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和父母一起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是留守兒童,從小沒和父母一起生活,現在長大後發現各種三觀不符、各種矛盾。目前十分苦惱,不知有沒有相似經歷的同學,大家又是如何協調的呢?

其他正常家庭的朋友,對於這種情況又有什麼建議呢?


小時候被爺爺帶大的,也在姑姑家住過幾年,寄人籬下挺久的,爸媽只有前幾年給過贍養費,後來學費都沒給過,是上高中才到爸媽身邊,前幾年一直處在我跟他們不熟,什麼需要的都不好意思要,我爸媽還是比較粗心那種,我住校零花錢比較少,除了寒暑假很少在家住,感情比較淡,上大學更是在別的省念的,畢業就到了南方工作,幾年才回一次家,習慣了,被迫的比較獨立,不相信感情,除了定時給父母轉些錢,節假日的問候電話,真心是挺淡的,經濟獨立之後就好了很多。爺爺過世後,沒有誰說話我特別聽的,一直是對誰都親近不起來。現在想想當年親近的人都因為種種原因離世了,活成了自己。現在看看留守兒童的報道總覺得心酸,聽著你爸媽不要你了這樣的話長大的,沒人可以依靠,性格比較野,很小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做那種離開誰在哪裡都可以活下去的人。有點跑題了,我父母好像沒有什麼三觀吧,挺標準的那種鬧離婚那種家庭,老頭喝酒打麻將不著家,我媽極少做飯,總是哭訴什麼的! 吵鬧十幾年,他們竟然還過下去了,汀不可思議的,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我老師都以為我是孤兒,基本找不到家長。 對於父母大約是沒報大多希望,當時就覺得好想長大,經濟獨立,離家人遠遠的,過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今晚上就想了很多,前幾天還跟家裡的父母吵,其實說實話 ,跟他們相處不到5年的時間。我今年20歲,在我的記憶里 好像是從來沒有收到過他們的禮物。從小跟奶奶一起長大,爺爺奶奶很愛我,知道我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每次回去都是做我喜歡吃的菜。而我的父母做的菜我不喜歡的還怪我沒有告訴他們。年前剛裝修的房子,每放假都叫我打掃,幾百年不給我打電話的母親,每次我一回家就要跟我開視頻。我的父親總是在我面前誇弟弟怎麼懂事(弟弟從小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憑什麼。每次要給生活費都很不好意思,感覺自己就像個外人一樣,乞討問他們要錢。總拿我跟其他孩子比,他們怎麼不跟別的父母比,這家孩子又怎麼怎麼樣,那家孩子又怎麼樣,可是呢 你們知道別人家家長又怎麼樣嗎。是,在外面打工賺錢,我不能自私的讓你們回來,所以呢,我可能跟你們不會太親近,也別怪我,我還真不是沒良心。我自己裝也裝不出來。你們也彌補不了,也晚了。就這樣吧。晚安,該睡了


看到這個問題自己就進來了。

說說自己的情況吧,我是93年出生的。剛滿一百天父母就帶著我外出打工了,小時候不記事,有些事都是後來聽父母說的。剛到新的地方時一家人日子過得很苦,自己那時候小我媽只能在家帶我,我爸出去幹活,先是下煤礦後來怕不安全又去了水泥廠扛包每天要裝一車皮大概60噸,不過我爸說他那時候年輕完全沒感覺,就是吃得多一頓能吃十幾個饅頭,哈哈,那時候工資也不高几乎每個月都剩不下還得借錢吃,所以後來爸媽覺得這樣不行,不賺錢所以該行自己做生意。

接下來就是經歷了,那時候父母年輕一門心思想著多賺錢所以把我託管在一個當地的奶奶家每月給一些生活費,照顧我的那個奶奶超級好因為自己沒有兒子所以把我當親孫子帶,父母也很放心,所以每天的節奏就是他們天不亮就出去,去市場提貨,每天忙到晚上11,2點才回來,所以,我的狀態就是早上看不到,晚上他們回來我也就睡了所以雖然和父母在一起,也基本沒什麼接觸。在我10歲之前他兩就去了一次家長會,連小學二年級我們轉學校都是我自己去報的名,那時候我還只是個8歲小孩啊,可憐報名那天在一幫大人腳底下怎麼也擠不進去看一眼分班的榜單,當時都快哭了。

