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我意識的覺醒是種怎樣的感覺?


一開始,你會感到這個世界的恐怖,受不了的會崩潰和抑鬱,如果你挺過來了,並接受了世界與你之間的荒誕事實,那麼長久的感受是孤獨,虛無與「佛繫心態」。

總而言之,如果你恰好生命中有人陪著你,那麼生命還是值得過的,如果沒有,一切藝術的東西都會是你最後釋放壓力的地方,直到你受夠這一切,死亡的誘惑便會戰勝一切興趣。你知道,幾乎所有的社會都不鼓勵人們去自殺,所以真的很抱歉,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謊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快樂比自我意識覺醒更重要,那些真正覺醒的人也從不是靠別人幾句話就覺醒的,事實上你得靠自己。

最後,如果你只是覺得周圍人過於愚蠢而想要自我意識的話,我勸你不必鬥氣了,你只是缺乏朋友罷了。如果你沒有任何朋友,哦,我以為你要學會與自己做朋友。祝你好運


就是一種「清醒」的感覺,回顧以前的你,像活在夢中。


不僅能看見質料因與形式因,還能看到動力因與目的因。


(1)自我意識的覺醒,即相當於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存在認知『』。

馬斯洛把人的認知分為兩大類:存在認知與非存在認知(也叫『』缺失性認知『』)。

關於非存在認知,馬斯洛說,「許多被當作認知的東西其實都不過是認知的替代物而己」;

「預先對它進行判斷…在外部世界中辨認出一套業已存在於他的頭腦中的範疇」;

「…總是將人的一列期待強加到世界上去」;

「…強烈地傾向於把這一事件加以扭曲,削足適履地將它塑造成一個更為習見、更為抽象,更有組織的形式」

……

馬斯洛將這些認知概括為「標籤化、類化的、陳規化」認知。

(2)關於存在認知,馬斯洛認為,存在認知是對世界整合的、全方位的、準確客觀的、豐富細緻的…感知,這種認知通常只有自我實現者、或高峰體驗時才能夠達到。

而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採用的大都屬於非存在認知。

上述二種認知方式是「對同一世界的兩種不同感知、不同認識和不同態度」。

(3)神經症是一種典型的缺失性認知。弗洛伊徳說:神經症是文明的代價。可將現代人視為是普遍的、較輕微的神經症患者。

下面用一種神經症類型為例簡說下缺失性認知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可以隨意選擇一種神經症的類型,比如說——焦慮。

我們就把「焦慮」這個東西拎出來作個分析。

(4)一個人在觀察世界的時候,「焦慮」這個東西並不是整體、客觀、準確、全面的反映出觀察對象的真正「面目」。

恰恰相反,它以自身的特性為藍本,通過對觀察對象進行取捨、剪裁、扭曲、變形、過濾…等手段,使之瞬間演化成『』象『』。

在這個「象」中,觀察對象變化成了完整、豐富的內涵被抽離後的蒼白的符號——而這個恰恰是符合了焦慮這種物質自身特性的要求。

這就是『』焦慮『』的本能,因為『』焦慮『』的特性就是這樣構成的,它只會做這個。

這樣一來,當『』焦慮『』與人的大腦接通的時候,這個「象」就屏蔽掉了對客觀世界正確的認識(存在認知)而成了這個人此刻的認識,成為他對事物作出反應的基礎。

——「缺失性認知」由此形成。

我們通過觀察就會發現:此人處於焦慮的狀態中。

在這整個過程中,始作佣者就是「焦慮」這個物質。

(5)豈止焦慮是這樣,恐懼、抑鬱、強迫症……都是這樣。

推而廣之,人的各種慾望,人的各種不好的情緒,人的各種錯誤認知……無不如此。

由此也造就了世人紛繁複雜的個性。它們依自身特性行事,人卻受它們左右而不自知。

(6)就是說,這些思想中的物質預先對客觀世界進行了「加工」,然再反映到人的大腦上來,大腦於是獲取了經加工後演化成的「象」,就「順理成章」的把這個「象」當作是自己的認識。

至於如何加工成象?不同的物質依自身不同的特性為藍本去做。焦慮用焦慮的方式演化,恐懼用恐懼的方式演化,憤怒用憤怒的方式演化,妒嫉用妒嫉的方式演化…… 

它們都是構成人意識中的不同種類的物質,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有的人上述物質很少,那麼此人真正的自我就不易被干擾,從而能直接準確全面的感知世界——這就是馬斯洛所說的存在認知。

(7)存在認知閃現的瞬間,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這種狀態,法國哲學家柏格森稱之為『』直覺『』(柏格森認為『』直覺高於理性『』);佛教中稱之為『』悟『』;

