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韓國電影的發展速度,再過多少年能趕上華語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和獲獎數?
韓國電影再過多少年才能像《卧虎藏龍》這樣在奧斯卡拿獎?韓國導演多少年後才能有李安張藝謀這樣的國際地位?韓國演員多少年後才能有成龍李連杰這樣在好萊塢的地位?
/已把提問者原來提出的中國電影修改為華語電影。
對於閱讀理解不好的人,我總結一下:
1、原問題問的是中國電影,不知道誰改成了華語電影,我的回答是按中國電影國際影壇地位VS韓國電影國際影壇地位所答,我就不改了。事實上中國電影不完全等同於華語電影,中國電影指的是香港、台灣、大陸三地製作的電影,這個中國,不論是文化中國還是政治中國。而華語電影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海外華人拍攝的以中文為主要對白的電影。
至於不承認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是中國電影的,那就請問到底是哪國電影?還有去掉這個去掉那個的,好好審題好嗎!老師讓你算5的平方,你說去掉平方,哈哈笑死人,韓國電影怎麼不去掉李滄東、金基德、奉俊昊呢?我開篇就提到了,中國電影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就算早期分成三種不同的體系那也是可以歸類到中國電影語境之下,這題問的是中國電影,又不是中國大陸電影,其次,即使細分成中國大陸電影,中國台灣電影,中國香港電影,每一個還是可以吊打韓國電影。
2、這一題問的是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地位,不是論哪國哪部電影質量高。論國際地位,當然拿各自最好的電影相比,請不要雙標,用中國電影的下限去比韓國電影上限。吹韓國電影不是不可以,但請先去翻翻中外的電影史論書籍,有多少章講日本電影和中國電影,又有幾頁講韓國電影。先弄清楚什麼叫電影地位?先弄清楚韓國電影在國際上知名的是李滄東、金基德、奉俊昊、朴贊郁、洪尚秀等人,有地位的電影是《殺人回憶》、《老男孩》、《蝙蝠》、《聖殤》等片,不是《熔爐》、《辯護人》。
3、《視與聽》這個榜單,有人抱怨該榜單都是港台電影,大陸電影很少。關於這個榜單,僅是舉一個例子,無意於爭辯陸港台哪裡的電影好。你也可以舉《電影手冊》、TSPDT的榜單,但不論哪個國際榜單,中國電影的地位始終高於韓國電影。
4、還有人說都是老電影,反反覆復就那麼幾部。自己閱片量低就請去看片。近十年的《山河故人》、《刺客聶隱娘》、《一代宗師》、《推拿》、《闖入者》、《無人區》、《白日焰火》、《天註定》、《春風沉醉的夜晚》、《圖雅的婚事》都被你吃了么?婁燁、王小帥、寧浩、管虎、刁亦男,你當他們都是鬼啊?更別說新一代的李睿珺、畢贛、忻鈺坤、張猛、張大磊、曾國祥等人了。
5、全文我都在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子說明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絲毫沒有貶損韓國電影,相反我文中還盛讚韓國電影質量高、進步快、步伐穩。也沒有任何自吹自擂的意思,目前中國電影有很多問題,不卑不亢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能解決問題。
關閉評論,對於一些根本不懂電影史也沒有興趣了解的人,你說什麼他都是我不聽我不聽,反正就是韓國電影地位高。我也沒有閑工夫跟這些人糾纏,目前我的答案算拋磚引玉吧,對電影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以下原回答。
目前來看半個世紀之內很難。
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展示:
《視與聽》每十年才評選一次的影史250佳,日本電影15部,中國電影10部,韓國電影0部。
日本中國電影歷盡百年才有十幾部能進入影史級別,未來五十年,韓國電影最少要有10部能達到進入影史級別的電影才能追的上中日電影的影響力,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我說半個世紀之內很難。
