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互聯網+農業 怎麼發展?

農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互聯網+農業將會帶領農業走上新的台階,對農業發展起到顛覆性的作用。


隨著中國市場化進程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產業鏈上遊行業和品類開始了品牌化,農產品也不例外。從市場和消費者角度來說,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了「食以安為先」的消費理念。在無明確安全辨別標準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以是否大品牌、知名品牌為安全的判斷標準。此外,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也直接帶來品牌消費需求提升,成為農產品品牌化最直接的驅動力。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截止2014年12月,我過網民規模達6.49億u,全國共計新增網民3117萬人。而這些網民中,農村網民佔比27.5%,規模達1.78億,較2013年底增加188萬人。據調查顯示:約半數用戶會在一周內多次訪問電商網站;約三成用戶每月至少會網購一次;超六成用戶會在有明確購物需求時選擇網購。

有需求就有市場,我們從早期的丁磊養豬,到中糧的全產業鏈布局,聯想控股高調進軍農業,以及從各地政府積極倡導和扶持農產品品牌建設,加速品牌農產品的迅猛發展,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農業品牌在開拓國內市場、拉動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因此,農業品牌化除了挑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更主要的的是換回消費者的信任。

「互聯網+」時代,農業市場必將催生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轉型,品牌農業將迎來絕佳機遇。

一:精準洞察目標市場,認清品牌人群

農產品進行品牌化運作為農產品實現溢價增收開創了先決條件。但目前,由於大部分農產品還處在品牌化早期,有明確目標人群定位和價值訴求的農產品品牌鮮有見到。

雖然人人都消會費,天天都會吃,但這並不意味著,品牌農產品的市場無限大、可以賣給任何人。所以品牌農產品的目標人群定位有兩大選擇,其一是轉化目前的絕大多數非品牌消費者為品牌消費者;其二是轉化競爭對手的消費者為自己品牌的擁躉。不管選擇其一,還是兩種人群都考慮,品牌農產品在進行目標消費者定位的時候,都不能簡單地認為所有人群都是我品牌的消費者。

一般來說,對於農產品的消費者都以家庭為單位。其購買者既是決策購買,也參與消費。雖然,我們也說品牌價格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但她(他)們的購買和消費習慣,都或多或少會受到家庭消費習慣的影響,因此,價格相對於品牌農產品而言,並不是影響其購買和消費的唯一決定因素。

比如:某知名大米品牌,從大米的形狀和大米的篩選數量上去試圖說明該品牌大米的稀缺性,通過「物以稀為貴」來提高價值。但它始終沒有說出,這樣費盡氣力選出的大米究竟和其他大米有怎樣的不同、能滿足消費者怎樣的需求。

品牌建設中,人群屬性畫像是了解品牌宣傳等策略主導提供界定條件。因此,只有通過清晰的目標人群定位,才能清晰界定品牌農產品的目標人群,他們是誰,在哪裡,有怎麼樣的消費理念,什麼樣的家庭結構,怎麼購買、如何消費……品牌建設才能有的放矢。

二、產品力是第一品牌力

消費者的購買安全感只有在「品牌」上才可實現,所以對於企業而言,農產品的競爭終究是品牌的競爭,增強品牌效應至關重要。

然而,農產品生產區別於其他消費品生產,其生產的環節多、周期性強、產品品質、產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大。很多企業面臨增長與收益壓力,單純以成本導向而降低品質,甚至以次充好,引發食品安全問題,最終失去消費者對品牌的根本信任。沒有過硬的產品力,營銷做得再好,品牌力根基不牢,品牌高樓其不危乎。因此,農產品的生產控制、品質保障對農產品品牌建設來說就成為基本前提。

因此,我們在做農業品牌打造時,一方面,要遵循品牌農產品的的植物生長、種植等規律;另一方面,又必須具有區別於普通農產品的差異化特點,使其具備獨特的賣點或價值支持點。

三、建立品牌溝通的核心價值

品牌的本質是價值,品牌核心價值直接對接目標消費者的需求,觸動他們購買。品牌只有具備了獨特的核心價值訴求,才能在實現差異化的同時打動目標消費者。品牌農產品的目標人群需求是什麼,需求背後的價值訴求是什麼,哪些需求是最大的機會點,都需要通過核心價值定位來解答。

