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的吸能設計真的是偷工減料嗎?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各種日系車被兩輪摩托車、自行車甚至是公雞撞得慘不忍睹的照片,乍一看真的感覺日系車做的太孱弱了,弱爆了,但是經常看車評,如新車評的YYP在私下又說吸能設計是科學的,38也挺看好日系車,矛盾,日系車的吸能設計真的是偷工減料嗎?


原以為知乎姿勢能力挺高的,才發現

非相關的、

不看數據的、

看了數據不相信機構的、

信息獲取全憑自我感管認知及朋友圈的。

以下一段文字,慢慢看,不著急,多學習。想要結論在最下面。

………………引用……………

《 基於交通事故數據的汽車安全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李一兵,孫岳霆,徐成亮(清華大學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4,中國)》

………………如下…………

1.2009 年頒布了GB/T 24550-2009《汽車對行人的碰撞保護》,對車輛的行人保護提出明確要求 。

國標傳送門-------http://pan.baidu.com/s/1b9f5tc---------

【那些準備多買第三方責任險的人多看看,看看你的一百萬是否夠賠的】

【保險杠】

2.目前典型的保險杠系統由吸能部件 ( 保險杠橫樑內 ) 及結構支撐件組成,所形成的設計建議包括減小保險杠剛度 ( 布置吸能結構 )以降低行人下肢的加速度峰值、將保險杠高度降至膝關節以下、設置「副保險杠」以降低膝關節彎曲角度、根據車輛類型布置前端吸能區域等 。此外,保險杠系統的設計需要納入到車體前端整體結構的設計中,相關研究表明,汽車發動機罩前緣、保險杠、副保險杠等部件的剛度需要協調設計才能實現更好的防護效果。汽車前部的吸能空間往往比較有限,高吸能效率材料的研發因此成為另一項研究重點。其基本思路是在人體耐受的加速度水平下,儘可能地吸收更多的能量以降低人體的碰撞速度,減小其傷害,與此同時出於輕量化的考慮儘可能地採用輕質材料。目前應用的汽車前部吸能材料包括 EPP 泡沫、蜂窩鋁等 。

【行人保護安全氣囊】

3.除此之外,近年來眾多汽車廠商開始採用主動防護系統來對弱勢道路使用者進行保護,目前典型的產品為主動彈起式發動機罩蓋以及行人保護安全氣囊。主動彈起式罩蓋由安裝於保險杠等位置的預警感測器觸發,在人車碰撞瞬間通過火藥或彈簧將發動機蓋彈起一定高度,從而增大其下的緩衝空間,減小人體頭部及上肢的損傷,目前該技術已經在捷豹 XJ、雪鐵龍C6 等車型上得到應用。而在車頭部安裝外安全氣囊的方案也出現在福特、菲亞特 Stilo、豐田等車型上。福特 2007 年開發的發動機罩氣囊安裝於保險杠上方,向

上伸展至發動機罩表面。此后豐田推出了360 度氣囊保護系統,在保險杠與發動機蓋之間、發動機蓋與前風擋玻璃之間、翼子板、外後視鏡處分別安裝 5 個氣囊將車頭全部包裹,從而提升行人保護效果。碰撞物的識別精度是此類主動防護系統的關鍵,目前其在實際應用中也有出現誤報的情況,不僅造成不小的維修成本,也降低了駕駛員對該系統的信任。因此提升識別精度,確保決策可靠性是此類主動防護系統的發展向。

【那些準備多買第三方責任險的人多看看,看看你買的保額一百萬是否夠賠的,再看看第二年保費交了多少】

我國有你這樣的人何時能踏入大同社會?

