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商家鼓吹的IH技術對米飯口感到底有多少提升?

最近準備入手一個電飯煲,看了很多品牌都在說IH技術,這個技術到底怎麼樣?

國產的IH電飯煲現在tb上也是鋪天蓋地,那麼有沒有人真的對比過,和日系的有多大差距呢?電視台的不算。


謝 @尚晶 @陳飛邀!

我之前回答一個關於怎麼做壽司用的米飯的問題時,就推薦過IH技術的鍋。

其實這個技術也不算是什麼噱頭,這個技術在日韓已經出現好多年了,其中最早的好像是松下,1988年就發明了IH的電飯煲,日韓的中高端電飯煲基本都在用這項技術。之前我和我家領導在選鍋的時候也在網上查了不少相關的東西。現在網上鋪天蓋地的鼓吹IH這個技術,其實主要是一些國內廠商剛開始模仿日韓搞這個技術,所以在網上搞出了一些比較誇張的宣傳,甚至還有什麼拆鍋測評,什麼消費者盲測之類的。這種宣傳搞得太過火了,所以會給大家一種好像在吹噓和誇大的感覺。

最後我家領導選了一款日本品牌的IH鍋子,價格相比國內的不算便宜,但是外觀很漂亮,最讓我開心的是,買回來之後偶然發現是個美食大V謝熊貓君同款的,哈哈。我得嘚瑟一下。

(圖片來自謝熊貓君的答案)

使用IH技術的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肯定是比用傳統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好吃很多,至於題主問的這個「好吃多少」,我也很難量化出一個百分比,說用這個技術的鍋做出來的東西比不用的好吃百分之多少。所以我只能說說我自己的直觀感覺和IH技術的基本原理吧。

想把米飯做得很好吃,其實關鍵就看受熱能不能均勻,而且是越均勻越好。農家的柴火米飯就是因為很大很厚,每次燒飯都產生鍋巴,使得最後鍋里的米飯受熱均勻,做出來的米飯很香甜。但是過程太麻煩。傳統的機械電飯煲比柴鍋方便多了,但是方便的同時也出現了問題,就是受熱沒有那麼均勻了。

它僅僅只靠底下一個加熱圈產生熱量,鍋里又有大量的水和米,迅速的在吸收熱量,這樣的話到最後鍋里的水分被米吸收的差不多的時候,導熱速度 一下子就變快了,各個位置的米飯受熱不均程度就開始加大,所以我們會看到最後做出來的米飯表面不平整的,很明顯加熱圈附近的米飯因為受熱多,而最後高出其它位置的米飯,形成一個圈圈的形狀。

所以電飯煲廠商就開始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大概就兩種,一種是所謂的「厚釜」技術,就是用很厚的電飯煲內膽來模仿柴鍋的效果,讓鍋里的溫度更均衡一些。另一種就是題主關注的IH技術,讓整個鍋的內膽同時受熱,直接讓鍋內的溫度比較一致。

基本原理其實就是不用之前電飯煲里的鋁製內膽,而使用含有鐵質的鋼材質內膽,在外層使用電磁技術,讓整個內膽同步發熱。最後達到這樣的效果。

同時還有微電腦和控溫球來配合控制國內的溫度和蒸汽壓力。

所以如果不看那些吹噓和誇張的宣傳,只看它的工作原理的話,其實大家就能判斷出來這個技術是不是合理和靠譜的了。我覺得網上個別廠商的過度宣傳適得其反了,老老實實宣傳技術和原理就能被大家接受的東西,何苦搞得像題主所說的「鼓吹」一樣呢?