因為打造品牌是一個長期戰略,更大的價值在未來市場。市場上,我們耳熟能詳的多半是「地域品牌」,而非產品品牌。地域品牌的最大問題是好人壞人、所有人都可以用,就像我們今天,面對一大波掛有「陽澄湖大閘蟹」的蟹子辨不出真假,長此以往,消費者便也對這市場失去了正確 判斷,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因此,體現一個農產品的品質,必須藉助地域特色找出差異化。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藉助地域的唯一性,根據其經緯度、溫度濕度、光照時長、土壤結構等不同,也會生長出不同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因此,藉助地域特色找出差異化,進行產品特色賣點的挖掘,然後進行專業品牌化的包裝和便捷的服務,與消費者之間架起溝通、互動的橋樑,從而加強農產品品牌核心價值的傳遞。

比如:柚子因其清香、酸甜,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而被人們喜愛。我們做市調時發現:消費者之前在網上所買的柚子類產品,主要產自福建等一帶。可對於四川地區來說,因為其獨特的氣溫及地勢,所生產的柚子一點不比福建等地的柚子差,反而因地域優勢,其水分更足、嘗起來味道更清甜。因此,我們在推廣眉山「鄧伯伯柚子」時。針對目標人群的品牌核心價值傳遞上,一方面,鄧伯伯柚子一直宣傳「柚子富含的維生素營養,可達到身體的營養補給」的健康理念,同時通過一系列視頻凸顯其豐富的營養;另一方面倡導在四川地區高海拔上晝夜溫差的環境下「天然、有機」的作物種植方式,口感柔和、個大汁多肉飽滿,讓消費者愛不釋口,與其他地區的同類產品形成差異化,無形中給消費者傳遞出一種追求健康、綠色品質生活的品牌價值。

此外,品牌提供給用戶的體驗也十分重要,比如,前期客戶諮詢、後期的客戶維護以及中間的物流服務等,都是能構成用戶判別品牌體驗好壞的依據。

總而言之,品牌核心價值的界定,需要參考企業自身優劣勢、行業發展階段、競爭品牌的品牌認知、消費者需求的重要性滿意度指數、目標消費者定位等綜合因素來推導,而不是單方面的取決於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更不是農業企業的一廂情願或美好想法!


http://weixin.qq.com/r/eTh8ZAvE_FaHrU8H921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政策背景】7月14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200個示範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重點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的使用重點向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傾斜。在新公布的200個示範縣中,中西部縣區佔82.5%,貧困縣佔比超過43.5%,包括贛南、黔東、隴南、陝北等革命老區,每一個試點縣將撥款1000萬元扶持。

資金使用要求規範使用在三個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第二、用於支持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

第三、用於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現將地方通過競爭性方式選出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予以公布。請電商、物流、商貿、郵政、供銷、金融等各類企業和個人積极參与農村電子商務工作。

解析國家政策背後的創業商機

從最新國家政策看,農村電商、農產品電商、農村物流、農特微商將引來一股新的創業商機,具體會有哪些機會呢?我本人關注和扶持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的各種運營案例和迭代的模式多年,下面我來一一解讀接下來的各種創業商機:

一、農村電商、農村代購創業

2015年電商平台渠道下沉成為主流趨勢,京東、阿里等電商平台在縣域、農村電商領域殺得火熱。中國一線城市的互聯網網購人群4.5億左右,縣域及農村電商市場超過9億人口。隨著農村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在2015年出現井噴式的發展,農村電商創業迎來重要的商機。

農村人群有著特殊的現狀:農村用戶處於分散居住的現狀;農村互聯網購物還處於萌芽狀態;農民口袋逐步富裕,對品牌商品的需求逐步提高,但缺乏購物途徑。

【創業建議】這個時候發展農村電商、農村代購,是一個不錯的商機,可以參考集中創業模式:

1、借平台創業模式:阿里村淘、京東代購模式。這需要向平台電商申請,同時具有一定的門檻。

阿里今年推出的村淘寶計劃,將推進千縣萬村,馬雲計劃3-5年內投資100億元,覆蓋縣域及農村人口9.5億(佔全國70%)。

京東目前招募和簽約數萬鄉村推廣員,縣級服務中心超過100家,今年計劃開設500家縣級服務中心。據了解京東對縣級服務中心的全國布局從今年年初開始,目前百家縣級服務中心和萬名鄉村推廣員的第一階段目標已達成。

2、自主創業模式:集中本地用戶的需求,集中向各大平台下訂單代購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帶動更多的農村互聯網新銳人群的創業。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可行性大,創業風險較低,不需要有庫存風險,需要在部分具有互聯網基礎的農村試點,運營者需要具備一定電商運營經驗,關鍵是要解決與農村用戶之間的信任,價格、產品品質、便捷的服務是關鍵。

