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今美國對我國的文化入侵?


快來。


文化入侵?談不上!

美國沒說你非要學英語呀,我們不是要學習人家先進文化嗎?

美國也沒有說你非要看好萊塢電影呀,但是中國電影你看嗎?

美國也沒說你非要穿Nike和Adidas,但是國產的運動鞋你穿嗎?

美國也沒說你非要用微軟、蘋果呀?你用華為唄。系統還是美國的安卓。

我們建孔子學院,你見過美國建啥華盛頓學院嗎?人家還告我們文化入侵呢。

現在全球化的形勢下,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影響是正常的,只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已。


黃俄對中國文化的毀滅性打擊那才叫真正的入侵


沒什麼好看待的,人家確實先進,玩的那叫一個專業又符合人性。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關鍵得看傳統文化什麼時候能夠完成現代化改造和再創新了。

比如:

用直觀、精確等符合現代思維特徵的方式重新建立中醫的理論和診療體系(但不一定沿用西醫的話語體系)。

用解析的方式尋找戲曲藝術中的精髓,將其符合現代人需要的部分遷移至其他藝術形式中或自身進行變革。

比如,用中國人熟悉的背景和節奏講述類似「冰與火之歌」的複雜、精彩的故事,這又涉及兩個問題:寫不寫得出來?拍不拍的出來?(拍出來影響力更大)。仔細想想看,這方面還真有點絕望……

等等……

以前老說老外是分析式思維,中國人是整體思維、系統思維,覺得自己好像還有優勢,可惜老外孜孜不倦不固步自封,已經從細微處出發觸摸到了系統論的邊緣,這塊理論都已經發展一百多年了。再不現代化,傳統文化里那一點經驗性的整體思維,就快沒什麼價值啦~~~

用詞多有自創,不專業之處,還請方家海涵。

============

可能要區分為「核心文化」和「消費文化」兩部分來討論。

「核心文化」部分百年來都在經受衝擊,某些部分已經逐漸在現代化,但仍有諸多不合時宜的東西存在,而「消費文化」部分則切切實實的是由於經濟等方面的弱勢而被「入侵」。但這一點應該不用太擔心,只要「核心文化」部分不被完全侵吞,等到機制、市場等方面逐漸趕上來,反擊回去是很容易的事。


不存在。

如果文化是指個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親誰不親誰、覺得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等等,沒有欺詐和公權力強制(哪怕有媒體鼓吹、旁人慫恿),純然是個人的自主選擇(哪怕是被誘惑),那麼無所謂文化侵略(個人又沒主權、領土)。粵諺有雲,牛唔飲水點撳得牛頭低?牛喝水喝得可歡了。

輸出文化的時候說「文化沒有國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轉身就變成「美國文化入侵我國」,還有邏輯嗎?用文化侵略來說事的人,你是為個人說話,還是為國家說話?哦,為是國家說話。可是,又不是殖民時代、戰爭年代,國家都獨立自主了,沒那個外國逼著簽不平等條約啊?引進書籍、音樂、電影這些不都是通過自願的平等談判合法進行的嗎?英語課程、大學四六級考試也是中國人自己設置的啊。既然沒有欺詐和強制,都是自己點頭的,談何入侵?

國家領土是硬體,文化是軟體。硬體可以說有排他性、獨佔性,而軟體卻是可以無限複製、傳播的。從歷史來看,文化也是越交流越容易繁榮發達的。

資中筠說得好:

「我原先認為文化安全問題指的是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但是後來我理解到,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想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威脅』這一擔憂。在我看來,文化如同流水,國與國之間文化的相互滲透非常正常,不存在遭受『文化侵略』的問題。」

中國有許多先進的文化理念,但是在現代生活領域,較早完成工業化的西方國家有更多先進之處,因而這些理念得以通過文化的形式在國內傳播,這是一種有益於國民的文化滲透。

「辛亥革命是我們國家的一次啟蒙運動,它將很多西方的先進文化在國人中傳播,比如:可以不要皇帝,當權者的權力應受到限制;打破了『祖宗之法不可變』的禮教迷信;宣揚了個性解放、人人平等的觀念。」

