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觸動你心靈的兒童文學作品?

放個安徒生童話《冰雪皇后》的結尾拋磚引玉:『』加伊和格爾達緊緊挽著手回到了家。這時,他們已經是成人了,但同時也是孩子――在心裡還是孩子。加伊和格爾達各自坐在椅子上,互相握著手。他們像做了一場大夢一樣,已經把冰雪皇后那的寒冷和空洞的壯觀全忘掉了。祖母坐在上帝明亮的太陽光中高聲念著:

除非你成為一個孩子,不然你決計進入不了上帝的國度!

他們互相望著,立即讀懂了那句聖詩的含義:山谷里玫瑰花長的豐茂,在那兒我們遇見聖嬰耶穌。

這時正是夏天,暖和,愉快的夏天。『』


小時候讀《兒童文學》雜誌,接觸到一個作家叫黃春華。這位作家的具體情況我已經記得不清楚了,當時了解得其實也不太多。

他的作品當時感觸特別深的有《楊梅》和《一滴淚珠掰兩半》,當然除了寫得確實好,可能多少也和我自身經歷有關吧。

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不應該只有「教育意義」或者只是「讓孩子們快樂」,而更應該細膩深刻地去探尋和關懷孩子們的心靈,從而去溫暖青少年讀者,給予他們內心的力量。

我想至少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這兩部作品是真的做到了。


謝謝邀請,對我來說,真說觸動心靈的一是《田鼠阿佛》,另一個是《活了100萬次的貓》。

觸動心靈是個人體會了,想必大家各有不同。我對文字書還了解不多,小時候沒機會讀,兒子還沒到那個年齡。目前體會到的還是繪本。

《田鼠阿佛》講的是別的小田鼠們儲備過冬食物時,阿佛卻說他在採集詞語和顏色。冬天,儲備糧耗盡,阿佛的戰備拿出來了:

「誰在天上撒雪花?誰融化地上的冰塊?

誰會把天氣變好?誰又會把天氣變壞?

誰讓四葉幸運草在六月里生長?

誰熄滅了陽光?誰又把月兒點亮?

是四隻小田鼠,他們都住在天上。

是四隻小田鼠……就和你我一樣。

一隻是小春鼠,打開雨露的花灑。

跟著來的夏鼠喜歡在鮮花上塗畫。

小秋鼠跟來時帶著小麥和胡桃。

冬鼠最後到……冷得直跺小腳。

想想多幸運,一年四季剛剛好?

一個也不多……一個也不少!」

當阿佛說完時,他們一起鼓掌喝彩。「好啊,阿佛」,他們說,「你是個詩人,真想不到!」

 阿佛紅著臉,鞠了個躬,害羞著說:「是的,我知道。」

這本書為我解了惑。我本質上是阿佛那樣的人,但我不敢去做個詩人,我怕冬天來臨時我會餓死。而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使得我認為,不能儲備冬糧的田鼠是無能的。於是多年來幾乎掙扎在冬糧和詩歌的矛盾之中,我不能全力以赴去儲備冬糧,因為我真的不喜歡,也不能放下一切去寫詩,因為我害怕」無能「這兩個字。而這本書,實際上告訴了我一件事,」王謙悅,你是好的呀。「它使我接納了自己。(此處寫詩只是比喻,我不寫詩)

關於《活了100萬次的貓》,恰巧我極愛貓,也常常思索我的貓是怎麼體會生活的,被收養對他而言真的是幸福嗎?

這本書講的是幾世貓生。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有100萬個人在它死的時候哭過,可是它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貓(書中就是這樣稱呼它的)曾經是國王的貓。貓討厭國王,國王總是發動戰爭,還把貓用一個漂亮的籃子裝起來,帶到戰場上。有一天,貓被一隻冷箭射死了。國王捧著貓哭了起來,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宮,把它埋在了院子里。

貓曾經是水手的貓。貓討厭大海,水手帶它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碼頭。有一天,貓從船上掉了下來淹死了。水手用網子把貓撈了上來,抱著它大哭起來,把它埋到了一個遙遠的港口的樹下。

貓還曾經是一個魔術師的貓、曾經是一個小偷的貓、曾經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的貓、曾經是一個小女孩的貓,它被鋸死過、被狗咬死過、老死過,還被背孩子的帶子勒死過,不過,它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後來,貓就誰的貓也不是了。它成了一隻野貓。它頭一次變成了自己的貓。然後愛上一隻白貓,老婆孩子熱炕頭地又度過了一次貓生。白貓到底死了,這一次,貓哭了起來,從夜裡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夜裡,它哭了有100萬次。一天中午,它的哭聲停止了。它在白貓的身邊靜靜地不動了。

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愛過貓的人,有貴有賤,有老有少,有好有壞,但他們無一例外全身心的愛貓,而貓也無一例外地死於他們之手。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情!

