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印發貨幣多少別人怎麼知道?
比如國家印發多一些紙幣,按理說會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但是賣家又不知道國家印多了紙幣,那他是怎麼知道要漲價了?是靠市場調節嗎?那這個過程應該很慢是不是?
發行貨幣和印錢是兩個毫無關係的過程,所以用印發不合適。國家發行貨幣只需增加央行的負債就行,也就是在計算機鍵盤裡按幾個數字就發行了,這個數字可以通過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得到。印錢是方便你老百姓買菜的,只佔流通貨幣的一部分。
關鍵是要會看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你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就會發現,在美國更有意思,硬幣是財政部發行後賣給美聯儲的,紙幣是美聯儲發行的。
想弄明白可以看米什金《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經濟學》。
通俗點說,他印的錢多了,流通總量多了,人民手裡的錢就不值錢了。
一般印出的錢肯定是不會到百姓手裡的,都是去投資股市啊,或者房地產啊,所以通脹的話,股市樓市肯定會漲,其實他沒有漲,實質只是外面的錢的價值跌了。
一般如果人民幣通脹,那對百姓肯定是個打擊,因為相當於我們手裡的現金被搶走了一部分。
我的理解,不正之處望包含
通俗易懂看貨幣
1. 印錢是不是隨意的? 其實使用隨意和不隨意來形容一個複雜的經濟行為是不準確的。就像去菜市場買菜,這其中就包括了許多複雜的博弈。這個菜貴不貴、質量好不好、昨天吃過了沒有等等相關因素,其中就包括了概率、統計等數學規律。比如說當大白菜的價格大於10元/斤,你購買的概率就會降低,這其實是不隨意的。但是如果價格估值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偏差的情況下,你也許憑的就是微博上看到的某一個菜譜來決定需要購買的品種,這就包括了隨意性。 首先講不隨意的貨幣發行策略。簡單的來說一個國家貨幣總量的價值應當相當於其社會資產總量,這也是各國央行根據國家資產來限制貨幣發行量的依據。政府是不發放貨幣的,政府為央行發行的貨幣提供信用擔保,貨幣的本質就是國家信用。每筆發行的貨幣都會成為央行的負債,你可以在其資產負債表裡找到對應的條目。比如說某個小島國家無故發放大量的貨幣,因為沒有對應的資產增加,因此貨幣只會大幅貶值。所以我們說貨幣發行確實不是隨意的,有必須遵循的原則。 但是,對於政府來說,貨幣發行又是隨意的。 理論是美好的,我們來看一下實際操作過程。 央行發行貨幣所需的資產評估是由誰來負責監管? 政府。 誰來負責社會資產的審計和統計? 政府。 央行的決策層人事委任是由誰決定的? 政府。 和lorinda能得出政府完全沒有參與貨幣發行管理的結論完全不同(他在後來更新的答案中去掉了這一個結論),我得到的結論是中國金融體系中貨幣發行量完全由政府機構控制。 但完全控制不代表隨意使用,濫發貨幣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辛巴威幾個億買青菜的故事告訴我們,貨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生產,而不是摧毀自身金融體系。因此,在大方向上貨幣發行並是不隨意的。 隨意同時又不隨意。這說法矛盾嗎?其實不矛盾。在每年達十萬億M2的體量下問主提出增發300億人民幣(佔2015年M2的萬分之2.15),這種小事就像波浪滾滾的小湖裡投個石子,很快就會被淹沒掉了。這種小規模的超髮根本不會對整個社會經濟產生決定性影響,你根本看不出這池塘里的水上漲了。宏觀上有序,微觀上可動。 這一段只是說明政府有能力這麼做,而且只要不整車整車的往湖裡砸石頭對整個體系也不會造成決定性影響。至於政府有沒有真這麼做我就不知道了。 上面簡單回答了問主的問題,什麼情況能印錢。 結論:政府確實可以隨便印錢,但是他們不會真的亂印。一般情況下即使出於某些目的超發也會限制在可控範圍之內。
2. 印多少 《人民銀行法》裡面只規定了『人民銀行負責人民幣的貨幣發行』,其中怎麼發、發放原則是什麼、發行量如何計算,都沒有法律明文規定。我們翻閱國內任何一部經濟學文獻也沒有提到具體的央行貨幣發行量計算依據,一般只有文字描述『根據上年的貨幣發行數額,結合當年的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提出發行計劃,報國務院審批。』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都是瞎子摸象,只能大體上猜測其原理找出接近的公式來套用。而實際上這種生硬的套用出現千分甚至百分級別的誤差都是正常的,對於中國的M2體量來說一個百分之一的誤差就是一個萬億。因此我很負責任的告訴問主,如果你要我們分辨央行是否存在濫用貨幣,我們真答不出,請不要相信任何信誓旦旦告訴你這個國家機密的人。 不過雖然我們不能具體知道詳細的公式,但我們仍然可以猜測其基本法則。我們上面說到的,在宏觀環境下,銀行發行貨幣不能違反大方向原則。 下面要了解的基礎知識,什麼叫貨幣供應量:什麼是M0,M1,M2,M3 L貨幣供應量? 看完我們才好繼續往下學習。