IH鍋子做出來的米飯是這個效果的,顆粒比較一致,米飯清爽,甜度也合適。

還有就是現在的電飯煲設計越來越人性化,很多小細節之處都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說這個水米配比的刻度線。

還有控制面板上針對不同類型大米的選項。

這些都能讓沒有什麼廚藝基礎的人,在家裡就能做出比較理想的米飯。所以這些技術更新都是很有價值的,實用性不錯,不能算是噱頭。有些人會覺得IH技術的鍋有點貴,我買之前也這麼覺得。但是買到家之後和家裡原來的鍋一比,感覺還是值得的,打個比方吧,傳統的機械式電飯煲和現在的IH電飯煲相比。有點像200-300元的功能手機,和幾千元的智能手機之間的差異。雖說都能打電話,但是使用體驗和帶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個價差還算是合理的。而且一款好鍋沒有一部好的智能機貴,但是能用的時間會比智能機長很多。


現在在用的就是,出來的米飯確實恰到好處,哪怕水量放的不太合適——不知道其中電磁加熱的技術有多大貢獻。個人理解應該主要還是單片機的功勞,電磁加熱或許可以讓熱量均勻一些而不是集中在底部。

電磁加熱已經足夠成熟了,可以理解成這種電爐

和這種

的區別,要非得說後者只是商家噱頭……嗯


我是來砸電飯鍋的場子的。。。告訴乃們,買個茶花的微波爐專用蒸鍋,用微波爐蒸米飯,受熱均勻,速度快,秒IH好幾條街。嘗試一下,會有驚喜。


日本IH鍋和國產IH鍋,拆開看看,裡面差不多的。

那為什麼米飯嘗起來還是有差距呢?

答案是那塊小小的控制晶元里的溫度感測與控制演算法。

可以說,演算法是現代電飯鍋的靈魂。

什麼工藝這都不重要,還是得看品牌的技術積累


建議買普通的吧。日本企業知道中國人不懂,用外文 隱瞞真正技術,但中國企業為什麼也這樣。說實話真的很差,說出真相大家就知道了,其實這種電飯煲就是用了和電磁爐一樣的技術。確對外整天宣傳是「IH電飯煲」或者「IH」是高端的新技術,是高端電飯煲。然而廣大消費者有幾個知道這個就是電磁爐技術用到電飯煲上的產物,首先電磁是會產生輻射的,這一些公司永遠不會提醒你的。其次正確的名稱應該是:電磁加熱電飯鍋 ;這和IH 沒有任何關係的。是一些廠家故意製造出來的,為了隱瞞消費者產品所以用的技術的一種錯誤的稱呼,合法的稱呼應該是電磁加熱電飯鍋;因為這種電飯鍋是採用了和電磁爐一樣的技術(「電磁加熱」技術在「有道詞典,金山詞霸,詞海,百度翻譯,等各翻譯詞典種 英文為:Electromagnetic heating 英文縮寫 EH )和「IH」 沒有任何關係 ;「IH電飯煲」或者「IH電磁加熱」 命名違反了技監局發布【產品標識標註規定】中第八條 產品應當有產品名稱有規定的 ,應當採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並符合下列要求;(一)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產品名稱有規定的應當採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名稱;(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產品名稱沒有規定的應當採用應當使用不會引起用戶,消費者誤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稱或者俗稱; 根據電飯鍋的行業標準【電飯鍋及類似器具】中把這電飯鍋的按加熱方式分類為「電熱元件加熱式 」和」電磁感應加熱式「證明這款電飯鍋的技術為電磁感應加熱(即:電磁加熱)技術,並非「IH」 行業標準中將其 命名為「電磁加熱電飯鍋」或者"電磁感應加熱電飯鍋" 行業標準規定最具權威。

