這是可以向群眾說得通的,非當機立斷不可。務請打電話去,速辦勿延。」

一號墓挖完之後,二號墓和三號墓的發掘完全沒有一號墓這麼多事情,而且馬王堆漢墓實際上只有兩堆封土,三號墓是在發掘一號墓的時候在一號墓的封土上探出來的,算是個意外驚喜【雖然三號墓的建造時間是要比一號墓早的】。而且二號墓和三號墓的發掘是湖南省博物館直接報請北京方面的,最終下批示的,還是周總理。

這是周總理的第二段批文:

「此事請待王冶秋同志回京後,偕同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各地有關科研單位和醫學科研及醫務人員,前往長沙協助省委辦理此事,並請文化組派科教電影製片廠、新影、總政派八一製片廠擔任影片攝製工作。務期這次發掘工作,要取得比上次更多的成績和收穫。省委李振軍同志任組長,王冶秋同志、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醫學科學院、上海科研單位各出一人連同省委宣傳部長張蘭明同志為副組長,成立小組,仃出切實可行而又不遭損失破壞的計劃,經省委批准後再開始發掘。共20多萬元可以滿足其需要,要預製一些設備和化學藥品等。」

以及現在如果要去馬王堆遊覽的話,是沒可能看到一號墓和二號墓的墓坑的。因為當年根本沒有保護的能力,所以只留下了一個三號墓墓坑,另外兩個全都回填了。

總結一下,要不是文革,馬王堆根本就不可能這麼早開挖,挖掘的過程有驚喜也有遺憾,而且就是因為文革,開挖的過程中鬧了不少幺蛾子。

順帶對這些年沒事幹跑到馬王堆挖封土的當地百姓們,以及現在沒事幹就往三號墓墓坑裡面扔零錢求保佑的人們……表示一下無語……


文革時期,基本建設和農業生產並沒有完全停止,所以就有發現遺址的可能。

題目中所舉的例子,馬王堆是基建發現的,河姆渡是農田基本設施建設發現的,兵馬俑是打井發現的。

文革時期雖然處於特殊時代,但是TG的權力運作基本規律沒有改變,文物部門也還具備基本的業務能力。

從中央來說,1967年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保護文物圖書的幾點意見》,其中提到「各地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要注意保護,嚴禁以搞副業生產或其他為名挖掘古墓。地下文物概歸國有,出土文物應一律交當地文化部門保管。凡是出土的古代金銀器皿各地人民銀行不要收購,已收購的應當交由文化部門進行保管」,這算是文革時期文物工作的「革命依據」。

此外,當時的領導人對文物也具有一定意義的重視,譬如兵馬俑發現之後,雖然文物部門已經失去了主動保護的能力,但是情況層層上報,最終內參驚動了江青過問,最後才進行的考古發掘。

但是,不可否認,文革時期的考古工作,依然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政治干擾,譬如馬王堆辛追老太太的屍體差點被領導下令燒掉,有些考古工作業務水準較為粗疏甚至違反考古工作的基本原則,有經驗的考古專家被政治鬥爭以至於無法投入工作等等。


題主所問的問題,可以看這裡:博物館的文物是如何在文革或破四舊中留到現在的?

++++++++++++++++++++++++++++

首先,需要給各位網友解釋這樣一個規矩:「不主動發掘古墓葬、古遺址」是一項文物考古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

周恩來曾經對此有過批示:地下埋著比我們地上保存還好」。這句話後來演變成了中國的文物工作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1987年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提出:「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對不妨礙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古遺址,在當前出土文物保護技術還沒有完全過關的情況下,一般不進行發掘」。國務院1997年下發《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由於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等條件尚不具備,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

當然,也有學者對此不以為然,反而力主對古墓葬、古遺址儘快開挖。其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挖出來賺錢,比如經濟學家張五常在《是打開始皇陵墓的時候了》一文中,就主張開挖秦始皇陵,每年門票收入將達25億元。其二,挖出來開眼,比如郭沫若曾向周恩來總理提出挖掘乾陵,想看一看傳說中的《蘭亭序》的真跡。

然而,對於文物界來說,仍然還是以「被動型發掘」為主流認識和思想。比如三峽、南水北調建設過程中就要挖掘大量的古遺址,而河姆渡也是根據農田水利建設需要發掘的。

++++++++++++++

其次,@霧島聖 網友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受益匪淺。但是,有一些說法,不敢苟同,試商榷如下:

@霧島聖網稱「封土被挖漏了的情況下發掘就已經屬於搶救級別的了」。

然而,當時參與馬王堆考古學家熊傳薪對此是這樣描述的:

1971年12月的最後一天……聽見電話中說:「部隊醫院在馬王堆挖防空洞,防空洞底部的小洞內冒出一股『鬼火』,他們不敢再繼續挖下去了」……翌日,我們一行人冒著嚴寒前往馬王堆施工現場進行初步調查,發現在防空洞底下,真有兩座用白膏泥密封且保存很完整的古墓。我們立即向省文化組報告了情況,建議馬上對古墓進行發掘。……(選自《中華遺產》2009.10)

我想熊先生所言「真有兩座用白膏泥密封且保存很完整的古墓」是什麼意思應當不會有歧義吧?不僅如此,在央視《大家》欄目中《考古學家熊傳薪》中,熊傳薪對此進一步解釋了當時的情形:

主持人:所以當時想去開挖這個馬王堆這個墳墓,一方面是你們的熱情,但另外一方面也的確是考慮到已經造成了一點破壞?

熊傳薪:也有這個因素,對。當時領導是一些軍代表,軍人,從部隊到地方來,他都不是很懂的,但是我們把這個問題講得很重要一點,很嚴格一點,我們把責任推給他,就說我們這發現有這麼一個墓,保存很好,下面肯定有很重要的文物,如果你不挖,如果現在受到破壞了,將來責任就不在於我們作為專業人員的責任。所以他也承擔不了這個責任,所以他也同意挖。

主持人將馬王堆的開挖歸因於兩個因素:1、你們的熱情;2、已經造成了一點破壞。熊傳薪先生對此予以認可。但同時,在解釋為什麼能夠說服部隊時補充說明到:「我們把這個問題講得很重要一點,很嚴格一點」。那麼,在把問題「很重要一點,很嚴格一點」是什麼呢?熊先生是這麼說的:

「一個墓,保存很好,下面肯定有很重要的文物,如果你不挖,如果現在受到破壞了」

把問題說嚴重,也不過是「如果」你不挖這個「保存很好」的墓葬,「如果」受破壞了,要承擔責任。絲毫看不出已經造成破壞的語氣來啊!

@霧島聖網友稱:「主要發掘方湖南省博物館當時甚至沒有多少人力來發掘,大多數職員都到鄉下勞作去了。於是乎當地院校出人出工,甚至有一批當年的盜墓賊參與到了墓室範圍的勘探當中。」

在這位網友筆下,似乎當年的考古發掘完全是草率行事——胡亂找些人手就開工,甚至連盜墓賊都混進來了。

然而,主持發掘工作的熊傳薪卻是這樣記述的:

在籌得省領導撥付的6000元發掘經費後,我們緊鑼密鼓地開始制定科學的發掘方案。……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為慎重起見,我們最終決定按照科學的考古慣例——先發掘封土堆,然後找到墓口,從墓口往下進行發掘,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墓葬的完整資料。

1972年,當社會上的人們正忙於寫大字報、開批判會的時候,我們開始悄悄地進行當時國內唯一在做的考古發掘工作。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就讓規模巨大的墓坑露出了真容。……為了人員和文物的安全,我們決定白天停止發掘,改在晚上清理文物,將一件一件的文物從邊箱內取出。有時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和科學性,從邊箱中取一件文物,要花上兩三個小時。工作量大得可謂是驚人。所有的考古隊員每天晚上從七點開始,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才休息。這樣幹了將近半個月,我們才將槨內邊箱的器物清理完。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們還贏得外界給起的一個名副其實的外號,叫「夜貓子」。但看到一件件寶貝不斷問世,大家也樂此不疲。(選自《中華遺產》2009.10)

@霧島聖網友稱所謂的「盜墓賊」參與挖掘又是怎麼回事呢?央視《大家》欄目中《考古學家熊傳薪》中是這樣記述的:

熊傳薪:這個古墓,當時我們還有很多挖墓的工人,在解放以前是挖黃土的。挖黃泥的過程中經常碰到古墓,這些後來就成了當時的一些,在解放以前就是盜墓(的人)。

主持人:等於解放以後被你們收編了。

熊傳薪:對,解放以後他們就到了政府裡面。

主持人:他們其實對這個古墓是很有經驗的?