附iihs的官網鏈接Driver death rates
http://www.iihs.org/iihs/topics/driver-death-rates

隨手貼兩個iihs網站裡面的截圖,其餘車型網站有,我就不貼了。

可以看到非實驗室的撞擊情況,對於國產,日系,德系,美系,哪個脆,哪個安全,取捨哪個,不過多解釋,不要隨便相信度娘,不要隨意相信貼吧,朋友圈,QQ空間… 要相信書籍,相信權威報告,以及學過相關專業的,以上。

---------------------------

《汽車為什麼會跑》,電子檔PDF格式,全是彩圖,文字不多,………看完再站隊………

……………充值加油站…………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253080064amp;amp;amp;amp;uk=1058077266

那就引用陳總的書,這書可以買來看看,當做課外書看,甚至可以當做廣泛閱讀的書來看。

《汽車為什麼會跑》的比較清晰

這個是老版的,現在有第三版的了

就這兩本書裡面,關於車身的知識。

只要守規矩開車,你的損失會由對方負責的。

ps;

君不見新聞播放xxx地方發生交通事故,事故導致駕駛員被困車內,消防人員採用液壓擴張鉗進行了xx小時的營救么?

車禍面前生命變得如此脆弱,遵守交通法規,珍愛生命。

以上。

IIHS 的排名。

…………傳送門在此……

http://m.iihs.org/mobile/ratings/mobileratings/tsps

更;

今天知網上找的論文期刊,補充從如下

推薦一篇文獻,多學習,多看資料。

文獻中的圖例選出來了,可以看看

………最後……彩蛋........…

我要買GTR

我買輛賓士給你

我要買GTR

再加一塊勞力士

我要買GTR

遂卒隴,因U型鎖,公元二零一二年……

我為德系車點贊,確實更符合中國市場,德系車的正義形象已經深入國民骨髓。

車之道,唯大眾。

買德系車才是愛國
買日系車不是中國人

人民幣投票,你愛買哪個買哪個,跟我一毛錢關係系沒有

{{{明知自己知識儲備不夠,還不學習,這才是可怕之處}}}


汽車被動保護駕駛員的原理是車頭的部分結構在發生碰撞時形變,吸收碰撞能量,同時車廂周圍結構不變形以保證車內人員不會被壓扁,安全帶則是防止人從車廂飛出去的。

吸能這個概念首先由賓士提出。現在所有汽車都用吸能結構。就安全性而言,偷工減料的地方通常不會是吸能區,而是需要高強度鋼的ABC柱等地方,吸能區反而是不需要這些昂貴的材料的。

如果一輛車的吸能區偷工減料,那麼嚴重車禍時,會出現車面目全非,但車廂變形不大(長度沒怎麼縮短)但人死了的情況。如果一輛車A柱等偷工減料,那麼會出現車還能看出個完整輪廓,但駕駛室嚴重變形(長度明顯縮短)以致把人壓死的事情。

最後提一個,保險杠不是吸能結構


賓士是世界上首家在量產車上使用吸能設計的車廠,現在找不到沒有吸能設計的量產汽車,不要一葉障目


當年看007皇家賭場,有個鏡頭是邦德把阿斯頓馬丁開翻了。

我跟一起來的萊科寧迷妹說,要是F1都不會翻車。

這時另一邊不認識妹子說,F1那是塑料的,一碰就碎.......

想想也是,苦逼卡那種撞法的,車不碎人就碎了。


你們吶,圖樣圖森破,全被題主忽悠了好嗎!!!

偷工減料最嚴重的是大眾!是大眾!!是大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哼!)

怎麼,不服?哼,我就知道有人不服,那讓我來科(hu)普(you)一下

1.都說車省油是因為偷工減料,那麼到底誰更省油呢?自己看吧~

緊湊型手動擋油耗最佳

在油耗最低的手動擋緊湊型榜單中,共有13款德系、6款日系、1款美系。居然沒有一款中國品牌車型能夠入圍!

緊湊型自動擋油耗最佳

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在這份榜單中,排除混動車型之後,日系車僅有4款。

看到沒,除了混動車,其它明顯大眾佔優,說明大眾比日系更省油,曉得不曉得伐?

