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朴贊郁的Stoker?


Stoker的劇本是極為強悍的,入選2010年好萊塢電影劇本Black List。張小北老師曾經說過,每個編劇都有一個壓箱底的劇本,改無可改,以至於捨不得拿出來拍。在我看來,Stoker的劇本已達到這樣的境界。它環環相扣處處伏筆,形成一個嚴絲合縫的「環」。如果你有興趣拉一下片子,可以發現每一幕場景都意有所指前後呼應,連「查理叔叔」都暗合希區柯克的電影《辣手摧花》。還有一點,這部電影的視角是向「內」的。很多影片的視角是以小見大,即由個人延伸至家仇國恨或者發出「這個社會腫么了」的吶喊...而Stoker故事本身格局就不大(家庭),視角再由這個小圈子縮小至個人(「少女的蛻變」),這個視角頗有新意。

好的,按理說照著劇本怎麼拍都不差——實際成品也很完整,算不上差——但大家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勁。這個不對勁類似於——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很多人批評鄧紫棋技巧雖好但唱功不「走心」。同樣,大家也覺得Stoker過於形式主義和玩弄技巧,以至於掩蓋的導演的「態度」。

如果看過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和蝙蝠,就會知道他是一個「有態度」的導演。舉個例子(以下為劇透):《親切的金子》中,當受害者家屬準備向兇手復仇時,老警察突然攔住眾人,一本正經的講解「刀具的正確握法」和「刺人的正確方法」。這橫插一筆的黑色幽默正是朴贊郁的「態度」。而在Stoker中,故事沒有這種張狂的節奏,一切都埋藏在暗流下,導演的態度也隱而不見。也就說,Stoker這種過於精巧的劇本,並不適合朴贊郁。他還是適合「大開大放」路線。

對於Stoker,最好不要挑選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我的意思是,如果挑選James Mangold(他曾執導過移魂女郎),也許拍攝效果會有驚喜。


劇本的創意沒什麼太大的意思,而且可以明顯看得出導演和演員溝通存在嚴重的問題,也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語言隔閡吧,對白很不符合歐美演員的表演習慣,演員都只能按照大概的戲劇訴求去演,感覺如果是韓國的場景和演員會好看很多。不過朴贊郁還是加入了很多獨具個人狡黠感覺的小聰明細節發揮,有幾場戲氣氛不錯。整體而言在朴導作品集中屬於質量偏低的


祖傳精神病,專治老中醫


可以這麼說,《Stoker》一片告訴我,做一部好電影有多難。即使貴為朴贊郁的好萊塢製作,該失敗,還是一樣要失敗。

對我來說,好電影簡直就是買彩票。

看得出來,朴贊郁是使足了勁拍這部電影的,其中有大量,甚至是堆砌到多餘的細節和前後呼應,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出處和照應,鏡頭語言和場面調度都可圈可點。

可是,這一切的背後是什麼?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沒有自己的世界觀。

整部電影就是為了驚悚而驚悚,為了暴力而暴力,為了結構而結構……我看不出她想給觀眾什麼,給觀眾思考什麼。

我除了看出來故事裡面有一個變態的叔叔和一個變態的侄女,我看不到任何東西,真的。

一個好的電影,做到朴贊郁這樣的高度,必定是有一種情懷的。或許導演自己覺得有,或許影評人能從裡面發掘出來一些情懷的東西,但是我就是沒感動。

《老男孩》裡面狂飆一般的復仇情緒與父愛糾纏、《蝙蝠》裡面靈與欲的掙扎,這部電影都沒有。剩下的只有炫技。

這部電影,好似一個美麗的屍體,很美,但是沒有活氣。


一部挺好的推理電影,可惜沒有偵探。


曾經的朴粉,在這個時刻,要站出來了。

第一次看斯托克是兩年前。

我看了兩個贊同數最高的答案,一個說劇本好,一個說老朴失敗了。我來說下我的粗見。

我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必須得說在最前面的,那就是:這是一部希區柯克腦殘粉電影。

1.劇本好么?