數據說話,先上數據:
中國GDP與廣義貨幣M2歷史數據及M2/GDP走勢圖 其中中國M2/GDP表如下
*注1 這個數據是國家提供的M2/GDP比,這個比值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印了更多的錢,沒有拉動相同比例的GDP。
*注2 這個圖表只是方便為大家理解M2與經濟增長所的對應關係的,並不是說央行就是直接根據GDP來印錢(確實不是根據這個)。
*注3 圖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地方,2008年和2015年。08年M2出現了明顯的增長,這意味著國家在這個時間段正運用貨幣工具在刺激經濟增長。08年是上次金融危機國家投下4萬億做基礎建設的時候。15年的增發並不算明顯,大家似乎也沒有什麼感覺,因為這回採用了更含蓄的方式,且力度也沒有上次大。
這裡不得不插一下08年四萬億的事情,由於巨量的廉價信貸沖入市場,許多地方都出現地產泡沫、地方財政債務嚴重膨脹、國有企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08年的「救市」方案大幅度的干預了市場,其弊端在這幾年逐漸凸顯,政府為了修復當初政策市場造成的影響,這兩年放出了一系列包括去房地產庫存、去產能以及供給側改革的舉措。 從上面的M2/GDP對比圖我們可以看到,GDP發展一直和M2保持線性相關。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濟刺激方案的情況下GDP上漲多少,M2就會按當期GDP指數上漲。
當然,事實上貨幣發行量的具體計算方法絕不是這麼簡單,如上面所說貨幣量會根據整個社會資產的上升而提高的,整個社會資產的提升會造成貨幣緊缺的現象,於是央行就開始根據貨幣需求印鈔。下面是幾個我認為可能的計算公式。
央行計算貨幣發行量可以採用以下幾種計算方式:
(請看不懂或者懶得看公式的人直接跳過,下面我會說到這些公式意義不大。)
&<----------------巴拉巴拉一大堆看不懂的公式實際上大家並不感興趣。我要指出的是以上公式都包含有可調的參數,猜測其數據來源於統計局,當然其尺度也是可以調整的。比如說費雪方程的P或T,劍橋方程的k。所以即使我們萬一真的掌握了央行的貨幣發行量計算公式那仍然不好意思,我們還是沒辦法反算出其中的哪條參數是多少,也無法驗證其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可信。我們唯一確定的僅僅是央行提供的M2數據而已。一個黑箱的公式完全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只好無視任何公式直接使用國家提供的數據結果來理解,即M2/GDP。
當然,我借用M2/GDP這個工具的價值是受到質疑的,特別是GDP這個工具其實現在很難正確的反應整個國家經濟水平。
這說明GDP反應的經濟情況是遭受大量人為因素影響的,其數據並不能真實的反映社會經濟情況。因此實際M2與國家資產的比率要比圖表上體現出來的還要更高一些。
結論:國內貨幣是超發了的。
3. 通貨膨脹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通脹的唯一原因就是政府印刷鈔票。超發貨幣會造成通貨膨脹,一般而言同時會使貨幣貶值。但有時候通貨膨脹並不必然導致本幣貶值,有時候貨幣升值反而會加劇通貨膨脹。中國在近三十年的通脹過程中,人民幣詭異的保持著升值態勢。這看似違背經濟學常識的情況包含有更深的原因,但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內容。 許多人都覺得通貨膨脹不好,工資不漲物價飛漲,社會底層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理論上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對於社會底層來說更為有利。
對於全世界來說,通貨膨脹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金融工具。為了不讓社會發展過於緩慢甚至停滯、倒退,通貨膨脹就是政府給大家施加的一個壓力,就像鞭打馬匹的皮鞭。烏托邦和早期的社會主義大鍋飯試驗就證明了一點,人類具有天然的惰性,即使在思想覺悟非常高的環境下人類自身也無法戰勝其自私的基因。因此領導階層普遍認為,適當的鞭策有利於社會發展,競爭有利於優勝劣汰。自由經濟的特徵就是奉行叢林法則末端淘汰,通貨膨脹就是追在你屁股後面的獅子,這會讓你成為跑得更快的羚羊或是被吃掉的羚羊。
