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羅振宇2016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一覺睡起來,果然出現了一群踩我的,

有人說我酸不垃圾貶低羅胖,

也有人說我替羅這個偽知識份子辯解。

果然,這句話真的很有意思:

人們才不管什麼是對的,他們只樂於接受他們所認知的。

所以我明白,

我怎麼說都只能讓和我觀點一樣的人點贊,

那些本來是羅粉的,會說我誇得不夠,

而那些本來是羅黑的,會說我洗地洗得太勤。

我能怎麼辦呢?

我既不是盲目站邊的羅粉同盟,

也不是心比天高的羅黑大神,

只是自認為客觀地在說事情。

但你懂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當你出來發表觀點時,總避免不了被反對,被攻擊。

我很慶幸,還沒有被直接指著臉罵沙比。

如果真有,我不回也不刪,無視。

因為這種人,我劃定他跟我不是一個位面的生物,

自有正義的地球人去聲討他。

在知乎的評論里,有兩種人我是不愛搭理的。

一種是素質差直接人身攻擊的,

一種是告訴答主你說的不對,但不解釋原因的,

一切光說觀點不表論據的評論都是耍流氓。

下面是原答案

-…………………分割………………

有人說羅振宇是人生導師,

也有人說羅振宇是網路騙子,

有人說羅輯思維讓他重塑價值觀,

也有人說羅輯思維就是搏眼球營銷。

我說羅振宇就是一個新媒體時代的觀點販賣商而已,你不用去誇他多高大上,

也更不必詆毀他是一個賣書的騙子。

做人沒必要歇斯底里,

更沒必要非白即黑,

他就是一個愛讀書會營銷的商人而已。

羅振宇擅長用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來引出一個看上去新鮮的觀點,然後用他看到的書中的一些知識來試圖解讀。

他的狀態時好時壞,但一直在堅持這麼做。

其實他演講和脫口秀的真正價值,

既不是啟發你的心智,也不是開闢你的視野。

事實上他每年講的那些概念也都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新觀念,

你要說他有觀點,

那觀點也大都是別的人提過的,

他只是換一種語言和方法把他表達的清新脫俗來販賣而已。

他真的能看清未來趨勢嗎?

並不是,他看清的也只是大部分行業頂尖人物說爛了的趨勢,他只是有條理有爆點的加工表達,轉化成你能接受的內容來告訴你而已。你聽過以後會覺得很有意思,如果還能引發一些自我思考,就夠了。

我覺得羅振宇真正的價值,

是給一群從前不怎麼太愛思考的小年輕,

開通了思考之門。

是為一群以前就思考很多的人,

提供了一些額外的角度。

這就是他受眾廣的原因。

從前沒什麼閱歷學識的小年輕,喜歡他膜拜他。

從前有觀點有學識的人,也能從他的節目和演講里找到一些特別的思考角度。

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他的演講?

並不是說這些人都多麼認可他的觀點,

很多人其實只是單純的想去聽一些內容,

這個內容也許並不新鮮,

也許裝逼博眼球,

但它至少是符合我們的胃口的,

至少是與時俱進的,

至少是能嚼一嚼的。

現在這樣的內容太少了,

到處是什麼跑男相親去哪兒的。

所以像奇葩說,曉松奇談,侶行,羅輯思維,一席等國內節目,對於一些喜歡思考的年輕人就顯得很珍貴。這些節目不像學術演講那麼枯燥,但也不像快樂大本營那種只有娛樂沒有營養,是很多青年的最愛。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就是這樣,

今年的我還沒看,待會去看看,

我大概都能知道他會講一些大概念,

其實沒什麼卵用。

但我還能看什麼呢?

總比看中國式相親強吧?!

