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好的書評?
北大歷史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榮新江教授在其專著《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中,用一個章節的篇幅討論了如何寫作書評和札記。我把他的觀點分享一下:
書評制度
書評是一本學術雜誌中舉足輕重的部分,西文學術期刊的主體是論文(Article)和書評(Review),論文往往只有幾篇,涉及的範圍不夠廣。對於讀者來說,更重要的有時是書評,因為書評才能真正反映這本刊物所涵蓋的各個方面。我們翻看一本雜誌時所獲取的知識,有時並不在於論文,而在書評,這是和西方學術刊物的書評制度相關聯的。
因為中國學術期刊一直沒有建立起良好的書評制度,所以一本雜誌中,主體是論文,書評只佔極少的篇幅,甚至沒有書評。所發表的書評含蓋的方面不廣,大多數書評是一些對所評之書的概述和誇獎,沒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一般也不受讀者重視,只受作者和出版社的重視,因為其中一些書評是作者或出版社編輯找人寫的。
西方學術刊物的書評制度是這樣的:
每個學術出版社出版一本學術專著後,都要寄給權威的學術期刊,由期刊主編挑選其中值得評的書,去約請與該專著研究領域相關的專家來撰寫書評,同時也就把這本書送給寫書評的人。這種由雜誌自身來選擇權威專家的做法,很好地避免了由作者本人或出版社的責任編輯把自己寫的書或編的書送給書評作者,因為後者必然產生人情稿子。所以,我們在西方經常遇到的事情是,一個學者出版了一本新書後,都在提心弔膽地等待書評的發表,而他/她並不知道書評都是誰在寫,更不能干預書評作者寫什麼。我在耶魯大學時,某一天見到韓森(ValerieHansen),我說《守護神》(Numen)上有一篇你的NegotiatingDailyLife in Traditional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Contracts, 600-1400(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 1995)的書評,她趕快跑去看。足見書評在西方作者眼中有著與中國不同的學術意義。
因為書評是由雜誌約請的專家撰寫的,所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雜誌自身手中,雜誌也把自己所發表的書評水準,看作是該雜誌的學術水準,這樣的一種學術認定的結果,是雜誌要約請權威來寫稿,而不接受書評投稿。我們常常看到在一些刊物的約稿通知裡面說,書評不接受投稿,如果你特別希望評某本書的話,必須先和主編聯絡,在得到主編的同意後,才能撰寫。同時,由於雜誌對自己發表的書評水準的認定,所以一般來講是不接受反批評的。你可以在其他刊物上發表商榷文章,但在發表書評的刊物上是不行的,即使你的反批評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情況下也是不給刊登的。這種做法有點霸道,但實際上是為了一個雜誌的正常運作,因為你一旦發表了反批評,則必然引起書評作者的再度反批評,這樣你來我往,批評文章越來越多,文字越來越長,那麼這個雜誌的篇幅就大量被佔掉,而批評雙方有時也從學術爭論發展到意氣之爭,降低了雜誌的學術水平,這樣下去雜誌是無法辦的了。
在中國,大多數刊物沒有這麼嚴格的書評制度。比如幾年前《歷史研究》發表了葛劍雄、曹樹基先生評社科院人口史的一本書,很有分量,是中國學術界少有的書評,雖然有些話用詞過於激烈,但仍給中國學術界帶來一股新的氣息。但是因為《歷史研究》沒有規範的書評體制,很快就發表了反批評文章,這其實是否定自己。所以,發表書評的雜誌是不能夠發表反批評的,但並不反對書的作者在其他地方發表反批評的文章。
西方雜誌的主編,往往就是某些方面的權威學者,所以有些刊物的主編就把出版社寄來的書留下,自己寫書評。最著名的就是《通報》(T』oung Pao)的主編伯希和(Paul Pelliot),他的學術領域十分寬廣,涉及中亞、中國的許多方面,自己的成就很高,所以他所寫的書評也因為具有很高的水準而不被認為是違反了書評約稿的原則。伯希和一生撰寫了大量的書評,他的書評不僅發表在《通報》,也發表在法國《亞洲學刊》(Journal Asiatique)、《法國遠東學院院刊》(Bulletin de l』EcoleFrancaise d』Extrême-Oreint)等雜誌上,大概由於所寫書評太多的緣故,在伯希和去世以後,他的論著目錄一直沒有完整地編輯起來。原本聽說京都大學的高田時雄先生準備一個全目,但沒有完成。2001年出版了Hartmut Walravens, Paul Pelliot (1878-1945).His Life and Works ---- aBibliography ,包括他的全部論著目錄,還有篇目、主題索引,以及後人有關伯希和的論著目錄。伯希和大量的學術成就,其實有不少包含在他所寫的書評里。
良好的書評制度,可以使得一本雜誌的書評保持較高的信譽,擁有更多的讀者。目前,在中國越來越多的雜誌已經意識到真正的學術書評的意義,但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書評制度,路還很漫長。
書評種類:
書評有不同的種類,有長有短,長的過萬字,短的只有幾百字而已。
一種書評是屬於介紹類的,往往只有500-1000字,把書的內容簡要地介紹一下,如果寫得凝練,也可以看出書評作者站在學術史的高度予以的點評。像美國《亞洲學會會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法國《漢學評論》(ReuveBibliographiquedeSinologie)等刊物上的書評,就是這種類型,主要目的是想多包含一些書的書評,使雜誌學術範圍的覆蓋面更加廣泛。劉東主編的《中國學術》發表的書評,很像是往這個方面發展,而這本企圖含蓋中國學術許多方面的雜誌,也確實應當向這個方面發展,但目前來看,書評量太少。
一般的書評在3000-5000字左右,也就是既可以概述原書的內容,又可以加以評論。這是書評的主要形式,大多數的雜誌採用這樣的書評,我所編的《唐研究》也是如此。
還有專門就一本書進行廣泛商榷的書評,稱作「書評論文」(ReviewArticle),字數較多,有的超過10000字。書評論文對於所評之書來說,可謂重磅炸彈。我曾經在《神聖的殿堂——萊頓大學圖書館東方寫本與圖書部》(海外書話2)中舉過一個例子,即《通報》(T』oung Pao)所刊達菲那(Paolo Daffinà)的《評〈漢書·西域傳〉的新譯本》一文,這是對萊頓大學漢學院前院長何四維(Anthony E. P.Hulsewé)教授《中國在中亞:早期(公元前125至公元23年)》一書的批評,發表在《通報》里。原書作者何四維先生對我說:看我這本書,一定要看達菲那的書評。可見書評論文的重要。
我們應當學會寫不同類型的書評。
書評內容
前面說到標題的寫法,即:「羅豐編著《固原南郊隋唐墓地》」,按照規範的書評做法,下面要括注原書的出版社、出版年代、頁碼、書號、價錢,如「(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17+263頁+39黑白圖版+8彩色圖版,100元)」,為讀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如果是給不採用像《唐研究》那樣的書評標題方式的雜誌,最好就用中性的語言,寫「某人著《某書》評介」,表明有評論,有介紹。
書評的內容應當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是內容簡介,即讓沒有見到書的讀者可以通過你的介紹,大致了解這本書的內容。在介紹一些方面較廣的論文集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有所選擇地重點介紹一些文章,而簡單介紹其他一些文章,或者只列其名或其類別。
第二是從學術史的角度來看本書選題和內容的價值、特點,如果是前人研究過的課題,那麼這本書有沒有新的角度,有沒有新的材料,有沒有新的筆法。如果是前人沒有研究過的課題,或者說研究很薄弱的方面,則從研究的題目和範圍來說明作者的貢獻或尚不完善的地方。
第三是本書的不足,包括題目與內容是否對應,內容包含的範圍是否過窄,以及材料的缺陷和論證邏輯是否合理。在指出別人不足時,要根據自己的研究在理論、材料、研究論著/參考文獻等方面舉出證據,加以論述,避免空論。
第四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加以補正,包括訂正書中的錯誤,補充書中的不足,這些部分一定要在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才能寫出來。如果只是根據可以有兩種解說的證據,就不能輕易否定作者的觀點。
最後,對於一些古籍整理、包含新史料的著作,要校勘錯字,以免貽誤後人。
這些只是主要的方面,書評的內容沒有特別的一定之規,是最容易表現個人學術思想的一種文體,所以你也可以利用書評來發揮自己的學術觀點,因為現在的年輕學者,不可能像陳寅恪那樣,很早就開始給別人寫序、寫審查報告,表述自己的學術思想,因此,你可以利用寫書評的機會,把寫刻板的專題論文時所不能表達的學術思想,通過書評表達出來。
書評的寫作也沒有一定之規,上面所列的幾點,不一定按照上面的次序來寫,比如在介紹內容的同時,就可以用夾敘夾議的寫法,提示優點,指摘缺陷,這樣有時顯得平和一些,但不減書評的分量,我常常採用這樣的寫法。現在中國的一些刊物上的許多書評在寫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好話以後,最後來一句:「瑕不掩瑜」、「金無足赤」,「由於……原因,書中也有錯誤之處,相信再版時會修訂」之類的話,是很不好的八股文,說了等於沒說。
我在上面提到的《海外書話》中說:「我平日里最喜歡讀〔西文雜誌的〕書評,它不僅能讓你了解所評之書的大致內容及其學術貢獻,還可以從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書評者往往還根據自己的知識來補充該書之不足,特別是從學術史的角度補充參考文獻和相關材料;而且大多數書評都會有批評在內,有時往往是按頁碼順序來一一挑錯。這和我們在國內報端看到的書評迥然不同,因此讀起來就像喝咖啡一樣,精神不時為之一振。」
札記
最後,附帶談一下札記的寫作。
研究生階段,特別是碩士生,不一定能連篇累牘地撰寫出長篇的學術論文,但在讀書過程中,也千萬要抓住自己的靈感、心得、發現、聯想等等收穫,並翻檢相關的材料,寫成筆記,在有空的時候,把筆記加以豐富,寫成正式的學術札記。這些札記不一定馬上能夠達到發表的水平,但積累下來,是一筆寶貴的學術財產,在你將來的學習和研究中會有相當大的幫助。尤其歷史學在某種程度上是靠積累的,誰積累的豐厚,將來的成果也就更多,札記是積累的重要方法,當然不是唯一的方法。
現在許多學術期刊非常歡迎短小精悍的文章,這些文章實際就是好的札記,文章有時需要完整性,而札記則不然,是有新知、新意才有感而發的,所以內容不一定非常全面,但有時更有可讀性。
札記要短小精悍,一般都是考證性的文字,所以不必特別地加以修飾,用最短的文字,寫明白自己要說明的問題。我在「《兩京新記》讀書班」(又稱「隋唐長安讀書班」)上,鼓勵大家把一得之見寫成札記。在《唐研究》第9卷長安專號上,我曾經發表了一組讀書班的《隋唐長安史地叢考》札記,其中有些可以作為新來的研究生寫札記的樣本,這裡舉蒙曼的《隆政坊富商索謙宅》一條為例:
《大唐故索處士(謙)墓志銘》:「君諱謙,字文綱,敦煌人也。……父韓,隋掌設府車騎將軍。以永徽六年(655)歲次乙卯六月己亥朔三日辛丑,春秋卌六,卒於隆政里。」(《全唐文補遺》3,355頁)
墓誌稱其「富埒陶白,資巨程羅。乍開通德之門,交接簡通之彥。時置候賓之驛,家富秦趙之聲。雖卓鄭之雄華,朱寧之汲引,此之數子,其何足雲。」隆政坊(布政坊)靠近西市,西來逐利的商胡聚集,索謙原籍敦煌,而「優遊三輔」,其敦煌之出身,便於其與西來商胡交往;而宅近西市,且經營有方,最後成為長安巨富。索謙無任何官職,可謂長安商人之代表人物。
蒙曼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唐代的禁軍,所以仔細地閱讀唐代墓誌資料,在檢索禁軍材料的時候遇到這樣好的商人材料,也不要隨手翻過去,寫一條簡短的札記,提示自己,也奉獻別人,相信對於研究長安、唐代商業史等方面是有參考價值的。
最好的札記樣板應當說是周一良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其中長的可以說是一篇文章,短的幾百字;內容方面大的有史事、制度,小的則只關於一個字、詞。在周一良先生對魏晉南北朝史的貢獻中,這部《札記》應當是和他的《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相輝映的。
寫札記的作法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舊史家許多都是用札記的形式來展現自己的學術成果。比如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學生都應當閱讀的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趙翼《廿二史札記》、王鳴盛《十七史商榷》等,還有清人的許多文集和筆記、日記中,都有很多學術性的札記。寫札記比較零散,如果發表的地方也比較分散的話,容易被人所遺忘。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把所寫的札記,按照一個系統排列起來,歸到一種書或一個主題下面。像上面提到的札記都是針對正史的,利用正史的人都會知道要同時看這些札記,這樣就不會被遺忘了。擁有三十多年寫作經驗,曾在多家寫作工坊及專家協會中擔任寫作顧問,為不同的機構設計寫作培訓計劃的博士勞拉·布朗,她是一個美國人,但是她所著的一本書適用於全世界想提筆寫字的人,這本書的名字叫《完全寫作指南》,相信以它暖色的封皮和內里深刻的內容,不久便會住進很多人的心裡。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目標、讀者、頭腦風暴、組織文章、寫初稿、修改。[性狀]本品為以上六種主要成份的混合體,靜止後呈分層排列。[規格]一本。[包裝]橘色,暖色。[貯藏]在心裡。
[適應症]治療提筆就怕,不知從何下筆,內心千山萬水,筆下還是不知所云。[用法用量]依據書中(這樣做/不要做)送服。另:書中有大量題材的案例,可依據自身情況酌情分析。看過書後,我深深地回味了這段看書寫書評的日子,得出一個結論:我是迷茫的。
我依然迫於形式,抓住表面上已然成評的一篇文章而心有戚戚。我也發現在這種形式的框架上也摻雜了幾句有如嬰兒學語,時不時冒出幾句內心深處的感想。而終於形式的浪潮將這一朵小浪花埋葬。
就如人言,你喊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的,因為你喊的不是救命!