那麼這些企業在電飯鍋上標識IH,以及宣傳中稱其為高端,高科技的技術產品。這只是這些企業為了故意隱瞞消費者不讓消費者知道這種電飯鍋上的技術就是電磁爐用了半個世紀的技術;以此來讓消費者誤以為是新技術,高科技,高端產品,這樣就可以把這種電飯鍋的價格提高几倍 10幾倍 在市場上價格甚至高達上萬元 ,來 達到暴利的目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4099-2010《電飯鍋及類似器具》中對電飯鍋,電磁加熱電飯鍋,和電壓力鍋的產品型號和產品名稱,以及加熱方式的類別都有規定,標準中把電飯鍋按加熱方式分類為:「電熱元件加熱式」和「電磁感應加熱式」(即:電磁加熱)把「運用了「電磁感應加熱」的電飯鍋命名為「電磁加熱電飯鍋」或「電磁感應加熱電飯鍋」; 和IH沒有任何關係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900.1—2008 《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中第21頁3.3.7 記載:電磁[的],形容詞 electromagnetic 用於表述電磁現象;以及其他電磁相關的術語記載: 第8頁3.1.45記載:電磁感應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第44頁 3.4.1 記載:電磁環境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3.4.2電磁雜訊electromagnetic noise ;3.4.4 電磁騷擾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3.4.5 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縮寫詞) ;3.4.6 電磁兼容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縮寫詞) ; 3.4.7 [電磁]發射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 3.4.8[電磁]輻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第46頁 3.4.19 [電磁]敏感度 (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

根據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在這些術語中均是以英文「electromagnetic 」作為電磁的對應英文,而並非使用「Induction 」「電磁加熱」技術顧名思義核心是「電磁」二字。是使用電磁感應原理達到加熱目的一種方式。在國家標準GB/T 2900.1—2008 《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記載中:「3.3.7 電磁[的],形容詞 electromagnetic 用於表述電磁現象」 。電磁爐介紹中可知「電磁加熱」技術實際所使用的原理是「電磁感應」原理(即物理中常說的「法拉第」原理)而在本標準的術語對照中「電磁感應」術語所對電磁學電工術語的英文為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更能說明「電磁加熱」中的「電磁」在電工術語和電磁學術中對應的英文為「electromagnetic」 並非「Induction」近一步證明了在專業術語中,「電磁加熱」術語所對應的英文為:「Electromagnetic Heating」 而並非:「Induction Heating 」


雕爺告訴我們好不好吃看你打開的是國產味蕾還是日貨味蕾。


五百塊買了一口小鍋,東芝的,最重的就是那個內膽,鍛造厚釜,一斤三四塊錢的米,做出來的飯噴香,但是有一條,只能用東北大米,其它的吃起來都不太好。


推薦你看一下最近幾期中央二台早十點的節目。連著三天做試驗來論證日本ih飯煲和國產IH飯煲,以及國產一百多元的飯煲做出來的飯哪種好吃。是以請多人試吃的方式來評比的。我看了三天,得出來的結論就是:IH飯煲做出來的飯比普通的三四百的做出來的要好吃。(還得注意用米,不是什麼米做出來都好吃的)。但是,國產一千多的IH飯煲性價比是最高的,沒有必要買日本的八千多的那種。因為它好吃不好吃要看你用的米,以及你做飯的方式,比如說浸米啊之類的,而買IH飯煲也是追求它的工作原理。所以買進口太貴的沒有必要,其實買國產的一千多的IH的就行了。


我最喜歡答偏題了,既然捨得花幾千買電飯煲,希望更用心來買米,買真正正宗的東北米,不是超市裡那種標著東北米的渣渣,那才是真的提升。


我想到了中華小當家裡傳說中的廚具。

普通食材進去,頂級美味出來。


其實高壓鍋煮飯秒殺日本幾千塊錢的鍋。然後這東西硬體其實很簡單,和電磁爐一個原理,差距主要在加熱演算法的校調上。對米的預處理(譬如說提前浸泡)以及米水比也非常重要。


