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冷漠(旁觀者的冷漠)是社會問題嗎?

按照社會問題的定義,社會冷漠屬於社會問題嗎?


當然是社會問題了。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天然的會彼此幫助甚至籠絡,以使得自己活得更安全更哈皮。但社會冷漠恰恰相反,人們彼此疏離,各自覺得難受,各自都在抱怨這社會太冷,卻又各自戰戰兢兢地做著旁觀者,冷漠著。一定是有什麼東西,扭曲了人的社會性,造成了這種情況。

舉簡單的例子,不敢扶倒地的大爺是因為怕被訛詐。如果,第一起這樣的事件發生被很好的處理了,扶人的人沒有損失且因此得到了補償,知道這事情的人們心裡也都平衡了,那還會有負面情緒的大肆宣揚與傳播嗎?如果沒有負面情緒的宣揚與傳播,那其他地方的一個普通人面對一個摔倒的老人的時候,還會不敢扶嗎?你看,是社會裡的一次不公平造成了惡果,是最初不滿情緒的擴散造成了惡果。處理這起事件的人,與傳播這起事件的人,都是為禍人,甚至甚於訛人的大爺,尤其是媒體人。

中國古語有言,三人成虎。言論對於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社會中的人要良好生活於社會需要get各種信息和新技能,且隨著環境而調整自己。當媒體傳播被扶老人訛詐熱心路人的時候,所有人都get到扶老人會被訛詐這一信息,並迅速調整自己的模式為扶老人前要三思,當真的看到摔倒的老人,再參考到周圍的人沒有立即過去扶,就立馬get到我也不能管這一技能,於是社會就冷漠了,但每個人都沒有什麼過錯。當媒體傳播被扶老人訛詐熱心路人被譴責,警方調解,老人子女賠禮道歉,路人被單位表揚呢?那人們大多會跟著譴責下做壞事的老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社會秩序依舊,反而有些揣著壞心的人會放棄碰瓷的想法。事情的處理方式和媒體的信息側重、全面性等等至關重要。

但是我國顯然並非是有良好的環境的。警方、協警、城管等等處理事情大都有欠公平,媒體毫無節操,怎麼賺眼球怎麼來,傳播東西總是打破常規,逆著規則,擾亂了社會秩序,使得人們對於所處的環境沒有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造成更多的問題,消失掉溝通了解的慾望和渠道,倍加疏離。也許搬了新家希望逐個拜訪樓里的鄰居,大家認識一下,但又擔心裏面有啥不良人包藏禍心,招來禍患;也許在樓下飯館吃飯想交個朋友,但又擔心招來禍患;也許想認識下飯館裡的人,但又覺得他們沒準用了地溝油,各種偷工減料,只是庸俗的市儈的人,不值得結交……人與人之間只存有懷疑,防備,還談什麼熱情、親切呢?

網路上的環境也是如此,動不動就被罵了,萬千網民,被罵一次就會覺得壞人真多,並將這種想法投射到現實生活中:我上個網都能招到惡人罵,那這城市裡熙熙攘攘這麼多人,有壞人的概率不更大了?而且作小惡的人總是得不到懲罰,作大惡的人總是做不了賠償和補償,一旦遇上,必然是輸,那麼,與其隔絕,而將好的也隔絕了在外,也使得環境變得更壞了。