這個劇本實在是不好,甚至是有夠殘,簡直是硬傷,換個流水線導演來拍的話,這片估計就完蛋了,肯定讓人覺得扯淡到沒法看。一家神經病,殺來殺去搞什麼搞,但是朴贊郁老師偏偏最最擅長,最最鍾愛的,就是這一款神經血腥復仇,簡直是又一次「極端情景下的詩興」討論嘗試,然而這次的詩興濕的怎麼樣,我後面再說。

總而言之,劇本很殘,也很老,甚至就是個女版哈姆雷特的故事。或許有老朴的導向作用,使得片子骨子裡還是在表現女性成長與繼承。

用我以前在豆瓣的說法就是,公主復仇記。

2.老朴失敗了?

這個得看什麼標準。

這次韓國導演好萊塢試水,老朴確實是失敗了,(相應的,在這個標準里奉俊昊也是失敗的)好萊塢根本不會認可這一掛。

但是,老朴跟那撥「來好萊塢拍片失敗的歐洲導演」不一樣,後者是個性喪失方向全無,前者則在個人風格上毫不後退甚至更大膽嘗試,所以在中意朴式風格的觀眾看來,斯托克依舊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朴贊郁作品,它延續了復仇三部曲跟蝙蝠的偏執視聽風格。

或許朴贊郁壓根就沒想跟美國人玩呢?

(想起奉俊昊為了跟韋恩斯坦爭一條魚的去留還得滿天編故事,這越有個性就越成不了「李安」。)

3.前面說了這是部超級夾帶私貨的希區柯克粉絲作品,老朴沒羞沒恥的各種向希胖致敬,從各種視覺細節到人物,簡直一步一希胖。這個我稍後得來集中揭露一下朴老師。


就說一個點吧

Stoker中一句話「sometimes 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bad to keep you from doing something worse".

我不知道原劇本是誰寫的,也沒有功夫查,也算不上資深粉。但是!在我看來朴贊郁作為導演,對於要表達的內容是思考過的。

近兩年反智主義出了新變種啊,叫做「反深層意義」。你看不到的,就不存在。

上面的數個回答如是。

沒有進行道德說教,就沒有道德啟發了嗎?

(其實你們失望是在於花了一個半小時之後自己的智商不能勝任總結出任何雞湯或者跟朋友裝裝電影青年吹吹牛逼吧……那麼,是導演的錯咯?怪他咯?)

一,哪怕有正兒八經擺到明面上來的對於倫理及人性的探索,你們也不一定get得到,這是自身水平、思考深度的問題

二,什麼時候開始影片拍得美也變成值得詬病的理由了?非要lower到低階的審美眼光才說得過去?導演作為視覺藝術家就不能有點追求了?純美學的東西就不值得存在?

生命和死亡是兩大存在的事實,都不屑於被否定。

可憐的是,不能領會另一個維度的世界,硬說它不存在。


一部在攝影構圖上看似精彩如畫但實際內容浮於虛空的電影,不喜歡朴導此番的形式主義


這個家族就天生就有嗜血性,對於獵殺有著強烈的衝動。在獵殺的一剎那,那種恐懼,興奮和滿足就像少女india一邊回憶著查理叔叔殺死那個男孩,一邊自慰達到高潮的感受是一樣的。關於查理,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渴望獲得愛和關注的人,並且要求這種愛和關注是專一和絕對的,甚至不願與其他人分享。這在他對於India近乎於瘋狂的感情,處處無微不至的關愛,還有對於哥哥帶著最小的弟弟玩就把最小的弟弟殺掉兩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查理認為India是自己的接班人,跟他留著相同的血液,唯一一個可以理解他的人,後來India確實成了跟查理一摸一樣的玩世不恭,獵殺成性的人。只是India比查理更沉得住氣,更冷靜和果斷,是個更加恐怖的殺手。India唯一愛的人是她父親,所以即使查理不斷籠絡她,她心裡早就做好決定要抱殺父之仇了。India的母親是這個家族的局外人,一直未能融入這個家族,丈夫一心只在女兒身上,女兒也從來沒把她當成媽。這部電影還是很精彩的,情節緊張,隱喻很多。


Matthew Goode為此片增色不少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AMC美劇《深入惡土》(Into the Badlands)?
如何評價朱茵?
如何理解《爆裂鼓手》結局?
能否簡單評價一下電影絕代妖姬?
如何理解《刺客聶隱娘》和《荒野獵人》兩部影片在內地口碑上的雲泥之別?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影視評論 | 韓國電影 | 朴贊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