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懷念「大正時代」與國人懷念「民國時代」是否具備一定的相似性?


大正時代的特徵,在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以及思想文化的發展。

大正時代的日本,剛經歷了日俄戰爭的勝利,被西方列強承認了國際地位,明治維新的富國強兵,和列強建立對等關係之目的基本達成。而在明治時代多年推廣教育的努力之下,國民的文化水平也大幅提升,年輕人開始把目光從國家發展上轉向個人。在這個時代,大家開始討論對於個體的尊重,思考自我實現的方式,一時各家百花齊放,著名的大文學家如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小林多喜二,森鷗外都是這時期的代表。中央公論,文藝春秋等到現在還存在的雜誌,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創刊的。

而不必再為龐大的軍費發愁的政府,也開始進行各項基礎建設,稅負降低的民間恢復活力。隨著工業的發展,私營鐵路開始擴大鋪設,巴士路線大幅增加,第一家百貨公司開幕,女生開始穿著洋裝。咖哩飯,甜甜圈等西方食品漸漸流行,電話,汽車逐漸普及……。這時候的日本,混合了東方和西方的各項事物,呈現出一個特殊而燦爛的風貌。或許也是如此,有很多遊戲,漫畫都喜歡把舞台放在這個時代。

大正時期另一個特徵是民主化,所謂的「大正民主潮」。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多次民眾抗議遊行事件,訂定了普通選舉法,確認25歲以上男人的選舉權。婦女參政權以及男女平等的論爭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在政治上,政府也在民意的壓迫下逐步擺脫明治時期的藩閥政治,走向政黨政治。但很可惜,這個脆弱的政黨政治在經過多次暗殺,政變,以及軍隊的強力干涉下逐漸凋零,導致昭和時代的軍隊專政。

和民國時代相比,由於相同的時代背景,雙方當然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我並不清楚國人懷念民國時代的詳細狀況,無法做正確的評論。其實個人覺得日本也並沒有那麼懷念大正時期,可能只是因為上述的時代背景,讓許多作品以這個時代為舞台,而日本近代文學又是從大正時期蓬勃發展的,所以給人這種印象吧。


我覺得這個命題是似是而非的.

日本的大正和中國的民國,完全是不同內容的社會.兩者可以牽強附會,但應該是缺少共性的.


懷念?這事情是有的。

因為缺什麼,就得補什麼。

懷念不是為了緬懷過去,而是為了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懷念民國「這個問題本身是即對又錯的大而化之的問題。

民眾懷念民國,懷念的是民國比現在好的地方,可沒有人懷念民國不如現在的地方呢。

某些答案扯到地主軍閥懷念民國,是不通人性純屬扯淡的。因為那些後代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光聽祖先說兩句?還不如讀書看報的效果好呢。

民國哪些方面比中國好呢?

第一:自由。

第二:環境。

第三:風氣。

就這一點來看,日本人懷念大正時代也是一樣的。他們並不是經歷過那個時代,而是受到現時社會和政府的壓迫,生活中有諸般不易之處,而當你碰巧發現歷史上以前的人們是沒有你現在碰到的這些問題的時候,你的情感自然地就噴湧向那個已然不在的年代。

例證參見現在的人們對於改革開放前」民眾道德「」社會風氣「」路不拾遺「的緬懷。可沒有人緬懷改革開放前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呢。


不請自來~完全原創~長文慎入~

首先,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以來就是中國的大正時代,而我們正處於這個大正時代。再過一些年,我們會進入老齡化社會,經濟增長會放緩,人民生活水平也許不會下降,但長時間保持不變。就像今天的日本,到時候我們就會像今天的日本人一樣懷念大正時代了。

很多人說今天的我們浮躁,所有人都一門心思賺錢。這的確是事實。可是什麼樣的社會才造成了我們的浮躁呢?其實就是因為經濟增長快。一個人只要肯努力,就能發財,甚至一夜暴富。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當然都想發財,都往能賺錢的行業涌。而能賺錢的行業又在不斷變化,於是大家也不斷改行,名曰跟上時代的步伐,於是一來二去就浮躁了。在這樣一個社會裡,停下來思考為什麼我們這麼浮躁的人,一小部分是先賢智者,大部分是恰好沒有賺到錢的人~~~

從前我覺得中國人浮躁是民族性格,還找到好多史實資料來佐證自己。後來我到了日本,到了台灣,到了歐洲。我才明白為什麼他們的文藝能百花齊放,他們的匠人能精益求精。說白了,在這些社會,無論一個人有多努力,多勤奮,只要你出身是普通人,你幾乎不可能發財,不可能脫離原來的階級進入上層階級。但是另一方面,你又不會餓死,你的生活水平就是長時間保持不變。這個時候人就不浮躁了,娛樂界,文藝界就開始百花齊放了。匠人精神就開始廣為流傳了。