既然通貨膨脹如此殘酷,為何又說這對社會底層更為有利呢?因為通貨膨脹會導致貨幣貶值。對於一個低收入家庭來說,他們沒有什麼財產。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依賴工資或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收入,消費的產品也是生活必需品為主。對於社會底層來說拿的就是生存工資,也就是這個城市生存的基本生活費,如果達不到這個水平將無法在這個城市生存。生存工資是隨著物價上漲而上漲的,自由市場里一旦企業無法提供這個標準的工資,企業將招收不到工人。工人幹活養活不了自己那還不如回家睡覺,一些國家則體現為遊行示威甚至內亂。為了防止企業聯合壓縮工人生存工資到真正的生存紅線,通常該國政府也會定期公布每個城市的基本工資。無產階級們沒有財產,因此也就不怎麼會受到財富稀釋的影響,即使該國貨幣購買力每年都下降10個點受影響最多還是資產階級。如果他們拿著錢什麼都不做,那10億每年就會少掉1億。這會迫使資產階級不斷的消費、投資保值同時進一步累積財富。
通貨膨脹對中產以上階級影響更大。中產以上階級有財富累積,他們有資產性收入,比如儲蓄、債券、保險和股票等。這是一條分水嶺,財產性收入有滾雪球的特點,財產越多的人其資金撬動的利潤越高。財產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實現財務自由,不再需要每天工作就可以愜意的生活,這是多少人的人生目標啊。理論上某個財富過人的傢伙幾百年後其財產能買下整個國家。而且財產是可以繼承的,這意味著一個富人的子女不需要干任何事情,他們僅通過財產性收入就可以越來越富有。而且財富累積是具有排他性的,某些人越是富裕其他人則越貧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通貨膨脹這個工具就被推出來了。與其協同工作的還有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印花稅甚至包含某些故意設置的投資風險等等。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限制有人能夠在合法渠道內不斷累積財富以致富可敵國的情況。
另外發達國家高福利的意義之一就是為了沖銷通貨膨脹對社會底層的影響,即沒有足夠的財產也可以安心的在這個國家生活。讓這個工具徹底成為針對資產性收入群體的利刃。實踐證明這種對社會底層的保護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因此福利經濟學被各國廣泛接受。
理論上很美好,但是實際並非如此。我們知道社會規則的制定者並不是社會底層,資產階級總能想方設法掌握國家的決策權和話語權,統治階級制定限制自身獲利的規則本身就是矛盾的。而且出於累積財富能引導人民積極性的理由,這些工具對資產性收入的限制也是在資產階級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的。關於這個的實例我們可以參考巴菲特稅。而我國間接稅佔到全部稅收70%左右,個人所得稅僅佔6%左右,這更說明資產階級在中國環境之優良。
另外和無產階級同志們只能被動接受社會分配不一樣,資產階級有很多辦法可以跳出這個規則。非法的斂財手段、薪酬待遇壓縮、偷稅漏稅、利用法律漏洞、境外離岸公司等等。隨便舉個栗子,比如說上市公司財務作假騙取股民的巨額財富,32家造假上市公司被罰均未超60萬 違法成本低致A股公司頻頻財務造假。相對應的我們看看美國CSC財務造假被美證監會罰款1.9億美元。
因此在合法和非法的兩條道路上,資產階級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貨膨脹的主要價值還是限制中產階級,鞭策無產階級努力幹活。
我們遵循著這一原理,通過各種商品、權利、服務等等激發你的需求和慾望,渴望財富或其他理由的你會辛勤工作和學習,不停的創造社會價值。因此,通貨膨脹及類似的鞭子還是會繼續抽打在你我的身上,既然無法逃脫我們最好還是學會習慣它吧。
結論:我們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
4. 貨幣需要流通 上面說道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提高貨幣流通性。
流動資金在社會生產中每次周轉都可以產生營業收入及創造利潤,一旦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意味著社會無法創造更多的利潤,經濟進入下行通道。
