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
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對當代中國的工業發展是否有益
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
——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看歷史,大勢重於細節,數據重於故事。如果研究所謂「康乾盛世」只糾纏於什麼「九龍奪嫡」、宮闈陰謀、秘聞野史,卻對小冰河氣候、玉米紅薯的引種擴展、攤丁入畝等一無所知,這不是歷史學者,而是三流網路寫手。
在我看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大勢就是「工業化」,順此大勢就是正確的,除此以外什麼主義都是假的。因為只有工業化的中國才不會重陷絕境,不用以血肉長城去抵抗鋼鐵洪流,不用為裹腹口糧徒勞地深耕日削益瘠的耕地……而在歷史迷局中的當事者已經為「工業化重要和困難」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國府無視了「重要」,土共輕視了「困難」,我們回顧、研究這段歷史時依然犯同樣的錯誤就太不應該了。但是,在對紅松實木傢具的價格望洋興嘆的今天,確無法想像當年的「老解放」居然是用三寸厚的上好紅松板做貨廂,原因僅是因為鋼材缺乏;在擔心果蔬農殘的今天,也無法想像看到整片整片莊稼被鋪天蓋地的粘蟲(或蝗蟲或稻苞蟲或……)吃得精光,卻只能手捉腳踩木板拍,原因僅是因為沒有農藥。在追捧不用化肥的有機食品的今天,也無法想像當年最主要的水稻病害竟是因缺肥缺水引起的胡麻葉斑病……
所以,某些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以現在的情況去揣測當年,以事後孔明的心態去指點江山,彷彿工業化可以神賜天降,似乎龐大但落後的「無法對外競爭」的工業就毫無意義,好象「世界主流是和平發展」我們睡著也能和平發展。目錄
1——工業化之重2——重工業之重3——工業化的困難後記——我們沒有時間和選擇餘地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之1——工業化之重
不提國防軍事、獨立自主、殖民經濟、抽血貿易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只談小民之天——糧食。
根據《中國歷代糧食平均畝產量考略》(余也非著中國歷代糧食平均畝產量考略),我國歷代糧食畝產最高是明清時期,北方平均畝產為1.3市石(小麥),南方平均畝產為2.6市石(水稻)。考慮到北方耕地遠多於南方、旱地面積是水田面積3倍以上的情況,所以實際上數千年以來,全國糧食平均畝產從不曾高於100公斤。而且明清時期的這個「高產」是在全國人口約1億多,耕地總量不超過10億畝,人均耕地尚在5畝甚至10畝以上,仍有大量山林草地未開墾的情況下取得的。
為什麼我要提示這一點,因為僅以作物最重要的3種生長元素之1——氮計算,每生產100公斤稻穀約需吸收純氮2.2公斤,100公斤玉米約需純氮2.5公斤,100公斤小麥約需純氮3.0公斤;折中取2.5公斤,相當於人或豬糞尿(標準腐熟肥)500~600公斤,或牛糞尿腐熟肥約1000公斤,或綠肥腐熟肥500~1000公斤(約不施肥的2畝綠肥產量)。而這分別大約是2個成人,或0.2頭豬,或0.2頭牛全年的「產量」(折為標準腐熟肥)。同時應注意到,雖然在「提供」肥料的能力方面,豬牛等大牲口遠高於人,但是1頭牛需10~30畝的草地或耕地(秸桿)提供飼料。所以,在小農經濟下,農戶養殖豬牛等大牲口數量是有限的;在耕地不足的情況下,能擠出來種植綠肥或保留為提供飼料的山林草地坑塘水面的面積也是有限的;所以農業社會的農戶「獲得」肥料的能力是極為有限的。另:南方的河池所能提供的塘泥也是同樣情況,不再分析。 換而言之,在農業社會,以自耕農最為理想的情況:人均5畝耕地,每戶6人30畝耕地60畝柴草山,飼養10頭豬2頭牛,而糞尿收集、腐熟、貯存、運輸、使用過程中的遺失、流失、揮發等損失僅以50%計算(實際僅貯存過程中不加蓋密封就將揮發損失約40%的氮),其「提供」的純氮也僅能維持3150公斤的糧食產量。即使能精耕細作每年擠出1/3耕地輪休種植一季綠肥,最多也就3700公斤糧食產量。而農田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應該平衡,否則系統就要退化、崩潰,表現為土壤退化板結,地力下降,減產甚至絕收。 所以在化肥問世之前,無論有多好的水利、良種、良法,木桶效應就決定了農業不會有高產。也就是說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的「盛世」,在保留必要的柴草林山(約24億畝)後受限於「合理耕地」的總量(約12億畝),全國糧食總產極限為:1.2億噸,合理供養人口為:3億人。 而在「盛世」之後,必將因人口指數性增長導致人均耕地急劇減少,進而導致大牲口減少使土壤肥力得不到必要補充而下降,再進而導致畝產下降;人口增加畝產下降又必將導致耕地不能輪休反而必須連作、間套作,甚至出現圍湖造田、毀林開荒等行為,竭澤而漁的後果是短期內糧食總產甚至平均單產都能有所提高(新開荒地肥力較高),但必將進一步加劇土壤肥力下降的速度……在華北,每當田間收穫之後,即會出現大批的拾禾者,以致「作物根桿,搜括凈盡,一次不足,且有繼續數次者」,「有幾處地方甚而至於收割小麥,不用刀割,而用手拔,罄其所有而去,所送還於土壤中的不過一點草木灰而已」(註:卜凱:《中國農家經濟》,商務印書館1937年再版,第242頁、319頁。)這種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在工業革命以前是個無解的局。人口在指數性增長,人均耕地卻日削益瘠,最後一旦「四海無閑田」,就必定「農夫猶餓死」,饑荒、瘟疫和戰亂成為必然和殘酷的「解決方案」。 近代又如何? 雖然有所謂的「黃金十年」,但重工業的凋零讓工業化的光明依然與中國農村農業無關。 《民國年間山東平原區的耕作制度變遷市場與生態:民國年間山東平原區的耕作制度變遷》一文在談耕作制度變遷的同時也談到了30年代(民國工農業生產最高時期)北方農業水平最高,戰亂最小的山東的單產水平。「民國《館陶縣誌》載:包穀,上等地畝產130斤」最肥沃的土地也只能畝產玉米65公斤。《膠濟鐵路經濟調查報告》載「邑中地土膏腴」「山東省最富裕的縣之一」的桓台縣小麥「水澆地每畝收量,至少一百六七十斤,有收至四百斤者……非水澆地每畝收量百餘斤」,平均單產約80公斤。 《河北省麵粉產業發展概況北京市糧食局》載:「1949年,全省小麥產量90.1萬噸,占糧食總產量的19.3%,平均畝產只有37公斤。」 向稱「湖廣熟天下足」的湖南,《第一章 糧食作物-岳陽市情網http://www.yysqw.gov.cn/Html/9/0/6/2/1/0069462.html》載:「民國25年,稻穀豐產,共產稻穀60多萬噸,除平江只能自給外,其餘各縣均有稻穀輸出(華容15250噸,岳陽13910噸,臨湘275噸),尤以湘陰為多(3.5萬噸),湘陰縣年輸出量在全國居第三位,華容縣居第八位。民國時期,華容縣注滋口,湘陰縣南大膳、白馬寺、鐵角嘴,岳陽縣城陵磯、新牆、黃沙街、筻口等地是稻穀的主要集散地。1949年,水稻播種面積296.27萬畝,總產稻穀546460噸,畝產僅184公斤。」魚米之鄉的蘇州地區,1948年《淀湖區主要農作物產量調查》記載:「石浦鄉種植水稻16740畝,單產111.35公斤,小麥2530畝,單產37公斤,大麥1060畝,單產30公斤,油菜10790畝,單產37公斤,蠶豆560畝,單產38.1公斤。」
《中國近代農業經濟史》引用國民政府農林部統計手冊數據,列明民國糧食畝產1936年最高,稻355斤,麥151斤,玉米194斤。 民國時期全國糧食平均單產最高時也不曾高於100公斤,1949年為70公斤。 更詳盡的論證請見《2000年以前的浮誇風?——論數千年來全國平均畝產一直低於100公斤》2000年以前的浮誇風?——論數千年來全國平均畝產一直低於100公斤農業發展的4個基礎:基本完善的重工業體系、完善的農科技術研究推廣體系、完善的農田水利體系、集約化和適度規模化經營,最終都只能依靠工業化來實現。中、印這樣的大國,不可能依賴進口別人的工業化成果來解決糧食問題、農業和農村問題。
當中國人口增長到了10億,連絕大部分柴草山都已開墾為耕地後人均耕地也不足2畝,作物秸桿既不能還田也不能做飼料而只能成為做飯的柴火的時候,農業社會、小農經濟的中國已經走到了萬劫不復的絕境。 這不是危言聳聽,光、熱、水、土資源均好於中國的印度,在進口1000多萬噸化肥後2011年平均單產100公斤(來源:印度今年糧食產量超過2.4億噸)。如果中國現在只有這個單產水平,糧食總產將不到2億噸,人均口糧只有140公斤,即使再多的「反對黨和自由媒體」,最公平最理想的糧食分配方案,最慈悲最無私的外國援助也阻止不了大饑荒的發生!如果沒有工業化因素,誰能為我解釋,數千年「包產到戶」糧食平均單產也不曾高於100公斤,1984年怎麼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薩供的高還是風神龍王入了黨?
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之2——重工業之重
1、什麼是「工業化」?
首先「工業化」不是農業社會的手工作坊,也不是買一些機器開工就是工業化,而是有充分的計劃組織和系統管理,並達到一定的規模,進行按照工業化生產規律的系統生產,形成社會化「有組織的機器體系」才是「工業化」。
「工業化」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包括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包括對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破壞和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建立。它以工業發展為基礎卻又不僅局限於工業發展,所以工業化提升的是整個經濟基礎(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和社會。 例如:在經濟結構上,我國工業和農業總產值的比例構成1949年為1:2,1978年變為3:1,現在為5:1。在稅收比例上,農業直接稅佔比1950年為39%,1979年變為5.5%,現在幾乎為0%。在就業人口上,以城鄉劃分就業人口,城市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1952年12.0%(2486萬人);1980年24.8%(10525萬人),較1952年增長323.4%;2010年較1980年再增長229.6%達到34687萬人。以三次產業劃分就業人口,第二產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1952年7.4%(1531萬人);1980年18.2%(7707萬人),較1952年增長403.3%;2010年較1980年再增長183.4%達到21842.10萬人(這已是有史以來世界最大規模的工業人口)。 這就是工業化。 百度百科:「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2、對於一個獨立的大國而言,工業化核心——重工業體系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可惜在1949年以前,中國自己的民族工業在此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最大的出口居然是豬鬃、桐棬油和鎢礦石,僅有的規模工業是機制麵粉、火柴和棉紡業……至於什麼「官府號巨輪」之類的神話最好不要提,這種美國提供圖紙、材料、器具、工程師,中國提供船台和苦力的「製造」是真正的製造?更關鍵的是在此之後,真正的工業化應該有兩個特徵,1、量的噴涌而出,2、質的持續進步。不同於「躍進號」之後有「東風號」「長風號」及眾多的「風」字型大小萬噸級散貨輪、有「遠望2號」、有「向陽紅10號」……「官府號巨輪」卻是「下面就沒了」,這樣的「製造」能證明什麼?證明中國1920年之後就不需要巨輪了?就不屑於學造巨輪了?
3、1949年中國產鋼15.8萬噸(人均300克),連全國每戶一把鋤頭也滿足不了;產化肥0.6萬噸,全國每畝耕地只有4克,比一盤菜的味精用量還少;這樣的工業基礎加上水利工程失修等原因直接造成了全國平均單產僅70kg。
到1980年,僅以抗旱排澇所用的農用抽水機為例,全國已擁有258.3萬台農用排灌電動機289.9萬台農用排灌柴油機,合計520多萬台(國家數據http://data.stats.gov.cn/index)。如果全部進口,給個良心價大中小均價100美元,至少需5億多美元。 5億多美元! 我用這筆錢的1%來建廠自己造不更好?這東西到70年代連社隊企業都在生產,既解決剩餘勞力問題,又工農業全面發展。不過這也有個前提,就是國家工業化達到一定程度。否則原材料哪來?技術工人哪來?運輸物流怎麼辦?別的不說,520多萬台抽水機,至少需硅鋼等各種合金材料共50多萬噸,單以重量就已超過民國「黃金十年」產鋼量10年總和或1949年產鋼量的3倍!如果依靠進口以粗鋼計價也是約2億美元。
4、推而廣之,化肥等農資同樣如此。1949年中國化肥人均產量僅為「幾乎夷為平地」的日本的1/700。在1973年「四三方案」整廠引進合成氨工藝以前,國產氮肥確實質量差成本高,但也一步步的積累擴張達到了年產上千萬噸。關鍵是如果沒有前期的技術積累和特種鋼工藝的突破,「四三方案」不能自建配套設備的話,至少要多花50億美元,也更談不上80年代因合成氨工藝的仿製、擴散成功,氮肥和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的大好形勢了。
《尿素合成塔製造工藝》(來源:尿素合成塔製造工藝)第二頁就談到「我國從一九六五年開始製造尿素合成塔,起初為雙套筒的結構,一九六八年開始製造Φ800mm內襯Cr-Mn-Ni(A4)雙相不鏽鋼小型尿素合成塔,生產能力為80噸/天。一九七0後全國建有33個這樣的尿素廠,全部由國內自行設計和製造。一九七五年以後,從國外開始引進13套年產48~52萬噸的大型尿素生產裝置,尿素合成塔的內徑為Φ2100mm~Φ2800mm不等,從一九八三年開始,我國也開始自行設計和製造大型尿素合成塔,並對原有的中小型尿素合成塔進行改造……」 此外,化肥生產還需消耗2~5倍於產出量的海量石油、天然氣、HCl、H2SO4、HNO3、NaOH、Na2CO3等基礎化工原料,而農藥生產工藝更為複雜,所需的一甲胺、苯、氯乙酸甲酯等基礎原料多達數百種,消耗量甚至可達產出量的10倍以上。 中國1949年化肥產量0.6萬噸(折純)、農藥產量為零、糧食總產1.1億噸,30年後上升到化肥產量1269.40萬噸(折純)、農藥產量53.7萬噸(原葯)、糧食總產3.2億噸,再30年後上升到化肥產量5704.24萬噸(折純)、農藥產量230萬噸(原葯)、糧食總產5.7億噸。請各位自行估算一下這幾個數據背後所代表的3個時間段的工業能力。依靠一步步的技術積累,一步步的規模擴張,1980年中國鋼產量終於從連每戶一把鋤頭也保障不了的15.8萬噸增長到了3712萬噸,並以此為基礎,化肥、農藥產量先後超過蘇、日,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而現在已經佔世界總產1/3和1/2。
數千年來的小農經濟從不曾有100公斤以上的平均畝產,僅憑「包產到戶的積極性」是不可能把糧食平均畝產從1949年的70公斤提高到2013年的350公斤以上。這實際是得益於在建國初就勒緊褲帶流著血汗搞工業化。1949年消耗15.8萬噸鋼43億度電0.6萬噸化肥(折純)0噸農藥(原葯)就只能生產1.1億噸糧食;而1980年消耗3712萬噸鋼0.3萬億度電1269萬噸化肥(折純)54萬噸農藥(原葯)就能生產3.2億噸糧食;而如今年消耗7億噸鋼5萬億度電5912萬噸化肥(折純)200萬噸農藥(原葯)1250萬噸的良種400多萬噸農膜就能生產5.9億噸糧食。民以食為天,重工業之重,莫過於此。
5、再推而廣之,輕工業同樣如此。都說戰後的日本「幾乎夷為平地,物資限量供應」(《日本經濟白皮書》:「配給的實績,比如火柴1人1天只有4支,肥皂1人1年1個」),可是中國1949年人均僅有日本人均硫酸產量的1/280、人均燒鹼產量的1/70、人均鋼產量的1/140、人均化肥產量的1/700……決定了中國如果不大力發展重工業,將不僅沒有國防工業,而且也沒有真正自己的輕工業,將繼續使用「洋火」、「洋胰子」、「洋釘」……中國這樣的大國不可能依賴進口海量的硫酸、燒鹼、鋼鐵等原料來實現工業化。無論是抽水機、化肥、農藥、自行車及各種工業品和工業原料……
稍有眼光的人都應知道,即使不談什麼戰略、安全等,僅從長遠經濟效益出發,中國巨大的消費規模就決定了只要沒有技術和政治因素的阻礙,經濟模式絕對只能是「租不如買、買不如造」輕工業必須以重工業為基礎,所以「租不如買、買不如造」就必須大力發展重工業,但在僅有15.8萬噸鋼、4萬噸硫酸的當年也就只能勒緊褲帶。因為,而寶貴的外匯只能用於關鍵技術設備原料的進口,所以要造化肥就只能「肥皂火柴限量供應」,因為化工原料有限;要造鍊鋼爐、汽車、尿素合成塔、反應塔就只能限制「低技術高利潤的自行車」等生產,因為鋼鐵有限;要建設鋼廠、農膜廠、電站、橋樑就只能控制日化工廠的建設,因為電力、水泥、乙烯、機械有限;……在重工業基礎未初步建成前不可能放手發展輕工業,甚至只能壓制輕工業,盡量讓重工業的產品(如鋼、化工原料等)專用於重工業的自我壯大。
如果把工業體系看作一棵果樹,重工業可視為果樹長大長高的「營養生長」,而輕工業就是開花結果的「生殖生長」。國民要從果樹獲益,只能收穫「生殖生長」而來的果實,但是在幼樹初植時,忍一時饑渴,讓幼樹「營養生長」更快更好肯定是明智之舉。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之3——工業化的困難
大國工業化的核心是重工業,而重工業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要等民間自發地發展重工業,即使是在沒有外來干預破壞的情況下也將是極漫長的過程。如英國,1733年工業革命以紡織工業開始,到因紡織工業的擴張、紡織機械的改進和對運輸的需求開始驅動重工業大發展卻要半個多世紀以後了,直到進入19世紀後英國的鋼鐵產量才出現迅猛增長。如果後發工業國家都象英國這樣等待重工業「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只能是等到花兒都謝了,大家永遠只能跟在英國人的屁股後面吃灰。
所以,在中國、日本、韓國、德國、蘇聯這樣的後發工業化國家,初期都無一例外地以國家為主導「超前發展」重工業,人為加快工業化進程。 如德國的克虜伯,其生產、發展一直在德皇威廉二世視野中,甚至其家族繼承也要親自安排。 再如明治政府實行殖產興業政策的具體內容就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以各種政策為槓桿,用國庫資金來加速資本原始積累過程。在1880年又發布「官業下放令」,將軍工、鑄幣、通訊、鐵道、印刷等特殊部門以外的兵庫造船所、長崎造船所和日本郵船會社,全是國家投資建成後以幾乎白送的價格「賣」給三井、三菱、川崎、古河等特權財閥,,大力扶植財閥的成長。現代日本產業支柱的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日本對其的稱呼是「政商」,它們的起源就是官營的再以優惠政策扶持,甚至直接以國家力量協助其從中國、朝鮮和國內掠奪而成長壯大。例如八幡制鐵所《寄生於中國的日本八幡制鐵所-財經-鳳凰網寄生於中國的日本八幡制鐵所》 工業化主要的困難有: 1、資金問題。 重工業投資巨大,僅一個鋼鐵廠就動輒數百萬美元,還要配套鐵礦、煤礦、電廠、鐵路、港口……通常建設每萬噸鋼產能需100~300萬美元(1910年美元),根據「美元時間」網站(DollarTimes - Financial Calculators and Money-Saving Info)摺合1980年的800~2400萬美元。例如,漢陽鐵廠用白銀500萬兩(時約折300萬美元),是當年清政府年收入(約0.77億兩)的6.5%。1897年日本設計指標年產6萬噸鋼的八幡制鐵所,耗用1920萬日元(摺合白銀1280萬兩或860萬美元,甲午賠款),占當時日本政府正常年收入的24%。又如70年代台灣高雄鋼廠兩期總投資879億新台幣(24.42億美元)建成325萬噸鋼產能,在外匯充裕全部海運進口澳洲優質鐵煤礦不需配套礦山、選礦、鐵路等基建投資的情況下,每萬噸鋼產能投資751萬美元。
