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國的將軍(包括國共)的軍事能力與隆美爾、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巴頓這些名將相比,孰強孰弱?
如題,想了解一下。國產將軍與國外的將軍有差距嗎?如果有差距,差距大不大?當時盟軍和軸心國的名將對我們的抗日名將有什麼較高或很低的評價嗎?
雙方指揮的部隊有根本性的差異。因此不能做直接比較。
比方說,隆美爾能帶領德軍打的勢如破竹。你把他拉到中國來指揮歐洲一戰水平的國軍和日本人打,恐怕不會比薛岳更成功。
這就好比說尼米茲也是一代名將,把他放到巴頓的位置上,或者把巴頓放到尼米茲的位置上,能指揮好嗎?
一個將領優秀與否,最關鍵的就在於他能不能把自己指揮的軍隊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不說別的。彭德懷能在朝鮮指揮一支輕步兵大軍打出那種效果。我覺得他的水平在當時世界也可以算得上是頂尖的了。而彭德懷,在中國也並不是一枝獨秀的。
所以,我覺得中國當時將領的指揮水平並不亞於世界其他軍事強國。只不過適應的軍隊類型並不一樣。有什麼可比性嗎?他們指揮的兵種我國都沒有。
我覺得就以國軍內部山頭林立的格局加上常公瞎指揮的尿性,來啥名將都不好使,若是有一人能救中國,非羅剎國主斯公大林不可,若以斯公取代常公,斷不會有湯恩伯之徒
中國就沒有一支軍隊有巴頓隆美爾手下那麼規模龐大裝甲集群,日本也沒有,打法都不一樣怎麼比?庫爾斯克萬車大戰放在中國再多給中國一百個抗日名將也不好使。歐戰和亞洲戰場的等級都不一樣。中國要有足夠數量的重型裝備的話,還不是就和日本剛正面去了。
樓主這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一直和小夥伴吵葫蘆娃和奧特曼誰厲害一樣╮(╯▽╰)╭
只想說一句,當時我們國家出去留學回來的將軍基本都算是「名將」了。現代軍事方面,我們應該還是落後很多的。
雖然在戰爭中,指揮官的個人魅力與指揮藝術會大放光芒。
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終是國家實力。不是某幾個具體的名將把戰爭打贏,而是戰爭造就了名將。離開這些個名將,歷史會創造出新的名將替代。
名將不是誰都能當的,但也不是離了誰地球就不轉的。受到西方尊重的有兩位將軍,孫立人還有薛岳。 簡單介紹一下兩個人。 第一個 ,薛岳。1946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勳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1](主要功績,萬家嶺大捷,三次長沙會戰) 1938年6月11日,日本海軍通告駐漢口各國領事,稱溯江進攻武漢的作戰已經開始[2]。蔣介石對薛岳下令務必在10月9日24時前全殲日軍106師團,第106師團的防禦陣地於10月9日崩潰[2]。薛岳第1兵團主力王耀武,經浴血奮戰佔領萬家嶺戰場最高峰張古山制高點,徹底斷絕了日軍退路[2]。在萬家嶺戰場周圍約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日軍的輜重、馬的屍骨、鋼盔、馬鞍、彈藥箱、毒氣筒、防毒面具等雜物,俯拾可得[2]。 新四軍軍長葉挺稱:「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台兒庄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 1939年9月17日,日軍分四路進犯長沙,水陸路並進[3]。薛岳命令所屬官兵堅守碉堡,日軍不能越雷池一步[3]。到10月2日,國軍開始大規模伏擊,猛烈圍攻日軍,日軍被打得落花流水[3]。 1941年9月,日軍捲土重來,出動陸、海、空總兵力12萬餘人[3]。第二次長沙會戰,薛岳的「天爐戰法」大顯神威[3]。
1941年12月19日,日軍不甘心前兩次敗陣之恥,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3]。這次會戰持續29天,日軍遭逢更重大的慘敗,傷亡六萬餘人[3]。岡村寧次發出「撼山易,撼薛將軍難」的哀嘆[3]。
八年抗戰中,薛岳指揮所部共殲滅日軍十餘萬人[3]。-------------------------------------------------------------------------------------------------------------------------------------------- 孫立人 , ,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主要榮譽蔣介石給他頒發了四等雲麾勳章。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不列顛帝國勳章」司令勛銜,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這種勳章的外籍將領。 孫立人將軍指揮新三十八師,在遠征緬甸,協同盟軍抗擊日本的戰鬥中,屢克強敵,戰功卓著,孫立人將軍與新一軍顯示的戰力備受國內外各方肯定,有「東方隆美爾」之譽[2];而被打敗的日軍在緬甸戰後史料上,尊稱他為「中國軍神」。1945年5月,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廣西南寧,準備反攻廣州。同月,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仁安羌之戰以一團兵力擊敗日軍4000餘人,以少勝多為其贏得國際聲譽。胡康河谷戰役擊斃日軍3200餘人。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6800餘人。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殲滅日軍3萬3千餘人,是國民黨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
我只是陳述了事實,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異議,本人只是對最後一個問題進行了解答,前面的問題感覺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還有總有一些人總是像小學生一樣答題還有評論,太鬧心了。
我關閉了評論。
戰爭指揮的實質就是實事求事、解放思想,無疑從戰略到戰術,毛、林、粟等等不比歐戰那些閃耀的將星差是肯定的。
運輸能力舉世罕見,完爆隆美爾、艾森豪威爾之流!