這樣的人多了,社會變得更壞,個人的問題就匯聚成社會的問題了。

我國的大環境也有諸多不利,例如戶籍制度、借讀制度、社會保障的地域性問題、執法的地域性問題等等,人的流動性那麼大,偏偏管理上各方割據互踢皮球互爭利益,將家庭都打得支離破碎了,許多老人欠缺子女的關懷照料,許多小孩欠缺父母的教養指導,老的孤苦,小的孤苦,一起營造出一種比城市裡的冷漠更加恐怖的混亂、黑暗、扭曲而又充滿怨氣的環境,國家鼓吹孝道,老人在家怨憎外地務工的子女,可是外地務工的子女請不得假,又遷移不了老人的戶口,回到老人所在的地方又謀不得工作。孩子們更是如此,一如白紙,沒有父母的庇護與教養,缺乏安全感又缺乏對現在複雜社會的正確認識,跟著老朽的祖輩,在他們怨憤的環境里長大,又滋生自身的怨憤,現在未成年犯罪或受害,不都是因為這個嗎?怎能指望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們能三觀端正,能創建更美好的社會呢?不去除社會管理的藩籬,中國夢只會是個白日夢。當政者靠著特權得享天倫,被各種人逢迎從不寂寞,但黑暗裡成長起來的人,不會再像陽光里成長的好人那樣遵守秩序,安於現狀。社會問題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會引起改革變化,重得平衡。國家現在弘揚孝道,怕是見了問題,卻錯了解決方式。希望在問題變得更嚴重以前,能看得到改進。


冷漠的都是路人,義憤填膺的都是網友,到底是路人不上網,還是網友不出門。


當然是了。


先不直接回答,科普一個心理學知識:旁觀者效應。

1964年,美國紐約發生一起惡性殺人案。在歹徒行兇的35分鐘時間裡,一共有38位目擊者,但只有一人報了警。警方在接到報警後2分鐘便趕到現場,但被襲擊的女孩Kitty Genovese已經死亡。兇手至今被關押在紐約監獄中。

這一事件在當時掀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譴責大城市居民人情冷漠。社會心理學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e認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並對此展開研究,而後他們提出了「責任擴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這一概念。

「旁觀者效應」的理論基礎即為「責任擴散」。意思是,在突發事件中,旁觀者越多,人們心中「有人會幫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的想法就越強烈,個人承擔責任和內疚感越低。回想一下,你在繁忙的街道看到發生了車禍是不是也這麼想?

換句話來說,事故發生時,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在場,不救助要承擔的後果比有旁人在場要大得多。

還有一種現象是,面對一些無法判斷是否發生了事故的情況,我們也傾向於不伸出援手。因為我們害怕盲目熱心會引來旁觀者的嘲笑,害怕難堪。這種現象叫做「評價憂慮(evaluation apprehension)」。之前在微博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在大街上被一群人圍住說「打小三兒」「抓小三兒」然後被拖上車帶走,如何自救。每每想到這個問題我都覺得後背發涼。真發生這種事,別說施救,路人說不定還會罵你「不檢點」;即使有懷疑的,還沒判斷清楚拐子就把你拖上車了,何談救援?

另外,即使我們確認發生了事故,在施救前,我們還要掂量一下利弊。就拿那個經典問題來說吧,路邊暈倒的老人扶不扶?

為此,Darley和Latane提出了一個「助人模型」。

所以,社會冷漠是否冷漠暫且放一邊。突發情況下,我們逃不過人的社會性,逃不過我們正常的心理反應。

當然,面對這樣的事件我們也不是只能嘆息。有研究表明,當人們知道了「旁觀者效應」後,他們會更樂意伸出援手。(參考Beaman在1978年的研究)

最後我想提一下,相關內容來源於Roger Hock的《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五版,第39項研究「你會伸出援手嗎」),並以作者的話結尾:

危急時刻,千萬不要以為已經有人提供了幫助或一定會有人提供幫助,我們應該永遠像只有一個人在場時一樣去行動。


當一個文化熟到了稀爛的時候,人們會麻木不仁的把驚心動魄的事情與刺激放在一旁,而專註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節目上去。

――老舍


幫倒忙和假熱心才是社會問題,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個社會高度發達的表現。


可以看看旁觀者效應的百度百科。


社會越發展,信息傳遞越便捷,人情就越冷漠。

為什麼?因為現在的新聞真的太多負面新聞了,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了,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扶老人被訛,誰還敢扶?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

如果群眾每天都從新聞上看到更多的是誰誰誰幫助老人,誰誰誰見義勇為幫助抓小偷等等這些受到社會褒獎的事迹,看得多了,正能量會傳到每一個人心裡。

但打開手機電腦看看現在的新聞,網紅漏肉、富二代炫富、明星緋聞等等,這些都是些什麼東西?

新聞只管新聞性,商業性,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些負能量和扭曲的價值觀被煽動著飛上了天,變成一片片烏雲,籠罩著中華大地...