我並不想說從這本書中能生出全新的自己,但我願意把自己扔進這味葯里,去溶解,去剖析和歷練。
以求得一顆面向春天的草芽,獲得逐漸成長的能力。看了很多人寫了書評這部分,其中捕捉的真切要害,幫助了很多人。
但我還是想寫,畢竟這是我的真病。我願意慢下來,利用甚至笨拙的手法來理順已經如此不堪一擊的境地。看到這本書時,我首先看到的是副標題:從提筆就怕,到什麼都能寫。
現在的我已經不像最初階段的提筆就怕了,但是我還沒到什麼都能寫的程度,在這兩者中漫長的過渡著。我寫的文章大概是這樣的:我內心有千山萬水(頭腦風暴),理不清頭緒(組織),於是荒亂了初衷(目標),一步步走向形式,偏離軌道(寫初稿),讓看的人不知所云(修改)。
書中提到我們可以從藥方的任何一個成份開始,根據個人的喜好陸續使每個成份多次重複,直到滿意為止。
書中是這樣一步一步為我解惑的:
理不清頭緒,這是藥方中的組織,三國時期的曹植所作的詩有抑揚頓挫之氣,我們不妨用他這四氣來引路,想表達哪個氣就把千山萬水中偏向哪邊的氣聚到一起,然後慢慢理順。
書中為此也提供了一個示範提綱:開頭:書籍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標題、出版信息等,簡單的說幾句就可以。
中間:分幾段說明,逐步深入地對內容進行闡述。結尾:總結自己的觀點。我想熟練之後就會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個中真切娓娓道來,說不定不按提綱來寫更精彩呢!
荒亂了初衷,初衷即是寫作的目標,目標就是針對某本書發表自己的見解,說說它的好與它的不好,為什麼好又為什麼不好,是否有再讀的必要。
我寫這個的目標就是深刻的剖析我自己,從迷茫糾錯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還有就是和我有同樣困惑的人能看到,也能從書中獲得救贖。偏離軌道,這應該是藥方中寫初稿的成份,寫初稿就是在組織過程中,對內容具體選擇,精確。千山萬水匯成一個中心思想。
讓看的人不知所云,那是因為沒有經過修改。古人在作詩作詞的過程中都要經過不斷的推敲,不斷的選擇、整合、修改、精確。這個過程就是修改,像珍珠一樣經過不停地磨合,最終萬丈光芒。
基本癥狀已經了解,藥理也分析的差不多了,別急,使用方法中說要配合(這樣做/不要做)送服。
我覺得還是把這樣做/不要做相結合,效果更明顯。
第一點:書評絕大部分還是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大段摘抄。就是不要掉進概括全書的陷阱里。想起之前的書評中絕大部分是抱著宏偉的目標:概括全書。雖然也讀過很多寫書評的見解,但是到操刀之時,還是一頓亂砍,砍不到位就全砍,剁成餃子餡。
第二點:要有所選擇,不要面面俱到。書中有100個觀點,不太可能把100個觀點都搬出來。因為書評的篇幅有限。可以在這100個觀點中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搬出來分享。
第三點:要表明立場,不要害怕表達觀點。一千個讀者的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是我們自己的觀點,分析的細緻入微,就已然精彩。
第四點:給書評取一個能反應你所寫內容的名字,不要用書籍的名字代替書評的名字。因為書評不是書。
第五點:要抑制住自己為複述而複述的衝動,不要寫太多關於作者的內容。那樣就不是書評了,是作者評。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不要為了考試而考試,是為了學習和吸收更多的知識才那樣做。這都是一個道理。
第六點:態度要中肯,不要太惡劣。不喜歡就無限度的侮辱喜歡就無限度的讚美。
比如楊冪不喜歡她的人就說她演技爛到家了,處心積慮的在漢語中搜索最惡劣的修辭來完成不喜歡。喜歡她的人就把她奉為女神。然後兩股勢力針鋒相對,不可開交。其實問題的本質和出發點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不建議這種死去活來,歇斯底里的態度。畢竟對人的成長也沒什麼好處。
大概就是這樣,可以坐下來慢慢療傷了。
傅雷先生說:感性認識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認識;理性認識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質。但是藝術的領會,還不能以此為限。必須再深入進去,把理性所認識的,用心靈去體會,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歡喜怒化為你自己的悲歡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經的震顫都在你的神經上引起反響。
希望我們都能在書中讀自己,汲取營養,從而長全自己。首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李小丟是我在豆瓣開始正經寫書評的時候起的筆名,如今已經用了快兩年半了。這是我的書評頁面,李小丟的豆瓣書評 大家點進去可以看到我前前後後發了近300篇書評,還有一些被豆娘和諧掉的以及我個人認為不太適合豆瓣風格的書評沒有貼上來。粗略算起來我是以一周二到三篇的數量在更新,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書評有用數在50以上,其中有差不多20篇是有用數150、閱讀數在3000以上的書評。當然相比起日誌這樣的閱讀量真的是有夠低,我隨便寫個八卦寫個雞湯就能超過這個數字。但是我依然在堅持寫書評,儘管今年下半年速度有所放緩,從最開始的興趣寫作,到固定為幾家媒體撰稿,陸續上過《南方人物周刊》、《新京報》、《周末畫報》等等的書評版面,再到現在辭掉工作專職在家寫作,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寫書評給我帶來的契機。所以我想大概還是可以大言不慚地來談談「如何寫出好的書評」的這個問題。在談具體的寫書評的方法之前,我想先討論下書評的存在意義。我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從高中就開始,至於將筆記完善成為書評文章,還是大學畢業之後的事情,陸陸續續在亞馬遜和99讀書人都寫過,從受眾的反饋慢慢調整和摸索出了如今我寫書評的模式。我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嚮導,在目前紛繁複雜的圖書市場中排雷,把自認為有價值的書找出來推薦給閱讀口味跟我相近的讀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這就是書評存在的意義。不少人認為書評是書的附庸,其存在價值和生命力都比較弱,因為它不能獨立於書而存在,這種認識導致了書評寫作範圍的日漸狹窄。寫書評似乎變成一項收集資料的活動,書評人成了沒血沒肉的百度百科,使得書評成為了文本複述+作者生平+創作背景+文學價值的平淡無味的說明文。正是這些所謂的「書評」使得大家開始質疑書評的存在價值。一篇好的書評應當是書評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點出一本書的價值所在。究其本質來說,書評比其他文體更能暴露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境界。
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全集-集外集拾遺補編?&<絳洞花主&>小引》,
舉例:
現在的我是絕對不可能寫這樣的文字出來的,不是說因為莫迪亞諾獲獎了我就有所改觀,而是一個書評人才不能說自己看不懂書呢,這麼說逼格都沒了嘛對不對!上一句是開玩笑的,真相是如果現在遇到我看不懂的書,或者直接踩到了雷,我是不會專門為之寫一篇書評的,我的無視就是我的態度。我2010年寫的一則書評,評價的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迪亞諾的代表作《青春咖啡館》:
真的,我再也不想讀60年代以後的法國文學了,再被吹得天花亂墜也不讀了,因為它們的作者都是以讓讀者看不懂為己任的。如果一個故事需要讀了譯者序才能看明白,這算不算悲哀?
簡單的一個關於逃離的故事,不用那麼故弄玄虛,用古典主義或是現實主義的手法,都可以說的更好,不信請參閱艾麗絲門羅的《逃離》,甩你八十條街。
浪費讀者的金錢和時間!
2、寫給網友看:自然派寫作,有梗有格調,有G點有趣味。「自然派寫作」是某編輯對我的批評之語,因為我寫的某些書評不夠學院派風格,經常洋溢著一股莫名其妙的逗逼氛圍,讓下里巴人們一看就懂了,絲毫不懂聱牙詰屈、冷艷高貴的必殺技。看他混淆了受眾群的份上,我就勉強把這句話當做讚譽吧。所謂的「自然派寫作風格」,一切是以流暢為基礎的,青筋暴露的便秘之苦是不受網友們喜歡的。不只是網路書評,受人歡迎的網路文章的共同特點是要讓讀者感到痛快,無論是文字還是情緒都是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搔到了癢處,碰到了G點,讀者的情緒自然就嗨起來了。這種寫法建立在寫給自己看的基礎之上,相同點在於要選擇書中一點或幾點打動你的地方來進行評論,尤其是初學寫作的,忌貪多求全,能把一個觀點講深、講透就很好。(1)情緒:必須有觀點但是要避免個人情緒化的偏見。觀點和偏見有何區別?觀點是理性的,而偏見是感性的。例如說:「因為法國新寓言派的風格整體偏向朦朧難解,所以我並不喜歡莫迪亞諾和勒克萊齊奧的作品。」這是觀點,因為對這一文學派別的寫作風格的難以接受而不喜歡,這是可以被讀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而如果說:「因為莫迪亞諾比莫言長得帥,所以我認為他寫的小說比莫言寫的好。」這種就是徹頭徹尾的偏見了。在閱讀和寫作中實際情況遠比這個複雜,有時候我們也難以釐清二者的分界線在哪裡,我之前說過書評本身就是一種偏見,但是如果能找出符合邏輯的證據來把它變成觀點,就容易被人所接受。比如當年葛紅兵攻擊巴金的風波就是一例,這位文學博士,文藝學教授在大學課堂上故意用四川話念了一段巴金的《家》,引得台下學生哄堂大笑。他覺得巴金的作品方言味濃已經過時了,這就是一種偏見。因為他沒有找對證據,方言味濃不是槽點,陳忠實賈平凹乃至新生代的顏歌都在進行方言寫作。真正使巴金過時的原因在於他的作品只具有文學史價值而不再具有文學價值。路人甲:請問盧老師你怎麼看劉同的新書《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盧十四:不看。
看,我這不就準備了一大筐彈藥使我的「偏見」成為了「觀點」了嘛,這就是二者的分界線。(2)寫作技巧① 趣味性是第一要義,不論你評論的是什麼類型的書,如果要給網友看,一定不能寫得陳舊古板,要輕鬆活潑接地氣。你可以毒舌,但是千萬不能刻薄,因為刻薄會讓你變得很娘,變成那隻吃不到葡萄卻說葡萄酸的狐狸。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咪蒙。(貌似最近她在網易雲閱讀更新較多,我懶就不貼地址了,大家自己搜搜看吧)② 文本複述、作者生平、創作背景、文學價值、業界評論這些不是必備的要素,根據實際需要選用。網路書評不必局限於書本身,書只是一個引子,就好比雞湯文里的「我有一個朋友」,他們都只是為了引出你的觀點而存在。你從書開始,但是未必要回到書中去,在網路書評中能使讀者和你產生共鳴的不是書本身,而是這本書書與你的思想、你的生活產生的聯繫。你的責任是儘可能用文字把這種聯繫講好、講的生動且真誠。③ 要重視讀者的同理心,切入點最好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中選取。例如我給《偷影子的人》寫的書評是從西紅柿炒雞蛋引入的,用以指代馬克·李維平淡中見真章的寫作手法,給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的書評是從《火影忍者》中「羈絆」的概念轉入敘述書中的「羈絆」情感。這是迅速拉近讀者與你之間距離的最好方法,寫網路書評切忌端著,因為你不是來給人上課的,你要讓讀者覺得你是來和朋友談論一本你自己很喜歡的書的,而他就是你的朋友。什麼是文學價值?可以簡而言之說是寫得好,很好看,經得起時代變遷的考驗,歷久彌新的偉大作品。比如《紅樓夢》《罪與罰》《約翰·克里斯多夫》之類的名著。什麼是文學史價值?就複雜一些,具有文學史價值的作品或許沒有流芳百世,在現在看來可能已經沒有較強的現實性,但是在當時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啟迪民智,開創了一個寫作時代或者一種寫作手法的作品,都是具有文學史價值的。比如胡適的《嘗試集》,現在看來技巧稚嫩,但是不得不承認他開新詩創作之先河。沒有他,可能就沒有之後的戴望舒徐志摩等人。所以今天看來,也是具有文學史價值的作品。而魯迅的《吶喊》,開創了白話文小說寫作的範例,由於魯迅本人的牛逼性,所以《吶喊》不僅有文學史價值,同樣兼顧了文學價值,現在讀來也仍然是振聾發聵的好文。 ——筆者評古龍散文集《笑紅塵》
④ 適當地賣賣隱私,參考下專欄作家的寫法。
給meiya的《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的書評是我賣隱私賣的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我寫書評的巔峰了吧,近千有用,兩萬多閱讀,到現在我也沒能打破。嗯,因為我在裡面講的都是真的。她(十三妹)是專欄作家的老祖宗,本人未見,讀遍她的文字,知道她除了談論國際關係、文學音樂戲劇之外,也多涉及生活點滴,連看醫生,向人借錢,也可以娓娓道來,這才能與讀者融合在一起。——蔡瀾《如何成為專欄作家》