到底,怎麼樣是值得的一生?這本書令我想了很久很久,我現在傾向於認為,令貓不想再復活的,大概並不是白貓妻子,也不是安穩的一生,而是貓這一次是自己去愛他人了。一個人活著,不是要被愛,而是要去愛。而去愛,不可能是被強迫的義務,只能發自內心的、不由自主的才行,那才是值得的一生。當我們體會到愛一個人、一樣事物,願意為之犧牲,體會到她愛你不是愛你100萬次的經歷,只是愛你這個人,我們的人生大概也就無悔了。


《綠山牆的安妮》,雖然主角是女孩,但是我作為男孩看的時候依然是哭成狗。

《柳林風聲》,字裡行間都可以聞到夢幻般的叢林氣息。

《豪夫童話》,個人感覺,從故事的精彩程度講完爆《格林童話》。

《長襪子皮皮》,小時候真的想有一個皮皮那樣的朋友,改編的電影也是我的最愛。

《秘密花園》,每個小孩子都渴望有一個秘密花園,在那裡你可以安心享受大自然的一切美好。

over

貌似我的推薦的都是名著?那我再推薦三本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變成小人的淘氣包在跟著尼爾斯瀏覽祖國大好河山(瑞典)的時候發生的故事。

《神秘島》,儒勒凡爾納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非常精彩。

《兩年假期》,儒勒凡爾納的另一部作品,其實我覺得這一步更適合小孩子看。凡爾納的作品總是洋溢著一種積極的浪漫主義氣息,讚揚人類最美好最堅定的品格。看他的書真能幫小孩樹立正確的三觀,不愧其科幻文學鼻祖之名。

ps:以上書籍最好在小時候看,至少要高中以前看,年齡大看就看不下去了。不是說書不好,只是因為年齡不合適。


《青鳥》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最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幾乎看所有繪本我都會有一種心靈被震顫的感覺

《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海的女兒》

《快樂王子》

《去年的樹》

《夏洛的網》


黃春華的楊梅


《兒童文學》雜誌裡面有一個寫鬼故事的女作家叫湯湯。當年看她寫的故事每一則都賺足了我的眼淚。我至今還記得《芭蕊黛絲》裡面那碗牛肉麵,青翠的蔥花和升騰的熱氣,小姑娘淚流滿面的臉。


看過很多兒童文學,老實說現在也依然在看兒童文學,比如樓上說的失物之書我剛看完不久。映像最深的是小時候看的《兒童文學》雜誌里的文章,雖然它已大不如前變得商業化了,當然這是後話。不管是《玫瑰花與牛芒刺》,《十八歲的戰爭》還是《跑,拚命的跑》都給兒時的我留下極其深刻的映像


《秘密花園》,《草房子》,《小婦人》,《綠山牆的安妮》,《小鹿斑比》,《海蒂》,《小王子》,《湯姆叔叔的小屋》,《城南舊事》,《小公主》,《湯姆索亞歷險記》。以上都是一些比較有名的兒童文學名著,當時讀完真的是感到震撼,甚至幾天都沉浸在那種壯闊感動的情緒中走不出來。還有好多由於年代久遠記不清了,但是冥冥中覺得肯定會對現在的我和以後的人生選擇留下影響的。

個人比較喜歡外國的經典兒童文學名著和國內當代的兒童文學。小時候最愛的雜誌是《兒童文學》和《讀者》,我覺得兒童和少年時代是培養一個人對美好感情的感知和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兩本雜誌對自己的最大影響大概就是這兩種。

國內兒童文學作家比較喜歡的有曹文軒,張之路,秦文君,林彥(至今仍特別喜歡的一位作家,覺得他的作品充滿清瘦的美感……)等。

記幾篇我在《兒童文學》上讀到的比較喜歡的文章《我的名字叫宋蘋果》,《自由區》,《晚茶花開》,《青苔上身》,《青鳥的天空》,《瘦盡燈花又一宵》,《木疙瘩山的岩》。現在看看這些都更偏向成長文學一點。還有那本《一路風景》當年賺了我不少眼淚。

當然每個人偏好的口味不同,我上小學的時候正是楊紅櫻老師和郁雨君老師等的作品流行的時候,但是個人只是作為消遣看,並沒有太大觸動。鄭淵潔老師的童話我覺得批判主義和諷刺意味比較強,聯繫現實比較多,挺欣賞的,可以開拓腦洞和視野,但是產生不了情感上的共鳴。自我感覺自己比較感性,共情能力比較強,更傾向於自然純美含蓄一點的風格,初高中時期喜歡的作家例如李娟,劉亮程,遲子建等我覺得他們的好多作品也是可以給孩子們看的。其實我並沒有覺得兒童文學作家和普通作家有一個特別清晰的界限,只不過這些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可能更純粹,更趨向於「善、美」兩個元素。而「真」這個元素,它是相對的,你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什麼就是真的,兒童純真的心態註定他看到的「真」都是由「善、美」組成的,而擁有此種性情的作家眼中的世界亦是如此。進入社會中的個體才會觸碰到「真」中包含的部分的醜陋元素,你可以選擇認識它們,但是同時你有權選擇不去接觸這些東西。

