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在古代戰場的作用果真像電影描述的那麼恐怖嗎?

比如《英雄》、《特洛伊》,鋪天蓋地的箭,能把鎧甲射穿,讓人無所遁形。為什麼西方的箭向天空射,中國的箭則平射?


電影之中,肯定有誇大的成分...

關於弓箭的次數:古代兵書中說過:臨敵不過三矢...

從弓箭的有效射程開始衝鋒,騎兵衝到陣前也就能射三次的時間...

關於弓箭的威力:古代也有過相應的記載: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槍...

如果一名武士,身穿重甲的話,弓箭很難對其造成很大的殺傷...史書中記載很多人被弓箭射得跟刺蝟一樣,仍然戰鬥不止...


紹令麹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斗,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

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瓚已破,不為設備,惟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別駕從事田豐扶紹欲卻入空垣,紹以兜鍪撲地曰:「大丈夫當前斗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強弩乃亂髮,多所殺傷。瓚騎不知是紹,亦稍引卻;會麹義來迎,乃散去。

這兩段都是《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第六》中界橋戰役片段描述,第一段是袁紹部將麹義用強弩擊敗公孫瓚精銳騎兵,第二段是袁紹指揮中樞被襲擊時同樣用強弩自衛,無論破敵還是保命都是非常重要的武器。


電影里基本上都是假的,英雄裡面也是朝天射還是超視距射擊的

向天空射是因為箭出去是拋物線,向上射能射的更遠

我自用的弓43磅拉力,但是我拉不到滿弓,實際拉力大概三十幾磅,在二三十米左右可以輕鬆射穿2mm彩鋼瓦,我用的是35g 左右的竹箭

古代士兵用的弓基本上都在80磅以上,長弓手的弓拉力更大

將軍用的弓基本上都在120磅以上,有的還有200磅以上拉力的弓

如果是射騎兵,加上對面敵人衝擊過來的速度,箭正面射到身上的時候衝擊力應該是比較驚人的,鎧甲作用只是預防或減少傷害不能完全避免,就像現代戰爭中的鋼盔只是防流彈而已,正面被AK擊中必死無疑

而且古代到後期強調機動力,重甲兵就很少,多數穿輕甲,古代戰弓50米內可以穿透輕甲

一般射程在一兩百米,長弓大概有300米,特製的弓最遠能射400米以上

再補充一點,目前好一點的弓,50磅左右的,初始箭速50米/秒的話,時速就是180公里了,70碼就能撞死人了,你覺得100多公里時速的箭能不能射死人呢?

===================================================================

補充一下,前一陣學了蒙古射法,現在能拉滿弓,感覺還是很爽的,同樣的弓用蒙古射法能射的更遠


弓在古代屬於遠距離的重武器了。中國的戰爭和歐洲的不一樣。

首先,中國自古以來有閹割戰馬的習慣,加上屬於農業文明步兵居多。在這歷史長河裡,多數的戰役還是以步兵對騎兵的戰役多。所以,弓箭的使用也並不發達,因為對付騎兵需要更大威力的武器,這也是我猜度為什麼中國最先出現火器、並且有各種關隘(長城)。至於沒有發展完善,這就不是我能解釋得了的。

在正面防守中,關隘和遠距離大規模殺傷武器是對付騎兵最好的武器。但是,元朝時期的蒙古騎兵都是輕騎兵而且無建制(來搶劫的時候是按照部族聚在一起,你一來打,撒丫子就跑回去放牧了都是平民了,你這一人道主義下去,就給他們保存實力的機會了)。

上面幾位的觀點,我不贊成,角度不對,以己度人了。現代人拉不開弓很簡單,因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和城市已經讓我們的身體退化了。不是我厚古薄今,您對比一下和常年生活中農村中的人比一下體質就清楚了(如果農場不被我們污染的那麼嚴重,你會看的更清楚)。