詳細來說,首先得承認新世紀以來,中國電影,不論大陸香港還是台灣,都是在走下坡路的。相反,韓國電影蓬勃向上,欣欣向榮。目前的中韓電影可以一句話概括,中國電影下限比韓國電影低。
但要意識到,討論中國電影這個宏大的命題,並不能局限於近二十年。有人可能會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事實是,已經歷盡一個世紀多的中國電影,作為世界影壇重要的一個分支,依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雖然中國電影下限比韓國電影低,但同時上限也比韓國電影高,因而並不能用中國電影的下限(《純潔心靈》之流)去比韓國電影的上限(《殺人回憶》等片)。
其次討論影響力,並不是一定要看獎項,而是看為世界影壇貢獻了多少力量,有多少開創性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有多少人學你。日本電影為何偉大?是因為日本電影貢獻了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等大師,他們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之上總結出一套理論體系供後人學習。中國電影雖然成就上比不上日本電影,但也出了萬籟鳴、李翰祥、謝晉等人。
每個電影工作者上視聽語言課,一定會學習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的拍攝手法,一定會分析張藝謀《紅高粱》的色彩,李安《卧虎藏龍》的構圖。(僅舉例而已,實際上要學的比這多)
比如藝術表現手法。遠的不說,就拿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來說,攝影和調度上就借鑒了王家衛的風格。更別說賈樟柯、侯孝賢、楊德昌等等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電影人。再如上個月看了1932年的《奮鬥》,85年前的電影,運鏡、調度和剪輯都非常成熟,可以說是同時代的先驅。
再說商業電影拍攝手法。在這裡,我僅舉一例,1997年銀河映像的《一個字頭的誕生》。這部電影是雙結構雙結局,即同樣的故事講兩遍但結局不同,這種結構就我知道的,應該是世界首創(感謝 @賈木狗 補充,最早的應該是1987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機遇之歌》,這裡原文就不改了,但《一個字頭的誕生》也蠻早的),比1998年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同樣結構的《羅拉快跑》還要早一年。從此之後,這樣結構的電影就遍地開花了。
鑒於上述表述不嚴謹,我就再舉一例吧。《無間道》,被馬丁·斯科塞斯翻拍,還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這就是所謂電影的影響力,你創造了一種東西,然後大家都學你。
不可否認,現在的韓國電影的確質量很高,但真正有開創性的東西還很少。比如商業電影拍攝技法很多都是曾經香港電影玩剩下的。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去翻翻中外的電影史論書籍,有多少章講日本電影和中國電影,又有幾頁講韓國電影。
就拿目前韓國成就最高的金基德、奉俊昊、朴贊郁等人而言,影響力應該還抵不上一個賈樟柯。
最後,還想說,雖然中國電影影響力很大,但就近幾年來看,在坐吃山空。韓國電影目前影響力還有限,卻如蹣跚學步的孩童,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在發展。
韓國電影好不好?好。韓國電影值不值得中國電影學習?值得。韓國電影和中國電影誰的國際地位高?中國。韓國電影的國際地位能不能短期內追上中國電影?很難。
希望中韓電影都越來越好吧!
附1美國電影網TSPDT 「the1000 greatest films」2014年所有入榜華語片:
註:因為懶得統計,目前TSPDT我手裡我還沒拿到2017年的數據,只有2014年的數據,這裡僅舉例而已。
1.58名
花樣年華 王家衛 2000 中國香港
2.101名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1991 中國台灣
3.153名
一一 楊德昌 2000 中國台灣
4.161名
小城之春 費穆 1948 中國大陸