小時候還特別喜歡探案類型的作品,小學讀《福爾摩斯》讀的簡直無法自拔啊,還有《冒險小虎隊》和《金田一》,但是當時總覺得《冒險小虎隊》好多結局有些爛尾,當可以有更大的劇情發展的時候卻急匆匆地結束了,而且情節太過理想化, 比較偏向低齡兒童吧。至於《金田一》,可以說當時看的時候很害怕嗎,人性的惡展示的太赤裸裸了,什麼女兒殺父啊,當時讀小學的自己真的無法接受啊,覺得還是等心智成熟一點再看比較好。相比《福爾摩斯》雖同樣是兇殺案,但是裡面的人作案的動機是可以接受的,某些感情甚至是很打動人的。

其實相比書香世家裡成長的孩子,個人覺得自己小時候讀過的書並不算特別多的那種,但是從小的口味卻是很固定的,小的時候也發現過這一點,那時就會想讀過的這些作品到底有什麼不同,自己又是怎樣的人呢,為什麼有的特別喜歡,有的就沒有感覺呢。

時至今日,深深感謝陪伴我成長的那些兒童文學作品和作家們,還有從小給我提供閱讀條件的粑粑麻麻。

感恩,鞠躬。


曹文軒的作品


嚴格的說不是兒童文學,而是《兒童文學》上的文章。這本雜誌上有很多以現在的眼光看也很優秀的作品,只是對當時還是個小學生的我來說,太早了……

記得有篇文章叫《沉淪》,講一個自我放縱的青少年帶著他心愛的女生走上吸毒的道路,最終害死了那個女生的故事。這種故事還偏偏寫得很有文采,對當時都不知道什麼是迪廳的我造成了會心一擊……

還記得有個叫李志偉的科幻作家,寫的故事都很有意思,為我童年的腦洞做了不少貢獻。有個像黑客帝國的故事,講主角創造了一個遊戲世界,在裡面主宰一切,但有一天NPC們卻突然發現了自己是被人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這個遊戲世界因此崩潰。回到現實後,主角無意中發現現實世界其實也不過是別人創造出的遊戲世界而已,而他在自己的遊戲里創造的虛擬女主角其實是現實世界的設計者之一……小學的時候看到這個設定絕逼驚為天人啊!


必定是奧斯卡 王爾德!!

這是之前看的電子版,之後又買了本《夜鶯與玫瑰》(木有來得及拍圖)

簡單來說,《快樂王子》是童年傷害我最深的童話,沒有之一。

王爾德是莎士比亞之後英國最偉大的語言大師,可以想見王爾德多麼流弊

一輩子只寫過9個童話,他說,童話不是為兒童寫的,是為了十八到八十之間孩童般的人所寫的

重要的是,王爾德牛津畢業,結識了許多著名的人(原諒我不一一列舉了),至於牛津畢業,據我英國文學老師說,那個年代英國沒有太多的大學。

更更更重要的是,同時代的英國女演員莉莉 藍特麗說:「他有著我所聽到的最為誘人的聲音,圓潤而柔和,充滿了變化和表現力。」

這對一個聲控來說是多麼致命的誘惑!!

值得一提的是,王爾德是同性戀,因為這一事實,他成了法庭上的被告,並且敗訴,被判兩年苦役。

1900年11月30日,他在巴黎的一家旅館,因腦膜炎去世,終年四十六歲。

Y(^o^)Y不知不覺說了很多關於王爾德的事情。那就再多一點好了嘿嘿

王爾德常被稱為唯美主義者,似乎他只關心美,忽略了道德世界。其實,在他的童話里,經常會有唯美主義者被悲天憫人的道德家吸引,投入了道德的世界。

《快樂王子》就是一個例子。

裡面的主角之一,就是燕子,是一個唯美主義者,他和一株蘆葦談了一夏天的戀愛,就是因為蘆葦有著動人的細腰,簡而言之,看臉。燕子天生喜歡美麗新奇的事物,他向王子講述了他在埃及的見聞,故事裡充滿了對東方異域之美的鋪陳。

對於快樂王子的慈善,他一開始是猶豫的。我猜是因為快樂王子一開始太美了,他不忍心破壞這份美麗。到後來,他被快樂王子獻出自己兩顆眼睛的自我犧牲精神感動了,最終留下來,陪著王子。

