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貢獻了如此多的知識精英,卻在國家決策上面如此愚蠢,捲入了兩場打不贏的世界大戰?
從1900到1945,德國人拿到了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物理獎,三分之一的化學獎。幾個對人類歷史影響很大的發明和理論都是德國人完成的,比如合成氨,比如量子力學(德國人的參與程度非常高),比如相對論。應該可以說,德國人的確貢獻如此多的知識精英,雖然這是個假象,因為很多得獎的,其實是猶太人。
遺憾的是,這些知識精英很少能夠參與國家的決策,發明了合成氨的哈勃,一戰時努力地為德國人開發毒氣,最後死在去往以色列的途中。這些知識精英,沒能夠阻止德國人發動戰爭,很多時候,自己也成了戰爭的犧牲品。與之相反的,英國人和美國人的知識精英在二戰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曼哈頓工程和德軍密碼的破譯就可以看出來。至於知識精英能否做出對於國家有利的決策,我們得相信他們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不要過分相信,畢竟軍國的精英參謀們既能策划出9.18,也能發動珍珠港。因為一個國家的知識精英,應該是多樣化的,互相制約的,否則,一段時期的成功,往往是更大失敗的鋪墊而已。為什麼德國人在那個年代如此暴殄天物,不能人盡其才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推廣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需要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體制,才能始終把我們國家最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放在決策者的位子上,具體到每個人,我們該建立一種什麼樣的價值觀,具體如何做,才能建立這套制度。
在英法作為世界超強的世界,德國能夠安心做永遠的小弟嗎?你別說德國和日本傻,現在一個是做了幾十年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一個是名符其實的歐洲盟主。不打?那就是波蘭和印度啦
正是因為有實力,才敢打仗。而且需要注意,一戰並不是德國主動挑起的。而是歐洲各個帝國一系列矛盾導致,而德國的參戰讓英法坐不住了,所以平衡瞬間崩塌之後變成了世界大戰。二戰是作為對一戰各種施加在德國身上條約的報復。再加上希特勒的癲狂想法。最後開弓沒有回頭箭,只好一路打下去了
德意志崛起的時間太晚,哈布斯堡太廢,以至於有實力稱霸歐洲時,碰上了美國佬橫插一腳。至於兩次世界大戰誰先挑起的,誰對誰宣戰並不重要,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參戰後,雙方的實力就不對等了。
上次看歐洲杯,一個朋友對德國做出了評價:用哲學忽悠別人,用科學發展自己。
首先這個問題要看到的一點就是德國的歷史,他位於歐洲大陸較為中心的地帶,四面都有鄰國,所以歷史上就少不了衝突。德意志在歷史上是由超多的鬆散的聯邦組成的,而且歷史上除了少有的幾位有作為的君主出現以外,大部分的城邦都一直處於被虐狀態。所以評價當時的德意志是苦大仇深也不為過。知道普魯士的崛起,李斯特等人提出的關稅同盟一步步加深鬆散城邦的聯繫,德意志才第一次以真正意義的國家的姿態站在世界面前。加上剛崛起沒多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還沒建立就輸了一戰,又開始被欺辱的歲月,這給民族主義提供了非常好生長的土壤。 一個長期被揍的人,突然掌握了一身本事後我覺得第一件要做的事兒很可能就是報仇。其次,德國準確的說是在普魯士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普魯士這個國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尚武,容克貴族子弟乃至皇子都是要在軍營里成長的,這就使得他們身上一直流淌著好戰的血液。