5.181名
悲情城市 侯孝賢 1989 中國台灣
6.196名
重慶森林 王家衛 1994 中國香港
7.299名
戲夢人生 侯孝賢 1993 中國台灣
8.300名
俠女 胡金銓 1969 中國台灣
9.390名
童年往事 侯孝賢 1985 中國台灣
10.397名
春光乍泄 王家衛 1997 中國香港
11.400名
阿飛正傳 王家衛1990 中國香港
12.443名
卧虎藏龍 李安 2000 中國台灣
13.444名
海上花 侯孝賢 1998 中國台灣
14.508名
霸王別姬 陳凱歌 1993 中國大陸
15.509名
站台 賈樟柯 2000 中國大陸
16.531名
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 1991 中國大陸
17.662名
鐵西區 王兵 2003 中國大陸
18.663名
愛情萬歲 蔡明亮 1994 中國台灣
19.673名
黃土地 陳凱歌 1984 中國大陸
20.685名
喋血雙雄 吳宇森 1989 中國香港
21.737名
河流 蔡明亮 1997 中國台灣
22.836名
戀戀風塵 侯孝賢 1987 中國台灣
23.869名
紅高粱 張藝謀 1987 中國大陸
24.875名
不散 蔡明亮 2003 中國台灣
25.907名
菊豆 張藝謀 1990 中國大陸
26.918名
再見南國 侯孝賢 1996 中國台灣
27.949名
三峽好人 賈樟柯 2006 中國大陸
28.953名
2046 王家衛 2004 中國香港
附2《視與聽》top250(只列出前五十)
註:這是《視與聽》影評人榜,導演榜請自行搜索,總榜在文末。
第一名(191票):
/迷魂記,希區柯克第二名(157票):
/公民凱恩,奧森·威爾斯第三名(107票):
/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第四名(100票):
/遊戲規則,讓·雷諾阿第五名(93票):
/日出,茂瑙第六名(90票):
/2001太空漫遊,庫布里克第七名(78票):
/搜索者,約翰·福特第八名(68票):
/持攝影機的人,吉加·維爾托夫第九名(68票):
/聖女貞德蒙難記,卡爾·西奧多·德萊葉第十名(64票):
/八部半,費德里科·費里尼第十一名(63票):
/戰艦波將金號,愛森斯坦第十二名(58票):
/駁船亞特蘭大號,讓·維果第十三名(57票):
/精疲力盡,戈達爾第十四名(53票):
/現代啟示錄,科波拉第十五名(63票):
/晚春,小津安二郎第十六名(49票):
/驢子巴特薩,布列松第十七名(48票):
/七武士,黑澤明第十七名(48票):
/假面,伯格曼第十九名(47票):
/鏡子,塔科夫斯基第二十名(46票):
/雨中曲,道南、凱利第二十一名(43票):
/花樣年華,王家衛/奇遇,安東尼奧尼/教父,科波拉/輕蔑,戈達爾/羅生門,黑澤明/詞語,德萊葉第二十七名(41票):
/安德烈·盧布廖夫,塔科夫斯基第二十八名(40票):
/穆赫蘭道,林奇第二十九名(41票):
/潛行者,塔科夫斯基/浩劫,朗茲曼第三十一名(38票):
/計程車司機,斯科塞斯/教父2,科波拉第三十三名(37票):
/偷自行車的人,德·西卡第三十四名(35票):
/精神病患者(驚魂記),希區柯克/將軍號,基頓第三十六名(34票):
/撒旦探戈,塔爾/大都會,弗里茨·朗/讓娜·迪爾曼,阿克曼第三十九名(33票):
/甜蜜的生活,費里尼/四百擊,特呂弗/大地之歌,雷伊/遊覽義大利,羅西里尼第四十三名(31票):
/狂人皮埃羅,戈達爾/特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熱情似火,懷爾德/玩樂時間,塔蒂/葛楚,德萊葉第四十八名(30票):
/電影史,戈達爾/阿爾及爾之戰,彭特克沃第五十名(29票):
/城市之光,卓別林
/雨月物語,溝口健二
/堤,克利斯·馬克
附3《視與聽》top250中的10部中國電影
24、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 王家衛
84、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Brighter Summer Day, A (1991) 楊德昌
93、一一 One and a Two, A (1999) 楊德昌
114、悲情城市 City of Sadness, A (1989) 侯孝賢
127、小城之春 Spring in a Small Town (1948) 費穆
