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7月7號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了,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還是蠻漂亮的,雖然經常人滿為患,但是申遺成功到底應該歸功於廈門市政府的運作還是鼓浪嶼本身有這個資歷呢?

………………………………………………………………………

問題補充

鼓浪嶼作為純人文的旅遊景點,因為遊人過多可能帶給不同時段去的人的體驗不一致。

但是我這個問題更想知道的是

「以歷史建築為內核的鼓浪嶼,其申遺成功應該歸功於哪些方面」

這不是一個鼓浪嶼美不美的問題,而是鼓浪嶼如何能夠申遺成功及這個成功是否能折射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和啟示。


簡單看了看目前的20多個回答,感覺大部分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即認為某地入圍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資格,和該地作為旅遊景點的品質有關。

然而並不是這樣。

雖然入圍了世界遺產名錄之後很可能會對旅遊開發有促進作用,並且地方上在前期組織申遺工作時也難免有這方面的主觀期待,但是世界遺產名錄本身的評選標準跟旅遊毫無關係

所以不管鼓浪嶼作為一個景點而言好不好玩、人多不多、商業化是不是過分、票價貴不貴,這些都不是UNESCO WHC的考慮範圍。

至於WHC評選文化遺產的標準,可以自行閱讀《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原文(http://whc.unesco.org/archive/convention-ch.pdf)

算了我勉為其難幫大家搬運一下吧:

第 1 條 在本公約中,以下各項為「文化遺產」: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
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
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
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至於說鼓浪嶼入圍名錄這事兒有到底沒有水分,我不是專業人士不敢妄斷,但是從WHC的官方評價來看,至少在字面上還是滿足了上述公約標準的:

Kulangsu is a tiny island located on the estuary of the Chiu-lung River, facing the city of Xiamen. With the opening of a commercial port at Xiamen in 1843,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sland as a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in 1903, this island off the southern coast of the Chinese empire suddenly became an important window for Sino-foreign exchanges. Kulangsu is an exceptional example of the cultural fusion that emerged from these exchanges, which remain legible in its urban fabric. There is a mixture of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styl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Southern Fujian Style, Western Classical Revival Style and Veranda Colonial Style. The most exceptional testimony of the fusion of various stylistic influences is a new architectural movement, the Amoy Deco Style, which is a synthesis of the Modernist style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Art Deco.

類似這種以建築融合為理由入圍的例子已經很多了,比如前年入圍的巴勒莫,以及更早的維爾紐斯、檳城、Noto之類的。

我的觀點的是,我再重複一遍啊,不管鼓浪嶼作為一個景點而言好不好玩、人多不多、商業化是不是過分、票價貴不貴,這些都不是UNESCO WHC的考慮範圍。

話說世界遺產名錄近年來越來越濫,這應該是事實,但是也確實情有可原。一來世界知名的大咖遺產就那麼多,早在幾十年以前該入圍的都已經入圍了,所以後入圍的差點咖位也正常;二來WHC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到處化緣保護經費,所以難免要放點水;三來入圍名錄在程序上要求遺產所在國主動申報,所以申報活躍的國家當然就入圍更多;最後吧,WHC本身畢竟是一種國際合作,多少要受點國際政治風潮影響,比如1987年我國爆髮式地入圍,1989年一下子就消停了,算了不能多說……


我:「哇,我好驕傲哦!」

阿虎:「你驕傲什麼?」

我:「我驕傲我們國家又多了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啊!鼓浪嶼,多美的地方!」

阿虎:「不不,你驕傲的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舊中國的殖民劣跡,被我們當成寶貝拿到世界上去現。」

我:

鼓浪嶼是廈門最大的衛星島之一,面積約1.8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素有「海上花園」,「鋼琴島」之稱。

鼓浪嶼能夠申遺成功,主要歸功於兩大原因:

1. 鼓浪嶼的建築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築和文化價值觀和傳統的交融,這種交融的產生得益於島上居住的外國人和歸國華僑的多元性。

2. 鼓浪嶼是廈門裝飾風格的起源地和最佳代表,這種風格以廈門在本土閩南方言中的稱呼Amoy命名,指的是首先在鼓浪嶼島上出現的建築風格和類型,體現了當地建築傳統靈感與來自西方早期建築風格靈感的融合,特別是現代主義和閩南移民文化的影響。

鼓浪嶼列賓美術館

去過鼓浪嶼的朋友們都知道(沒去過的看圖片也知道),這是多麼美麗文藝小清新的島啊!申遺成功簡單點來講就是島上有好多好有特色的各國建築啊!東西方交流匯聚地啊!國際社區啊!好有文化歷史感哦!

但!是!

各媒體在描述鼓浪嶼時的說辭是在逗我?當我連高中歷史都沒學過?

「19世紀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鼓浪嶼成為一扇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見證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歷程,迅速發展成為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質的國際社區。」

這話給人的意思是說:1840年之後,鼓浪嶼歡迎了各國人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各國人民其樂融融一起共創美好明天。

實話瞎說。

「實」在於鴉片戰爭後,1842年中英簽署《南京條約》,廈門被迫作為五處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嶼確實是最先面向國外的地方之一。

「瞎」在於,各路申遺大神悄悄偷梁換柱,把近代帝國主義殖民侵略中國的物質化意識形態,也就是所謂的「萬國建築」,美其名曰「國際社區」;把帝國主義對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的侵略,美其名曰「交流」,這難道不是自欺欺人嗎?

鼓浪嶼成為公共租界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鼓浪嶼所有權的控制,中國政府不但沒有收取一分錢的租金,而且每年還把在鼓浪嶼徵收的地租稅收交給鼓浪嶼工部局作為經費,鼓浪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

1920年位於田尾路(今觀海園)海濱的法國領事館。

來源:鼓浪嶼原鄉人

「從鴉片戰爭到1902年之間,鼓浪嶼逐漸轉變為西方多國僑民的聚居地,一大批外廊建築興起,使鼓浪嶼整體向著典型的東南亞殖民地特徵發展。同時,一系列變化在本土文化族群中逐漸發生,既反映了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影響,也顯示出閩南傳統文化的開放性。」

所以你當那些外國人來,是為了建設當地的歷史文化?

「閩南傳統文化的開放性」?excuse me? 我國的傳統文化要是具有開放性,還用等到1840年英軍的堅船利炮打來再開放?那是被迫開放的好嘛!

被迫自願可是有天壤之別,否則你把改革開放這個大寶寶置於何地?