最後一點想說的是德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應該能排在歐洲第一了,從基礎教育到洪堡大學的建立,這樣子對於教育的重視才給德國能培養那麼多優秀的人才提供了土壤。那個年代的歐洲沒有一個國家能在教育和危機感方面超過德國。我就此三點反觀我們國家。第一點,我們國家和德國其實有些相似,特別是近代以來我們歷次被列強入侵導致至今這種屈辱感仍未被洗掉,雖然說我們戰勝了日本,但是我們也知道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或者說是美國的參戰加速了勝利的節奏。所以很多人內心並不覺得我們是嚴格意義的戰勝了日本。更別提從英法入侵到八個國聯軍入侵那個階段輸的慘不忍睹的局面了。加上影視劇的宣傳,我們國家仇日情緒很嚴重。所以以當年『德法』的關係來反觀『』中日『』當今的關係也有一定現實意義。第二點尚武這方面來說,我個人感覺基本從唐朝結束以後,經過宋朝一代代皇帝去『』尚武『』化,我國人的性格中已經沒有了好戰和尚武的基因。個人感覺中國真的是『』熱愛和平的國家『』,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確很符合我們的性格。最後一點,雖然我們國家近來也非常重視教育,但是畢竟經歷過『』失去的三十年『』 。 所以這種教育的斷代體現的非常明顯。如果我們國家想要在科學領域和西方國家齊頭並進,我個人感覺還需要很長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我們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有問題。延續了千年的『』死記硬背『』 並沒有被所謂的『』素質『』教育很好的改變。 且我個人認為所謂的『』素質『』 教育並不是作業少一點,課餘生活豐富一點,老師和藹一點這樣就夠了。最最最重要的是從教材和應試模式入手去改變。真正將『』critical thinking"" 融入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去否定權威的話就沒有日心說。最後回歸到樓主的問題,個人感覺並沒有任何一套制度可以遵循以將最有解決問題的人放在他的位置上。但是有制度可以將約束那些錯誤的決策。而這制度的基礎我覺得就是回歸教育,而教育基礎就是『』 批判性思維『』。
首先說,二戰是德國打不贏的嗎?當希特勒攻下法國,整個歐洲大陸臣服在他腳下的一瞬間的時候,一個千年帝國的曙光微亮。當有人鼓吹納粹必敗之時,必須看到,最後的勝利者之一——蘇聯的國內體制和德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勝利後對東歐造成的損害比起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人類對正義的追求容忍了蘇聯 70 年。二戰真的是勝負只在一瞬間。
德國和日本發動戰爭,最大的問題是英法。英法對德國在一戰之後的行徑(索取高額戰爭賠款,建立封閉的關稅區妨礙自由貿易)讓法國元帥在二戰前幾十年就說出了「這不是停戰,是三十年的休戰」。
德國最後的失敗,在於希特勒後期一系列的決策失誤。包括他對猶太人變態的處置讓很多德國人都驚訝於在此事上浪費的資源——整列的火車,無數的技術資源,僅僅為了處死一個已經被洗劫一空的民族。包括德國在烏克蘭佔領問題上的一些錯誤。包括他對英國戰略轟炸目標的不堅定。
德國的失敗,也在於它的對手,丘吉爾的理想主義。希特勒的想法是允許英國的全球殖民帝國繼續存在,和自己治下的歐陸共同存在。而丘吉爾卻不允許。事實證明,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丘吉爾的設想——英帝國崩潰了,而這是丘吉爾始料未及並且螳臂當車般痛苦阻止過的。在有些人看來,英國未必是二戰的勝利者。而如果當年英國的領導人不是丘吉爾,與希特勒的歐洲和談未必不是一種選擇。