144、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1994) 王家衛
183、俠女 Touch of Zen, A (1969) 胡金銓
202、鐵西區 West of the Tracks (2002) 王兵
235、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1998) 侯孝賢
235、戲夢人生 Puppetmaster, The (1993) 侯孝賢
附4《視與聽》250佳(完整版)(Sight Sound Poll 2012 Critics』 Top 250 Films)來自木衛二
想起來以前豆瓣比較中國韓國電影的時候,比藝術性,中國電影在歐洲三大,奧斯卡上面獲獎提名次數都勝過韓國電影,比商業性,北美外語片電影票房上,中國電影出現的次數也遠多於韓國電影,韓國商業電影在北美最好的票房還不到李安喜宴飲食男女這些二十年前的文藝片的一半。
然後韓國電影粉就開始了和文藝片比票房,和商業片比深度的比較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不看好韓國電影能追上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和獲獎數,不是幾十年的問題,而是根本未必有機會。說到底,影壇地位和獲獎數往往是看大師,張藝謀,李安,王家衛,侯孝賢,楊德昌,賈樟柯,陳凱歌,基本都是國際公認的頂尖導演了,在這批人的帶領了,中國電影才能追趕到現在亞洲第二的歷史地位。但是隨著電影越來越發展,電影語言越來越豐富,新的電影人要能有所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會越來越困難。就像日本這麼多年下來,也沒有出第二個黑澤明,第二個小津,第二個溝口,這種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而當年中國相近年齡段出了一批這樣的人物從來不是常見的事情。
歐洲三大:中國12個(1個金棕櫚,6個金獅,5個金熊)韓國1個(1個金獅)
奧斯卡:中國7次提名,1次獲獎 韓國 0次提名
北美外語片票房top50:中國9部,韓國 0部
順便再放個數據
歐洲三大:張藝謀3個,韓國1個
奧斯卡:張藝謀3次提名, 韓國0次提名
北美外語片票房top50:張藝謀2部,韓國 0部
看了表後,覺得很難。
決定要得獎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要有歷史感的嚴肅文學。
以文學打底,以歷史打底,才能做到頂級的藝術作品。
中國以前兩個都有,現在文學沒落了,才導致糟糕。
韓國的歷史不行,這些年鬧出這麼多的申遺的,中醫風水粽子什麼都要,實在是太軟肋了。
韓國的民主是最近幾十年出現的,出現的城市電影,看似很韓國,但總歸有西方民主制度的身影,三權啊,人權啊,反腐啊,就是說,這些東西,在其它西方國家也能找到相似事件。它的整個底子,模板,都是西好萊塢復刻出來的,雖然加了韓國本色,卻在商業上發場了,文化的軟弱,或是制度的「拿來主義」,都很難讓人感受到底蘊。
看看中國獲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色戒》,《霸王別姬》,《紅高梁》,一看,就知道在別的地方絕不可能發生,只有在中國才能發生的故事。
韓國在民主前,嚴肅文學的底子太薄弱,中國的不用說,日本也有很多文學,《源式物語》啥的,但各位何曾聽過韓國的?
民主後,感覺韓國的文學走向了商業後,商業漫畫也很屌,比如姜草,把商業敘事玩得很牛,但嚴肅作家呢,嚴肅作品呢?
有人說,韓國有《熔爐》,有《辯護人》這還不嚴肅嗎?
有人說,歷史是2000年前的,農民文化電影,這都城市了,互聯網了,還提這些作甚?
我覺得,大家可能有個誤區,覺得抵抗強權,反對體制的電影,就是嚴肅作品。
但其實,並不是(對於大獎評委)來說,他們要的是,某種特殊文化中的風土人情,某個文化時空里的人間煙火,《喜宴》《三峽好人》《花樣年華》等等。
(雖然我覺得這兩者都嚴肅,但評委並不這麼認為,抵抗強權每個地方都有,但文化只有某個國家才有。)
文化的軟肋,真的很難搞,雖然中國電影很差,但五千年的文化,詩詞古文,真不是蓋的,即使拍一部(陳凱歌覺得是通俗文學不想拍)的《霸王別姬》,感覺都很文化很深的樣子。