1843年11月1日,根據《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正式開埠後,大批帝國主義列強的商人來到鼓浪嶼設立洋行、開辦公司,甚至販賣鴉片和華工,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

外國列強為了實現其政治、宗教文化、經濟的侵略和掠奪,為了在鼓浪嶼更好地傳播基督教,先租借民房,後建造教堂和教會學校的校舍和醫院,開辦教會學校,為教徒的子女提供教育的機會,發展基督教教徒,培養中國的牧師,把鼓浪嶼作為閩南宗教傳播的基地。

原日本領事館建於1898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重要機構。

來源:鼓浪嶼原鄉人

外國列強在鼓浪嶼大刮地皮,大建碼頭、貨棧、公館、樓房。外國商人在鼓浪嶼從事販賣鴉片和華工的罪惡勾當,當時的廈門是中國最大的「苦力買賣」中心之一,位於鼓浪嶼大德記的英商德記洋行和三丘田旁邊的和記洋行就從事販賣華工的據點。

據有關資料統計,1845年到1853年第一季度,從廈門出口的華工就達到12261人。而原來位於現在鼓浪嶼公平路的英商寶順洋行就從事販賣鴉片的罪惡勾當,寶順洋行就是臭名昭著的鴉片販子顛地所創辦,這一帶的地名也因寶順洋行在此叫做「寶順巷」,上世紀40年代才改為公平路。

外國商人還通過各種投機買賣攫取暴利,並且開始在廈門創辦工廠企業,直接利用當地的資源。為了進一步操縱中國的市場,外國勢力培植了一批買辦為它們效勞。

為了進一步掌握東南門戶一一廈門的經濟命脈,1862年3月30日,外國列強根據《天津條約》的附約《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在廈門設立海關稅務司。為了獲得更大的侵華利益,英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密謀包占鼓浪嶼,在陰謀沒有得逞時,於1886年由英國駐廈領事牽頭,成員全部是外國人,擅自組織成立「鼓浪嶼道路墓地基金委員會」,非法向島上居民收取人頭稅、車、馬、墳地費。外國列強全面侵佔鼓浪嶼的陰謀和努力從來沒有間斷過。

漳州路9號原廈門海關福稅務司公館坐落於觀海園高坡處

來源:鼓浪嶼原鄉人

鼓浪嶼郵電支局

「1902年,《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簽訂,1903年鼓浪嶼工部局正式成立,鼓浪嶼上建立了駐島各國僑民與中國人代表共同參與管理的公共社區管理體制,由此開始了鼓浪嶼的多元文化融階段。」

「工局部」這麼臭名昭著的噁心勾當拿來頌揚?

「共同參與管理」?這也太天真了吧?你以為列強是在和我們「合作」嗎?這是在為列強洗地嗎?

難道列強千里迢迢跑來是幫助我們管理建設的?當時在鼓浪嶼上的中國人根本一點權力都!沒!有!

1939年鼓浪嶼工部局的辦公樓和大門。舊址在現編永春路89號

來源:鼓浪嶼原鄉人

1903年1月,鼓浪嶼工部局成立,「專理界內應辦事宜」。並由各國領事組成的駐廈領事團選定領袖領事,行使工部局的領導權,設置巡捕,實行警察統治。鼓浪嶼公共租界設立的「領事法庭」負責審理涉及控告工部局人員和外國僑民發生的案件,中國政府無權過問,是帝國主義列強實施「領事裁判權」的具體執行機構,嚴重侵犯了我國的主權。同時設立了「會審公堂」,擴大了領事裁判權,干涉中國內政,對鼓浪嶼進行殖民地統治。工部局頒布律例和法規,控制鼓浪嶼的土地和房屋建設,實行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在抗日戰爭前的30年,稅收前後相比加重了30倍。

1908年鼓浪嶼租界工部局印度籍警察(廈門人稱為「馬達仔」),右三為巡捕長密芝諾

來源:鼓浪嶼原鄉人

華董雖由興泉永道指派租界內一名中國富紳擔任,但是決定權仍然掌握在外國領事團手中,1909年廈門道台指派林季商擔任華董,領事團竟以不合格為由,拒絕接受。道台只好改派林爾嘉接任華董,直至1924年出國為止。據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先生介紹,從現存的歷史資料可以看到,林爾嘉擔任華董期間,僅有一次參加董事會會議,華人董事在工部局中僅是一個擺設,決定權實際操在外國領事團手中。

所以,「與中國人代表共同參與管理」根本 不!存!在!

1937年2月,工部局公布《鼓浪嶼公共地界保甲條例》,在鼓浪嶼實行保甲制度,加強對鼓浪嶼人民的控制。工部局還自建監獄,關押監禁中國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03年至1940年,共監禁關押3300多人,1939年就關押407人。從1903年到1945年,鼓浪嶼完全處在帝國主義列強的共同統治之下,從政治上和經濟上完全掌控在外國侵略者手中。

鼓浪嶼公共租界時期,由於工部局對鼓浪嶼人民的欺壓和暴行,激起鼓浪嶼人民的反抗鬥爭,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奴役。如1903年的大宮事件,1914年的龍頭街抗暴事件,1922年的抗稅運動,1925年6月的反帝鬥爭,1925年的「韋士事件」,1927年6月發生的堅持10個月的大北電報公司工人罷工鬥爭等。

鹿礁路28號為原日本領事館警察署辦公樓,設有地下室作為關押和嚴刑拷打我愛國進步人士的監獄。

來源:鼓浪嶼原鄉人

「世界遺產中心的決議認為,鼓浪嶼的突出普遍價值在於,通過當地華人、還鄉華僑以及來自多個國家的外國居民的共同努力,鼓浪嶼發展成為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現代生活品質的國際社區,也成為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一帶的華僑、精英的理想定居地,體現了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的現代人居理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是誰啊?

是那些傳統殖民宗主國啊!他們是握有評選話語權的人。

「共同努力」?帝國主義對我們的奴役變成了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鼓浪嶼的近代歷史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縮影,是中華民族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被人宰割欺凌的屈辱史。歷史不能忘記,更不能閹割和篡改。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為了讓我們記住人類歷史上曾經犯下的滅絕人性的罪行,以史為鑒。這永遠不能抹去的傷痛,值得紀念。

鼓浪嶼成為世界遺產當然值得驕傲,但是,我們不能像看頤和園,麗江古城,敦煌莫高窟這些文化遺產一樣看待鼓浪嶼,而是要像看待奧斯維辛集中營這類文化遺產一樣看待鼓浪嶼。

我們之所以努力讓鼓浪嶼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所以為申遺成功高興,不是因為她有多美麗和諧,而是為了讓我們記住她的傷痛,為了敲響警鐘,讓後人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這才是她真正的意義所在。

我們不能忘卻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下人民遭受的苦難歲月,不能忘記那些慘死在敵人屠刀之下的同胞,更不能忘卻為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奮起抗爭而犧牲的先烈。

不能為了申遺,遮蔽鼓浪嶼曾經的滄桑與痛苦。她是歷史的前車之鑒,她的苦難不能被忘記。

我們為什麼學習歷史?