這樣的日子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暑假有了轉變,父母想要回老家了,他們在老家買了房子,然後我們一家就在那年暑假哼哧哼哧的回到了遠在400公里外的老家縣城,本以為好日子就要開始了,可似乎命運還沒有折騰完我們,在縣城帶的那半年,父母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沒有合適的生意可做,因為小縣城那時還不發達,所以在生活壓力下父母做出了決定再回原來的城市賺錢,至於我則被留在的縣城,照顧我的人是我的親奶奶。我還記得他們回去的那天正好是小年下著雪,在收拾完所有的行李後,我媽來的我的枕頭前,我還沒起朦朧中我媽說了一些話但自己沒太聽清,最後又在我旁邊放了10個硬幣給我當壓歲錢,然後他們就走了。聽後來我爸說,我媽在回去的時候哭了一路,我爸他也是強忍著,想想大過年的別人都往家趕,自己卻要為了生活在去奔波,那種心情,唉~

從這開始我就開始了自己長達8年的留守生活,2年小學,3年初中,3年高中,可以說在青春期最需要別人引導交流的年齡里,我只能自己一個人去承受,奶奶只能照顧我的吃穿,不能給我心理上的安慰,而父母也每天都在忙碌,雖然經常打電話,但不在身邊又怎麼能切身的感受到我的心情。好在自己還算董事,雖然父母不在,但自己也沒做死;雖然小縣城風氣不好,但我可能比較內向,沒有學壞。在最孤獨的時候自己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成績一直都還不錯,最後靠上了比較好的學校。

總結自己這段經歷,雖說自己的結果還算好,但不得不說沒有父母陪伴,人生真的少了很多,自己說實話現在有些時候跟父母還有隔閡,雖然自己真的很體諒他們,他們也很關心我,但不在一起生活,還是會有很多隔閡。

我真的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變得更好,不需要我們在去為了生計背井離鄉,不要再多出那麼多的悲劇,每一個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都可能是即將折翼的天使,希望我們的盛世和平能真正讓我們每個人都幸福。


活得比別人老練,從小到大沒撒過嬌,極度缺乏安全感,自卑到骨子裡,然後決定從今往後,就算他們老了也絕不會住一起。

我兩歲就跟著奶奶住姑姑家,姑姑姑丈對我特別好,姑媽的教育觀念也蠻超前,對於我,她是比較費心思教育的,所以我非常感謝姑姑。

至於父母,我也不會說跟他們特別疏遠,因為我比較能說,各種逗他們,但是,尊敬是一回事,親近是另外一回事。

我很尊重長輩提出的建議,觀念不合但沒必要有特別抵觸的情緒,他們也不是能完全束縛你的思想和行動,所以,跟家人好好相處,然後過自己的人生。


2018年1月3日更新:

說起來,還有點兒心酸。

終於知道,我不是父母的親生女兒哎。

一直以為自己也就是不和父母親近,關係冷淡而已。

前幾天,回老家了一趟,媽媽和我聊天,談到一個堂妹,說她不是伯父親生的,然後說: 你和她是一樣的,你看人家,都沒有負擔,你不要多想。

我愣住了,我回問一句: 我不是媽媽你生的嗎?

我媽一臉說錯話的表情,沉默了好幾秒,真的,我當下是放空的。

我回來真的想了很久很久當時的場景,突然覺得好多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比如為什麼我妹和我同年生,生日只差8個月,為什麼我們之間長相形態差異那麼明顯,為什麼我從小和爺爺奶奶待在一起……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心情真的複雜,可是想想,現在的關係,親生與否又有什麼分別呢?^_^

…………………………分 割 線…………………………………

更新一波,就當舒緩心情了。

前兩天,趁國慶,回了趟老家,去看我太爺爺,離開前中午,爸媽請我舅一家,還有其他親戚陪同吃飯,本來,大家高高興興,誰知道我爸和我舅吃著吃著就聊嗨了,嗨著嗨著就吵起來,吵著吵著就……不歡而散。具體原因不表,反正呢,兩個人,搞得全家心情都不好,當然,我覺得是我爸錯大發了。

感覺自己就是被夾在中間的小老鼠,心累。

印象比較深的呢,從宴席開始我爸就不咋搭理我,還給我說:「你以後叫我啥都行,我無所謂。」

雖然說,這也沒什麼,但當著那麼多人的面,那樣說話,我真的有些生氣╰_╯

下午分分鐘,離開了老家。

大人真是一群戲精。

________________以下原答案________________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沒有和父母親完整生活過的孩子,默默進來答一波。

打從有記憶開始,父母對我來說,就是空白。並不是我們離得有多遠,也不是經濟有困難,只是因為他們在撫養我的妹妹。

暫且接受這個理由,總之我的人生,以14歲為分割線,到至今23歲為止,前一半和姥姥姥爺在一起,後一半和舅舅舅媽在一起生活。

爸爸媽媽對我而言,是客人般的存在,可以說是熟悉的陌生人,只是親戚的關係,儘管他們可能不會這麼認為。我會怕,也會有深深地距離感。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小學,有次周末,爸爸媽媽接我回他們家,可能是要住2天,我沒扭過,就去了,然後,當天晚上,妹妹惹了爸爸生氣,就被打了,這讓我恐慌,恐懼之下,我偷偷出門,一路跑回姥爺家。忘記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只知道打那之後,爸爸媽媽再生氣也不會在我面前打我妹,只是凶。

