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地主階級在唐末、五代之後就不存在了嗎?

百度了幾個答案,答案都是士族地主階級在唐末或五代退出歷史舞台。那之後出現的門第或世家應該如何歸類?


士族的消亡,和君權加強是一體兩面。

主要三條線,科舉制度、軍隊國家化、思想控制。

1.雖然中國自戰國之後就已經不是封建制了,但和西方純封建制下的貴族一樣,中國古代門閥士族的根基,也在於世襲。區別在於,西方是爵位世襲,而中國是官位世襲,爵位世襲是名正言順並且合法的,而官位世襲理論上是犯法的,只能依靠潛規則來運作。

即使是門閥士族最強盛的魏晉時期,官僚階層實際上已經被大家族壟斷,但官方宣稱的選拔標準仍然是「人品和才能」,而不敢說因為某人姓袁,所以他能當常委。這時候選拔制度類似於自主招生,裁判說得算,但裁判又是大家族的門生故吏,他們會選誰呢。

所以皇帝不高興了,推出科舉,把自主招生變成了高考,雖說還是有人專科線沒到進了北清復交,但潛規則難度也上好幾個數量級。科舉也為通過科舉上位的平民和小地主官員,提供了反制大家族的武器,明清以來沒點翰林而入閣者,都難免被政敵攻擊學歷污點。

這些都導致官位世襲變得不可能。

2.軍隊國家化沒什麼好說的,宋朝以來的軍權三分、以文馭武,和現在的總參、總政、總後、總書記任軍委主席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悲情的老曹,老曹通過曹氏宗親掌控禁軍,以軍隊家族化來達到軍隊國家化的目的,可惜人治終難成為定製,最後還是在曹爽手裡玩脫了。

所以論野心,皇叔比老曹更有梟雄之姿,但論理想,老曹就比皇叔超脫多了,他已不局限於為自己的權位而鬥爭,而是真的把自己看做純粹的王黨,在制度層面抗擊門閥,可惜在門閥如日中天的時代,老曹的努力顯得太過悲壯。

3.思想控制。宋以後,儒家道統成為國之綱法,天下士人的道德標尺。忠孝一體,君主上升為君父,所以明朝的皇帝可以那麼混,但沒有權臣敢謀逆,犯上這事一說出口,在輿論上就處於劣勢,無法有效動員自己政治力量。同理,清末文忠公捏著一半的國防軍,但還是被光緒和慈禧輪流打壓,這要換在宋之前的朝代,早就清君側了。

--------------------------------------------答完才看到一樓的答案,順便反駁一下-------------------------------------

一樓本末倒置了,事實上人口大量南遷的東晉,才是門閥士族和莊園經濟的最巔峰時期,人口的遷移並沒有改變莊園經濟的格局。明朝大量土地集中在藩王手裡,形同當年門閥的大莊園,但藩王對中央的影響力很有限,更不用說割據傾向。宋以降,歷朝歷代都不缺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合體,為什麼這些人不能算是士族。

這些都是君權的不斷加強,並且制度化的結果。


士族是個不太嚴謹的說法,但士族必然是地主,而地主越往後越未必是士族。

真正的世族,也就是東漢以來逐漸形成的世宦門閥集團,這是一個貫穿中古史的概念,直到宋代才基本退出歷史舞台,而原因主要是推薦制慢慢退出了選官制度,到了元明兩代,制度上的推薦選官已經完全非主流化了。它是從先秦世官制度(官位世襲),到兩漢初步官僚任命制,到宋代以後完整官僚考試製度的一個過渡階段,體現的是這一時期中央和地方勢力的一種特殊權力分配。因為血緣-親緣體系在這個階段是個人化的,和明清之後興起的集團性宗族有本質區別(後者更接近一個公司),世宦群體和家系之間高度統一,加上當時中央的財政能力弱到掉渣,所以這些家族同時是當時的經濟主體,因此,選官的壟斷和地方社會經濟力量的壟斷互為一體,在曹魏之後九品制度之下,這種局面逐步變現,由此形成了很多華族群體,一直到唐代依然舉足輕重。在這種局面下,不是地主的士族恐怕很難存在。不過要明白的是,士族不是貴族,它從來不包含制度上的世襲因素,也沒有在任何一個朝代正式的制度中出現過(雖然宋和宋之前,國家編輯姓氏錄是很重要的政治行為),而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在朝廷選官權上,不同勢力之間形成的一種特殊局面。