因為往事並不如煙。

轉載請註明出自公眾號:皓月愛吃蝦

也歡迎長按關注哦

http://weixin.qq.com/r/lCgLExLEBU96rVZw932G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lCgLExLEBU96rVZw932G (二維碼自動識別)


去過三次鼓浪嶼。

第一次是十一年前,那時候在上小學。家人自駕從福州一路玩到廈門,我也第一次登上了鼓浪嶼。

輪渡船票只要2元(感謝知友@釘針指正,當時的價格應該是3元);島上的水也還買得起,大約兩塊,就能買到平價商品店一元的礦泉水;中午能吃得起飯,當然海鮮的味道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去的時候算是淡季,於是可以一直逛到傍晚再回鷺島本島。海風習習,碧波蕩漾,美麗的建築和茂密的森林,「萬國博覽」的壯美和靈氣在小小的一座島嶼上,毫無保留地呈現給每一位旅人,從中山路眺去,小嶼在黃昏餘暉的映襯下,顯得秀麗又神秘。

「這個地方真的挺漂亮的。」

第二次是四年前。福廈線的開通讓前往廈門的路程顯得不那麼遙遠。帶著從美利堅回來探親的表弟,去廈門拜訪在廈大上學的表哥,和在廈門定居的表姐。

輪渡船票稍微漲了一些價,並且聽說今後要施行「本地異地」的差別定價;島上的水有些過分溢價,動輒五元十元,令人望而卻步:好在從表姐家出來時,自備了不少涼白開;沿線的店鋪和六七年前比多了許多,但從經營者口音就能聽出,所謂的「正宗」是並不存在的,吃過之後,除了「貴」「味道重」「不值」之外,沒有更多的評價可以適合它們;在島上吃飯,從溫飽消費轉化為了奢侈消費:乏善可陳的味道和直逼星級酒店的價格,令人望而卻步。所謂海鮮也不過是從各種養殖場批發進貨的物件,好不稀罕。

遊客是很多的,以至於你甚至沒法感受到涼爽的海風和靜謐的氛圍。走馬觀花式地轉完一圈,我們便匆匆離去。中山路更繁華了,但也很難讓人在那裡過多停留。

「今天玩的感覺好不值啊。」

第三次是前年。作為閩南最吸引人的城市,廈門儼然成為了在閩南上課的學生的後花園。在諸多外省同學朋友的堅持下,我作為導遊帶他們前往鼓浪嶼。

輪渡船票漲價是兩年前的事了。我沒有過多評論,只希望朋友們能覺得「不虛此行」;上島以後的嘈雜和喧鬧,讓朋友們懷疑我是不是帶他們來錯了地方:「鼓浪嶼不是一座幽雅靜美的小島嗎?」;海水是黃褐色的,即便我可以告訴他們,這是因為鼓浪嶼本身就在內海的位置,極易形成污染和廢物堆積:可十幾年前好像沒有這麼難看。商家不僅賣水,超市裡的三塊錢一個的椰子,島上可以賣十五塊。奶茶小吃這種東西我也不明白為什麼能排起那麼長的隊,又貴又難吃;飯店去都不用去,想必我們這些窮學生,應該也是吃不起的:畢竟四年前都已經那麼貴了;遊客一如既往的多,除了沿途偶有令人善心悅目的小姐姐之外,真的沒有什麼景緻,能讓我眼前一亮了。回頭看同學朋友的眼神,大概也多少有一些失望吧。

回歸鷺島,喝了大同鴨肉粥,幾個人吃了幾碗味道有些淡的沙茶,就匆匆奔赴學校。中山路嗎?它現在應該很漂亮了吧。

「我真的不想再上這座島嶼了。」

鼓浪嶼是不是這座城市的精髓和驕傲,我不知道。

鼓浪嶼能不能稱為一個好的景點,我也不清楚。

鼓浪嶼申遺成功了,我不會譏諷,但絕對也談不上高興。

唯一能確定的是,鼓浪嶼作為廈門這座旅遊城市最主要的名片之一,或多或少都也折射出現階段這座城市的氛圍和旋律:

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風氣。

「只希望你在我的回憶里的樣子,永遠不要再變了。」

———————————————————————————————————

最後更一點個人的看法吧。

誠然,鼓浪嶼申遺的成功是一件值得開心和驕傲的事情。主要影響包括但不限於:對於歷史文化、獨有藝術的宣揚和傳承,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未來價值;對於抬高廈門的城市影響力(以及房地產市場價格),也將產生深遠影響;再者,申遺的成功,也意味著對這個景點新一輪的利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必將帶來更加嚴謹的開發保護措施。

這些都是好事,值得慶賀。

但另一方面,鼓浪嶼確實存在很多現實的問題。這個問題下很多答主都是廈門人,對批評者和質疑者的態度著實令人無法接受。先把「噴子」的大帽扣上,然後一番「你們這些人根本不懂得鼓浪嶼的美,都是一群不會旅遊的傢伙」的論調,讓人很是不自在。

【旅遊資源若不能帶給遊人賓至如歸的認同感,再怎麼扯也是白瞎。】

不是所有人都是本地人或本省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能夠「不斷地去探索這座島嶼」:畢竟絕大多數遊客需要的是伸手式、一次性的良好體驗。

情懷、歷史、另闢蹊徑,本來就是小眾群體才能體會的東西。可是鼓浪嶼又偏偏被定位成了一個「來了廈門就得參觀」的流水式景點,那這種戰略定位直接導致了旅客們不佳的用戶體驗,旅客朋友們批評兩句也沒什麼不對的。

因此嘲諷他們「沒有格調、不懂旅遊」,未免有些何不食肉糜了。

利益相關:一個根在福州(老家)家住南平(居住地)學在泉州(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常待廈門(親戚朋友家和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的福建人。

(廈門還有不少別的好玩的地方的!真的!!)