最後,德國的失敗,是實質上的成功。德國的戰爭策源根本在於青年一代看不到國家的希望。德國需要生存空間。要從法國、波蘭、蘇聯身上割取,根本在於德國認為無望撼動英帝國。同樣,日本妄圖建立東亞圈,也是認為無望撼動英帝國。二戰的結果是英帝國崩潰。儘管日本和德國付出了人員,經濟和領土的慘痛代價,但是在戰後體系中,再也沒有國家敢於奪走德日的發展希望。反而是英國失去了大批海外殖民地之後經濟日益衰敗。
2014-05-20:最後再總結一下:德國失敗,只是個細節問題,不是歷史的必然。為什麼說是細節呢,因為蘇聯贏了,蘇聯這個邪惡的代表贏了,蘇聯這個吞併領土的政權延續了 70 年。有這個實證,說什麼歷史的必然都站不住腳。先不說一戰是不是德國人策動的。
當時德國統治集團可能認為發動戰爭可以得到得到切實的利益,從意識形態上,戰勝可以提高德國人的世界地位,到實際的所謂的拉動經濟。這些都夠成了不壓制動員戰爭的理由。一句話,他們認為能打贏,而且打贏好處多多。根據普法戰爭和一戰的記錄,德國人的確能打。
但是,那個是瘋狂而又極端的年代,20世紀初的技術革命使得戰爭的規模呈摩爾定律式的增長。德國人在普法戰爭以及一戰的經驗,很可能已經不適用於更大規模的全球戰爭,而全球戰爭的勝利在某種程度是資源和管理來決定的,誰能在調動更大規模的資源,誰能更高效地組織管理這些資源將其投入戰場,誰才能打贏那場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發展就體現了當時的趨勢。很不幸,德國人恐怕已然停留在區域衝突的地位,因為他們的組織配置資源的能力還沒有到達全球性的地步,相比之下,美國和蘇聯由於天然的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內生出來的調配資源的力量越是到戰爭後期,越能體現出來。而且,顯然,德國人沒考慮打輸了會是什麼後果,一戰的經驗告訴他們,打輸了最多賠錢,吐出來和法國的爭議區域,估計根本沒仔細考慮過一場代價巨大的世界大戰之後,戰敗國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事實上,能夠貢獻出那麼多知識精英的國家是不可能沒有人考慮過上面的問題的,問題在於,那些真正理解全球戰爭的精英們,在二戰爆發前期,對於國家的決策能夠有多大的發言權?山本五十六能阻止日本向美國宣戰么,即便他知道最後肯定輸,即便他知道會輸,他能想到日本人在後面幾十年里裡面連國家防務都要交給美國人么?德國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這樣。
說白了就是,統治階層和精英階層的錯位導致了德國人捲入了兩場打不贏的世界大戰。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在那個極端瘋狂擴張的年代,很難意識得到自己在干蠢事的。
最後補充一句,英美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凱恩斯,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並舉,在任何國家級層面的問題上,都有世界級的專家提供諮詢。而同時期的德國,日本,在經濟學領域,由於是後進國家,這方面非常欠缺,很多決策從更大的角度來看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問題。
不平衡的發展,在應對全球衝突的時候,早晚會吃苦頭的。因為發展。歷史從來都是成王敗寇,如果德國贏了,歷史對世界大戰的描述會是另一回事兒~德國發動一戰的主要動機:商品經濟迅速發展,海外市場被英法老牌殖民帝國瓜分,德國經濟政治地位發展受到挑戰。二戰:經濟危機的轉嫁。為了生存和發展,德國發動戰爭。
發動戰爭從來和科學發展水平無關,這些「知識精英」在戰爭中恐怕起得作用更大,他們為戰爭出謀劃策,研究武器。
發動戰爭從來沒有所謂道義,宋國的「仁義之師」被當做笑話流傳。從來都是,只有永遠的利益。個人的理解。這個問法有點不妥,打不贏的戰爭是我們後人的看法,當時的德國人可能不是這樣認為,而且戰爭初期的形勢對德有利,確定了優勢。戰爭的原因也不是單方面的。一戰後,德國外長在接受《凡爾賽和約》文本時,被規定不得口頭辯論,仍然發言說:人們要求我們承認我們是戰爭的唯一禍首,我本人要是這樣承認,那就是撒謊。知識精英是在學術上的,政治精英是政治方面,產生知識精英的社會歷史條件不一定就能產生政治精英,而且政治受影響的因素很多,不可預見性更強,也不是僅靠少數人可以左右的,