3、寫給媒體發表:學院派寫作,高大上、理中客、政治要正確媒體書評是典型的戴著腳鐐跳舞的寫作,如果不是為稻粱謀,真是一輩子都不想碰這種新式八股文。就算是《南都周刊》、《新京報》、《東方早報》等質量較高的媒體書評版,也日益呈現出套路化的特徵,也無怪乎紙媒書評版的整體沒落了。除了特稿,一般媒體書評稿件的字數要求在1200——1500字之間,基本上只能完成對幾個要素的敘述,留給書評人自我觀點的空間已經很少了,說是書評,其實跟新聞稿也無太大的差別。而且雷區很多,時事政治不要牽扯,同性戀及情色問題不能討論等等。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任何具有一定文學素養的人都能像組裝工廠流水線上的零件一樣,閉著眼睛就給你裝配出來。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媒體書評就毫無可觀之處,我將在寫作技巧中結合實例給大家一些小提示。(1)情緒:盡量擺出理性、中立、客觀的態度,進入無我之境,個人情緒和好惡要壓制到幾近於無的地步。具體怎麼做,在寫作技巧中闡明。(2)寫作技巧:① 將書的主要要素解剖之後納入到理論體系之中,就像寫論文一樣。這個似乎已經超出了簡單的書評,可以納入到文學評論的範疇了,此處只能粗略談下。根據文學評論的定義,文學評論的目的是通過對其思想內容,創作風格,藝術特點等方面議論、評價,提高閱讀,鑒賞水平,評論時當然可以旁徵博引,引用各種材料論證,但這旁徵博引的各種材料,應是與文學作品有關的,而文學評論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來自所評文學作品本身。文學評論多數基於以下五個問題來進行分析的,由於書評的長度和文學評論有所區別,在實際寫作的時候能將一到兩個問題分析透徹即可:A 這部作品說些什麼?B 這部作品意味著什麼?C 這部作品是如何表達的?D 這部作品表達得好不好?E 這部作品值得創作嗎?② 吃透文本本身,對作家生平和創作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就可以把敘述角度放到書中,以「現在進行時」的語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夾敘夾議寫書評了。真,是專欄作者的本錢,一假便被看穿,如果我們把真誠的感情放在文字上,讀者也許不喜歡,可是一旦愛上,就是終生的了。——還是蔡瀾說的。
這種寫作風格的一大特點是代入感很強,你讀的時候有種和馬爾克斯、艾柯等文壇大拿稱兄道弟的感覺。而作者成為了隱藏在故事和人物之後的說書人。評書大家都聽過,評書和書評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表達的思想和主題是已經先融在文字當中了。如評書講人「出臉」,就是出場,其神態著裝這一類的描述已經大致可以判斷出是正還是邪。所謂立的語言,形象突出出來。書評也是一樣,一本書的立意和文筆思想好壞,除了明確的觀點外,在表述時說書人有什麼樣的情感一定是含在其中的,只是相對比較隱晦,需要讀者用心揣摩罷了。代表人物:思郁,有趣的是他的微博用戶名就叫「說書人思郁」。③ 盡量少說「我」,少賣個人隱私。一般來說編輯認為你又不是名人,說你自己的私事兒誰要看啊。所以我上面提到的西紅柿炒蛋和《火影忍者》的段落,在書評發表的時候都被編輯刪掉了。但是也不是說寫的時候只能在文本里打轉,如果你切入的角度足夠高大上,脫離了日常的低級趣味,那麼就不叫賣隱私了。1980年2月的一天中午,他參加完一次午餐聚會,步行返回法蘭西學院,橫穿馬路時,被一輛疾馳而來的小貨車撞倒——一個評論家說,就連這次車禍都平庸得令人沮喪,一個行人被車撞倒了,一個月後不治身亡。巴爾特的一生如此平常,不免令傳記作家也感到喪氣。——思郁《「虛構作品」羅蘭·巴爾特》
好了,我的書評界偶像登場了,雲也退的書評在我看來是一種理想狀態的呈現,既能被網友接受,也能被傳統媒體所認可。他自身閱歷足夠豐富,因此他可以用社會派的角度來寫東西,他寫書評的廣度和深度都超越了書評這種題材本身,就是我之前說的,它從書中來,但是又超越了書本身所包含的意義,成為具有獨立閱讀價值的文化類散文。如今我的媒體書評寫的是最多的,但是也是我自身最不滿意的,在這個階段,我和大家一樣,還需要更多的磨練和學習,所以也就班門弄斧到這裡了。我始終認為,寫書評和寫其他文章一樣,要想寫得好,必須要有對生活的豐富感悟作為支撐。而且方法沒有經驗重要,想要寫一篇好的書評,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寫。好幾年前,我去採訪一位中國搏擊選手。他的經歷十分豐富:在河南當過特警,在雲南緝過毒,在體校接受集中訓練,轉型為運動員,去打只有幾個地方台會轉播的初級比賽,兩年後收到香港、新加坡等地有點知名度的海外賽事的邀請函。他相貌平平,但眼神很機警,蜂腰猿臂,看起來內功深不可測。我想問他一些關於特警隊的事,他說,在河南的日子裡,最大的痛苦是睡了一半總會被緊急集合的號子給叫醒,滿屋子的人,手腳飛快地套好基本的行頭,跑到黑漆漆的廣場上站隊。
「這很有意思,然後呢?」「然後我就退伍了。」——雲也退《故事一點點飄來,何偉遠在天邊》
平時很喜歡寫書評,以前總是裝b的說自己用書評記錄那些人或事。分享一下自己對於書評的些許看法吧,有些很強的個人觀點。
寫書評的初衷不同,而看書評的初衷也不同。
有為了入書,之前聽聽別人怎麼說的;有看過之後看看別人怎麼說的;有看完之後有所感悟看看是否有知人的;我覺得一個書評被寫出來更多的是為了第二三種情況的人,寫書評之前你要知道自己因何而寫書評,為了誰而寫。所以在此,答主主要闡述的這種書評是看完一本書之後或有所感悟,或會對此書產生厭惡,喜愛之情的一種表達。也就是為了第三種人而寫的。關於這種書評,答主覺得全按照樓上的觀點就有些不合理了,相反答主覺得書評更多的應摻雜或者說不可避免要摻雜個人情感。單純的指出一本書的優缺點的書評是沒有靈魂的書評,單純指出優缺點的書評那不是書評,是淘寶評論,讀完之後總感覺如同嚼蠟。什麼是好的書評?
由於文學素養以及個人閱歷的原因,書評寫出來肯定會有深淺上的差距。但個人認為評價書評的好壞不在此。評價書評的最基本的好壞在於是否觸及人心。然後向更高點的那就是自己人生閱歷的融合與文學素養的體現了,再就是語言風格的培養,就像寫文章,有的人會刻意把文字附著上自己的風格,書評也是。如何寫出自己想要的書評?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吧。不是每一本書都要寫書評,寫書評絕不為了寫書評而寫書評,而是情感所致,當很有拿筆的衝動時在寫。要想寫出一篇讓人叫好的書評並非一蹴而就。今天甚至這個年齡段對這本書就是如此感悟,那麼就寫下來,等哪天有了新的感悟再去改。有時候書評寫出來總感覺有所欠缺,那麼不要著急,暫且放一放。有的人總是擔心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太淺?會不會被噴?那就是你多慮了,只有表達自己真是感受的書評才夠「觸及人心」的要求。ps:第一次寫稍長篇幅的回答,正好是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方面。暫時想到的就這麼多,因為時間原因很多東西都沒有表達出來。最近有一本書很火,我最初想看這本書完全是想看看如何寫書評的,但是看完這本書後,不僅僅對寫書評有幫助。而且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能幫助到我們,在每一個寫作領域這本書中都很詳細的介紹到,詳細到由錯誤的範文如何改成正確的範文。
這本書就是勞拉.布朗的《完全寫作指南》,勞拉.布朗博士擁有三十年的寫作輔導經驗,曾在多家寫作坊及專家協會中擔任寫作顧問。
勞拉.布朗的《完全寫作指南》告訴我們寫作需要明確目標、確定讀者、用頭腦風暴總結出中心思想、組織內容、寫初稿以及修改,這六個步驟。
從理論上講,按照這個順序操作,你就能得到一篇組織得當、邏輯嚴謹的完美稿件。這個方法對一部分人是有用的,但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那麼它很可能就不適合你。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是線性思維的寫作者。
這6個步驟沒有錯,錯的是這個強制性的順序。當循序漸進變成了因循守舊,它只會阻礙你寫作能力的發揮。作者勞拉.布朗告訴我們可以從任意一步作為起點,寫出一篇成功的文章。你可以從頭腦風暴開始,或從寫提綱開始,你也可以從寫初稿開始。
成功的關鍵是,不要以任何特定的順序做完這六件事,只要保證在寫作流程中,每件事都做了一遍就可以。我們可以從環上的任何一步開始,根據個人的喜好轉盤多次重複,直到我們對自己寫的東西完全滿意為止。
一,明確你的目標
當你坐下來要寫點什麼的時候,你要很明確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你希望達到什麼目的。
比如說,你打算申請一份工作,要完成你的簡歷需要附一封求職信。寫這封求職信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要找到工作嗎?但求職信能幫你找到工作嗎?不,它不能,它只是找工作這個流程中的一小部分。
其實寫求職信有兩個目的:一是促使你的讀者仔細翻看你的簡歷;二是爭取讓他們給你面試電話。一般來說,人事主管有一大摞簡歷要看,每份只會看十秒鐘,這是很現實的。
如果你能在求職信中寫些能激起對方好奇心的東西,那他很可能會認真看你的簡歷。求職信也讓你有機會表現那些簡歷中沒有的東西,或者直接點出為什麼你的經歷很適合這份工作。這些都能讓人事把你的簡歷放到備選範圍里,而不是直接扔進垃圾簍。
二,了解你的讀者
我們既然寫文章,那麼我們所有的文章都是有讀者的,你的作品需要指向這些特定的讀者。比如說,我寫書評比較多,那我的讀者就是看我的書評,然後通過我的書評,讀者確定是否看這本書,或者買這本書。
你要給讀者哪些信息?有時候你要問問自己,如果你是那個讀自己文章的人,你會是什麼反應,要從讀者的角度進行思考。
了解你的讀者經常與明確你的目標緊密相連。如果你能了解讀者,那麼寫出來的的東西就能比較輕鬆地達到目的。
三,用頭腦風暴鎖定你想表達的內容
在考慮好自己的目的和讀者後,你就已經準備好寫出所需要的內容了。頭腦風暴的一些規則:
1.想出的點子越多越好。
2.不要審查,不要評論。
3.接受不同尋常的想法。
4.合併改進你的點子。
頭腦風暴的次數越多,結果就會越好。對很多人來說,對點子進行評判的衝動非常強烈。他們的腦子裡總會有一個很小的聲音說「這個點子不夠好」 「這個點子沒什麼意思」或者「這個點子不靠譜」,要學著把這個聲音關掉。
四,組織文章
我們以何種方式組織文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章本身的類型,以及我們自己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如果我們寫的是說明文,那麼循序漸進的提綱就很好用;如果你要描述發生了某件事,按時間順序進行組織;如果想說服某人,那麼你可以將原因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列,將最重要的因素作為開頭,把最讓人無法拒絕的原因放在結尾,在最強的音符上戛然而止。
讓我們來旋轉一下轉盤,在考慮目的、考慮讀者、對內容進行頭腦風暴之前,可以先進行文章組織這一步嗎?當然可以,其實組織文章、列提綱是個很好的開端。把組織文章的步驟提前可以幫助你更好的進行頭腦風暴,提出點子,整理內容。
五,寫初稿
如果你已經開始寫初稿了,《完全寫作指南》作者勞拉.布朗建議我們最好接著寫,直到寫不下去,直到你開始質疑自己在幹什麼,這時你需要返回頭看一看。所以放輕鬆,繼續寫便是。
如果你寫到某個地方,發現少了點東西,做出標記,繼續往下寫。一旦開始寫,就應該借著這股勁一直寫,寫得越多越好。
六,修改
修改並不意味著你寫得不好,它只是寫作流程中的一個環節,無論你寫的是什麼,都應該留出時間來修改初稿。
修改的意義很廣泛,從反思、重寫,到校對、改錯別字。要改什麼,取決於這幾件事:文章有多長、多複雜、多重要。花幾分鐘時間重新檢查一下你的文章能讓你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在理想的狀態下,我們寫完初稿後能休息一下,再進行修改。能過個一兩天再修改就再好不過了,那時你更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寫了些什麼。
書評能給你分享個人見解,分析書籍優缺點。其他人能從你的書評當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從而判斷自己要不要去讀這本書。
寫書評的目的是針對某本書發表自己的見解,說一說這本書有多成功、多有趣,同時也可以建議讀者是否有必要進一步閱讀。可以假設你的讀者感興趣,但並不是特別了解這本書或這位作者。要站在讀者的角度頭腦風暴。他們需要哪些信息?在讀書前最想知道什麼?閱讀時可以把書的優缺點列一張單子,下筆的時候也有據可循。
要給自己留出時間多打幾次草稿。可能初稿會很長,沒有你想的那麼精鍊,你也不可能把所有想說的話都寫出來。在組織的過程中就要對內容有所選擇,不要留下筆誤或其他錯誤。
寫書評的最終目的是向讀者推薦書籍,要敢於分享自己的見解,這種見解不一定是絕對的好壞。可能你很喜歡這本書,但還是有所保留。也可能你不喜歡這本書,但又很欣賞其中的某些部分。觀點越細緻入微,書評就會越有趣。
看了《完全寫作指南》後,你會發現會很詳細的告訴我們如何寫文章。如果是寫小說類的書評,在《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中,作者勞拉.布朗告訴我們可以通過下面五點步驟完成小說書評:
背景:故事的背景是什麼?在哪裡發生的?環境背景和時間背景是怎麼樣對故事產生影響的?
人物:他們是誰?互相之間有什麼聯繫?這些人物真實嗎?吸引人嗎?有意思嗎?他們之間是怎麼樣對話的?
觀點:是誰在講這個故事?是第三人稱還是第一人稱?敘述主體有沒有切換過?如果有,這種切換有沒有意義?哪些角色是主要人物?
情節:情節有趣嗎?讀起來容不容易?有出人意料的地方嗎?
文筆:作者的風格是什麼?寫作特點是否鮮明?這種風格會對閱讀體驗有什麼影響?