商業很容易複製,只要電影分極,取消審查就行,但文化底蘊卻很難,韓國有《未生》,有《秘密森林》等頂級商業,日本卻有《羅生門》《七武士》《入殮師》等頂級文化,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韓國的電影是很難趕上中國的,就像中國因為無法分級,很難趕上韓國的商業電影一樣。一個連粽子都要搶的國家,很難寫出文化底蘊極深的故事。
這是文化的問題,故事天才也很難整。
有人說,美國呢,移民國家,也沒文化啊。
主要是,奧斯卡是他家的,怎麼頒是他的事,外語電影只能是文化電影,很少是商業電影。
其次,民主自由,是他們標識起源的,至少,他們在宣傳是這樣。美國文化,街頭文化,好萊塢,可樂文化,燈塔之類,是他們傳來的。韓國的城市文化,與他們有何不同,文化總有起源與複製之分吧。
韓國想要超過中國,很簡單,搞定他們的文化,為此,他們也在努力著,中醫風水粽子屈原申遺等等。但,估計很難吧。
韓國電影的上限有限。
韓國文化沒有厚度。淺薄。
對韓國電影評價太高的人也一樣。
補充兩句: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過了一遍所有的回答,大概五六十個吧,沒有一個,真的沒有一個是正面回答問題的,全部都是嘲諷題目反了、釣魚、題主智障、韓國有熔爐的,全部都是。不懂電影,不了解自己國家的電影,無知也好,跟風也罷,紛紛不以為意,大放厥詞,今日的知乎用戶素質可見一斑。當時深感震驚、遺憾,在這樣的輿論里回答,所以比較氣憤,語氣差了一些,也沒講太多乾貨,以反噴戰鬥為主。所幸後來很快湧現出一批正常觀點的回答,現在已經佔據了高票主流,經過大家討論補充,內容已經很充分了,覺得很欣慰……
以下是當時原回答。
題主問題很清楚,統計表也很清楚,也列出來了,不太懂嘲諷點何在?一幫花式噴題主的回答腦子何在?韓國商業片,可能是比中國成熟點,但趨勢也是很快被超越,華語市場體量擺在這,能養得起和韓國不是一個級別的商業片。至於電影的藝術性,自古以來就從沒聽說過韓國能和中國比較的,一幫回答簡直在搞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文化悠久,又有近現代各種苦難的洗禮,出牛逼的人和片子才是正常的,這和電影工業的發展是兩個維度。覺得自己很幽默說韓國套圈的,天天就知道朋友圈推薦的什麼拷問人性《熔爐》《老男孩》之類的吧,看的站不起來了,你們看過幾部中國的好電影?懂什麼叫好電影不?嘲諷反對題主的,請你們來聊聊韓國的電影藝術成就,我和你們好好嘮一嘮。
不知道怎麼逛到這個題目的~
我覺得有些答主沒搞清國際地位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啊,去翻幾本電影史,覺得中國自己出的電影史信不過去翻國外的,各種版本都有。不管哪個版本里韓國電影都不佔有什麼特別重要地位。在亞洲電影史里,比較重要的是日本,然後中國,東南亞,最後才是韓國。有人還說不要翻舊賬不要提當年勇,那電影總共從出現的1895 到現在也才一百多年啊,整個電影體系成熟更沒有多久了,中國幾十年下來的共五代導演擺在那也不是說著玩的啊,比國際地位不就是要從歷史地位比起啊。再不服的硬要比近十來年的,那文藝片比獎項 歐洲三大的獲獎數提名數量擺在那裡,商業片看票房,網上數據多的很自己也可以查。在這裡冷嘲熱諷的都是被近年來媒體跟風的許多韓影帶偏了吧。社會意義政治意義不代表藝術地位,而商業片比票房也有點欺負人家,畢竟人家自己的市場就那麼大。
另外,我國近年的電影新秀或者新崛起的導演祁鈺坤,刁亦男,徐皓峰,畢贛等等,也不能當人家不存在啊。比過去那是遠超的,比未來雖然前景不好但也不是一無所有啊。最後補一句,明白了日本電影地位為什麼高,歐洲電影為什麼獨樹一幟和好萊塢分庭抗禮,那自然明白了中國電影地位是什麼樣的。
p.s. 隨手回答的 我水平姿勢也不夠 如有謬誤之處見諒~pps. 就說我忘了啥,亞洲還有伊朗電影也很重要~目前來看,沒希望的。
兩國的體量差距太大。目前又是中國全方面崛起的時間,目前看來韓國顯然是沒希望超過中國的。
韓國體量太小,是養不起太大的電影行業的。中國的市場足夠養出一個以後可能會挑戰好萊塢的電影市場。