那麼多人喜歡聽他談,

心甘情願花錢聽他賣別人的觀點,

也不是因為他的節目多麼了不起,

是同行的襯托啊,

有本事你們出個有營養的再來罵人家。

對了,我還想說,羅振宇真正值得年輕人學習的,

是每天早起六十秒這個事。

有毅力的人總能做出一番成績的。

_...……_...……_...……_...……_...……

看完了,如我所料。

沒多少乾貨,但值一個優酷會員價。

和去年一樣的套路,今年的五個大概念,五隻鵝。

看著詞都挺新的,其實內容基本都是行業前沿共識。

很多人說人工智慧的觀點震撼,如果你關注人工智慧的話,這些觀點也都是業內人說爛了的。

但這不影響這個演講的質量,內容中的一些細節仍然能對特定人的思考引發一些化學反應。

比如

每個人注意的點不一樣,但只要能引發的你思考,

羅胖所做的事就值得被點個贊。

同時,你也不用把他放在一個大神一樣的位置,

覺得他博古通今。

聽曉松奇談並不能真正地週遊世界,

聽羅輯思維也並不會真正地納知求真。

週遊世界只能用腳,納知求真唯有苦讀。

這些節目有用,但也只能告訴你些皮毛,

增加你與無知者的談資而已。

不要輕易否定,更別盲目信奉。

獨立思考是個好東西,希望你們都有。

跨年演講里有一句話大概是這麼說的

大眾才不在乎什麼是對的,他們只樂於接受他們所認知的。

我想這大概道出了這次跨年演講收視率第一的原因。

………1月3日………更新

又一覺起來,意料之中的被指著罵煞比了。

本來不想理的,但突然想說一些內心的想法----

這是原文提到「騙子」字眼的一段話。我想,凡是小學學過語文能正確理解語意的人,都明白這段話的中心思想是「我反對別人說羅胖是個騙子。」

然而。。。。。。

什麼叫盲目崇拜,這就是。

連別人文章都看不明白沒看完,

就開始為自己的偶像噴噴噴,

你如果真的是羅粉,他知道一定會感到難為情的。

並且,羅振宇是個讀書人,也是個商人。

他不是看不上我們兜里的幾百塊錢,

而是看得上我們兜里的每一分錢。

你還沒我了解他,你就粉了,替你悲哀。

另外,我這個回答大多是講對羅的評價,

而不是跨年演講,所以有點偏題。

萬方中這個答主的回答比較合題,有很多詳細分析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部分觀點我很贊同,

但我認為他有點把羅說得太功利,

我們看問題還是不要太夾雜私心為好,

至於認不認同,是大家自己的事。

我本來沒幾個人關注,很感謝大家的贊。


前一陣子,我的朋友告訴我,她花了399買了一個一對一的寫作課程,然而這個寫作課程的整篇文案是這樣的:

標題也起得很簡單粗暴:《我的寫作課小班,開始報名啦》,無論是標題還是文案內容,在我看來都是不及格的水平,可能唯一能讓人買的理由就是「一對一」和「便宜」了。一個寫作導師,居然不懂得寫營銷文案,各位可能很吃驚。但是在我看來太正常不過了,營銷這一行真正的人才太少,哪怕是很多大v,做的營銷文案都是不合格的。

在同行們的承托下,羅振宇絕對是營銷方面一頂一的高手,在很多人大罵羅振宇是騙子、博眼球營銷、還沒有搞得清什麼狀況的時候,羅振宇已經熟練掌握營銷的竅門了,無論你喜歡羅振宇還是討厭他(實際上我個人也有些討厭,在此不贅述)。從這個人身上,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能學到很多東西,下面我一一道來。

首先,羅振宇給自己的定位是非常精準的,他扮演的更像是淘金時代里那些賣牛仔褲的角色。淘金時代,去淘金的人並沒有多少人真正賺錢,反而賣給淘金者牛仔褲的人賺了錢。在創業時代,創業的人沒幾個能賺錢,像羅振宇這樣服務於創業者的人反而掙了錢。從本質上講,羅振宇屬於借鑒了歷史。當然,這也是因為真正有能力服務於創業者的沒幾個。

第二,一本書也好、一場授課也罷,一個好的取材、命名,基本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下最受人關注的話題是什麼?

看看App「得到」里,訂閱數最多的是什麼?你就知道了。同樣的價錢199一年,最火的不是教你一秒變精英、不是剛上新的熊太行的教你洞察人際關係、更不是在互聯網裡深耕多年、擁有幾百粉絲的和菜頭,而是教你怎樣賺錢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的水平先撇開不談(我的意思是真的很差),況且也沒多少機會能讓你了解一個專欄的整體水平,大多數的訂閱者,基本上都是花個幾分鐘看完題目和簡介就會決定買哪個了。

199一年,10萬個人訂閱,大家算一算賺了多少錢?

同樣的道理,和錢相關的Live和公眾號,變現能力要比一般的公眾號強太多。很多公眾號號稱幾百萬粉絲,真變現起來頭髮都掉光,比起李笑來「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十幾萬粉絲差遠了(聽說光去年就變現了幾千萬)。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簡單地翻譯過來,應該叫《跟我來,教你2017年的發財機會在哪裡?》,但是顯然,這樣的標題是留給土鱉煤老闆的。要吸引高端人群,需要的是逼格,羅振宇很討巧地取了個「時間的朋友」,很溫柔,取自於李笑來的書名《時間的朋友》。

另外一方面,羅振宇心裡也很明白:時間、金錢,從古到今亘古不變的主題,也同時是當下中國人最關心的兩個點:沒錢人在意錢,有錢人在意時間。一下子,兩頭都被羅振宇占齊了。光從取材和標題上來看,可以說,羅振宇基本摸清了現下人們心裡都在琢磨些什麼,你不服都不行。

然後再來分析一下羅振宇今年演講的特點:

1. 大量的知識要點採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用羅胖子自己的話來講:「作為一個文科生,我有一點優勢就是,如果我稍微能聽懂那麼一點,我就能用人話把他說出來。」

這裡就涉及到大量的採用比喻的方式。比如:羅胖子引用王興的一句話:

然後他開始解釋:什麼叫深耕細作呢?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坐在我家門口吃棗,剛開始覺得很多,於是吃一口就扔一個,後來很快就吃沒了。我一看,沒了不行啊,於是我將地上的棗胡撿起來再吃一遍,吃乾淨了。將原本不要的棗胡繼續啃乾淨,這個叫深耕細作。

你看,原來覺得非常官方、非常深奧的語言,經過一個故事這麼樣解釋,你就很明白了,而且聽的人會覺得十分有趣。當然這裡還涉及一些講故事的技巧,就不一一展開了。

2.大量的段子穿插於其中。

比如說到特朗普:(前面巴拉巴拉)……還有人說,他(特朗普)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和女人吵架獲勝的男人。

說到王健林:你問王健林:「怎樣去創業?」

王健林會告訴你:「先掙一個億。」

這經驗對你有毛用。

說到阿里巴巴和騰訊:現在如果你要做「代孕」生意,你有兩個選擇,要麼姓馬,要麼姓馬。

比如說起美圖秀秀,上圖是最簡單直接的:

別信張小龍的,用完即走,美圖秀秀就是這樣:我用完不走,難道是要提醒自己,我沒有那麼好看嗎?

3.將大量的辭彙重新定義,以至於聽演講者會有「我又學到了新東西」的錯覺。

比如他這樣定義創業者:

比如他說明巨頭的世界觀:

這裡還涉及一個演講的技巧,叫作「學會向觀眾提問」。假如你一直平鋪直敘乾巴巴地講,觀眾會要打瞌睡的。但是如果你提個問題,觀眾就會馬上打起精神:我倒要看看是怎麼回事。這裡一行字便成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什麼叫古埃及人的世界觀?

接著羅振宇又講了一個故事:你看古埃及人,會發現一個現象,他們活著時候的住所都不見了,只剩下他們死了的。他們在意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這就是巨頭所關心的。

比如說定義新辭彙:GDT。

比如說消費,不僅僅指的是消費金錢,還指的消費時間(其實像這種觀點已經不新鮮了,他又重新包裝了一下,搞得好像自己發明似的。):

所謂更牛,就是換個罪受:

4.使用大量的雞湯帶動現場的氣氛。

一場演講看下來,觀眾最終覺得滿意不滿意,理性部分其實是次要的,關鍵要看感性的部分提煉得如何。關於感性,兩個因素至關重要:笑點 和 淚點,前面的段子啟動的是笑點,雞湯的作用則是帶動淚點。

比如說到創業者:我們和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是一樣的:我們手中連一張海圖都沒有。我們就要奔向自己構想的那個目標,我們都是探險家,我們都在擴張人類文明全新的版圖,我們都是叢林中迷路的探險者,遇到同樣的人,不管哦我們的目標是不是一樣、種族是不是一樣,僅僅因為我們在共同探險,我們都應該結成共同體。(其實你仔細研究,這是一段正確的廢話。)

比如說到創業者的進度條:我們的營業額、我們的市值、我們的估值他是我們外在的可以看到的進度條,這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這是我們這一群創業者最驕傲的地方。只要他不是創業者、他沒有走進商業世界,或者開拓人類文明的新邊疆的世界,他不擁有這根創業條。(其實拆穿了講,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是有外在的進度條的:個人可以用年薪來量化,企業可以以年營業額來量化,只是羅胖把創業者這個群體美化了。)

萬物皆有裂痕,但是沒關係,所有的裂痕,都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意思是萬事萬物皆不會完美,但是不完美就會有希望。)

5. 王石的出場,將整場演講推向一個高潮。

這個環節作為羅振宇每年演講的一個環節,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營銷亮點。去年是滴滴打車的CEO程維,今年是王石。王石不用說,不僅僅是商界大佬,更是企業家裡的網紅。在這方面,你又不得不佩服羅輯思維團隊的營銷思維了。

跟羅振宇的演講水平相比,王石顯然是差了一大截:前面講得磕磕巴巴,講的冷笑話也不好笑,最後的故事顯然缺乏應有的技巧。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王石在中國企業界的名聲在外,站在台上不說話也能將整場演講的情緒掀起新高潮。

6.在時間的朋友這場演講里,我發現一個細節:不知是有意或是無意,羅振宇三次提起這次20年的合作夥伴:vivo手機。有一次甚至是以段子的形式說出來的:有的人說:手機行業不行了。但有些手機企業好得很哪!居然還有贊助跨年演講的。

這也許是這一次營銷背後的另外一個贏家,第一,要合作20年,暗示著向消費者表明:我們要在手機這個行業里干至少20年。

第二,隨著中國經濟整個地由物質文明向著精神文明轉型,羅輯思維一定是越來越火的,這是一筆很划算的投資。另外,打廣告的這台Xplay6,也是一款著力於攝像頭注重自拍的產品,這於羅胖在演講中提出的從做產品過渡到做服務的理念相契合。

