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我」這個自我意識?

「我」從哪來?我與別人看的世界真的相同嗎?死後「我」又如何消失?


1.「我」從哪來?

在中樞神經系統里生成。

自我意識可能是具有一定複雜度的神經系統對自身的非概念性理論,很可能是通過經驗獲得的一項功能,比如在學習和與自身·世界·他人互動後產生。意識存在的目的可能是簡化關於自身生存與行為的一些判斷、在神經系統做好動作準備時行使否決權等。

2012年舉行的紀念弗朗西斯?克里克的意識大會上宣布的「劍橋宣言」主張自我意識的產生並不依賴特定的大腦構造。實現意識狀態重要的是神經複雜性,只要突觸的數量足夠多,神經系統是什麼形狀都可以。

解剖性腦半球切除術早已證明切除了一側大腦半球的人可以正常生活。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神經學家John Lorder更報道了一些幾乎沒有腦組織的人能正常生活。該大學的數學系有一位學生,智商達126,成績優秀。在一次體格檢查中,John Lorder通過CT掃描發現該同學的腦部異常。正常人的腦組織有大約4.5厘米厚,而這位同學只有不到1毫米厚的腦組織覆蓋在脊柱頂端。在600多個病例里,病人的腦神經只有正常人腦神經的50%到5%,卻具有正常的意識和行為能力,半數病人有100以上的智商。在法國也有一位缺失90%神經元的人正常生活並具有75的智商。

上述案例不是說意識和智力不需要大腦支持,但能證明大腦可以在通常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正常發揮功能。過去,人們曾認為意識可能與一些特定的大腦區域有關,比如屏狀核或視覺皮層,而上述案例里這些人的那些大腦區域往往已經受損,這證明在大腦里很可能沒有特定區域專門負責意識。

對準備電位的研究指出大腦會先於我們的意識進入一種特殊的狀態。在要求實驗對象自發地移動他們的手指時,腦電圖掃描顯示在運動皮質區有緩慢的負電勢勢移,而勢移的發生早於實驗對象的身體移動。有的後續研究指出準備電位比身體移動快0.35秒程度,比自覺意識快了1秒到10秒的程度。植入大腦的電極證明在人的意識做出決定前的1.5秒,神經元已經有了反應,監測神經元的狀態可以有80%到90%幾率預測人的行動何時發生,核磁共振更能提前幾秒進行預測。這個現象表明是潛意識決定開始做移動身體之類行為,意識並沒有能力決定開始某個行為,只是在它被實施之前能夠提出否定的意見。

2.我與別人看的世界真的相同嗎?

許多細節都可以不同,主體還是比較一致的。

3.死後「我」又如何消失?

隨著中樞神經系統失去穩態而無法維持。不過也有認為意識永不消逝的觀點,現在也不能證偽。


你知道嗎?佛教裡面把死不叫「死」,而是叫「涅槃」。


最近剛好在讀費希特的哲學,

斗膽就我理解通俗的總結一下費希特「絕對自我」的觀點:

費希特認為,通常所說的「我」、「自我意識」,皆屬於經驗自我,而其根源則來自於「絕對自我」。

絕對自我本是一種能動性,一種絕對的自由,一種純粹的活動本身,是無意識的,且正因為其無意識,所以其能動性與自由無處表達。

於是絕對自我為了表達自己,能動的創造出了自我——非我的二分結構,即,

絕對自我為意識到自身,先創造出了非我(客觀世界),因為沒有非我的限制,絕對自我的無限制活動受不到阻礙,自我就沒有反思活動,因而就意識不到自身。

所以自我意識需要以非我為前提,一旦(經驗)自我的活動遇到非我的阻礙,自我就開始反思,而一旦自我開始反思,那麼作為主體的自我意識就產生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自我意識實際上是「絕對自我」的工具,絕對自我之所以發展出客體和自我意識即主體的二分,目的就是要通過人的自我意識間接的意識到其自身。這個思想在後來的唯心哲學家謝林、黑格爾那裡得到了進一部的發展,其願景就是試圖擺平從德國古典哲學祖師爺康德而始的現象界與彼岸物自體世界的鴻溝。

扯遠了,乾脆再接著發散扯一點心理學。

嬰兒欲求不得時很容易氣惱、苦惱,正是因為嬰兒分不清自我與非我的界限,認為周圍的一切甚至整個世界都屬於自己,而並沒有所謂的非我,即世界和我不分。嬰兒不能理解為何屬於自己的東西自己卻得不到,所以才容易哭鬧。而隨著年齡增長,挫折的增多,才漸漸意識到存在不以自我意識為轉移的非我,繼而在一次次的試錯與挫折中才逐漸夯實自我的邊界與輪廓,自我意識於是得以越來越清晰、強烈。。


謝邀。「我」這個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學來的。真正的問題可能是第一個產生自我意識的人或動物是怎麼產生自我意識的?