@霧島聖網友稱:」我說那些人是當年的盜墓賊,可問有什麼錯?難道那些人是土夫子這種事情就可以隨隨便便忽略了?「。

竊以為,當年的盜墓賊被政府收編改造後,已經成為文物工作者,強調他們」盜墓賊「的身份,與當年紅衛兵小將給曾經參加過三青團的知識分子扣上」敵特分子「帽子有什麼區別呢?

當年紅衛兵小將們是不是也曾經將「盜墓賊」的大帽子也扣到這些被政府收編的考古工作者頭上尚未可知。但是,竊以為,這位網友的邏輯就是:曾經偷過東西,一輩子都是賊。因此,從這位網友的語氣中,看不出對當年考古前輩應有的尊重來。

@霧島聖 網友稱:「我說確認此地是墓葬的,被樓下這位網友反駁的很粗暴」。我提出疑義的是下面這段文字:

馬王堆是早就被確認成墓葬的,只是早些年大家不確定這些墓葬是誰的。1952年的時候,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帶隊對馬王堆進行了考古調查,才最終確定是漢墓。在被確認之後湖南省還曾把馬王堆列為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只是牌子後來不見了。凡是文物保護單位總有一個保護範圍和控制建設地帶,這個防空洞其實是犯了忌諱的。」

在這位網友筆下,似乎是夏鼐教授「確定是漢墓」後,漢墓的地位當然要比一般的五代時期墓葬的地位重要的多,湖南省就把馬王堆列為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中國當代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所著《叩訪遠古的村莊 》一書中卻是這樣記述的:

「夏鼐在馬王堆兩個聳立的大土丘上轉了幾圈,始終沒有作出發掘還是放棄的決定,只是對隨同而來的程鶴軒說,這可能不是五代馬殷父子的墓,而是一座漢墓,很可能還是屬於西漢早期的墓葬。你們當地這個『馬王堆』其實是名不副實的。不過,這麼大的漢墓,可以先通知湖南省政府造冊保護下來。」

很明顯,夏鼐教授1952年考察時只是推測該墓地可能是漢墓而已,而湖南省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則是夏鼐教授考察十年之後的1961年。

這實在令在下莫名其妙,在下文中所謂「推測該墓地」已經清楚的說明該處是墓地,只是年代未定而已。不知道,這位網友邏輯何在?

對此,熊傳薪教授在《考古學家熊傳薪》中接受採訪時也明確表示:

熊傳薪:因為這個是在1952年的時候,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就派了一個考古隊,在1951年就配合長沙搞基本建設,清理了一批墓。在清理墓的同時,就到了馬王堆去調查,因為這個地勢在田中間很突出,就來調查一下,這個地方是兩座古墓。

主持人:那個時候就已經確認了是兩座古墓?

熊傳薪:知道是兩個古墓,但不知道是什麼時代,什麼人的墓不知道

……

熊傳薪:判斷這個墓的年代,在當時調查以後,這是一個漢墓。為什麼是漢墓——西漢墓?因為根據這裡面有白膏泥、有木炭,因為只要有白膏泥、有木炭的墓,一般都是戰國晚期到西漢時期,就是戰國晚期到西漢時期,這是長沙地區墓葬的一個特點之一。

@霧島聖 網友稱:「總結一下,要不是文革,馬王堆根本就不可能這麼早開挖,挖掘的過程有驚喜也有遺憾,而且就是因為文革,開挖的過程中鬧了不少幺蛾子。」

當然,從邏輯上來講,@霧島聖 網友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是發生在文革時期的事情,都可以這樣總結:要不是文革,……。

比如,看下面新聞:中海油重點工程被曝損害「十大考古發現」文物。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總結一下,要不是××,「十大考古發現」文物就不可能受到損害」?

