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是否是一種設計准入門檻很高的產品?為什麼微軟推出了這麼長時間也沒 OEM 能做出類似的東西?


首先,類似的產品其實是有的。Surface在工藝上也並非難到其他廠商無法生產的地步。

其次要明確的是,Surface是否意味著未來筆記本的趨勢,如果是,是否還有別的趨勢,是否OEM一定要生產這樣的造型的設備?

那結果就顯而易見了,Surface代表了2 in 1中的趨勢之一,但並不意味著全部,對於OEM廠商來說,還有各個不同方向。

比如騷尼的:這也是一種方向。也是集成支架也是外接鍵盤,為何非要做Surface那樣呢?

再如呆鵝的New XPS,無數媒體驚呼這就是未來趨勢啊,窄邊框太美不敢看(實際體驗確實很美,但是機器有點厚)

13英寸屏幕放到12英寸的機器中,何嘗不是未來趨勢呢?

又如ASUS,New ZenBook,12.3mm厚,僅有1.17kg,輕薄也是未來趨勢之一。全鋁製機身其工藝和設計並不比Surface難度低多少。

大廠有自己的定位和對於未來方向的研究,未來嘛誰都說不準,為何要選擇Surface這樣的方向?

微軟花了8年時間才做到了Surface Pro 3的樣子,當然其設計過程之繁瑣,難度也確實很大,畢竟開創了一個新的形態,我就曾見過不下10個版本的Surface草稿,3D列印模型更是多得數不清。

說完大廠再說小廠,小廠一是實力不足以支撐那麼長周期的研發,而是與利益相衝突,深圳廠商那流水線,如果親眼看到,簡直不相信這些產品能用。

更別說為了1mm的厚度,多一個小時的續航時間,做大量的研發工作。小廠就不多說了。

回到提問,肯定Surface的設計和製造工藝,但並不是OEM做不出來。

回答完畢。


簡單來說,就是舊模式在新市場已經玩不轉了,APPLE這個顛覆者自頂向下地顛覆了大半個消費電子市場的規則。它看出了消費電子市場過於追求廉價化造成的市場真空,及時地推出了不追求廉價的產品,迅速填補了真空。而一旦這塊真空被填補了,普通OEM就很難再來分一杯羹——尤其是當它們本身還保留著行業慣性的時候。

相比之下Microsoft完全是個後來者,具備快速反應能力,又享有後發優勢。不過這幾年OEM們也開始慢慢追上了,跑的比較快的例如Dell,跑的比較慢的例如Acer。等大家都緩過勁了就好了。

==

咳咳剛才都是胡扯的。可信可不信。

Surface在工藝上確實有不少難題,但並非一般OEM做不到。就是得下很大成本而已。比如說Surface 3微軟能賣到3000-4000價位,同樣配置如果是國產寨板可能也就2000.甚至更低。這沒辦法,就是個工藝成本問題。Surface從Pro3開始,用膠用的比蘋果還喪心病狂,拿人家移動硬體的思路做PC硬體,整機都高度集成高度粘合,就為了降低點厚度。。。寨板、普通OEM的話往往不會為了追求一點點厚度或者為了一點點電池空間,付出這麼高的成本。

比如說Surface 3和Pro3的屏幕玻璃就是史上最薄屏幕玻璃之一。薄到極端情況下可以因為熱脹冷縮而破裂。而問題在於這倆設備屏幕都是用熱膠粘的,所以就必須用特殊的加熱+屏幕取放一體設備來安裝、替換屏幕。自己手工換屏、開啟屏幕可以說是一定會碎。

所以其實所有的Surface維修都得回到工廠去弄。因為如果每個外包售後點都配個這樣的機器,微軟還負擔不起這樣的成本。。。

儘管如此,成本也已經非常高。寨板、普通OEM們根本不會這樣做的。


簡單的說,這是PC行業慣性,都在拚命玩成本控制來擠壓利潤,因為PC同質化,主流機型均為壓縮成本的典範,

比如說! 你看主流PC在這個價位有多少能夠帶入筆觸?,THINKPAD貌似從X230T後,整個X系列都開始不帶筆觸,而筆觸變成高端象徵,哎。

一體鋁成型的APPLE本子面前,AIR做到5K以下,拋開性能,PC屆有幾台敢用一體鋁成型?

哎,死循環,出貨量問題又是死穴,目前整個高端PC本子,又有幾個是可以延續到二代將模具下放至中端機型。哎

繼續拼價格戰,最終你看利潤都在APPLE那裡去了


你是說七彩虹那個五百多的8.9寸w8平板么?


我拋個磚

首先,我覺得surface 3才算真正的好產品,前面兩代真心一般。

拆機顯示,蘇菲3用了大量膠水,對組裝要求很高很高。

山寨廠恐怕沒這麼好的工藝,而大廠呢?肯定放不下身段赤裸裸的抄襲,所以市面上長得像蘇菲3的機器除了微軟,別無他家。

其實蘇菲3的價格擺在那裡,這種價格下的大廠都不乏精品,只是長得不一樣罷了。


是的,從這個首發的處理器也能看出來。一直受限於技術的。


1surface利潤很高嗎

2單一產品缺附帶一系列配件

3技術複雜,售後麻煩


他要出一款Surface mini才能行。


如果你說的是觸摸屏電腦,那麼據我所知最早的是IBM ThinkPad Leapfrog

1992年由工業設計大師 Richard Sapper與Sam Lucente合作設計。是Richard Sapper 「cross-pollinator design」(交叉作用設計)的代表作之一。在1994年獲得 Prize Compasso d"Oro.

自帶支架

有鍵盤和擴展塢

有筆

如果你說的是Win 8之後的現代平板設備

ThinkPad Tablet 2搭載完整版 Windows 8 Atom Z2760處理器 發布時間2012年8月

2013年1月 ThinkPad Helix 發布

酷睿處理器 1080p 配置幾乎跟晚一個月的 Surace Pro 如出一轍,但是更偏向商務人士。

第一代Surface Pro 發佈於2013年2月

第二代Surface Pro 發佈於2013年9月

直到第三代Surface Pro, 微軟才有區別與普通其他OEM的設備。

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3:2屏幕。


我只說一點,微軟在中國的零售(不知道國外怎樣)簡直是智障。先前xp系統到win7和win8系統,中國給過話不要整雲端。結果最後是政府採購隨著xp系統的壽終正寢而完蛋;後來他突然開竅了,中國政府喜歡封閉的,那我就封閉。於是他把xbox鎖區了,想用這個換取廣電的快速審批,想逼索尼也鎖區達到國行遊戲數量平衡——廣電說我不管你鎖區不鎖區我也不明白那個幺蛾子,我就知道什麼遊戲想拿號發售就得給我審批:於是提前上市半年的xbox one國行在半年沒再沒有退出一款遊戲,反而在索尼上市那天被一舉逆轉,現在反過來要借索尼的單項鎖區來央求廣電達到xbox one也能單項解鎖,把自己的主動變成完全的被動。所以作為一款大部分人都不感興趣不會買的產品,sf3出個毛線oem產品呢?大眾誰特么關心呢?沒市場沒客戶那還oem個屁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選擇 Surface Pro 3?
在 Surface Pro 3 上使用 Linux 的體驗如何?
求助:最近想買一個平板,在考慮iPad各個型號和surface,請問哪種好一點?
如何評價蘋果 WWDC17上宣布 Apple Pencil 在iPad Pro上延遲僅 20ms?

TAG:設計 | 微軟Microsoft | 科技 | 平板電腦 | MicrosoftSur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