楞嚴經: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所謂自我意識,認為此覺此明被一個獨立於孤立於非我(像)的能覺能明(我,鏡)所覺所明,是虛妄的想像,是憑空的想像,是第一因,無緣無故,無憑無據。

一點要說是有「為什麼」的話,就是像變鏡不變,像動鏡不動,帶給我們的鏡與像,我與非我的對立感。

如果這世上有什麼肯定不存在的東西。那就是孤獨。

  只有孤獨感,沒有孤獨。

  至少也有清風明月相伴

  既然有能感到孤獨,孤單,的「我」在,

  必有被感知所感知的「非我」在對面相伴

  我,非我,所以我(套用金剛經的邏輯)

沒有孤獨,只有孤獨感。

  孤獨感,獨立感,自主感,自由感,生存感(壽者相),都來自能覺與所覺的對立感

  鏡與像,能覺與所覺,心與物,我與非我,個體與集體的對立並不存在,

  只有對立感。

  對立感來自像動鏡不動,像變鏡不變

  然而如果沒有像的變動,怎麼知道鏡不變不動呢?

  正是鏡像一體並不對立造成了鏡像對立的錯覺與假相。

摘自下面這個回答

知乎用戶:我是誰?某一時刻發獃,忽然就覺得周圍的一切是虛假的?

知乎用戶:人如何證明自己的存在呢?


瀉藥,心理學有發展心理學,腦科學只是對區域,具體的物質研究咱不清楚

哲學 ,有神秘性的生命哲學,也有講「我」的可以對語境的分析哲學 等等……


大腦中的一段脈衝罷了,人在處理問題時總要有個邏輯:我是誰,我想幹什麼,幹什麼事對我有幫助,這應該是自然進化出來的,至少要先有一個自我意識動物延續下來的幾率才高


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絕大多數人類個體都能感受到自我,其實是感受到自己控制的身體身處於這個環境,並對其做出反應。

只要有一副這樣的軀體,或者說神經系統,就會有一個「我」,所以單個的「我」是沒多大區別的。但是把兩個「我」放在一起就能明顯感到不同,因為每個「我」都有自己的記憶,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性格。

我想說的是:「我」不是獨一無二的,「我」不具有絕對的特殊性

所以「自我意識」,像前人所說,是幻覺。


本我永恆,自我不息。自我,就是現在在你的意識中的〞我〞字所對應的存在。自我在本我中思維一切,知道一切,也包括對自我本身的知。自我對其本身,即對〞我〞的知,是藉助自覺,不需通過感官的感覺而知。感官是物質的,它感知的對象是物質。

自我就是自由的本我。在現實世界中暫時被物質的身體封閉並與外界隔絕。自我只能借感覺知外界。當一切結束,進入自由世界,自我可自覺所有的稱為〝自由〞的存在。


哇,好巧啊,在小學之前一直在思考這類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是我?如果我是別人我會怎樣?我為什麼不是別人?我死了我還會有思想嗎?我死了會是什麼感覺啊?會飄到宇宙裡面去嗎?宇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啊?宇宙有邊嗎?我真的不可以回到過去嗎?……然後我的頭髮就越來越少了,可能大家都會這麼想,所以雙十一最搶手的就是生髮產品啊,哈哈哈哈哈,你想知道答案嗎?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這個問題我太喜歡了。如果人人都能想到這個問題,就不會有那麼多個人崇拜了。其實這個問題可深可淺,往深處說。牽扯到意識起源,作為動物物種之一的人,是如何產生了能夠脫離自然狀態的自主意識?這個問題誰要是能真正說明白,那21世紀最大的課題就解決了,真正的人工智慧也就會應運而生。我無法解釋為什麼,只能給你一個方向,就是人腦中的自組織原理,順著這個方向去了解,一定是沒錯的。往淺出說,自我意識來源於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從原始社會的合作分工中發現了不同工作類型的差別,這種差別導致人產生了社會地位的觀念,有了這個分別心,人就有了不同於其它動物的慾望,因為社會地位決定了資源和性伴侶,物質嫉妒和性嫉妒構成了人類接下來的一切社會活動的根本動力。這個過程中自我意識被充分開發出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想變得天經地義,「我」成了唯一的實存,每個人都意識到一旦「我」消失了,這個世界對於我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個人主義就開始興起,看歷史上集體主義的復辟永遠是反人性的,個人主義才是人性的。