二、縣域農村電商物流創業

縣域經濟電商物流創業是當前非常好的商機,全國的快遞網路都能夠到達縣級城市,但要從縣級覆蓋到村級的物流,這是當前所有快遞的一大軟肋,不僅僅是普通快遞包裹,還包括大家電等品類的物流需求。京東、阿里菜鳥等各大電商平台為了布局農村電商,都在通過各種的模式推動縣到村級的物流網路建設。

阿里的農村物流戰略中明確,要在3-5年內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覆蓋全國1/3縣及1/6農村。

順豐布局全國農村網路,雙向商流+物流通吃。據說順豐已全面鋪開農村網路,鄉鎮達1.3萬個,相當於全國約40%鄉鎮。方法:順豐鼓勵員工回鄉創業,把順豐的服務網點下沉,內部創業直營模式建立鄉村站點,把快遞送到鄉下同時推動「城鄉購」將土特產通過微店賣出。趨勢看,順豐這是將農村雙向的商流物流通吃。

【創業建議】建立縣級快遞服務站,承接對三通一達、順豐、宅急送等快遞企業縣級網點合作,單一一個縣的包裹流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如果做縣級快遞節點站,可以對於快遞企業也是歡迎的。在縣到村的配送方面,如果包裹量集中,可以採用小貨車配送,或者藉助社會化模式整合資源,完全可以採取Uber、滴滴打車的眾包模式。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可行性大,創業風險低,主要需要搞定快遞企業個大區區總,同時對於電商快遞包裹流量是否穩定,進行風險評估,然後就是自己的社會化的運力資源的整合和調度能力。從商業模式上看,如果打通了縣到村級的物流,對於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都有價值。

三、農村刷牆創業

某農村刷牆公司年入幾千萬,被估值10億。刷牆的商業價值:抓住農村互聯網的入口;運營方式:招募20餘萬網路村官,線下推進,僱傭農民;數據:整合農村1萬家小賣部對鄉村用戶分析;策略:策劃農民打交道的語言刷牆...上游對接各大想進入農村市場的電商品牌、互聯網品牌、家電、快消等。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農村刷牆,典型的是農村廣告的導流入口。就像城市電梯分眾傳媒一樣,路口的地方是廣告的重要陣地,而且低成本的位置、低成本的社會化眾包勞動力。重要的挑戰:1、如何獲得上游的廣告投放客戶,特別是抓住品牌進入農村的客戶;2、如何組織社會化的資源去刷牆;3、需要有一定創意的設計,結合農民的語言。

四、農產品電商創業(F2B和F2C)

農產品直供模式即Farmto Business,當前主要聚焦在城市本地化為主,消滅中間的渠道,直接將產地與城市酒店、食堂、學校、機關等機構對接,這樣的模式已經在全國各地出現,而且有的已獲大額風險投資。我這裡要說的不是要去搭建這個平台,作為上游的平台,他一定是多農業基地對接的,我建議的是農產品產地(基地端)的創業者,去幫助農民規劃指導種植,然後對接上游平台,因為農民不懂電商、也不懂集中採購、訂單農業,這需要新時代的新農人以創業的形式去組織,去對接。

線上多渠道模式Farmto Customer,對於多品牌農業基地的產品,一定可以借用淘寶等平台,推動F2C的模式,直接從農場對接家庭,而且可以採取預售和訂購模式,或者叫代養、代種植模式。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這個創業機會是值得大家探索,傳統農場主根本不懂互聯網,也不懂品牌,跟沒有商業化思維,如果年輕的朋友在這個領域去整合,幫助農民推動以上兩種模式,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

五、農特微商創業

2015年農特微商全面爆發,如果你那裡具有地標性的特產,具有農特微商的基礎,那完全可以參與農特微商創業。我們正在推動萬人農特微商創業孵化平台,農特基地方面已經聚焦了600多個全國農特基地,重點扶持50大農特基地。全國建立20大農特微商創業孵化園,所有對接農特微商基地產品的渠道創業者,同樣可以申請渠道創業。同時農特微商還打造全網的快物流通路,幹線+城市配送的快物流網路。

國家高度重視「互聯網+農業」的新商業模式,農特微商以全新的商業模式帶動行業發展;落實萬人創業孵化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推動產業流通變革,以新型C2B的扁平化供應鏈訂單農業模式。

適合農特微商創業的對象有:

1、基地:地標性農特產,具有獨特價值的農特單品。產能穩定、品質可控,適合於當前的物流承運。大型基地最好走品牌化的策略,中型基地和單品走眾包的品牌思路,小型的單品那就玩的心態運營。

2、渠道:只要你會玩社群,參與農特微商的天使會員現在都在快速成長孵化,農特微商會給他們推薦靠譜單品,然後協同基地,空手起家玩社群營銷,玩轉一個單品後,註冊一小公司(申請農特微商平台孵化),如果有可能,搞幾次O2O體驗,名氣出來了。7月14日商務部、財政部的政策明確了200個縣每個縣扶持1000萬的資金,完全可以聯合基地申請扶持款。

或者自己建立獨特的微商運營體系,再農特微商大平台申請多個單品玩轉農特微商。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農業是一個大行業,每一個人1/3的工資都是被吃掉的,所以農特微商,在社交電商時代,具備重大的創業價值,一萬人創業都不夠,可能要帶動百萬、千萬人的創業,每一個吃貨,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創業者。農特微商是每一個人都會參與吃貨微商創業的商機。湖南有三個大學生,20天操盤農特微商,賣出40萬價值的土蜂蜜。所以這個對於大家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機會。如果要申請農特微商創業可以加入農特微商萬人創業孵化平台

六、農村O2O服務平台創業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O2O服務平台,不是單一的物流、電商。以日日順為例,日日順在全國布局了2萬多個村級服務站,日日順的服務不僅僅是物流,包括家電送裝、以舊換新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以服務家住農村家庭的消費入口擁有足夠大的商業機會,而且可以衍生出代購等價值。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O2O的服務是建立村級服務站的重要的網路,如果全中國主要的農村市場都建立O2O的村級服務站,這將有重要的商業價值,不僅僅是京東、阿里要和你合作,其他諸多品牌要布局農村市場的,都會搶著給你合作。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布局這張網路,在起初階段如何運營,如何以眾包的形式玩?這裡我不細說,如果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聯繫我

七、農資集中採購平台、農機融資租賃創業

農村集中採購平台其實按理說是供銷社的事情,但國企的體制,中國的供銷社沒有一個玩轉互聯網的。所以「互聯網+農業」發展的今天,應該嘗試被變革了。結合農村對農資、種子、農業機械的需求,完全可以搭建一個農資的集中採購平台。如果涉及重大的農業機械設備,還可以和金融機構推動融資租賃模式,獲得更大的商業空間。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這個領域具有商機,但是需要有多維度的資源支持,各地供銷社可能還會設立有門檻,尚未完全社會化,建議要玩這個創業的選擇發達的地方,而且互聯網影響程度比較高的農村。同時最好在資本的驅動下,與縣級和市級的相關部門對接,然後協同借力推動,這個領域的商機是絕對有的。

八、農村電商培訓創業

7月14日商務部和財政部新政中,中央的20億扶持農村電商發展,有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用於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整個新農業的發展培訓是一個重大的市場,需要有互聯網新思維的人,走下去,走到縣域和地方進行交流培訓。我今年4月份受邀去湖南郴州永興縣2000人的農特微商的培訓大會上,讓湖南最大的冰糖橙基地的合作社和政府煥然一新,讓他們看到了互聯網+農業的新發展基於,特別是對於他們的地標特產的互聯網化。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這個商機即迎合政策的需求,又以培訓帶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特別是農特微商全國目前布局20多個農特微商創業孵化園,帶動基地和渠道玩轉農特微商,當前已經申請農特微商天使會員的朋友,會逐步孵化成導師,不但自己會操盤農特微商,接下來還會影響和帶動一批人。

如果你會玩淘寶、會玩微商,嘗試推動地方農村電商創業培訓是一個不錯的價值。

九、農村旅遊平台創業

農業互聯網化,帶動的不僅僅是商品買賣和服務,另一個產業旅遊業也是巨大的商業價值。如果全國地標性特產的地方,搭建農村旅遊體驗的大平台,以吃貨體驗+鄉村游+訂單農業+互聯網營銷為一體。今年6月,農特微商知名品牌,互聯網燕窩第一品牌「簡小妞燕窩」,就組織了一場走進馬來西亞的燕窩尋燕之旅獲得了非常有價值的效果。

【創業成功率】

【商機評估】這個商業模式不需要太多的商業化的推進,只要整合全國具有特殊的農業基地、農特基地,然後搭建吃貨旅行粉絲為群體,可以完出很多的商業模式。

【綜述】

互聯網+農業,不僅僅是向農村賣商品,也不是把農村商品賣向城市,這是一個生態體系的搭建,也是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大平台,特別是農特微商的結合。