假設馬某有160億元的現金,他既不打算繼續投資到公司企業,也不購買固定資產,即使百萬豪車幾十輛、鮑參翅肚吃一個扔十也消費能力有限。他就是單純的存著錢不花,這筆錢就成為了」死錢「,這種不斷的累積大量現金的行為甚至會成為金融炸彈。通貨膨脹會遏制這種將錢捂著不放的行為,因為如果每年馬某還是拿著錢不用也不投資,那他每年都會產生巨額的虧損,聰明的老闆們自然不會這麼做。中國人和美國人不一樣,中國人喜歡穩定和存儲。中國儲蓄率一直偏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整、投資渠道閉塞和不安全、銀行和國家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利息相對較高等等。
儲蓄率 數據來源CNBC
如果人們拿著錢都存起來不花會怎麼樣呢?首當其衝的就是銀行,當你減少購買商品的時候,企業產品就會滯銷,企業就無法按時償還銀行貸款。你不購買房子銀行就無法派出房貸。銀行所有的利潤都是來源於貸款,人們不花錢銀行的錢就不流通,銀行巨大的管理成本會很快讓銀行破產。這還屬於金融危機的範圍,如果持續不流通則會進入經濟危機的範疇,就是所謂的硬著陸。屆時企業破產,工廠倒閉,人們失業,社會一片蕭條。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國家必須想方設法使資金流通起來。政府需要人們將錢取出來消費或投資,通貨膨脹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當銀行利率逐步下降甚至到達負利率而同時通貨膨脹不變或上漲的情況下,會促使人們將錢取出。前一段時間美聯儲(FED)公開討論負利率政策正是基於這個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常被提起的『流動性陷阱』。這個假說是宏觀經濟學之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提出的。他認為當一段時間內利率保持在極低水平時,貨幣政策會失效,無論央行怎樣通過增加貨幣量來降低利率、刺激經濟,實際產出和利率水平都幾乎不發生變化。日本十年經濟衰退和歐美08金融危機至今都應驗了這一假說,目前中國是否會陷入這一困境還未得知。
為什麼印錢的問題要提到貨幣流通?因為如果實在人們不願意把存款拿出來,而央行又急於刺激資金流動,那通過增加M2也是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資金流動性。正是因為中國人儲蓄率比美國高得多,所以政府也更喜歡使用增發貨幣來提高資金流動性,而且力道也更大。不過如果一直依賴貨幣來刺激經濟流通無疑是飲鳩止渴。不擠出社會上不良資產的水分,這個泡沫會越吹越大,飛得越高則摔得越重。
結論:提高資金流動性是超發貨幣的動機之一,目的是提振經濟。某些情況下這屬於良性操作。
對於政府來說,通過金融手段獲利不是其目的,經濟發展才是其目的。政府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收取他們想要的東西,政府財政來源主要是依靠賦稅,2015年稅收收入124892億元,非稅收入27325億元,稅收占財政收入的78.12%(財政部: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另外他們還有罰款、沒收貪污犯罪所得,特殊國有企業收入等等不進入財政的收入,部分進入當地政府金庫,部分進入國庫。所以通過貨幣增發來稀釋財富的手段雖然客觀存在,但是相對稅賦及壟斷性企業,如電力、通訊、煙草、石油等等,通貨膨脹對一般老百姓的影響來說並不是其生活質量不如意的主要因素。真正影響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關鍵因素是社會分配方式(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以及稅收方式。政府控制著社會資源分配的權利,因此無論政府收取多少的費用、採用何種手段,只要重新分配給人民的資源能夠滿足人民生活的需求,生活質量就不會下降。
1.央行印了錢
2.政府有了錢3.政府買了大量商品4.商品供不應求5.賣家漲價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再看不明白再問。樓主應該是金融小白,樓上的回答又硬又臭,我想樓主大概看不懂或者不願意看的。
我通俗的講解一下,不考慮貨幣超發對不同行業的物價的影響不同。 我們逆向推斷一下。 為什麼物價上漲? 供求關係決定物價,市場上,商品的需求>商品供給的時候,物價上漲。 為什麼需求那麼多? 因為人民群眾手裡有錢,消費慾望比較強烈。 為什麼人民群眾有錢? 央行印鈔票了,鈔票通過商業銀行流入到人民手中。倒過來看,央行印鈔票,鈔票進入流通,人民群眾有錢,消費慾望強烈,商品需求>供給,物價上漲。
ps:
現實生活中的貨幣發行可以說不是通過印鈔票,主要是通過增加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負債來進行,如央行對商業銀行直接貸款,商業銀行手裡錢多了,再貸款給公眾,公眾拿到錢去市場交易,錢就進去了流通。再如央行逆回購600億,就是向市場投放600億,直接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 為什麼公眾會認為印鈔票就是貨幣發行呢? 大部分的財經媒體為了讓普羅大眾看的明白直接說印鈔機在不停地轉動。如果大講一通貨幣怎樣創造的,我想大部分人是看不明白的,不是所有人都學過貨幣銀行學。 如果有幫助,點贊點贊啦,嘻嘻~【這麼一來,戰時承包商和他們的員工便得到了更高的貨幣收入。
他們會把這些錢拿去買自己想要的商品和服務。為他們?供產品和服
務的商家,因為需求增加了,可以抬高價格。因為這些買主口袋裡有
更多的錢,他們不在乎增高的價格,而是要買到所需產品。因為在有
錢人眼裡,每一塊錢的主觀價值已經降低了。
我們把戰時承包商和他們的員工稱作 A 群體,把直接向 A 群體
?供產品和服務的商家及其員工稱作 B 群體。現在, B 群體由於銷量
和價格大幅?高,會向 C 群體購買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C 群體同樣得
以?高價格,獲得更多收入,進而向 D 群體購買產品和服務。依此
類推,直到價格上漲和貨幣收入增加覆蓋整個國家。這個過程完成之
後,幾乎每個人的貨幣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假設產品和服務的生
產並沒有增加), 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會相應上漲。整個國家並不比
以前富有。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的相對或絕對財富和收入將保持在原
來的水平。相反,通貨膨脹是一種不公平的過程,它會對不同群體的
命運造成不同的影響。最先獲得新增貨幣的群體獲利最大。例如, A
群體的貨幣收入會在價格上漲之前增加,這樣,他們商品購買量的增
長几乎可以與貨幣收入量的增長保持相同的比率。 B 群體的貨幣收入
會在價格剛開始上漲時增加,按照所能購買的商品的實際價值計算,
B 群體比原來更富裕了一些。當價格普遍上漲之後,貨幣收入還沒有
增加的群體,不得不以較高的價格來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意味著
他們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更差 】
引自 《一課經濟學》
資本的反應速度遠超你的想像。
說一個簡單好理解的吧。貨幣流通出來多少,和金融系統不相關的老百姓在短期之內是很難感受到的。貨幣的投放一般都是通過金融機構進入市場,通過市場上的兜兜轉轉,才慢慢進入老百姓的錢包里,所以老百姓作為消費者是貨幣流通的最後一環,也是整個市場最後感應到貨幣流通數量增加的群體。其次,不同的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商品市場)的出清(達到需求和供給平衡時的狀態)速度、粘性(物價上漲需要有個過程)不同,所以不同市場的達到平衡的速度和效率並不相同。只有當價格(物價和利率)波動到合理範圍之外,或者調節速度出現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國家才會出手干預,其他都是靠市場自動調節。至於什麼狀態是個頭,只能說「當市場把多餘的貨幣都消化之後」,物價就漲到頭了。
有那麼多經濟指標呢,不是一直在公布。 CPI,PMI,貨幣供應量M1M2,貸款投放量,基準利率,準備金率,麻辣粉酸辣粉,SHIBOR, 甚至汽柴油指導價,大宗商品期貨價格 ……
貨幣增量與通貨膨脹維持在一個固定速率上是健康的…這是一個正常市場的形態…央行通過負債率來增發…而市場商人通過生產成本來漲價…
都是公開信息。
漲價是成本逼的,競爭性行業里誰願意帶頭漲價啊 ?把客戶趕到競爭對手那裡
國家貨幣是大宏觀,錢超發了按理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但是具體到行業是不同的,比如國內房地產行業吸走了大部分的資金,貸款產生的貨幣被樓市固化了,別的行業並一定漲價,而且物價飛漲不是幾個人說了算的,各種市場還有政府調控手段共同作用。宏觀問題是個大問題太複雜深奧。
物價呀
哈哈,你對紙幣是怎麼來的並不清楚,首先是先有貸款還是先有存款?這個問題是很關鍵的,假如今天開業一家銀行,還沒人往裡存款,那麼能不能往外貸款?事實是,先有貸款後才產生存款,具體原因,你百度一下,我懶得打字
國家有貨幣總量和GDP 算出每年的貨幣增量 減去GDP 就是多印的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