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或者創新一般在什麼態度下被激發出來的?
01-05
據說大部分是在失意狀況下。比如:Facebook
不滿和懷疑是創造的源泉。
就產品創新或技術創新而言,不滿現有的產品,痛恨糟糕的設計,或者痛徹地感到自己的需求無人滿足,都為創造提供了土壤。此外,經常自問「為什麼不可以」,也是另一種創造的種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失意的狀態下進行創造的,我所知道的是,大部分創造來自輕鬆、自信的心態。喬布斯大部分的絕妙創意,不是在他被逐出蘋果期間,而是在他意氣風發地回到蘋果之後。
世界廣告大師James Webb Young在《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曾提出過創意產生的五大步驟,在鄙人身上不斷得到驗證,希望對你也有參考意義:
1、收集資料。- 此階段並不需要任何思考,只需要盡量多的收集能搜集到的所有相關資料,有什麼就收集什麼,做好前期工作。
- 思考階段。將搜索搜集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和分析,盡量找出各個資料之間的聯繫。
- 「信息的咀嚼」,找關聯性、相關性、共性 (從人性需求和產品特質的關聯處尋求創意),並嘗試進行各種新的組合。
3、醞釀階段。
- 廣告創意的潛伏階段。此階段最為重要:在經過第2階段的深思熟慮之後,你通常不會得到最滿意的結果,而且很有可能陷入僵局。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休息。
- 深思熟慮,順其自然,拋開問題,讓潛意識工作,顯意識退居二線,聽音樂、看電影、打球,看偵探小說···「消化」,緊張之後的放鬆,靜靜等待創意的降臨。
- 靈光一現,通常會在第三階段的某一時刻突然閃現。這個時刻很有可能是你在上廁所的時候,走路的時候,跟某人談話的時候,被蘋果砸到的時候,甚至做夢的時候。
- 實際產生創意。「尤里卡效應」。 靈感閃現,茅塞頓開,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寒冷清晨過後的曙光」。
- 冷靜下來,發展評估產生的創意。創意實屬一道微弱的「曙光」,需要進一步推敲完善,反覆修改,使之能實際應用。
Webb Young理論的重點在於強調前期功課和放鬆潛意識等待創意出現的同等重要性,既一定要做好資料收集和分析,但創意通常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在你極度放鬆的時刻突然閃現的。
這本小冊子很薄,國內有賣,有空你可以買來看一下:)
- 叛逆,敢於打破常規,敢於跳出框架,敢於推翻自己,敢於在一切叫罵聲中還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破則不立。
- 傾聽,不管他人之話對錯與否,都能以空杯之心吸取到觀點當中的精華,借鑒對的,規避錯的。
- 交叉,一個領域的創意不一定是在本領域所衍生,更多是多個領域學科的交叉。
- 陰陽,陰陽不僅僅從正反兩個方向看問題,而是多個角度。沒有絕對,定律有時候就是一個參照物。
很多創新是經歷了大挫折,或者大震撼冒出來的靈感,當然也跟積累有關創新實際是在某一領域內的創新,一般都是在這個領域內有深刻經驗的人,通過不斷總結,慢慢改進。大多數的產品,服務都是這麼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就不一一舉例了。有些創新屬於跨界創新,把其他領域的優勢嫁接到這裡。比如小米的營銷方式,採用了互聯網營銷模式。有些創新屬於整合創新,把很多種產品整合在一起。比如蘋果的把pda,手機,相機,gps,mp3組合起來。還有破壞式創新,把原有功能拿掉比如ipad,去掉了鍵盤,獲得了更大的便攜性,滿足了只看不編輯的一批用戶。
人類的創意大都是在空靈狀態時最容易把握到,空靈狀態時最容易把握到靈感,現代醫學(西醫)對人類的精神意識方面的了解少的可憐,但卻以萬能的造物者的權威立場來藐視一切,對於人類的靈魂或靈感這類精神意識的東西,通過人體解剖或者顯微鏡都無法確認,所以現代醫學談論到這類精神意識方面之時,要不是有意忽視,要不是一概否認。但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由精神意識所支配,誰能否認呢?靈感屬於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精神快感的範疇。中醫遠行學派不但定義了出來,而且還進行了深度與可靠的論證。靈感可以說是人類一切文化創意的根源,人類優秀的文化作品大都與靈感有關。對於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精神快感領域的研究,我們可以肯定人類智慧產生的根源,是由於大腦與五大核心臟腑功能互動而產生的。而現代醫學只靠解剖和顯微鏡永遠解答不了人類的智慧是如何產生的。現在很熱門的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等,只是想單純的從大腦的研究就能找出人類的智慧是如何產生的,離真正的答案還遠著呢!當世對於精神快感領域研究最深者是中醫遠行學派的人,《人類延長壽命要論》,《利用精神快感的原理延長人類壽命要訣》等論文有闡述。
也可能來自生活中的需求。
我比較喜歡37Signals的觀點,如果你有個東西需要用到,很想做出來,你把它做出來了,然後一些有相同需求的人發現了它,然後它就活了,最後它就成了不錯的創新。推薦閱讀:
※中關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工業產品設計有哪些創新點?它們的創新來源體現在什麼地方?
※創新工場為什麼都在抄襲國外項目?
※中國的藝術創新重要,還是傳承重要?從哪傳承,依何創新?
※家用智能機器人近幾年是否有市場?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