至於地主,你可以認為是非自耕農的土地私有者的另一個說法,它存在的時空尺度遠遠大於士族,土地不再以封建為主要分配形式之後,除了授田自耕和佃農以外,其他非自耕、非封建的土地佔有者都可以稱之為地主,在中國,這裡的土地主要指種植業用地,但也可以是牧場、漁場或林地。就中國而言,地權越往後越獨立化,雖然始終沒有形成和近代西方完整產權概念相類比的東西,但是非身份趨向是很明顯的,所以到了明清,即使是樂戶、丐戶擁有大量土地也是很常見的,這時候的地主與士族與否已經沒有直接關係了。


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特徵就是小農經濟。小農經濟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比較弱,很容易破產,造成土地富集,縱觀中國歷史上的王朝顛覆往往都是到了末年土地兼并嚴重。

士族地主階級的萌芽在西漢年間就種下了。東漢劉秀就是在地方豪強們的支持下奪取政權的。東漢對於地方豪強的控制能力一直比較弱,到了末年因為財政不足賣官鬻爵之後,原本的官員選拔制度已經形同虛設。我們可以看到後來起兵爭奪天下的袁氏、曹氏、劉氏等都是地方豪強。

進入三國時期,天下逐漸安定下來,重建官員選拔制度勢在必行。於是曹丕就建立了九品中正制,本意是想阻止東漢末年以來地方豪強把持官位的情況,但是結果卻淪為了世家大族壟斷官位的工具。九品中正制中,世家大族被分為三六九等,家族子弟不需要考核就可以推舉成為官員。能夠擔任什麼官職全靠家族勢力強弱。

這些世家大族一方面憑藉自身經濟實力把持政治權力不放鬆,另一方面又憑藉政治地位擴張自己的經濟權力。當皇族把持的軍事力量被北方胡人擊潰之後,世家大族失去制衡,徹底把持政權,甚至凌駕於皇權之上。

世家大族的頑強生命力是驚人的,像河東崔氏這樣的龐大家族,雖然經歷了北方的大動亂,延續到唐代中期仍然出了好幾任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消失在歷史舞台上,跟科舉的興起有很大關係。隋文帝有感於世家大族把持官員晉陞通道,有侵犯皇權的威脅,於是設計了科舉制度遴選寒族出仕。到了唐代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到唐代中葉科舉出身的官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牛李黨爭中就有這樣的政治背景。以科舉出身的牛黨和以世家大族出身的李黨爭奪權力,直接導致了唐朝的衰敗,間接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混戰,到了宋代完全依靠科舉選拔官員。這些世家大族在戰爭中失去了土地,也官場上失去了直接晉陞的快捷通道,因此逐漸被歷史淘汰。

到了宋代以後就再也沒有世家大族了。雖然衍聖公是世襲的大家族,但是在政治上並沒有特殊地位,因此仍然算不上士族。

PS:衍聖公是宋代時期因為發生了孔子後人被家僕所殺絕嗣(這個傢伙自稱孔子後裔混了很久被人告發),才引起了重視,重建了孔子家譜,建立了衍聖公系統。


首先題主要分清士族和地主的區別。士族是有家譜有田產有固定聯姻對象,有連續好幾代代人當大官的才叫士族,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紹,四世太尉的楊修,這些人當大官不需要考公務員。地主不過是土地的所有者而已,宋以後,你有沒有土地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考上科舉。張居正考上之前,家裡窮的一筆,考上之後立馬一切改變。

百度:白馬驛之禍。

這是標誌性的崛起新階層清算殘存高門事件。

從黃河裡掙扎的姓名中,你可以輕鬆地找到獨孤等著名北朝大姓。這些名門之後雖然早就失去了政治上的影響力,但仍然舔著臉天天混在常委中,終於,歷史的清算就此展開。。

補充@葛巾姐答案的一點是, 科舉制並不能夠讓大族消亡,科舉只是皇權和士族取得力量均衡的一種考試製度。有唐一代,尤其是唐朝後期,關東大族憑藉優良教育傳統和資源壟斷,仍然牢牢控制著人才流動渠道,鄭氏有鄭半朝之譽。李振對清流的痛恨,就在於唐末的科舉仍然為大族所壟斷。