++++++++++++++++原答案++++++++++++

  下面是文革第二年中央下發的一個文件,以及文革中《文物》雜誌的一篇文章。或許能解答題主的疑問。

中共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保護文物圖書的幾點意見

  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蕩滌著幾千年遺留下來的一切污泥濁水。它將和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同時,還將要保留歷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文化的精華,從而在新的基礎上創造出為過去一切時代都望塵莫及的極其輝煌燦爛的新文化。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革命傳統和優秀遺產的國家,保存下來的文物圖書極為豐富。這些文物圖書都是國家的財產,在文化大革命中,應當加強保護和管理工作,要防止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乘機進行破壞活動。為此,對保護文物圖書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一,全國各地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必須堅決保護,並且應當保持原狀,目前不要進行大拆大改。一定要在宣傳中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使它們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重要陣地。

  二,各地重要的有典型的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及雕塑壁畫等都應當加以保護。目前不宜開放的,可以暫行封閉,將來逐步使這些地方成為控訴歷代統治階級和帝國主義罪惡的場所,向人民群眾進行階級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各地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要注意保護,嚴禁以搞副業生產或其他為名挖掘古墓。地下文物概歸國有,出土文物應一律交當地文化部門保管。凡是出土的古代金銀器,各地人民銀行不要收購,已收購的應當交由文化部門進行保管。

  四,對有毒的書籍不要隨便燒掉,要作為反面教材,進行批判。

  五,各地革命委員會或軍管會應當結合對查抄物資的清理,儘快組織力量成立文物圖書清理小組,對破四舊過程中查抄的文物(如銅器,陶瓷,玉器,書圖,碑帖,工藝品等)和書籍,文獻,資料進行清理,流失,分散的要收集起來,集中保存,要改善保管條件,勿使損壞。一時處理不完的,可先行封存,逐步進行處理。

  六,各煉銅廠,造紙廠,供銷社廢品收購站對於收到的文物圖書一律不要銷毀,應當經過當地文化部門派人鑒定,揀選後,再行處理。

  七,各地博物館,圖書館,文管會,文物工作隊(組)文化館,文物商店,古籍書店所藏文物圖書都是國家財產,一律不要處理或銷毀,應當妥善保管,並注意經常的保養工作。

  在進行上述工作時,要進行保護文物的宣傳教育工作。

  (發至縣,團級)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四日

++++++++++

《我國在文化大革命中發掘出大批珍貴歷史文物》(《文物》1972年第01期 )

  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在廣大工農兵群眾支持和協助下,我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開展了大規模的文物保護和發掘工作,發掘和清理了很多文化遺址和古墓葬,發現大批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些歷史文物,對於研究和了解我國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中外友好往來等方面的情況,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指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各地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發掘的歷史文物,有不少是以前很少發現或第一次發現的。例如:一九六八年在河北滿城發掘的西漢(公元前一百多年)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子竇綰的兩座古塞,墓鑿成於石山之中,工程艱巨,規模宏大,渾如地下宮殿。墓中有各種銅器、金銀器、玉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車馬具等隨葬品二千八百多件。這些隨葬品的工藝水平很高。其中有第一次發掘出來的兩套「金縷玉衣」。這兩套「金縷玉衣」,是以玉石琢成長方形的小薄片,四角穿孔,並用黃金製成的絲縷綴聯而成,貼身穿在屍體上,企圖保存屍體不朽。在發現的時候,屍體已經腐爛一空,兩件玉衣的部分金線和玉片已經斷裂,現經整理、加工,已全部復原。這些文物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和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壓迫,同時也顯示了當時我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一九六六年和一九六九年分別在山東益都和山西侯馬發掘的商周時期奴隸殉葬墓,深刻地揭露了我國古代社會殘酷的階級壓迫。

  一九六九年底發現並開始發掘的隋唐東都洛陽「含嘉倉」,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糧倉之一,面積達四十多萬平方米,有數百座大小倉窖。倉窖中的刻銘磚上,記載著儲糧的品種、來源、數量和倉窖的位置,為研究隋唐的農業經濟和當時的漕運情況,提供了重要資料。

  一九七○年十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窖藏的一千多件文物中,有保存得很好的大批金銀器皿和存放在銀盒內的硃砂、琥珀、珊瑚、石英、乳石等藥材,以及瑪瑙臼、銀石榴罐等製藥煉丹的專用器具,還有當時中外貿易中遺存的寶石、錢幣等。這些「盛唐」時代的文物,為安祿山叛亂時(公元七五六年)邠王李守禮的家屬所窖藏,它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封建文化和手工業藝術以及在醫藥、科學技術等方面所達到的成就,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偉大的創造力。