盤點這9大創業模式,遠遠比在城市裡創業更容易。農村更是一片創業天地,只要對農業有情懷,願意帶著互聯網的新思維殺向農村的創業者,都會擁有商機。

這個社會,成功者都不是等待者、也不是觀望者,也不笑談者,更多的是執行者。

一切商機是干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一個好商機,100個人想到了,結果只有10個人敢於冒險去做,做的過程中9個半途而廢放棄,最終最堅持的那個做成功了!也許他還不是最先當道這個項目的人。所以成功和愛一樣,是做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網路轉載,但覺得說的挺對的


國家發改委1月8日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司長吳曉表示,下一步工作重點要大力發展農業的新型業態,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

  他表示,關於工作重點,主要有三個方面,就是《指導意見》明確了三個方面的著力點。

  第一,發展多類型的產業融合方式。《指導意見》除了強調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引導產業集聚發展以外,還提出了通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等方式,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這裡面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也就是推進農業的內部融合,核心是以農牧結合、農林結合、循環發展為導向,強調優化農業種植養殖結構,建設現代的飼草料產業體系,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二是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關鍵是加快農業由生產環節向產前、產後延伸,也就是「接二連三」,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健全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創新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模式,加快推進市場流通體系與儲運加工布局的有機銜接,增強對農民增收的帶動能力。三是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的形勢,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農業從單純的生產向生態、生活功能的拓展,大力發展比如像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等。包括鄉村的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四是大力發展農業的新型業態,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完善配送及綜合服務網路,推動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發展農田藝術景觀、陽台農藝等創意農業。積極探索農產品個性化的定製服務、會展農業、農業眾籌等新興業態。

  第二,培育多元化的農村產業融合主體。主要是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基礎作用,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發揮供銷合作社的綜合服務優勢,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特彆強調要提高農戶對等協商的能力,加快培育農村新興經營主體,鼓勵新型職業農民、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領辦合作社、興辦家庭農場,探索建立新型合作社的管理體系,拓展農民合作領域和服務內容,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

  第三,創新產業鏈和農戶利益聯結模式。這一點非常重要,圍繞股份合作、訂單合同的利益聯結模式,鼓勵龍頭企業建立與農戶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強調以土地林地為基礎的各種合作形式,凡是享受財政投入或者政策支持的,承包經營者均應該成為股東方,並採取「保底收益加按股分紅」等形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的收益。引導龍頭企業創辦或者入股合作社、合作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社入股或者興辦龍頭企業,實現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深度融合,強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的激勵機制,國家相關扶持政策要與這個利益聯結機制掛鉤。



不正視、不改變農村依附於城市的結構性機制,「互聯網+」無異於隔靴搔癢。

·

如今,除了資本下鄉,打著發展農村、服務農村的旗號,互聯網大佬們也要跟著下鄉了。

2014年,可以被視為是互聯網下鄉的元年:京東商城推出了以「京東鄉村推廣員」為核心的農村電商戰略,計劃在全國每個縣設立服務中心,並招募100-600個鄉村推廣員(每個行政村1人),全國總計10萬個鄉村推廣員。京東希望以此來「深耕農村市場,推廣農村電商」。

同年,阿里巴巴也開始通過農村淘寶項目,制定了「千縣萬村計劃」,計劃投資100億元,在全國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阿里巴巴希望以此來解決農村買難賣難的問題,在拓展農村市場的同時,也幫助農產品進城。

騰訊也不甘落後,2014年11月正式在貴州黎平縣銅關村開啟了騰訊「為村(We Country)」平台,以此來溝通農民和第三方客戶,將兩者的供給和需求對接起來。騰訊希望「以『互聯網+鄉村』的模式,為鄉村連接情感,連接信息,連接財富。」

·

騰訊的「為村」項目宣傳中包括「為村三式」:移動互聯網工具包、資源平台、社區營造工作坊,通過三者實現村裡、村外的不同聯結。圖片來源:騰訊為村官網

·

相對於互聯網已經飽和的城市地區,中國廣袤的農村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農村,被視為是「喧囂互聯網的沉默之地」。但也正是這樣一塊沉默之地,在互聯網資本的眼中,成為一塊有待開發的處女地,國家層面也開始倡導互聯網下鄉,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的國家戰略構想。

不可否認,「互聯網+農村」確實能夠給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帶去一些變化和發展:改善農村的通訊基礎設施,擴大農民接觸的信息資訊,緊密留守人員和外出務工人員之間的聯繫,甚至也能增加部分農民的收入。但即便如此,有幾個問題還是得細細考究。

「為村」真的為了鄉村?

