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不推薦以叔本華的書作為哲學入門?叔本華在德地位如何?是否屬於心靈雞湯級別?
好吧,我是看完西方哲學史,然後選擇了叔本華打算破門的……
1. 是否適合入門:
筆者是通過讀叔本華才漸漸了解西方哲學也漸漸對其感興趣的,我沒有聽別人說過叔本華哲學不適合哲學入門,尼采恰恰也是通過讀叔本華走上了哲學之路,伯格森和榮格也是十幾歲便讀叔本華,進而對哲學產生興趣。如果你對他的哲學有興趣願意投入精力研究,那在我看來正是非常好的哲學入門選擇。因為他的哲學吸收了康德哲學的一部分內容,我也正是因此才又有興趣接觸康德哲學。
2. 叔本華哲學的地位:
對叔本華哲學的地位的學術界評價近年來在西方越來越公允,這裡有篇高宣揚教授的文章用以說明:《西方掀起重評叔本華的新浪潮》。不論是在英國叔本華研究者克里斯托弗·賈納韋的《叔本華》,還是在國內學者趙敦華的《西方現代哲學新編》、韓秋紅的《西方哲學的現代轉向》中,叔本華哲學都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端。出版過名為《叔本華》的專著的國內學者鄧安慶在書中用「叔本華哲學的後現代性」一個章節論述了叔本華哲學何以與西方後現代哲學有較深的理論淵源。
叔本華對西方思想史的影響是開啟性的、廣泛性的和深遠持久的,正如克里斯托弗·賈納韋在《牛津通識讀本—叔本華》說的:「他對思想史的影響是既偉大又豐富的。」此書名為《叔本華的影響》的一個章節我做了全文摘錄:克里斯托弗·賈納韋:叔本華的影響。談及叔本華哲學對西方思想史的影響,這裡有篇叔本華作品的權威中文譯者韋啟昌先生的文章尤為值得關註:韋啟昌:叔本華哲學的神奇魅力與影響。
簡要地說:
a. 叔本華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系統地質疑理性神聖地位的哲學家,被稱為非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 者,他是自啟蒙運動以後第一位系統質疑人的存在及其理性的崇高價值的哲學家;
b. 叔本華建立了以「同情」為道德之基礎的倫理學框架,開啟了同情論倫理學的先河; c. 叔本華對訴諸直觀經驗來進行哲學論述的重視啟迪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因此德國叔本華協會會長 科斯勒稱叔本華的意志形而上學是一種「現象學的形而上學」; d. 叔本華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持徹底無神論觀點的哲學家; e. 叔本華哲學預言了二十世紀的精神分析學,他是第一位將性視為人的生命意志最強烈呈現的 哲學 家,從他對意志的論述中可以清晰地發現潛意識、本我、集體無意識、壓抑理論等的理論雛形; f. 叔本華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將印度教與佛教思想引入西方形而上學的哲學家,由此為西方哲學 注入了東方元素,以此誕生的意志論哲學影響的文學家與藝術家不勝枚舉有證據證實受到叔本華哲學直接影響的哲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有:
尼采、伯格森、哈特曼、霍克海默、維特根斯坦、弗洛伊德、榮格、托馬斯·曼、莫泊桑、托爾斯泰、毛姆、普魯斯特、卡夫卡、屠格涅夫、博爾赫斯、托馬斯·哈代、瓦格納、馬勒、勞倫斯、貝克特、王國維、愛因斯坦等。
用英國叔本華研究專家克里斯托弗·賈納韋的話說,「沒有哪一種學說能同時打動這麼多作家和音樂家」。托馬斯·曼因叔本華哲學突出的文學性與藝術性,稱其最重要的分為四個章節的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為」擁有四個樂章的偉大交響曲「。
托馬斯·曼對叔本華哲學地位的詳細論述見托馬斯·曼:論叔本華、托馬斯·曼:弗洛伊德與叔本華及托馬斯·曼:瓦格納與叔本華;法蘭克福學派創立者馬克思·霍克海默對叔本華哲學地位的論述見霍克海默《叔本華的現實意義》摘錄;高宣揚對叔本華哲學的地位的論述見音樂式的哲學:紀念叔本華逝世150周年。
這裡順便回應以上若干朋友的回答:
a. 叔本華哲學不僅不混亂,而且被很多諸如尼采、波普爾等的西方哲學家讚許為極其清晰,並以此 批判概念模糊表述含混的黑格爾及海德格爾哲學。詳細論述見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全二卷) (豆瓣)及尼采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 (豆瓣);
b. "讀叔本華時不要把它當做『哲學』」的觀點是荒唐的。對於什麼是哲學,尼採在《作為教育家的叔 本華》中有極其精彩的論述,尼采認為如果生命是一幅畫,那麼哲學家的工作不應該是技術員或 畫工一樣,僅僅執著於一幅畫某一細微局部的顏料的化學成分,而是應該像叔本華一樣對整幅畫 進行闡釋於解讀;叔本華哲學在建立在極端嚴謹細緻的形而上論述上的同時,散發出令人驚異的 其他哲學家少有文學與藝術氣質。如果說哲學僅僅是純粹的語言邏輯遊戲,無疑是侮辱了哲學; 對此的詳細論述見筆者新浪博客痛斥腦殘女對叔本華之詆毀;c. 叔本華「在今天也都並不重要"可與費爾巴哈類比的觀點是荒唐的,反駁這種觀點的最有力的文章見 《西方掀起重評叔本華的新浪潮》。叔本華哲學在當今的重要性從當今國內外叔本華著作的銷量 與費爾巴哈之巨大差別也可窺見一斑。3. 是否是雞湯級別:
當然不是。
叔本華哲學有著極為嚴肅牢固的意志形而上學根基,有著清晰完善的體系架構:
a. 《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認識論的方式奠定了叔本華哲學的理論前提;
b.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部分為四卷:表象論、意志論、美學、倫理學; c.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部同樣分別以四卷對上部作了大量更為深入和細緻的論述; (很多中國的學生不知道《作》有更為宏大的下部,因為至今沒有中文完整譯本) d. 《自然界中的意志》中叔本華以其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和醫學知識背景更進一步補充與鞏固了《作》的意志形而上學; e.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分別對自由意志與道德基礎理論進行了詳細闡述,成為意志形而上學的再豐富和同情論倫理學再鞏固; f. 《附錄與補遺》(同樣無中文完整譯本)這一宏篇巨著以意志論為指導,論題涉及極其廣泛,叔本華也以此被有些學者稱為唯一的涉及哲學論題的數量堪比柏拉圖的哲學家。4. 筆者叔本華研究相關文章:
叔本華——普羅米修斯式大哲、李銀河是如何被誤讀的?、法蘭克福大學叔本華檔案館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您。
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不推薦以叔本華的書作為哲學入門?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叔本華的哲學與我國的哲學教育衝突十分嚴重
我國基礎教育和非哲學專業教育中的哲學部分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服務於我國政治。大部分人對物質的認識就被定格於馬克思對物質的認識,本體論被局限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二元論,「形而上學」更是被立成了辯證法用來攻擊的一個靶子,在知乎的哲學問題下我們不斷看到標本一樣自己不思考就全盤接受的偏見者和不厭其煩的指正者一起討論。
馬克思的"辯證法"及"歷史觀"受黑格爾影響極大,而叔本華與黑格爾不是一路人。有些不了解這段歷史的哲學愛好者,認為是叔本華在柏林大學開課沒人去而嫉妒當時大熱的黑格爾,實際上叔本華對費希特、謝林、黑格爾這些人的厭惡是學術上的,這些人與他無冤無仇,叔本華大學時還聽過費希特的課呢。叔本華在書里不斷譏諷和謾罵他們的原因,在於叔本華和他們在哲學上不管是寫作手法還是對世界的認識都有著劇烈的衝突。這種厭惡感放到當代,就類似於一個極端原教旨主義者在一個自由主義盛行的國家看到幾個他認為荒唐、放浪的人的思想成了主流。
叔本華對自己哲學理論的自信與當時大眾追捧的黑格爾哲學很多方面都無法調和,不談形而上學,我們來看看兩者對「歷史」的不同態度。
黑格爾著有《歷史哲學 (豆瓣)》、《哲學史講演錄 (豆瓣)》等。黑格爾不僅看重現實的歷史,也十分強調哲學史。
叔本華呢?叔本華在他的核心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世界裡就表達了很多他對了歷史的不屑,"就認識人的本質說,我甚至不得不承認傳記,尤其是自傳,比正規的歷史更有價值"。而他的哲學關注的對象,就是人的個體。以至於他後來出版的《附錄與補遺》充滿著細緻的人生哲學,這也是會被認為是"心靈雞湯"的原因。更多他關於歷史的觀點可以見《叔本華美學隨筆》里的"論歷史"章節。要知道,叔本華去柏林大學授課的資格就是憑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就是說這些不和的觀點是在他和黑格爾同時授課之後的,不談他們形而上學對康德物自體取捨上的差異,光是對「歷史」價值的雲泥之判,也能明白兩人的差異。
我國大學哲學的分類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和馬克思哲學。叔本華自然屬於西方哲學。因為我國哲學教學仿蘇聯、蘇聯仿德國的緣故,對哲學史十分重視,叔本華雖然偶爾也會出現在考研入學題里,但專門研究叔本華哲學的中國大學教授,我一個都不知道。
這主要是因為叔本華的書對絕大部分哲學"學者"都沒有什麼研究價值。叔本華的書很難被壟斷解釋權和深層次的曲解,同時體現了對國家的不屑和人類的同情。叔本華當年不靠哲學吃飯,所以他也不會做為了吃飯才做的哲學,這使得哲學研究者不能以叔本華為飯碗賺錢。就像一個富二代總是拍藝術片從來不拍商業片,那麼對後來者而言,就沒有商業片的大導演有參考意義,我們可以通過複製商業片的模式來賺錢來出套路類型電影,但每一部藝術片都是無法複製的,即使是藝術片的作者本人都無法複製。在另一方面,這導致叔本華的哲學也不符合政府對哲學的期望。
國家從來不會對真理真的上心,永遠只會關心對國家有用的真理;更精確地說,只會關心所有對國家有用的東西,不管這些是真理,抑或是半真半假的理,抑或是謬誤。國家與哲學的結盟,也只有在哲學能夠保證無條件為國家服務的時候,才有其意義,亦即哲學要把為國家服務放在比真理還要高的位置。如果國家能夠僱傭真理、得到其效勞,那當然是很美妙的事情。不過,國家也很清楚地知道,真理的本質是永遠既不會效勞,也不會接受薪水。因此,國家所擁有的只是虛假的「真理」,是 一個戴著副假面具的角色;而這角色卻不幸地無法提供國家異常渴望從真理那得到的東西:類似能夠宣布其合法或者類似教皇的封聖一類。