種族天賦:提起筆來拷問人類,抓起槍來拷打人類。
-- -- -- -- -- -- -- --
首先,必須指出,德國並不是「捲入」二戰,而是發動二戰。他是始作俑者。如果德國沒有在39年把整個歐洲拖入戰爭,日本和義大利都不具備獨自撼動世界的能力。發動二戰的起因、過程,資料與分析太多了,大家完全可以自主查一查。相比之下,這個進程中,我更關注的是政治的意義。
說知識精英治國一定能夠帶來更高的效率,這個判斷顯得有些偏頗。
治國之人固然重要,制度本身也很重要。德國並不是沒有反對種族清洗、反對開戰的人。但是在納粹的管制下,他們不但不能出聲,最後也只好高聲喊著納粹的口號,為了活命。或者像愛因斯坦那樣逃難,或者選擇集體失語。「起初他們迫害共產黨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馬克思的信徒。」
「後來他們迫害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日耳曼人。」「再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牧師。」「最後他們迫害到我頭上,我環顧四周,卻再也沒有人能為我說話。」
儘管如此,德國仍然不乏反抗納粹的正義之士。
消極抵抗的,如《辛德勒的名單》所描述的那些平凡人。更加激進的,如「7·20陰謀」當中參與刺殺希特勒的眾多德軍軍官。但即使如此,他們都只能局部努力,無法將這個走上錯誤道路的國家拖出深淵。擁有優秀能力的人,放在壞制度下,只能讓世界變得更壞。
傳統的獨裁者,只是讓一般人不說話,比如你瞧不起國王,說「國王是豬」就要治罪。民粹主義更進一步,所有人都必須說統一的話,高歌偉大元首,沉默的權利也被剝奪了。當民族命運系在一人頭上之時,便是悲劇的開始。二戰只是讓這個糟糕的制度更早崩潰,德國付出了三軸心國中最為慘痛的代價。但他也是反省最徹底的,戰後恢複發展最驚人的。
不能從結果推論,他們有必勝條件才動手,和被動參戰國不一樣。
這兩場戰爭都有他們必須打而且自認能穩贏的前期階段。
另外,兩場戰爭互相牽扯,由於一戰的敗局,導致德國一定會發起或捲入二戰。開戰後也一度節節贏了,但隨著戰期的加長和一些政治上的意外,尤其是預設盟友的不濟和背叛,以及一些預設中立者的參戰,加上天氣和戰期、戰線過長,導致了最終的敗局。
這個過程比較像在賭桌邊上坐得越久就越會以敗局告終。一開始的輸家選擇硬扛,直到拖垮贏家。這並不能說明贏家蠢……只是他陷入了實在無法脫身的僵局。因為這些知識精英們一開始是支持戰爭的。
答主沒有聽說過《九十三人宣言》嗎?一九一四年,戰爭打響之後的九十三名德國知識分子在一份宣言上簽字,回答的正是答主這個問題。(Manifesto of the Ninety-Three)我從英譯本轉譯一段:
It is not true that the combat against our so-called militarism is not a combat against our civilization, as our enemies hypocritically pretend it is. Were it not for German militarism, German civilization would long since have been extirpated.
我國的敵人偽善地假裝與他們所謂的德意志軍國主義作戰並不是與德意志文明作戰,這不是真相。如果沒有德意志軍國主義,德意志文明會在很久以前就被異族滅絕了。
這個論調大家熟悉嗎?讓我多少有些吃驚的是,在這個宣言上簽字的德國學者並不是金燦榮、何新、孔慶東這個級別的學界邊緣人士(無貶義),而是德高望重的學界泰斗:馬克斯·普朗克、弗里茨·哈珀、漢斯·托馬、威廉·馮特、威廉·文德爾班、里夏德·威爾施泰特、阿道夫·馮·拜爾、彼得·貝倫斯、 埃米爾·馮·貝林、盧約·布連塔諾、恩斯特·海克爾,等等等。
為什麼?為什麼這些智慧過於常人的學者會支持一場讓德國鮮血流乾的戰爭?