而我在父母家,也是像客人一般,不敢自在,不能自在,那種時時刻刻緊繃的感覺,如影隨形,記得小時候吃雞蛋吃膩了,有次在父母家吃飯,他們不知道,硬是鼓著我吃雞蛋,我就邊哭邊吃,壓抑著想要嘔吐的感覺,吃完了它,內心充滿了不安和傷感。

14歲前曾經有段時間,很是仇恨父母,說不出的厭惡,甚至在我的桌子上,都刻下埋怨的話,一次又一次仇視他們。後來,慢慢覺得他們對自己來說可有可無,於是便選擇了無視,和隨意,就像普通人。直到現在,我們之間和親戚朋友一樣,一年半載見不到兩面,互相也不怎麼聯繫。

在我的人生,我唯一最親的人就是姥爺。然而,在姥爺去世後,我的天塌了,人生也變換了方向,從此我和舅舅舅媽生活在了一起。

說實話,舅舅舅媽,對我很好,我也很感激他們。但是畢竟不是很親的關係,我始終有一種距離感,我不敢做錯事情,也不能放肆任性,那些所謂的青春期小孩子的叛逆,對我來說,是不能去做的。

可能不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關係,我的親妹妹和小表妹,都對我說過同樣的話,「你記住了,這不是你的家,這家裡的東西都不是你的!」這對我而言,真的是如尖刀般刺痛的傷害,可能他們忘了吧,而我,至今難忘,內心裡,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媽媽甚至在有外人的場合,還不顧及我的想法。總覺得我是個笨笨的,腦袋不靈光的孩子,我人生中,獲過的獎勵,取得過的成功,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其實他們根本不清楚。看著談起我妹他們眼中的光,我也知道說不偏心是假的。

我愛我妹妹,兩個都是,但我也羨慕。

我不知道和父母長大的小孩是怎麼的存在,也不能懂他們之間可以撒嬌,無話不談的感覺。我從來沒有過,對我而言,親情也就如此。

沒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過,他們給我的生長環境,造成我的性格極其敏感,很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善於隱藏情緒,懦弱,不敢表達自己,懷疑自我,和他人有距離感,懼怕親密關係,卻渴望有愛自己的人。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說到底,他們還是自己的父母。

所以,長大一些,才想要獨立,想要有自己的圈子,重新為自己投資,讓自己成長。

未來呢,不知道,惶恐不安,也默默期待。


出生就被奶奶帶回蘇州,從來沒和過我媽的奶水,5歲第一次見我媽,我叫的是阿姨好,到現在大三了和我媽兩個人單獨相處就覺得很尷尬


1.父親早逝,母親一肩挑起養我的擔子,從我上小學前就去外地上班了。

2.她是女強人,不管從職業(土木工程最年輕的女項目經理,在工地立足),還是性格(各種大大咧咧,跟男人一樣,不精緻,強硬,可以在工地壓制各種男同事)。

3.記憶中小時候沒有和媽媽生在一起長過一個月,小學全程缺席,中考陪我一個月,高二回來陪我兩年。

4.家裡人對我很好很好,我媽也是,我小時候是不愁吃不愁穿的類型,這是前提。

5.自己的價值觀和性格都是自己建立的,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小時候比較自卑,是想方設法討好別人的性格,特別怕做錯事,記得小時候打破了家裡的東西我會特別內疚和恐懼,會自己打自己的臉,但是並沒有人會罵我懲罰我。現在我比較自立,不喜歡麻煩別人,不會拒絕,最重要的是對情感看的很很很很很淡,不抗拒,不強求,親情友情愛情都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我覺得你傻逼我就不裸你,不管你是我的親屬還是朋友。

6.跟我媽媽的關係很親密,各種沒大沒小的,我們都很享受這種關係。但是問題是,我總覺得我媽的東西都是她的,和我沒關係,總覺得拿了她的錢我有點不好意思接受,最突出的就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為沒有衣服穿,曾經特別不好意思的和媽媽說,我能買一件衣服嗎。我媽當時說當然可以啦,然後立馬帶我去買。