數據出自 @什麼值得買 汽車小小值 的專欄「車榜單」:2016年度油耗排行榜--緊湊型轎車篇 - 知乎專欄

可不是我瞎編的喔,要找就找小小去~

2.都說省油是因為車輕,那到底是誰更輕呢?

還是自己看吧

看到沒?車輕省油全被大眾給佔了,以後鍵盤俠們談資的時候可要注意啦~

3.大眾吸能吼不吼呢?當然吼啦!

完美吸能,嗯~

完美潰縮,嗯嗯~

完美保護行人妹子安全,嗯嗯嗯~

4.所以說,知乎的精神「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都被你們拋到腦後啦?

綜上所述,大眾兼具了皮薄、車輕、省油三大特色。這道題目就應該改成 大眾車的吸能設計真的是偷工減料嗎?

5.經過如此教科書般的忽悠,魚兒快快上鉤了吧......


車不變形…那就是人體變形了,自己看著辦。

看看IIHS排名

日系幾乎吊打全球除了volvo之外的所有品牌。

btw,我有點同情韓系…該!

更新:

@瘋狂的白蘿蔔表示本田在中國和美國用的鋼材強度不同,又找不出數據

本著打臉到到底的原則,我來為【中美本田鋼材強度沒差異】的觀點提供數據支持。

http://gcia.org/wp-content/uploads/2014/01/AH-2015-Fit-Model-Series.pdf

鋼的種類一目了然,無需解釋了吧?

下面來看看中國的:

http://a.xcar.com.cn/info/201404/1575056-4.html

有區別么?位置略有不同罷了,考慮所在國路況而已,美國的fit正面更強,中國的飛度側面獲勝

所以說,拿不出數據的反駁都是耍流氓

每次懟人都很開心!


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文字在煞有介事討論吸能好不好,但後面貼一個前杠變形的照片。

活用一下搜索功能,學習一下這個概念先。謝謝


先澄清一下,你別看人家是塑料啊泡沫板的,但是吸能這個東西很尷尬的,它就是這樣的啊。

你買電視冰箱空調快遞,不都是給你套個泡沫么。別以為車子就不一樣了,都是一樣的,我能怎麼辦呢,我也很絕望啊(:

~~~~~~~~~~~~~~~~~~~~~正文

首先當汽車發生交通事故時,汽車主要發生碰撞的部位是汽車車身、保險杠,還有汽車形成二次碰撞時汽車駕駛室的內部結構等。

避免發生汽車碰撞事故的主要防護結構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1)汽車乘員室外部的防撞吸能結構

如前、後吸能保險杠,汽車前、後吸能防撞結構、車架、汽車輪胎和外後視鏡的結構

(2)汽車乘員室內部的防撞吸能機構

如吸能轉向柱、軟化內飾、安全帶、安全氣囊

這兩方面在設計時,汽車廠商會進行綜合考慮,適當匹配,以獲得最優的碰撞保護性能。

日系轎車大部分是整體式車身結構,它沒有車架,發動機、轉向裝置、懸架、車軸等大部分部件直接安裝在車身上。

~重點

整體結構式車身的基本設計思想,是由殼裝的整個車身來分散承受多種外力。由於是盡量通過大範圍構件均勻的變形來適應外力,只用很少的材料承受巨大的外力,因此這種結構的車身易於實現輕量化。

汽車結構的輕量化是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加速性以及降低成本等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時汽車的防碰撞性能將受到一定影響。

~~~~~~~~~~~~~~~~~~~~~

有關保險杠

保險杠大致有:彈性保險杠、彈性-阻尼型保險杠、氣液阻尼器保險杠、波紋管式保險杠、柔性保險杠、連續切削式吸能保險杠。

奧迪價錢稍微高一點的車,用的就是連續切削式吸能保險杠,保險杠與車架兩側之間有一個導管伸縮裝置,汽車碰撞時,保險杠使導管向後移動,導管連續切削掉套筒表層金屬,以此碰撞吸能。這個會產生比較好的吸能效果。

總結一下,就是輕量化與防撞性能不可兼得,不同汽車公司不同的系列都做了不同的取捨。汽車廠商都是致力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力求提高安全的。交通行車本來就不存在絕對的安全,所以大家還是需要做到注意行車安全,避免發生發生交通事故。

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出♂入平安


最偷工減料的是F1,輕輕一碰,全散了,還這麼貴!


