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作出對自己來說正確選擇的能力?

也可能是經歷太少的原因吧,或者說缺乏勇氣,患得患失,往往在面對選擇時不知該如何去選,面對每個選項帶來的不確定性,不敢輕易去選擇。導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能被動的去接受,還不甘心,有什麼可以提高自己選擇能力的辦法嗎?


本文2141字,建議閱讀5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上觀點 】

  • 選擇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決策」上;
  • 決策=高價值的選擇+沒有明顯好壞差異的選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肯定聽說過無數前輩的血淚教訓:大學選一個好專業很重要;研究生選一個好導師很重要;畢業時選擇的第一個工作很重要;結婚選一個好伴侶很重要;創業時選一個好領域很重要;投資時選一個好股票很重要…

看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

1.被碎片化的精力

有這樣一句話:

  • 所謂的成功,就是一幫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

這句話還有個更常見的版本:

  •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明明選擇這麼重要,但大多數人在面臨人生最重大的選擇時,所採取的策略往往是「拍腦袋」和「隨大流」。「周圍同學都讀研了,我也考一個吧」;「爸爸媽媽讓我結婚,我就結了吧」;「公司效益這麼不好同事們都沒跳槽,我也不跳槽了」。

有趣的是,大多數人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束手無策,反倒是在很多的小事情上糾結在三,反覆思考。「今天中午定哪家外賣呢」;「今天穿哪件衣服出門呢」;「這家店的衣服怎麼買最合適呢」。

「做選擇」不是一件輕描淡寫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我們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當在很多無關痛癢的小事上投入精力時,我們便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重要的選擇了。久而久之,我們的「精力」就像「時間」一樣就被「碎片化」,不再有能力進行長時間的深入思考了。因此,在面臨重要選擇的時候,便只能「拍腦袋」、「隨大流」,將自己的選擇權交給其他人。

想要奪回自己的選擇權,就要分清哪些「選擇」值得投入精力。

2.選擇的分類

在科學上,將值得投入大量精力做的「重要選擇」稱之為「決策」。現在,我們要從萬千種「選擇」中,找出哪種「選擇」能被稱之為「決策」。進而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決策」上。

(1)價值不大的選擇不值得浪費精力

價值足夠大,是「選擇」可被稱之為「決策」的必要條件。

我以前的手機里有5個外賣APP。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首先輪番打開五個APP,把其中所有店家巡視一圈,找出幾個備選項,然後重新打開有這些店家的APP進行比價,看看哪個APP有活動、折扣大,最終決定在哪裡下單。
當碰到滿減活動時,往往還會拉上身邊人一起湊單。下單的過程中,大家再閑扯兩句,一個小時的時間就過去了。在外賣APP活動最多的時候,我每天都會花1個小時的時間做選擇,只為了省下了十幾塊錢。
我曾經算過一筆賬。我的時間成本是146元/小時。我每天在外賣上花費一小時,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賠本的生意。既然如此,我為什麼還要在這些不能給我帶來任何正價值的選擇上耗費精力呢?

想通了這一點,我只保留了一個外賣APP,刪除了其餘的四個。逐漸的,各個功能的APP我都只保留一個,音樂的只留一個、打車的只留一個、網購的只留一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拒絕在價值不大的選擇上浪費時間與精力,強制性的把精力保留下來去做「決策」。 因此,避免在「價值不大的選擇」上浪費精力的最好辦法,是只給自己一個選項,不給自己選擇的空間。

(2)有明顯差異的選擇不值得浪費精力

選項沒有明顯差異,是「選擇」可被稱之為「決策」的必要條件。
兩個物品價格差不多,一個質量明顯好於另外一個,你選哪個?
「這還用問嗎?肯定選質量好的呀。」聽起來這種情境下選擇的方法很簡單,但有些人卻常常在這些有明顯差異的選擇上浪費精力。
我就常常被問這樣的問題:「學長,我不能參加XX學校的夏令營了,我是不應該跟老師說一聲?」「學長,我下周就要去參加XX公司的面試了,我提前了解了解這個公司是不是比較好?」
上面選擇中選項的優劣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為什麼他們還在到處詢問,浪費精力的做選擇呢?
這是因為他們不敢承擔選擇的後果。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選擇,他們都傾向於把選擇權交出去,由別人來為自己做決定。同時這也是一種規避風險、自我保護的機制。一旦遇到什麼問題,便可以迅速推卸責任:「這是XXX說的,我真是被他害慘了,早知道不相信他了。」
因此,避免在「有明顯差異的選擇」上浪費精力的最好辦法,是敢於承擔選擇的後果。看清了利弊,就果斷下手,絕不猶豫。這也是一個人內心成熟的標誌之一。