——尼采《教育家叔本華》
學者如此,更不用說學生了。或者可以這麼說,大多數在哲學專業受過良好熏陶的學生,都會對叔本華不屑一顧,個別國內的學生大概還要嗤之以鼻。
大部分普通人是沒有什麼判斷能力的,看看那些不堪入目的暢銷書就可見一斑了。而哲學更是如此,我國古往今來這麼多大儒不是因為儒家比道家等其他思想流派高出多少,而是因為「主流」和被不同時代的當局承認。大部分人為了更好地維持這個短暫的生存,自然要選擇有現實利益的學說,做時代的寵兒。叔本華在他那個時代屬於時代的養子,在如今這個所有的一切都更加體系化的時代,就更邊緣了。但對整個人類歷史來說,他將是一顆恆星。
2。叔本華的哲學體系非常完備和自洽
有些哲學家是在專一領域的哲學家,他們可能只關注邏輯學或者倫理學或者宗教哲學等。就我個人的閱歷,叔本華是除了柏拉圖以外嚴肅討論小話題最多的哲學家,在話題範疇的廣度上超過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等「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同時在那個哲學時代,作為一個以形而上學為主要研究領域的哲學家,難得可貴地對自然科學話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剋制。叔本華以自己的形而上學為基礎,對邏輯學、認識論、美學、倫理學等全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想要深入叔本華的作品,你需要首先認同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才能讀進去他其他的論述。可以這麼比喻,叔本華的所有書合起來就像是《聖經》,就像你必須得認同上帝創造萬物這個世界觀《聖經》對你才有意義一樣,你必須認同叔本華的意志論才能理解他對人類心理和行為的解讀,這也是叔本華的《附錄與補遺》里的內容被摘錄出來做成各種小冊子被那麼多人曲解的原因。但是實際的情況是,一個人如果不相信創世記,那麼他也很難對四福音有什麼感觸,往往是在舊約前段就大喊「上帝怎麼這麼殘忍」然後棄書了。。
哲學的目的是讓你進行自我思考,而不是讓誰告訴你"真理",叔本華這種自詡真理代言人的自信被很多人所討厭。所以你會看到:喜歡叔本華的人就像是狂熱的信徒,而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根本就不配稱作哲學家。
也是因為這種特性的緣故,叔本華非常容易引半桶水進入民哲領域,使得一些人喜歡站在天才的肩上為自己發聲。我不建議認知能力比較低的人特別是青少年讀叔本華。叔本華自己在論教育中也說:
正是因為早年吸收的謬誤深深地印在頭腦裡面難以清除,同時,一個人的判斷力很遲才成熟起來,所以,我們不能讓未滿16歲的孩子接觸任何理論和信條的東西——因為所有這些東西都有可能包含巨大的謬誤。因此,這些孩子不應該接觸一切哲學和宗教,以及各種籠統、泛泛的觀點;他們只可以學習那些要麼不可能包含謬誤的學科,諸如數學,要麼就是不會含有危險謬誤的科目,例如語言、自然科學、歷史等。
任何一個跟叔本華合拍的人,會在閱讀叔本華的過程中獲得難以言喻的滿足。因為有一個人把你們獨有的世界給描繪出來了,把你們遇到的方方面面的事物和產生的多種多樣的感情給分析了。那種極大的快感和幸福,即使青年尼采讀罷叔本華時的感想文字也顯得蒼白無力:
我是屬於叔本華這樣的讀者:在讀完叔本華書的第一頁以後,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他所說的每一個字詞我都要聽。……我很明白他所說的,就好像他的書是專門寫給我看。
3。叔本華哲學不歡迎蠢人
我個人覺得,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多少判斷力,那最好不要讀叔本華的書。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像宗教一樣一個選擇信與不信的過程。信了的話並不算哲學思考,不信的話又會降低對哲學的好感。
叔本華說"判斷力像鳳凰一樣少見",所以說如果不是有充足的自信,確實不應該讀叔本華的作品。不過能覺得自己沒有多少判斷力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判斷力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人都是覺得自己是有足夠的判斷力,然後一提到叔本華就只會嘟囔」悲觀主義哲學家「,知道幾個斷章取義或者雞湯化了的觀點,要麼就是各種關於叔本華個人的八卦,然而往往既沒看過叔本華的書,也不了解叔本華的哲學。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版序言里說,看不懂卻花錢買了此書感到虧損的人,叔本華給他們提了三個可行的建議:裝飾書櫃、送給博學的朋友、寫個書評當做自己看過。
我只希望這些讀者為了我已及時警告了他們不要在這本書上浪費一個小時,能夠對我多少有點兒謝意。因為不滿足我所提出的要求,即令讀完這本書也不能有什麼收穫,所以根本就可丟開不讀。
刻薄點兒說,蠢人在叔本華的作品裡只能看到辛辣的嘲諷,而智者在叔本華的作品裡看到的是對天才乃至全體人類深深的同情。我找不到哪一頁了,叔本華是我看的19世紀的書里唯一一個同情黑人並稱之為"黑人兄弟"的人,在叔本華眼裡全體人類無論美醜貴賤、愚蠢還是智慧,都是一同受難的兄弟。