從文藝片來說,中國一直比韓國強。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韓國電影強於中國電影的印象呢?韓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以前的電影工業是比中國發達一些的, 所以產出了一些優秀的商業電影,這些商業電影帶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同時相比中國的商業電影,因為受到相關部門的政策影響,以及市場導向,導致商業電影的藝術價值不如韓國。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國內,接觸到的都是優秀的韓國電影代表,其實等於在看一個精選的集錦。而我們看國內電影其實是良莠不齊的,好的壞的一樣都看。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進一步成熟,中國和韓國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的。
2017.10.14補充
做一個進一步補充,其實我們大部分人看的都是商業電影,那麼用商業電影的票房作為比較。因為中國韓國兩國的本地市場差距過大,比較本國市場,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用海外票房對比。其中15年韓國沒查到數據。
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到7,簡單對比下,中國對韓國的海外票房還是有非常巨大的優勢的。簡單估計下15年韓國海外票房在1億美元左右。
近幾年韓國電影海外票房的迅速增長,主要是開發了中國市場,帶來的韓國電影的海外票房迅速增長。實際上韓國電影在北美一直沒有票房號召力,最好的也就是百萬美元級別的。除去第一的《卧虎藏龍》,第二的的《英雄》北美票房是5000多萬美元,第十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600多萬美元。而韓國截至16年第一的是《雪國列車》390萬美元,然後最近出來的《釜山行》也是達到了百萬美元級別。整個韓國電影北美票房過百萬的就5部。和中國電影在海外的票房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藝術片領域,題主已經列的很詳細了,我們精簡下,看看除去輝煌的90年代,就看看21世紀以後,也就是2000以後,然後我們再不去管香港台灣,只看大陸。
中國
韓國
可見從票房和獎項兩方面對比,韓國電影跟中國電影差距還是挺大的。更別說歷史的。
韓國電影受制於本土市場規模,其實能拍的電影主要就是2種,
1、是精美包裝的各種感情片。2是批政府的政治正確片。
尤其是2這類的片子,辯護人、熔煉、恐怖直播、計程車司機等等。這種片子尤其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原因大家都懂得的。主要是我國的審查制度的鍋。
韓國電影相比中國電影,除去歷史積澱,文化積澱,這兩方面根本沒法比,所以韓國就像個偏科的學生,部分片因為國內拍不了,所以我們就是通過這類的韓國片彌補了國內這一塊的空白。而韓國電影,也是由於受到這類的正刺激,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實際上韓國電影跟中國電影相比,各方面對比是大部分都是不如中國電影的,但是近期韓國電影進步迅速,在幾個方面是超過中國電影的。但是作為兩國電影行業的全面比較的話,就像2和學生,韓國2個科目領先中國,但是剩下8個落後,我們不能只盯著2個領先的,而忽略了8個落後的。
再回到題目,最近中國電影市場進步迅速,度過了低潮的2012,這些年中國電影市場是進一步成熟的,而且進步速度是非常的快的。電影畢竟也是工業的一種,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一個巨大市場催生的中國電影,跟一個受限市場帶來的韓國電影,在未來越來越會沒有可比性。
中國電影目標是好萊塢,是一個全方位成熟的電影市場,不過目前因為審查制度,導致某些方面確實不行。韓國電影,目標是香港,以及歐洲某些國家,定位是專精部分類型片的市場。
韓國電影也無非是這樣,批判政府,批判歷史,講人性之惡或煽煽情為一大亮點。《熔爐》、《辯護人》、《恐怖直播》之類固然不錯。但拿這些和國內比就欺負人了,這一類型國內不是拍不出來,而是不能拍。比其他類型,韓國成績未必有多好看。一兩部電影是無法代表國家電影產業的強大。放到國際影響力上比,中國電影體量上的發展速度必然快於韓國。
本問題配圖有誤,和題目根本對不上。
應該是:問題一:為什麼香港台灣加起來人口不如上海北京,電影這麼牛?問題二:為什麼大陸的電影工作者拍了那麼多獲獎的好電影,卻被禁了?PS:斷背山都算國產電影了,攀親攀出神經病了吧。因為一部電影而改變的法律,是好事還是壞事?