因為被欺負怕了。
從三十年戰爭開始,歷經法國革命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法國革命戰爭、拿破崙戰爭……每一次都是英法俄等歐洲列強在德意志領土上逐鹿中原,受苦的只能是夾在中間的德國。
更重要的是這些歐洲大國還利用德意志的邦國林立,搞分而治之。當然一套把戲玩太久了,總有失靈的一天。拿破崙三世向普魯士宣戰的時候,習慣性地自以為那些德國西部和南部的小國一定會為了自身的生存,聯合法國來擺脫普魯士的束縛。但沒想到這些國家並不恐懼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反而對老拿破崙時代上繳的貢金記憶猶新,於是他們聯合普魯士打了一場抗法戰爭。
我想一戰肇始時的這種愛國主義情緒也是對歐洲其他列強主宰德國命運多年的一種反彈。
至於二戰,只不過是一戰形勢發展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罷了。社會浪潮在那裡,學者們即使不支持,也沒有什麼用了。
==========================================================================另外,德國的稱霸歐洲和英法等國的殖民擴張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為了給自己新興的工業經濟找一個俘虜市場罷了。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歐洲文明的中心,她在思想和藝術領域的成就很少國家能匹敵,但沒有幾個英國知識精英反對這種殖民擴張,相反還有像吉卜林這種詩人來為大英帝國張目。
同理,德國的知識精英為什麼要反對德國對鄰國的戰爭呢?
德國之所以會失敗並且作為「壞蛋」的典型,就在於他把英、法、俄(蘇)、美、日、奧斯曼土耳其等列強在殖民地做的事情搬到本屬「文明世界」的中歐和西歐來。如果中國也拿了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獎、三分之一的化學獎,量子力學也誕生在中國,社會主義起源於中國,人類重要的理論成果都出自中國,我們有黑格爾、馬克思、愛因斯坦、貝多芬、莫扎特、歌德、弗洛伊德等等無數偉大的歷史名人,估計我們也會民族自豪感爆棚。
但問題是,歐盟、俄羅斯、美國在統治這個世界,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難道不想著發動一場戰爭挑戰一下老牌國家?
但問題是,外蒙古、外興安嶺、台灣都未回歸,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難道不想發動一場大戰奪回屬於我們自己的領土?古埃及、羅馬帝國,這幾個貢獻了如此多知識精英的國家,竟然滅亡了。
戰爭和國家決策都是深受經濟、社會、文化乃至偶然性因素影響的。在這些長期醞釀的因素麵前,國家決策是相當被動的。
首先,德國曾多次受益於戰爭。統一的德國是普魯士主導的。從條頓騎士團開始,普魯士就有軍國主義傳統。大地主階級的容克貴族需要通過戰爭來獲得土地,並幫助子弟晉陞。從18世紀的腓特烈大帝開始,普魯士不斷通過戰爭,獲得了農耕土地和工商業發達地區,如西里西亞和魯爾區。可以說,普魯士相當善於用戰爭為自己獲得利益。在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過程中,先戰勝奧地利,成為德國統一的領頭羊,再打敗歐陸霸主法國,獲得富饒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工商階級依然保持了同樣的樂觀。
其次,德國是19世紀浪漫主義的發源地。18世紀之前,日耳曼地區其實相當落後,遠遠比不上統一的民族國家,如法國和英國,也比不上海外霸主,如葡萄牙和荷蘭。在文化方面,德意志文化一直也很受鄙視。腓特烈大帝本人甚至只願意在自己的宮廷說法語。到了19世紀,德國開始了浪漫主義運動,追溯自己的民族源頭,尋找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許多偉大的哲學家、音樂家、畫家都為此做出貢獻。但熱情的浪漫主義和盲目的愛國主義混合在一起,成為未來戰爭和法西斯主義的一大根源。
最後,一場戰爭的開始充滿了偶然性,不是說避免就可以避免的。如果不是威廉二世的海軍發展計劃,一戰前的德國不至於陷入和英國的軍備競賽。如果一戰前的德國沒有猶豫與俄國的同盟協定,也不至於失去和俄國這一盟友。如果巴黎和會的條款沒有那麼苛刻,德國也不至於培植出納粹主義。如果不是美國的大蕭條,希特勒就難以上台。