第一個問題是,「互聯網+農村」這一模式中連接的到底是哪類「農村」? 眾所周知,由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農村」這一名稱之下其實包含著不同類型的村莊,比如城中村、城郊村以及偏遠農村;經濟發達村、經濟欠發達村和經濟落後村等等。

那麼,「互聯網+」能夠一視同仁連接這些不同類型的農村嗎?其實不然。只要我們考察一番當下互聯網對接的農村,就不難發現,恰恰是那些具有優良生態環境、山清水秀的村莊,頗具民族風情的少數民族村莊,或者是具有豐富土特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的村莊,才成為對接的對象。例如,騰訊「為村」項目最重要的一個落地點——貴州侗族村寨,是一個具有民族風情、生態環境優良的村莊。

·

2015年8月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銅關村成為騰訊互聯網+鄉村的第一個試點,騰訊為其設計了一套VI和智慧旅遊服務項目,圖為銅關村是深藏於大山的傳統村落。圖片來源:網路

·

顯然,這些村莊有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擁有可以為資本所開發和利用的資源,無論是土特農產品、民族風情還是無可比擬的生態環境。這些資源都是城市地區所沒有的,因而能夠吸引城市人群來消費。所以,擁有這些資源的村莊,也就得到了互聯網資本的青睞,而絕大部分「資質平平」的村莊,是絕不會為互聯網資本所關注的。

既然具有「優質資源」的村莊青睞而吸引了投資,那麼這些村莊的村民是否能夠從中獲益呢?這是第二個問題。這裡舉個例子,筆者有朋友在廣西「長壽之鄉」巴馬縣做鄉村養老旅遊的調查,她發現各類資本為巴馬縣的「長壽」資源所吸引,紛紛進入當地開發養老旅遊、礦泉水等產品。當地農村土地被大規模徵用,建設起了各種度假村。然而,當地村民在得到一點征地補償款後,紛紛被資本趕離世代居住的村莊,遷入安置小區。事實上,資本向來需要的只是這些村莊的「優質資源」,而不是村莊里的人。

當然有人會反駁,互聯網下鄉主要是幫助農民將農產品賣到城市去的。但問題是「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並沒有改變「小農戶,大市場」的態勢,小農戶面對的仍舊是陰晴不定的市場。市場並沒有因為互聯網的進入而變得可控,一不小心,農戶仍舊會損失慘重。此外,真正能夠掌握互聯網銷售這一渠道的,只是少部分村民,特別是農村精英。在四川眉山一個柑橘專業村調查發現,村裡真正能夠使用微店、淘寶店的,絕大部分都是村裡的幹部和大戶,只有他們才有資源和能力去維護網路的銷售渠道。而對於大部分村民來說,利用互聯網來致富還有較大難度。如此,村莊內部的收入差距非但不會減小,反而會增大。

但我們不要忘記,互聯網下鄉真正獲利的,恰恰是互聯網資本。它們或為自己的軟體/app贏得客戶,或為平台吸引了商家而擴大了影響力。總之,互聯網下鄉真正的目的,是搶佔廣闊的農村市場。當然,我們不否認這些互聯網公司可能具有深厚的社會責任意識,但也必須承認,它們進入農村的首要目的是其自身的利益。正如某新聞報道的提問,騰訊「為村」項目是否就是為了替自己打造「基礎設施」,和淘寶、京東搶農村生意呢?答案顯而易見。

互聯網真能復興農村?

「為村」項目的負責人認為,「中國農村發展的整體滯後,是由於『失連』造成的,信息獲取的不對稱和資源分配的不平衡,產生了數字鴻溝橫亘在城鄉之間。」而改變鄉村失連的關鍵正是「互聯網+農村」。

不可否認,城鄉之間確實存在著數字鴻溝。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許多農村地區,甚至連最為基本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都沒有,更不用說豐富的信息資訊了。但如果直接將數字鴻溝視為農村發展整體滯後的根本原因,那麼,我們要追問的應該是數字鴻溝是如何產生出來的?