要說從智商上面對比的話,應該是不吃虧的。但是還有一點很關鍵的就是信息,現代戰爭這些年一直在由西方引領著進步,他們的將領能更早的接觸到新式的武器和兵種,更早的積累出這些武器、兵種的合理使用方法,這就是信息不對等給予他們的優勢。
其實沒法比,早在一戰時,各強國的戰略就是整體戰,打得不僅是戰術,還是國家資源,政治地緣,政府的軍事協調能力等等,缺一樣就有可能失敗……以二戰蘇德戰爭為例,不論是曼斯坦因還是保盧斯都是名將,但元首對戰場作戰的橫加干與,執意先攻打烏克蘭和高加索,冒險兩線作戰……導致雖然德軍每每具體戰役獲勝,但大的戰略失敗。如果這樣看,你還會認為投降的保盧斯元帥必定不如崔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們嗎?
要說這兩個系統有對抗的話那也就是朝鮮戰爭了,結果很顯然。但是一次的成敗也不能當作定論。我不同意基於中國落後就認為中國軍事指揮家的素質低於西方的觀點。用低級的裝備抵抗強敵不僅要有勇氣,更需要智慧。何況還有許多關於林彪、孫立人在西方嶄露頭角的傳聞
梁興初孫立人
張自忠
薛岳彭德懷林彪蒙哥馬利巴頓
艾森豪威爾隆美爾古德里安沒拍,屬性也是坦克四星,與隆美爾大致相當既然比的是名將個人,不必妄自菲薄,國共諸名將都是人中龍鳳,意志天分不輸洋人。兵種戰術,都是外部條件,可以學習,總結,提高。遠征軍與朝鮮戰爭的戰績,可資橫向比較。
其實我在玩iPad上的一款遊戲 EASY出版的名字叫做《世界征服者》和《將軍的榮耀》,這都是真實模擬二戰期間各個戰役的策略遊戲,裡面可以使用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各個將軍,當然有些將軍是需要解鎖的,我依稀記得星級最高的中國將軍是LIN(林彪)但是跟朱可夫、隆美爾的五星貌似還差三顆星。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一找玩一下。
玩下將軍的榮耀 ,裡面有二戰和朝鮮明將的參數比較
要是選德軍將領,真心還不如選蘇軍更合適國情,因為德軍戰跡彪柄的前提是單兵訓練過硬,還擁有非常出色的參謀人員,主官才能如臂使指。而蘇軍面臨的問題和國軍一樣,基層士兵訓練嚴重不足,有大量的文盲(無法操縱複雜點的武器),參謀人員專業度低,基層軍官多數是行伍出身,兵科出身的很少。武器完全是易於製造,易於使用,簡單粗暴。就連戰術上也是簡單實用為主,無法做到像德軍那樣精密地配合,做高水準地分割穿插,但後期的蘇軍戰鬥力明顯提升,各軍種配合的技巧越來越好,就算是二流的馬里諾夫斯基、托爾布欣也可以打得有聲有色。而國共將領水平應該和一戰時對照比較適合,畢竟他們根本沒辦法想像地空一體的閃電戰,大縱深作戰。
裝備與戰術的差距太大,沒有可比性。但也不能因此說中國名將的軍事水平比西方差,比如就是共軍是拿什麼武器打什麼樣的仗,適應能力絕對是世界一流。個人感覺相對而言,西方國家更偏重於兵法中的正,而中國更偏重於兵法中的奇。正是過硬的自身實力,奇就是多變的陰謀詭計。西方國家講究的是優勢火力及高效科學的合同戰術,這方面中國自然不如,所以只能在兵力優勢與謀略上下功夫(當然也要各部隊在空間與時間上配合默契)。假設在戰爭中(如朝鮮戰爭)雙方武器裝備後勤方面差距不大,我感覺中國名將的勝率可能更大些——前提是中國軍隊能掌握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與相關的技戰術。唉,假設都是浮雲,結果還是不知道。
這個東西真的和經驗有關,不是中國人笨,但是沒有指揮過海陸空綜合作戰肯定不如人家,但游擊戰他又不如我們
推薦閱讀:
※哪些人改變了中國形象?
※如何評價鄧稼先和楊振寧? ?
※假設崇禎沒有殺魏忠賢,大明會不會亡國??
※民國那麼多大師是誰冊封的?
※哪些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在文藝作品中被醜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