=======================================================
兩次世界大戰對於德國來說,也並不是註定打不贏的。雖然德國國力比不上美蘇英,但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爭例子比比皆是。德國在二戰中也錯過了許多可以制勝的機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在早期失去了機動性,陷入了兩線消耗。然而德國並非沒有機會。俄國十月革命後就退出了戰爭。德國從東線戰場解放後,其實獲得了相當大的優勢。但德國的潛艇封鎖惹怒了美國,導致美國參戰,抵消了德國從東線戰場獲得的優勢。最終國內的動蕩不安,導致了德皇的退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坦克戰術取得前期優勢,法國慘敗。這本來是很好的機會,但德國錯過了敦刻爾克全殲和對英登陸戰的好機會。在東線戰場上,德國三路出擊的計劃太託大,既無法攻克指揮中心莫斯科,也沒有獲得南線重要的油田。
二戰中的德、意、日也不團結,缺少合作計劃,甚至相互拖後腿。墨索里尼的猜疑讓隆美爾難以在北非戰場獲得充分的兵力和補給。日本對俄的退縮,讓斯大林可以放心的把西伯利亞的部隊調往西線。日本的珍珠港偷襲,更是捅了個大馬蜂窩。
========================================================
至於知識精英的問題,就更難說了。
希特勒清洗了不少猶太知識分子,確實可惜。但蘇聯對知識階級的清洗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知識精英在政治面前其實非常弱小。如果說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大部分人都還是和政府合作的,即使最終要走向戰爭。畢竟,他們需要工作和生存。這些人大多時候被政治領袖當做工具,並沒有什麼參與國家決策的機會。如果說哲學和社會學思潮,則往往包含著對立的流派。政治領袖只會挑選對自己有利的一派,例如希特勒挑選了尼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即使英美,進行政治決策的也絕非知識精英。
政治本身就是高度專業化的職業,雖然很多人認為政治領袖很沒有技術含量。但長期積累的名譽、組織能力、宣傳能力和謹慎的態度,絕對不是天生的能力那麼簡單。即使把知識精英推到國家神器前,這些知識精英的治國能力如何,也是存疑的。最近的幾個學者治國的案例,也並不成功。到底誰適合做決策,絕對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題那麼簡單。
至於原子彈對戰局的意義,也相當有爭議。畢竟曼哈頓計划到了1945年才成功,當時軸心國已經在戰略上失敗。原子彈投放的相當大一部分意義,是震懾蘇聯,雖然震懾的目的也沒怎麼達到。
========================================================
戰爭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富戲劇性,也最殘酷的事情了。但對戰爭過度簡單化的、意識形態化的解讀,只會讓人錯過戰爭所包含的更深層的東西。幸運的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人們已經更多看到人類共同的命運,而不是相互毀滅的愚蠢結局。完全分開的看一戰和二戰爆發的原因是不對的。事實上第三帝國發動二戰的原因至少在口頭上最優先的就是血恥,再就是生存空間(夾雜著雅利安人的人種理論,當然納粹自己信不信我不知道)。前者的恥辱來自於一戰,後者最先也是作為一戰爆發的理由之一。事實上,近代德國的誕生基本由普魯士主導(當然還有巴伐利亞等邦國保留了一定得獨立性,甚至德意志皇帝差點就由普魯士和巴伐利亞輪流來做),而普魯士完全就是一群條頓騎士和容克地主的集合體,尚武、保守,借用party的話來講就是具有濃厚的封建主義殘餘,在進行工業革命後,這一階層也完全把持了德國的上層社會,使得大部分德國國民在民族性格上較之於西歐更為強調集體主義,服從,這也為其接受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埋下了隱患。