叔本華如果看到中國人在他的書評下一遍遍刷著"悲觀主義"、"佛教的西化",不知道又要妙筆生花出什麼樣的譏諷了。在叔本華的書中,自己的老師費希特,同時代最有名的黑格爾,老學究,書獃子,哲學教授,評論家,普通人,沒有一個不受到他的攻擊。即使是他稱讚其偉大的康德,也依然在哲學觀點相悖的地方進行批判;即使是他在現實里崇敬的歌德,也依然在色彩理論上自認金字塔的頂尖。
謙虛?蠢人的自慰。社交?蠢人的集會。
舉例來說,《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在我國民間最出名的書,你能見到很多人看完了這一本書就對叔本華五體投地。可是叔本華在正文之前說的很明白,這本小書只是叔本華安慰蠢人用的禱告詞,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才是叔本華心目中真理的宣講稿。
「人生的智慧」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如何盡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 門藝術。關於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因此,這本著作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幸福的生存。從純客觀的角度考慮,或者更確切地說,通過冷靜、縝密的思考(因為這裡涉及到主觀的判斷),我們應該把幸福的生存作如下的定義:它絕對比非生存更為可取。從這一概念我們可以推 論:我們依戀這一生存,就是因為這一生存本身的緣故,而不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並且我們渴望看到這一生存能夠永恆地延續。至於人生是否或者能 否與如此定義的生存相吻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對於這一問題,我的哲學已經清楚無誤地給予了否定的答案;但哲學上的幸福論對這一問題卻預設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4。叔本華不需要二手書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讀過我國的古代文言文解讀書,書籍解讀在哲學領域也並不鮮見,而放到國內更是加之有翻譯這一關,算是語言+思想雙重解讀。其中的代表算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了,我們來看看這本書的簡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句讀 (豆瓣)》:"本書是鄧曉芒教授逐字逐句講授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錄音整理,花費7年的時間,用10句話來解釋康德原文的1句話。"。當然馬克思也不少就是了,不過相比康德的書,馬克思還是非常易讀的。
叔本華在柏林大學講課的第一句就是:
在康德以後,很快就冒出了儘是玩弄字詞的詭辯者。他們亂用莫測高深的字詞,把他們同時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煩膩和厭倦,然後就把這些人嚇得從此遠離哲學,不再信任這種學問。但現在,某一更具思想能力的人將會出現,使哲學重新恢復其榮譽。
叔本華對黑格爾的討厭我想也有很大部分是這方面的原因,相信任何看過黑格爾著作的人都理解。
而很多人覺得,沒有國內同文化作者進行膚淺的解讀,他就看不懂這位200年前出生的哲學家寫的什麼,這實在是一種可憐的想法。叔本華的書不僅易讀,而且文字精鍊又優美。
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了。
——卡夫卡
不管是德語、英語還是中文,叔本華的書在哲學書中都是優美且易讀的。
最後提供一個我自己的觀點:
叔本華的書的確不適合作為哲學入門,但也沒有什麼書適合哲學入門。
適合哲學入門的根本就不是書,而是你自己心中的困惑與思考,你帶著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去找尋那些曾經困惑並思考相同問題的人(哲學家)所留下的思路和觀點,然後 補充 或 驗證 或 推翻 或 堅定 你自己的觀點,這是最好的哲學入門。
當然如果你說的哲學入門是考研轉哲學專業之類的學者型的入門,在國內即使做中哲也要看西哲史,找西哲史考試書目就是了,沒必要在叔本華身上浪費學習時間。叔本華考研偶爾也會考,但比重很小基本撞不到,記得01年北大考研題有道「尼采《悲劇的誕生》的基本思路與叔本華思想的關係 」。
如果說叔本華的書適合什麼樣的人進行哲學入門:
擁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重視直觀但不迷信直觀,對哲學書有文學性上的要求,並且對生活、對生命、對世界有疑惑的人。
文學作品只要求讀者進入為其提供娛樂消遣或者鼓舞升華的系列文字之中,為此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但哲學家的著作卻試圖使讀者的整個思想模式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要求讀者宣布自己在此之前在這一門學科里所學過的、相信過的東西都是錯的,所花的時間、精力全都白費了,現在必須從頭開始學習。他們至多只能保留某一位前任哲學家的部分思想,以便在此之上重建基礎。
——叔本華
叔本華在德地位如何?