因我國鐵礦石品質差,絕大多數礦山為30%以下的貧礦(美、澳、印多為60%以上的富礦),且共生複合礦石多、礦體複雜,不利於開採和冶煉,不鄰海交通不便,冶煉工藝複雜等原由,單位投資遠高於正常。如攀鋼的建成就是以成昆鐵路和釩鈦磁鐵礦冶煉工藝研製成功為前提。前30年結束時,我國1980年3712萬噸的鋼產能(含配套礦山、煉焦、鐵路、電廠、港口等)至少須投資100億美元(1910年美元),或800億美元(1980年美元),僅此一項就占前30年GDP總和(以當年匯率折算為2.80萬億美元)2.9%,占前30年財政總收入(以當年匯率折算為0.78萬億美元)10.3%。(賬面用款肯定低於此數,這從側面也證明了當年的GDP因統計、計算方式、「調撥」「冬修」「民辦」等無償低償勞動和各種原因存在被低估的現象)。 另:《中國現代鋼鐵工業_百度百科中國現代鋼鐵工業》提到「1950~1983年國家給鋼鐵工業的基本建設投資約佔全國總投資的8%弱」。又如,1953年建設的太原重型機器廠投資6075萬元(24.2噸黃金或近0.3億美元,摺合1980年的1億美元);前30年僅搭建骨架所新建的2.5萬公里鐵路在不計征地成本的情況下,就須200億美元以上(成昆鐵路1083公里至1978年止就累計投資33.12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305.8萬元)。而台灣僅「十大建設」就耗資2580億新台幣,摺合71.7億美元,佔1971年~1977年的GDP總額近7%! 重工業的建設資金之龐大,以傾國之力尚有不足,根本不是誰都投資或能下決心投資的。而且,即使漢陽鐵廠能以最理想的情況:順利投產並年產1萬噸鋼,能以進口鋼鐵的售價出售(時價每噸30餘兩白銀約折20多美元),以23兩白銀的成本計,也需60多年才能收回投資(當然,實際上在一戰開始後鋼價迅即高漲至每噸100美元以上)。 如此巨大的投資和漫長的資金回籠時間,極易受時政影響的特點,都決定了普通私人資本在毫無政治背景和經濟、技術基礎的情況下不可能進入重工業。 即使以國家而言,以中國之大,人口之眾,工業化所需的天文數字般的資金,在時間緊迫,卻既不能靠外援,也無法殖民掠奪,工商自行擴大再生產能力極弱小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同樣是巨大的難題。2、技術問題。
剛從農業國起步時,技術問題只能通過海量的投入來解決,引進-消化-積累-研發-創新,循序漸進、時間漫長而且絕無捷徑。這就必須由國家來解決兩個問題:扶持和保護。 工業化初期的產品必定是技術落後、價高質劣,讓蹣跚起步的幼稚產業不經積累和成長就貿然「面對外部競爭」完全是天真無邪的想法。即使90年代以前的韓國也是高度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獨裁、外援、血汗-韓國經濟奇蹟的前世今生-鳳凰財經獨裁、外援、血汗 韓國經濟奇蹟的前世今生》。舊中國唯一能在重壓之下成長的重工業企業——永利錏廠,其基礎是技術(侯氏制鹼法等)領先世界,但是,作為農業國的中國初創的重工業能有幾個領域有這種領先世界的技術?
事實上即使到了1949年,依然是「中國的文盲率大約是80%,而且被視為識字的20%的人當中,已經包括了那些只認識幾百個中國漢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為半文盲的人」(《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12月印,194頁,表3及下方文字)。全國5.4億人中,大學生不過14萬人(其中文科生約佔80%),各種技術人員不足5萬人(含見習生)占人口比例不到萬分之一,工業(含土木工程)科研機構不過區區32個(歸併後共21個),甚至遠不及當時美國一個「托拉斯」僱傭技術人員的數量。 所以,在這樣一個農業社會的基礎上,中國的漢陽鐵廠、日本的釜石田中制鐵所和八幡制鐵所初建時都屢屢失敗,經數年至十多年的改造方能勉強產鋼,但依然價高質劣。 20世紀初在進口鋼鐵每噸售價30餘兩白銀的情況下,漢陽鐵廠的鋼鐵因質量太差,以低於成本的每噸23兩白銀出售都無人問津,生產陷入困境,到「黃金十年」甚至已不能產鋼,淪為日本八幡制鐵所的廉價原料基地。而日本,釜石田中制鐵所最初生產的釜石鐵同樣被評為「品質惡劣,價格又高」100磅重的價格2元30錢,而進口鐵只有1元左右。以至於大阪炮兵工廠用于海岸炮的炮彈鑄造材料時,不得不加一道精鍊工序,稱為「釜石再制鐵」。即使這樣日本政府依然堅持採購,直到八幡制鐵所建成後併入國營的日本制鐵。 後發國家工業化初期的產品如果沒有國家違反「市場規律和自由貿易原則」的「循私」採購和庇護,重工業的發展必定舉步維艱。 事實上,正因為北洋及國府的不聞不問,漢陽鐵廠很快就深陷衰敗虧損之中;最終在「兵荒馬亂」的一戰和「黃金十年」(鋼價漲至每噸100美元以上)這本應是鋼鐵業利潤最豐厚的時期,被日本以國家力量巧取豪奪,淪為八幡制鐵所的廉價原料產地;這充分證明了國家扶持和保護對重工業的重要性。1921年,中國產鋼7.7萬噸,為北洋時期最高年產量,當年日本86.5萬噸。1934年,中國產鋼5萬噸,為國府主政時期最高年產量,當年日本384.4萬噸。3、對原有的農業社會基礎進行徹底大改造,使其能為工業化提供市場和具一定文化的勞動力更是大難題。
現代工業是一個龐大完整的體系,較農業社會其產業關聯鏈的長度和緊密度完全是天壤之別,其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特性要求必須對原有的農業社會基礎進行徹底大改造。 明朝民營冶鐵廠年產百噸「大廠」已是經營擴張數十年的成果,而現代鋼鐵廠一爐就有此數。一年生產數十萬噸鋼鐵打鋤頭、菜刀肯定是用不完,小農經濟的田野上突兀出現的孤單工廠結局只能是倒閉。所以要等重工業「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所需的時間是極為漫長的,根本不可能實現日本20世紀初和中共執政後20多年內鋼產量200、300倍的增長。所以必須由強勢政權大力「殖產興業」,破壞封閉保守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整個國家納入工業體系之中,規劃好、建設好輕重工業的上游和下游的比例和配套關係,把新增加的產能用於新的鋼廠、鐵路、汽車廠、船廠、及農業的發展…… 對原有農業社會基礎進行改造和工業化進程,是互為基礎,相互促進的關係。如果對原有的農業社會基礎的大改造不成功——也就是說,如果依然是封閉保守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工業原料基地沒有建設,農資相關技術沒有推廣,農村的市場沒有建立,農村基礎教育沒有普及不能提供具一定文化的大量勞動力——工業化就不可能推進。歸根結底,資金、技術、市場、具一定文化的勞動力,這是中國要儘快工業化所必須提供的4個要素,而民間工業力量的柔弱幼稚、工業化的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特性,和時間緊迫性決定了我們和其它後發工業化國家一樣,只能依靠國家來代替「民間自發」解決其無法逾越的困難。
毫無疑問,以國家為主導「超前發展」人為加快工業化進程,肯定有種種「併發症」。各國最為普遍的是一定時期內重工業比例過高,盤剝過度,誘發大躍進、米騷動、大罷工等等,及重工財閥在經濟危機中為了市場和利潤綁架國家「軍國化」,蘇聯也因未及時配套發展輕工業而崩潰。 但是,「超前發展」並不是「拔苗助長」,當其造成「超前」的欠缺因素(如生產力和科技素質)可以在新機制下較在舊機制下更好更快地成長,「超前發展」就是可取的,正如明治維新。而「併發症」也並非不治之症,完全可以通過及時追加配套輕工業、調整積累/消費比例來根治,果樹長大長高到一定程度就應該開花結果了。 更何況,沒有誰的工業化進程可以在康庄大道上唱著歌開始,都只能以無數血淚和挫折在黑暗和荊棘中摸索前進,英法美德俄日……概無例外,區別僅是能否讓殖民地「幫著」流血。 最關鍵的是,歷史已經沒有為我們留下更多的時間和選擇餘地。受限於自然環境,當年的中國竭盡全力地開荒,圍湖造田,圍海造田,毀林造田……依然無法遏制人均耕地的急劇下降。在前30年中,中國只有兩條道路: 一種是「無為而治」什麼也不幹就不會犯錯誤;「與民爭利、盤剝農奴」肯定是招人罵的事,在耕地潛力未盡前不「瞎折騰」肯定大家都可以寬舒幾年,有了余錢時再辦廠修堤賑下災,然後輕鬆寫意地沉醉在小農經濟的田園牧歌中,然後人均耕地越來越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另一種是最大限度壓縮消費和最大程度地盤剝農業,把資金集中起來,冒著犯錯誤背罵名的危險,勒緊褲帶,流著血汗,在人均耕地降至2畝(1974年)以前儘快工業化,至少要有最基礎的重工業體系。 後面這條道路在提高了工業化速度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工業化的難度,對執政團隊從核心到中層到基層的凝聚能力、策劃能力、掌控能力、號召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應變能力等,乃至國民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稍有偏差不慎即是大錯(如大躍進),這也是二戰之後新成功的工業化國家廖廖無幾的原因。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之後記——我們沒有時間和選擇餘地
1、我在第一個章節就論證了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沒有工業化因素「全國糧食平均畝產最高時也不曾高於100公斤」,而人均口糧200公斤就是饑荒的邊緣。
1949年中國人均耕地3畝,1974年人均耕地下降到2畝以下,在前30年結束時,人均耕地已僅有1.86畝。 當年的中國竭盡全力地開荒,圍湖造田,圍海造田,毀林造田……依然無法遏制人均耕地的急劇下降。如果不能勒緊褲帶,不惜代價地儘快工業化,1980年就必將面對「人均耕地1.86畝×100公斤/畝」這個殘酷的算式,先不說能否買到糧食,沒有工業化的中國能有外匯購糧嗎?屆時,中國將連「黑非洲」也不如:沒有工業化平均畝產50公斤的黑非洲,雖然進口或受援6千萬噸糧食後人均口糧也只有210公斤,雖然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2年報告稱:飢餓人口占該地區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有約一半兒童營養不良,每年數百萬人死於食物短缺和與之相關的疾病。但是,他們還有2、30億畝宜耕荒地可以開墾。 工業化對中國而言,不是划算不划算的問題,而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最基本的完整重工業體系是農藥化肥良種農膜的生產基礎,是農業獲得高產的前提,所以中國必須在人均耕地滑下深淵前達成這一目標。 2、「超英趕美」並非攀比,而是危機的緊迫使然。 中國工業化時間緊迫,人口卻差不多是日本的10倍,英國的20倍,所以即使在1980年工業總規模超過英、法之後,依然是「總量巨大」、「增速輝煌」與「人均不足」並存。 就以工業的骨骼——鋼來說,在人均僅300克鋼連每戶打把鋤頭也不夠的基礎上,「以鋼為綱」鋼產量前30年間增長235倍,1980年產鋼3712萬噸,接近德國(4384萬噸),超過了法(2318萬噸)英(1128萬噸);增速遠高於日、德、美等國的歷史上和平時期最快增速! 但是,在以驕人的高速增長30年後,中國人均用鋼量仍只有38公斤,僅有發達國家人均用鋼量的1/10!所以「解放」車還得用紅松板做車廂,有的地方還在用「竹筋混凝土」、「水泥船」。 然而,要保障最簡單的生存需求——吃飯穿衣(僅全國糧田以最低標準10公斤/畝就需1500萬噸化肥(折純)),要保障化肥、農藥、農機、醫藥、紡織工業的原料、工廠建設和交通運輸,10億人口按日本50年代初的人均標準,至少還要有50萬噸乙烯、50萬噸化纖、800萬噸硫酸、8000萬噸水泥、3000億度電……除了鋼鐵工業外,還要有冶金、能源、機電、機械、鐵路、船舶、汽車、醫藥化工、合成纖維、建築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等……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前30年的工業建設在發展速度和總量上極為輝煌,工業規模從與比利時相當提高到了超過英法(注意,這裡僅指以鋼產量、發電量、工人數量為代表的工業規模);然而,它的粗糙、初級更是不可否認,在人均上也只是讓中國達到了日本在50年代初或二戰前的人均工業規模。 因為耕地的日削月瘠,在前30年,中國就如燃獄中的囚徒,能在烈火覆頂前破壁而出就是海闊天空,否則就只能永淪絕境。 事實上中國也只是非常幸運地在最後一刻完成了最基本的完整重工業體系,糧食畝產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40公斤。但是,人均耕地的繼續下降又導致人均口糧長期只能在300~400公斤間徘徊,遠低於發達國家。幸而現在已有大量工業品出口,換回的棉、油、糖等農產品數量已相當於8億畝以上的境外耕地,這才保障了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 3、僅能保障吃飯穿衣的重工業體系所需要的建設資金就已極為龐大。 時間緊迫,國家大,人口多,目標「高」,而人均基礎工業產品僅為當年「幾乎夷為平地,物資限量供應」的日本人均的100、200分之一;在連化纖和合成氨技術也被「巴統」嚴密封鎖的同時,技術人員全國數量卻還不及美國一個「托拉斯」……「超英趕美」就意味著所需投入極為龐大。 這其中不僅有包括鋼鐵、化肥、化纖在內的門類眾多、規模龐大的基礎工業建設;還有因「巴統」的封鎖而被迫投入巨額資金去「重新」研發尿素合成塔、鋼軋機、水壓機等技術;還有基礎教育、基礎醫療、農技推廣、農田水利等體系的建設;還有對數千年以來「皇權不下縣」、宗族宗法、小農經濟等等政治經濟制度的摧毀、改造和新制度的建設。 這些都只能依靠自己勒緊褲帶,不惜代價地建設,不可能神賜天降。就這麼一個僅能保障吃飯穿衣的重工業體系,其建設成本就已經讓沒有殖民地和外援、一窮二白的中國搜凈了家中最後一個銅板…… 在此之餘,還有多少錢來投資發展食品、造紙、日化等輕工業? 4、有充裕的資金、外匯就可以平衡發展。 1949年台灣省人口770萬(同年大陸人口5.4億),不計優惠貸款和國府運台黃金,不計其原本就好於大陸的基礎(設施、教育……),美國對台經援和軍援總額約為48.64億美元(見《1949年以來美國給了台灣多少援助?》1949年以來美國給了台灣多少援助?)。不計軍援和貸款,美國從1950至1965年,對台經濟援助共17.85億,超過1952年台灣GDP總額。不考慮軍援的資金替代作用等對經濟的促進,僅用經援總額除以1949年人口計算,台灣人均受援232美元;以人口比例計算等於大陸得到1252億美元,這個金額是歐洲馬歇爾計劃援助總金額的10倍,或1950年蘇聯GDP(約1000億美元)的125%,或美國GDP(2930.7億美元)的43%,或大陸GDP的5倍! 以上數據不包括美國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貸款和帶政治色彩的商業貸款,而這是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援外的主要形式。如台灣在1961~1971年先後從國際開發協會、世界銀行、亞洲銀行、國際銀公司、美國進出口銀行、歐洲銀行團等獲得9.5億美元貸款。70年代「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等更為依重於國外貸款。其中僅「十大建設」就耗資2580億新台幣,摺合71.7億美元(佔1971年~1977年的GDP總額近7%),其中外國貸款24.3億美元(見《蔣經國時期台灣地區經濟政策研究》)。郭煥圭、趙復三的《台灣之將來》則提到:截至1982年底,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予台灣的資金計達205億美元。 50、60年代美援占同期台灣資本形成的34%,且美援在台灣的對外貿易中,每年彌補財務及勞務入超額約91%。從1952年到1961年,在台灣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的7.9%中,『美援』佔了6%的比重(彭付芝:《台灣政治與經濟》)。而據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尼爾雅各比推算,在美國經援的作用下,台灣GDP的年增長率相當於無經援時的2倍多,人均GDP的年增長率相當於無經援時的4倍。若無經援,那麼台1964年的實際GDP要延遲到1980年方可達到,而1964年的實際人均GDP須延至1995年才能達到。也就是說,美國對台援助使得台灣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比其實際提前了20-30年。在兩岸都最為困難的50、60年代,台灣的工業化啟動資金是每人一兩千美元外援(含貸款等),而大陸是砸鍋賣鐵、甚至是賣血而來的每人一兩千人民幣……這就是區別。
如果真能如某些人幻想的一樣,1949年後國府執政大陸,美國人就會一時腦殘送來3500億美元(按美國對台經援軍援總額和1949年兩岸人口比例計算)——1949年大陸GDP的14倍!再加上大量的優惠貸款(台灣未查到總額,但韓國1985年所欠外債總額達467億美元)!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有了這筆橫財,中國就肯定不需盤剝農村,不需壓制消費,就可以在「輕重工業並重」的情況下,30年內建成最基本的完整重工業體系。 但這可能嗎? 5、歷史已經沒有為我們留下更多的時間和選擇餘地。 不同於韓、新、台等,人口少進口量少,自己規模生產反而不划算,又有充裕的外匯,所以可以選擇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投資,其餘進口解決。而中國即使僅從節約資金和外匯的角度出發,也必須儘可能自己規模生產而非進口。例如1953年青黴素規模生產研製成功就將青黴素從35美元一支的高價變成了0.1元人民幣一支,投資成本數年內就賺了回來。再如,建設3712萬噸的鋼產能投資了800億美元,而以二戰後的最低鋼價200美元/噸計算,這個金額能買到4億噸鋼;但是,中國前30年已累計產鋼4.3億噸,最為關鍵的是,這3712萬噸的鋼產能是屬於中國自己的,其本身和上、下游產業鏈可以提供上千萬的工作崗位。 中國巨大的消費規模和重工業內部廣泛緊密的產業關聯決定了只要沒有技術和政治因素的阻礙,中國經濟模式絕對只能是「租不如買、買不如造」,必須擁有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在重工業體系基本建成之前,在基礎工業原料生產能力滿足基本需要之前,中國不可能依賴進口海量的硫酸、燒鹼、鋼鐵、化纖等原料來生產化肥、農藥、農機、布料等等,也沒有外匯來建設一個懸在空中的輕工業。這種繼續使用「洋火」、「洋胰子」、「洋釘」連技術含量最低的基礎工業生產都不能全面佔領的「工業化」註定只是空中樓閣。人均耕地的急劇下降,決定了中國只能勒緊褲帶,不惜代價地儘快工業化,否則中國將連「黑非洲」也不如!