一戰的爆發更類似一場家族內鬥,因為參戰的幾個王國君主或多或少都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歐洲的祖母)有血緣關係,非要說哪一方正義哪一方非正義是完全沒有道理的,記得中學教材形容為「狗咬狗」確實貼切。當時德國剛剛完成工業革命,有經濟學常識的人知道,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兩樣東西,資本和市場,無論是資本(或是資源)還是市場都來源於廣大的殖民地,而當時的國際環境已經沒剩多少優厚的殖民地給德國了,這也就制約了德國的發展特別是上層容克資本家(後期形成了最高壟斷形式——康采恩)的發展,這是內因。外因則是德國追求在歐洲(更多的是歐陸)的主導地位的國策威脅了法國,而英國(一直秉承光榮孤立政策,不允許歐陸出現完全主導的陸上霸權國家)在德法之間最終更不希望德國贏得歐陸霸權(傳聞因為當時的英國國王和德國皇帝叔侄兩互相看不順眼,筆者更願意相信德國的海軍政策威脅到了英國立國之本),最終英法聯盟合理遏制德國,一戰最終開始倒計時。需要指出的是,一戰前,主要軍事學者都還沒有意識到「總體戰」時代的到來,認為戰爭還是紳士的,兩個軍團找片空地啪啪啪放幾槍然後簽個條約就結束了,但沒想到一旦打起來卻變成了「總動員」,根本收不住,最終變成了世界大戰,絞肉機。二戰的發生則是政治決定戰爭的絕佳力證。一戰德國的兇悍(後期基本上是一個國家單挑全歐洲加美國)使得協約國一方抱定了不能讓德國重新崛起的決心,而凡爾賽條約及其之後的經濟危機基本上讓德國人對戰勝國恨之入骨,這種雙向壓力下,二戰的爆發基本上是必然的。不過,之所以德國最先接納了「閃電戰」思想,很大程度上與其戰爭策略是相符的,德國很明白其一旦被拖入戰爭泥潭,是不可能與美國、蘇聯這種體量的國家相抗衡的,早在希特勒書寫《我的奮鬥》時,他就論述過德國與英國結盟的可能,後來二戰的過程也基本上是德國希望能在同盟國轉入戰爭體制前取得絕對優勢,然後與同盟國談判謀取體面的結局,不過偉大的不列顛保衛戰以及太耐打的蘇聯打亂了希特勒的計劃,捉急的日本人又用珍珠港的烈火把美國人過早的拉到戰爭台前。不過德國在二戰中的角色確實是不道德的一方,借用一句名言,邪終歸不勝正。
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德國確實打不贏,不管論什麼都不可能打贏。但是站在軸心國player1的德國、player2日本和player3意呆利的視角來看,他們的勝算是百分之百。當初義和團的一群二流子也認為百分之百能扶清滅洋呢,結果呢?納粹的激進洗腦思想使人失去理智,有的只是企圖征服敵人的慾望,這種慾望可以在他們腦中描繪一萬遍統治世界後的太平盛世,卻唯獨沒給他們依據。
打之前你能知道打不贏嗎?等死和打仗二選一,總有人願意選擇打仗吧。
按戰前實力分析的預估,德國的勝算並不低,但忽視了被攻擊國家後續的抵抗變數,德國的兵是最優秀的、德國的機械是最精良的,優秀的兵的代價是嚴苛的長時間訓練、器械的精良的代價是更低的生產率與更高的成本。當不能一股作氣拿下所有關鍵目標後,持續戰爭卻讓德國與世界人口比率的劣勢被放大。對猶太人的屠殺對這個戰爭機器來說完全是資源配置不合理,其它干這事的都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才幹,既能殺的徹底快速,有又歪曲歷史與人為淡化的後期剪輯。由於道義上陷於不義,科學家很多與政府有些離心離德,對智力的壓榨便不及盟軍狠了。制度上要有儘可能對更好的追求,當下流行的選舉制不算最好的制度,但只要比過去的制度相對更優良,便也被人們愉快接受了,對更有效、更均衡的制度的發明嘗試也一直沒有被停止過,這是發展歷程中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終極完美製度的說法。
這2場戰爭都是精英階級支持的,如果主流精英階級不支持,是無法發動戰爭的。不支持的才是非主流。我們在網上吐槽罵專家學者,但他們才是你所謂的精英階級。
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轟炸機機首的玻璃有多牢靠?
※南斯拉夫在二戰中的表現怎麼樣?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打不過美國海軍?
※日本人看美國人拍的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的電影是什麼樣的感受?
※日本為什麼不入侵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