我沒什麼興趣以考據來回答這個問題,不過並不是叔本華沒有地位的原因,而是哲學家的地位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而且國別地位更沒有什麼意義。凡是被人所知的哲學家,可以說都在人類歷史上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哲學家能夠得到的酬勞是有思想者的擊節讚賞和經過很長時間才會出現的、不分國籍、為數不多的出類拔萃者的頷首同意。而大眾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憑藉權威的力量,才學會敬重這位哲學家的名字。據此,同時也因為哲學的進展對整個人類發揮著雖然緩慢、但卻深遠的影響,哲學家的歷史與帝王的歷史一道,自千百年來並肩排列;但歸入前者的名字,卻比後者的數目要少百倍之多。因此,一個哲學家能為自己在哲學家的青史中留下名字,就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
——叔本華
在當代,即使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等過去知名的哲學家,在分析哲學當道和越來細分的哲學現狀下,除了研究領域有所重合的會有涉獵,對之外的人也不見得有多少地位,知道個名字和主要思想罷了。
對此可以看看這個答案:
西方哪個哲學家被過譽了?為什麼? - 飛奔的馬達的回答
文無第一,哲學家的地位除了給不求甚解的大眾灌輸一個主流的偏見以外毫無價值,負責的哲學史家都不會排這種東西。不管一個理論多麼強調客觀價值,在意識層面,每個人主觀認同的真理是第一位的。當代的個體哲學研究者,任何一個哲學家的著作都有可能一生不會被讀到。不算中國的話,黑格爾也算是當代不被讀裡面的佼佼者了。不過要注意的是,學術界是學術界,是有深刻的歷史印痕和時代特徵的。如果按照題主這種地位論的話,當代如雷貫耳而在未來能在歷史留下"地位"的哲學家,屈指可數。
是否屬於心靈雞湯級別?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首先定義什麼是"心靈雞湯"。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我把它概括為:
心靈雞湯往往基於一種現實上功利性的目的,以故事+觀點的結構,或者用大量的陳詞濫調,來描述一種缺乏邏輯的觀點。
從這點出發的話,叔本華的書當然不屬於"心靈雞湯",凡是看過他那本最容易歸為"心靈雞湯"的小冊子《人生的智慧》的人,都明白:全世界的"心靈雞湯"加起來,也沒有這本小書有價值。對於常喝「雞湯」的人來說,這本叔本華平易近人的小散文書算是「牛骨頭」了。
而哪些屬於"心靈雞湯"呢?叔本華的二手書。
前面我說過叔本華不需要二手書,二手書的目的就是通過斷章取義用叔本華的句子來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我們看到在叔本華清晰的邏輯和優美的文筆之下,那些為了賺錢而出書的中文作者是多麼的可笑和可憐。叔本華哲學裡叔本華以外的思想,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接受過康德的教導和遊歷過柏拉圖的學院了。叔本華的大部分引用要麼是作為一個優美的引子引出論題,要麼是在自己論證完觀點後用來進一步概括說明論點的,而不是像小學生寫作文一樣「XX說過」直接訴諸權威用做無效論據,這就使得很多愚蠢的雞湯作者不用理清各個概念之間的關係。然而即使斷章取義也能讓不少人有感有得,甚至在一定程度理解的叔本華本來想表達的思想,這是對叔本華文字的一種稱讚,因為叔本華極少使用非必要的概念、雜糅的句型結構或者創造特定的哲學語境。
舉幾個叔本華雞湯書的例子:
《叔本華心靈咒語 (豆瓣)》、《叔本華說慾望與幸福 (豆瓣)》、《叔本華的頓悟口訣 (豆瓣)》
這引出一個新問題:
怎麼辨別這本叔本華的書是不是雞湯?