原問題是中國電影,改為華語電影實為不妥,因為華語電影牽扯到了東南亞電影,如新加坡電影、馬來西亞電影和印度尼西亞電影等。
原答案如下。
千字作文,先放下結論,再過多少年也不可能,然後細說問題里的兩點。
一,獲獎數。
一個國家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數,在大部分人眼裡,看到的只是單部影片的質量,甚至只是導演的名字。這看起來有點道理。但像《霸王別姬》這樣優秀的電影,拿得到金棕櫚獎,卻在金像獎上輸給了一部多國聯合製作的愛情喜劇片《四千金的情人》,就說不通了。
實際上,能不能獲獎,往大了說比拼的是國際資本的運作,例如剛才提到的《四千金的情人》;往小了說比拼的是在評選機制內的周旋,例如中國電影人往往位列國際A類電影節評委會名單,遠有謝晉,近有范冰冰,甚至幾度擔任評委會主席,如鞏俐和王家衛。而韓國電影人,06年才第一次做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14年第一次戛納,16年第一次威尼斯。
所以總的來說,是國與國之間電影產業的角力。
韓國的電影產業現在想的不是能不能追上中國的,而是怎樣才能不被中國甩得太遠。像2017年,中國憑某部進入世界票房史前百的電影豎起了電影工業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而韓國還在想該不該豎薩德,兩個國家都不在一個當量上,談什麼趕上?而電影產業上不去,獲獎數就更無從言起。某些中國文青怕不是也得用愛發電才能讓韓國電影產業起飛,用愛感化國際影壇給韓國電影頒獎。
二,國際影壇的地位。
這個問題就太大了,涉及電影史,電影理論,電影工業,電影產業,甚至電影教育水平,等等等等。
韓國和中國在影壇地位之懸殊差距,不是三言兩句能說完的。但簡單說,韓國電影遠不如中國的歷史地位——對電影發展的貢獻——重要,遠不如中國坐擁眾多握有國際話語權的電影從業人員——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理論家等,沒有一家能和中影、上影、華誼、萬達等中任意一家對抗的企業,沒有中國世界第一的市場規模,沒有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和一所能與北影一較高下的高等院校,更沒有一部能在世界影史留名的電影。
韓國電影新世紀以來才剛有了點樣子,透著股中國第五代導演剛出道時的勁,但比他們更快地向資本低了頭。韓國電影產業模仿的是香港的發展模式,但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還差得遠。
而中國電影早已開始了國際屠龍之旅,不對,買龍之旅,和龍一起笑哈哈之旅。
這巨大的鴻溝,我想不到韓國電影有什麼辦法去填平。以現在韓國電影健康的發展勢頭,興許半個世紀內能趕上北歐電影的國際地位?那也很了不起了,但趕上中國,怕不是在做夢。況且誰知道明天南韓還存不存在,畢竟有個核平主義者鄰居住北邊。
多說一些。近幾年在韓粉中流行的一些片子,充其量只能說是完成度很高的加長版韓國電視劇,流水化作業生產線上出來的成品,雖然代表了韓國電影工業新世紀以來的成就,但和幾十年前真正能代表韓國電影高度的電影比(評論里有人問是哪些,我不想搬影史,什麼日據殖民期和軍事獨裁期的反抗,什麼韓國電影的黃金期,什麼韓國的獨立電影,什麼韓國的新浪潮運動),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再多說一些。有更多人質疑近幾年中國拍出的好電影沒有韓國多,甚至就沒拍出來過,這是有失公允的。不管是體現了商業價值的電影——籠統的說就是高票房,還是藝術價值的電影——更籠統的說就是在三大得獎,這些年中國拍出來的少嗎?第五代導演老當益壯,第六代導演也可圈可點好吧,更何況近年來出現的網生代主導的票房爆炸。
最後。中國電影是大陸、香港、台灣電影的統稱,這是對電影史基本的認識。
以上。有些人整天就知道熔爐,辯護人這幾部,以為中國的電影就三生三世,小時代,逐夢演藝圈這些。呵呵,一部鬼子來了就足以把他們秒成渣
上面一些回答都很奇怪,都是嘲諷的。雖然題主的統計表裡包含了港台的,但是大獎方面韓國確實不如中國大陸啊。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韓國不可能追的上了,市場在那裡擺著。
人題主把數據都貼出來了
一堆人還在裝瞎硬吹什麼啊,精韓都是睜眼瞎的嗎?這還只是三大影展,要把國際榜單,奧斯卡拿出來一起比棒子輸的更難看視與聽,電影手冊,時代周刊等榜單的影史250強棒子一部都沒有奧斯卡棒子迄今為止0提天天就熔爐辯護人這種靠題材硬扯的,棒子在國際上最知名的是老男孩這些好嗎?吹都吹不上道部分知乎人對電影史和國際影壇的動態的了解真是匱乏到驚人的地步,稍微對國際影史有了解都知道棒子在國際上連伊朗都不如,甚至整個棒子的導演都沒一個能和泰國的阿彼察邦相提並論的永遠趕不上,上次有個自稱韓國留學生的網友對我說中國電影不如韓國,我就怒了,看我怎麼用事實打你臉!然後我就給他推薦了《嫁給大山的女人》《天機.富春山居圖》和《逐夢演藝圈》!
啊?為什麼不推薦《霸王別姬》?團團都說了,《霸王別姬》這樣的片子有幾部就夠了,不能代表大眾審美,怎麼不聽話呢,抱緊團團!
你說《戰狼2》,我怕人家拿出《實尾島》和《義兄弟》之類的來,所以我還是拿點有我們特色的吧!