簡單來說,我的觀點從秦朝出發的。在秦朝的確是有長弓兵是《英雄》里那樣的,用腳開弓獲得更大的威力,不過這個是不是每站必用就不知道了。秦國也有騎兵用的駑(快速弓箭O(∩_∩)O哈哈~),專為騎兵使用,駑肯定射不準的了,那麼在當時的條件下大規模配發,就很簡單了,以量覆蓋,炮火壓制了。射成刺蝟還能戰鬥(我覺得這才是誇張呢),創傷容易使人脫力的。且,中國古代與歐洲不同,大多數兵士都是無盔甲或者半盔甲的。只有高級將領才有全甲。如秦國,統一六國時是兵士自備戰袍和戰甲的。(詩經 國風 記載。)

————————————————————————————————————————————

我覺得有些問題大家都沒搞懂。古代戰爭根本不是三國演義的那種主將單挑,然後再大幫哄。對於這種集團作戰,肯定不會要求精準性有多高,肯定是「覆蓋射擊」為主,所以我個人以為弩的使用肯定普遍於弓。追求的就是距離遠與發射速度。所以諸葛弩才會出名的吧。對了還有殺傷性,別射過去了連縞素都穿不透。突然想起來線膛槍了,我估計中國古代戰爭都是這樣的,集中射區域內肯定是刺蝟,不在覆蓋區域內的就沒事了。

至於英雄中的那種場景肯定不好考古了。因為我們記錄軍事內容的都是文人,是不是忠於客觀記錄的歷史我們都得打問號,更別提戰爭這種在古典文化里被「分科」的了。道是老外經常找畫家記錄戰爭的場面,反而容易考據。


蒙古人對於弓箭的改進在某些程度上幫助其建立了稱霸亞歐大陸的大帝國,具體可以參照http://baike.baidu.com/view/745689.htm

古代秦國將駑的殺傷力發揮到了極致,從秦始皇陵兵馬俑中發掘出的弓弩扳機等來看,古代秦人已經掌握了兵器裝備標準化的理念(可以參看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考古中國中間的一個系列記錄片——復活的軍團)。從秦始皇陵、馬王堆漢墓、曾侯乙墓等發掘出來的兵器、漆器、青銅鑄造件來看,古人的技藝已經在某些方面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有的器件以現在工藝水平還難以複製(國寶級文物複製誤差據稱要在0.01%以內)。

加上古人那些變化莫測的陣法,我覺得要實現某些電影裡面的殺傷力還是極有可能的。

以下是古人製作的國寶級器件:

尊盤:http://baike.baidu.com/view/352614.htm

編鐘:http://baike.baidu.com/view/64092.htm

......


床子弩,弩箭武器的巔峰。數十人腳踏輪軸發動,射程遠,可達一公里以上,秒殺一切盔甲。

北宋的看家法寶,不到關鍵時刻不用,如果失利或撤退,必須把床子弩帶走或毀掉,以防被敵人獲得。


電影就是電影,和真正的戰鬥相去甚遠。這裡想說說弓箭在戰術層面的作用,現在電影里的場景,估計是對克雷西戰役的想像。1346年,英王愛德華三世率領2萬人在克雷西-茵彭特優迎戰法王飛利浦六世,面對法國的6萬部隊(其中重甲騎兵和輕騎兵大約3萬人)的19次衝鋒,7000名英國長弓兵不停射擊,最後將近2萬法軍倒在陣地前,遍地翎羽,如大雪覆蓋。如果說類比的話,可能和索姆河戰役面對重機槍的衝鋒很相似。

但是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問題,重機槍和鐵絲網組成的塹壕戰改變了整個一戰的進攻-防禦模式,但是英國長弓兵卻沒有更輝煌的戰績(1415年還有一次阿金庫特戰役,情形大致相同),百年戰爭最後也以英國的退卻而告終。這隻能說弓箭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冷兵器時代遠距離攻擊的利器,但不是影響戰爭進程的武器。