實際一般問出這個問題,我一般就不建議當下讀叔本華的書了。
這種判斷力的缺失,正是曲解或濫用叔本華的隱患所在,說明這位讀者大概還在受著各種各樣書單推薦的影響,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看什麼。我不推薦人在迷茫的時候看叔本華,如果你對叔本華的很多話題沒有通過自己的思考產生了專屬於你本人的觀點,那你一定會狹隘和扭曲,而這種偏見的形成也是叔本華所厭惡的。叔本華要求人們先有自己的生活,強調直觀認識的重要性,呼籲不要用他人的哲學理論或文學描述來削足適履以指引自己的生活。一個叔本華的合格讀者,在這個時代,應該有能力分辨什麼是叔本華的二手雞湯,也應該有能力理清叔本華寫了那些書。
但鑒於總會有暫時不合格的讀者抑制不住好奇心,所以我在這還是簡單介紹下國內出版的叔本華作品。叔本華著作並不多,想遠離雞湯書,我們只要知道叔本華寫了那些書就好了。
按時間順序排列: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豆瓣)》 - 叔本華哲學的前奏,博士論文。
《論視覺和顏色》- 無中譯本,寫給當時研究色彩理論的歌德的。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豆瓣)》 - 叔本華的代表作,包含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思想。
叔本華在序言中說了讀本書的三個前提:
1。認真讀兩遍2。讀過並記住了這本書的序論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3。熟悉康德的主要著作
該書還有第二卷,國內並無完整翻譯。
《自然界中的意志 (豆瓣)》 - 遺稿,叔本華的哲學筆記。 在叔本華形而上學的基礎上結合他那個時代的礦物學和生物學談自然。
《論意志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豆瓣)》 - 叔本華的兩篇論文。
《附錄與補遺》- 無中文全譯本,叔本華晚年出名的原因。叔本華的人生哲學和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
國內一眾雞湯作家基本就指望著這書吃飯,不過因為本身對蠢人是有毒的,所以改雞湯也不好改,難為他們了。
收錄該合集相對最全的是這本《叔本華論說文集 (豆瓣)》,但該本翻譯不暢問題比較明顯。
國內很多人看的是韋啟昌翻譯的這四本:
《人生的智慧 (豆瓣)》、《叔本華思想隨筆 (豆瓣)》、《叔本華美學隨筆 (豆瓣)》、《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 (豆瓣)》
其中《人生的智慧》因為短小精悍名字大所以應該是讀的人最多的,上面的《叔本華論說文集》包含《人生的智慧》全部內容,但譯筆並沒有《人生的智慧》流暢易讀。
《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包含《論意志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也就是《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的內容,但如果閱讀後者不感到特別難受的話建議看後者,後者有論文寫作時的序,且第二篇《論道德的基礎》前者是節選而後者是完本。
《叔本華思想隨筆》和《叔本華美學隨筆》是以小標題選譯了《附錄與補遺》以及《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的內容。
對比之下韋啟昌確實譯筆比其他人可讀性要強很多,其他人比如《自然界的意志》和《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的譯者 任立,不管是譯者序言的表述還是翻譯質量,都給人一種很明顯的「我雖不喜但譯交工」的感覺,而韋啟昌本人應該很喜歡叔本華。值得玩味的是,叔本華最廣為流傳的英譯本譯者E.F.J.Payne也和韋啟昌一樣,兩人都是哲學圈外人,也都另有職業而不是專職翻譯,單憑對叔本華文字和思想的熱愛,抱著「讓更多人讀到叔本華」的心態去翻譯叔本華作品。
還有《叔本華論生存與痛苦 (豆瓣)》《叔本華文集:悲觀論集卷 (豆瓣)》等,因為翻譯不暢或者年代久遠的問題讀的人很少。
最後,如果你看了這個答案對叔本華或者對哲學感興趣,我再推薦三本叔本華相關的書:
《叔本華的治療 (豆瓣)》
這是一本小說,以一位得了癌症的團體心理治療師為主線,以叔本華為原型映射到某一主角身上。這書雖然算二手書,即作者以自己的思想代替叔本華的思想,看書名也知道了,但這書用來簡單體會下叔本華的感覺也還算不錯。比起對叔本華隻言片語的摘錄和作者自以為是投射的人格,該書對團體心理治療的描述要深入和有趣得多,而這種著墨不多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讀者進一步了解叔本華本人思想和生平的興趣。
《教育家叔本華 (豆瓣)》
尼采青年時期的作品。該書周國平的譯本名為《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因為序言佔了近1/3以及周國平道德和翻譯水平等原因,我更推薦這本韋啟昌的譯本。