(3)真正的決策

我們重新定義一下「決策」:

  • 決策=高價值的選擇+沒有明顯好壞差異的選項

只有可被算作是「決策」的選擇,才值得我們投入精力解決它。

在「沒有明顯好壞差異的選項」中做決策,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之所以艱難,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 可供選擇的選項太少;
  • 價值觀不明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不知道各種選擇中,哪一項指標最重要;
  • 無法預見做出選擇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可以想一下,自己曾經或是現在所糾結的事情,其本質是不是上面所說的四點:

「今晚公司聚會,去還是不去」——可供選擇的選項太少
「哪個導師/公司好」——不知道各種選擇中,哪一項指標最重要
「讀不讀博士」——價值觀不明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無法預見做出選擇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解決以上問題,是有科學方法可以依照的,這便是「決策科學」。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便來聊一聊人生最重要的事——如何科學的做決策。

3.小結

  • 選擇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決策」上;
  • 決策=高價值的選擇+沒有明顯好壞差異的選項;

掃描下方圖中二維碼,或微信搜索「五分鐘成長學堂」即可關注

http://weixin.qq.com/r/A0WnvwTE-1mArUDc9xAR (二維碼自動識別)


立刻做決定,永遠要比這個決定是否正確本身重要的多。

無論何時,你都應該做到儘可能果斷,快速的下決定。

當你發現自己遇事總處於左右搖擺、舉棋不定、瞻前顧後的狀態的時候,無論這種狀態是因受外界影響,還是因為你本身暫時不具備快速抉擇的能力,你都應該告誡自己:「快做決定!」。

決定的好壞並不重要,因為你因此而成長,總會做出好的決定。可猶豫不決的臭毛病卻會害了你的一生!

這是一年前我處在人生低谷時某一天因一件事猶豫不決後感慨而寫給自己的,今天我早已走出低谷走得很快樂幸福。回頭看,依然感謝當時自己的這句話,願你有同感。


患得患失,哦,我也曾經這樣過!

你準備好得到什麼,你就同時得準備好失去什麼。

無論追求什麼,我想有幾樣東西是每個人都必然會失去的,那就是:時間、怠惰和安逸。

追求超出常人的東西,你就必須準備好失去常人本應該有的一些東西,比如人性上的弱點,等等。

我知道這很難。但別人為什麼可以做到?

人必須面對各種情況各種人言而做出選擇和判斷,有的人只是還不習慣主動去掌握自己而已,你以為被動的接受就是可以不選擇嗎?

時間還是流失了,機會還是溜走了,世界的格局還是在不斷地向未知方向推進,而你卻在此刻拒絕了成長!

你選擇了「不選擇」是否意味著等待別人幫你選擇?是否意味著你還不明白現實狀況有多麼複雜和糟糕?

有的選擇不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因為你可以「被選擇」或「直接不假思索的反映」。很輕鬆效率是吧?

一朝變故襲來,打破原有格局,溫室里的花朵們往往就會瞬間凋零,人得有危機意識。

我以為從來沒有不假思索的選擇,深刻思考後的決定至少有我自己的支撐。這就夠了。我在掌握主動。

我們不是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事實上深思熟慮後的選擇對自己而言總是正確的。

====================================================================

沒有理所當然的事實,能讓人看到併流連於其精巧的構造,這絕不是理所當然。

沒有唯一的答案,因為在不同層次和維度上都有說得通的道理;

你可以選擇站在哪裡和要往哪去,但你不能總是沒得選擇,立場可以給你釋放的宇宙。


決策學範疇。

標準答案:

  1. 搞清楚問題
  2. 找權重
  3. 列方案
  4. 給每個方案打分,選得分最高的


好好看書,思考一下自己活著為啥,究竟要啥?知道了自己真正的需要,就知道取捨了。所以古人言,二相其利取其重,二相其害取其輕。安得死呆????


首先出現何者結果,自己都要有自信去面對承擔並解決的心理。

其次,做出的選擇,無論正確與否,底線都應是不後悔。

最後,多學習傳統文化的古人大智慧,會幫助你站的高看的遠,更好的做出選擇。

最最後,實際上不存在正確與錯誤的選擇,只有好與更好的選擇。


推薦閱讀:

跟優秀的人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腿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分清愛情和責任?為什麼有些人談戀愛到最後會說對不起,我想一直對你的感情不是愛,而是責任?
男朋友堅持要去外地發展?
和優秀的人戀愛是什麼體驗?

TAG:心理學 | 選擇 | 戀愛 | 性格 | 選擇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