第三,關注羅輯思維的,很多都是愛學習、中產階級的高端用戶,有助於在消費者心裡重新定位品牌的認知。

7. 整場演講聽下來,你會感覺,雖然都姓羅,但是很顯然,羅振宇和羅永浩相比,還差了一個段位。

聽羅永浩的演講,你會覺得每一個細節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都不容錯過。而羅振宇的演講,有一部分你會覺得是套話,比如他灌雞湯的時候,想打瞌睡。

羅永浩的段子你會爆笑,羅振宇的段子,有很深的斧鑿的痕迹。雖然兩者都是經過大量時間準備的演講,但羅永浩講出來就是很自然,羅振宇感覺是背下來的。

羅永浩怎麼轉都是圍繞著一個話題,講一圈故事回來最後還能再回到原點,而羅振宇的演講聽下來就四個字:支離破碎。零七八碎的知識點,大量地引用名人名言,每一段都非常短,你還沒完全消化理解就跳到下一個知識點了。以致於看完後你覺得彷彿學到了很多,又彷彿什麼都沒有學到。

不過這些都不要緊,羅振宇把握了觀眾的一些基本的心理:都是來看對2016年所有大事件總結的、都是來尋找2017年賺錢機會的、都是想用最短的時間來學習最多的知識的,都是趁著年末、想打著「將自己的認知重新升級」的口號來娛樂的,滿足底下觀眾的這些心理,他就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在各個衛視都在兵荒馬亂張牙舞爪的播跨年晚會娛樂至死,深圳衛視不愧於深圳這個開放的窗口,敢於上線一個思考討論傳播新趨勢、新潮流的演講類型的跨年節目,真是有格調有魄力,令人振奮。無關羅振宇本人人品如何,水平如何,無論怎麼說,都該承認這場演講的主題和思路都是非常有啟發性的,創新性的。新媒體,新知識經濟,移動時代的用戶行為分析,人工智慧,網紅經濟…無一不是2016年的熱點話題。「時間的朋友」這個題目起的也很好,辭舊迎新的跨年夜,講講去年發生了什麼,未來應該展望什麼,我們應該思考什麼,這難道不比芒果番茄台的小鮮肉有意義?——雖然我仍然相信曲高必定和寡,不指望多少人能夠買賬,不指望這場演講深圳衛視收視率有多高。

我爸媽五十多了,看的津津有味,我覺得挺感動的。對深圳衛視轉粉,大大點個贊。

祝大家新年快樂。

------1月1日更新——————

昨晚11點半的時候,羅胖宣布這檔節目收視率衛視第一,超過了各台的藝人明星們。哈哈,雖然打臉了但也開心,低估了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越多人關注越多人思考越好。

非羅胖的粉絲,也並非是支持他的立場和觀點,單純覺得這個類型的節目是有積極意義的,像評論區朋友們說的,多元化最有意義,給市場一個新的可行的思路--跨年節目其實還可以這樣辦。值得點贊。


知乎的羅胖黑太多了,不偏不倚地說一句:在其他跨年節目唱唱跳跳的時候,這場演講可以說是跨年節目中的一股清流了。

我們先來看看數據:當晚 23:05 的時候,比較實時收視率,深圳衛視的跨年演講直播是同時段的第一名,有人開玩笑說,那一刻,深圳衛視用一個胖子的演講幹掉了其他娛樂晚會的上百位娛樂明星。

看完了宏觀數據再看微觀現象。粗略統計了一下,跨年夜刷的朋友圈裡,社會熱點動態最多的就是這場演講了。當然也可能和我的微信好友都是互聯網從業者有關。

再看口碑,朋友圈裡的評價還是好評為主,不像知乎上這麼兩級分化。

具體到我個人看這個事情:咱們把演講內容放到後面談,首先這個演講本身是個大好事。

知識經濟從2016年一路火到2017年。分享經濟於分享者而言,多了一些業餘收入來源;於觀眾而言,多了一些娛樂致死節目外的選擇。

這一年,無論是喜馬拉雅的語音課程、果殼的分答,還是知乎的值乎和 Live,再到現在微博跟風推出的問答功能,都標誌著「知識經濟」在這一年的崛起。

看節目,你不喜歡看羅輯思維還可以看高曉松的「曉說」嘛,要是連曉說也不喜歡,TED 和一席上還有各種各類的分享演講。對於我這種把業餘學習當成娛樂消遣的人來說,近兩年來有了越來越豐富的選擇。對於分享者來說,有了體面又合適的變現方式,皆大歡喜,多好。

確實羅胖說的是二手知識,水平也有限,我們姑且認為他是知識分享界的「下里巴人」。你可以鄙視下里巴人,但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東西,也得在市場完善的基礎上才能生存。羅輯思維作為創業成功典範,對於知識經濟創業市場的推動作用,即使是羅黑也不敢否認的。