尼采早期的筆風和後期有很大變化,這本算是非常好讀了。尼採在書中羅列了時代的三種人:盧梭型,歌德型和叔本華型,當然前兩者是為了給讚揚後者做鋪墊。 天才的惺惺相惜和對學者的質問,在反省本心上,對正在任何學科做研究的人都值得一讀。
《叔本華及哲學的狂野年代 (豆瓣)》
該書實際並不適合剛入門的讀,因為除了叔本華的這個傳主的事情之外,作者對叔本華所在的那個"哲學的狂野年代"也進行了大量思想上的描繪。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等哲學家在這書里齊聚一堂。對歷史、軍事、地理上的描述也十分詳盡。建議在讀過叔本華的書以及了解這幾位哲學家的主要思想之後再進行閱讀。 作者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在傳記寫作上真的是一名奇才,讓我比喻的話就是這書就像紀錄片拍成了電視連續劇,閱讀體驗良好且受益匪淺。
叔本華相關的德文、英文書籍參考:
Arthur Schopenhauer Bibliography - SEP
Arthur Schopenhauer Werke - Wikipedia
處女回答。
首先支持樓主選擇叔本華打算破門的想法,因為,叔本華寫的哲學比較易懂,適合入門。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不推薦以叔本華的書作為哲學入門?1、對那些說叔本華哲學悲觀,故不推薦以叔本華的書作為哲學入門的人,我只想說哲學有真假哲學之分,但沒有悲觀哲學和樂觀哲學之分。2、要對中國大學哲學系有個大概的了解。武漢大學一直秉承哲學是哲學史的理念來研究哲學,而叔本華在哲學史上的地位不高。浙江大學重古希臘哲學。上海的大學重分析哲學。中山大學重現象學。北京大學以為地理位置,帝都,你懂的,而叔本華反對黑格爾,馬克思又看不起叔本華……所以,叔本華在中國大學裡不可能有位置的。中國出版的研究叔本華的書到今天也才兩三本而已。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學哲學的人不推薦以叔本華作為入門。我認為一個人讀懂了任何一本哲學原著,也就懂了哲學。所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就好。1.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我不推薦叔本華入門是因為叔本華的觀點極為悲觀,而語言又通俗易於理解。對於沒有經過大量哲學思考打磨世界觀的人來說有一定被引入歧途危險。
2. 地位比較尷尬,因為叔本華在歷史中的作用屬於承上啟下,介於啟蒙運動(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與存在主義之間,沒有什麼代表性。3. 不屬於雞湯(就算是雞湯也絕對是摻了毒藥的),但是也不像是一般的哲學著作。叔本華並不常用理性與邏輯去進行分析,因此常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有些偏向宗教教義的感覺,向讀者傳達一個特定的世界觀,因此容易洗腦。綜上所述,給出幾點建議:1. 如果要讀叔本華,請先做好思想準備,不要被他的思想輕易地「入侵」(從叔本華本人的作風來看他也未必完全同意自己的觀點)。讀完之後一笑了之就好(要是笑不出來就說明你中毒了)。2. 讀叔本華時不要把它當做「哲學」,即,不要以為哲學就像叔本華一樣。3. 與其他哲學家相比,叔本華的原著表面上看去並不是很難讀懂(沒有什麼專業辭彙),這也導致了大量非專業人士參與「解讀」(對於這些「解讀」還有個更常見的受害者,他叫尼采)。如果要讀的話最好讀原著,以免被其他人的「解讀」所誤導。「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你管這叫雞湯???1.叔本華的學說比較雜亂,給人一種東拼西湊的感覺,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哲學史),理解起來他的東西是比較困難的。2.地位不清楚,具體的請自己查資料。3.隨便拉個哲學家然後斷章取義就完全能夠搖身一變成為雞湯大師,尤其是對於叔本華的倫理學來說,更是各種雞湯文最容易也最喜歡引用的。所以如果想認真了解叔本華的學說的話,請放在具體的學術背景中去了解,而不是直接把自己的生活背景植入其中。另:叔本華東拼西湊的能力不知道比現在的人高多少去了,而且還整理得像模像樣的。
謝瑤
私以為這是題主身邊的人或者題主所接觸的學術圈?所有人相對題主以外是肯定不成立的,因為很多人就是從叔本華開始讀哲學的,我認識一些至於地位就比較複雜,他生前並沒什麼學術地位,後來越發受重視,這和尼采多少有點關係,而尼采受重視又多少和希特勒有點關係,咳咳,其實學術熱點很多時候也和服裝品牌一樣,有名人大腕代言就有了被挖掘的機遇,但反過來說,名人大腕多少和時代發展的必然浪潮合拍才崛起的,所以學術地位要看相對於什麼口味了把叔本華尼採的著作當作哲學課題研究的非常多,對這種研究來說,肯定不是作為雞湯來看的。我認為叔本華尼采和我們一般說的雞湯比起來是這樣的差異:有些東西是只能作為雞湯,有些東西可以作為雞湯,但如果你不想把它們當雞湯,也可以深挖出一些奇怪的不那麼庸俗簡單經不起推敲的玩意兒出來甚至於,對於思考強迫症者來說,雞湯也不見得就只是雞湯,當然他們聯想到的可能更雞湯沒啥關係,所以即使在學術界也有所謂過度解讀強行推崇或強行推倒什麼的其實都是借鑒了,重要的是自己的目的是啥每一個真正的思想家都是努力爭取以盡量單純、清晰、準確和扼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