請看「悟」這個字,左邊是心,右邊是我。真正的自我衝破障礙,呈現於大腦的表面意識,即可稱為悟。

若是體現為逐次達到的,可稱漸悟;若是體現為瞬間達到的,可稱頓悟。

在馬斯洛研究的層次上看,自我實現者相對於神經症者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神經症者相對於自我實現者就是『』自我意識的迷惑『』。

以上。


看著兒子從出生到現在,我感覺一種難以名狀的悲涼。自由意志只不過是一個幻覺。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有覺醒過,恰恰相反,出生的那一刻是意識消亡的時刻。

新生兒對這個世界極為不適應,他被醫生從子宮裡拉出來的第一感受是恐懼,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不信任,對母親也是如此。接著他要用一個月去適應這個新世界,適應重力,光線變化,周圍的噪音,乾燥的空氣以及不斷變化的氣溫。之後還要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認準自己的媽媽,還要學會遠離危險(比如防止自己從床上摔下去)。再之後他一歲半了,要學會和同齡人交往,知道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是媽媽不喜歡的。

從頭到尾,作為父母並沒有教他任何新的東西,相反的,我們是在砍掉他身上那些和當今社會不符的東西。例如他有許多本能的喜好,把東西從高處扔下去,把小東西塞進沙發縫裡,喜歡抱著媽媽的胳膊睡覺,喜歡吃胡蘿蔔。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教過他多吃胡蘿蔔,但我們確實教了他不要亂扔東西。我突然發現,隨著孩子的成長(結合自己的經歷),他並沒學會新的技巧,所有的成就都基於原有的天賦,例如邏輯能力,運動能力,感性認識等等。有些特殊病例,喪失某種邏輯能力的人可能終生無法理解數學加法。我說的並不嚴謹也不專業,這種感受你們或許能理解一些。

我的孩子,他從世界的真相中來,卻要適應這不完美的世界。


一個詞,擁有自己認為的自由吧。

但是,又失去了別人以為的自由。

因為學會自主思考了,所以社會上的一切,不會像以前一樣覺得雲里霧裡,相反,更覺得人們太往一方向偏了。

跟他人交流時,又覺得他人想的太少,實在是不會思考。想要相處好的話,只能是一個字,裝。

另外,一般很難找到朋友,因為找不到類似的,可以和自己思想彼此交流的人,找到了,兩者一般也不太想有什麼交集。所以,更容易孤獨吧。

當別人用衡量成功的各種標準看待你時,你是無法接受的,因為錢不是生活的目標,探索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價值觀的割裂也是正常的。

最後,能有自主意識存在的人,都是能承受壓力的人,一旦對生命失去了意義,還能存活的,也只是沉淪於社會,或者遠離社會喧囂。(出世和入世之分)

因為,世界都是這樣的。


頭腦異常清醒,那件自己想做的 要做的 使命中的事情在腦海中越加清晰,其他的任何一切,情感 雜念 慾望……全都無關緊要甚至厭惡,力量如同興奮劑般注滿全身,彷彿尋覓到了生命的意義。

但是這如同觸電時後只能持續那短暫的幾秒幾分鐘,不久又將陷落凡塵


這種感覺大概就是突然發現自己是在一片無人煙的荒漠上。你可以選擇拼盡全力吶喊呼救,也可以選擇默默探尋道路,同樣也可以選擇原地等死……


覺醒後感覺如下:

1、有看透事物本質的感覺和直覺

2、超越了社會觀念、道德輿論、主流文化、群體意識的束縛,有獨立自信的思考能力

3、追求的改變,不再追求對於短暫易逝的事物,更傾向於真實而長久的事物

4、更喜歡健康的食物,更關注健康

5、積極樂觀,喜歡正能量的人與事,喜歡在變化中尋求成長

6、高度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7、自我直觀感覺是充滿能量,精神百倍,深刻而陽光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我看到了萬物在生長,看到了努力謀生的人們,他們的幸苦和他們的笑臉。我對自己上班的這件事越來越感到困惑,覺得它阻隔了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繫。


應該是意識到存在的意義,不在乎任何,也知道自己很孤獨,死亡也並不可怕,時間很短,每天都很幸福。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自我意識的覺醒嚴格來說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很悲催的事情。

對於過往的一切認知有可能被全部推翻。

人出生時候就是一張白紙,然後不斷伴隨著成長,紙上不斷被作畫,有別人的有自己的。但有一天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後,對這張紙的處理態度無非兩種選擇,要麼在原有的塑造基礎上刪刪改改繼續繪製下去,要麼撕了它重新畫一下。後面的那種選擇方式對自己來說無疑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畢竟你要不斷否定你對這個世界的原有認知繼而去重新學習認知這個世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可能幾年,也可能十幾年。