真正讓大族政治走向瓦解的,仍然是兩個字,經濟。

大族政治背後的經濟基礎,是東漢以來的莊園主經濟,這種經濟模式,最終隨著第二帝國的建立和人口的快速增長而瓦解,農民脫離了大族的庇護,奮力開拓南方並贏得了自己的土地,大族失去了部曲和對土地,人口的直接控制,也就最終失去了做貴族的資本。北宋以來的時代,被稱作庶族地主時代,背後的經濟動力,就是這些在唐末宋初得到自己土地的農民,有了土地,就有了讀書人,很快,宋朝就面對著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科舉考試隊伍(超越明清),當然,對於宋朝而言,這種新生階層的無邊界膨脹仍然是一場災難而不是勝利。

謝謝邀請。這是我透支自己下半輩子勤勉之前的最後一個答案。

可恥的催稿信,討厭的出版社。


關於士族消亡,比較贊同 @殷守甫 所說的,也許在唐以後的很長時間裡士族都沒有真正消亡。

但士族無疑在唐以後沒落了,說退出歷史舞台也不為過,這裡主要指的是士族政治,即士族遠離了國家的政治中心。

士族退出歷史舞台與皇室的有意削弱離有重要關係。這其實也容易理解,皇室最想要的是如何維持自己和其子孫的統治。他們只要的是自己世襲,讓手下辦事兒的也搞世襲顯然不利於國家管理。

這裡面我認為導致士族沒落最重要的客觀因素還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本身就是為了選拔人才和削弱士族而出現的。即使在科舉制度還不算成熟的唐代,也有科舉一派與士族一派鬥爭的「牛李黨爭」。

唐末的戰亂固然大大摧毀了士族門閥,但若僅僅如此舊的門閥消滅了也會有新的門閥產生。新的門閥沒有產生(或者說沒有回到國家政治中心)的原因還是主要因為科舉。依靠科舉選拔上來的人才無疑比依靠世襲的士族子弟要更有競爭力。

等到科舉更加完善的明朝,這一點就更明顯了。科舉的「擴招」讓寒門子弟徹底站到了國家的權利中心。想一想你能想到的有名的明朝官員,從明前期的三楊內閣,到中期的楊廷和,到晚期的徐階,高拱,張居正,哪一個不是平民子弟通過科舉一步步爬到權利頂峰的?除此之外明朝還有不如翰林,不能入閣的傳統,還有高官子弟科舉如果高中反而會遭人猜忌詆毀的風氣。

「今年春,公當會試天下,諒公以公道自持,必不以私徇太岳;想太岳亦以公道自守,必不以私干公道也。惟公亮之!」

看看吧,還沒考試呢,海瑞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警告」張居正別在科舉上徇私枉法(當然以張居正當時的地位沒有理會這些)。在這種起源於科舉的傳統和風氣下,士族當然更不可能有任何崛起的機會了。


士族門閥政治本質上是一種一大批人通過血緣延續權力的模式,具體的實現方式是門當戶對的聯姻。

父親的權力和財產自然要留給兒子,漂亮女人為什麼要和那些泥腿子分享,最好斷絕了他們的念頭,問題在於,這個模式是不帶計劃生育概念的,子孫必然是越生越多,但是土地和美女卻不是同步增長,怎麼分,分不好怎麼辦?