有意讓中國人冷漠變成散沙的,中國存在太多問題,如果中國人集結在一起,那沒人能擋得住中國人爭取公平和民主的權利


1、武漢讀書時,走在大街上,經常被無故搭訕,然後去做按摩、皮膚護理等等,無一例外,最後都要被坑錢,當時學生也沒多少錢,幾十塊上百塊吧。

2、武漢讀書時,經常會施捨乞討者零錢,後來一次無意中發現一個地上躺著的老乞丐神采奕奕地走入某賓館。

3、到晉江工作,走在大街上,很多人搭訕,大多是幫忙指路的,開始不敢搭理他們,幾次之後覺得這裡的人很熱情,很可愛。

人的冷漠是所處的社會環境所造成的,是這個社會的問題,同時也是個人的問題,只要你對社會懷有希望,懷有感恩,懷有熱情,那麼相信社會不會冷漠。


「冷漠」是社會內在進步的凸顯,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的轉變。


天冷了,一大爺摔倒在前面不遠處。我連忙走過去,伸手的時候猶豫了。

「嘿,大爺,我月薪三千不到,可以扶您起來嗎?」

「算了,孩子,你走吧,我再等等。」

「好的,謝謝大爺。「

我快步走開,天雖冷,心裡卻暖暖的。


法國哲學家拉布呂耶爾曾經說過,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

曾幾何時,我們都擁有著一顆熾熱的心,總覺得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溫暖和友善。也許是與生俱來的善良,總覺得這個世界上每一個都是出自善心,具有良好人性的人。即使偶爾在某個特定的場合里遇到了在人性中最卑劣最齷齪的一面,也會天真的認為那只是一生中不可避免犯的錯誤。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違人性事件頻頻發生。例如拐賣兒童事件,使得大部分的家庭人心惶惶,出門擔驚受怕。即使是在熱鬧人多的商場,當眾搶奪孩子的事情也屢見不鮮。還有中關村二小校園霸陵事件,母親在電梯規勸吸煙者反被打事件等等,而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所有的事件都有個共性,那就是這些悲劇都發生在「公共場所」。這個曾經被媽媽們認為最安全的地方—教導我們「如果遇上壞人,就去人多的場所」—現在竟然成了最可怕的地方,它的可怕在於旁觀者的冷漠,人性的麻木。

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那個你的包被偷,眾人會幫你追小偷的時代了。在遇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為而動」;在別人處於低谷的時候,旁友們選擇嘲笑;在別人受難的時候,路人們選擇冷眼旁觀。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變得那麼冷淡,自私,無情和無恥。千年前,李清照曾感嘆過「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如今回味,我們當下的「薄」和「惡」,似乎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身處太平盛世卻倍感內心的寂寞和孤獨,每個人都在尋找一種真誠和諧互助的人際關係。可是在別人遇到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卻望而止步,唯唯諾諾,不敢伸出援助之手。也許我們無法幫助每個人,但每個人肯定能幫助到某些人。那麼是什麼讓我們變得這麼冷漠?且為什麼我們明明表現的像個空心人,卻又不能保護好內心的善意?也許是一個很難解釋的社會問題。但是我知道「覆巢之下無完卵」,人心的冷漠必然導致我們生活環境的冷漠,生活在其中的每個生命體都是受害者。「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如若我們能夠和影片中的志願者一樣伸出援助之手,給人以最柔軟的心,讓心沐浴在一種寧靜暖心的氛圍中,我們的社會又怎會是滿目蒼夷的呢?

然而我們必須要知道,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裡,必須首先自己心裡要有陽光。所以即使你在這個世界受到了創傷,也要努力地承受著因內心的柔軟帶來的外界衝擊,卻又不因此變得冷漠。

每天探討更多社會問題噢,可以關注一下公眾號【一直拍】,感受世界的溫暖


推薦閱讀:

你和朋友之間最寒心的事?
如何看待旁觀者拍下東莞女子被捅殺事件?
如何與冷漠的舍友相處?

TAG:社會 | 社會問題 | 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