「好萊塢的電影在國內受歡迎,這就不能稱為文化侵略。觀眾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他們做出的選擇是一種市場行為,如果國內電影能有優秀作品,自然也會受到青睞。」如果以「阻止文化侵略」抗拒文化交流,將導致我們的文化更加缺乏前進的動力。

另請參考:

「文化侵略」與「文化帝國主義」:美國傳教士在華活動兩種評價範式辨析

國家文化傳播的內因與抗拒文化入侵


領導自己對四合院,古巷子,舊房屋大拆大建,你讓我們如何熱愛傳統文化?

歷史書都是成王敗寇外加洗腦,你讓我們如何熱愛傳統文化?

文化是需要傳承和保護的,主政者一邊拆你的輪子,一邊拚命拿皮鞭趕你快跑,這是強盜邏輯。

我們的兒童,成長在一片文化沙漠里。那片沙漠不中不西,完全是一個整容手術失敗女郎所具有的四不像面貌。在這樣的土壤里長大,如何不去擁抱更有魅力的文化。

然後,做了強盜還掌握著話語權的領導,盡可以給沒有發言權的民眾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如果你指的「文化入侵」是指美國大片,美劇,歐美流行樂樂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那充其量算是對文化產業的入侵。但這種入侵還沒能夠引起文化產業對其製作的反思,特別是電視劇行業,抗日神劇,於大媽,批鬥小三這類題材依然泛濫。電影行業題材分類,多樣化也還遠不足好萊塢,當然光電菊的阻礙作用不能忽略不計。總得來說,這種「文化入侵」還停留在給那些有能力有資源(有字幕組)接觸美國文化產品的觀眾提供一個選擇而已,這個選擇跟追韓星,看日漫沒有本質區別。但更深入的影響,包括對我國自己文化產業的反思與轉變,對我們自己生活方式的影響,似乎還不那麼明顯。


中國的孔子學院也開到美國去了,人家美國怕你侵略了么。可惜中國卻容不下一個燕京大學。


白岩松說(大意),整天喊著「我國的文化被入侵」的,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文化這東西跟人權一樣,高於國家,沒有國界 。


嚴正抗議,堅決抵制!時刻警惕資本主義對你國的文化滲透!

——來自iPhone5s 客戶端

--------------------------------------------------------------------------------------

不光抖機靈了,不然要被摺疊。

其實文化入侵是一個謬論。

資本市場,你情我願,文化市場亦然。美國,作為第一大國,文化大量輸出,很多人被美國文化吸引也是自然地。甚至很多時候,不是他來入侵我們,是我們搬運、盜版,有時還得翻個強。

所以,文化侵略,乃是謬論。

不妨換個說法。如何看待當今美國對我國的文化滲透?怎麼破?

沒得破。

前幾日看完《南京浩劫》,我就在想,為什麼看著裡面日本的燒殺擄掠,我卻對日本恨不起來呢。說一句,這裡的日本和題目里的美國其實是一個意思。

很快我就想明白了,我受日本文化影響太深了。日本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是《銀魂》、《深夜食堂》,是《全職獵人》、《白夜行》。提到日本人,想起的是村上春樹,太宰治,乙一。日本是櫻花,武士,秋葉原。壽司,學園祭。蒼井空

因為這些東西深深地吸引我,我心甘情願地被滲透,侵略。

好的東西是人人都喜歡的。


樂觀其成 其實沒必要害怕 能保留的自然保留 不能的就自然淘汰 這才是真正根植的中國文化 (吸收接納再同化)對自己民族特性要了解和有自信。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少看到外國人(主要指歐美)打遮陽傘?
為什麼很多文化都有"一天三頓飯"的習俗?
中國為何沒有走向殖民,而是形成一套華夷秩序?
韓國人對中國人都有哪些偏見(刻板印象)?
從中國俠客和西方騎士的比較能看出中西文化上的什麼差異?

TAG:文化差異 | 美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