如果看我之前寫的書評文章,大家就會發現,那時候我都是在複述書中的大意,只是把書中的內容精簡了一些,並沒有發表我自己對某本書的意見或者看法。看到這本《完全寫作指南》中寫書評的方法,才知道我以前寫的書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
還好我看到了這本《完全寫作指南》,讓我知道自己需要在哪裡改進和學習。讓我們按照上面的六個寫作步驟找到自己理想的流程並稍加練習,寫作就會變得比較容易了,你能寫的更快,最終效果也會更好。
我沒有寫過書評,但是我寫一下我想看到一篇怎樣的書評。
1 不要參雜太多個人感情扯得太多,或者沒有立足於書面內容本身,夾雜了作者太多的個人喜好,都會左右讀者的口味。要立足原文。2 可以比較同一個作者的其他作品,和同一主題其他作家的作品可以作為參照,找出新意。3 語言風格上要「有意思」4 立足文本5 我不希望作者的態度很偏激,必須中立客觀。6 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評論這本書。7 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8 不拽詞任何文體的寫作都是不斷寫努力寫的鍛煉。註:是給剛開始寫書評的人的一些寫書評的套路,大牛們請忽略。
文/愛啃骨頭的貓咪
寫在前面:
首先往下看之前,請正確看待這個「套路」。寫書評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我在這寫出這個「套路」,是想給「看完一本書沒什麼感想、想寫點東西卻不知道怎麼下筆」的這些人提供一點思路。不是誰天生就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閱讀、寫作都需要一些技巧。
下面總結的這些「套路」是我這兩年寫書評的時候總結的一些「歪門邪道」的方法。很多時候最難的就是開始,很多人想寫,但盯著空白文檔一個字都敲不上去,因為不知道從哪開始說,不知道寫什麼。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滿腦子的想法不知道如何下筆。所以,如果你想開始練習寫一些書評,卻不知道第一行字寫什麼的時候,你可以試試我總結的這幾個方法。
這幾種方法不是完全獨立分開的,裡面提到的書,也不一定要用我給出的方法去寫。書評形式多種多樣,關鍵是你的文字掌控力和邏輯能讓你最後的稿子呈現什麼樣。
寫書評的「固定套路」
第一種:全書介紹+作者簡介+自己感想
這種寫書評的方法,就如同寫一些讀後感一樣。介紹一下作者的背景,書中主要講的內容、情節,最後寫一下自己看完之後的一些想法,隨意性較大。而比較適合按照這種套路寫書評的書籍,小說最為合適。
比如我之前寫的東野圭吾的《秘密》,鄭豐的《神偷天下123》,都是按照這種套路寫的。先用一段比較簡練的文字,概括整本書的主要內容。然後介紹作者是什麼樣的人,有過哪些經歷和成就,這本書寫作的背景是什麼。最後,可以描述一下自己的感想,在讀的過程中有什麼啟發。
很多小說,並不會直接告訴你它表達了作者怎麼樣的感情,作者明喻或者暗喻了什麼道理或者人性。這些都是需要你在搜尋作者的背景、經歷、創作起因等資料時需要自己提煉的。
這種寫書評的方法,主要是用來給自己看的,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二種:書中的案例介紹/身邊的經歷+書中的觀點/理論+作者簡介
這種方法,適合於讀一些社科類、情感分析類文學作品,書中作者明確給出了觀點——要怎麼做,並且會用大量的案例來描述這個觀點。
比如我寫的《提問的力量》、《隱性邏輯》、《冷暴力》、《如何在愛中修行》等書的書評,這類書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作者會按照「現象+方法」的方式,來撰寫全書。所以,在寫書評的時候,可以提煉書中寫到的一些案例,或者是結合自己身邊發生的類似事情來思考這些觀點和結論,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況,正好驗證了作者在書中提出的觀點,你嘗試用作者給出的解決辦法來解決這個情況所產生的問題。
這種方法是很多寫書評的人都會用的套路,是否寫的精彩關鍵在於你寫的案例是否融入了你的感情,是否能打動讀者戳到痛點,是否能把讀者帶入你描述的這種情景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寫書中觀點時不用全都提出,只需要寫2-3個你認為最讓你有感觸的即可。
第三種:全書介紹+作者簡介+書中的觀點方法論
有一種書,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邏輯撰寫全書,從目錄上即可看出作者提供的方法和步驟。
比如《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是一本實用指導性工具書,有明確的的步驟教你怎麼寫作。還有齋藤孝的《深閱讀》、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都可以根據書中作者給出的步驟和方法,實踐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閱讀這樣的書,可以跟著書中的步驟畫出思維導圖,更有利於看清楚作者的邏輯和思路。從整體上把握整本書。
第四種:聯想性故事+書中主要觀點+(作者介紹+全書介紹)
我覺得能熟練運用最後一種方法的人都是很厲害的。
通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作為主線,在每一段故事中得出的一個觀點,跟一本或多本書中的觀點結合聯繫起來,有理有據,故事是完整並且帶有啟發性的,或批評或鼓勵一種行為,最後用書中提到的觀點來拔高故事背後的意義。
故事寫的好,會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在最後提到書中的觀點,就會給人一種「這本書好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這本書應該看看可以教會我什麼技能」等。
推薦一篇@鼴鼠的土豆的文章《情商的邏輯:怎樣說話才算過腦子》。通過身邊的故事,思考加聯想,引出相關的一本或幾本書中的觀點,最後再推薦幾本相關聯的書。這樣的文章很容易讓讀者因故事引發共鳴,讀者覺得自己也要提高XX的能力或者避免成為XX樣的人,就想要去讀這些書。
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雖然書中重點描述的是告訴你拿到一本書之後你該怎麼閱讀,但你可以從作者給出的「書分成幾類和如何閱讀不同類的書」引申出,「不同種類的書如何寫書評」,這本書會教你一些重要不同的書的閱讀的重點和閱讀的方法,而你在按照這些方法讀的過程中就會勾勒出一個寫作時的大概輪廓,哪些是需要重點寫的,哪些結論是引起你的共鳴的。運用一些讀書的技巧閱讀,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最後有邏輯和條理的落到紙上,這可以算是是一個推動自己成長的完整的閉環。
寫書評的目的
換句話說,你寫書評是給誰看的?
如果你寫給自己,那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作,只要能表達自己看書時的真情實感,等下次再重讀的時候可以透過文章看到當時的心情和感想,就好。
如果你想通過寫書評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從而得到編輯的賞識,獲得稿費,你需要一些技巧和套路來好好規劃你的書評。有的編輯要求寫書評,是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的,比如某APP開出6000元的稿費尋找書評人,或者某公眾號一篇書評稿費3500元徵稿,都在字數、格式、內容上有一定的要求。@鼴鼠的土豆 在她的公眾號「人生補習班」中有一篇文章《每篇6000元稿費的書評是怎麼寫出來的?》可以作為參考。
讀書寫作,是不可分割的一體,並且讀、寫都是可以依靠後天練習而步步提升的。先學會如何讀一本書,再學會寫的一些技巧和套路。
多多練習,我們差的還很遠,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
贊一個書評
先請大家比較一下噹噹網和美國亞馬遜網站上對同一本書(中英文版本不同)的評價。先看噹噹網的,我只是隨意挑了一頁,如果你有耐心看其他3萬條評論,你會發現大同小異。基本就是「好」,「很好」,「值得一讀」 還有「物流很贊」。作為一名潛在讀者,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因為你絲毫看不出好在哪兒?為什麼值得一讀?Okay,物流很贊算是有幫助吧。再看看美國亞馬遜網站上對這本書的評價:首先這本書收穫了961份正面評價,138份負面評價(看似3分以下算負面)。其中最有價值的正面評價和負面評價在書的評論主頁一目了然。作為一名潛在讀者,通過閱讀正面和負面評價我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 這本書是講什麼的?2. 這本書什麼是值得贊的?3. 這本書什麼是有偏頗的?4. 這本書適合我嗎?我到底想不想要買?為什麼老外的書評含金量比我們的大?僅僅是因為他們閑的沒事兒,愛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許,但我的理解是寫書評是鍛煉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寫書評是美國從小學就開始作為必修課的內容。為什麼呢?我先給大家看一個美國小學生寫書評時老師給同學的一個框架(這是從我兒子學校偷來的)如果我把剛才亞馬遜網站上的書評(無論正面還是負面)展開,你會看到幾乎所有的評價都基本遵循這個框架。再正面的評價里通常也會有一兩句話再負面的評價里也最起碼會說人家一句好話。比如剛才那個最有價值的負面評價,它是這樣說的:1. I"d like to give this book 3 1/2 stars if I could. 我會勉強給個3.5分。2. It is engaging and easy to read, but somewhat flighty and full of broad statements that make it hard to differentiate facts from the author』s opinion. 這本書輕鬆易讀,但有點兒輕浮而且經常給出一些泛泛的論點,讓人分不清到底是事實還是作者本人的意見而已。3. It』s also somewhat contradictory.而且很多觀點互相矛盾。然後這人就開始一條一條的列舉他覺得自相矛盾的那些觀點。1. 簡練精準地表達能力2.辯證思維能力3.影響力無論你給這本書一個正面的還是一個負面的評價,都是你用你的觀點來影響別人的過程。當你的評價影響到了他人購買或是不購買這本書的時候,你的影響力就已經產生了。例如:當然Having said all that, I don』t want to give the impression that I didn』t like the book.說了這麼多,但我不想給大家一個印象我不喜歡這本書。There is much in it to ponder, especially when considering the future of Sapiens.這本書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尤其是考慮到人類的未來。We are indeed on a threshold of a new era, one which no one can predict. I am nearing the end of my lifetime, but my grandchildren will inhabit a world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at which I knew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我們的確站在一個新紀元的門檻上,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我的人生已經快走到盡頭了,但我的子孫會繼承一個跟我在20世紀後半段經歷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看得出來,這是一位飽盡滄桑的老人寫下的肺腑之言,這其中包含了對過去的反思和對他再也看不見的未來世界的憂慮,真的讓人動容。這樣的書評是不是比「好」,「不錯」,「物流很贊」更值得點贊呢?你願不願意像這位書評者用你的智慧點亮別人的世界呢?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x0n74w-EN1JIrUuA9xzV (二維碼自動識別)
葛兆光先生在2012年發表的一篇關於學術書評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沒有時間看的童鞋直接看黑體下劃線字就好啦&<( ̄▽ ̄)&> 哇哈哈…
從學術書評到研究綜述——與博士生的一次討論 | 葛兆光
引言:為什麼要和博士生討論「學術書評」?
之所以要討論「學術書評」這個話題,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真正學術意味的書評太少,而借題發揮或蜻蜓點水的評論風氣漸盛。對於書籍借題發揮的評論固然不應厚非,但是那不是真的評書,也比較容易寫;嚴肅的、裁斷的、商榷的學術書評,卻是直接針對學術研究的,不太容易寫,如果沒有這種書評,恐怕學術難以進步。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們將來是要做學位論文的,而大學裡專業的博士學位論文,如果嚴格要求的話,通常要有一章(或者一節)「研究史」,就論文涉及的這個領域,業已出版的各種論著,作一個述評,說明前人在這一領域中已經做了些什麼,做得怎麼樣,還有什麼遺漏和缺失。說到底,它其實就是對各種論著的短評的彙集,可是,現在很多大學的學位論文,不僅是本科,甚至碩士、博士論文,在這一點上都不夠重視。
其實,寫好學術書評是很重要的,為什麼?