人類之所以被稱為智慧生物,無非就是意識的絕對差距。

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本體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以上屬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轉侵刪。


個人的經歷

從前常常會沉浸於自己的情緒中,每天都會有無數個想法,會有很多種念頭 比如讀書時想去玩 工作時有時會幻想如果在旅行就好了 在路上看到對面陌生人一個皺眉或者奇怪的眼神會想是不是自己沒洗臉 情緒不好時候,聽到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會生氣,動念。會有痛苦的情緒,對未來還未發生之事焦慮的情緒

覺醒時,發現之前的情緒想法只是大腦做出的正常反應,活動。會觀察到自己的想法,以觀察者視角來看自己的想法,有種感覺類似兩個我。一個是大腦,一個是真的我。

有句話是這樣說,我就是那「我是」

最後會接受當下發生的任何事實並清醒做出反應

我不知道算不算覺醒


世間皆為虛妄,唯有感受最真


瀉藥!

自我意識覺醒也就意味著開始明白自我和非自我之間的矛盾。

自我更具有主觀意識,幫助我們由內而外,推己及人的認識自己,從自我角度來理解外界事物。

自我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一種特質!

因為有了自主意識,我們有了對自由的追求,有了決定的意識和權利,有了判斷是非的能力,有了高度集中的自我控制權,有了個人喜好,性格……

自我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存在,為什麼說認識自我很重要?就是因為認識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自我這個詞現在說起來是有點中性帶貶義的詞。因為自我嘗嘗被人理解為自私,霸獨。自我是要與外界和諧相處的,沒有外界環境,自我相對也沒有什麼價值。全世界只有一個人,那這個人的自我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覺得自我是不能脫離群體獨立存在的。它更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不一定正確,一番淺見。可隨意批評。

謝謝!


私以為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沒有清楚的自我意識吧,可以說是有魂無魄。

自我意識清醒的感覺,就是你突然發現世界存在著,你存在著,但你又不明白為什麼竟然有物存在、而不是一無所有。那是一種十分恐怖絕望的感覺,如果周圍沒有人和你交流,人們一如往常地生活且沒覺得有什麼不妥,那種絕望就更深了。

然後就是世界上的種種事情都會排列在你面前,似乎很容易將它們的關係理清,很多事情都變得無關緊要。不同的人可能會採取面對世界的不同方式,比如皈依某種宗教、墮入虛無主義、苦苦掙扎尋找某種意義作為寄託、自殺等等。大多數人都不會再對世界上的什麼東西過於執著了吧,對生死會淡然。不過如果要繼續在世俗中活下去,總得尋找某條繩索,在生活的洪流中繼續掙紮下去。

另外會靜下心來讀書,看前人對世界的看法,以尋找寄託或共鳴。當然,在所謂的自我意識覺醒前,也會對世界的起源等等神秘的東西感興趣呀,只不過這種興趣被日常諸多不得不面對的瑣事遮蔽了。還有就是解鎖了藝術欣賞能力,哲學書和藝術不同,前者是邏輯後者是直觀。小時候總不明白藝術是什麼,現在大致有所體會了,比較喜歡巴赫的靜謐和貝多芬的激情,(中國古典音樂和中哲更配哦)。還有就是會在電影(現代迷幻藥?哈哈哈)中尋求安慰,因為站在那個世界之外觀看它,不用陷入那種痛苦或歡喜,就會產生一種美感。所以對於上帝來說悲劇也美吧。

漸漸地覺得,還是好好做人吧,在人世間有什麼超脫的辦法嗎?這輩子儘力而為,是不是~


跳出這個世界的感覺,感覺以一種局外人的狀態看所有的事物,對所有的事情沒有情緒波動。

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然後不管不顧的去做

但往往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連一個小時都不到


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都是覺醒的,只是水平差異很大。 你所謂的覺醒,應該想說自我意識水平非常高是什麼體驗吧。內心如同明鏡 非常敏感 能夠捕捉現實中任何閃光點 能有豐富的生活體驗 能看見不同於普通世界 的其他世界,這個感覺有一點點類似。

備註:我學的是西哲


你以為的自我意識,不過是自以為是;你以為的覺醒,可能也是自己欺騙自己。

每當我以為自己意識覺醒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跟隨自己的心,要堅強,迎難而上,挺過去。


推薦閱讀:

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有何區別?
如何證明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預先註定的?
如何理解胡塞爾所說的「實在的內在」?

TAG:哲學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