克雷西戰役的勝利,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法國部隊的愚蠢。英格蘭長弓的射程超過當時普遍裝備的十字弓,法軍的十字弓部隊在最前面衝鋒,意圖壓制長弓兵的火力。但是法軍騎兵認為自己兵力佔優,迫不及待的發起了衝鋒。當騎兵衝進自己的十字弓部隊,不僅將弓兵陣營踩亂,而且衝鋒速度受到了嚴重阻礙,給英國長弓兵一個充分發揮火力的時間。隨後更不可思議的是,面對前方的一片混亂,法國騎兵依然一個方隊接一個方隊的投入了衝擊,最後12000名重騎兵死在陣前。

另外一個值得說的弓兵部隊,是蒙古騎射手。整個13世紀,蒙古騎射將運動和火力的結合,發揮到了冷兵器時代的極致。

其餘大多數情況下,弓兵的作用一般是掩護,阻擊和防禦,並沒有將冷兵器戰爭演變成弓箭的遠程對決。


蒙古人在西征的時候是穿著皮甲,裡面裹著比較厚的絲綢,然後貼身的又是一層皮甲.這樣就算是射中了,也不會觸及皮肉,也就是說不會讓人喪失戰鬥力.

看過一個紀錄片叫做消失的秦帝國,裡面對於秦國的軍事工業發展的描述是:已經到了十九世紀的工業零件標準化水平,所有的箭矢,所有的弩,都是通過多個可組裝拆卸的零件組成的,完全可以在戰場上用一些零件組裝起一個弩.左右的箭矢的頭都是同樣的大小,箭頭的角度都完全一樣,弩的設計已經有瞭望山,也就是瞄準器,而且有各種不同規格的弩,騎兵和步兵的弩是不一樣的;步兵的弩是要一個壯年士兵腳踩住弩的頭,用力拉弦才能上.

後期到了出現了連射弩,床弩;連射弩據傳是諸葛亮發明的,床弩能發射長矛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澄清一個經常被誤解的問題:戰場上死的人多還是傷的人多?答案很明顯,傷的人遠遠多於當場死亡的。

要澄清的第二個問題是,作戰的目的是什麼?是攻城略地、驅逐敵人、削弱敵人···還是殺人?答案也不難得出——前者是戰爭的目的。

所以,戰爭中讓敵人失去戰鬥能力足以,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弓、弩作為遠程的武器,非常盡職地履行著義務——讓敵人失去戰鬥力。不一定箭箭爆頭,當場斃命,只要射傷敵人,使其不能繼續作戰足以。

作為抵抗進攻的防禦措施,鎧甲保護著士兵的軀體,他們會不會被箭矢射穿呢?那要看鎧甲的堅固程度和箭矢的力量了。普通的甲胄遇到強弓硬弩,那必然射穿。還是那句話,不一定要殺人,射穿了鎧甲箭矢也失去了相當多的能量,不一定會對身體造成致命傷。鎧甲不是保護士兵免傷,而是削弱肉體的傷害。

再糾正一個錯誤——蒙古人西征時,穿的是金屬的鎖鏈甲,而不是皮甲。這甲的工藝是世界領先的。通過鎖鏈的編織,使得箭矢在擊中鎧甲時不能保持原來的方向,從而削弱貫穿的力量。這樣,同樣距離的對射,蒙古人能夠在自身不受傷的前提擊傷敵人。再加上精湛的騎術,使得蒙古騎兵始終保持這一適當的距離,保存自己重創敵人。

那麼,以怎樣的角度射擊才合適呢?我們來比較一下兩種射擊角度。題目中的「西方的箭向天空射,中國的箭則平射」應該是西方電影中的箭和中國電影中的箭。

先說射程。箭矢發射後的運動軌跡是拋物線,而且由於初速遠低於子彈,那個拋物線還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平射,那麼很快就會到達拋物線的頂點,進而向下運行——這樣的射程比較近。如果向天上射(其實是有某個固定的角度)那麼充分利用拋物線,會使射程增加。同樣,用強弓的目的之一也是增加射程。射程越遠,射擊的機會就更多,造成的殺傷機會就更多。