很早之前打了個辯論賽題目叫【世界文化遺產應不應該商業化】,那時候就知道鼓浪嶼一直在申遺,借著題目談談這個問題。

先介紹一下鼓浪嶼吧,鼓浪嶼這個地方,在廈門本地人和廈門遊客眼裡完全是兩個地方。有什麼差別呢,給大家放個鏈接感受一下: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531f640102vr6r.html

在許多老廈門,特別是在鼓浪嶼生活過的人眼中,鼓浪嶼還是1880年照片里的樣子。島上的居民如同北京大雜院里的住戶一般彼此相熟,一家的阿嬤做了好吃的,會分給許多家的孩子吃。那時候島上還沒有遊客,更沒有張三丰奶茶店和這個小姐那個阿嬤的糕點店。

而遊客眼中的鼓浪嶼,就如同你在旅遊攻略里經常看到的那樣,小清新的店鋪林立,歐式建築可以拍出文藝的照片,頂多知道上日光岩上看看日出,當然最深的印象還是節假日都是人人人人……

也難怪好多吃瓜遊客在微博上說:鼓浪嶼都能申遺成功,申遺的下限有多低……

了解了兩種不同,就能很好的解釋【申遺成功的鼓浪嶼】和【遊客去玩的鼓浪嶼】有什麼區別,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鼓浪嶼申遺成功這件事竟也會引發爭議。

我們先來看【申遺成功的鼓浪嶼】

借著歷史上的鼓浪嶼也讓大家了解一下最基本的閩南歷史和文化吧:

1. 鄭成功收復台灣

鼓浪嶼上看日出的日光岩,還有遊客每次上島看到的那個雕像,都跟鄭成功收復台灣有關。1661年的明朝,鄭成功從福建出發,收復了被荷蘭佔領38年之久的台灣。而日光岩呢,就是他屯兵的地方。(順便一提,廈門大學有個操場叫演武場,是鄭成功練兵的地方)

2.鴉片戰爭後的通商口岸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中有一條是開放通商口岸,其中就有廈門。在那之後,鼓浪嶼就成為了許多西方人的居住地。十多個國家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各種銀行、花園、學校也建立起來。還有許多的閩台富商,華僑精英,都在這裡留下了痕迹。所以鼓浪嶼上的歐式建築,不是只有拍文藝照片的作用,他們更是晚清封建中國在外界衝擊下步入近代化的一個縮影。

(美國領事館)

3.林語堂

是的就是那個寫《京華煙雲》的林語堂,因為我是文學系的,你們沒聽過覺得不有名我也偏要講~林語堂就是在鼓浪嶼教會學校上的學,後來和廈門的姑娘結婚住在鼓浪嶼上。他和魯迅、顧頡剛等人都在廈門大學任教,抗日戰爭的時候教授們也都去鼓浪嶼上避過難。現在還有很多廈大教授住在鼓浪嶼上,天天坐船去學校教書(有沒有點酷)所以鼓浪嶼上面有林語堂故居,還有許多文人學者的在那裡留下足跡。

4.抗日戰爭的避難所

抗日戰爭的時候金門淪陷,鼓浪嶼因為有多國領事館日本無法佔領,一時間湧入大量難民。然而眾多難民的湧入並沒有破壞鼓浪嶼原本的生存秩序,相反鼓浪嶼上的機構和居民還為難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保障。從這點來看,現在的遊客真的是比難民厲害多了。

5.華僑和閩南文化

鼓浪嶼申遺成功的52處建築里,處處可以提現中西方融合下多元文化的影子。許多建築都是當時的華僑所居住的地方,比如瞰青別墅西林別墅,黃家花園,還有許多是華僑出資建的。從開放通商口岸以來,許多的華僑和商人在這裡經商,帶動了鼓浪嶼以及廈門和福建的經濟。也形成了濃郁的華僑文化和閩南文化。(在這裡普及一下廈門大學的校主陳嘉庚也是著名華僑,當年抗日戰爭時寧可變賣大廈也不賣掉廈大,才使這所學校保留至今,成為著名景點→_→)

(黃家花園)

以上只是鼓浪嶼歷史的冰山一角,感興趣的大家可以去了解更多。這裡有個比較全的鏈接:http://mp.weixin.qq.com/s/OjkflSd7D7dp0hor9RGVBA

然後就是【遊客去玩的鼓浪嶼】

這我也不多贅述了,去過的都懂,沒去過的看看攻略也知道是什麼樣了。過分的商業化+人山人海+燥熱的天氣,我相信很少有遊客會真正沉下心去感受鼓浪嶼的文化和魅力。而對於這一點,我只能建議大家不要節假日扎堆出行,還有非廈門本地情侶最好也不要去鼓浪嶼,原因請自行百度鼓浪嶼的詛咒。

最後講講世界文化遺產應不應該商業化的問題,講真商業化最大的利益就是經費反補世遺(比如維護成本較高的莫高窟和兵馬俑等等),但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不想單純地評價好還是不好,只想說在這個問題上,我非常反感為了撈錢而去將自然歷史遺迹申遺的行為,擴大了知名度發展了旅遊業卻對帶來財富的遺產本身置之不理肆意破壞(比如當年泰山的修索道炸山和水洗孔廟),真是要多可恨有多可恨。至於好的管理方法,我覺得杭州西湖就做得非常不錯,取消收費卻依然造福了杭州經濟。

綜上鼓浪嶼申遺成功的爭議我也基本解釋完了,在我看來是好事吧,希望在【遊客眼中的鼓浪嶼】大行其道的今天,申遺成功後的鼓浪嶼可以以他真正的面貌重新被大家所認識。


不請自來。

鼓浪嶼申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首先欣喜,但轉念一想,誠如各位所言,這一入選成功原因諸多,導致的結果我們也無法簡單預估。而在此,且讓我們回顧琴島發展,從近代歷史,從現代旅遊。

在民國時期,鼓浪嶼是華僑們的「私家花園」。貴族名流揮金如土,富商政要叱吒琴島,促成了鼓浪嶼最繁華的「黃金時代」。

黃皮膚的華僑們出國歸來,帶回各個國家的文化風俗,興建居所也融入了濃厚的異國風情。現在隨處可見的百座南洋建築,完整見證了這段繁榮的歷史。

正是華僑文化,串聯起了民國琴島的歷史、建築、風土、人情。所以對於鼓浪嶼來說,真正的精髓是這段華僑貴族文化。

而目前的鼓浪嶼旅遊,僅限於走馬觀花的景點打卡,沒有辦法深入了解鼓浪嶼的文化特色。這是現代旅遊業的通病,不再贅述。

不想跟團匆忙趕著行程,也不想為自由行熬夜準備攻略,更不想浪費鼓浪嶼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所以,鼓浪嶼應該更適合深度游。