現在呢,我們再來說說羅胖的這場演講。

是不是二手知識?是,我在視頻的過程中,已經在腦海中默默推測羅胖的團隊是去哪裡搜集素材的了。很多概念和論證已有前文,羅胖包裝了個新名詞用輕鬆易懂的語言做成一場演講。

這場演講的核心,是羅胖總結的五隻黑天鵝,也是他認為的 2017 年創業市場上的機遇所在。

一、時間戰場

2016 創業市場最重要的趨勢是,互聯網人口紅利結束了。大公司的護城河越來越穩固。流量的獲取會越來越貴,而國民有限的時間會成為商業的終極戰場。誰能佔據用戶更多的時間,誰就是贏家。印象比較深的是舉了支付寶和微信的例子,微信的理念是讓用戶「用完即走」,但這是建立在微信已經佔據了用戶很多使用時間的基礎上。而支付寶作為一款真正的用完即走的 app,卻一直在努力用社交元素讓用戶停留更長的時間。

二、服務升級

未來商業有兩個流派:一個是使其上癮,拖住他的時間;一個是提供服務,優化他的時間。所有的產業都必須向服務業無限接近。羅胖在這裡用 vivo 舉了例子,如果將對手機的看法思維從產品升級為服務,那麼應該重點對攝像等方面下功夫。

三、智能革命

這部分羅胖講得比較淺,但是舉得例子如貓臉檢測都很准。羅胖認為:人工智慧是下一個主戰場。誰的數據更多,更精準,誰的技術怪獸就會被餵養得更強。人工智慧不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舉了 IBM 的人工智慧為例子,可以在十幾分鐘的時間裡讀完兩千萬頁的醫學著作,幫助醫生給出診療建議,救了患者一命。兩千萬頁有多少?疊起來有四千米高,相當於二十個騰訊大廈的高度。

四、認知稅

舉了鑽石這種經典營銷案例,我們的很多消費其實都是在交「認識稅」,這也是一個前景廣泛的市場。舉了京東和天貓雙十一大戰的例子。雙十一的概念已經被天貓佔據,京東和天貓的廣告戰看似不合理,但其實是藉此打造一個「我們京東是天貓唯一的對手」的認知。

五、共同體危機

我們越來越因為共同的認知而結成一個共同體,這種共同認知的力量會逐漸替代以前的親緣關係(最典型的,過年時親戚們雖然坐在一張桌子上,但都在通過手機和朋友交流)。從商業上說,能讓人產生共同認知的明星和公眾人物都有巨大的商業影響力。一個品牌為什麼要找氣質相符的明星做代言人?因為這樣可以讓更多消費者感知到品牌的氣質。比如 vivo 贊助了羅胖的演講二十年,就在知識分子和商務精英群體中產生了很不錯的品牌提升效果:品牌得到了更多認可,羅胖也獲得了長達二十年的可靠商業夥伴,這就是一種相互滋養、共同成長了。

最後從觀眾的角度說說。我覺得「二手知識」沒什麼不好,我個人還蠻喜歡看的,更何況羅胖很會演講,像下圖這種逗樂小段子隔幾分鐘就來上一段,寓教於樂,這也是羅輯思維團隊相比於其他知識分享者更成功的細節基礎之一。

所以應該怎麼看待這類演講視頻呢?當個消遣看,業餘補補知識、學點時代熱潮還挺好的。有些人想靠看視頻就能挖掘出發家致富的捷徑,那隻能是多大期望換來多大失望。


看到不少單純批評或是分享個人體驗的回答,但是作為一個程序員我更喜歡用數字說話。

雖然13年我曾電話過創業初期的羅振宇老師,也算是圈子有些交集,但我不希望只是講一些八卦。

1.跨年演講對於提升《羅輯思維》的品牌影響力有沒有幫助?(百度指數)

羅振宇的百度搜索指數2016年1月(5000+)、12月31日(11000+)是兩個小高峰,可以看出公開課對於提升羅輯思維的媒體關注的幫助很大。

最高峰是5月21日那周,剛好是2200萬拍賣Papi醬首次廣告後2-3周,羅振宇上海公開課那天(搜索指數是歷史性的高峰13000+,暫時不知道準確原因,是公開課還是Papi醬廣告拍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5月26日那周羅輯思維在APP「得到」中邀請知名媒體人李翔開設專欄,並獲得了馬雲的語音推薦,訂閱數超500w,收入超千萬。

有意思的是我搜索到了羅輯思維2016公開課上海站的安排,有開始為年底公開課招商的信息,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原帖。

「勢能創造」羅輯思維2016公開課上海站

藉此機會,我們擬於6 月 2 日晚間舉辦一場關於「時間的朋友2016 跨年演講」新玩法的閉門沙龍,羅胖將從白天的參課學員中邀請100位品牌代表參加。(註:報名本次課程後您可獲得工作人員從後台推送的閉門沙龍報名鏈接,沙龍參會名單需單獨審核,確認後我們將與您聯繫。)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2.和同在做知識型社群的媒體人比,羅振宇處於什麼狀態(羅輯思維 vs 吳曉波頻道)