小時候因為《快樂王子》哭了好幾天,為裡面底層人物的悲劇遭遇,更為了王子和燕子之間的情感,還有王子悲天憫人的精神。

快樂王子踐行了耶穌在《新約》里所說的:「去變賣你得財產,分給窮人,必有財寶在天上。」確實,故事的最後,王子和燕子一起去了天堂。

既然是英語故事,那必然有個翻譯的問題了,大部分都是巴金或者林徽因翻譯的(林徽因19歲就翻譯了這個故事)。我看的是談瀛洲老師的版本。

對翻譯沒有太多的研究,但文學的不可翻譯性決定了翻譯肯定不如原汁原味的更精確。等哪天水平到了,我就去買本英語原版的來看看。

就醬,最後來一句王爾德的名言警句結束


EB懷特,夏洛的網。小豬和夏洛的友誼真的超感人,因為做作品分析看這本書。分析的時候超想哭,特別是夏洛死的時候,孤單寂寞無人陪伴


畫眉,在一本書上《樹下的我和樹上的你》

看了這個,感受到了什麼叫愛無言。

初中看的這本書,每次看到最後部分,心裡總不是滋味。每次看,每次心裡都難受。

《成長的書香》(小說),裡面有許多個故事。喜歡水自無言,老人與鹿,自殺電話etc.,這本書帶我走過了小學。

喜歡作家陸梅。後來買了她的《天堂來信》。

看了好多遍天堂來信,感受他們之間的情意。有溫馨,有悲傷。


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其實宮澤賢治很多作品都很好,他本人也曾是日本人最喜歡的作家前三名。

《銀河鐵道之夜》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說的是一個名叫喬邦尼的男孩,有一天在山丘上睡著了。在睡夢中,他搭上了一趟開往天國的銀河鐵道列車,和班上他最喜歡的男孩康貝瑞拉一起來到了天國。然而當他醒來,發現這不過是一個夢。但當他跑下山丘回家時,卻聽到了一個幾乎讓他不敢相信的消息:康貝瑞拉在河裡淹死了。(來自百度百科)

在故事中主人公思考過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最後得到「希望拯救別人、幫助別人」的結論。坐上銀河列車的乘客都經歷了死亡,但是對生命懷有感激。整篇小說交織在死亡離別的痛苦和孤獨,還有努力想為他人帶來幸福的情感之中。

我覺得日本的兒童文學常常帶有大人式的哀傷,這種哀傷和小美人魚化為泡沫是不一樣的,是一種更難言說更深沉的哀傷。但是我並不覺得小孩子無法引起共鳴,肯讀書的孩子一定會為了體會其中的深意反覆思考的。


《天上掉下個金絲貓》

《奔跑的灰灰》

小學時最愛的兩篇故事,現在看仍然感動


《城南舊事》,以一個小孩子的角度看人間的悲歡離別,看歲月的無情流逝,文字質樸充滿童真,故事真摯感人;與它異曲同工的還有電影《歲月神偷》。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某一年寒假,用老媽的讀書卡,在小城的小學讀書館,隨便拿了幾本書,為寫讀後感以及敷衍一下家長……嗯,你們都懂的。然後打開了《窗邊的小豆豆》,amazing! 一口氣讀完,酣暢淋漓,使我第一次感受到閱讀的快感。其實講的就是一個淘氣姑娘的故事。這樣一口氣讀完整本書,酣暢淋漓回味無窮的感覺,後來還出現過一次,是關漢卿的《竇娥冤》,嗚……觸動心靈並且影響大到後來我讀了戲劇專業,理想是寫兒童故事……一個神奇的寒假!


鄭淵潔,巴拉娜的故事,厲害


讀讀儒勒凡爾納,馬克吐溫,托馬斯布熱齊納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你看起來很好吃。


楊紅櫻阿姨《假小子戴安》《淘氣包馬小跳》鄭淵潔叔叔《皮皮魯和魯西西》《舒克和貝塔》雜誌類《少年博覽》《兒童文學》《少年文藝》外國文學聖埃克蘇佩里《小王子》劉墉老師《螢窗小語》


老實說,我沒正經讀過兒童作品,在我兒童時期對我影響最大的作品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覺得很適合兒童看。沒有香艷的情節,只有純粹的情感。特別是十三四歲的學生,完全可以找到共鳴!


失物之書


推薦閱讀:

兒童文學作家為什麼這麼賺錢?
想從事出版編輯行業,尤其是兒童文學方面,應該學習哪方面知識,做哪些準備?
我不太希望三歲的女兒去背古詩詞,請問有好的童謠推薦嗎?
如何客觀比較、評價一下鄭淵潔與安徒生的文學水平成就?
中國原創繪本從民國時期到現在的21世紀經歷了哪些變化?

TAG:文學 | 兒童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