現在鼓浪嶼發展的旅遊業,導致島上現在都是人擠人的成團遊客,各大景點也排起長隊。這讓鼓浪嶼失去了本味,而深度游才能還原這座海島的原始特色。

關於鼓浪嶼深度游,最值得體驗的部分還是華僑文化。

所以想要推薦的是一條鼓浪嶼深度游線路,來自「起止旅行」,微信公眾號可以搜到。

廈門本地最會玩的旅行工作室,策划了許多廈門各大景點,或者冷門小眾的4-8人深度游線路,很注重旅行體驗。

鼓浪嶼的行程包含了很有特色的華僑體驗,品茶賞畫寫僑批,聽琴玩海逛園林,化身民國華僑,逛遍鼓浪嶼人少景美的好地方。


鼓浪嶼申遺成功,唯一的意義就是能促進旅遊業發展。

但是鼓浪嶼已經遊客擁擠人滿為患了,我看不出來再促進一下有什麼意義。

真正能落實的好處,無非就是這一屆官員又多了一個政績罷了。

至於保護云云,只要當地政府願意保護,它是文化遺產也好,不是文化遺產也罷,都不影響你保護它。

相反,如果政府想要破壞性開發,你就申遺成功了,也無法遏制地方官的愚蠢行為。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登記,在我看來就是聯合國收錢的套子。

韓國的【端午江陵祭】申遺成功了,影響我們過端午節了嗎?沒有。只不過是去韓國旅遊的人多了個參觀項目而已。

對於聯合國某個機構里坐辦公室的那些蠢貨白人來說,一個三千年前的巫術活動,到底是非洲的甲部落先開始的還是乙部落先開始的,沒有任何差別,他們也不關心這個活動的首次舉辦權到底歸誰,反正你們誰能拿出一張發霉的獅子皮來,說上面燙出來的焦黃的紋路就是證據,那就算是你們的好了,我給你記錄一下,你交錢去吧。

僅此而已。


轉一個網上看到的評論,

如果拆得慢點,還能多申遺些。


利益相關:純玩旅行組織策劃者,旅行活動【行影廈門CityWalk之旅】的線路設計包含鼓浪嶼。

簡單看了一下此題下的答題,主要是下面的兩個槽點:

相比其它申遺,鼓浪嶼略顯年輕,感覺不能實至名歸。

鼓浪嶼已不同往昔,商業化越來越嚴重了。

無論是參考我們網路調研的數據還是參考過去一年我們的活動人數,在開放的十五條原創旅行活動線路裡面,廈門CityWalk線路熱度在每個季度的佔比都排名前五,這裡面很大的決定因素是基於鼓浪嶼這個旅行目的地IP。

如果要用一個詞定義廈門,不少人都想到文藝二字。然而,煙火味的市井才是這座城最美的景色。我們廈門CityWalk線路設計就是和小夥伴們穿梭在輪船汽笛聲與琴聲相伴的小巷,流連於民國別墅與滿是閩南語的菜市場,轉彎拐角處,一起偶遇與碰撞你內心的最深處,品味老廈門的味道。儘管如此,鼓浪嶼仍是旅行者心之嚮往……

去廈門,大家都會去鼓浪嶼,就像一種與生俱來的契約,有點像去北京的話必然安排長城故宮的感覺。鼓浪嶼這個旅行IP,想必天生就長在大部分文青心裡,誰都希望來場說走就走的文藝之旅,去領略一趟鼓浪嶼的文藝風。上周末主業菌去參加了2017年全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大會,會議也對幾個旅行IP做得比較好的目的地進行了總結分析,比較成功的還有張家界,和桂林旅遊等,在此題下就不展開說了,【重點來了】接下來主業菌簡單對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作一下評論。

文而朴的鼓浪嶼,沒有輸給年輕

文藝文藝,必須得先有文才有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有一套相對標準的評判文件,存在必有理,這一套標準文件在當下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我國第52處世界遺產,評定結束後,我國擁有的世界遺產暫時與義大利並列,居世界遺產總數第一位,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是感到驕傲的!關於它為什麼評選成功,讓主業菌帶大家扒一下其文而朴。

日光岩寺

位於全島制高點日光岩腳下,始建時間大致在明中期,初名「蓮花庵」,明萬曆十四年(1586)重修,後更名為日光岩寺。弘一法師曾在日光岩寺東廂寮房閉關養靜,期間編訂了多部佛學著作,為其靜修的房舍題匾,稱「日光別院」,並在寺中宣講《凈土法門大意》,吸引大批信眾雲集。

上島就能看到鄭成功雕像,與鄭成功收復台灣有關。1661年的明朝,鄭成功從福建出發,收復了被荷蘭佔領38年之久的台灣。而日光岩呢,就是他屯兵的地方。(據知友爆料,廈門大學的演武場操場,就是當時鄭成功練兵的地方)

美國領事館舊址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中有一條是開放通商口岸,其中就有廈門。1844年,美國人在鼓浪嶼洋人球埔邊設立辦事處,代行領事職權。美國領事館舊址,西式洋房與西式園林搭配而成「最精美領事館」。該建築立面橫豎三段式的應用及三角形山花、科林斯柱式,嚴謹的荷蘭式砌法,整體呈現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流行的古典復興建築風格。

毓德女學校舊址

1845年,美國歸正教會在廈門寮仔後開辦了第一所小學,1910年該學校正式更名為「毓德女學校」。建國後,「毓德女中」與「懷仁女中」合併,先後改為鼓浪嶼女子中學和廈門女子中學,後併入廈門二中,校址仍在鼓浪嶼島上。

菽庄花園

20世紀上半葉,台灣遷居鼓浪嶼的富紳林爾嘉,懷念台北板橋故園,於1913年創建「菽庄吟社」並建菽庄花園。它在造園藝術上具有較高的成就,既運用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同時又融合了近代建築的樣式及西方造園的風格,創造出一座獨特的濱海近代文人園。

三一堂

1927年以後,隨著定居於鼓浪嶼的教眾增多,廈門港禮拜堂、新街禮拜堂和竹樹腳禮拜堂三個堂會決定在鼓浪嶼聯合興建一座教堂,命名為「三一堂」。抗日戰爭的時候金門淪陷,鼓浪嶼因為有多國領事館日本無法佔領,一時間湧入大量難民。然而眾多難民的湧入並沒有破壞鼓浪嶼原本的生存秩序,相反鼓浪嶼上的機構和居民還為難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保障。