有些設計是吸能的,比如發動機下沉、降低水箱掛架縱向強度、彈性保險杠、薄的引擎蓋(及其內面的骨架形狀改變)等。

有些是偷工減料,這個各執一詞,為了不抬杠,就不說具體內容了。

不管是真吸能,還是偷工減料,總之,容易變形的車身總是會降低碰撞強度的,對車裡的人和車外的人都好。

唯一對你的錢包不好。


沃爾沃表示吸能不是老子提出來的么!你們怎麼都扯日系


輕量化吸能在小碰撞的時候會很慘,但只是車的鐵皮啊,保險杠啊這些需要維修而已。

安全性要看發生大碰撞,大到能夠危及生命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所謂的厚鋼板,後防撞鋼樑,摸起來結實的保險杠起的保護作用微乎其微。


籃球鞋軟鞋底可以保護膝蓋腳踝,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為什麼汽車前面吸能可以保護乘客這麼難懂。正面撞擊後還完好的車輛 才是害人不償命的,如果有哪家品牌做了個剛體汽車,我可不敢開。


別看廣告,看療效。


最不靠譜就是飛機了, 卧槽? 那麼大的飛機被鳥撞一下就能出事故? 這種交通工具能用嗎 ? 千萬不能坐啊


你看這個日本車質量真的很差,撞不過電瓶車


關於「國產」日系車所謂「吸能」設計談一點東西。

沒錯,所謂。

首先讓我們複習一下材料性能學基礎。

金屬材料到底是怎麼在碰撞中「吸能」的?

根據金屬形變方面的多個基本公式,吸能的關鍵,在於讓材料盡量少的區域發生形變而不破壞其完整性。

也就是說,覆蓋件可以壞,但壞的部位要盡量接近碰撞點。

如果覆蓋件和車體板件過薄,則車禍中很容易破壞行駛構件,並讓金屬大範圍形變——怎麼理解呢?彎曲一個汽車板做的功和把汽車板像揉廢紙一樣揉起來完全兩碼事,你們可以自己拿塊鐵皮試一下。

我們希望整個金屬結構發生的是以局部壓潰為主的捲曲,而不是一下被掰了個180度,這樣根本不吸能。

所謂「日系吸能」其實是一個巨大謊言,這個謊言的目的是掩蓋日系車利用國內碰撞測試標準的落後而合法「減配」,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使用儘可能輕薄的鋼板。

中國的美系車可以直接做點小改返銷北美,可你們誰見過國內的日系車和美產日系車(高碰撞標準)串貨?

最後一圖打臉——這理論是日本人做的吧?

碰撞強度和鋼強度正相關。

而高贊答主大概就是日系車廠工作的。

他的答案關鍵在於混淆「保險杠低速碰撞行人保護性」和高速碰撞時的覆蓋件剛度。兩者看似都叫吸能,但保護的是完全不同的對象。前者保證你不容易撞死人,後者保證的是你不容易被撞死。

而保護不容易撞死人這個目標也是可以配完全足夠強度的鋼製/硬鋁覆蓋件的。

而為啥日系車前面做的那麼軟?

因為為了保護駕駛室完整性,設計時吸能潰縮區必須軟於駕駛室——日本人偷了駕駛室的強度只好兩個都偷了,否則如果都用同樣設計,則駕駛室在碰撞中先變形,死得更慘。

那高剛度的車身有啥缺點?