而僅僅保障最簡單的生存需求——吃飯穿衣,保障10億人口達到日本50年代初的人均標準所需的基礎工業產品的產能建設,就已讓沒有殖民地和外援的中國搜凈了家中最後一個銅板…… 時間極為緊迫,資金極為窘迫,歷史已經沒有為我們留下更多的時間和選擇餘地。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階級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人民公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是否已到最後的末路?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日本?單純因為歷史?
春過雪消:為什麼一些人覺得美國是中國的敵人而不是朋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因傅翌才 在他的回答中@ 我,實名反對我的觀點,故而又學習了下他的回答,但發現他的反駁在本文均有對應的論證,所以不想浪費時間,只是順便問了下他「所謂畝產增加不過是靠投入更多勞動力而已」的觀點何來?
結果,他的論據僅僅是「當年農業人口增長和糧食產量增長基本平行」!!!
誰告訴你「單位面積人力投入與單位面積產量成正比關係」!
誰告訴你原來1畝地投入1個勞動力產糧100公斤,現在1畝地投入2個勞動力就能產糧200公斤,將來1畝地投入10個勞動力就能產糧1000公斤!
誰告訴你無限制地投入更多勞動力,更大程度密植深耕就一定能得到按比例增長的更高的畝產?!
呵呵,原來傅翌才才是大躍進的幕後推手。
但是,事實上,大國的平均單產及其增長和其工業化程度密切相關,1961—1981年,世界穀物總產量增產9億噸,其中中國提供了1.9億噸,美國提供了2億多噸,其它工業國家提供了2億多噸,拉美及印度等其它國家依靠進口化肥的綠色革命提供了近3億噸。
單位面積人力投入與單位面積產量沒有絕對的比例關係!沒有工業化的基礎,任你如何增加人力投入,任你如何密植深耕,任你如何包產到戶,任你如何提高積極性,全國平均畝產也上不了100公斤!!!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以耕地面積糧食產量而言(1、該指標不宜用於經濟作物佔比大的國家;2、中國種糧耕地約佔耕地總面積2/3),世界現有耕地總面積約為15億公頃,糧食總產24億噸,摺合畝產106公斤,其中:整個非洲平均單產摺合畝產50公斤,印度和大量出口糧食的泰國也僅100公斤,更不要說印尼、菲律賓等等……事實上除西歐北美外只有越南靠進口中國的化肥和雜交良種達到了200公斤/畝。西歐諸國單產雖高但總產低,最終就成了:中國+美國以共約3億公頃(美國不含休耕)佔世界20%的耕地,生產了9億多噸佔世界40%的糧食,也就是說,中美之外的國家平均糧食畝產不到80公斤!!!
所以,請裝聾作啞的傅翌才 回答一下本文一開始就提出的問題:
如果沒有工業化因素,誰能為我解釋,數千年「包產到戶」糧食平均單產也不曾高於100公斤,1984年怎麼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薩供的高還是風神龍王入了黨?
說到工業體系,就要知道它是個體系,不是單一的行業、部門。而體系是錯綜複雜的,各行業部門之間聯繫緊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人體就是個完整體系,各器官各細胞緊密配合,各有各的任務,把任何一個器官拿出來,人體就無法運轉,這個器官也不能單獨存活。
人的生產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吃穿住用。直接用於吃穿住用的消費品就是最終消費品,例如饅頭、衣服、住房。前期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最後生產最終消費品,所以為了生產出來最終消費品,前期要做很多準備,完成整個體系的建設工作。
拿最簡單的手電筒來說,要生產出來手電筒,必須有石油,有化工,能生產塑料。還必須有冶金、玻璃行業。當然還必須有機器設備,有廠房,有電,有煤炭,有技術。最後不要忘了,工人技術人員都得吃飯,農業也得發展起來,才能養活大量的工人和技術人員。
要石油,就得尋找油田,開採。要冶金,要煤炭,得採礦,得造車造船築路運輸。要技術,就得培養技術人員。要廠房,得造水泥磚瓦。要機器設備,得有重工業來製造機器設備。要發展農業,就得修水利,造化肥農藥農機,培育良種。
所以,為了造一支非常簡單的手電筒,前期就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牽一髮而動全身。這絕對不像一些小朋友想得那麼簡單,只要一想造,只要有積極性,只要一心一意抓經濟建設,立即就能造出來的。
改革前,就是做這些準備工作的。到處勘探石油,建成了大慶勝利等油田。大鍊鋼鐵,建鋼鐵廠,建設備製造廠,建發電廠,建水泥廠,鋪路建橋,修水利,培育良種等等。前期準備工作沒做好,能生產出來大量的最終消費品嗎?不能。所以當時生產的最終消費品很少,生活物質匱乏,用票限供。但是能因為當時生活物資睏乏,就說那時沒有成就,經濟崩潰嗎?不能。要吃饅頭,就得先準備鍋灶柴火。準備鍋灶柴火的時期沒有饅頭吃,挨餓,做饅頭時才吃飽,但是能說準備鍋灶柴火的時期沒有一點成就,能純粹用生活水平來評論經濟成就?純粹是無腦,或別有用心。
改革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樹已經栽好長大,就等著摘果子吃了。
有人說計劃經濟把經濟搞崩潰了,人們缺這少那,是改革一下子讓中國富起來的。這些人有腦子嗎?改革是在1949年的經濟基礎上改的嗎?如果剛建國就單幹,就立即能讓中國人吃飽,這才是單幹的成就,這個成就我服。
人體是個體系,要效率最高,必須受統一指揮。如果各個器官都分開單幹,都追求自己的利潤,系統肯定崩潰。經濟系統也這樣。說這個東西得明白工業是怎麼回事。
搞工業為了什麼?效率,農民忙一天不如機械5分鐘,有了工業,能製造的財富多,才有好日子過。
但是拖拉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是機械,你得有零件有組裝。這就有拖拉機廠和配套的零件廠。
拖拉機燒油,你還得有煉油廠
用油漆,你還得有化工。
建廠也不是一想就建的,得有水泥,鋼筋。
水泥需要水泥廠,鋼筋得鋼鐵廠。
鍊鋼得有礦石,運輸的鐵路得有
……
這個東西推下來,你會發現任何一件工業品都得有一個體系支持,這就是工業體系。
沒有這個體系,你要造工業品就總有東西得進口,被卡高價,你人均自然資源多,多賣點不怕高價也行,但是國防依賴就沒有真正的自主權。
人均資源少的,那就更富裕不了。
中國是鴉片戰爭後被打了,國防需要,開始起步工業化。
是從末端開始的,西方人船堅炮利,我也造。買人家的廠,招聘人家的人,一造發展材料沒有。
然後學化工,學機械,配套培養人才,進口設備技術,成績有點,但是太慢,被日本揍了。
清朝相比日本,差在沒明白體系是什麼。不是有廠就有體系,勞動力需要普及義務教育,組織起勞動力你得先讓平民有名字。
為什麼日本人明治維新以後平民才有名字?
工業化需要你設立現代中央銀行,有信用提供資金支持,需要你從農業採掘業開始,先把煤鐵循環建起來,從輕工業到重工業走。
配套的社會組織,文化導向,都得配上,清政府差太遠了,科舉哪年才廢的?
到了民國亂世,買辦思路,這個就更沒有譜了。買來的盤尼西林用不完的思路,是沒法搞工業體系的,民國民間有一些輕工,重工相對清朝甚至倒退了。
到了台灣以後,是蘇聯回來的蔣經國開始搞十大建設,這才是正路子,台灣工業化反而是比較成功的。
蘇聯的156個項目是個配套的體系,工業品需要的東西,全部配套給你,你就可以循環發展了。而且技術當時還算先進。
中國這邊是大力做了配套的,本來這種發展很慢。給你發電能力,你可以有能源造機械,用於建設下一個水電站,慢慢發展
但是中國人選擇人力和政治加快這個速度,沒有機械,利用農業剩餘勞動力大會戰。
配套的基礎設施如果機械化自我循環也許要100年。而人力加快就需要50年。
新中國配套工業化也是拼了,勞動力組織,支部到村啊,各種運動,糧食配給,誰敢不聽話?
讓你修水庫就修水庫,讓你義務勞動就義務勞動,這些其實都是強行積累配套,不給工資還要你得勞動力。
社會供給制度,有錢買不到東西,大家物質都差不多,乾的多給榮譽,地位和精神鼓勵。
本來工業化水平不到,修基礎設施是很慢的,人力效率太低,但是新中國靠政治和物質生生把水利修了,把路修了。
老百姓幹不了還有工程兵,鐵道兵。
教育方面,為什麼院校要調整?因為要給工業化配人才。不要什麼寫文章的大師,要能幹活能建設的專業人才。
文化方面,為什麼那個年代要搞激情燃燒,要推崇艱苦奮鬥?不推崇這個紅旗渠怎麼可能修起來?文化搞小資,休閑,個性,利己主義,誰去幹活啊?
金融上高儲蓄率,強行收集民間資本,資本高度集中,去投資大項目,原子彈當年是多少個億啊!
當年是供給制把平民生活水平壓制到能活下去的地步,精英們也不過稍微好一點,資源強行積累搞再生產,用精神回報鼓勵積極分子。
到毛時代結束,一是國防有兩彈一星,不服大家一起玩完,有了裁軍的基礎。二是多年的積累,去干血汗工廠有點資本了,你要干血汗工廠,人家憑什麼給你投資,你得有水有電,有基礎工業配套,有受過教育的廉價勞動力。
非洲勞動力更便宜,你生產汽車,鋼鐵從德國海運,沒有電靠海運柴油發電,配套零件全部進口,勞動力,土地再便宜,成本也下不來。
沒有毛時代的積累,鄧搞改開也得有人來投資啊。鄧上來,計劃生育實際上降低了撫養比,是向後代借債,發展當前。走新加坡的路線,中國體量可比新加坡大多了。先是放開搞小企業,各種工業化配套有了,代價是國企要背過去幾十年的福利包袱競爭不過小企業,三角債,困難,下崗。到了朱時代,直接賴賬,福利不給了。
這樣勞動力價格進一步下降,等到入世的時候,中國就厲害了。
一是有毛時代的完整工業體系,未必是多高,但是什麼東西都能配套,合資一下就能用。現在中國汽車發展,因為鋼板大多是寶鋼提供,有這個基礎。
二是有鄧時代發展起來的小企業,一輛汽車10000多個零件,一些低技術的小零件需要小企業配套,不能全是大企業供貨。鄧時代的鄉鎮企業小企業正好乾這個活。然後就是珠三角、長三角的產業帶,你要造東西,方圓200公里,什麼配套都找得到。
但是這種小企業的基礎是大國企提供的原材料和初級原料。三是廉價高素質勞動力,這些勞動力是毛時代義務教育教育出來的,大學一直到擴招前,學費都是很低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保證了富士康員工的素質。還有一個殘酷點的因素是朱下崗拉低了勞動力的價格。
當然勞動力價格能低,還有毛時代保障的因素,城市居民有公房,有點吃的就能維持勞動力供給,農村人有地,出來打工是附帶收益,所以第一代農民工工資可以壓得很低。
四是基礎設置,這個從毛到朱都在修。三峽這種爭議很多的工程給後來的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電力。
真正入世了,放眼世界適合搞工業的地方沒有哪裡能和中國競爭,於是這10多年中國飛速發展起來了。有了10到100的增長。
今天即使是一個富士康的普工,單純從物質和消費(精神、社會地位,現代工人遠不如朱時代以前)看,也比前輩好太多了。雖然從基尼係數看,現在貧富差距遠遠高於以前,但是蛋糕做大了,所有人都收益,這是工業化的好處。
而當代人受益實際上是前輩壓低到生存標準的供給,強行積累辛苦換來的。沒有前輩的積累,就沒有今天的工業化。
從0到1,循環的起步是最難的,人力效率低,得有強大的組織,艱苦的勞動才能把這個1建起來。
有了這個1才有10,才有100有益是肯定的,但毛時代實際還是中央和地方在苦苦博弈,大量地方政府的官僚水平實際非常糟糕,一群土老帽和酸文人是不懂什麼叫做工業文明的,總之毛時代的工業並不是運行在計劃經濟框架內,既然不是在這個框架內,那麼是否成體系就很難說,只能說具有體系化的一部分色彩。
那麼一共的計劃經濟體現在哪裡呢?