分不好,除了殺人,沒有別的解決途徑,因為死人是不會再反抗的。

於是中國政治發展,從西周到唐宋,總體的表現的是,越來越血腥,名義上面統一中國的代價越來越大,戰爭的爆發越來越頻繁,烈度越來越高。

貴族們用了大概兩千年的時間,通過實際行動,教育了被統治階級,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遺骸。被統治階級也用了2000年的時間,教育了統治階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們學到的更重要的是,水面上面不能有太多舟,學過之後,大概過一段時間也會忘掉,因此士族門閥從未消亡。實際上,士族門閥是所有人的敵人,不信的話,問問黃巢和洪秀全口中和JB下面的那些兒女,都是哪些公卿家的。

當前,是士族門閥政治試圖回歸的最後一次嘗試。

摧毀士族門閥唯一的途徑不是流血,而是儘可能的切斷政治權力和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繫。

根本途徑是增加底層用腳投票的能力。

補充一下:

中國只有兩個階層,middle(世襲,讀書,有產業)和bottom(無世襲,不讀書,無產業),而所謂top階層(皇族)本質是政治認同而已,物理意義上並不存在的,中國政治本質上就是東亞大陸下,這兩股集團歷史性的博弈。需要指出的,游牧民族本質上是屬於bottom階層的。

東漢之前,middle階層力量遠遠超過bottom,經過兩漢的經營,以及游牧民族的大規模南下,bottom的力量增長率超過middle,到了唐末力量對比反轉,bottom力量最終超越了middle,從此,top階層,所謂的皇族,再也沒有產生於middle集團,換句話說,政治認同再也沒有投射到了middle階層,bottom階層開始歷史性支配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斯文 (豆瓣)

這種問題,與其自己根據一丁點的歷史碎片去想,不如去看專業的研究。

很多人認為讀歷史應該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如果前人的專業研究都沒搞懂,自己的思考難免走偏。

這本書翻譯的很差,有能力的去看原版吧。


我曾在問題 解放前的地主的真實形象如何,有老人說其並不壞?中回答過這個問題,家裡按前面答案中就是所謂士族。上學期在學校的演講家族歷史就是做的這個。以下有增補

----------------------------------------------------------------------------------------------------------------

山東桓台耿家是當地是最大的士族,歷史上素有「新城王半朝,不如耿家一根毛」 之說。

耿鳴世為明朝隆慶戊辰進士,為官20餘年,先後任邢台知縣,刑部、禮部主事,廣西、山西道監察使巡按、浙江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在邢台任職四載,為民辦了很多好事,深受民眾愛戴,為其建立「德政祠」以此紀念。其在邢台任職時,有碑文記載:「邢台災荒大旱,耿公騎馬巡行郊野。見有小泉下流者數處,喜曰是何居也。於是建閘開渠,教民以灌溉之法,張村諸鄉田數百頃成沃壤矣。歲時勸農力耕,置倉廩修積貯。諸開墾荒基……種穀栽樹。」碑文的記載,足見耿鳴世為國愛民,深諳百姓疾苦。其子耿庭柏,明萬曆二十年(1592)考中進士,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浙江山陰縣令等職。民國時期,其家族轉營工商業。

耿鳴世的兒子耿庭柏,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考中進士,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浙江山陰縣令等職。萬曆年間,耿庭柏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文選司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吏部尚書掌管官吏的「班軼遷升,改調之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管幹部的提拔、調動事宜。故為吏部職權最重要的一司。職務雖小,但是權力大,管的事情重要。因當時萬曆皇帝不理朝政,吏部尚書缺職未補,耿庭柏便為吏部的實際掌權者,其職務雖為司官,但其權力卻位同尚書。當時新城王氏家族在朝廷掌握權力者居多,傾近半朝,權傾朝野,顯赫一時,在當時的新城轟動一時。耿庭柏雖是「吏部文選司」一職,在當時來講,所有官員的管理,包括王家的人提拔、調動、升遷都得經過「耿庭柏」過目把關上報審批。因此在當時的新城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新城王半朝,不如耿家一根毛」

儘管新城耿氏家族在科舉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從清後期至民國,耿氏家族主要以商業為主,成為當時新城最有勢力的家族,其工廠和店鋪遍及濟南、張店等地。至清代耿曰桐時,新城耿家擁有土地720畝,並承包學田200畝。清末在周村創建慶和永批發莊和德慶銀爐。

耿筱琴生於1885年,青年時就讀於濟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先後任音樂、美術教師,後返新城故里經商,陸續在周村、濟南、徐州、上海等地建有「慶和永」布莊連鎖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耿筱琴在濟南創辦了德和永印染廠,成為名揚桓台、濟南等地的商界名流。耿氏雖家道富足,但耿筱琴一生為福懷仁,樂善好施,捐建多處學堂,經常周濟災民,舉辦修橋鋪路、澤被鄉里的慈善事業。