試想你是一個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裡的,做了一個程序員。你根本沒有機會創業,工資也常年不漲,生活水平始終不變。你也不會被辭退。那麼這會有兩個結果,第一,你肯定不加班,朝九晚五,下班就找地方釣魚去。第二,你的物質生活長期沒有改變,就導致你忽略了物質生活,你也不會對你的孩子寄託什麼希望。因為你知道他長大了生活也不會和你今天有什麼不同。但人是要靠希望支撐生活的。你全部的希望就是明天我要寫出更漂亮,更高效的代碼。這就是匠人精神啊。。。

如今的日本,歐洲,還有澳洲,就是這樣的社會,工會天天罷工要漲工資,只要他們不鬧,工資就絕對不漲。即便是新興產業,科技行業年工資增長率有個1~2%就到頭了~~~再看國內某些行業,年增長20%都算少。。。

回頭說大正時代的日本,九十年代的台灣,維多利亞時期的不列顛,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美國,比今天的我們浮躁到不知哪裡去了,經濟增長一放緩,社會立刻就不浮躁了。。。

再回頭說說為什麼今天這麼浮躁的我們會懷念民國。我不同意上面的說法只有當時既得利益者的遺老遺少才懷念民國。民國是一個大時代,有值得懷念的地方,另外懷念一個時代並不等於想要回到那個時代,而是想從那個時代找到遺失的東西。對大時代的懷念也是各國人都有的。日本幕末時代也是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但越是這樣的時代越是百家爭鳴,而今日本的各類作品中再提到幕末時代也會冠以浪漫之名。二十年代的美國,費茲傑拉德那些連載小說大多也都是南北戰爭YY文,陽光之下並無新事。

如今我們懷念民國,並不是懷念大饑荒,懷念餓殍於野,十室九空。而是懷念那個時代中一小波文人名士的儒雅風流,一小波愛國志士的轟轟烈烈。相比那個時代普遍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們而言,這些人確實只是少部分人。但這少部分人就是今天我們應該看到的那個年代的主旋律,他們思想之深邃,理想之偉大,後世吾輩鮮有能比肩者。而鑄就他們的就是那個時代民眾的苦難。正所謂深沉的黑夜才能鑄就璀璨的群星,他們是中華民族以極大的代價換來的瑰寶,應該被人們永世懷念。

總是有無數人強調民國時代的各種統計數字,每年餓死多少多少人,多少文盲什麼的。這誠然是事實,假如今天我們可以選擇歷史,把民國時代變成一個豐衣足食,但是沒有胡適蔡元培,魯迅徐志摩,也沒有孫中山宋教仁,蔣介石MZD的時代,我們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這樣一個時代。但歷史沒得選擇,那樣一段既慘痛又壯麗的歷史就是發生了,擺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歷史表現的就是我們的自信和勇氣。日本蕞爾小國,不敢正視歷史也很正常。我泱泱中華既要直面從前的黑夜,吸取教訓。也要懷念黑夜中璀璨的星空。這才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大國自信的體現。

不單單是民國,即使是如今我們普遍批判的十年浩劫時期,也不儘是一無是處,拋去成見,我們也能從那段歷史中找到隱忍與堅強,找到無數人性的閃光。每個時代都不只有一個主旋律,我們越自信,能看到的就越多。每個過去的時代都有值得總結教訓與值得懷念的光輝。哪個部分才是時代的主旋律,並不取決於哪個時代。而取決於今天的人們。


後人會懷念江湖時代

1.相對自由的言論環境,比之當下,當年社會言論能推動廢棄收容制度、反對綠壩,儘管現實里依舊是原子化個人,人民的網路參與議政熱情很高,至少刪貼、政治敏感也沒有現在這麼頻繁,黑煤礦、違法拆遷事件基本都有曝光而不是連曝光都沒有就被刪貼(河南官商嫖宿處女)。google退出中國可是google hk依然可以用,包括wiki、dropbox、instgram等等。韓寒、南方周末等等一些發聲渠道,幾乎是那個時代的標誌。回顧這一段,反而會感慨我們如何一步步失去自由,成為兩腳羊,無論是現實還是網路。

2.國運上升期,尤其是2000-2012,有句話叫「一年一個樣」,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即便是鄉鎮、農村也是日新月異。

3.經濟高速發展

最重要的一點,江湖時代是真正的中國夢時代,一個社會各個方面野蠻生長的時代,90後尤其是沿海發達省份,都曾體驗家裡從無到有,從一貧如洗到小康、中產。


距離產生美。 —— 黑格爾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楚是哪些人在懷念那個時代。會懷念某個時代的人,必然是那個時代能夠給予他們現在所無法得到的好處,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轉篇文章,我覺的說的比較透徹,大家可以一閱

小說:城管無敵獨家首發/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小說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在懷念民國?