可以看得出來吳曉波老師出道更早,但是羅振宇老師更擅長事件營銷,15年下半年開始投資Papi醬、2200萬天價廣告拍賣、打造1000萬級得到付費作者 李翔,2017年與深圳衛視合作跨年演講。

我看過社交媒體的一個研究,美國交友網站 OKCupid 對 64,000 名女性用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網站創始人畢業於哈佛數學系),他們發現如果男生們對某個女生長相的態度分歧越大,那這個女生就會有更多人追。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從媒體的角度,哪些2016年的跨年演講也許本來就是留給大家爭議和討論的

1)4萬元20年的門票是一個很好的吐槽點

2)Vivo手機的20年1元贊助,對於辦過商業活動的同學都知道,媒體、會場、安保這塊加一起需要百萬級費用的,1元現金贊助,但是品牌包其他的,並且投入海量媒體資源,應該是最現實的情況

3)和明星匯聚的湖南台、東方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對比,而且宣布收視率全面超越他們,是不是有助於吸引明星粉絲們的吐槽和炮火?

3.負面聲音總是不缺的,媒體和社交媒體如何看這一社群:

羅輯思維的「地下江湖」 | PingWest品玩(從沒上過大學,在湘潭賣電瓶車的周天祥是羅輯思維的第一批會員,媒體對於用戶水平不高的指責,可以看得出一定的批評意味)

如何看待羅輯思維跨年演講? - 商業 - 知乎 (這個批評的高贊答案是2016年1月的,剛好一年前)

小結:

羅輯思維本身和羅胖有其有趣和有魅力之處,我也是它的第一批會員之一。

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羅輯思維本身充分體現了中國社會的複雜與多樣性,我希望能提供一些讀者沒有能完全關注到的信息,但是由大家自己得出結論。

這才是我相信的,獨立思考的意義。


明顯他並不知道PDD和嬌妹這個梗到底是什麼~


這個時代的精神按摩。

匆匆忙忙趕路,身體疲憊不堪的行人,在路邊看到一家金碧輝煌的足療店,老闆胖乎乎的,像個實在人,在門口對行人說:進來歇歇腳吧,讓身體恢復一下,有益於健康。於是行人進去,點了一個鍾,老闆親自上陣,用上了祖傳的藥方兌成的洗腳水,燙的行人齜牙咧嘴,然後兩隻肥厚的大手在行人腳上一搓。

「這大泥卷子,得一年沒洗腳了吧?」

「每天忙著趕路,沒空啊。」

「你這樣不對。腳是時間的朋友,要善待腳。」

「師傅說的在理,以後我常來。」

「腳部連接了人身三十六大穴七十二小穴,五臟六腑都能找到對應部位。經常按摩腳才能走得快,走得穩,走的踏實。我有五大功法,照此練習,可保無災。」

「師傅真有學問!」

「我加你一個微信,每天給你發一段60秒的腳部保健功法,每天堅持足部保健,保證你長命百歲。」

「那必須加一個。」

行人從足療店出來,鞋裡的腳如嬰兒般細嫩,溫熱妥帖。年末了,來一次足療真不賴!走路更有勁兒了呢。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在這個快速發展,新概念層出不窮的年代裡,每個人都很焦慮,生怕跟不上,被這個世界拋棄。年末了,聽一次大課,讓胖胖的師傅帶著來一次精神按摩之旅,不管我一年後還能記得起來多少,但是至少現在我覺得很有道理,乾貨滿滿。這世界原來是這樣運行的啊,又對未來充滿信心了呢。


一萬人,在跨年的、應該全家歡聚的晚上,「拋妻離子」、坐在寒冷的體育館,看著台上的胖子抹飛四濺,感受精神領袖的愛戴,而領袖則在中間休息的十分鐘里翻看著贊助費是非到賬、有人是否逃票進來、收視率是非超過同行。

吳曉波1968年出生在浙江寧波,五年之後,羅振宇出生於安徽蕪湖。

在他們30歲之前,彼時商業話語權牢牢掌握在《經濟日報》、《中國企業家》、《證券日報》等財經媒體手裡。而接下來的十幾年,中國因為互聯網進行商業發展新時代,當媒體實現了去中心化,當獲得信息不再依賴於電視報紙雜誌,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吳曉波30歲時花50萬在杭州千島湖買了一個93000平米的小島,有了這次交易,吳曉波覺得更加自由,他說「以後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羅振宇30歲時在北京買了第二套100平米的房子,這次交易後,他說:「這房子租出去一月也兩三千房租,以後啥都不幹也餓不死了。」

司馬遷在兩千多年就說過,「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文人吳曉波和文化人羅振宇自是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毅然將這句寫在古書里的名言發揚光大。