重興鼓浪嶼三和宮摩崖題

位於筆架山的三和宮摩崖題記篆刻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由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撰文,記載了王得祿在三和宮前整修戰船、募款興修三和宮並率師進兵台灣圍剿蔡牽起義軍之事。該石刻見證了鼓浪嶼島早期對外交流中在閩台交流方面的重要地位。

這只是小島鼓浪嶼文而朴的冰山一角,此次申遺的建築群除了以上提及的,還有:瞰青·西林別墅、黃家花園、海天堂構、楊家園、八卦樓、番婆樓、廖家別墅(林語堂故居)、黃賜敏別墅、春草堂、黃榮遠堂、鼓浪嶼工部局遺址、燕尾山午炮台遺址、和記洋行倉庫遺址、三丘田碼頭遺址、救世醫院和護士學校舊址、博愛醫院舊址、私立鼓浪嶼醫院舊址(宏寧醫院舊址)、蒙學堂舊址(吳添丁閣)、安獻樓、萬國俱樂部舊址、閩南聖教書局舊址、洋人球埔舊址、延平戲院舊址、四落大厝、種德宮、大夫第、黃氏小宗、鼓浪嶼會審公堂舊址、日本警察署及宿舍舊址、廈門海關理船廳公所舊址、廈門海關通訊塔舊址、廈門海關副稅務司公館舊址、廈門海關驗貨員公寓舊址、鼓浪嶼自來水公司舊址、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舊址、滙豐銀行公館舊址、滙豐銀行職員公寓舊址、鼓浪嶼電話公司舊址、中南銀行舊址、日本領事館、英國領事公館舊址、天主堂、協和禮拜堂、基督教教徒墓園、英國倫敦差會女傳教士宅、延平文化遺址(國姓井,龍頭山寨遺迹等)有意向的學者可以展開研究分享,主業菌不才就不一一說了。

趣談旅遊景區商業化

為什麼不去XXX旅行呢?

太商業化了……

為什麼選擇在XXX買房?

這裡挺商業中心的,什麼都便利……

看到這裡笑出聲的歡迎點讚賞主頁菌酸奶,一直以來都挺多人向主頁菌抱怨旅遊景區很多淫~在天朝這是一個無法改變但又必須面對的事實。想擺脫人海享受清凈點的旅行,就只能自己找時間錯峰出行了,這麼龐大的人口大國,加上現在旅行需求日益提升,主頁菌真的給不到什麼攻略能解決這個問題。。

關於景區商業化,也可以玩出不一樣的小眾玩法,就拿曾經百萬加旅行社必推的鳳凰古城旅遊來說吧,當時炒得熱火朝天,但是隨著參加活動的人越來越多,留給大家的印象就只有商業化太可怕~其實商業化也是進步的一種,最起碼很多基礎設施和旅行需求都有條件逐步滿足了,供旅行者選擇體驗的項目也更多了,關於鳳凰古城的小眾玩法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答題鳳凰古城值不值得去? - 知乎

主頁菌覺得鼓浪嶼的商業化,帶動了一批文藝小店的發展和旅遊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和就業問題起得作用是利大於弊的。我們在設計廈門CityWalk線路時,鼓浪嶼的活動時間由一開始的2天逐漸變為現在的半天,主要是給小夥伴們提供一個初步體檢,探尋古老院落的邊邊角角、游弋在琴聲悠揚的海灘,這是我們在這小島生活的日常。你還可摘一顆桑葚吃,去追問每一朵花,每一棵樹的名字……

結合多年的戶外旅行經驗,體驗認識一個城市,CityWalk將會是最好的一個打開方式,在廈門CityWalk之旅中,我們除了鼓浪嶼,還設計了很多帶有老廈門的味道的旅行地,我們會在專業領隊的帶隊下穿梭在廈門新老城區,以最接地氣的方式吮吸廈門的文藝之息。

下面分享一下我們設計的行程線路給大家,歡迎廈門當地人點評,也歡迎各位驢友點評建議,以下行程安排是有專業領隊帶隊出行的線路,選擇自由行的也可以適當參考一下。

Day 1:全國各地 - 廈門

Day 2:南普陀 - 廈門大學 - 頂澳仔貓街 - 曾厝垵 - 海上帆船體驗

Day 3:鼓浪嶼 - 環島路騎行

Day 4:廈門老城區CityWalk(百家村-白鶴路-公園東路-中山公園-華新路-中山路-思明區政府-沙坡尾)- 全國各地

有興趣和小影一起邂逅煙火味的老廈門,細品文藝鼓浪嶼的小夥伴也可以前往我們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活動詳情,小影在廈門等你。


鼓浪嶼申遺成功是件很好的事情,祝賀。

但我針對部分網友的觀點做一點反駁。

鼓浪嶼適合淡季去玩。如果你能認真去游一遍,你會覺得處處是風景。

很大一部分人去廈門玩只是因為聽說很好玩,聽說很漂亮,聽說去廈門不得不去的地方有鼓浪嶼,所以就去了。

抱著這種心態去了之後發現媽個雞,全他媽是人,物價還那麼貴,與自己內心的嚮往所想相去甚遠,就開始吐槽廈門、鼓浪嶼根本就不值得去。

我覺得這種旅行的心態是不對的,去一個地方應該是主動去發現它的美,去感受它上面的文化。

旅行要有一顆主動尋美的心。

我幾乎每年都去廈門玩,鼓浪嶼都是必去的,有時候就是坐在鼓浪嶼的海邊吹吹風,看看日落都覺得無比舒服。

鼓浪嶼上人是很多,但是也不乏有一些靜謐的小道,這需要自己去慢慢尋找。找尋有趣的地方才能讓旅行更有意思不是嗎?

最後,申請為世界遺產本應該是一件好事,但在微博里卻全是噴子,國家有這樣的好事,不為此而感到開心,卻極力諷刺,不嫌丟人嗎?

補充:申遺看重的是文化價值、它存在的意義、歷史意義,而不是旅遊價值。鼓浪嶼上的東西,它有能夠成為世界遺產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表象,更不是咱們所說的值不值得去玩。

廈門適合喜歡感受的人去,如果你只是隨波逐流,別人說好玩你就真的以為有那麼好玩的,然後就去的,那你的旅行體驗會很差。(其實不管去哪,我覺得都一樣。)


鼓浪嶼真是超美!!就是現在...旺季遊客十分多...感覺和小時候不太一樣了...拒絕過度商業化!)po一張去年年底的圖嘻嘻


不管為什麼,看到那麼多噴的人,只覺得:不管我國哪個地方申遺成功,都會有很多評論:xxx根本不配!