答曰,計劃經濟在且僅在央企、大型廠礦和軍隊國防,說到底,太祖實在很逆天,能做出這個成果已經殊為不易,上述地區是一共的基本盤,沒有這些計劃經濟色彩濃郁的部門把持著國計民生,地方上一堆一堆的黃老爺們早就捲土重來了。
很多人由於層次太低,導致始終不明白一些淺顯的道理——毛時代不代表這就是毛主席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毛時代始終搞著統購統銷之類的政策(雖然帶有國家內部城鄉二元制結構的殖民色彩,但一共的很多政策問題在於執行時非常粗糙,和二戰後蘇式計劃經濟那種特有的嚴謹精密完全不同),但有計劃不代表這就是真正在搞計劃經濟,毛時代的工業沒有嚴格的體系,只是在一共的基本盤內自成一個聽命於中央各個計劃部門的「親兒子」們,這個「聽話的乖孩子」體系是脫胎於蘇聯援助的項目和偽滿洲國的工業基礎。
一個落後的小農國家是不可能擁有足夠的工業化人才的,更不可能憑空產生適合計劃經濟的官僚隊伍,加上最重要的知識還是被知識分子壟斷,縣市鄉鎮都充斥著一群只知道土裡刨食的農民所組成的官僚隊伍,最糾結的是你不用他們還不行,因為其他人連字都不認識,這還不如他們呢。婦女更是慘,一共說要領導婦女翻身,拚命鼓勵婦女出來工作,結果很多婦女因纏足而導致無法工作,連站都站不穩,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用來做紡織廠的女工?
一共最缺的是人,是適合工業社會的人。
毛主席很偉大,他是一位亘古未有的英雄豪傑。現在的工業黨、自干五,跟毛澤東比起來都是鍵盤黨,當然美分果粉什麼的更不用說了。
從下圖這篇文章以及這段話可以看出,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1949年以前的中共就確立的、必須達成的目標,是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建國大業相提並論的,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到,無論是什麼風雨波折,這一目標始終沒有變化,工業道路的蘇聯、歐美之爭,工業人口的培育與否,以及其他事情,都是這一總目標、總路線的環節。
上面這張圖片拍攝於這本書:這篇文章的百度百科詞條在此,有全文: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同時本文也是著名的「糖衣炮彈_百度百科」典故的出處。我們所興奮的、所憤怒的、所厭煩的、所無所謂的,都是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但是正如我們和我們的父輩的聯繫,相像的同時又有區別,一切都在重複,但是一切重複又有那麼一點不一樣,這點不一樣,就是進化的方向。
*其實能給老毛高分的,應該是製造業的理工科生背景的居多,原因是真正做這行的,知道一絲一縷的進步都是多麼來之不易。
給老毛低分的,應該是非製造業的文科生背景的居多,因為明清的清流與東林黨也是這樣,寫起文章批判對手起來,上綱上線可以讓自己趕腳有種道德與智力的優越。拿破崙也帶給了法國人許多的災難,但是,如果你向法國人說他和希特勒一樣。。。。呵呵,你說法國人會怎麼回應你。~~~~~~~~~~~
建立一個體系,不是你想怎麼建就怎麼建。假設毫無工業企業經驗的你現在有錢成立一間工業企業,你基本需要考慮你的環境、資源、管理團隊、你的基層、你的薪酬體系、你的技術積累、技術壁壘、你的生產效率優勢。。。。建立一間企業都如此艱難,何況國家級別的工業體系。(以上編輯於9月27日)
~~~~~~~~~~~~~~~~~
再完善一下:
1. 30歲以上的製造業工作背景的人群給老毛評分是最好的,其中有管理職位的給老毛的分尤其高。2. 工科生比理科生給分好些,理科生比文科生好些。3. 30歲以上有製造業經驗的文科生的給老毛的分可能比工作經驗兩年以下的理工科生要好。再補個不恰當的例子:
某路人甲炒股本金10萬,經過10年的摸索和試錯,幾經折騰和虧損,終於建立了自己的體系,最終炒到50萬元;隔壁老尹連續10年買銀行理財,10萬元本金也翻到了20萬元。兩人績效比較:5倍 vs 2倍。在接下來的10年里,路人甲運用他在上個10年建立的體系,再通過向券商融資,將本利翻到了1000萬元;隔壁老尹還是穩妥的理財,翻到了40萬元。兩人績效比較:20倍 vs 2倍。
我們該如何評價路人甲在這兩個10年的功過呢?
(以上編輯於11月1日)
瑪雅:以量換價,中國這麼大的需求量,我們什麼價換不來?李玲:我們國家誰在算這個賬?現在是各省招標,一個省跟跨國公司是談不下價的。中國30多個省市區,哪怕丟了你這個省他也不會降價,除非是以國家為主去和他談。我跟英國NHS前總裁談,他都不能理解。他說,我6000萬人的市場跟他們談,談成白菜價,你們13億人可以談更好的價呀!你們這麼好的討價還價的優勢為什麼不用? Why not?過了一會兒又回來問,Why?我感到非常悲哀,我們國家誰在管這個事兒?誰在對老百姓的健康負責?所以我們的治理體系要變,不能光說為人民,要有切實管事的機構。發改委30多個司局,真正涉及社會的只有社會發展司,其他全是經濟。但是你看國外的機構設置,民生是大頭,經濟是小頭。比如美國勞工部,十幾萬人,衛生和人口服務部也是巨大的。瑪雅:說到底,是為誰服務的意識問題。就像毛主席說的,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李玲:實事求是說,毛澤東當年做的事就是打基礎,播下種子,讓後人收穫。真的就是習總書記說的,功成不必在我。中國農村改革從包產到戶開始,這在短期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但是別忘了,是1949年到1978年農業合作和人民公社奠定的基礎——農田的平整、8萬座水庫的修建、先進化肥種子的使用,還有大量人才的培養。人民公社解決了農民的醫療問題、教育問題,1979年是在這個基礎上放開以後,農村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切離開軍事考量與戰略利益談經濟發展的 都是多米諾空中樓閣 不堪一質疑 地理大發現與工業革命以後 空間不再是障礙 地球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按自身的歷史進程更迭 換句話說都是或主動或被動的捲入到資本主義洪流中 概而言之就是朝英國(後來是美國)看齊求富求強 而這個的前提就是要摧毀舊傳統 形成帶民族色彩或認同感的統一國家 而這個歷程必然充滿衝突和流血 但唯有形成穩定的統一體 才好向求富與求強邁進 求富自然要搞商業文明 求強自然要搞工業 要協調好兩者才是大國風範 中蘇的計劃經濟實在是沒有積累時兼顧求富求強的現實選擇 當然蘇聯強大後路徑依賴那是它自己的造化了 哈 你以為二戰的時候蘇聯經濟很好么 但求強的積累使它在這次博弈中完全可以拿到主動權 英法拉蘇聯入伙的時候就該料到後來的結局 要知道日韓台是不用在求強上下功夫的 一心求富再配上乾爹的軍需特需就夠打好求富的底子了 剩下的按索羅增長模型在資本人力技術上下功夫即可 中國這麼大體量能給人做小弟么 不行 而且在亞洲這麼重要的位置 你除非南北割裂 否則誰信你肯安心做小弟 就算是做小弟 以美蘇的戰略考量 分化中國是遲早的事 所以你還想保持統一 還想往下走 求強是必須而且重要的戰略抉擇 這就決定了後續朝鮮戰爭必須打 原子彈氫彈必須搞 一切為求強服務 在求富上滿足人民基本需求即可 而這一切等到時代給機會了(類似蘇聯遇二戰) 你才有真正談判的砝碼 所以你以為基辛格和尼克松跑中國來是因為中國經濟好 呵呵 那不過是此刻能頂住蘇聯且解決安南半島的唯有中國而已 機會來了 求富還會遠么 要記住是毛拍板見尼克松的 若說開放 那就算開始了 要不然宣傳了那麼多年美帝國主義 小平直接給人家各種開放政策 國內怕是不好交代呢 所以大國才能玩求富與求強的平衡 你看下美帝的聯邦財政支出里最大的兩項 國防與養老開支 就是最典型的 要砍赤字 你說從哪裡下手 砍養老 涉及人數眾多 民怨沸騰是必然 兩黨誰也不會去給自己挖坑 砍國防 哈哈 那還要看搞不搞得定軍部 然後你再看看我們國家的一系列動靜 這是未雨綢繆啊 國內經濟只要穩增長就好 全力升級打造隊伍等待時代給的下一次機會 要知道 做老大不是海洋強國不是扯淡么 so 你知道啦 經濟發展要為這個服務 而這反過來又會給經濟發展續命 要辯證的看待問題 經濟發展絕不是孤立的 最終在求富與求強之間平衡做的最好的就會是最終的勝者
首先,要對毛時代一分為二的看。所謂「發展才是硬道理」,即以經濟發展作為衡量得失的最高標準,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樹立起來的。在毛時代,價值觀是二元的:即建設與革命。一切工作並非圍繞經濟增長展開,在後期更是花了極大的精力用於社會革命,即十年文革。因此,在評價毛時代工業時,僅以建設方面而論,不考慮革命部分。
================================================
先對幾個時代做一個整體比較:
從世界銀行上能夠查到1960年以來的各國經濟情況,其中中國的人均GDP按現價美元計算:
算了一下:毛澤東時代(1960-1978):年均增長3.13%鄧小平時代(1978-1989):年均增長6.47%江澤民時代(1989-2002):年均增長10.58%胡錦濤時代(2002-2012):年均增長18.56%當然,使用任何統計口徑都不可避免存在問題,尤其是計劃經濟時代並不統計GDP,只計算工農業總產值,兩種口徑的轉換肯定會存在不小的偏差。但是,總體來看,整體趨勢是明顯的,即四個時代的人均GDP增速逐步提高,最終實現胡錦濤時代的中國經濟奇蹟。而這個經濟奇蹟的取得,自然是前三個時代打基礎的結果。
其實,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想翻身,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最直觀的,還記得中國是怎樣進入20世紀的嗎?中國是帶著首都被列強佔領的屈辱跨越新世紀的。這八個列強是:英法美俄德意日奧。而過了100年,這八個列強之間打了2次世界大戰和1次冷戰,但是,現在被納入八國集團的是:英法美俄德意日加,除了獨立的加拿大代替了解體的奧地利,世界沒有任何大的變化,除了中國橫空出世,躋身列強。所以說,中國的崛起是二戰以來的世界現代史上最勵志的發展奇蹟,歷史虛無主義和逆向種族主義都要不得啊。
===========================================================
前面引言那麼多,是為了切入正題:一個發展中國家,究竟怎樣才能發展起來?
經典現代化理論往往認為發展中國家會實現階梯式的增長。意思是,落後國家只要按照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依靠私有制下的市場經濟,穩步增長,最終都能由貧困到中等,由中等到發達。但是,戰後70年的發展完全否定了這一點: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私有制下的市場經濟,按理說,經過那麼多年,世界上應該只有發達和更發達,但現實是:發展中國家(地區),翻身加入發達俱樂部的只有5個,韓新港澳台。其中,新港澳只是三個被機遇和地理位置眷顧的城市,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毫無借鑒意義可言。真正翻身的只有韓國和台灣地區。
實際上,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能夠發展,依靠的是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也就是說,發達國家在本國已經發展到一定瓶頸後,為了繼續發展,就不得不把一些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高污染,但是對整體經濟運行卻必不可少的產業交給落後國家去做。這樣一來,拿到這些轉移產業的幸運的發展中國家,就有可能從貧窮國家發展為中等收入國家,但也就到此為止了:待業青年變搬磚工人很容易,只要和包工頭搞好關係就可以了,但要翻身做包工頭,甚至去做甲方的老闆,卻很難。這就是傳說中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實看看能跳出來的只有韓國和台灣,大概也能知道這不是什麼陷阱,就是條明擺著的鴻溝。
即使是韓國和台灣,最初也是靠承接產業轉移才撈到第一桶金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70年代的事情了。而對於1949年來說,是沒什麼產業轉移的:歐洲和日本都被炸成廢墟了,自己都成這個樣子了,哪裡有什麼產業給你轉移?所以,要指望1949年就搞改革開放,還是洗洗睡吧:別以為在南海邊划了幾個圈就會有人過來投資,就連歐洲都坐在地上打滾找馬歇爾要飯,又有誰會給你投資呢?
再考慮到體量,就知道單純依靠承接產業轉移也是不靠譜的。韓國的面積和人口都同中國的浙江省相當,在這麼小的地方,依靠幾個強勢企業,發展幾個優勢行業,要發展起來雖說仍然非常困難(否則就不會只有韓國和台灣發展起來了),但仍然是可能的,尤其是有日本這個原宗主國做領頭雁,拉著走。但中國這個體量,哪個老大哥帶的動?
最後考慮國內的狀況。1949年的中國是一窮二白,這樣一來,國內市場是沒有什麼內需的。鄧小平後來說,過去沒有安排好農輕重的比重,似乎搞工業先輕工業後重工業是可行的,事實上,TG建國初期確實想過要以輕工業為先,但很快放棄了。原因很簡單,像紡織、日化這些工業,投資少、資金周轉快,但在當時的中國,做出來的東西銷路也是感人的,買得起的還細軟跑了。要依靠出口的話,made in China顯然在當時不會有什麼國際競爭力。
這其實是戰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通病:民族主義浪潮驅逐了外來的殖民者,豪情萬丈的領袖開始掌握國家的命運,然後瞎了眼了。繞了一圈就會發現,除了老老實實搞重工業之外,沒有太好的辦法,正好蘇聯老大哥的優勢也在重工業,那就跟著干唄。靠著156個項目,就有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
在重工業的基礎上,才有了其他一系列產業。從後世的眼光看,當時的中國工業技術條件落後:蘇聯工業以美國30年代技術為基礎,再傳到中國,落後幾十年並不奇怪,以至於中國官員後來訪問日本直接嚇尿了。但是,工業有沒有是一回事,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在知乎上也能看到,別看中國一些行業在國際上爛得一塌糊塗,但是這些在國際上爛得一塌糊塗的業內人士開口說話,我們外行除了點贊,是插不上嘴的。
這就是毛時代「門類齊全」的工業化的意義所在:雖然發展水平落後,但是有了一支產業工人隊伍,這決定了以後無論是靠引進設備還是靠吸引投資,都能夠接得住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其實這個星球上,多數國家是連最最簡單的產業轉移也是接不住的。為了培養出這支產業工人隊伍,又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了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為更大規模的工業化準備了條件。
所以說,問題是非常簡單的。1949年想搞改革開放,想與世界經濟接軌,也是沒有條件的,是完全不可能的。而經過近30年發展,雖然速度不快,但是為日後的經濟起飛準備好了幾乎所有條件,只要國內政局轉向穩定,國際關係轉向緩和,經濟迅速就能發展起來。
==============================================================
然後說下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的問題。其實,單純從經濟發展角度看,中國不需要一個毛澤東,只需要一個斯大林。即使是毛左,談到毛澤東時代的成就,也習慣於提工業化的成就,這仍然是斯大林式的成就。但是中國經濟和蘇聯經濟相比,最大的問題就是計劃不經濟。
蘇聯的計劃經濟是建立在中央對全國經濟的精確計算的基礎之上的,管理經濟的是經濟學家,而這些經濟學家本身又是數學家,水平是能夠靠研究計劃經濟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計劃經濟的精髓就是平衡,一輛汽車配多少輪胎,一個輪胎要多少橡膠,都是經過計算後下達給所有企業的。這種經濟體制的問題是缺乏創新,但其實落後國家不需要什麼創新,只要能山寨就好了。優點則是最大限度發揮出規模經濟,蘇聯一些城市本質上就是一個大工廠,甚至於蘇聯本身就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工廠。
但是在中國不是這麼搞的。能夠在中央範圍內統一調配的資源很少,更多的是在地方內部搞一套獨立的經濟體系,以至於90年代以前,就連啤酒、暖瓶這些日用品,每個縣都能自己生產。這樣一來,生產規模肯定是很小的,成本相對而言就很高了。而就連這種程度的計劃經濟,也是很不科學的,本來一輛車四個輪胎,算的清清楚楚,但很可能輪胎廠搞了個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就多產出了一堆輪胎,然後誰都不知道應該放在哪裡了,而調配到的橡膠又很可能沒那麼多,然後輪胎廠為了「抓生產」,很可能又會動點什麼歪腦筋,拿產品質量開玩笑了。至於後期的停工鬧革命,那屬於在開頭提到過的不考慮的革命部分了。
這種分歧的背後是對工業時代的不同理解。蘇聯體制下強調「馬鋼憲法」,即在工業生產中貫徹嚴格的一長制,由技術專家(工程師)掌管一切,工人必須聽命於專家制定的計劃,如有違反,在某些時期甚至要負刑事責任。而毛澤東很反感這一套,搞出了「兩參一改三結合」的「鞍鋼憲法」,抬高工人階級的地位而削弱專家的作用,到了後期的文革中受到衝擊的首當其衝就是這些專家,這對於計劃經濟的破壞是致命的。
所以說,毛時代的問題不是計劃經濟體制有問題,而是不按計劃經濟的規律辦事出了問題。拋開實際工業產出狀況不談,我個人認為前三十年最大的成功,不是物質建設,而是組織建設,是對人的改造,是創造工業人口的過程。
49年我國的合格工人只有幾百萬吧,79年,我們擁有幾千萬合格工人,擁有更龐大的接受基礎教育學習的人群。
共和國的底子是薄,工廠水平是不好,但人是一樣的,中國工廠里訓練出的第一批接受初中以上教育,懂得遵守工廠規章制度,擁有時間觀念的人,是改革開放後的底子,一共的最大貢獻是真的把人口壓力變成了人口紅利。
自由對經濟是很好,但自由的資本也短視,資本會去普及教育,會去深耕鄉村么?會去花幾十年把落後的農民改造成工人么?當然不會,它們只會流向最高效率的地方,追求漂亮的年報。只有強勢的政府以爸爸讓孩子強行上補習班一樣的方式才能短時間內扭轉這一切。先強制力改造社會,再開放自由經濟,這應該是後發國家的必由之路吧。
我們看看印度,印度自己給自己製造了一批合格現代人才,然後國際資本嗅到了效率的氣息,於是就來到了班加羅爾,印度就發展了。可是印度內陸的鄉村呢?那些垃圾遍地,便溺橫流的地方呢?印度自己不去改造人,訓練人(也許是沒有能力),於是國際資本也根本鳥都不鳥他們,如果印度政府不出手,只怕再過一百年小農依然是小農。
改開時的中國在外國人眼裡為什麼是一塊富饒的處女地?因為我們已經站在了大規模工業化的門檻上,有足夠多的工業人口,有相對成規模的道路電力基礎設施,有豐富的資源,有政策的激勵。資源來自天定,政策是改開的創造,但前兩者則是一共工業建設的成果。
也許在一共的人眼裡,他們建立工業化,是為了物質基礎,是為了壯大國防,這些當然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我們這些後人眼裡,也許這套工業架子,作為「工業化人口訓練營」的作用更深遠吧。對於一個人的評價,大多數人只看到他做了什麼,卻看不到他避免了什麼。
先說一個故事根據典記,魏文王曾求教於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癥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
最牛逼的醫生,治「未病」,病還沒有苗頭,就給治好了。然而普遍的吃瓜群眾只對能救治重病患者的醫生有認同感,因為他們看不到不曾發生過的事!!!