  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唐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遺物——絲麻織物,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同西亞及歐洲各國悠久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吐魯番地區還出土了唐景龍四年(公元七一○年)的手寫本《論語》,長達五米二,是現在所見最早的抄本。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其它漢文抄件,且多具有年號。這足以證明當時的所謂「西域」,實與內地無殊。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東鄒縣出土了原始社會晚期的陶石器;陝西岐山出土了西周早期的銅器;湖北的京山出土了西周晚期銅器群,江陵出土了楚國樂器彩繪石磬二十五具;安徽六安、阜南等地都出土了大量的楚國郢爰(金幣);湖南長沙出土了春秋晚期(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楚木槨墓中的兵器——木質長柄銅戟,銅戈和藤柄矛,木柄、藤柄都完整無損;濟南出土了西漢雜技陶俑;河南安陽出土了北齊陶瓷器;山西大同發掘了北魏司馬金龍墓,發現了木板漆畫、石雕柱和棺床;山東鄒縣發現了明魯王朱檀(死於一三六九年)墓,墓中有文房四寶、琴棋書畫以及元朝刊本書籍;北京發現了「元大都」和義門瓮城城門和居住遺址以及元代的建築構件和瓷器等。這些文物和遺址,是研究我國歷代社會情況的寶貴資料。

  廣大工農兵群眾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經過認真學習毛主席關於調查研究、批判繼承歷史遺產的教導,更加熱愛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廣大工農兵一經發現文物和文物線索,便立即報告主管部門,並對發現的文物加以妥善保護。一九六八年河北滿城漢墓是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發現的,在發掘中得到了解放軍指戰員和當地革命群眾的大力協助。這次發掘工作,是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文物工作者和廣大群眾密切配合、共同協作的樣板。一九六九年山東棗莊張庄公社張庄大隊的兩個貧下中農,發現了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領袖韓林兒部下「管軍萬戶」的大印,主動獻給了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一九六八年河南省溫縣小南庄的貧下中農,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批商代的銅器,他們寫了喜報,抬著文物,把它們送到縣革委會。有許多墓葬和窖藏是在基本建設中被工人們發現的,特別是元大都和義門瓮城城門的重見天日,要歸功於北京市拆卸城牆的工人。他們發掘出了這座被埋在城牆裡五百多年的城門,並協同考古工作者進行了仔細的清理工作。這些是我國文物保護和發掘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現的新氣象。這裡所報道的,還只是全國各地文物出土工作的部分情況,今後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更加熱火朝天地向前發展,地下埋藏著的「博物館」,必然會有更多的機會得到開放,這是毫無疑問的。


被毀壞文物多數都是私人的。

發現發掘的東西是國家的,被列為受保護的國家財產,國家的東西沒人敢動,否則性質就變了,成了反黨反共產主義的反革命。誰不要命了敢動?


首先說,文革初期掀起的破四舊和後來的批鬥抄家等活動對各類文物破壞極大,這裡就不複述了。

但是這個大潮中還有一些文物能夠得以保存,從大方面來說,和文正有很大關係,文正花費了很大力氣在他能顧及到的或者管得了的地方(比如說杭州林隱寺,敦煌莫高窟等)都派人加以保衛。但是他個人能力和精力也是有限,有些地方他管不到的,沒注意到,或者是下手晚,就沒有保護成(比如說文正曾經派人保護老蔣舊宅和祖墳,但是動作慢了一步而失敗)。

此外文正也阻止了郭沫若,吳晗等人提議的大躍進式的各類考古發掘計劃。郭沫若和吳晗在五十年代野蠻發掘定陵以後還多次提出發掘包括秦皇陵、乾陵在內的多處帝陵,都被文正否決,文正甚至下了暫不發掘所有帝陵的指示,這個決定在文革期間一樣得到了貫徹,並延續至今(前些年陝西省文物局和考古隊曾經提出發掘乾陵的動議,但是被國家文物局否決)。

如果沒有文正個人努力,文革期間破壞文物的風潮還會持續更長,破壞性更大。

另外以康生為代表的一些老幹部的私慾在客觀上也起到了一些保護作用,這些人把國家和私人手裡的文物竊為己有,反倒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這些文物,免得其在文革中遭受損毀。