第一,這首先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我曾在清華老圖書館看到陳寅恪的學生張以誠的論文《唐代宰相制度》,陳寅恪先生在前面評語中說,「凡經參考之近人論著(如內藤乾吉等),尤須標舉其與本論文異同之點,蓋不如此,則匪特不足以避除因襲之嫌,且亦無以表示本論文創穫之所在也」。可現在,有一些學位論文,由於缺乏這一部分,讀者包括指導教師和答辯委員,根本無法知道,作者是否超越了其他人的研究,或者是否抄襲了其他人的研究,也不能正確地作出對論文的評價。如果作者抄襲了,也許可以一時矇混過關,但終究是在學術道德上有所欠缺。
第二,給其他在這一領域從事研究的人,提供有關的豐富的學術史資料,使人們了解這個領域的變化軌跡與現狀,這才能夠凸顯自己選題的問題意識所在。比如研究清代學術史,就需要交代從梁啟超、胡適、錢穆一直到余英時、艾爾曼的研究,說明這一百年中對於清代學術的研究,何以形成側重外在背景與偏向內在理路的兩個典型,即台灣東海大學丘為君所總結的「理學反動說」與「每轉益進說」,然後再討論余英時重視「內在理路」的研究方法,和艾爾曼提倡社會史和思想史結合的方法,各有什麼利弊;在此基礎上才能說明你的研究進路和問題意識究竟有什麼「創新」的意義。
第三,既迫使自己拓展學術視野,也迫使自己閱讀前人論著。現在,有的博士生或碩士生,採取非常實用主義的閱讀方式,對於他人的論著只選擇看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甚至把他人的論著當作「資料轉運站」,從裡面轉手抄撮一些文獻,根本不理會它的全面論述。更要命的,是從網路上截取電子文本,完全不顧上下文語境,很少體會他人的研究思路、資料取捨、分析立場。但是,如果要寫學術性的書評,要對他人的論著作評判,就不得不全面閱讀各種國內外的有關論著,不可能只是尋章摘句、斷章取義地亂讀一氣。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嚴格的、認真的和專業的學術書評,就會使學界變得更有秩序、更加乾淨,不會像現在這樣,良莠不分,涇渭不明,濫竽可以充數,魚目可以混珠,整個學術界好像根本無法界定什麼是好的研究、什麼是壞的研究。
所以,下面我先來談學術書評的意義。
一、學術書評的意義
首先介紹一篇討論書評的文章:張玉法先生的《如何評論一部史學論著》(想看的童鞋可以看這裡!我已經放在百度雲里啦:https://pan.baidu.com/s/1nu9X7Ot)。張玉法先生是歷史學界都熟悉的前輩,他是近代史的專家,也曾是「中研院」的院士。這篇文章前面很鄭重地說明,它是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威卜(R.K.Webb)的講義寫的。威卜說到,評論一本書,應當有幾個標準:一,這本書是寫什麼的?有的人連這本書寫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就胡亂評論,這不是寫書評,最多是借題發揮自說自話。所以威卜強調你要搞清楚,這本書特別的論題是什麼?有沒有新發現?二,這本書所用的資料是什麼?是否它用的是第一手資料,有沒有藉助其他人的研究結果,在書前面是否告訴了前面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這就要考驗你對這一行的資料、研究的熟悉程度了。三,資料和結論之間的關係如何?你要了解這些引用的資料,是否可以引出相反的結論,這些資料是否經過考證和選擇,是否有先入為主的誤讀可能。四,這本書給人的美感如何?就是評論它的文體和文筆,有沒有吸引力。
所以,張玉法先生說,如果你沒有這些標準,「不是亂捧一陣,就是胡罵一番,使學術界沒有一個是非」,他說得很嚴重:「不了解一書的價值而對一書大加褒貶,乃是一種知識上的欺騙。」
張玉法先生說到「學術界的是非」,其實就是我說的學術界的「秩序」。前面我講過,現在學術界對於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幾乎沒有是非,也就沒有秩序。現在學術生產力太發達,我用「生產」這個詞,很多人也愛用,後現代主義者用,官方也用(我在大學裡也看到文件中有這個詞,是正面的意思)。但是,一旦學術變成生產,甚至是批量生產而不是用心琢磨,雖然產量上去了,但質量就下來了。現在你到書店去看,書太多了,你翻雜誌,論文也太多了,可是,這裡面90%都是「學術垃圾」,根本沒有用的。怎麼辦?就要有「好」和「壞」的分別。怎麼才能有「好」和「壞」的分別?就要有個說法,而且必須是「權威」的說法。依靠有權威的學術的書評,把好的和壞的區分開。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學術界有了「輿論監督」和「公共批評」,這就像一個社會,有輿論、清議一樣,有個關於好壞是非的公論,學界才有秩序,有秩序才可以是一個獨立的學術界,否則你就要聽官員的、聽報紙電視的、聽低水平的。
第二,如果有權威而內行的書評,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特別是一些「隱瞞證據」的論著,就會像「3.15」一樣曝光。大家要知道,有些看起來冠冕堂皇的論著,其實就是亂抄亂寫,並沒有什麼嚴格的資料證據。中國學界的弊病之一,就是這類「偽著作」太多,可這些情況外行是不了解的,需要內行才能指出問題。
第三,這樣的書評出來,才能夠省去讀者選擇的時間和精力——這些讀者既包括非專業的,也包括專業的。有了這樣的書評,後來的專業研究者就可以按圖索驥,很快找到有用的書籍。
當然對於碩士生、博士生來說,最重要的是,你學會這樣去寫書評,就等於學會了如何清理你這個領域的學術史或研究史,說到底,前面我說了,碩士博士論文的第一章,就是「研究史」。研究史是什麼?不就是對你要研究的這個領域的一個一個論著的提要和評論,並且按照時間先後順序,疊加起來的歷史過程嗎?我在讀大學的時候,老師讓我們仿照《四庫全書總目》,寫一本書一本書的「提要」,還規定在六七百字裡面,要概括地說出這本書的大意、要點和不足,當時不覺得有用,但事後覺得這個訓練很有意義,如果各位也能夠看書的時候,隨手寫下一些書評,哪怕很短的,將來也是受用不盡的。
這個傳統要在中國建立起來。我們看到,國外的學術刊物,包括我們常常要用到的亞洲研究雜誌,書評要佔很大的篇幅,像《哈佛亞洲研究雜誌》(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通報》(Toung Pao)、《亞洲研究雜誌》(The Journal of Asia Studies)、《美國東方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皇家亞洲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都有大量的書評或書評論文。所謂「書評」(Reviews of Books或者Book Review)往往是一兩頁、兩三頁的短書評,更短的還有「簡評」(Brief reviews of books),大概是半頁左右。但是,「書評論文」或者「研究性書評」有的也很長,早的如鄧廣銘先生1942年在《中國青年》七卷二、三期上連載的《評周谷城著中國通史》,就長達20幾頁,近兩萬字,晚的像《通報》2008年的這一期,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Howard L. Goodman給J. Michael Farmer2007年剛在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有關三國譙周的著作(The Talent of Shu: Qiao Zhou and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Early Medieval Sichuan)寫的書評,就有14頁之多。更長的甚至有幾十頁的。書評論文的價值和影響,我覺得一點兒也不比論文差。當然,國內也有一些書評類刊物,像《讀書》《書城》《中國圖書評論》《書屋》,但是,大多數是借題發揮的文化評論類文章,雖然寫得很有意思,有的也有真知灼見,但大部分不能算是學術性的書評。而學術刊物像《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學術》等等,也有一些好的學術書評,但是,我覺得數量還不夠多,質量也還不夠好。
簡單地說,中國的書評有幾個問題:
首先,是吹捧太多而批評太少,批評性的書評甚至被認為是「吹毛求疵」或「酷評」。雖然有一些酷評確實過分,但是,一些正常的、有證據的批評性書評,像葛劍雄等寫了一篇《是學術創新,還是低水平的資料編纂》,發在《歷史研究》上面,批評楊子慧主編的《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還引起軒然大波,覺得過分苛刻;王俊義批評陳祖武的清代思想史研究,還被認為是「意氣之爭」。當然,現在也有一些書評,尤其是批評性的書評,寫得很好,也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像揭發把孟子譯成「孟修斯」、把蔣介石譯成「常凱申」,就成了學界典故;像陳引馳批評王曉路《西方漢學的中國文論研究》中的錯誤,高山杉批評張西平關於德國漢學的著作中的錯誤,就讓人知道了這些介紹海外中國研究的書,看似涉獵很廣,實際上有很多來自二手資料甚至還有以錯誤敘述誤導讀者的地方。
其次,太多泛泛而論或借題發揮的書評,而缺少專業的研究性書評。也許是寫這樣的書評太累罷,很多人覺得,為了一本書,花這麼多時間看,看完還不一定寫得出來,是否划得來?其實,看書和評書也是一種「智力較量」,你要看看,我是否能夠看懂、看透、看到紙背後,和你在同一平台上較長論短,甚至要站在比你更高的位置,居高臨下地評論甚至批評你,這也是很愉快的事情。比如余英時評錢新祖的書評,不跟著在明代思想世界裡走一趟,不檢查一些原書的原始資料,不比原作者站得高一些看出背後的方法論問題,能寫出這麼一針見血的評論嗎?
再次,對國外的學術著作,包括海外中國學論著,缺少平等而尖銳的批評,也許是這些年再次國門開啟,中國學者又輪迴到了晚清「視西人若帝天」的時代罷,我們看到「跟風」太多,以至於國內學者以為外面的一切都好,只有亦步亦趨鸚鵡學舌,而海外學者聽不到來自中國的批評和意見,自以為掌握了解釋中國的權柄。
所以,我認為現在中國就是缺乏(一)批評的,(二)專業的,(三)國際相互的書評。
二、學術書評寫作的基本條件
那麼,怎麼才能寫好一篇書評呢?我再向各位介紹一篇前輩學者的文章,即楊聯陞先生的《書評經驗談》,收在2004年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楊聯陞《哈佛遺墨》中,楊先生原來供職哈佛大學,曾是「中研院」的院士,他很重視書評尤其是專業的書評,並有深刻的體會。
我們知道,世界著名的漢學家伯希和(Paul Pelliot)有「學術監督」之稱,而楊聯陞也被人稱為「學術警察」,這是因為他們經常寫嚴格而客觀的學術書評,對學界的各種著作進行評論。楊聯陞用中英文寫過幾十篇書評,評論過很多著名的大人物的著作,像用中文寫過吉川幸次郎《元曲選釋》、寺田隆信《山西商人の研究》、戴密微和饒宗頤《敦煌曲》、劉若愚《中國文史中的俠》、郭廷以《郭嵩燾年譜》等書的評論,用英文寫過王力《中國語法研究》、梅原末治《東亞考古學概觀》、卡爾.沃爾夫岡與馮家升《遼代中國社會史(907-1125)》、John de Francis《民族主義與語言改革在中國》、Luciano Petch《十八世紀早期的中國與西藏》、藪內清《中國の天文學》、仁井田陞《支那身份法史》、內藤湖南《中國近世史》、石田干之助《唐史叢鈔》、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芮沃壽《中國歷史上的佛教》等等的書評。
楊聯陞寫了這麼多的書評,所以,由他來講《經驗談》,就不是空論了。我讀了以後,覺得他說的「經驗」裡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寫一本書的書評,要懂得這個領域的「行情」。
什麼是「行情」?就是這個領域的學術史和學術現狀。這個領域裡面,無論是理論和方法的變化,還是新史料的發現,你都要大體上了解,否則你沒法判斷這本書的價值。這就像一桿秤要有斤兩準星一樣,沒有斤兩準星的秤,是無法稱出東西的輕重的。比如,你看到一本書討論宋代文學,如果你要評論它,那麼,你可能要了解,除了現在各種有關宋代文學史的論著之外,(一)當下國內外關於宋代歷史和文化的研究,焦點在哪裡?有什麼新進展,像國內逐漸發展起來的「活的制度史」和政治史研究,國外的地方士紳和區域史的研究,究竟這本書的討論是否也在這種話題和問題裡面?(二)有關宋代文學的主脈、焦點和價值,從元代到晚清究竟如何變化的,現在這本書的討論,與傳統的說法有什麼異同?(三)新的宋文、宋詩、宋代小說的大規模編集、整理和真偽考證,這本書是否用上了?它的資料範圍和過去的研究論著相比,有沒有擴大?歷史學界重視的碑刻、方誌、筆記等等,它是否也關注到了?