普遍的吃瓜群眾再回看建國後的歷史,可以輕輕鬆的地得到一些結論,那時候的歷史,是有了太多的苦難。
然而人們一個普遍的心理就是只願看好的結果,卻不考慮為之付出的代價。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不曾發生的歷史:
如果沒有抗美援朝,那麼就沒有之後的蘇俄援華。如果沒有蘇俄援華,就沒有中國之後的重工業基礎。如果沒有重工業基礎,就沒有兩彈一星。如果沒有兩彈一星,就沒有之後的和平發展。如果沒有和平發展和重工業基礎,就沒有後來的改革開放。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如今世界第二的GDP。沒有什麼成就是可以輕輕鬆鬆獲得的。在這裡我要反駁一個被工業黨到處宣傳的兩個謠言:「中國計劃經濟貧窮是因為工業化,是值得的」,「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工業化奠定了改革開放的基礎」。以下內容不涉及政治,只涉及當時的經濟生產模式。現在有一小部分人,一提到計劃經濟時代的貧困,就說這是工業化造成的,而工業化必須進行「原始積累」,當時中國沒有殖民地,就必須剝削農民,因此「不得不搞集體化」云云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簡單地說一下我的看法: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經濟發展不好是因為自己作死工業化搞得如何,我們看gdp可以略知一二,至少和「xx國終於站起來了」這種口號相比,gdp是可以量化,可以比較的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的gdp數據:在1952-1978年期間,我國GPD增長率不算起眼,GDP年平均增長率(為4.40%)低於世界GDP年平均增長率(為4.52%),GDP佔世界GDP比重略有下降,從1952年的5.2%下降到1978年的5.0%,而從人均GDP來算,1952-1978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2.34%),略低於世界人均GDP增長率(為2.56%),1952年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不足1/4(23.7%);1978年為22.3%,而據世界銀行統計,從1960年-1978年,世界人均GDP從446.5美元上升到1694.9美元,翻兩倍,而中國只翻一倍,從97.5美元上升到155美元。也就是說,當時的我國的GDP增長率在當時全世界流行社會主義經濟悶聲作大死的情況下,還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嗯,對了,我國當時的GDP數據真實性其實很值得推敲哦~從城市化的角度來看,當時中國的工業化也實在是慘不忍睹這意味著中國的工商業效率和利潤極低,以至無法滿足自身的積累和增殖,只能靠剝削農村和農民實現積累和增殖,而農村和農民可供榨取的油水有限,決定了這種增長的不可持續、對勞動力需求有限(1953-1985年統購統銷過程中農民向國家貢獻的財富大約在7000億到8000億元。要知道,1978年中國全部國有工業固定資產也只有9600億)。而其他東亞國家的發展沒有這個問題:工商業不僅能滿足自身的積累和增殖、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和促進城市化,還能同時補貼而非剝削農業和農村。
要衡量一國的工業化過程是否成功,還需要考察其經濟績效。我國工業化建設績效很低,資源浪費嚴重。譬如,在大躍進期間,「大辦」「大幹」風盛行,產量上升了,但產品質量堪憂。以鋼為例,雖然名義上完成了生產l,070萬噸鋼的任務,但其中合格的鋼只有800萬噸;在1369萬噸生鐵中好鐵只佔70%。(《當代中國經濟》,《當代中國》叢書,P334)。
瞿商在其《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績效(1957年-1978年)》一文中分析,在此期間,中國社會勞動生產率總趨勢是增大的,但增長的幅度不大,1961年-1962年和1957年-1968年兩個時期,甚至是下降的。「從計劃體制時期工業部門資金利用效率來看,1957—1978年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的價值也是下降的,從139元減少到103元;每百元固定資產凈值實現的利潤和稅金、每百元資金實現的利潤和稅金也是下降的。同時,每百元產值所佔用的流動資金和每百元銷售收入的成本都在增加。這些說明,工業部門的資金成本在增加,資金利用效率在下降。」
「再從能源利用效率上看,1957-1978年,中國能源消耗量增長了6倍多,從9644萬噸增加到57144萬噸。但每噸能源生產的國民收入卻是下降的,從942元下降到527元,減少了400多元,下降了44%。而每萬元國民收入所消耗的能源則從9. 6噸增加到19. 3噸,增長了100% 。可見,這一時期國民經濟的發展代價不菲,是以高能耗、低產出為特點的。」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績效(1957年-1978年)》,瞿商,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一期)
我們再來看生產要素,經濟學中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常常被視為科技進步的指標,因此以全要素生產率作國別比較,就可以得知各國之間的工業化水平的差異。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科技發展也是嚴重落伍的:
至於 @春過雪消 所說的中國農業,那就更是應該當成家醜藏著捂著了,拿出來宣傳太不方便了~1936年中國的糧食產量約為1.6億噸(《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1950年至1984年,世界糧食總產量從6.3億噸增至18億噸,增長了180%還多,這是農業領域綠色革命的結果,具有世界普遍性,而整個計劃經濟時代(1952~1978年,從1.6億噸到3億噸)糧食產量的年增長率明顯低於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長率。世界上其他國家,在30年間糧食產量增長兩倍很常見,但少有其他國家像中國少數人這樣,以此證明當時經濟體制的高效,因為人家都知道這是個科學技術問題、而不是經濟體制問題,何況你的糧食增長率還不如世界平均。至於春過雪消所說的畝產增加,計劃經濟時代的畝產增加靠的也不是生產效率增加,而是農業人口增加。當時的農業人口的增加與畝產的增加基本平行,也就是說所謂畝產增加不過是靠投入更多勞動力而已,並沒有解決中國的吃飯問題。在此期間國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改善,甚至倒退。「1957~1978年22年間,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名義工資由637元增加到644元,僅增加7元。就實際工資而言,1978年僅為1957年的85.2%,22年間減少了14.8%。這22年間,農民家庭平均每年純收入由72.95元增加到133。57元,年均僅增加2.9%。這22年間,居民消費水平共提高47.5%,平均每年僅增長1.8%。若就實際消費量而言,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主要消費品,1978年與1957年相比,除豬肉與食糖略有增加外,糧食由203.06公斤降到195.46公斤,食用植物油由2.42公斤降到1.60公斤,牛羊肉由1.11公斤降到0.75公斤,家禽由0.50公斤降到0.44公斤,水產品由4.34公斤降到3.42公斤。……從總體上說,1957~1978年,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處於徘徊、停滯狀態,經濟增長給社會帶來的福利水平很低。 」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無論是科技水平,城市化率,人均產值,生活質量來看,改革開放前都稱不上是在工業化。順便說一下,現在很多工業黨所推崇的「工業化需要原始積累,大辦國企」這個論點源於上世紀的進口替代理論。問題在於經過數十年的實驗現在主流經濟學家都認為進口替代理論是錯誤的,而且即使進口替代理論正確,計劃經濟時代的集體化所帶來的農業低產出也嚴重阻礙(而不是促進)了工業化。況且進口替代也只是主張在資本密集型產業方面後進國家暫時存在市場失靈,從來沒有否定市場經濟,因此要辦國企也是辦一些重工業方面的國企,從來沒說要把輕工業乃至於小工廠,小商鋪也給「一大二公」掉,很多工業黨的說法和他們自己加以引用的「進口替代理論」都是存在嚴重矛盾的。。。對了,我給大家講一個笑話,這個笑話是什麼呢?之前我不是說了,計劃經濟時代的gdp數據值得推敲嗎?我來給大家推敲一下,看看這些數據是怎麼來的:當時的企業根本無「計劃」和「經濟核算」可言,所謂訂計劃只是「湊產值」「湊目標」,而工廠的統計也都是「用假的編出來,從質量、計劃、成本都是浮誇」。學者賈文娟描述了當時的狀況:
「有些人的月曆是有40天的!下個月10號以前能完成的產品都計入本月。把沒有完成的產量報完成,這樣工作就推到了下個月,每個月都這樣往後推,到了年底任務就堆積得很多。年度任務完不成怎麼辦?就弄虛作假了!實際上年計劃沒有完成就報做完成!……生產總值更糟糕了!生產總值怎麼算出來?商品產值加上在制品,在制品就是還沒有裝配成商品的。在制品是靠估算的,黑幕很多了!一算,完不成計划了,那就給在制品估計多一些,以前只完成50%,那就加到60%、70%,那個產值不就完成了!所以,我們從來都是完成計劃的。你(在檔案上)看到那時候的生產總值全都是估算的,很少有是真正算出來的。。。」
至於某些人所吹噓的中國工業建設,那基本是蘇聯援助的結果,(TG當時自己獨立搞的什麼「五小企業」,「三線企業」效率都很差):「蘇聯和東歐提供的機器設備裝備了煤礦、電站、鋼鐵冶煉和加工廠、有色金屬廠礦、稀有金屬廠礦、化工廠、機床工具製造廠、重型機器製造廠、汽車製造廠、拖拉機製造廠、鐵路車輛廠、飛機製造廠、飛機發動機製造廠、坦克製造廠、動力和發電設備製造廠、礦山機械廠、石油機械廠、電工器材廠、儀錶廠、無線電廠、特種紙廠、糖廠、製藥廠等企業」「按照俄羅斯外交政策檔案館保存的資料統計,蘇聯援華企事業建設項目的出口總值為9409億盧布,其中設備出口的資金額總計達8394億盧布,技術援助的出口值為1015億盧布,這些大約佔蘇聯年國民收入的7.7%」「在幫助中方建設各個項目時,蘇聯也提供了各種工廠設計圖紙、產品設計圖紙、工藝設計和其他技術資料,這些是建廠和生產所必需的。蘇聯的很多設計圖紙和其他技術資料是通過中蘇科學技術合作委員會協商和轉交的。據1957年的中方統計,當時中方已經得到了3646種技術資料。」至於某些人吹得天花亂墜的鋼產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蘇聯援助:以下是「一五」計劃時期蘇聯援助中國150 項工程中的104 項非軍事工程中鋼鐵項目:
還有軍工:「在1951年至1954年期間,中國同蘇聯達成了「156項」重點工業項目的引進,其中軍工企業便佔了44項,蘇方以成本價提供陸、海、空三軍配套的飛機、艦艇、大炮、坦克等武器裝備的生產線,並免費提供相應技術。」「1961年中蘇關係有所緩和,赫魯曉夫在主動提出中國可延遲還債時,又提供了米格-21戰鬥機等新裝備及其生產技術資料。」甚至包括核武器方面的成就也少不了蘇聯:「1957年10月,中蘇簽訂《國防新技術協定》,規定蘇聯再援建102項重點項目。毛澤東隨後訪蘇,在61國共產黨、工人黨會議上擁護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的「為首」地位。蘇聯對華的「兩彈」(導彈、核彈)項目援助,主要是幫助中國建設了最早的原子反應堆、濃縮鈾工廠、核燃料棒工廠、鈾礦和核試驗基地,提供了P-2型導彈樣品。」有人說中國底子薄,不能這樣比較,那麼我和民國比較吧。扣除8年抗日,三年內戰這樣的年份,把民國相對和平,不太打仗的年份和反右到文革的20年相比,後者工業增長明顯低於前者(《秋實。毛時代與民國時期工業發展比較》)。莫非可以用這一點說明我蔣介石大總統英明神武?(當然不能,只能說明民國的混亂局面讓蔣介石無法控制各地的經濟產業,等蔣介石大權獨攬後,同樣實施嚴格的管制經濟。)最能否定這種說法的,是改革開放後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多發展於浙江,廣東這些沒有很多工業國企的「夾縫地帶」,而不是工業國企很多的東北等地。如果按某些人所說前三十年為後三十年打基礎,那麼就根本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如何評論改革開放前的工業體系呢?我覺得用這四個字能夠很形象地加以形容:
慘不忍睹!
----------------------------------------------------------------------------------------------------
我們再聊一聊被某些人大為吹噓的水利。
計劃經濟時期的水利多為傳統的溝渠陂塘水利,在中國的自然條件下由於缺水根本難以為繼,現在使用的大多是機井灌溉。至於計劃經濟時期的水庫。。。計劃經濟時期確實修了8萬左右座水庫,但我們來看一下資料:
「全國出現了許多「病、險」水庫,有些水庫一蓄水就垮,有的剛竣工尚未蓄水就垮壩崩堤。在「大躍進」之後的60年代和70年代里,每年都有很多這類的「病、險」水庫垮塌。例如,僅1973年就垮掉了500多座,1974年又垮了300多座。1974年5月,鑒於這類的「水害」工程為禍甚大,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曾特別警告水利部及各省:「如果哪裡再發生水庫垮壩,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到重大損失,就應查明原因,嚴格處理。如果領導不負責任,就應處罰。」由於這類的「群眾運動」式水利工程本身「病、險」太多,即使當地幹部再小心看護,也難避免垮塌的結局。」。。。與中小河流問題頻發一樣,中小病險水庫是中國目前防汛工作中又一隱患集中區,基層水利專家指出,小水庫已經成為中國防洪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和最大安全隱患。
「水利部總規劃師兼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在7月21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立了86000多座水庫,其中小型水庫有82000多座。這些水庫大部分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建的,又經過幾十年的運行,出現了大量的病險水庫。」
「中國政府對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十分重視,但目前大量的小型病險水庫還沒有得到除險加固。今年汛期垮壩的6座小型病險水庫都是還沒有經過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周學文說。
安徽省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王鳳雲告訴記者,安徽省自2007年起,提出用3年多時間,先期完成全省1820座病險小型水庫主體工程除險加固任務。其中小(一)型水庫省財政補貼150萬元/座,小(二)型省財政補貼50萬元/座,市縣財政1比1配套,其餘再利用一些涉農補貼資金。」
計劃經濟時期修的病險水庫達4萬多座,目前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的沉重財政負擔:「2008年的《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下稱《專項規劃》),也真正開始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集中、最大規模的水庫維修工程。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中國投入了620多億元(有的數據說是七百多億元)、對7356座病險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基本完成了規劃目標。」 「1998年洪水過後,中央和地方對水利基建的投資急速增長。水利部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了一些相關數字,五年來(指的是到2003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資達1786億元,相當於1949年以來中央總投資的70%。五年內用於防洪工程投資為1040億元,其中堤防工程774億元,病險水庫加固111億元。在對全國805座重點病險水庫的加固計劃中,截至2002年底已完成441座。」2003年的一百一十一億元,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計劃經濟時代修建的水庫,是中國有史以來投入產出比最不合理,經濟效益最差,花費人力物力最多,造成後果最嚴重(參考駐馬店事件,還有三門峽)的水利工程,唯一能與之相比的,我看只有古代的漕運了。。。這些病險水庫為了加固除險,幾乎每年要耗費數十億乃至上百億元的資金,也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吹噓。對了,有人還在抹黑包產到戶。我看話不說絕不行。集體化之前,農民每年工作時間較少,即使算上副業,也不會全年忙個不停。集體化之後,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婦女參加農業勞動,尤其是北方婦女,過去極少會下田勞動,並且農民幾乎是天天都要下田,很少有空閑時間。。某偉人自己都承認「許多合作社感到勞動力不足了」。而包產到戶之後農民需要花多少時間勞動呢?有人算了一下,每年只要24個勞動日就夠了。 空閑的日子農民都去經營副業或者打工了。所以大家如果只計算糧食產量,很容易會落入集體化支持者的圈套里。集體化時期最缺的不是糧食(糧食總體足夠),而是肉蛋奶等營養品,這些問題都靠經營副業解決了。反駁集體化支持者最好的辦法是拿出副業(養豬,養雞等)的增長。-------------------------------------------------------------------------首先要糾正一個廣為傳播的謠言,就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水利等項目都並不算入產值。實際上計劃經濟時代各種水利建設都是算入GDP裡面的。例如,著名的紅旗渠,其投資資金,出工人次算得一清二楚:試論人民公社體制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作用與不足——以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紅旗渠工程建設為例。當時的水利投資,出勤次數都會在人民公社內記賬上報,不存在不計算水利設施的情況。關於 @松雲 對我答案的指責,就更搞笑了,他說計劃經濟時代工農業自給,實際上1961年以後中國就一直是農業凈進口國,每年進口大量糧食。至於工業,當時連簡單的化費都無法自給,還需要靠四三方案引進13套大化肥設備。也不知這個自給從何談起。-------------------------------------------------------------------關於什麼時候解決吃飯問題,看一下營養不良人數比例就知道了。1990-1992年中國的營養不良人數佔總人口的百分之23.4,再往前反推,改革開放前營養不良人口比例可想而知日本在二戰後的經濟快速發展(事實上是60年代到70年代),就是靠了明治維新維新之後,甲午戰爭、英日同盟、日俄戰爭,入侵中國這一系列行為打下的基礎。
中國在後三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事實上是新世紀開始的,從84年底開始直至2001年發展也就一般)靠了建國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礎。
經常有人說什麼按前三十年是中共打底的邏輯,那麼慈禧、洋務派、北洋軍閥、新軍閥是給前三十年的中共打了底。
這些人連舊中國是被列強殖民剝削這一事實都搞不清楚,所以他們也自然理解不了,被殖民剝削的印度、巴西之流,為什麼沒有快速發展奇蹟出現。
二戰前印度、巴西能割哪國的肉?他們和當年的中國一樣,是被列強割肉。
二戰後印度、巴西之流又哪裡來的中共?沒這個中共打底子,冷戰結束後又指望拿什麼快速發展?