敵人都接近到弓弩平射(假設100米)的射程了,那10幾秒就跑過來了,弓箭手就等死吧。。。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弓弩手也要有地方站著射擊才行。站成一橫排,剛射了兩三下敵人都砍到眼前了,肯定不行;站的排數多了,再平射,後面一排直接把第一排的都射死。。。所以,向上射擊,充分增加射程。

再說精準度。戰爭中,敵人一定是移動的,想用現代武器擊中移動目標都不是容易的事,更別提準度遠低於槍的箭矢了。所以,箭矢向來不是主要用來精確打擊的,而是在一個區域上分布箭矢,實施面打擊。

所以正常使用弓弩的做法一定是儘可能儘可能密集地射擊,平射只有在困獸之鬥時才會出現吧!

不小心又說到了國產電影電視劇的不嚴謹。。。

最後,再說說那些大型弩車、弩炮、投石車等作用。我們來算一筆賬,一個弩車從製造到運輸,到對它的操作、保護,這得養活多少個弓箭手?而且,一根旗杆一樣的努槍射出去,能扎死幾個人?這也太不划算了吧!那為什麼還要造這種東西?

戰場上還有一個極端有效的武器——恐懼。真正的戰場上,作戰的雙方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慾,不是機器,也不都是和敵人有血海深仇,更沒有buff。他們也會害怕。戰場上很多武器就是用來造成敵人恐懼的,不在乎殺傷多少人。最明顯的例子,戰列艦炮擊掩護登陸,巨炮齊射能炸死幾個人?都不值炮彈錢。但是巨炮的咆哮能夠嚇尿敵人,他們會被自己的恐懼擊倒。巨大的響聲的震懾作用,遠遠超過了殺傷的作用。

還是那句話,戰爭不是殺人,讓敵人失去戰鬥力足以。


知道飛將軍李廣的孫子、西漢名將李陵嗎???五千步兵對抗匈奴單于親率的八萬騎兵,邊打邊退打了八天八夜,殺的匈奴人心驚膽寒,最後一天僅剩的五十萬支箭用盡被叛徒出賣突圍被俘,具體怎麼打的翻史書吧,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靠弓箭打的,腦補下真正萬箭齊發的場面---------------最後允許我說句跑題的,不知道為啥,每次翻看史書,看到作為歷史上極為悲情的李陵都會流淚,特別是李陵與蘇武的故事,《答蘇武書》,一個是誓死不降的民族英雄,一個是連累司馬遷受宮刑、千古存爭議的名將!!!其集國讎家恨於一身,內心那種痛苦……,不忍設想!


據說蒙古崛起的時候,蒙古騎兵用的弓是50到75公斤拉力的,算成磅估計要一百多,那時候,蒙古騎兵非常牛逼,不過在埃及的時候被馬木魯克打敗,也是因為冒進和寡不敵眾。


經常聽到知友們說,一排刀盾二排長槍三排弓箭,然而事實上弓箭手是站在最前排的,不為什麼,就是方便射擊,如果站在第三排根本就看不見目標。有人覺得可以讓所有的弓箭手聽指揮官的命令盲射,只能說你想多了,實際操作難度太大。

還有,像電影中那種藝術化的萬箭齊發是不可能存在的,齊射的劣勢就在於要讓老手等著新手,整個隊伍的射擊頻率就遷就於射的最慢的那一個人,這反而大大降低了射擊效率。

弓箭的殺傷效率其實非常有限,除了射中大腦心肺等要害,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對手喪失戰鬥力的。古代講究強弓重箭,其實並非是為了破甲,而是為了增加傷害,更粗更重的箭能造成更大的傷口。

能防護弓箭的裝備也很多,掩體和單兵攜帶的大小盾牌,以及盔甲。

最後,弓箭的準頭和有效射程其實並不怎麼樣,尤其是打仗要用重箭吊射。百步穿楊的神箭手不是沒有,但也只是少數。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為什麼弓和弩沒能淘汰劍槍等短距離武器?
武俠小說有劍的門派,刀的門派,那有沒有弓的門派?

TAG:電影 | 軍事 | 生活常識 | 槍械 | 弩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