所以,「行情」很重要,無論是伯希和還是楊聯陞,他們都是非常了解「行情」的,所以往往寫書評的人是一個「博學家」,否則不能寫這麼廣泛、而且這麼到位的書評。這就提醒我們,你要對學術史、至少本行的學術史有總體的、廣泛的了解,不光了解中國的,還要了解日本的、歐美的,因為現在是「全球學術」的時代,這是我必須強調的一點。我自己也寫一些書評,這個學期討論到的四種書,包弼德的《斯文》、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溝口雄三的《作為方法的中國》、艾爾曼的《從理學到樸學》,我都寫過書評,但是,我寫出來的,可能只是有關書本身的一小部分,為了評論這些書,你得了解更廣大的背景、更多的行情、更寬的視野。比如討論包弼德,你要了解「唐宋變革論」的來龍去脈,唐宋歷史的研究狀況,否則怎麼能夠了解和評價他的書里的那些敘述?又比如,討論余英時先生關於朱熹的論述,你要研究過去對於程朱理學的研究,了解朱熹更多的活動,否則無法知道余先生的意圖和指向。再比如,關於溝口雄三的亞洲和中國研究的思路,你要了解日本中國學甚至整個東洋學的歷史和現狀,否則也無法知道溝口理論和方法的日本背景。最後,你要討論艾爾曼的清代學術研究,如果不知道自梁啟超、胡適、錢穆、楊向奎以及余英時以來,學術界對清代思想與學術的研究,怎麼討論艾爾曼的得失?三、書評的具體方法
所以我說,書評也許只是你背景知識的一個體現,伯希和、楊聯陞他們之所以能夠從容地評論不同領域的論著,是因為他們自己肚子裡面有「貨」,也就是說他們胸中的知識更廣更博。可是,具體到寫書評上來,這種書評又必須針對要評的書本身,不能信馬由韁亂髮揮。正因為你要圍繞評論的書來寫,所以,這本書的問題和內容,就是你討論的邊界,限制了你的邊界,反而比自己的論文更難寫。我想,除了要有廣博的知識和犀利的思路之外,還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檢查史料和重複歷史。也就是說,對你要評論的著作或論文,最好要重複檢查它,或者至少檢查書里的一部分歷史敘述,同時考察它所用的資料文獻,追問它結論的證據是否可靠可信。
我舉一個例子。1935年鄧廣銘給柯敦伯《宋文學史》寫評論,不僅指出這書十萬字,「其中什九均是從各種詩文評話一類的書中抄撮而來,其中尤以抄自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者為最多」,還具體舉出第一章緒論,抄自風馬牛不相及的《四庫總目》「詩文評類小序,第二章第八節《晚宋的文風》開頭五段抄自《四庫全書總目》中有關《古文關鍵》《崇古文訣》《文章正宗》《文章軌範》《論學尺繩》的提要」,痛斥其「無聊的抄撮」之「荒謬」;而且還指出他的子目與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卷八章節完全雷同,論述也大同小異,指出「柯君雖將一切無用的材料都抄來了,卻單單缺少了文學史中所最不可缺少的那些」。[5]看了鄧廣銘的書評,你就知道柯敦伯這本書沒有價值了。現在,很多論著都是抄襲拼湊而成的,雖然我不贊成給這些爛書寫書評,但是總得有人去當啄木鳥,把這些書給揭發一下。特別是一些似乎很高明很宏大的著作,乍一看很絢麗,但是經不住你把材料一一對比,一查對,你就發現它靠不住了。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看陸揚給《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寫的書評。古正美教授這本著作是1993年台灣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它討論的是貴霜王朝的月氏王丘就卻(約50-78年在位)所奠定的、身兼聖者與王者(類似現在的政教合一)的佛教政治傳統,以及這種傳統如何在其去世之後被印度化,而後貴霜時代(187-244)色膩色迦及此後幾世,又如何引用佛教政治治世傳統,並遭到亡國命運。由於作者認為,這一佛教政治傳統,因為佛教傳入中國而影響中國,所以非常重要。這本書長達670頁,討論的是一個一直不很清楚的歷史,需要的又是很多種語言文字的文獻,所以,很不好判斷其是非。但是,是否真的是這樣呢?我們看陸揚的評論,他的評論很長,指出的問題也很多,我們只看他的第一個駁論——
古氏先把「月支」或「月氏」說成是意譯「月之支護」,是崇拜月亮的民族。又把支婁迦讖所譯的《伅真陀羅王所問如來三昧經》中「伅真」還原為梵文candra(月),把「陀羅」還原成梵文Dhara(支持),所以伅真陀羅其名為「月支」。然後,她又把「香山」當作犍陀羅(candhara),而這部經典中有記載「伅真陀羅」和「犍陀羅」兩部,伅真陀羅是外來的統治者,犍陀羅是本地土著,伅真陀羅王就是外來的、建立貴霜王朝的丘就卻,他就像這部經典中所說的,從外而來,建立了佛教帝國。但是,陸揚經過梵文、佛經的對比,指出這根本是錯誤的,因為「伅真陀羅王」的意思是「大樹緊那羅王」,梵文的drumakimnara就是「樹」,因為「真陀羅」是不可分的一個詞,而《伅真陀羅王所問如來三昧經》剛好有一個異譯本,就是鳩摩羅什譯的《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因為《伅真陀羅王所問如來三昧經》是支持「月支」和「丘就卻」論述的唯一文獻,這一文獻依據被推翻,那麼,這本700頁的大著就站不住腳了。難怪他會這樣批評:「(古)的種種觀點全都是建立在錯誤的認識之上,而絕大部分的關鍵性錯誤,是由於他的歷史方法、佛教文獻學、和印度中亞語文方面缺乏基本訓練所造成的。」
所以,我建議寫書評的人,最少要把這本書的某一章,最好是關鍵的一章,重新核查一下它的文獻資料,看看它是否斷章取義,是否隱瞞證據,是否張冠李戴。特別是有的時候,作者為了表示自己的獨特發現,常常隱瞞對自己不利的證據或者湮滅某一說法的來源,你就更要細心了。像謝無量《中國古田制考》討論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謝是一個寫了好多書、什麼書都能寫的人,吳志慎就看出他有匆匆抄撮的特點。雖然吳志慎在關於《中國古田制考》的書評裡面說得很客氣,但是,他綿里藏針地說,你的新意見,好像都和日本人加藤繁的「英雄所見略同」呀,他把兩種書的相同處一一列舉出來,還說得很妙,說也許不應該懷疑謝的人格,不應當說這是「取法奸商,假造國貨」,但如此雷同,是不是證明了日本人的著作譯得還不多呢?如果譯出來了,恐怕謝無量先生「看見自己的心得早已被人說出,也許就要擱筆,比較省一點力」,批評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這種功夫是「挖牆腳」的功夫,你書寫得再花哨再漂亮,只要指出你的史料錯誤,就像是沙堆上建大樓,地基一垮,就土崩瓦解了,這叫「釜底抽薪」,是寫書評的人要注意的,更是寫書的人要注意的。
第二,理論基礎和方法檢討。對要評的論著,要檢查其整體是否站得住腳,尤其是要檢查它的理論觀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問題,不僅要追根溯源看它的理論方法,而且要看它是否「原原本本」。
這裡也舉一個例子。余英時先生曾經寫了幾十頁的評論,討論狄百瑞的學生錢新祖的英文著作《焦竑與晚明新儒學的重構》(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Late Ming)。錢新祖的這本書,研究明代學者焦竑,用了很多西方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像「詮釋學」、「對話理論」、「語言分析」等等,簡單地說,他的結論是,焦竑的三教合一思想是對國家正統思想程朱學說的反動(Revolt)。但是余先生指出,首先,錢的「重構」方法和「對話」途徑是有問題的,他所謂與焦竑「對話」的方式,越過了歷史背景和現實策略,走上「六經注我」的路子,余英時指出,當你把古人當作一個「沉默不語的夥伴」時,常常可以任意解釋,尤其會把新儒學當成語言遊戲,這是反歷史的推斷。
余先生的意思是,你研究思想史,必須把研究對象放置在歷史中間,這和斯金納的思路是一樣的,絕不可以把對象從它的位置上任意抽取出來,把本來無法說話的古人當作對話的對手,把自己的想像強加在他的身上。其次,當你把古人放置在歷史中間的時候,你就要恢復歷史語境了,可是恢復歷史語境靠什麼呢?當然就是靠歷史文獻,但是他指出,錢新祖對於焦竑思想的表述,依賴的卻是黃宗羲的敘述及一些二手資料,忽略了同時代人對焦竑的記載和敘述,甚至連同是萬曆年間人的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的資料都沒有用上。余指出:(一)作者忽略了「歷史重構」的過程,「沒有認真把思想作為對過去的重構」,而是過於主觀地想像歷史;(二)作者沒有認真考慮明代三教合一觀念的起源和發展,尤其是王陽明、王龍溪的三教觀,脫開了王龍溪這樣的重要環節,必然不能正確了解焦竑思想;(三)把焦竑和戴震、章學誠的思想關聯起來,缺乏證據。所謂「氣」的哲學與考證之學有關的說法,根本是沒有根據的「揣測」。
換句話說,如果把焦竑當成古今可以隨意隔空對話的抽象「人」,而不是生活在晚明歷史環境中的具體「人」,晚明就變成抽空的時代,而不是具體的歷史了。這樣研究好像可以很隨意也很愜意,但那只是主觀的形上玄思。也許,有人會說,這好像是歷史學家批評哲學家,用歷史尺度來衡量哲學論著,但是,在學術上面並不存在漢宋之爭,無論什麼研究,都先要回到歷史語境,不違背歷史,也不違背邏輯,是最重要的。
當然,這種批評也有可能落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一詞的麻煩中,很多書評尤其是觀念性的書評,常常會這樣變成立場之爭。但是一般來說,一種觀念需要有資料作基礎,如果是歷史著作就更需要有文獻證據,如果證據不足,或者證據根本錯誤,那麼你的觀念性分析也就站不住腳。這是一個通例,比如前面我們說到的,余英時先生對錢新祖的批評中,最讓錢氏無法正面回應的,就是第二節里批評他在描述焦竑「這個人」的時候,主要依靠了《明史》和《明儒學案》,「這兩本書已經被證明通常是不全面或不精確的」,余先生指出,錢新祖並沒有去尋找「當時的一些原始資料」,比如談焦竑的《養生圖解》,就依據了後世的《明史》,卻忽略了同時代朱國禎(1557-1632)的《涌幢小品》,談焦竑和李贄之間的關係時,就依據了晚出的黃宗羲《明儒學案》而沒有重視同時人沈德符(1578-1642)的說法。余先生重重地說,「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在方法論上重視二手資料而忽視當時人的記述,是說不過去的」,特別是他由於忽略了這些資料,也忽略了1597年焦竑遭致貶斥併流放福建,最終結束政治生涯這一重要的歷史背景,甚至連焦竑寫給釋魯庵的信中提到的「修業」,本來應該是「修科舉業」,也被錢新祖誤解為「修因果業」,以便自己對焦竑佛教思想作發揮和解釋。
因此,我們就知道,在這種文獻基礎上得到的思想史結論,就很難讓人相信。
四、從書評到綜述:如何寫博士學位論文的首章?
現在我們要從學術書評,進入到研究綜述的寫作。其實,說白了,研究綜述就是「集束式」的學術書評,就是要在整個問題領域的歷史綜述中,對論著加以學術史的定位。
這個方法對於我們的博士生、碩士生來說,是最為重要的。為什麼?因為你的學位論文前面的研究史,就是一個你從事的研究領域的學術史綜述。而你看到的每部論著,都必須搞清楚它在這個領域的地位和意義。它是否是這個問題領域的開創性著作?在這個問題領域中它是否在史料上有發現?它的結論是否推進了這個問題領域的深入?或者反過來說,這部論著在這個領域是可看可不看的嗎?這部論著是一本抄襲或剪貼的東西嗎?這部論著是沒有任何創見和新意的嗎?如果你不是在做學位論文,當然也許不必看這些沒有價值的書,可是如果你是在嚴格地按照規範在做學位論文,你就不得不看這些東西。我以前常常在萬聖書園裡面亂翻書,現在偶爾到鹿鳴書店去看看書,總覺得現在書店裡所謂的「學術書」真是太多了,多得看也看不完。可是,這種數量的繁榮背後是什麼?是根本找不到書看,就像當年金克木先生和我說的那句話,「坐擁書城,無書可讀」。因為大多數書確實是可出可不出、可看可不看的。說句極端的話,如果是本「爛書」,看看還能搞笑,如果連「爛書」作為笑料的意義都沒有,看了味如嚼蠟,還倒胃口,那才倒霉。
為什麼有這麼多書?因為好多人有研究經費,又可以補貼出版社,還可以向教育部、國家社科基金交差,所以,作者就亂寫,出版社就亂出版,這使得現在的學術研究,已經不再是「研究」,已經變成了泡沫「生產」,甚至連「生產」都不是,因為它既不管是否銷售得出去,也不管是否會產生價值,而且連是否產生垃圾都不考慮。
話說回來,你寫學位論文又不得不捏著鼻子看這些東西。前面我們講了,你不了解和說明既往的「研究史」,既無法證明你沒有剽竊和抄襲,也不能說明你有什麼進展,所以還得看。這叫「披沙揀金」,是否有「金」還不知道,但你還得「揀」,也許一粒「金」也沒揀著,那也好,這說明前面沒有有價值的研究,我可以「而今邁步從頭越」。可是,當你看到一些值得討論的書(不一定是好書,也許是爛書),你就要說明,它的意義在哪裡,或者問題在哪裡,這個時候就要把它放在整個問題領域中討論了。
前一段,有個博士生要做一個有關清史的課題,他看了一些美國最近流行的新清史研究著作,特別是歐立德(Mark C. Elliot)的《滿洲之道》、米華健(James Millward)《新清帝國史:內陸亞洲帝國在清代承德之形成》[8],以及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濮德培(Peter Purdue)、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的部分著作,他很想在這方面找個題目做。後來他告訴我,他最受益的,倒是來自衛周安和歐立德的兩篇綜述,一篇是衛周安發表在Radical History Review第88期(2004年冬季號)上的《新清史》(The New Qing History),一篇是歐立德關於新清史的介紹,也曾經用日文發表在日本的刊物上。他從這兩篇綜述性的文字中,了解了新清史的全貌,知道各種被稱為「新清史」的著作,大體位置在哪裡,它們的旨趣是什麼,有什麼共通性,也大體上了解了「新清史」從羅友枝與何炳棣的辯論起,到柯嬌燕和歐立德對滿族族群意識的研究,高彥頤和曼素恩對清代女性精英的研究,米華健和羅友枝對清代邊疆與皇權的研究,這樣一個歷史。我覺得綜述其實就是簡單明了的書評的彙集,要把同一領域的論著的內容和要點勾勒出來,對它在學術史脈絡里的意義進行評述,通過這種綜述,你可以知道(一)新清史不再把清代看成是明代之後,可以算在二十四史之後的一個中國王朝史,而且是一個包括滿蒙回藏的大帝國,應當放在世界史裡面研究;(二)清朝皇帝不僅是漢族中國皇帝,而且是各族的大汗、蒙藏佛教的菩薩、滿人的首領;(三)清代的思想文化史不應當只是漢族儒家、經學理學的內容,而應當重視滿、蒙、回、藏的文化,以及它與周邊、甚至歐洲的文化交換。所以,後來這個學生選擇了乾隆中葉在承德接待蒙古、朝鮮、安南的禮儀活動作為題目,避開一些熱門課題,他也懂得了,要重視禮儀活動中滿族統治者的色彩,以及承德的各種宮廷建築為什麼如此設置,這又是接受了新清史研究的方法提示。可見這種綜述,對他的論文很有幫助。
我還要舉一個我自己寫的書評為例。1998年,台灣一個學者來信邀請我給他關於「近代中國佛教」的新書寫個評論。我那個時候對近代佛教的復興、日本與中國的佛教交往、西方思潮影響下的中國佛教都有興趣,也正在寫《中國思想史》的第二卷後半部,所以就借了這個機會把1989年以後差不多十年間出版的有關近現代佛教歷史的書,統統看了一下,看了以後,覺得雖然中國晚清民初的佛教史研究有了一些大的進步,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問題,所以,就決定不再單獨為一本書寫,而是寫了一個綜合的述評《關於近十年中國近代佛教研究著作的一個評論》。
在這篇書評裡面,我一個一個地介紹了這些論著的問題,雖然各有建樹,但有的次序混亂,有的有缺略,也有的不規範,但根本上來說,都有一個很重要的根本性的問題,就是在看上去對近代佛教史很全面的敘述中,缺乏明確的「問題意識」和「自身脈絡」,所以,研究者事先已經不自覺地接受了過去社會史與政治史對「近代史」的預設,比如把魏源、龔自珍這些「近代先驅」算成是「佛教復興」的先驅,以「反帝反封建」作為「佛教史」的主脈,把這些預設當作敘述近代佛教史不言而喻的起點、背景或基礎。這裡的弊病是什麼呢?就是近代佛教史的因果溯源,被政治史與社會史左右著,但是我要問,近代佛教史的變化,除了有對於政治和社會變化的刺激的直接反應外,還有沒有更深的背景、更直接的刺激和更具體的原因?因為這裡有一個需要討論的根本性問題,就是關於近代中國佛教史的這些分析,是否一定要依託政治史和社會史作為自己的基礎和背景?我很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按照政治史或社會史的脈絡來分析宗教史?