共和國前三十年雖然因為政治運動大大影響了發展,但還是從無到有打下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對比印度,中國大陸可謂是一片廢墟,共和國建國的1949年,鋼鐵產量只有印度的五分之一,鐵路里程只有印度的三分之一,人均壽命只有35歲,識字率少的可憐。美帝罩著的菲律賓反而是比日本都富裕的國家。英帝國走的時候可給印度留下了一套現成的工業底子。啥都不評價了,直接放圖畢竟像是水庫,灌溉系統,村村植樹修路架橋都是沒有計入GDP的,甚至幼兒園,醫院,夜校掃盲班,都是帶有義務性質的,也沒有計入GDP。像是紅旗渠引水灌溉工程GDP幾乎為0,武漢長江大橋這類大型工程,基本上就算是原材料價格。設計,建模,評估這類科研活動沒計入GDP。工人的工資也壓縮到極低的水平。非常重要。改革開放有成功,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後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功,與之前三十年的基礎是分不開的,假如沒有改開前的工業體系建設,那麼改革開放也就無從談起。下面我們把中國經濟六十年的歷程解說一遍:
一、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
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是三十年一個周期。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改革開放,是第一個30年,師從蘇聯,經濟發展採用蘇聯模式。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是第二個30年,這個周期,中國經濟發展,師從美國,採用美國模式。目前所處的,是第三個30年大周期的開端,在這個階段,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都無法再適用於中國經濟的現實和發展,中國需要走出一個既非蘇聯模式,也非美國模式的中國模式。
第一個三十年,相當於給中國經濟建了個混凝土框架,打了個大形。第二個階段,是中國經濟的砌體階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用素描來說,結構都交代清楚了。第三個階段,是裝修和細節刻畫。經常有人說,為什麼中國經濟這裡不如歐美,那裡也不如。這是不在一個階段的比較,歐美的經濟都是已經完成好的作品了,掛在畫廊裡面展覽,怎麼看怎麼光鮮,而中國經濟,不過剛完成第二個階段結構造型,細節和上色都才開始。
新中國剛成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炮兵方陣還用毛驢拉著大炮。可見,工業的底子有多麼貧弱。中國社會混亂了幾百年,終於天下太平,可以不用打仗安心搞生產了。一方面是經濟發展上面,有一百多年的欠賬,另一方面,百廢待興卻一點基礎和技術積累都沒有。這便是新中國開國之後最基本的經濟現實。
這麼低的起點決定了,中國要發展經濟,必須得向先進國家學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和蘇聯。問題是,中國想給他們當學生,他們憑什麼要教給中國發展工業的技術呢。除了利益置換,作為農業國的中國,並沒有更好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和美蘇交換工業技術。
對美蘇兩強而言,中國繼續混亂下去是最符合它們的利益的,其次是中國劃江而治。一個統一的中國,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中國的統一,尤其是國民黨的失敗出局,讓美蘇都感到意外。它們都得重新權衡一個統一的中國,作為一支龐大的地緣力量,對美蘇的冷戰格局,意味著什麼。
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中國需要出讓東北的利益,置換蘇聯的工業技術援建。毛澤東的原則是,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概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和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這意味著,斯大林要拉中國加盟入伙,對抗美國,雅爾塔協定的既得利益,東北這一塊大肥肉就要吐出來。這筆生意,斯大林認為自己做的吃虧了。中國在東北主權問題上的寸步不讓,其實已經讓表面上親密的中蘇關係名存實亡。
斯大林失去了中國東北的地盤,在他的冷戰全局裡面,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需要在東北亞重新經營一個據點,朝鮮半島。一個完全受蘇聯控制的朝鮮半島,不僅是美國和日本的惡夢,也是中國的惡夢。毛澤東訪蘇期間就很明白了,美國人不是好東西,蘇聯人也不是好東西。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全面控制朝鮮半島,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毛澤東曾勸金日成不要冒險,會招來美國人,不過金日成聽斯大林的指揮。果然美國的反應很激烈,很快加入了戰局。斯大林按兵不動,它和美國馬秸稈打狼兩頭怕,把美國這頭狼引來了,然後讓中國去打狼。
中國顯然知道這是一個坑,所以遲遲拿不定決心,打還是不打。但最後還是為了自身的地緣安全,不得不往裡面跳,蘇聯不打可以,但是中國不能不打,拿下朝鮮,美國人的戰鬥機離中國的政治心臟太近太危險了。朝鮮戰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更不是朝鮮半島,而是斯大林。中國遭受莫大的犧牲,使他出了吐出東北這塊肥肉的一口惡氣。美國在朝鮮被中國狙擊,也打破了美國對在東北亞進一步擴張的妄想,這讓斯大林在冷戰全局中,又往前邁了一步。
斯大林這個一點虧都不能吃的人,找回來了便宜之後,真正的開始對中國進行工業援建。這是中國和蘇聯進行的第二次利益置換,第一次是入伙加盟幫蘇聯對抗美國,從蘇聯手裡要回了東北和一些不痛不癢的援建項目。朝鮮戰爭,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置換的利益是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工業技術援建,以及一些核技術的輸出。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一度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一個核大國,跟一個無核國家說要扔核彈,跟威脅說殺人全家是一個意思。理論上,這個被人殺全家的可能是存在的。中國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對中國進行核保護,跟賭命一樣,把命交到了別人手上。為了能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手裡,中國必須得擁有核武器。蘇聯遮遮掩掩輸出過來的核技術,再加上海外歸來的科學家的努力,中國算是初步掌握了核武器技術。
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掌權,這個人比斯大林還粗暴,但是沒有斯大林的才能。是個比較平庸的人。他的傑作是看美國種玉米的農業效益很好,就強行在蘇聯全境大面積種植玉米,因為地處寒帶光照不足,很多玉米連個穗都結不出來。玉米小王子對斯大林進行了鞭屍清算,也停止了政治經濟方面的一切斯大林主義。
他停止了輸出革命,還打算讓蘇聯經濟,從過於偏重軍事工業,調整經濟結構,這個調整,使得蘇聯國力開始下滑。從種玉米這件事來看,他並不是發展經濟的一個好手,而是個搞經濟的臭棋簍子。蘇聯國力下滑,為了拉攏中國制衡美國,玉米小王子只得再次對中國進行技術援助。
在美蘇爭霸中,蘇聯最大的瓶頸是人口太少,他們有資源有技術,但是人口短缺。人都用來搞軍工國防工業,搞重工業,那麼輕工和農業,就沒人幹活了,所以這導致蘇聯雖然作為一個強權國家,但是國內卻經常因為鬧饑荒餓死人。蘇聯如果要贏得和美國的爭霸賽,它需要得到更多的工業人口。
作為當時蘇聯盟友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但是在蘇聯看來,中國是一個民族主義國家,只講現實利益,不講意識形態,不好哄。把中國人工業化了之後,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反而比美國更可怕。所以蘇聯的歷任領導人都批評中國的領導人,太熱愛自己的國家了。這是他們的底線,中國如果不讓渡部分主權,蘇聯不可能全面工業化中國讓中國變成強國。中國顯然無法和蘇聯人做這種利益置換。
蘇聯去哪裡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呢,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受曾經的沙皇彼得大帝的指引,定下了南下戰略。控制阿富汗,再向南衝破巴基斯坦,擁抱印度洋,控制波斯灣的產油國,然後和印度連成一片,這樣蘇聯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人口了,而且不用擔心強大起來的印度,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土安全。這看上去是個好主意。雖然印度人口很多,全要素生產效率卻很低下,但蘇聯如果能佔有了這麼多人口,對贏得冷戰總也可以有個盼頭。
勃列日涅夫有個怪癖,特別喜歡強吻別人,不分男女。連他的下屬和同志,都被他親的敢怒不敢言。熱吻狂魔一改玉米小王子收縮的對外政策,再次開始向外擴張,恢復了斯大林主義,他看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有了初步的成果,他的不安全感爆發了,弄出來了珍寶島戰役,使得中蘇戰爭惡化到了歷史最低點。
熱吻狂魔和美國談判說,趁著中國現在核武器技術還沒成熟,我們一起去殺他全家吧,不然以後再也沒機會了。美國被熱吻狂魔咄咄逼人的擴張,搞的壓力很大,所以它需要中國幫它來化解掉蘇聯的一部分壓力。美國不同意做這筆生意,無形中,美國和中國做了一筆利益置換,以核保護來置換中國制衡蘇聯。這也給後來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做了鋪墊。
繼朝鮮戰爭被美國人威脅殺全家之後,中國人再次被蘇聯人核訛詐。為什麼建國後的前三十年,中國人都顯得那麼亢奮呢,因為那種被殺全家的涼透脊背的恐怖感覺,讓人不時刻枕戈待旦的,就沒法活下去。中國甚至連做日本韓國這種附庸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麼大的國家,即便做附庸國,也會造成宗主國的不安全感,依然還是會被肢解成很多塊才行。
肢解完了,還會再讓不同的傀儡國之間互相不停的打仗,以消耗掉中國過多的人口。如此一來,中國人建國前幾百年的戰亂,又要重演了。近現代中國的命運就是這麼艱難坎坷,不站起來不強大,連跪的資格都沒有。很多中國人羨慕日本人被美國奴役了,能有那麼好的生活水平,口水吧啦的認為中國也能被美國奴役就好了。這種想法太天真,中國如果變成傀儡國家,中國的參照樣本不是日本,而是伊拉克。
在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熱吻狂魔的帝國夢破碎了。蘇聯無法南下,印度被巴基斯坦擋著,也無法北上,得不到印度的人口,冷戰這盤棋,蘇聯已經算是輸掉了。當時蘇聯加東歐,總人口3億出頭。而美歐日加起來,工業化人口是蘇聯的三倍左右。隨著工業化的技術越來越複雜,體系越來越龐大,美國可以有足夠的人口來進行全生產分工,但是蘇聯不行。蘇聯因為人口所限,只能偏重於發展保命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結構缺陷導致,蘇聯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
讓蘇聯真正解體的,不是美國人的和平演變使然,而是經濟崩潰所致。美國在兼顧和蘇聯進行軍備競賽的同時,因為工業人口規模上的優勢,其他的工業生產,可以照常運行。但是蘇聯不行,隨著冷戰軍備競賽的升級,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所佔據的蘇聯人口與資源越來越多,其他的工業部門,就更加無法兼顧,這樣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就難以為繼了。先是東歐劇變,然後接著就是蘇聯解體。
自從中蘇關係全面交惡,中國的經濟建設,也只能在有限的技術積累和儲備中,自己摸瞎瞎了。得不得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中國巨量的人口,只能休眠在一畝三分地上,並不能形成人力資本。美蘇都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為什麼日本可以在二戰後快速的成為發達國家了,因為它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戰後日本的工業技術,90%都是從英美引進的。中國呢,除了跟斯大林與赫魯曉夫利益置換的那麼點有限的技術儲備,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技術來源。資本上,和技術一樣貧窮。在工業文明時代,光靠賣大蘿蔔,換不了幾個錢。
蘇聯陣營的技術援助枯竭,中國要想獲得新的技術來源,只能倒向美國陣營。但是和蘇聯對中國變強大的擔心一樣,中國也會給美國帶來不安全感。所以中國向美國尋求技術支援,無異於與虎謀皮。中國1978年宣布改革開放,意思就是說,我不跟蘇聯玩了,美國,我要來跟你玩了。美國人說,我為啥要和你玩啊,你那麼窮。所以,還是得要利益置換。這次和美國的利益置換,也是一場戰爭,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打敗「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後,既給美國人在越南的失敗報了仇,也和美國一起抗衡了蘇聯的全球擴張,中美關係迎來了蜜月期。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里,美歐像擠牙膏一樣,向中國進行了有限的技術輸出。美國和蘇聯一樣,對中國採取的策略也是喂幾口,馬上就再勒脖子。因為在80年代末,中國未能向美國預期的那樣,發生東歐式的的劇變,所以中美的蜜月期結束了。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不再需要聯合中國抗衡蘇聯,和中國也就沒了什麼可置換的利益。
蜜月期結束後,整個90年代,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鎖喉勒脖子動作。勒的最嚴重的一次,是台海危機,差點勒斷氣。中國和美國之前的蜜月期,讓台灣很難受。隨著冷戰結束,中美關係開始降溫,台灣認為它又可以邀寵了。95年中國成為關貿總協定觀察員國家,這次突破,刺激到了台灣,他們自稱皇民的李縣長,開始用訪美和台獨等問題,離間中美。
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的復關談判,黑頭髮談成了白頭髮,依然沒談成,隨著關貿總協定升級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復關談判也就變成了入世談判。為了入世這件事,中國用了15年。橫向的對比下,日本入世,用了兩年半。香港只用了一天。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67年申請,當時就加入。可見,這不是人權問題,跟是不是市場經濟也無關,也不是社會制度問題,只是個單純的勒脖子問題。
台海危機最大的受益者是台灣。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中國的復關申請,眼看著勝利在望,被李皇民縣長這麼一攪局,隨後世貿組織成立取代了關貿總協定,復關變成了更艱難的入世談判。門檻和加碼再次抬高。劍拔弩張的台海危機,使得中美關係,也一度降至冰點。甚至險些釀成一場戰爭。
從全球格局看,蘇聯解體,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從此它可以橫行天下。其次是歐洲,隨時都會被蘇聯碾壓和吊打的軍事風險解除了。第三是中國,不用再承受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這時候的世界格局,美,中,歐,俄,幾支力量的心態十分微妙。美國想一超獨霸,中俄歐當然不服氣,認為一個多極世界更符合大家的利益,畢竟,大家都受夠了冷戰那種枕戈待旦的日子。
美國想要一超獨霸,它就得除了勒中國的脖子,還要勒俄羅斯和歐洲的脖子。俄羅斯,直接被勒的斷氣了,國民經濟陷入癱瘓。中國呢,雖然被勒的很難受,但是還能憋的住。歐洲這時候心思最活絡,它認為蘇聯一解體,歐洲就可以恢復二戰前的輝煌,通過政治和經濟一體化,讓歐洲成為世界的一極。歐洲一體化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最後在東南歐的地方,南聯盟這個釘子拔不掉。因為那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雖然蘇聯分裂了,歐洲在軍事上依然無法和俄羅斯抗衡,在戰略上,歐洲既然無法接納俄羅斯進入歐盟,那麼俄羅斯就不是朋友,就無法在拔釘子這件事上,和俄羅斯進行利益置換。這時候歐洲認為,可以借刀殺人,用美國的力量,扒掉這個釘子。哪裡想得到,借刀殺人,演變成了引狼入室。科索沃戰爭,是冷戰後中美俄歐國際四支力量的大匯演,此戰過後,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肥皂泡被美國刺破。
中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大使館被炸,死了三個人。這裡面不僅是鮮血,更是屈辱。俄羅斯在這一局中,也極其的屈辱,軍隊開過去準備干預,美國對葉利欽說,你敢動一動,我就不貸款給你了。人窮志短啊,葉利欽馬上乖乖的打道回府,這麼窩囊的回去估計葉利欽能憋出一場病,還得蒙著被子哭幾天。歐盟呢,也被揍醒了,想恢復二戰前的輝煌,沒有獨立的軍事力量,那麼就只是個幻想,歐洲總算弄明白了,它只是美國的附庸,不能想太多。
經過科索沃戰爭的教訓,中俄歐要想實現多極世界格局,除了抱團沒有其他出路。不然大家都得永遠被美國勒脖子。對美國來說呢,他的全球統治戰略,是防止出現另一個強權國家。他的更大的戰略,是防止歐亞一體化,歐洲有資本和技術,俄羅斯有資源,中國有人口。這麼一整合,美國就被邊緣化了。航母再強,也不能開到陸地上和中俄的陸軍打仗,這對於海權興國的美國,如果歐亞一體化了,它的航母編隊,也就再無用武之地。
為了防止中俄歐抱團取暖,美國需要分化中俄歐。它要和中國再做一次生意,進行利益置換。這個生意是,美國放中國入世,換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美國認為,通過這一招,它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消除中俄歐對多極世界格局的幻想。柯林頓是怎麼想的呢,放中國入世,中國有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強大。不放中國入世,只會把中國逼向歐亞大陸一體化這條路上,整合起來的歐亞大陸,比一個單獨強大起來的中國,更可怕。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他忌憚中國的潛力,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把中國和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起,另一邊讓歐洲和俄羅斯去互相掐脖子。本來美國需要不停的勒中俄歐脖子才能維護一超獨霸的格局,現在美國可以翹起二郎腿什麼也不幹,就能維護它的全球霸權了。這個構想美不美?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步棋下的真漂亮。中國入世,標誌著多極世界格局的破產,美國終於實現了它天下共主的霸權夢。
入世對中國經濟有多重要呢,從一個數據可見一斑。1990年-2000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餘額是5000億美元。2001-2010年,中國FDI的餘額是1.8萬億美元。入世的十年,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說,超過了建國後的前50年的總和。這十幾年裡面,中國地表以上的建築新增加量,可能超過了中國過去5000年的總和。資本,人力加技術,工業化的魔力,讓中國經濟,從只有骨架,變得血肉豐滿。
在美國人的設想里,中國只是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如果中國只是用褲子換飛機,那麼如論如何,中美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衡。入世後的十年中美蜜月期,為中國經濟帶來了瘋長。出乎美國意料的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太快,競爭優勢太強大,只不過用了十幾年時間,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使得中國商品,所向披靡,中國從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加速,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越來越嚴重。08年次貸危機宣告,美國主導的現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已經崩潰。如果出現了超出掌控的意料之外的狀況,那麼顯然說明,美國的這盤棋中,它一定漏算了什麼。它漏算的是中國的人口規模效應,以及中國人可怕的全要素生產率。
二、人多真的力量大
光有人口規模,沒有全要素生產率,即便有了資本和技術,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印度。光有全要素生產率,有資本和技術,但是沒有人口規模,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韓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具備全要素生產率和人口規模優勢的國家。所以只需要資本和技術條件齊備,中國經濟就會爆發。
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呢,用三句話可以概括,物盡其用,人盡其能,花錢花在刀刃上。舉個例子來說明下中國人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可怕程度。一隻雞,作為要素資源,國外人可能把大腿肉吃了,雞胸肉吃了,其他的就都扔了,或者乾脆做肥料。