以前用六十塊的電飯鍋,做飯總要多加水,然後米飯出鍋之前扒拉扒拉,再悶五分鐘,做出來的米飯軟的,很好。

後來買了國產ih,一千不到,做出來的米飯直接吃,比用電飯鍋弄出來的飯顆粒完整,口感也比較彈。

國產一千多的ih我覺得很好了,雖然沒用過進口的


要不要試試用高壓鍋煮飯,普通大米煮出來像糯米一樣~


if壓力電飯煲,做出的大米飯,顆粒完整 不粘。比較香…。強於普通電壓力鍋。

普通電壓力鍋(用的是普通阿迪鍋 5L的),20多分鐘就熟(保壓10分鐘)。做出的大米飯,不糊,很香(不跑味)。但有些粘黏。對預處理(如 水量,浸泡,添加…等)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也用過阿迪鍋2L的小鍋,有米飯香等功能,做出的大米飯也確實很好吃,但明顯粘黏(可惜這鍋的質量實在是不敢恭維,太易壞了!)。

if壓力電飯煲(用的小米999元那種),60分鐘飯熟。非常明顯的是鬆軟,不粘黏。口感也很好。這鍋操作極方便,wifi下 可調。

用的米都是 五常大米的 十月稻香稻花香 大米。清洗後直接做飯,未做預處理。

結論見 第一行。


看了各位的描述,收益匪淺。我目前用的是普通高壓電飯鍋,覺得和先前的電飯煲比做飯效果已經好多了,還節能。且現在的電高壓電飯鍋保溫性能越來越好,保溫效果好,飯就香。IH的原理下:加熱更均勻,又有溫控晶元,效果比老式電飯煲好這是無疑的。但我還希望有人拿IH微壓電飯煲與普通高壓電飯煲比較一下,也好讓各種經濟實力的人多一種選擇。如果能把國人看重的『口感』與洋人看重的『營養』都比較一下那就功德無量了。


日本的IH飯確實好吃,絕非心理作用。國產美的也有 但效果不好


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電磁爐的技術,通過交變電磁場使鍋體發熱。

好處是加熱均勻,熱效率高。

配合更高精度的溫度感應器,可以調出更精確的溫度-壓力-時間曲線。

看電磁爐的價格和IH電飯煲與底盤加熱同類電飯煲的價格差,你就知道硬體成本是虛高的,IH可能只不過增加了一二百元的成本,甚至只有幾十元。但是,精確的溫度-壓力-時間曲線的價格是無法簡單比較的,可能,你不用IH技術可以省下一百多的熱源成本,但要達到同樣精度的溫度-壓力-時間曲線,就要多花三百多在煲膽上。

電飯煲的靈魂,就是溫度-壓力-時間曲線,至於用什麼熱源、什麼煲膽、什麼壓力閥,都只是成本-壽命-美觀的藝術,和飯的質量無關。


我自己用的IH電飯煲 然後也做過美的電飯煲的客服 就插下嘴吧

首先IH電飯煲功率大 1200W左右,煮飯速度卻要將近50分鐘,熱轉化率並沒有所說的這麼高(現在全家就我一個人用,我爸媽最後都轉戰到原來的壓力鍋燒飯了)。

確實和前面幾位說的一樣,IH就是底下一層線圈,通過電磁加熱。

IH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確實是外凸里凹的造型。

煮的飯確實粒粒分明,所以不是那種軟糯的感覺,看個人口感選擇。

汽動渦輪是噱頭,因為加熱並不快,所以我使用的時候從來沒出現過米泡溢到蒸汽閥的情況。


口感這個指標有點主觀,當口感達到一定程度,很多人已經嘗不出差別,這些技術的提升值不值這個價格,就看你個人了。

如果你要問這個提升有多少,要量化的話可以使用食品感官評定中的評分法來評價。


哪位大俠有小米與大松電飯煲的研究比較嗎?


推薦閱讀:

牛排幾分熟如何掌握?
如何用腐乳做菜?
西餐中的牛排不熟吃安全嗎?為什麼?
閩南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為了控制熱量,有什麼比較美味的沙拉dressing可以推薦?

TAG:美食 | 生活 | 烹飪 | 生活常識 | 電飯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