老百姓嗎?

很多公共知識分子總喜歡拿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三千萬人」來給共黨抹黑,殊不知民國年代的此類饑荒更是家常便飯。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就曾經統計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700萬人死於飢餓。整個民國時代更是累計餓死過2億以上的人口。遇到災荒年頭,上海街頭每天都要用卡車運走成百具的「路倒」屍體,有時候卡車上堆疊的屍體太多,在拐彎的時候把屍體甩了下去,司機也沒有發覺。於是,路邊店鋪的老闆早上一開門,就看到門口多了具殭屍……

  那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比現在非洲人的平均壽命高5歲。而到了1979年,中國人均壽命是68歲,比同一年代的印度人高14歲。試問那些把民國時代吹上天,把當代中國踩下地的公共知識分子們,莫非你印象中的老家常逃荒?時常要賣兒賣女?鄉親們一輩子從不刷牙?既不通電,又無自來水,連熱水瓶都沒有?一人分不到一床被子?

所以很顯然不是百姓!

我想起了一件事

在西藏叛亂被平定之後,許多舊西藏奴隸主貴族流亡印度。由於得到了歐美反華勢力的財力支持,他們的後裔們有一部分混得不錯,在那些「海外人權組織」裡面充當宣傳喉舌。

  前幾年,曾經有一位身為舊西藏農奴主後裔的女作家,在接受西方記者採訪的時候,拿出自己的一本作品進行宣傳,回憶自己幼時養尊處優的生活,大談特談舊西藏的精神生活是如何的崇高淳樸,喇嘛們是何等的聖潔無私,奴隸主們是多麼的溫和仁慈,貴族少爺們是如何的英俊瀟洒,有情有義。而莊園里的那些農奴,在她的筆下總是又懶又饞,整天不肯好好乾活,就知道琢磨著如何偷吃農奴主倉庫里的食物。

  ——看到這裡我就納悶了,既然舊西藏是如此的幸福和諧,為什麼這些「仁慈」的奴隸主們,在莊稼收穫之後,按戶頭分配給農奴的口糧,總是這麼少,以至於每年冬天都要餓死一堆人?

  至於那些剝人皮、點天燈、殺人祭天和用少女腿骨做法器的獵奇傳聞,這位女作家總是避而不談,實在避不開了,就說這是多少年傳承下來的宗教習俗,「文化背景不同」。要「區別看待」,「尊重地方傳統」!

  ——按照這種說法,日本是否還應該尊重古代蓋房子要埋人柱祭神的傳統,每蓋一座摩天大樓就往地基里活埋一個少女下去?

  在她的書里,還寫了一個反映農奴「忘恩負義」的故事。大致上就是在某一年的冬天,有一個奴隸女娃的家裡沒有了糧食,全家都快要餓死了,只好偷偷潛入到她家的莊園,偷吃倉庫里的食物,結果手腳不夠敏捷,被莊園里的打手們給發現和逮住了——於是,她的爹娘兄弟都被活活打碎了腦袋喂狗。

  輪到她的時候,被這位當時還是貴族小姐的女作家(或者是她的姐妹之類,記得不太清楚了)給發現了,由於看著這個預定被打死喂狗的小姑娘實在可憐,所以就下令饒了她一條命,讓她在莊園里干雜活,也算是賞了一口飯吃。女作家還為此頗為自得,以為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誰知過了沒多久,西藏叛亂爆發,一隊解放軍打到了莊園外邊。這個奴隸女娃不但沒有誓死抵抗來報答「大恩」,反而帶頭砸死了一個管家,打開大門「投敵」……在這位女作家看來,可真是十惡不赦啊!

  以大陸讀者的眼光來看,在這位藏族女作家的筆下,基本上就是滿篇的顛倒黑白——不勞而獲的奴隸主和喇嘛,永遠都是正義高尚的完美聖人,而辛苦賣力的農奴和漢人則都是卑鄙陰險的無恥惡鬼。硬是把一個土地貧瘠、環境惡劣、殘酷血腥、愚昧野蠻的人間地獄,描繪成了如天堂般美好幸福的「香格里拉」!

  偏偏如此荒唐的文字,在西方世界居然還廣受吹捧,並且被認為是被共產黨掩蓋的事實真相!