實際上,中國農村地區發展滯後絕非單單一個數字鴻溝的問題,而有深刻的結構性原因,即自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二元對立的城鄉關係。改革時期,確立起了地區等級差異的國家經濟發展策略,城市地區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中心和重點區域,在資源分配、政策實施上都享受國家的優待;而農村地區則是城市發展的輔助之地,其主要任務是向城市地區輸出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這一發展策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城鄉關係,即從毛時代的城鄉統籌發展,變成了改革時期的城市優先發展。

也就是說,中國的城鄉關係從「相成」變為了「相剋」。中國城市地區的發展並沒有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反而不斷導致農村地區的虛空化:空心村、留守老人和兒童、老人婦女農業等等問題不斷湧現。在這種相剋的城鄉關係中,相較於農村對城市的需要,城市對農村的需要更為迫切,因為離開了城市,農村仍可以依靠土地,而城市卻一定離不開農村的資源和勞動力。如此,一種具有等級性的城鄉二元對立關係形成了,農村被史無前例地緊密吸附在城市的發展之上。所以從過去發展來看,城鄉之間非但沒有「失連」,反而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愈發緊密。

·

以中國留守兒童為例,當前據估算已超過6000萬,即平均5個中國兒童中有一個是留守兒童,除此以外留守老人、婦女等都數量龐大,這是城鄉二元結構下的產物。圖片來源:網路

·

再看這些不同類型的「互聯網+農村」模式,實際上它們背後都有一個預設:互聯網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只要能夠為農村所利用,就可以促進農民增收、城鄉連接和農村復興。這種看法和當年對「綠色革命」的預期類似,認為只要通過一種技術或者資源的輸入,就能幫助農村地區擺脫貧困和落後,但結果如何呢?在沒有處理結構性問題的前提下,技術性手段的引入非但達不到預期目的,反而會因為被農村精英所掌控,造成農村內部差距的擴大化。

所以,不正視、不改變農村依附於城市的二元對立的結構性機制,單單想用「互聯網+」這一技術性手段來解決問題,無異於隔靴搔癢。可能的結果是,互聯網非但不能復興農村,反而會因為將農村資源進一步市場化,而成為城市吸取農村資源的一根導管。如果以此下去,農村發展將更加滯後和虛空化。

·

作者:陳三白

編輯:屐鬆鬆

美編:黃山

·

本文首發於土逗公社:互聯網下鄉:你家後院的桃子真的好賣了嗎?

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http://weixin.qq.com/r/OnVnf03E9hCJrQkc9yAo (二維碼自動識別)


農產品貨源與市場對接,每個環節進行可視化操作,確保每個用戶了解產品品質,是未來農業電商的一個趨勢,也可 叫做可視電商,另外農業、互聯網、金融將更加緊密融合,為土地流程做好資金支持。


農業將可能成為互聯網行業以後最大吸金行業,也是最具潛力的行業,現在很多大型互聯網方面的企業都在做農業,如阿里、京東、亞馬遜、聯想等。以及目前很多投資機構也在注視農業項目的發展,且現在的金融環境也非常有利。農業創業最大的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生產銷售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產品質量和品牌化問題。

目前的政策支持也非常好,國務院印發的互聯網+行動指南中明確提到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指示。而且今年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扶持力度也不斷加大。互聯網+傳統行業,而傳統行業最具潛力的就是農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覺得農業未來的方向是農業信息的數據化,只有實現了數據化,農業的所有耕作都能在線上完成,發展訂單農業,根據訂單的供銷信息對農民進行反向指導,真正服務農民,再加上類似農技的指導,病蟲害的防治等,推進精準農業,才是未來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本。其他的都只是在治根不治本的...也許未來物聯網化、大數據、雲計算等都會應用在這個農場裡頭,大幅度提高農場的現代化程度。


基於手機應用的農業APP「田小二」,則是運用「互聯網+科技」的全新模式,顛覆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模式,讓農民走進精準化、智能化、數據化的農業新時代。

具體來說,「田小二」以測土配肥和智能配肥站為基礎,打破傳統農戶施肥不看作物不看地現象,實現一家一戶一測土,一家一戶一配肥的精準配肥定量施肥技術。同時通過網路交易平台,實現供應方與採購方的直接對接,讓廣大農戶購買肥料的資金便宜15%—45%。線上田小二APP上下單,線下智能配肥站生產,整個肥料生產過程公開、透明。

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擁有強大的3S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系統),將衛星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在農業精細檢測,不僅可以自動獲取定位、天氣、土壤信息等數據,還能測量田塊面積,預估田塊產量,病蟲害預防檢測等功能,幫助農戶做到科學種田,增產增收。

一起為中國邁入精準農業努力!