7.無論如何,我的童年、我的人生都是因為她替我遮擋了所有的困難才得以無憂,沒有母親願意和孩子分開,這點不需要當母親都可知。


如果有一個愛你的爺爺奶奶,就會和別人的生活沒太大區別。會比那些從小被父母嬌慣著的人成熟一些,也會缺少安全感一些,總覺得沒人可以依賴,還有就是,和父母之間有隔閡。


曾經有一年暑假去父親的老家跟這爺爺奶奶住了一周(從小跟爺爺和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我只記得我住了沒幾天就哭了,因為想爸爸想媽媽,覺得比較孤獨。


留守兒童,很小的時候在外婆家,後來去了爺爺奶奶家住,聽長輩們說我小時候在外婆家很鬧的,很受寵,但一點印象都沒了。轉折應該是在爺爺奶奶家吧。我和我堂哥堂姐一起生活,被爺爺奶奶撫養。爺爺到是蠻疼我的,但奶奶的偏心是出了名的,喜歡堂哥(或許她根本就誰都不喜歡,只是更討厭我?)從母親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知道她非常討厭我,從我出生就開始討厭了。

她和我媽關係小時候非常差,(我媽是一個非常講人情的人,人蠻好的)所以可能連帶我都討厭了吧。小時候我一直都是那種嘴硬的不行的人,為此挨得打不計其數。奶奶經常偷偷給零花錢給堂哥,每次我發現了,什麼都不會說,心裡不知道什麼滋味。

經常被打,耳朵被奶奶撕破過,去外婆家被說了好久。小時候我真的很怕很怕她,只要她臉色一有不對,就感覺恐懼,但我向來都是會拌嘴的,打的最慘的那個就是我。 以前晚上吵了架,我跑到房裡躲起來,把門拴上,睡覺,害怕被打,結果第二天門被表堂哥打開了(我和堂哥一起睡)從被子里拖出來抽了一頓。還有一次奶奶晚上用磚頭砸窗戶,(嚇唬我?)被爺爺罵了。總之,我沒有享受我被奶奶疼愛的經歷,哪一天她不生氣我就很慶幸了。(被打的不止我 只是我是最慘的一個,堂哥堂姐還能相互以為,畢竟是親姐妹,而我永遠都沒有融入進去。)

有一次別人很好奇,為什麼我從來不喊他們哥哥姐姐,我會說我曾經被打的很慘嗎?我也是要面子的。

奶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我早上和她拌嘴了,罵了她,她跑到我們學校找校長告狀(我小時候成績很好),那個時候我唯一自豪的就是學習了,當校長把我喊到辦公室的時候,你知道我心中的惶恐嗎?mmp還以為我的校園生活就此終結。她根本就沒有想過這會對我的心裡造成多大影響,小學同學拿這件事嘲笑我的時候,我非常害怕別人說我是不孝子。校長說給我三次機會,以後再有這種情況就不給我三好學生了。每次又和她吵架時,我的心中都會數著,這是第幾次。

後來奶奶死的時候,我心裡真的沒有悲傷,但是大家都在哭,所以我也哭了,心裡還是有些自責的,為我感覺不到悲傷這件事自責。

後來每次到外婆家(外婆家裡的人都對我很好),我都坐立難安,很拘束,飯吃不完,我會偷偷倒掉,不敢跟他們說。能不去就不去,能早點回爺爺家就回 一切都表現的很懂事,總之和在奶奶家扮演的是兩種不同角色,我和父親也親近不起來,很懷戀小時候和他一起下象棋的日子,只是後來兩個人獨處都會有點尷尬,表哥表姐對我很好,但沒次他們到我家,我都會躲著不見,或是裝睡或是待在廁所里不出來,因為他們待我很好(小時候他們是寄養在外婆家的)很難受,後來再長大一點,或許見他們還是有點尷尬,但我可以主動喊哥哥姐姐了,哈哈哈。

母親很愛我 很幸福

奶奶那是過去式了,善待自己,善待你愛的人,自信點,自愛,就不缺愛

總之,熊孩子那都是被慣出來的,如果你碰到很乖巧的孩子,請善待她,因為他們都會記住你的好,只是不善表達。


其他的我也不懂..但是至少比普通孩子內向一點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畢節四個孩子自殺的事件?
民政部:「只生不養」的留守兒童父母將面臨多種處罰 對於這一決策你是怎樣看待的?
留守兒童和不是留守兒童長大後在人際交往中有什麼區別?
中國當前留守兒童問題有多嚴重?
中國孤兒院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TAG:教育 | 家庭 | 留守兒童 | 親子關係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