耿筱琴一如他的先人耿鳴世,在新城留下了極好的名聲。據新城鎮城東村一些老人們回憶,解放初實行土改的時候,當地老百姓都盡最大努力保護他,遊街的時候讓他坐在爬犁上,蓋上厚厚的棉被,象徵性地在鎮里轉了一圈。

耿家行善之事在當地人盡皆知,至後代耿筱琴,在濟南創辦了德和永印染廠,成為名揚桓台、濟南等地的商界名流。雖家道富足,但耿筱琴一生為福懷仁,樂善好施,捐建多處學堂,經常周濟災民,舉辦修橋鋪路、澤被鄉里的慈善事業。

家中有族譜,從耿鳴世到現在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耿氏家族重學崇儒、人才輩出,明清時期多位族人為官,家族共出了7名進士。應該可以稱為士族。能延續到現在的關鍵在我看來是由從政過渡到經商不會因為政治風波導致家族覆滅,其後樂善好施,終有好報,土改的時可以得到村民保護,一直延續到現在。幸運和每位祖先的努力是息息相關的。

現在耿家大院還在淄博桓台,已經被修繕,全部歸政府當做博物館修復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參觀下。全家也早在民國時已搬到濟南定居。

以上。


默默的看完前兩個的答案,默默的問一句:史觀不同的人怎麼能夠在一起?

魏晉唐宋的問題,國內有田餘慶和陳寅恪之間的爭議,日本有京都與東京之間的爭議,說到底是文化史觀和制度史觀的爭議。

驢唇不對的說那麼多,不如先檢點一下自己的歷史觀。

當然,這個問題還是要多看書的,推薦閻步克、張廣達、唐長孺的相關論述,田派、陳派、和稀泥派都齊了,看完了自己選一個喜歡的得了。


請看我今天剛看完的唐長孺的《魏晉南北朝隋唐三論》,介紹很詳細。。。大概簡而言之,士族可能還是那些人,但是他們的門第帶來的優勢喪失,靠進士科舉維持地位,也就跟庶民差不多了。


士族勢力一直是君權的威脅,科舉瓦解了這個利益集團,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明清,如朋黨現象。東林黨可視為士族最後之餘韻。康雍乾三朝各種離奇的文字獄手段,最終把有可能成為士族的階層在政治上收拾服貼了。


中國士族貴族的沒落是中國歷史的轉向,與日本,歐洲相比,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沒落與退化 慢慢被吞併


參看田餘慶著作,私以為門閥本就是集權的特殊形式,不可能長久的。


士族是不是貴族的貴族~不是真正的貴族


南北朝、五代十國、金朝和蒙古南下、清軍入關,哪個不是大洗牌,哪怕是個大家族,除了衍聖公,能挺過一個都實屬不易了


我爺爺說到他為止祖上24代人沒有穿過草鞋,不需要勞動,都有地。

家裡有有書童,每三年進京趕考,家中原有流傳下來的朝珠,應該有人考中過進士。

沒有考試的,都買了官位,我爺爺的爸爸是五品的,爺爺的爺爺是六品的,再當地非常有威望。

這樣可算士族?


嚴格來說武則天之後,門閥大族已經遠離權力中心了


額,我說一下個人的猜測,希望有歷史專業人士能夠說一下相對靠譜的學術結論……

可能是跟商品經濟發展,農民對於士族的依附程度下降,導致士族根基不穩。同皇權的競爭中被科舉制度虐,跟唐末和五代十國的軍閥也講不了道理……漸漸地士族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在鄉下田園的鄉紳………


士族應當在蒙古入侵時全滅了,能在外族統治下過活的還能叫士族?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可惜的事件是什麼?
如果你變成了中國古代的某一個王朝的皇帝,如何在根深蒂固的君臣文化中開創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
如果中國像法國一樣建先賢祠,知友們覺得哪些偉大歷史人物有資格進入?
宋朝和大理西夏等國的關係是什麼?
唐朝的首都是長安還是洛陽?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世家 | 地主階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