廈門人感到真實的痛心


這使得鼓浪嶼成為2020年6月21日中國僅有的3個能看到日環食的世界遺產中,唯一在環食帶中心線上的。3個中另外2個是中國丹霞(僅限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和福建土樓(僅限高北、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

至於問題補充,歸功於哪些方面,去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9%81%97%E4%BA%A7 的評定標準啊,怎樣符合世界遺產的要求都寫在上面了。具體到每一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8%96%E7%95%8C%E9%81%BA%E7%94%A2%E5%88%97%E8%A1%A8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上,鼓浪嶼獲選的準則是(ii)(iv),這兩條是:

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1.避開商業區自己從反方向逛還是會有很多清凈風景的,畢竟我每年都帶不同同學走哇還是好評的;

2.迷路的時候盡量走下坡好了,百度地圖還挺管用的;

3.大晚上去鼓浪嶼的話需要壯壯膽,路痴如我已經好幾次大晚上在雞山路附近迷路就穿過基督教墓園了呢,這時候但凡出現商業區跟看到救星了一樣;

4.船票提前訂好,有本地朋友帶你玩的話他得現場買票才能享受優惠,不然微信購票價格一樣的;

5.大晚上的金瓜樓可好看了呢!

歡迎來廈門!


天津五大道、上海老租界、武漢老租界、青島八大關紛紛表示不服。

另,不是引戰,我真的感覺鼓浪嶼和上述這幾個比起來無論歷史還是野史還是人文還是建築價值都比不過。


鼓浪嶼的每一棟建築都有著自己的歷史和故事,

就算是商業氣息濃,這個小島的氣質依舊清新!

有多少說鼓浪嶼不值得一去的,你真的了解鼓浪嶼?你真的有好好看那些百年老建築,了解它們的故事?

瞰青·西林別墅(今天的永春路73-75號)是1916年安南(越南)華僑黃仲訓在日光岩下岩仔腳購地建造的別墅,體現濃郁的東南亞殖民建築風格。1927年,他又在日光岩西北側開始建設西林別墅(今天的永春路71號)。

黃家花園(今天晃岩路27、29、31號)原為印尼華僑黃奕住1920年回國定居時興建的別墅,佔地面積 12000平方米。整組建築和園林體現出鼓浪嶼近代建築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對時代流行建築風格的追求。

海天堂構是由菲律賓華僑黃秀烺和黃念憶共同於1920年到1930年間建成的宅園,由門樓與五座建築組成的大型宅院,總佔地6500平方米。堪稱鼓浪嶼中西合璧的代表性建築。

楊家園由菲律賓華僑楊忠權 、楊忠懿於20世紀初興建的四幢洋樓構成(今天的鼓新路27、29、31號、安海路4號),位於筆架山東側,佔地面積41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60平方米。

八卦樓(今天的鼓新路43號)是台灣商人林鶴壽1907年投資興建的大型別墅。體量和高度都是鼓浪嶼別墅之最。

以上不過是鼓浪嶼老建築的冰山一角,有多少去鼓浪嶼的人真的了解它? 就看人多,商鋪多就說不值得去?我覺得太片面。

希望申遺之後,那些老建築能得到更多的保護????


去年夏天去的,真的是哪裡都是人,景色也一般,老房子也就那樣吧。到處都是商店,和麗江挺像的…沒有一點兒美感。真的是好坑的地方!一點都配不上世界遺產的名頭。

———————————————

看到回答裡面有很熱愛鼓浪嶼的人說這件喜事為什麼網友那麼多在吐槽。

原因很簡單:名不副實!!!

為什麼那麼多世界遺產麗江大理單單要噴鼓浪嶼?

呵呵呵,因為麗江申遺的時候我們沒玩知乎…


還是要恭喜鼓浪嶼,但是也擔心它的未來,不過作為旅遊景區最後都會走上這條路,只要去開發就一定會有過度的時候。昨天跑到了離廈門直線距離不超過30公里的一個地方,目前是野生狀態,美的冒泡


看大家的回答,各式各樣的聲音風起雲湧,喝彩聲和質疑聲此起彼伏。其實我們在作出評價時,如果能較為全面了解這座小島,認識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可能我們會有更客觀的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鼓浪嶼是中國在全球化發展的早期階段實現現代化的一個見證,具有顯著的文化多樣性特徵和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的現代生活品質。鼓浪嶼突出地反映了多元文化在各個方面的廣泛交流,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迹真實且完整地記錄了其曲折的發展進程和生動的風格變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變革時代的歷史。鼓浪嶼的發展,清楚地記錄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在鼓浪嶼的交匯和傳播,記錄了中國早期近代建築吸收南洋、西洋風格的基本特點。鼓浪嶼同樣見證了世界不同文化和價值追求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發展的歷史,為中國和其他地區不同文化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參考。

以上是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鼓浪嶼的評價,鼓浪嶼之所以能申遺成功,和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分不開的。

以下哇喔君,從鼓浪嶼的歷史脈絡、文化名人、歷史建築等方面,進行簡單的梳理,這座小島的文化內涵我們只有了解了,才能全面去看待它。

鼓浪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市九龍江入海口,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範圍包括鼓浪嶼全島及其近岸水域。鴉片戰爭之後,鼓浪嶼在傳統聚居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發展的歷史國際社區。現留存有931座展現不同時期、風格多樣的歷史建築及園林,自然的歷史道路以及豐富的自然景觀。

鼓浪嶼的歷史脈絡

在宋代時,這裡原本是一座清靜的小島,最早被稱作圓沙洲。歷史的年輪風塵滾滾,千百年來島上的民風都十分淳樸,沉澱下深厚的閩南傳統文化,現今在一些古村落中還保存有古老的閩南民居建築群。

明朝時,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這裡便又改名為鼓浪嶼。當時,這裡為對抗清兵的軍事據點,鄭成功曾在這裡屯兵操練。

清末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簽署《南京條約》,將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鼓浪嶼逐漸成為西方僑民的聚居地,西方文化和現代文明從鼓浪嶼向中國內陸傳播,在宗教、醫療、文教、體育和科學技術等多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02年以後,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有成之後也紛紛回到閩南,開始在這裡興建別館,由此開始了鼓浪嶼的多元文化融合階段。返鄉華僑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礎上為鼓浪嶼貢獻了新穎獨特的文化元素,最終促成了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完整面貌,這方面集中體現在從華僑洋樓宅院的演進變化,最終產生獨特的廈門裝飾風格建築。