沒辦法,經過美國和西歐各國官方的長期宣揚,「西藏應當獨立」已經成了大部分西方人心目中不可質疑的絕對真理。大家可以看看龍騰網上的翻譯轉載,一提起有關中國的話題,就會有許多外國網民馬上扯出西藏的事情……按照這些「海外人權機構」的宣揚,西藏人正強烈渴望著回歸農奴制的「美好時代」,繼續給那些流亡在外的老爺和喇嘛們效勞——在這裡就不談民主和人權,只講傳統了!

  總之,請大家明白一件事,這個世界上主要媒體的話語權,目前依然掌握在美國華爾街的大財團手中。

  美國認為你幸福,你就是天天挨炸彈、餓肚皮、住難民營、把女兒賣去當雛妓,也是幸福!美國認為你悲慘,你就是人人住洋房、開小車、吃滿漢全席,也是悲慘!美國認為你是民主,你就是搞終身執政制、世襲君主制甚至奴隸制,也是民主!美國認為你是獨裁,你就是全國一人一票選出來,任期四年不得連任,也是獨裁!千萬莫要忘記了!

  事實上,西方的媒體霸權涉及許多方面,不僅是在國際政治上如此,甚至還包括自然科學的範圍!

  例如在丹麥哥本哈根的世界氣候會議上,就捅出過這樣荒誕的簍子——美英兩國說世界氣候在變暖,這世界氣候就一定是在變暖。哪怕這些從英國某個三流大學拿出的「科學數據」被證明都是捏造的,哪怕大家在百年未遇的嚴寒之中都快凍死了,這個世界的氣候依然一定在變暖!否則就是這個世界出問題了!

  (講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一個笑話,傳說在美國獨立戰爭勝利,英國戰敗之後,喬治三世國王看到宮裡居然還在用富蘭克林這個逆賊發明的避雷針,頓時大為惱怒,下令把避雷針的尖端改成圓球狀。學者們苦勸說這不符合科學定理,喬治三世怒罵道:我是國王,一切科學定理在英格蘭都得聽我的安排!

  如果把這句話改成「我是美國,一切科學和歷史在地球上都得聽我的安排!」會不會很貼切?)

  回到正題,無論這位流亡者女作家寫得再怎麼煽情感人,再怎麼天花亂墜。青藏高原上那些好不容易翻身得解放的奴隸娃子,不管是否有分裂國家的傾向,恐怕都不會願意讓這些「仁慈的」主子們重返高原,繼續將他們剝皮抽筋點天燈,每年餓死一堆人,然後再流幾滴憐憫的眼淚,念幾句超度的經文的。

  ——奴隸社會是奴隸主的天堂、奴隸的地獄。而筆杆子則被掌握在奴隸主的手裡……

  放到民國時代,也是一樣:對於勞苦大眾來說,那是地獄;而對於少數「精英」來說,那是天堂!

  有人說,這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那就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印度的新德里有個女教授,家裡很有錢,雇了很多個僕人。她在博客日誌上寫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噓自己家對待僕人是何等的仁慈寬厚——具體來說,就是允許僕人在不當班的時候,和她一起在客廳里看大屏幕液晶電視上播放的美國肥皂劇。

  但問題是,在看電視的時候,女教授她自己獨自坐在沙發上,僕人卻必須跪在地板上。而那張長沙發最起碼可以坐得下四五個人,旁邊還有幾張靠背椅……可僕人們卻不能坐,因為他們是低種姓族群。

  這要是放在我們中國,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事情——你讓你家裡的保姆有凳子不許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電視試試看,人家不氣死才怪!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人格侮辱,在當今這個號稱「民主自由」的印度社會,都已經算是寬容的表現。

  中國的老闆們或許會對這種不平等的社會氛圍很喜歡,但是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會憤怒得要爆炸了!

所以,地主會懷念民國,軍閥後代會懷念民國,奴隸主會懷念民國,他們都是民國的既得利益者,處於高高在上的剝削階級,在現在看到以前的泥腿子爬到他們的頭上作威作福,他們又怎麼能不憤怒,怎麼能不懷念民國時代!


不知為何,中日兩國歷史時代節點竟如此契合

同光中興 明治時代

北洋時代 大正時代

黃俄時代 昭和時代

黃俄末年 平成時代

估計平成結束的時候,黃俄就要完蛋了


因為近代日本也就是白痴大正時代比較安生一點啊!


首先題主需要分清,真正被人懷念的民國是五色旗時代的民國,而絕不會是青天白日旗的民國


後人會懷念江湖時代


然而國人並不懷念民國時代。


推薦閱讀:

日本人拿到錢之後作切菜的動作是什麼意思?
日本歷來的幕府為什麼不推翻天皇?
對於民憤極大的大名,幕府有什麼處理辦法嗎?
日本有哪些政黨,各自有什麼特點?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文化 | 中華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