肯定是線上和線下一起結合吧。電商平台+線下實體/體驗店的模式,瀋陽農幫幫目前就在此方面有個好的項目,可以打024-83830077了解


很好的一個東西卻被大部分人玩成了概念


對於農業這個還沒有信息化就開始互聯網化的行業來說,所謂的智能化也只是智能硬體設備,說大數據和雲概念的都是扯淡。互聯網的第一步首先要解決信息的不對稱,當前隨便做個農業企業黃頁也比做什麼農資電商的實際用處大,當前很多互聯網農業企業的所謂"遠見",不過是從其他行業照搬過來的投機。當前做的比較好的有實際價值的,火爆農資網(企業招商,網站類),人人種品種大全(農作物品種信息集中地,微信公眾號類),農財網種業寶典(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類)。


互聯網不是萬能的,我理解互聯網對農業的影響在於:

1.網路的發展,讓信息互通,溝通的門檻降低,但現在農業的細分領域還缺乏專業的大品牌平台,現在的買賣還是傳統的方式,沒有突破性改變。

2.人們對食品安全,健康的需求會驅動一些農產品的價值體現。

3.寄希望於農業科研對農業產生技術性革變。


各個行業的互聯網+道路都走得風生水起,那麼互聯網+農業的發展趨勢如何呢,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互聯網+農業的各個環節,推薦看這篇文章【乾貨】互聯網+農業的各個環節,細節不再贅述。


互聯網時代,基於用戶體驗及市場信賴的塑造,農產品的可追蹤和可溯源操作,成為農業數據化的發展方向,利用互聯網技術深刻運用的智能農業模式是成就互聯網+農業的第一階段,將農產品的種植過程透明化、可視化、數據化是農業互聯網化的戰略基礎。同時配套互聯網營銷綜合運用的電商及其附屬的模式,打造自有平台和渠道,配合實體的運作是互聯網+農業的第二階段。利用互聯網平台實現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實現跨界的鏈接,形成價值鏈和產業鏈,使我們企業更多的參與到各個環節當中去將是互聯網+農業或者是農業+互聯網的最終目標。


互聯網加農業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正在四川涼山籌備一個互聯網養雞項目,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交流,微信yyp_han


政府將為「互聯網+農業」 指路導航

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並正式確立其為國家戰略。前不久,國務院出台「電商國八條」,提出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針對「互聯網+」,各大部委正醞釀出台相關政策規劃,而「互聯網+農業」則率先搶到了這一政策紅包。

農業看起來離互聯網最遠,但農業作為最傳統的產業也決定了『互聯網+農業』的潛力是巨大的。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印發,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2年聚焦「三農」問題,顯示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持續而高度的重視。

「互聯網+農業」這一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縮短產品到餐桌的距離,也同樣能幫助農業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滯銷問題,減少農產品市場交易風險和經濟損失。面對巨大發展與產業升級的機會,如何讓中國農業迎風起飛,落地執行,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有機農業新一代的寵兒,因其無農藥無化肥無激素深得人們喜愛,但是,與普通農產品相比,有機農產品本來已經價格不菲,如果還要走傳統的流通渠道,那麼經過眾多的中間環節到終端,價格肯定已經高得讓消費者消費不起。所以,為了保證產品的銷售暢通,必須尋找新的銷售渠道。我們發現,通過微營銷可以解決,比如古糧今典的有機大米,人們可以從微信商城上直接購買到,省去中間差價,並且無區域限制。如果只靠傳統模式,只會重蹈今年的油桃滯銷後路,浪費了農民伯伯一番心血不說也讓更多有需求的人們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市場將是供不應求,那將是不堪設想。

所以我們面對「互聯網+農業」這樣的機遇,要把這些政策還有建議都要用到實踐中來,不能只空談,從各電商平台傳來的數據表明,我們多年來的行為習慣如消費習慣、生活習慣等,正因為互聯網的影響而不自覺地發生著改變。6億多網民的龐大群體,意味著互聯網所能創造的潛力、可以拓展的空間更大。正如業內人士所指出的,「互聯網+農業」呈現出美麗前景,關鍵在於傳統業態要主動適應「互聯網+」的改變,主動運用「互聯網+ 「。原文來源來古道農業山東古道農業官方網站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華中農業大學的三田課程?
我國 61 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人推廣轉基因的理由是否合理?
「新土改大幕拉開,33 區縣入圍農地入市改革試點」到底是什麼意思?跟前段時間土地確權有何關聯?
關於轉基因大豆的危害性是真是假?
中國農業實現現代化的難度有多大?

TAG:互聯網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