鼓浪嶼的歷史名人

鼓浪嶼是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的見證者,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足球隊、幼兒園都在此創立,近代的林語堂、弘一法師、馬約翰、林巧稚和當代的舒婷等知名人物都曾在鼓浪嶼生活,與這方小島結下不解之緣。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中國話劇的開拓者。李叔同早年留學日本,歸國後擔任過教師和編輯,後來剃度為僧,號弘一,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著名的詞《送別》便是李叔同創作的。

1936年,弘一法師曾到鼓浪嶼日光岩寺閉關靜養,校點《東瀛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通釋》(普門品),前後8個月。1938年,弘一法師來到鼓浪嶼的了閑別墅講經弘法,當時,日寇已佔領金門,形勢日益緊張。而弘一法師尤為鎮定,賦詩以拒日寇,決心以身殉教。

林語堂

林語堂(1895-1976),福建漳州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語言學家,留下《京華煙雲》、《生活的藝術》,譯著《浮生六記》等名作,曾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青年時期的林語堂曾在鼓浪嶼求學,後來與鼓浪嶼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廖翠鳳結為連理,二人的婚房廖家別墅至今還在鼓浪嶼保存著。

林巧稚

林巧稚(1901-1983),福建廈門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林巧稚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是中國婦科醫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稱為「中國醫學聖母」。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嶼一教師家庭,她一生中親自接生的嬰兒5萬多個,治療無數婦科病人,而自己卻孑然一身,終身未嫁。

舒婷

舒婷,原名龔佩瑜,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從小隨父母定居於廈門,在鼓浪嶼長大。

她的詩歌充盈著浪漫主義和理想的色彩,對祖國、對人生、對愛情、對土地的愛。舒婷的詩《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等作品先後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鼓浪嶼的歷史建築

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與2處代表性文化遺迹,它們與島上現存的900餘棟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了鼓浪嶼自然有機的空間結構和內涵豐富的城市歷史景觀。

西鄰·瞰青別墅

瞰青別墅是1916年越南華僑黃仲訓在日光岩下岩仔腳購地建造的別墅。1927年,他又在日光岩西北側開始建設西林別墅,約1932年落成。建築為清水紅磚牆,呈現出20世紀初鼓浪嶼華僑洋樓常見的立面設計風格。

廖家別墅(林語堂故居)

一棟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的老別墅,林語堂與廖家千金的婚房就在該建築內。

黃家花園

黃家花園原為印尼華僑黃奕住1920年回國定居時興建的別墅,整組建築和園林通過對早期外國人宅園的改建,在整體格局的改造中注入傳統的理念,體現出鼓浪嶼近代建築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對時代流行建築風格的追求。

海天堂構

海天堂構是由菲律賓華僑黃秀烺和黃念憶共同於1920年到1930年間建成的宅園。建築的外牆採用煙炙紅磚清水作法,外廊廊柱設預製混凝土寶瓶欄杆,屋頂屋脊、飛檐、檐口下均設預製木雕裝飾構件,做工精美。

楊家園

楊家園由菲律賓華僑楊忠權 、楊忠懿於20世紀初興建的四幢洋樓構成。院落內園林,西式的水池配合中式的假山石,中西合璧。

八卦樓

八卦樓是台灣商人林鶴壽1907年投資興建的大型別墅,採用西方古典復興的風格,八卦樓體量和高度都是鼓浪嶼別墅之最。

番婆樓

1927年菲律賓華僑許經權建造的「番婆樓」,是一座華僑建造的大型殖民地外廊風格別墅建築,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建筑前的庭院內園林化的處理體現出中西合璧的特徵,其形式與歐洲巴洛克園林中假山對自然溶洞模仿的手法相似。

黃榮遠堂

黃榮遠堂建於1920年,是鼓浪嶼華僑花園洋房建築的優秀代表之一。建築風格受曾在東南亞殖民建築中流行的帕拉迪奧風格影響。建築的柱頭、檐口、門窗、陽台等各部裝飾甚為豐富、精美,巴洛克的曲線式設計是常用的主題。

以上幾棟建築不過是鼓浪嶼老建築中的一個小小部分。這裡的近千多座各式老建築,每一棟建築,一磚一瓦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細細探尋這些建築,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最後,深深祝福這座美麗的小島,希望島上的老建築老街道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下載地址→ 哇喔旅行-AR旅遊生活助手


挺好的。

渡船 來到島上

這樣的街道 2014年初中畢業一個人跟旅遊團來的 路很長 我的腳丫很疼 她也很驚艷...

沿著這上去有肯德基和別的拉麵只是價格有點哈哈哈

南邊的城市都有很多大榕樹 廣州也是這樣。

進廈門大學時導遊連續說了好多遍大榕樹的歷史 島上也有很多棵

有很多這樣的民國時期的歐式建築很多很多...

導遊也提到很多建築也是歐洲工匠建築師的傑作

這也是

還有這兒

島上很多與音樂有關的事物

鼓浪嶼就是一個浪漫藝術的彙集地

有個房子那兒有很多特別精緻的鋼琴

導遊說大多是藝術家離世後捐出的 裡面可能囊括了他們陪伴他們一生的摯愛

因為不允許拍照就沒有留檔

這裡真的很有藝術氣息 建築風格別樣

看這大院里的 其實是進不去的 沒拍外面的阻攔處 挨近來了張 有時候我真的無法想像 該是怎麼的一戶人家一群人才能創造出這樣一種傳奇

這是去完毓園後隔著來了張 可以從旁邊下去也有近海 一同的小女孩在那被浪颳走了鞋子

這有很多大棕櫚 但是因為氣候原因不能結果

鼓浪嶼很大 走的很累 但是特別美

廈門這個海濱城市也格外美

其實有很長的商業街有很多吃的 但是那時候我只顧著跑著蓋章人很多也沒有拍照片了

可以買桂圓肉那兒是金黃的很好吃

導遊說你看路上瘦瘦黑黑矮矮的女生那大多是當地的

應該去廈門看看更應該走走鼓浪嶼

2017.07.09哦


推薦閱讀:

打算8月底去廈門,跪求一些好玩,好吃的地方或攻略。@(?●?)@?
安溪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廈門有那些可以推薦旅遊的地方,包括住宿?

TAG:旅行 | 廈門 | 鼓浪嶼 | 廈門旅遊 | 世界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