我覺得題主很有想法,而且有理有據並沒有信口開河,反對的就說說韓國電影的國際地位吧
「韓國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
可以的,趕上我們,沒毛病~
韓國電影加油喲!
這位答主的評論讓我有點懵,不是說比電影嗎?怎麼著你都承認了中國電影拿獎的比韓國的多,就因為被禁這些都不算電影了?沒有任何為某局洗的意思,只是單純的看不下去這種邏輯不通或者偷換概念的說法。我說這答案下的一部分人,咱想懟某局就光明正大的懟嘛,何苦非得強行說低中國電影的水平。那幾部韓國電影確實是很好,但是好電影不是都是那樣的
現在的韓國電影界正在做的,是內地電影界改革開放後想做卻沒做成,港台電影界做過卻沒做好的事情。
拿韓國的成就和當年中國的輝煌比,就相當於拿美國和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對比,是,絕對而言,後者是偉大,是璀璨過,但現在真正笑傲江湖的,是哪一方?
更何況韓國電影也沒妄自尊大,人家對其他國家的電影的敬重,可不是掛在嘴巴上的,人家學港台,學日本,學歐美,可不是只學到了視聽上的皮毛。從《計程車司機》可以看出,韓國主流電影的視聽語言和敘事思維正逐漸成熟,越來越有普適性,而韓國本土文化的內核特色並未因此喪失,既尊重了海外觀眾,也沒懈怠本土市場。而昔日輝煌過的華語電影界呢?如今能做到不把兩者都得罪已是及格標準!!!
韓國電影不需要達到華語電影曾經的地位,他們只需要把當代電影能做的做到最好就成功了;華語電影沒必要沉浸於曾經的地位,只需要把當代電影該做的做到位了,咱就謝天謝地了!!!這個問題下的答案,七個月以前的回答大部分都不能看,我估計哦,如果說錯了先講聲抱歉,那些七個月前的回答的大部分答主,中國電影看的都是小時代,心花怒放,左耳,夏洛特煩惱,建國大業,建黨大業,捉妖傳啥的,韓國電影看的都是熔爐,殺人回憶,薄荷糖,春夏秋冬又一春,老男孩啥的,所以一比較當然中國電影弱爆了。
首先韓國電影是不錯的,金基德,李滄東,朴贊郁,奉俊昊的所有電影我都看過,最喜歡的三部是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李滄東的薄荷糖,奉俊昊的殺人回憶。這些電影我至少看過五遍以上,我也強烈推薦各位知友一定不要錯過好電影。
但是,但是韓國電影看多了給人的感覺真的是用力過猛,太極旗飄揚十幾年前看會覺得不錯再回頭看,不過是悲情版戰狼,辯護人,實尾島等影片正如有些答主所言,不過是走抵抗獨裁,自由民主那個套路,對西方人來講沒太大吸引力。至於其它尺度大的影片,比如朴贊郁的幾部,金基德也有一些作品,整個比較重口味,就涉及到電影審查了,這個中國國情沒辦法的,你們懂的我不多說。
至於說國內近年沒有好作品我也是醉了,你們不要被腦殘粉帶偏了,如下幾人的戲建議看到就躲開,吳亦凡,李易峰,楊洋,劉亦菲,楊冪,范冰冰,楊天寶,黃曉明……避開這些爛片男女主角 ,觀影質量應該能提升不少,近幾年個人推薦如下幾部 推拿,心迷宮,白日焰火,師傅,羅曼蒂克消亡史,大明劫,鬥牛,鋼的琴,圖雅的婚事……
至於題主列出來的表,各位也不要酸了,多一句嘴,台灣香港拍出來的電影也是華語片啊,而且香港台灣也是中國的啊,台獨分子可能不服,但香港妥妥的中國的啊,有啥好爭的,就算拿掉台灣香港,大陸也吊打韓國,還有不知道賈樟柯的,建議去看一看,他的作品很牛逼,真不是吹的。推薦閱讀:
※對當今中國一些庸俗電影往往而取得較高票房而一些良心作品卻屢屢敗北怎麼看?這會不會影響中國電影的未來?
※電影《妖貓傳》值得期待嗎?
※如何盤點 2012 年中國電影產業?
※到底是觀眾決定電影質量,還是電影決定觀眾審美水平?
※為什麼中國電影行業不評選「金酸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