我總覺得,晚清佛學的興盛,除了這些社會的政治的背景之外,還與很多具體的、直接關係到佛教的背景有關,比如,(一)當時人希望藉助佛教知識來理解並超越西學,尤其是科學、心理學、邏輯學;又如,(二)當時人對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佛教的歷史有誤讀,覺得日本之所以崛起與佛教護教愛國的精神力量有關,所以特別希望興起佛教,來刺激中國人的群治和精神;又如,(三)剛好佛教經典尤其是佛教唯識學的經典,在那個時候反傳中國,刺激了佛教的興起和轉向;再比如,(四)有人相信,作為邊緣知識的佛教大乘學,可以瓦解人們思維和觀念中對「主流」與「中心」的固執。所以,晚清民初佛教興起的原因相當複雜,我曾經寫過好幾篇論文討論它。唯其原因複雜,所以,在分析晚清以降的佛教問題時,就需要發掘更多更細的文獻,涉及更多的事件和人物。
假定說,你要準備寫一篇有關晚清民國佛教史的博士論文,如果你把你之前有關的著作閱讀過,並且加以這樣一番述評,那麼做到這裡,是否就可以從上面所說的,前人論述所缺略的四個方面,開始自己的論述了呢?引自毛姆的《人生的枷鎖》三十五章"幸好他的詩集還沒有出。我想,我們還是把詩集推遲一點出版的好。這樣,我可以為詩集作序。我在去墓地的途中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我相信我能夠做件非常好的事。不管怎麼說,作為開頭,先為《星期六評論》雜誌寫篇文章。"
菲利普沒有接他的話茬。馬車裡一片沉靜。最後還是厄普姜開腔說: "我要充分利用我寫的文章的想法恐怕還是比較明智的。我想為幾家評論雜誌中的一家寫篇文章,然後將此文作為詩集的前言再印一次。" 菲利普密切注視著所有的雜誌,幾個星期以後,厄普姜的文章終於面世了。那篇文章似乎還掀起了一陣波動,許多家報紙還競相摘要刊登呢。這確實是篇妙文,還略帶傳記的性質,因為很少有人了解克朗肖的早期生活。文章構思精巧,口氣親切動人,語言也十分形象生動。倫納德·厄普姜擷取克朗肖在拉丁區與人交談和吟詩作賦的幾個鏡頭,以其纏繞繁複的筆調,將它們描繪得有聲有色,風雅別緻;經他筆下生花,克朗肖的形象頓時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變成了英國的凡萊恩。他描寫了克
朗肖的凄慘的結局,以及那個坐落在索霍區的寒槍的小閣樓;他還允許自己有節制地陳述為說服那位詩人移居一間坐落在百花爭艷的果園、掩映在忍冬樹樹蔭里的村
舍所作的種種努力,他那嚴謹的態度著實令人神魂顛倒,使人想起他的為人豈止是謙遜,簡直是豁達大度。寫到這裡的時候,倫納德·厄普姜添枝加葉,大肆渲染,
其措詞顯得端莊卻又戰戰兢兢,雖誇張卻又委婉動人。然而有人卻缺乏同情心,雖出於好心但卻又不老練,把這位詩人帶上了俗不可耐卻體面的肯寧頓大街!倫納
德·厄普姜之所以用那種有所克制的詼諧的口氣描寫肯寧頓大街,是因為恪守托馬斯·希朗爵士的遣詞造句的風格所必須的。他還巧妙地用一種諷刺的口吻敘述了克
朗肖生前最後三個星期的情況,說什麼克朗肖以極大的耐心忍受了那位自命為他的看護的青年學生,那位青年學生好心卻辦了環事。還敘述了那位天才的流浪者在那不可救藥的中產階級氛圍中的可憐的境遇。他還引用了艾賽亞的名言"美自灰燼出"來比喻克朗肖。對那位為社會所遺棄的詩人竟死在那俗不可耐的體面的氛圍之
中,這一反語運用得妙極了,這使得倫納德·厄普姜想起了耶穌基督置身於法利賽人中間的情景來,而這一聯想又給了他一個略顯文採的機會寫下一段字字璣珠的佳
文。接著他又告訴讀者,說逝者的一位朋友把一個月桂樹枝編成的花圈安放在仙逝的詩人的心口。在講述這一雅緻的想像時,他那高雅的情趣竟使他能容忍僅僅暗示
了一下而沒有直接點明這位朋友是誰。還說死者的那秀美的雙手以一種誘人情慾勃發的姿態安放在阿波羅的月桂枝上。這些月桂枝散發著藝術的幽香。它比那些精明
的水手從物產豐富的、令人不可思議的中國帶回來的綠寶石還要綠。跟上文相比,文章的結尾更有畫龍點睛之妙。他詳細敘述了為他舉行的中產階級的平淡無奇、毫
無詩意的葬禮的情況,本來對像克朗肖這樣的詩人,要不就應該像安葬王子那樣,要不就該像埋葬一個乞丐那樣舉行葬禮的。這是一次登峰造極的打擊,是腓力斯人對藝術、美和非物質的事物取得了最後勝利。 倫納德·厄普姜從未寫出過這麼好的文章。這篇文章堪稱富有風韻、文雅和憐憫的奇作。在
文章中間,他不時引用了克朗肖寫得最好的詩句,因此,當克朗肖詩集出版時,詩集的靈魂早已被抽去了,但是他卻把自己的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這樣,他成了一名引人矚目的評論家。以前他看上去似乎有些傲氣,但是,這篇文章里卻充滿了暖人心扉的人情味,使人讀來趣味雋永,愛不釋手。
第一,我記得電影《向日葵》里,那個不會打架的男孩,就是右臂上還刺有「我愛慧珠」的那一個傢伙,最後他礙於根本不存在的「面子」,為了爭一席地,第一個衝出來和恩植打架,最後,正如高手恩植所說,他只是一個「笑話」,後來男孩躺在熊熊烈火中嗷嗷叫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第二,原諒我擔心你們搶我飯碗的私心,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所以,對於書評,我只偏談其中的一個小小側面:對比。
首先說說對比,對比是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使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係。書評中運用對比,即是有利於顯示所評書的本質特徵了,諸如一下子就可突出主題。
經濟學上說,我們日常的每件事都是邊際抉擇,而對比這件事,則可以從心理學上講,極大提高對於所評書籍的選擇,甚至提高銷量,甚至賺到更多錢,甚至交到朋友,甚至,甚至.......切入正題,對比通常抓住幾點:主題、時代背景、時間對比、作者對比
1,時代背景為主,輔以主題 把事物、現象和過程中矛盾的雙方,安置在一定條件下,使之集中在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係。
比如:書評《福柯和身心障礙的治理》
全世界的政府,都試圖通過消滅諸如「傻瓜」、「瘋子」這些標籤來進行改革,並鼓勵社會對身心障礙者(people with disabilities)更加融合。語言和社會構造的重構( Restructuring )是這些進程的一部分,社會可能常常會修復其自身的概念。當記錄下社會如何概念化其自身、定義權力的時候,歷史反映這樣的敘述並散播這些知識。(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漏掉兩條平行線( parallels ):與現行的法律和政策相聯繫的身心障礙的話語和福柯先前的關於制度、治理術(governmentalities)、生命權力(bio-power)的話語。然而福柯從來沒有特別的寫下關於身心障礙的文字,他可能不會注意他的作品中這些折中的差異(eclectic variation)。《福柯和身心障礙的治理》這本由Shelley Tremain 主編的書彙集了17位學者的作品,評估福柯的理論是如何與現行的對於身心障礙的解釋和假設產生聯繫的。2,主題為主,大的概念入手
從大的概念入手,謂之先看森林,後談樹木也。如談某一暴力事件,你可以從大的概念——道德與法律入手;評《烏合之眾》,你可以從大的概念——人類的群體起始入手,諸如此類!實例:《質數的孤獨》書評(ps: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這本書)3,當然可以有同一主題,而不同書籍的對比入手如:海斯勒《尋路中國》書評,就以《甲骨文》入手!4,各個不同主題書籍的對比。前提是,這類書要得到公認,此類書評的對比效果才更好顯現。如老師教你些一篇關於四大名著之一的書評,你可以從其他三部名著做一下對比,得意引申自己所提所述。 當然,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所經歷過的那樣,這類書評難寫,即使對比了,也難以出新意。5,時間跨度我有個不知正確與否 的個人觀點:任何出色的書評,都是基於出色書籍的書評。因為一本鳥書,無論書評再怎麼好,隨著代代人生殖器的發育,便是不值了一提。而出色的書,諸如《月亮與六便士》《喪鐘為誰而鳴》等等大都經得起時間跨度的檢驗。所以,出色書評的另一個對比角度,即是時間跨度上的對比。一般說:某一本書以前很糟,後來就被「發現」了,於是.......例:這是一本探討人性邪惡的天才之書,幾百年來,它一直塵封在唐人街望春樓的箱底。直到一年前,也就是2013年,一位一米八整的學者一不小心趕往望春樓xx,喝醉酒時不經意打翻了箱子,這本書得以重現,之後兩年里,學術界一直陷入了關於本書的爭論與探討,更多的是對書中觀點的嘆服,對幾百年前作者思想深度的跪拜。於此,有關人性邪惡的探討,過去有爭論,現在有爭論,將來隨著人類生殖器的世代發育,也將不斷爭論下去,而這本書提出的幾大經典觀點,將是我們就人性邪惡這一主題持續探討的核心。 6主題為主,作者對比指的是就同一主題,各作者看法的對比,這一點很好理解。比如就社會公正,功利主義者是這樣說的,自由主義者是那樣說的。於此,你便就可以寫有關於社會公正相關書籍的書評了,從對比上的層面。當然,一般來講,由於圖書行業混跡了商業因素,夾雜著關係,存在著水平不一而足的讀者和書評者,因此書評也會出現商業書評,關係書評,吹捧書評。今天不在我的話題之內。然,對此,我的題外嘮叨是:拒絕,拒絕,再拒絕!