預測是動物的一項基本技能,躲避危險,捕獲獵物等等。

高級的預測需要形成對周圍事物的建模,這就形成了認知,也就是意識的來源。

當模型逼真到一定程度,會形成分類的概念,從而將無法觀測到的自身納入到模型之中,從而形成自我的概念,也就是自我意識的來源。


BBC紀錄片《尋找自我意識》,很符合你對這個問題的標籤。


為了把自己(機體)與外界分開,使自身更好好的生存(利己)。


因為有身體,身體會餓。

一餓了,你自然會懂得:我 餓了。我就來了。


我們不過是父母的基因複製品


謝邀。

大腦中中有很多功能模塊,這裡涉及到認知模塊和語言模塊,他們功能上相互獨立,但物質上可能長在一起。認知和反應的功能更古老和本能,能分辨自己與外界的區別;語言功能的的回聲效應產生內心的對話現象。兩者之間涉及到相關工作內容是需要相互解讀和翻譯來配合工作(相互的解讀也不一定正確和準確的)。而語言功能對認知功能中對人體內外區別的解讀,讓人產生了「我」這個概念。圍繞「我」這個概念的各種利己行為的語言解讀產生的回聲,就是自我意識了。

根據人類感測器的差異(差異必然存在,或多或少),以及負責認知功能的神經網路的連接的複雜度和有效性(先天的少量區別和後天的鍛煉)以及語言功能對認知功能解讀的準確度,這三個方面都會影響到人對世界的認識。顯然這就會造成認識到的世界存在不同,比如天生的盲人的世界會和一般人認為的很不一樣,他們的大腦內認知的功能的中樞沒有接觸過視覺上的後天鍛煉構建出相應的反射弧和相應的處理能力,只有先天的神經結構,對世界的解讀就會差異很大。

腦死亡後自我意識消失。語言相關功能完全喪失也能讓人無法用自我意識來理解世界。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因為有了他我才有了自我,有了鏡中我才有了反身性。


謝邀。

有感覺、在感覺,繼而有我與世界的各種識別、分辨、劃分。

一切都是以知而論的界定。

追問一切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提出並試圖解開所有的疑問——那就去探索、去發現、去知道。


意識是大腦這一特殊物質的機能。意識無法脫離物質基礎而獨立存在。大腦是極端複雜的,必要的複雜性是實現特殊功能的基礎。

我認為人死後,在很短一段時間內有部分意識。而且有「欺騙意識人未死其人己經死亡了」(虛假的永生)的可能性。


因為感受到非我,所以感受到有我,我與別人看的世界相同,但是感受不同,死了以後,感受中沒有了非我,所以感受不到有我,我自然就消失了


這個問題可能只有死後才知道


因為咱的腦神經沒直接連接到一起,變成一團諮詢統合思念體(遛了遛了)


反對最高票答案,大家可以看一下評論,他已經無法解釋我的問題,並且屏蔽了我。但這並不是他個人的問題,本質上因為我們目前的科學框架之內根本解釋不了意識的出現。而且大多數專業領域科學工作者的態度如同這位答主,解釋不了就拒絕討論,並且不承認自己的無知。真正敞開去討論未知問題的學者即便在學術界也是鳳毛麟角,因為大多數人並不具有一個open mind。

瀉藥,講道理,如果不考慮哲學角度神學角度心理學之類帶有主觀色彩的答案,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的科學水平根本回答不了,任何自以為能回答的都不過是自欺欺人。

而造成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基礎信仰——唯物主義(沒有錯,唯物主義與其他任何信仰一樣,都只是一種信仰,只是目前被被普遍接受),與實際情況出現了偏差。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唯物主義有一個默認的基本信條,雖然從來不會有人明說,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但這都是心照不宣的——物質是沒有意識的,一切的物質都是死物。如果真是這樣,那人類也應該是沒有意識的,因為人類是由物質組成的。

二、基於上一條,神經元也是沒有意識的(而且這是被廣泛贊同的),那一堆神經元又怎麼可能有意識呢?100萬個0加起來也是0啊。相反的例子比如電流,電流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在微觀層面有可自由移動的電子,而在宏觀層面積少成多,體現為電流。按照這個思路,意識也應該類似才對,但至今仍無法找到到底是什麼東西的累積導致了意識的出現。

那麼意識是不是只有自我意識呢?個人認為不一定,在我看來意識很可能是分成不同級別的,而自我意識已經是比較高級的存在了,甚至我認為在非生命體當中也有意識的存在,只是意識的級別較低,而不同級別意識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我其實還有一套自己的信仰,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可能沒有那麼容易接受。


推薦閱讀:

有哪些看似真理的謬論?
科學能解釋一切嗎?
科學家如何解釋隨著時間變化的常數(如臨界雷諾數,萬有引力常數)?
進化論是否難以證偽?
科學能否最終回答所有哲學問題?哲學和科學能否殊途同歸?

TAG:哲學 | 科學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