費油,或加工費更貴

你們看看吉利博越和沃爾沃,法拉利的駕駛室強度,再看看日系車側面碰撞後的駕駛室核心框架狀況,我想你不會再買日系車了。像《戰神》那個製作人開的法拉利Enzo,斷成了三節,但是駕駛室幾乎沒變形。


我也有圖啊


日系車的設計肯定是沒問題的,問題是在中國合資後生產的這些國產日系車,問題很大……

上周六北京阜石路的連環追尾,一串車裡面夾著一台尼桑頤達,前後全癟,保險扛碎了一地,後備箱直接沒了,前機器蓋子爛完了,各種液體流一地,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被火車撞了……

但一串車前後看看別人,都沒什麼大事兒,追他尾的別克君威前臉搞笑的都不太用修,看的我目瞪口呆 再重複一遍,被追尾的頤達後備箱直接縮沒了……沒了……沒了……變成了騏達


主要問題是將偷工減料說成吸能。

有些人拿F1賽車來舉例子,其實F1賽車用的碳纖維強度很高,但F1賽車比賽的時速可是200-300啊!碰一下就碎了並不是不結實,而是受力太大了。

主要是有個誤區。將低速碰撞的保險杠破碎,和中高速碰撞的車身結構吸能混為一談。

對於低速碰撞的保險杠,只不過是因為某些車型保險杠的塑料殼子偷工減料:比較硬、比較脆、車漆軟,撞了之後容易碎一地,某些車型保險杠的塑料殼子彈性就比較好,不容易看到碎裂一地的情況。

這根本就不是吸能。

而真正的車身吸能,都是依靠車身結構來實現的。這種吸能結構的好壞,才是大家看到的碰撞測評。

這叫保險杠碎了:

這才叫吸能:

圖片都是網上搜的。

---------------------------------------

20170303 16:11修改答案

簡單看了一下評論,感覺很搞笑。知乎網友們的腦洞很大,許多評論跟我的回答並不相關。

有說我不知道保險杠功能的,我在回答裡面說保險杠的功能了嗎?我這個回答的目的不過是理清一個誤區,那就是吸能潰縮和所謂的保險杠破碎之間的區別。

另外還有那張日系車子保險杠里塞雞的照片。居然成了我證明「日系車不結實」的罪證了。奇怪,我用這張圖只是說這種情況叫做「保險杠破碎」,這種情況不管是真的雞撞的,還是車主用鎚子砸的,現實情況不是「保險杠破碎」,又是什麼呢?我貼了一張圖,感覺說的是日系車,可能會踩某些人的尾巴,所以還特地加了張非日系車,但某些人的尾巴就是太大了,這麼躲著還能踩到。

還有個評論更搞笑,說我答完了就當縮頭烏龜了,這腦洞不去當童話作家都可惜了。我在這裡告訴這位網友,我寫了這個答案之後就去苦逼的加班了,昨晚一直干到兩點,今天白天又是一通忙活,一天都沒空上網好吧。

---------------------------------------

20170303 16:29

再吐槽一句:

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義務教育執行的太失敗了,基本閱讀理解都無法完成的人,居然還那麼有智商上的優越感,真是無語。

-------------

20170304 10:56

有人質疑我沒開過車的。說一個自己遭遇的事故。

右側車輛不看路況野蠻併線,剮蹭了我的車子。

這是雙方的損失情況,我的:右側翼子板變形,需要鈑金和重新噴車漆,損失300。

對方:需要更換前包圍和左側翼子板,損失1500。

損失差異巨大,但對方車型老舊也是一個原因吧。


推薦閱讀:

小孔成像的光路圖怎麼畫?
如何用哈密頓原理研究振動?
將物理與計算機結合可以做些什麼?
自旋角動量與軌道角動量的物理意義?
原子軌道的真實物理圖景是什麼?

TAG:汽車 | 物理學 | 安全 | 日本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