如今,49歲的吳曉波身家超過12億,羅振宇一場跨年演講能掙5000萬。而他們的那些在二三線城市花一千塊兩千塊加入吳曉波讀書會、成為羅輯思維會員的底層粉絲們,一年收入不過10萬。

這個新經濟時代,吳曉波和羅振宇都靠一張嘴和一隻筆籠絡了大量粉絲,但他們的粉絲又有不同。很多剛畢業、覺得自己胸懷大志的青年都買了羅振宇的會員,在上班的擠地鐵路上,耳朵塞著的耳機里傳出羅氏一個經典的商業評論時,搖擺不定的身體似乎也能虎軀一震。而那些靠經營絲綢、珠寶、茶樓、會館身家過千萬、在高級會所做著SPA保養的老闆娘們則是吳曉波的鐵杆粉絲。

這個最有意思。

吳曉波給人的形象永遠都是一件白襯衫、一副眼鏡、白白凈凈的樣子,他坐在自家別墅遠眺千島湖的一波碧綠,像極了武俠小說里的世外高人指點江山,又像是很多待字少女的夢中情人。他才華橫溢,「談股論金」,說話細聲細語,卻又字字鏗鏘有力。

吳曉波說,千島湖的天是那麼藍,空氣中有處子般的香氣,天很近,草很綠,時間像一個很乖、很乾凈的女孩。在這裡,生命總是很準時,沒有意外會發生,院子里的草在該長起來的時候適時地長出來了,就像那些似是而非的煩惱,你去剪它,或不去剪它,都僅僅是生活的某一種趣味而已。

吳曉波是精神導師、是夢中情人。想像一些,這樣一個人坐在你面前,端著咖啡,聊商業未來,問你願不願意出點錢放進他的藍獅子基金?你會說:yes,I do。

而羅振宇的形象則要差一些,他膀大腰圓,帶著一副眼鏡,卻顯得十分猥瑣,他對你笑的時候,似乎總是不懷好意。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有200萬人每天早上都願意聽到說上一分鐘;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有無數粉絲願意為他推薦的書、推薦的酒、推薦的一切瘋狂買單。

羅振宇說,年輕人在城市獲得的更多東西,遠不僅僅是肉身之間非延時的溝通,更重要的是見識。其實見識跟經濟地位和聰明程度沒多少關係,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關。 鄉村或者小城鎮並非沒有天才,而是天才也許永遠沒有辦法知道自己是天才。只有在能提供大量機會的城市,每個人生命中的種子才可能被激發,被照耀,然後完成一次閃亮。

羅振宇是導師、是精神鴉片。想像一下,當他說出那句經典的「XX將在羅輯思維平台最先推出,羅輯思維會員享有全球/中國優先購買權,名額只有XX個」時,你會說:yes,I do。

吳曉波的女粉絲不會喜歡羅振宇,羅振宇的男粉絲也暫時不會喜歡吳曉波。不止是粉絲所在階層的原因,但又主要是階層原因。

中國經濟下滑,房產泡沫巨大。糟糕的宏觀市場環境下,企業倒閉、創業失敗、迷茫不知出路,困頓不明未來,而這種情況反而是粉絲經濟的肥沃土壤。歷史上,希特勒的上台與發跡、日本軍國侵略主義的泛濫均是這個背景下產生。而實際生活中,中國歌星們演員們居高不下的出場費、每年數千成萬場的演唱會也是因此。

有錢人不知道錢如何花出去、讓錢生錢,沒錢的人不知道如何掙錢、一夜暴富,這些都是吳曉波、羅振宇們聚攏大量粉絲的本源環境。儘管他們的演講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聽的時候覺得醍醐灌頂,但第二天就忘記了絕大部分內容。但誰有在乎呢?

吳曉波每年都能買一套房子,而且還有一個島,他說「人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誰不願意這樣呢?這個擁有自己島嶼的作家和商人,其出場費早已超過10萬。吳曉波變得很忙,他現在每年的時間基本上三三三分:三分之一時間用來調研、寫作,三分之一時間經營公司和旅遊,剩下三分之一時間參加活動、做演講、講課。

羅振宇的很多粉絲都說,我佩服他,每天早起都要錄好60秒,錯了重錄、音不準了重錄、一錄再錄,他的語音又不收錢,他對我們這麼好,真是太感動。我們姑且認為羅胖每天起早貪黑錄節目錄60秒,但這真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羅輯思維背後幾十億的估值。

羅振宇曾在《羅輯思維》多次表示「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的經濟」,但他卻選擇了讓孩子在美國出生。吳曉波覺得「人應該詩意的活著」,但他卻一年到處奔波去講課去掙每次10萬出場費和去投資那些能夠帶來回報的企業。