但是從時間上來說,真正讓破四舊走向低谷的根源還是在於66年底對三孔(孔廟、孔林和孔府)的破壞在海內外華人和儒家文化世界造成的極為惡劣的影響,尤其是刨了孔子的墳頭,對整個東亞的撼動無異於一顆巨大的精神氫彈。。。。。

哪怕是TG領導人,也沒有人敢和破壞三孔的事件粘鍋,當時毀壞三孔的紅衛兵給太祖發致敬電,太祖都不敢接招(不予置評了事)。這事傳到中央以後,以文正為代表的領導人再也坐不住了,不得不著手全面阻止破四舊運動的繼續發酵,從此破四舊逐漸走向低潮。到了68年上山下鄉,大批紅衛兵離開城市,各類文物就陷入既無人破壞也無人保護的情況。

=====================================================================

至於文革期間考古方面的進展,除了一些答主提到的是因為工程等因素意外發現(馬王堆、兵馬俑等)以外,因為文革中後期局勢漸趨穩定,各地文管所和考古隊也恢復了運作,所以也推進了一定數量的考古項目。其中一些是延續了文革前就有的考古計劃(考古是個漫長的工作,很多地方都持續發掘了幾十年了,比如說對殷墟的發掘從民國一直到現在,還有對三星堆的發掘其實也是從三十年代就開始了),另外也開展了一些新項目,甚至為了迎合政治口味偽造了考古成果,比如說著名的坎曼爾詩簽。。


因為砸的和挖的都不是同一批人。


文革破壞文物更多地集中於被批判對象的私人收藏如古玩字畫和舊書,而不以毀壞固定文物為主,網上所謂文革破壞文物清單系造謠誇大。而且題干所述幾項重大發現出來的時候,紅衛兵活動的高潮早就過去了。


少看公知那些毫無顧忌忽悠人洗腦的微博


這段時間在看《絲綢之路新史》,其中有這麼一段也許可以從某個角度解答這題。

在當時的環境下,強制性的集體化運動,給各個單位都訂下了各種指標。包括考古也有指標,就是文物的發掘數量。正是這些指標,促使考古學家們發掘了大量墓葬。遺憾的是,當時對於文物的保護和研究遠遠不足,造成了許多不可挽回的破壞。


兵馬俑是村民挖井挖出個腦袋來,發現的。

馬王堆是部隊醫院挖防空洞,挖出來的。

河姆渡是修水利,一鋤頭給發現了。

現在都是估計是古迹,就保護起來,不敢動工程了,那時候可不是········


沒發現挖的都是地底下的,砸的都是地面上的?

挖也好,砸也好,都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對舊思想和舊文化的打破。在舊時代中,挖墳砸廟是常人都不敢幹不敢想的,不是嗎?

舊思想的破除,有利於現代考古學的發展(敢挖的東西多了,敢挖東西的人多了),這是後話。

所以,個人認為這兩件事情並不矛盾。


大規模文革破四舊,主要集中發生在1966.10-1967.5 不到1年的時間裡,後來中央下文件,不讓亂搞,而題主提出的這些,貌似當年都還沒有發現,所以也就沒有遭到破壞。


中國現代考古的成就,夏鼐先生等一大批文物先輩功不可沒


文革期間盜墓基本沒有,中國文物本來就多,隨便亂挖就是文物。

現在到處盜墓太多了,經常有人嘲笑央視的探索發現考古頻道播出的什麼考古文物非常低級,遠不如自己盜墓的成果。


前天剛參觀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日軍毀壞過 文革毀壞過


謝辰生,新中國起草制定各項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的主要參與者,文保專家,他認為「文化大革命」對文物的破壞並非人們相像的那樣嚴重;謝先生指出,「對文物最大的破壞是在90年代,最大的出口量也是在90年代,問題嚴重程度超過以往各個年代。」「現在的文物破壞是全面的,尤其是古建築的破壞。」

http://www.wyzxwk.com/Article/zhonghua/2013/10/307728.html


推薦閱讀:

如果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古遺址正下方發現了更重要的遺址怎麼辦?
怎麼看待國外博物館裡面以前屬於中國的文物,比如大英博物館裡面圓明園的東西?
越王勾踐劍這樣的文物,博物館一般怎麼保存?
2014 年 1 月 11 日香格里拉古城火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TAG:中國歷史 | 考古 | 文物保護 | 馬王堆漢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