而中國人則不然,不光雞肉吃光,腿骨頭裡面的骨髓還要吸掉,雞頭吃了,雞脖子吃了,雞雜碎吃了,雞毛也要用來做雞毛撣子,以前還經常用雞毛裝在風箱裡面拉風箱。這種近乎本能的可怕的資源利用高效率,是中國人幾千年進化出來的生存智慧,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短時間能學會的。
前面已經說到,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短缺。它不缺技術,也不缺資本。但是隨著工業技術的升級,生產鏈變的越來越長,技術變的越來越複雜,分工就要求越來越細。到了後來,一輛波音飛機的零件總數,可以多達幾百萬個。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那麼就無法完成生產分工和協作。
工業化發展到這一步,美國心知肚明,即便它不放中國入世,讓中國加入到美國陣營,那麼對人口同樣如饑似渴的歐洲等發達國家,也會把中國納入他們的生產和分工體系,進而形成一個新的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和貿易標準。事情到了那一步,美國就被涼一邊了。中國加入全球分工和貿易體系,是工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美國出於自身的地緣考量,曾嘗試使用東南亞等國的人口來參與分工,但是並不成功。
再來看蘇聯是怎麼因為人口短缺而失敗的。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熱吻狂魔勃列日涅夫出訪埃及。安瓦爾·薩達特總統請求蘇聯提供三筆經濟援助。第一筆是100萬噸煤。說沒問題給給給。又還要20條遠洋貨輪。給給給。最後埃及總統想要一輛自行車,送給他的孩子做生日禮物。熱吻狂魔一聽自行車就癲了,你要啥自行車啊,我們的同志,波蘭人不生產自行車。
蘇聯和它的盟國,為什麼不生產自行車呢,因為輕工業的門類太多,分工也太複雜。他們有限的人口,只能用來發展重工業,重化工與國防工業這種保命產業。自己不生產,就只能靠進口,進口拿什麼跟別人換呢,不可能拿自己保命的技術和產品,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只能用資源,來和西方世界換輕工產品。這也正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落入資源陷阱的根本原因。自己不生產自行車,又不能拿導彈去換自行車,只能拿石油天然氣來換自行車了。
民國的經濟結構,和蘇聯相比,則陷入了另一種很極端的結構性失衡里。在民國的黃金十年,中國並沒有優先發展保命的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而是選擇了發展麵粉和紡織日用商品等輕工業。這十年的機遇一閃即逝,等到日本人打上門來,不要說坦克飛機和大炮了,連個槍都造不出來。
一個國家,要成為大國和強國,首先,得有足夠的工業人口來進行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其次,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需要有完備並發達的輕工業體系。等工業生產和分工越來越複雜,那麼就需要一個為生產做服務的第三和第四產業,這又得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口來支撐。這也就註定了,韓國日本這種國家,技術再發達,也不可能造出來波音大飛機這種產品。因為工業化人口沒那麼多。
中國的規模巨大的人口,在變成工業人口之前,一直都是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的人口都是作為農業人口,被低效率的空置著。在工業社會,人力只有與資本和技術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人力資源要素的價值。中國作為後進國家,先進國家喂點餅,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往前拱一步卒,再喂一口,再拱一步。雖然國內的科技研發,也在自力更生的奮鬥著,但是沒有技術儲備情況下的自主技術創新,很難追上和超越發達國家。
而當入世的閘門一開,不光資本蜂擁而至,技術也跟著資本一起進來了。這些餅大部分都可以敞開吃,如饑似渴的中國經濟,向餓狼一樣的撲了上去。十幾年時間,資本積累完成了,產能積累完成了,技術儲備和積累基本完成了,農業人口轉變成工業人口,產業工人隊伍有了,工程師隊伍也在生產的鍛煉中,成長了起來。這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人口的人力資源的價值。
更具長遠價值是中國經濟活動生態化了。中國經濟先是出現了區域產業集群生態,然後這些產業鏈縱橫交織,連成了網,規模經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降低了成本,它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出現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它會自組織,自適應,自迭代,自創新,自實現。連成一體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體化現象,它有了生命,開始作為一個有機的系統而存在,並向前自我驅動。至此,中國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後工業化的階段。
三、從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型
看中國近現代經濟的歷史,事後用後來的一套,會老覺得以前的經濟模式,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跨歷史周期,跨階段,如同在大宋的審美觀評價著大明朝的風情,對於經濟分析來說,穿越是一個大忌。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之所以會那樣,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比如說,為什麼中國科技不如美國,因為中美兩國當前的經濟現實,各有個的周期,不在一個階段,沒法比。
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最大的主旋律,不是繁榮富強,而是保命。在這個階段,重工業,重化工,國防工業,才是永恆的建設主題。而且,為了擔心工業太聚集,擔心被美蘇一鍋端了,又要搞大三線建設。
因為不能寄希望於美蘇的仁慈,他們要是真來殺全家了怎麼辦呢,為了不被一下子把人都殺光,還要挖防空洞,還要鼓勵生育。整個前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基調,都是如此。有限的資源都用在發展保命工業上,那麼輕工業就比較落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和輕工業商品來發展國際貿易,很多時候,農業就得反哺工業。
一直到70年代末期,中國的核工業,和導彈技術等國防工業基本成熟,這條命算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如果還像50-60年代那樣,連命都保不住,一打仗就被人威脅殺全家,跟美國人談改革開放,沒資格談。第一個三十年,枕戈待旦的活命經濟,為第二個三十年叩開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
第一個三十年,中國的保命經濟,使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從實力上,真正的站起來了。第二個三十年,保住命了,站起來了,才可以談謀求變得強大,才能去闖世界。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全要素效率優勢,只要世界敞開了懷抱歡迎中國,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上,肯定會表現的一騎絕塵。
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友好的世界,它不僅不友好,而且很強硬很冷酷。80-90年代,中國只能做點小生意,掙點小錢。這滿足不了中國,因為窮的太久了,中國想發大財,中國為了發這個大財,已經準備了很久。出口導向戰略,早早的就制定與籌劃好了,無奈,世界只給開了個門縫。而當入世的那扇大門一開,接下來,就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得住中國人了。
和美國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貿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外匯占款,是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的主要原因。加了美元槓桿的中國經濟,使得信貸狂潮湧入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裡,它在消費層面,造成了房價等資產的暴漲,在出口方面,摧垮了發達國家的需求市場,在投資方面,擴張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基本上,國內外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自中美之間的一次蜜月。
這次大歷史周期的經濟轉型,內外部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在第二個三十年大歷史周期中,頭十年美國跟中國蜜月了一把,接著的十年,美國勒了中國十年脖子。第三個十年,又蜜月了一把。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中美的蜜月期,又要結束了。
四、從發財經濟到老闆經濟的再轉型
中美關係有著很強的規律性。十年一個大周期,蜜月期,勒脖子,蜜月期,再勒脖子。不過目前所處的這個十年,美國想重返亞太勒中國脖子,可能沒法再像90年代勒的那麼隨心所欲。90年代,第七艦隊可以大搖大擺的開到台灣海峽耀武揚威。現在,估計能開的進來,不一定還能開得出去。
如果床破上台,繼目前這個勒脖子周期過後,中美關係,可能降迎來下一個蜜月期。瞎使勁也勒不出來個什麼所以然,除了自己累半死。所以,美國不會這麼無畏的空耗在和中國的鬥雞式纏鬥上。中國關係,降進入下一輪的利益置換。
中國的開價,不外乎是人民幣國家化,一路一帶整合歐亞大陸。中國現在有錢有技術有產能了,要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而美國的開價將會是,保持台灣現狀,維護東北亞現有秩序。接下來的十年,台灣問題應該不會出現破局,東北亞也不會出現破局。中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讓自己變的更強大,這時候在台灣和東北亞強行突破,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和勝算,風險是很大的。
而美國在下一輪利益置換中,能得到什麼呢,它得到的是,一個沒落帝國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美國人喬治·凱南認為蘇聯是個瘋子,還專門研究了蘇聯人的行為根源,得出的結論是,蘇聯人之所以這麼喪心病狂,是因為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其實美國也和蘇聯一樣,也是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國家,他們自己也非常喪心病狂。
再多十年的安全感,對美國來說,即便它虛幻,也很受用。安全感對美國人來說,和多蘇聯人來說一樣值錢。中國的國力,將在下一個中美蜜月期的階段,再次大幅增強。等結束下一輪的中美蜜月期,大概要到2030年,台灣問題,東北亞格局,都會迎來巨變,因為要換天了。
對於台灣,和東北亞的那些國家來說,他們的心態,現在很微妙。美國需要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但是這些傀儡國家和地區不需要。它們感受到的是驚恐,日本想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並不是信口開河的玩笑話,而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地緣驚恐的外現。這種驚恐,韓國和台灣都有,朝鮮也有。
中國經濟,從目前形勢看,將勢不可擋的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這個老闆經濟,包括一整套的全球貨幣體系,全球貿易體系,全球政治體系和全球安全體系。十年時間,應該夠用了。我們當前所看到的國內國際的大動靜,大熱鬧,都是這個大歷史周期,轉型和切換的關口,所帶來的難以避免的牽動,和舊秩序的碎裂聲。
五、美蘇派的終結與中國派的鼎盛
歷史上中國人向來厭惡打仗,打仗的目的也是以戰止戰,根本目的是為了天下太平,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不過呢,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令人哭笑不得,不是你想好好過日子,別人就會給你送來一陣春風。中國一建國,身邊就站倆瘋子,蘇聯和美國。這個歷史現實,決定了我們的政治現實,政治現實,又決定了我們的經濟現實。
如果中國不理這兩個瘋子,那麼就會被他們聯手殺全家。所以,中國必須得靠著在倆瘋子中間找平衡來保命。在一開始,中國幫助一個瘋子打另一個瘋子。後來又幫著後一個瘋子打前一個瘋子。好不容易,幫著一個瘋子把另一個瘋子打死了。剩下來的這個瘋子還想勒死中國。看勒了十年沒勒死,又攤上瘋子家裡活太忙,人手不夠用的,這瘋子便悻悻然的讓中國去給他搬磚了。
和蘇聯那個瘋子站一起打美國那個瘋子,中國的國家利益就要和蘇聯捆綁在一起。那麼,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蘇聯這個瘋子接軌。後來,為了打蘇聯,中國又不得不和美國這個瘋子站在一起。和美國站在一起,也同樣意味著,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美國人接軌。
和美國進行利益捆綁,那麼之前和蘇聯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就得進行利益解綁。無論是利益捆綁還是解綁,都會造成社會上的大動蕩。尤其是人們思想上的大動蕩。現在,中美關係的上一輪蜜月期結束了,中國要對之前和美國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進行解綁。從思想到文化,再到經濟與生活,方方面面的都要進行解綁。
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思想震蕩,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一些人覺得,那豈不是要回到和蘇聯捆綁的老路上去了呢。這是一種很典型的二極體思維,非此即彼,非美即蘇,理解不了第三種可能性。蘇聯那個瘋子,早就被打死了,和美國利益解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滾到蘇聯那一套。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是為了徹底擺脫瘋子的淫威,真正的做回自己。當初和美國捆綁在一起,不過就是為了利益,這是一樁生意買賣。現在生意做完了,大家各數各的錢,也該各回各家的散了。
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國與國之間的生意,更是如此。在和美國捆綁的這些年,很多人難免會對美國產生感情,甚至認為美國對中國有恩,還有人認為,蘇聯對中國也有恩。這就是感情用事了。中國什麼也不欠這兩個瘋子的,中國得到的來自美蘇的一切技術支援,都是用血與屈辱跟這兩個瘋子換來的。都是等價的交換,所以恩情無從談起。
朝鮮戰場上的英靈,越南戰場上的英靈,被炸大使館的英靈,南海撞機的英靈,他們都是因為美蘇的霸權淫威而犧牲。並不是說中國主動的要拿鮮血做籌碼和這倆瘋子做生意,而是這兩個瘋子認為,中國你這麼窮,你除了命和屈辱,沒有其他的東西和我交換。國家如此,人也如此,當一個人落魄窮困的時候,除了命值錢,除了尊嚴值錢,其他的都不值錢。沒有人會願意和窮人談理想談人生。
中國沒有左派,也沒有右派,用法國大革命的那一套政治譜系,套用中國的社會現實,是十分幼稚的做法。中國只有蘇聯派、美國派和中國派三派。在和蘇聯利益捆綁的時候,蘇聯派佔上風。在和美國利益捆綁的時候,美國派佔上風。在和蘇聯利益解綁的時候,蘇聯派失勢,在和美國利益解綁的時候,美國派自然也要失勢。等和美國這一輪利益解綁完畢,中國派,將橫掃蘇聯派和美國派。
中國派,在文化,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等各方面,都將全面的體現中國利益和中國意志。中國不再需要低頭哈腰的為了能和別人接軌,從黑頭髮熬成白頭髮。中國派,要走的是中國道路,要體現的是中國精神,要建立的是中國標準,未來不再是我們求著跟別人接軌,而是別人求著和我們接軌。這便是中國派的中國道路。
現在所看到的很多經濟現象,比如股市異常波動,房價異常波動,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和美國利益解綁所導致的動蕩。尤其也包括,一些人思想上的動蕩,和情緒上的歇斯底里。和美國這個瘋子捆綁在一起久了,很多人內心裡也把自己也當成了瘋子,產生了感情,不願意解綁,經濟利益上,也更是如此。
思想上與美國解綁,很多人會覺得普世價值護體很好,不能丟。普世價值論,跟基督教的福音書一樣,都是無稽之談,它是新版的福音書。如果熊貓統一了地球,不要懷疑,吃竹子也會成為普世價值。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就是地球統治者的私人性的,強行推己及人的惡趣味。自己喜歡吃竹子,就讓全地球的人都吃竹子,自己喜歡尿炕,就讓全球人民都熱愛尿炕。中國人認為,只有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樣才能大家都過的好。
等這兩個瘋子都死了,天下也就真正的太平了,想好好過日子的人,才能有條件好好的過日子。好好過日子,才是真正的中國道路,美蘇那種基於精神深處的不安全感導致的瘋狂行為,與各種歇斯底里的思想,對好好過日子,並沒有什麼現實好處。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想更好的過日子,就要與這些瘋子思想解綁,重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經濟現象,就像一隻插在水盆里的溫度計。如果擋住下面的水盆,把水盆變成一個黑箱。那麼只盯著溫度計看,一會看它呼呼呼的溫度上漲,一會看又呼呼呼的溫度往下掉。只盯著溫度計,能預料溫度計上的刻度下一步是漲還是跌嗎,顯然無法做到,甚至連溫度計的溫度為什麼漲跌,也無法解釋。
脫離下面的水盆研究溫度計的溫度變化,那麼這就是一門類似占星術的學問。同理,脫離經濟現象下層的政治與軍事博弈來理解經濟,也是一門神學。為什麼經濟學家無法預測經濟危機?因為他們的思維訓練和經濟學系統教育,教導他們只需要盯著溫度計看就行了。
目前比較令人們普遍感到焦慮的是,中國經濟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房價和股市為什麼這麼異常,未來又會怎樣,等等問題。要理解中國經濟現狀,就要弄明白中國經濟為何會演進到現在這樣,它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麼。推動中國經濟演進的深層驅動力,並非經濟規律,而是大國博弈的血火奔流。
如果只盯著中國經濟來理解中國經濟,看到的無非是股市和房價波動,進出口數據,GDP數據,CPI,PMI,等等,這些指標和數據的上下浮動與變化。而真正的要揭開中國經濟這個溫度計下面的黑箱,看中國經濟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與演進,會發現真正驅動著它的,不是經濟規律,而是更底層的全球政治的大國博弈,這個驅動力,從建國到現在,它一直都像血與火一樣的在奔流。未來,也仍將繼續向前奔流。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白雲先生:中國經濟的血火奔流六十年 - 至道學宮
拓展閱讀:
白雲先生寫過一篇《關於改革開放的若干歷史問題》,被刪了,如果你百度能找到這篇文章,可以一讀。
我想大家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上帝視角去看歷史在今天看來,我們犯了一些錯,這些錯是很低級的,不應該犯得錯但是,我們是站在現在居高臨下的看以前而不考慮那個時代的種種原因!要知道毛澤東時代的人們可是從軍閥割據,宗族吃人,列強橫行的民國走過來的!沒有經歷那個時代的人,是無法理解他們對共產黨和毛澤東的感情的!毛澤東時代,工業化有功勞,也有錯誤但是毛澤東時代僅僅是工業基礎嗎?真可笑!粉碎了鄉紳宗族的統治,解放了基層勞動力!讓整個國家動員起來!這是一解放了婦女,這是二人均壽命的提升,醫療的普及這是三教育的普及,普通話簡化字的普及,這是四另外,最重要的是,兩彈一星!這是五答主侯文章說非洲國家工業化最後去工業化然後國力衰弱但是貌似非洲很亂吧,軍閥割據!為啥呢?你沒核武器啊!某霸權國家想扶誰就扶誰,想打誰就打誰!為啥?因為你沒有核武器!中國因為有了兩彈一星,有了核威懾,才在美蘇冷戰之際可以左右逢源!也讓美國只敢經濟制裁和文化侵略,而不是熱武器!中國72年以後跟美國有段蜜月期吧?為啥會有蜜月期?不就是為了對抗蘇聯嗎?四三方案引進外國設備,為啥?不就是因為我們是最重要勢力之一,要拉攏我們得給好處!難道都忘了美帝在建國初對中國進行的經濟封鎖嗎?那時候不倒向蘇聯,有什麼辦法?跪著求美帝,當美帝的狗就能崛起?自從我們有了原子彈,氫彈之後,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之後一大批資本主義國家跟我們建交!中國也進五常了!說話有底氣了!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拉攏中國對抗蘇聯,給的好處蘇聯解體之後呢?那段日子不太好過吧?為啥?人家不需要拉攏你了,人家現在需要打壓你,讓你成為下一個蘇聯!蘇聯解體之後啥樣子?沒看到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感謝毛澤東時代,不只是所謂的工業基礎,而是那是個中國人可以挺直腰板說話的時代,那是個中國人一心向前走的時代!另外,毛澤東時代是核戰爭的陰雲籠罩在世界上空的時代!別以為那個時候三線建設沒啥用,真要是打起來,你沒準備,哭都沒地方哭!別說什麼不會打起來的,你是以上帝視角去看歷史,而沒有深入那個時代!古巴導彈危機要是成了,你們口中所說的用處很小的三線建設就是保存中國實力的火種!不要以上帝視角看歷史!