沒有什麼事情比寫出無人能懂的東西更加容易,而以人人都可以明白的方式表達出重要、深奧的思想則是最困難不過的。說白了,就是逼格問題和文人相輕的問題。逼格問題就例如聽民樂的瞧不起聽流行,聽古典的瞧不起聽民樂的。裝逼界有兩大原則,第一,越冷門越好,第二,越晦澀越好,叔本華因為其文字通俗流暢,自然就被裝逼界給鄙視了。同時對叔本華的評價很大程度取決於評價者的個人知識結構和信仰,黑格爾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以及英美的分析哲學家對叔本華評價普遍不高(從羅素的書可見一斑),但歐陸的存在主義對叔本華認知程度較高,這種現象說得不好聽就叫文人相輕。
毒雞湯也是雞湯,就醬。入門很好,比羅素,梯利,所羅門之類的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嚴肅臉:哲學入門必讀以下幾種:老子,共產黨宣言,蒙田隨筆,叔本華隨筆,魯迅雜文,毛選第一卷,第三種猩猩。雞湯?那你可要小心,這雞湯有毒
任何流行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會成為垃圾
我就是讀叔本華入門的——高中時我看到語文課外讀本有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的一篇文摘,看完覺得十分有共鳴,就愛上了這位悲觀的哲學家。
陳嘉映有次在講座上向詢問他該讀誰的哲學入門的學生推薦了叔本華,他覺得叔本華的語言清晰易懂,適合入門。你確定是心靈雞湯???心靈雞湯不是一般都告訴我們人生多麼美好多麼值得追求嗎??怎麼會句句都在傳遞著一種這個世界除了無聊之外就是痛苦你看要選哪種的詭異暗示呢????難道是暗黑繫心靈雞湯???他認同佛家思想,可是佛家思想從來木有叫人想去自殺啊喂!!!我只能說小叔是朵帶刺的玫瑰。。。。遠觀欣賞即可,千萬不要拿來褻玩。。。。。。。。。。。
我中學時代開始對哲學感興趣,想選擇一個哲學家的思想作為開端,最先接觸的哲學家是尼采,後來通過尼采接觸了叔本華,然後通過叔本華了解了康德……一步一步溯源而上,最終還是從柏拉圖開始了。學習哲學是學習哲學史的過程,哲學一個門檻挺高的學科,它有許多內部語言,如果不從頭開始,會很難理解圈內一些「黑話」感覺的東西。
我試著讀了多位哲學家的著作,讀起來都好像在吃一塊塊晾了幾個月的乾麵包,麵包當然有營養,只是難以下咽。試著讀叔本華呢,忽然感覺像是在喝湯,我指的是口感(譯者的文學素養也起了很大作用,很感謝韋啟昌先生!)。很暖心。我想說的是雖然叔本華的哲學被定義為悲觀主義沒錯,但我想絕大多數人對「悲觀主義」的定義應該都不甚理解。以我的粗淺理解,悲觀主義導致的不是厭世,消極,是悲天而憫人,最後成就的一定是包容與愛。
有心了解哲學與思想的人,我相信生活中一定是善於思考的人,所以也信任您的接受力與判斷力。但談地位如何的問題,我想沒多大意義,他人評說向來遠不如與其本人學說值得一看。何不先去讀一讀,聽聽內心的聲音!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匿名者那位可取
等待經典與解釋出版《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吧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我覺得選擇了一個哲學家就應該花時間鑽……(怎麼能夠叫做破門呢?)
原本打算先看看尼采……結果我通過榮格消解了尼採的書中我看得懂的內容。之後讀了劉小楓挑選的基督教經典系列鍛煉閱讀能力。現在打算讀黑格爾,導讀還在讀,順便翻翻《小邏輯》。你完全可以通過他破門(鍛煉理解力)……但是不要擅自理解。至於地位,應該不高,不過依然有人研究。(這個成立的前提是題主讀的是用的是羅素的哲學史=。=,本來就這樣了也就這樣吧)叔本華的書,額,我覺得我還是蠻喜歡的,至少有些共識吧。但也僅限於喜歡,真正要入門的,我覺得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尼採的查拉圖斯特如是說,還有柏拉圖的理想國。蠻不錯的。哎,我剛開始的時候,就去讀了康德,索緒爾,斯賓諾莎,還有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搞得我整天處在痛苦中,腦子爆開來似的。直到二三個月之後,才好些。十分建議不要去讀高深的哲學,那隻會使你痛苦再痛苦,即使你看懂了,也會很痛苦。
前兩個問題尚不能回答
但當我準備從《叔本華思想隨筆》中隨便翻一頁發朋友圈以儘快淹沒我上一條朋友圈,才發現沒有一個句子是不深刻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他的不同……而且本書中P.293 內容也展現了叔本華對於心靈雞湯的藐視。推薦閱讀:
※請問,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關於叔本華的看法是不是偏見?
※在西方哲學史上,對「形而上學」有哪些經典的批判?
※如何入門現象學和存在主義?
TAG:哲學入門 | 叔本華Schopenhauer | 哲學史 | 西方哲學 | 西方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