自家觀點,水平有限,見笑!你可以看看朱光潛的《談讀書》以及門德爾桑德的《當我們閱讀時,我們看到了什麼》,以及茨威格的《邂逅人與書籍》。這幾本書都對我們寫書評和閱讀有借鑒作用。你可以看看我寫的書評,希望對你有啟發作用,也希望你多批評。書評《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人類歷史的「短暫時刻」徐敏/文 人類是什麼?這個問題在以色列「曠世奇才」尤瓦爾·赫拉利看來,人類不過是「屬於『智人』這一物種的生物」,不過是「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在史前「對環境的影響也不見得比大猩猩、螢火蟲或是水母來得多」。這段話是他在風靡全球的著作《人類簡史》中的論述。不僅如此,他以極宏觀的人類歷史研究角度,憑一己之力,結合物理學、生物學、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學科,寫出了一部從石器時代智人演化直到21世紀政治和技術革命的「人類史」,進而衍生出對歷史和人生的徹悟,實屬罕見。時年,他不足40歲。 然而,今天,我要談的不是尤瓦爾·赫拉利,也不是《人類簡史》。但是,我要談的也是一部「人類史」,它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如果說《人類簡史》所描述的人類歷史是一片遼遠廣袤的夜空,那麼這本書所刻畫的人類歷史不過是這夜空中一粒絢麗璀璨的星點。因為該書以極微觀的人類歷史研究角度,即人物特寫的形式,來關切和審視人類歷史的「短暫時刻」,從而使我們讀到人類歷史的心靈,觸摸到人類歷史的脈搏。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作者是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我看來,他也是一位「曠世奇才」。他在完成本書中的兩篇作品《滑鐵盧的一分鐘》《英雄的瞬間》時,年僅31歲。從此,他以人物特寫而蜚聲世界文壇。不過,他也是一位「悲情英雄」。他於1881年出生在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但優越的物質生活並沒有妨礙他對自由的追求,對人性的嚮往。他一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目睹人生百態,洞察社會矛盾,遠離故鄉到異邦。最後,他因身單力薄無法與殘暴的法西斯作鬥爭,而悲觀,而絕望, 於1942年在巴西一個小鎮的一所宅邸里與妻子雙雙自盡離世,以對希特勒法西斯的悲愴抗議。 可以說,斯蒂芬·茨威格的一生令人驚嘆,也令人唏噓。他的驚嘆在於他精彩絕倫的人物特寫,他的唏噓在於他不堪忍受黎明前的黑暗。我們無從得知,在他自盡前的「短暫時刻」,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但是,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著作《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得知人類歷史中某些具體的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短暫時刻」,因為「這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旦發生,就會決定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歷史進程」,就「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於1927年問世,至今將近古稀,仍經久不衰,廣受世界讀者喜愛,使人融入其中,讀來則欲罷不能。這一方面得益於斯蒂芬·茨威格是詩人,文中語言行雲流水,詩情畫意;另一方面得益於斯蒂芬·茨威格是小說家,緊緊把握住了扣人心弦的戲劇性高潮和雋永的心理描寫。這就如他所說的那樣,「只有每一頁都保持著高潮,能夠讓人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的書,才能引人入勝,給人以完美的享受。」的確如此,這本書中的十四篇按事件發生時間依次排列的歷史特寫,儘管描述的是不同歷史時代、不同國家中不同人物的瞬間,但篇篇令人拍案叫絕,文字可謂擲地有聲,人物可謂栩栩如生,細節可謂生動形象,故事可謂一波三折,真實再現了萬象紛呈的歷史畫卷。然而,最終引起讀者心靈共鳴和靈魂震撼的是,他對人性的謳歌,對生命的讚歎,對歷史的反思。 對於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存在將近一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斯蒂芬·茨威格發出「芝麻大的一次意外——一扇被人忘記的凱爾卡門就這樣決定了世界歷史」的嘆息;對於拿破崙在滑鐵盧的潰敗,他表達出「然而格魯希考慮的這一分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決定了拿破崙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的憂慮;對於列寧乘坐封閉的列車返回俄國發動「十月革命」,他呈現出「此刻,他們默默地,堅決地踏上這次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行程」的感慨。然而,就這樣的「短暫時刻」讓世界時鐘的走法變了樣,也讓人類歷史駛入了不同的航向。 何止如此,這些神秘莫測的「短暫時刻」,讓西班牙英雄兼匪徒、探險家兼叛亂者巴爾沃亞成為人類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人,讓德國作曲家亨德爾譜寫出了盛名不衰的清唱劇《彌賽亞》,讓法國工兵上尉魯熱一夜之間成為天才而創作出了法國國歌《馬賽曲》,讓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在晚年時因失戀而一氣呵成寫下了他最著名的愛情詩篇《瑪麗恩巴德悲歌》,讓美國富翁蘇特爾轉眼家破人亡、淪為乞丐,讓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經歷了刑場而促使他深刻思想的轉變,讓美國商人菲爾德成功鋪設了第一條橫越大西洋、連接歐美兩洲的海底電報電纜,讓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風燭殘年之際憤然離家出走、逃向蒼天,讓英國著名南極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點返程中永遠安眠,讓古羅馬著名演說大師西塞羅為追求羅馬人的自由和共和而英勇赴死,也讓美國總統成為了「堂·吉訶德」。 不難發現,這些「短暫時刻」把人的命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以及人類歷史的命運緊緊交織在一起,不可分離,也無法分離。它們往往只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常常只發生在某一分鐘,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遠遠超越了時間。這就像斯蒂芬·茨威格所說的那樣,「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終將消逝的黑夜」。是的,在我看來,這些「短暫時刻」是寫給那些熠熠生輝的人的,然而也是說給全人類聽的;這些「短暫時刻」是寫給那個時代的,但也給後世留下了千古永垂的歷史經驗的瞬間。 或許,人們不禁要問,歷史究竟是由無數的「偶然性」決定還是由唯一的「必然性」決定?斯蒂芬·茨威格所展現的是英雄史觀,還是群眾史觀?不過,斯蒂芬·茨威格已經說得很充分,「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如果讀《人類簡史》能感受到夜空下的一陣雷鳴電閃,那麼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就能親歷一場當星辰退卻時留下的狂風暴雨。 不信,你可以走進這些人類歷史的「短暫時刻」。微信公眾號:每天為你讀書(mtweinidushu)
作為一個書評小白來說,曾經為了寫好一篇書評,特意去翻看了很多不錯的書評,想從中收穫一些方法,但是最終卻並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
對於愛看書的我而言,不會寫書評,就如同一個漂亮的花瓶沒有鮮花的裝飾,只能被收藏起來,而不能放在大廳里觀賞。
慶幸的是前不久筆友給我推薦了一本書,是美國博士勞拉·布朗寫的《完全寫作指南》。
勞拉博士有著三十年的寫作輔導經驗,曾在多家寫作工坊及專家協會中擔任寫作顧問,為不同的機構設計寫作培訓計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BaP7ib8rQaCaEO7jW0XZniasqfqU1kibZm1Q5TIEnXzS30qyj9ICUiaTNyJcS2cL74VK0M8OIRnN8iczAQjyE5azO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完全寫作指南》是她三十年教學經驗的集合。書中不僅教我們該如何去寫作,更是包含了各種分類寫作的技巧,並且明確的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寫作,以及不同類型的寫作中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
如果你想快速的掌握各種寫作的技巧,那這本書值得你去讀一讀。
因為書評是我現在所學習的,所以今天主要來說一說我們該如何去寫好一篇書評。
1.明確目的
寫書評的目的是針對某本書發表自己的見解,說一說這本書有多成功、多有趣。
書評能給寫書評者一個分享個人見解,分析優缺點的機會。那讀者肯定是希望能夠從書評中得到有用的信息,進而去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讀一讀這本書。
目的明確也是對自己和讀者負責。因為讀者也很忙,在這個繁忙的時代,人們都希望能夠通過最有效的方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這也是為什麼有書評存在的一個原因,不然的話讀者大可以自己去讀這一本書,自己去判斷這本書是否能夠提供他想要的價值信息。
2.讀者
除了私人日記之外,所有的作品都是有讀者的,書評更是需要讀者。
在寫一篇書評的時候,你一定要思考兩個問題:
你要給讀者哪些信息?
讀者讀完你的書評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態度?
這兩個問題都是需要你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的,只有站在讀者的角度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問題,你的書評寫出來才會有你想要的效果。
3.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也需要你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讀者希望從你的書評中獲得什麼信息?
在頭腦風暴這個過程你應當注意這麼幾點:
第一、想出的點子越多越好
第二、不要審查、不要評論
第三、接受不同尋常的想法
第四、合併改進你的點子
4.組織
你想按照什麼樣的方式將整篇書評串聯起來,讓整篇書評看起來有理有據。比如說評價一本小說,你可以先介紹小說的背景、人物,之後是觀點、情節,最後對作者的文筆進行點評。
當然這一點是沒有規定的,怎樣好怎樣來,這才是組織的真正意義所在。
5.寫初稿
寫初稿是一個需要你坐下來就能夠一次性將所有東西寫出來的過程。一氣呵成的未必是做好的,但一定是你當時最想表達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一氣呵成的把初稿完成。
6.修改
初稿可能會很長、很羅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精鍊,也有可能沒有將我們所想要表達的全部表達出來,所以我們在最後需要進行修改。
修改的時候要精鍊,細節要準確,不要留下筆誤或其他的錯誤。
上面6點,是對於寫書評的所有步驟,除了書評以外,也可以在其他的寫作中靈活運用。
最關鍵的一點是,一篇好的文章成功與否,只要包含了上述6點寫作流程即可,但是千萬不要以任何特定的順序來完成這6點。
也就是說上述6個步驟是必須的,但是順序確是隨機的,你可以根據任何你喜歡的順序來進行這6個步驟。
當然,一篇好的書評除了按照上面的6個步驟來寫,還有你需要注意的:
- 在拿到一本書的時候,你就應該決定你是否要寫這本書的書評
- 決定了要寫書評之後,在看書的時候應該邊看邊做筆記
- 書評絕大部分還是要以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主,切勿大段的摘抄書中原文。
- 最後,給書評取一個合適的名字,千萬不要直接以書籍的名字代替。
其實一篇書評寫的好與否並不難,難的是你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方法。
但是也不要因為難就懷疑你是否能寫作,塞繆爾·約翰遜說過:「只要肯努力,任何時候你都能寫作。」
所以在寫作路上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好的方法,不斷實踐,終有一天我們會寫出讓讀者叫好的作品。
END
書評書評重點在評。評需有感而發,發可選不同角度不同側重點。可以評書寫作的時代背景,可以寫作者,可以寫書中角色,可以對比的寫,可以恣意汪洋的寫,可以懷疑的寫可以點贊的寫
注意不要把書評寫成簡介。
書評顧名思義是對一本書的評價。許多人寫書評寫著寫著就會通篇皆是自己對於某個情節的感受,成為一篇全是「我覺得」的字眼的文章。書評應該是建立在對這本書充分理解上,可以摻雜個人感受但篇幅不宜過長,部分從理性角度出發去評判書中情節,繼而帶領讀者去挖掘這本書更深層的含義與理解。
最好的書評應該是像你的朋友坐在你旁邊向你介紹這本書時一樣,可以偏激可以尖銳可以批判可以表揚,因為書評、影評、樂評全都是建立在觀者的閱讀及觀賞感受上的。不帶個人感受的評論只能說是劇透而已,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重要的宗旨說三遍:
你寫出來的東西是要給人看的
你寫出來的東西是要給人看的
你寫出來的東西是要給人看的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名詞叫「自嗨文學」,意思就是寫東西雖然也到處發布,但完全沒有考慮讀者對象,純粹為滿足自己的寫作慾望而寫。寫書評儘管看起來是為了評論或是推薦,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仍舊會打開一個空白文檔就開始碼字,而忽略掉一些重要的東西。老實說,在我讀完《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之前,我也沒想到我堂堂一個從業十多年的編輯(雖然是科技書領域),搞了半天還屬於那幫不太會寫書評的書評人。
書上說, 除了日記,所有的東西寫出來都是要給人看的,是一種溝通和交流。 也就是說,要寫好書評,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就是書評的讀者對象是什麼。就拿童書繪本來說吧,很多人會覺得這一類書評十分不好寫,因為故事情節相對簡單,整體篇幅也比較短,若是只把覺得漂亮的頁面貼一下那不成了在線試讀了,毫無特色可言。
事實上,這一類的書評並不難寫,因為它的寫作群體和讀者群體幾乎重合,並且定位非常準確——家長。幾歲的孩子只知道拿到書看、玩、甚至撕,而這樣的書究竟值不值得一讀,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甚至他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他們自己是完全無法掌控的。作為家長,當然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閱讀到最優秀、最有益、最好玩的圖書而不是粗製濫造的作品,他們也是最願意接受優秀讀物推薦,最願意組團溝通交流的一個團體。
假設你給孩子買了一本繪本覺得非常好,要怎麼才能推薦給其他家長呢?又假設你誤入一本童書,翻了幾頁就覺得怒不可遏,然而遣詞造句一把一把往下薅頭髮地憋出兩百多字冷嘲熱諷往票圈一髮結果卻認同者寥寥,你要怎麼樣才能達成初衷——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是一本爛書,為什麼爛、爛在哪裡,以及怎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首先,讓我們冷靜下來。既不要因為喜悅而過度興奮,也不要因為失望而怒不可遏,站在家長(也就是我們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如果我要給我的孩子選一本書,我會挑選哪些方面?如果我看到一本書的推薦,那麼我會被哪些部分吸引?又或者,是怎樣的吐槽才會激起我的共鳴引起我的關注而不是看完之後只想抬杠?
如果你能夠將思路釐清,那麼恭喜你,就童書評論而言,你距離終點已經不遠了,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講所有值得一提的部分完完全全地展現出來,再擬一個比較吸引人——此處特指對應的讀者群體——的標題。 下面我們來看一篇推薦,作者魔雲獸,它的標題是這樣的:
開篇就非常吸引人,對於受眾的定位非常準確——英語渣。會被這類圖書吸引的家長,絕大多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語言方面不輸在起跑線上,同時又因為在工作生活中缺少環境而早早地將自己的英語還給了老師,雖然不至於大部分老一輩那樣只會說寫你好再見之類的(有時候是俄文),但至少也是那種遇見老外問路就有點犯怵的程度,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發憤圖強撿回英語,另一方面又輸給精力不濟這四個大字從而只能自嘲是英語渣。
光是一個標題就把上面這些內容全部涵蓋進去了,和孩子一起閱讀順便自己也能提高,這可真是是寶寶用好您用也好,相信很多「功利」的家長已經迫不及待點開來看全文了。
接下來看一下作者是怎麼推薦這本書的。首先是總體介紹——原版是什麼,哪家公司引進的,定價多少,有沒有折扣,短短几句便已經全部說明,還附上了封面圖片。接下去,用醒目的橙色作為標題,點出了這本書的幾個特點如下:便於記憶的合適分類、便於理解的精彩畫面、便於閱讀的漂亮排版、更富樂趣的寓教於樂、便於複習的單辭彙總,並且精選了比較典型的插圖作為說明。
這裡特別要指出的一點就是考慮到這篇文章是發布在微信的,因此讀者閱讀它的時候絕大多數會使用屏幕寬度有限的手機。作者特地將一些有特色的的細節作了放大,如下。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亮點,由此也可以看到,該篇文章的作者是站在讀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的,而不是簡單的或者一股腦兒的叫好或者憤憤不平地批評,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付出了真情實意就應該獲得認可,卻忽略了文章的閱讀對象並不會像自己一樣已經有一本書握在手裡。
有人可能會說,單詞書多麼容易歸納整理特點,那如果是那種給兩三歲孩子看的繪本怎麼辦呢,故事很簡單幾句話就說完了,總不能光挑幾頁圖片一貼了事吧,那和網站的在線試讀又有什麼區別呢?用和尚的話來說,這就是著相啊朋友們。當我們看到一篇優秀的文章,我們當然可以模仿它的思路仿寫一篇,這也是學習寫作過程中的方法之一,但是仿寫並不是照搬,需要有思考在裡面,要思考對方為什麼要這麼寫,這麼寫有什麼好處,有哪些點值得我學習,又有哪些點我這次就可以拿來利用。如果你也讀過《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那麼你一定會明白除去還有【目標】和【頭腦風暴】這兩部分同樣值得為之花時間,並且書中也已經詳細地給出了方法和步驟。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往往習慣於打開一個空白文檔就開始撓頭而不是先思考,事實上,前期準備得越是充分,寫作過程也就越是流暢。在熟悉了整個流程並且擁有了自己的轉盤使用方式之後,步驟與步驟之間的界限可能會逐漸模糊,而所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特別的應對能力和抓重點能力,不論寫什麼,都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建議所有想寫好書評的人都來看一看這本《完全寫作指南》,除了書評以及各類通常比較「撓頭」的文章比如工作小結、自我推薦等等,這本書還事無巨細介紹了各種各樣你想到沒行到的文章的寫作方法,指出了捷徑和應該避免的陷阱,甚至還有短消息應該怎麼寫的內容,是非常實用的紅寶書。
附:
1.購買鏈接:完全寫作指南(隨機贈送秘密花園速寫本) https://kdt.im/97R-Er
2.本文提到的單詞書鏈接:英語單詞大書
不要一味的讚賞不要一味的批判
推薦閱讀:
※古詩詞中有哪些看過一眼就被折服的句子?
※《冰與火之歌》有什麼經典的英文台詞?
※如何閱讀一本書_大家上圖來晒晒你的讀書筆記,學習下不同的筆記模板?
※有哪些初看不以為意,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覺得是本神作的書?
※你讀過的最實用的書是哪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