一個普遍規律,落後國家進行大規模、快速的工業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拖累人民生活水平。農業國進行立工業化建設時,只能靠出口農產品換取外匯,進口機床設備進行工業化。本來農業國缺乏良種、水利、化肥、機械化,糧食產量就不高,還有擠出糧食換匯,當然覺得吃得不好。因為要優先發展重工業,所以沒有多少產品做為消費品流出。比如說,鋼廠生產的鋼材用於建立機床廠或者另一座鋼廠,這樣產品留在了工業體系內部,被工業體系本身消化,而不是生產冰箱彩電小汽車,做為消費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這種農產品和工業消費品缺乏的情況會持續很長時間。毛時代進行了大規模、快速的工業化,採用計劃經濟工業化實行「高積累,低消費追趕」的政策,調動大量資源建設工業,工業追趕速度飛快,但是對生活水平是個拖累。只有(重)工業化初步建成時,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刻到了,工業將為農業提供農機、化肥、能源,為水利建設提供工程機械,這樣農業生產就會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農產品產量上去了,就可以大力發展養殖業,人們就能過上大魚大肉的生活。此時,工業還可以提供更多消費品,冰箱彩電小汽車飛機住房……人們的好日子才會到來。(毛倒在了這一前夕)歷史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統治階層都不會選擇這種工業化道路。統治者要享受,要把出賣資源和國民勞動力換取得的外匯購買奢侈品進行享受。資源都變成鋼廠、機床廠、化工廠還怎麼享受?工業化太慢了,不如和外國人合作來得快。他們不是生產者,不用擔心外資的競爭;他們是消費者,希望買到便宜的國外奢侈品,所以這個階層一般主張自由貿易和對外開放。即使有個別領導人執行有利於本國工業發展的政策,比如關稅保護,也會受到內外夾攻。列強會揮舞自由貿易大棒,逼你開放市場,國內也有人嫌你阻礙他們買(享受)洋貨,拚命妖魔化這些政策。所以不僅要求領導人大公無私,頂得住誘惑和壓力,還得像毛一樣有能力、有手段才能做到,不介意被後人摘桃子,不介意後人吃第十個餅不再肚餓時,將前九個餅的功勞忘得一乾二淨。
血腥殘暴的土改、反右、大躍進、文革,徹底摧毀了中國農耕文化的社會結構,幾千年的宗閥勢力和封建遺毒斷絕。強迫積累,壓低消費,思維洗腦,強化生產,以最短的時間從農業國向初等工業國的轉變。
屌絲逆襲是何等之難?更何況幾億人的窮國?
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有膽量以這種方式推行工業化?
「不須放屁,試看翻天覆地!」一,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開始的一段時間的官方匯率無法兌換,真正的匯率要看黑市匯率。二,後三十年某個前三十年建立的企業後來在改革開放之後通過改制全套引進國外的做大做強,這個企業的技術能力和前三十年沒有什麼關係。三,前三十年在物資貧乏的情況下,有些工業品相對於正常世界,定價會高,理論上應該淘汰,但是還是算成了工業生產總值。四,後三十年的統計數據相對於前三十年來說,那就是精確數據和魔幻數據的區別。 一切談前三十年的工業成就不考慮這四個因素,就沒有必要討論。
沒有當時引入的很多重工業基礎的配套工程,沒有當時建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基礎,美帝威脅扔核彈只是玩笑?靠報蘇聯大腿能行?
那些什麼鼓吹自由資本經濟的?中國現在能拿出什麼有競爭力的東西?又為什麼拿不出?
說到底你的科技和工業實力差,沒核心科技就是挨欺負的主。中國要是沒有現在的國防工業實力,早讓外國滅了。能有你們這幫噴在這嘴炮,也是當年老一輩「傻傻」建工廠的功勞聲明:考慮到此問題已經烏有之鄉的風氣越來越濃,為避免撕B,本答案僅限於評價毛時代的中國工業體系。答案必然涉及改革開放和戰後北美、西歐、日本的經濟,但不討論政治制度。------------------------------------------------------------------------------------------------------------------------------------------嫌長的可以看黑字和斜字。 我看到的問題是這樣的:
如何評價毛時代的工業體系?
評價如下:
1949—1978年間,中國建立了工業體系。但工業化程度極低,遠遠未達到工業化初級階段的水平;工業結構失衡,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工業化積累過程不符合經濟規律,經濟發展遠遠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從無到有——毛時代中國建立起了工業體系。客觀地說,毛時代中國擁有了工業體系,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 縱觀毛時代的工業發展,總能看到許多「第一次」(好像混進了奇怪的東西):第一台半導體收音機製成(1958·3·11日)
第一套電視發送設備試製成功(1958·3·17日)
第一台40匹馬力柴油拖拉機出廠(1958·4·12日)
第一台最大的平爐在鞍鋼建成出鋼(1958·6·1日)
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開始運轉,同時建成回旋加速器(1958.06)
第一個最大的鍊鋼廠武鋼鍊鋼廠開工興建(1958·7·17日)
第一台內燃電動機車試製成功(1958·9·14日)
第一台高達試製成功(1958年10月)
第一艘由蘇聯設計中國製造的排水量2.21萬噸遠洋貨輪「躍進號」下水試航(1958·11·28日)
第一台138噸交流電力機車試製成功(1959·1·1日)
中國第一台每秒運算1萬次的快速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試製成功(1959)
第一座重型拖拉機廠建成投產(1959·l·1日)
第一台液力傳動的內燃機車試製成功
第一座大型氮肥廠,試製首批氮肥(1960年)
第一台1.2萬噸壓力自由鍛造水壓機製成(1962年)
1952——1978年間,中國建設了包括機械設備、電子工業、航空航天、船舶修造、化學工業、汽車產業、建築業在內的工業體系。
由於眾所周知的時代限制,彼時的中國工業自我封閉性極強,工業體系的「自給自足」被高度重視。二、極低程度的工業化——遠遠未達到工業化初級階段的水平。下圖是1978年中國大陸幾種基礎的主要工業產品的人均產量與西方發達國家、蘇聯、印度的比較。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調研資料》 很明顯,1978年中國的人均鋼產量、人均發電量遠遠低於同時期的工業化國家;得益於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特殊時期對國產能源的畸形的需求,我國煤炭、原油的產量高於資源極其匱乏的日本等國,但依然改變不了我國1978年尚未達到工業化初級階段這一現實。 一個國家的人均GDP是衡量該國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儘管不同的標準之間略有偏差,但600美元是進入工業化初級階段的底線。而中國1978年的人均GDP為182.7美元,不僅低於台灣、韓國等後發國家,遠遠低於工業化初級階段應有的水平,僅能與印度相比。而1978年中國的城市化不足19%,這表明了彼時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三、頭重腳輕——工業結構失衡,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我們過去長期搞計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安排好各種比例關係。農業和工業比例失調,農林牧副漁之間和輕重工業之間比例失調,煤電油運和其他工業比例失調,『骨頭』和『肉』(就是工業和住宅建設、交通市政建設、商業服務業建設等)比例失調,積累和消費比例失調。……除了這些比例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比例,就是經濟發展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髮展的比例失調,教科文衛的費用太少,不成比例。
————鄧小平,1980.01
在特定的環境下、特定的歷史時期重視重工業並非不可理解的行為。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國家,當特定的人來執行時,就出現了不可理喻的錯誤。1979年後,處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成為了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這種毛時代遺留的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負面影響,一直持續到了90年代末-本世紀初。而對於一些特定的地區,這種負面影響至今依然存在。
事實上,有足夠的事實指出,早在工業化建設初期,工業結構失衡、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所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必須儘力把國民經濟中可能聚集的資金都積累起來,並按照恰當的比例,首先滿足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建設的需要。但是,如果只顧重工業迅速發展的需要,過多地和過快地提高積累部分的比重,縮小消費部分的比重,以致影響人民生活應有的改善,那就是錯誤的了。
——《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係》,一九五六年九月十八日,薄一波
然而由於歷史和時代的局限,這種「失調」繼續了下去。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持續到90年代末,但對一些人觀念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文革已結束多年,鄧小平所指出的「經濟發展與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的發展失調」在今天依然存在,不能不說這種觀念在一些50後、60後幹部中有一定影響力。
四、發展慢——經濟發展遠遠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950——1970年代,日本經歷了神武景氣、岩戶景氣、伊奘諾景氣、奧利匹克景氣,曾有3年經濟增長皆在10%以上;1960-1970年代的台灣,正經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平均增長率9.9%,季度增長率一度達到17%;而同時期的韓國雖低於台灣,但也實現了年均8.3%的高增長率。 然而同時期的中國,卻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大躍進後期經濟衰退曾達到27.1%,1967、1968年也出現了經濟衰退。這對於一個人均GDP100美元的國家來說,破壞力是極其致命的。儘管大躍進結束後、文革中周恩來、鄧小平兩次調整時期,中國經濟有了客觀的增長,然而這依然無法抵消一兩次「折騰」的破壞力。1952-1978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2.34%),略低於世界人均GDP增長率(為2.56%)。同時期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4.4%,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據世界銀行統計,從1960年-1978年,世界人均GDP從446.5美元上升到1694.9美元,翻兩倍,而中國只翻一倍,從97.5美元上升到155美元。 (PS:1958年「大躍進」開始前,中國1949-1958年間的平均國內生成總值增長率為13.8%,並沒有比同時期的台灣、韓國差。1958年「大躍進」開始,此後中國經濟增長率僅4%,同期韓國則保持了不低於8%的高增長,在1980年代、1990年代基本實現了現代化,也就是中國預計2049年前後達到的目標。這應該可以說明那幾年「折騰」的威力了吧?)十年之間一共損失高達5000億元,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1979年,我國全部國營企業(包括工農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城市公用事業、建築業)的固定資產原值為4892.5億元,文化大革命十年相當於敗掉了全國億萬人民三十年辛勤勞動積累起來的一份家當。
————《文化大革命簡史》,中共黨史出版社
不過也有不同意見。
六、世界頭號貧困大國 1.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成為了犧牲者。儘管工業化建設的基礎是他們,而他們也得到了工業產品和建設的回報,但依然改變不了他們是被剝削者這一事實。而這種剝削絲毫不比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仁慈」多少。 1978年的農產品產量低(尤其是肉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農民當時的生活水平。但農民面臨的更嚴重問題並不在1978年。事實上,毛時代所謂的「社會主義原始積累」中,農民從「剪刀差這樣的手段中被剝削了大量財富,即便是在最殘酷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2.工業化過程並未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從1957年到1976年的20年間,『財政收入少收3000億元左右,如果加上支出方面的損失浪費、無效投資、平調退賠和處理遺留問題等,財政上總的損失有4800多億元』,『這就是20年間幾次折騰付出的巨大代價』。可以確定的是:上述所說的『損失』,實際都是指少增長,『少增長』仍然是增長,『少增長』與實際『敗掉了』『一份家當』畢競不是一回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簡史》,中國社科院
1957~1978年22年間,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名義工資由637元增加到644元,僅增加7元。就實際工資而言,1978年僅為1957年的85.2%,22年間減少了14.8%。這22年間,農民家庭平均每年純收入由72.95元增加到133。57元,年均僅增加2.9%。這22年間,居民消費水平共提高47.5%,平均每年僅增長1.8%。若就實際消費量而言,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主要消費品,1978年與1957年相比,除豬肉與食糖略有增加外,糧食由203.06公斤降到195.46公斤,食用植物油由2.42公斤降到1.60公斤,牛羊肉由1.11公斤降到0.75公斤,家禽由0.50公斤降到0.44公斤,水產品由4.34公斤降到3.42公斤。……從總體上說,1957~1978年,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處於徘徊、停滯狀態,經濟增長給社會帶來的福利水平很低。
1978年,中國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並不高於1957年。
--------------------------------------------------------------------------------------------------------------------------------------------最終結論如下:1949—1978年間,中國建立了工業體系。但工業化程度極低,遠遠未達到工業化初級階段的水平;工業結構失衡,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工業化積累過程不符合經濟規律,經濟發展遠遠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推薦閱讀:
※中國工業水平落後德國100多年?
※中國工業現狀?
※如何評價《大目標: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政治協商》一書?
※「工業4.0,工業物聯網,能源互聯網」——最近這幾個概念都好火,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哪些西方武器最能代表西方人的暴力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