都是會講故事的人。

如果說羅振宇在演員,而吳曉波則是一個歌手。

相聲演員可以在台上叫你一聲大爺為了讓觀眾一笑,到了台下卻是保鏢護衛、坐在賓士車裡看到聽完相聲去擠地鐵的觀眾們,嗤之以鼻。

羅振宇的朋友說:「他最反感被綁架,他反感被任何東西綁架,羅振宇血壓有點高,但從不吃藥,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就去休息一會兒。羅振宇的解釋是,你要是吃藥你這輩子就被綁架了,所以我高了也不吃,我不能被任何東西綁架。」不喜歡被綁架的羅胖卻綁架了他百萬粉絲們。

羅胖的語言環境中,能聽懂他講的內容,就是大智慧、大前途、有自我驅動力、有進取心,所以他的粉絲就繼續聽,繼續受捧。而那些聽完一次覺得沒意思要離開的人,則可能被這樣解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些人喜歡背道而馳,在貧瘠的創業土地越陷越深。

羅振宇的男粉絲可以每人湊一千,一萬人湊夠一千萬,羅振宇去買套房。

吳曉波的女粉絲可以每人出100完,10人湊夠1000萬,吳曉波去買套房。

這些都是別人的數字,都是別人的粉絲。我們仍然是不為人知的北漂、深漂的大多數。2017年,保持渴望、保持熱情,繼續戰鬥!

當你對這個世界還不太熟悉、對某個領域不太了解時,他們的節目可以給你很多啟發,其中可能不乏和你小時候從家長、老師口中聽到很不一樣的觀點,新鮮、有趣、刺激、讓人激動不已。

當你逐漸接觸社會,對某一領域加深了解的時候,你也會發現他們說的一些東西好像是這麼回事,會有共鳴,但另一些東西,你不太確定、會有懷疑、不再激動。

當你社會閱歷豐富,已經看清了很多東西,或成為了某領域的專家,這時,你就會覺得這些節目不過是一些 通俗讀物的雜糅,很多東西似是而非,甚至有時候講故事的人都不能自圓其說。

原作|習壹歐

原文:羅振宇的男粉絲和吳曉波的女粉絲-姑婆那些事兒官網

姑婆那些事兒(www.gupowang.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台,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http://weixin.qq.com/r/e0lNVQvEi1b0rU829xxp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是羅胖的第二次跨年演講。

我是「得到」的用戶,訂閱了和菜頭的專欄,以前愛讀他的博客,尤其是寫雲南菜的幾篇,有趣、好看,重複著看,這樣的文字下飯。覺得199塊錢一年,能讓他每周更新幾篇文章,太划算了,佩服羅胖這個點抓的到位以及執行力,對羅胖黑轉路人。可訂閱了2個月後,天天要罵羅胖幾句的,只要打開「得到」看和菜頭髮的文章就想罵人,罵和菜頭,罵羅胖,更罵自己。認識到文章這東西,可做商品,但本質它又不是商品,可以買賣,但不要批發賣。羅胖把「得帶」做成了文字批發的生意,和菜頭專欄的內容之差,快把我氣死了,十篇遇到一篇喜歡的就是萬幸,不忍直視,我真是個sb。這是「得到」目前最大的問題,專欄的內容無法保證,留不住用戶,反正和菜頭明年的專欄我訂我就是個大sb。

所以我想聽聽他想「跨年」演講會怎麼講「得到」,誰知他卻顧左右而言他,悶聲發大財,不怎麼提。從商業角度,「得到」無疑是成功的,爆款,高盈利,讓我們這些製造業的人想轉行了都。但羅輯思維依然還是老舊的那一套,把賣書的打法換成專欄,可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元旦跑步聽了大半場,回家大掃除繼續聽完了。整體感受,這場演講比去年的強,聽得出內容準備了很久,稿子寫的好。但問題依舊,槽點太多啦,得像我這樣不較真的人能聽完,否則分分鐘連「得到」這個app都要刪掉了。

1、關於黑天鵝之一的「人工智慧」;

當然明白這場演講的聽眾是什麼人,可羅胖為了「說人話」也說了太多不是「人話」的「人話」了。以大數據做基礎,給AI一個需求,AI自己處理數據,分析需求,完成需求,但「把需求給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到底會怎麼選,怎麼處理,不知道」類似的觀點,想拍案而起。人工智慧可以「群智」+「時間無限處理」來超越人能的分析能力,但羅胖的觀點只是人工智慧的一個觀點,只是一方面,是爭議的觀點,不是結論,可羅胖直接當結論用,有點惱人。

2、關於「網紅」;

王石先生的15分鐘發言,估計小朋友們會厭煩吧,像喝醉了似的,不如羅胖口才的是十分之一。這才是王石厲害的地方,鈍劍無鋒,羅胖是劍走偏鋒各種吹,可王石先生以點破面,既不直接否定又擺明態度,厲害。按照羅胖的對「網紅」的定義,未來大家都不真實生活了,全部進入虛擬世界,整體遷移進《黑客帝國》,一人一個棺材養著,出身就死了。王石先生舉吃飯的例子就能否定羅胖吹捧的那一套,吃飯味道只是體驗,你可以刺激我的感官滿足我的味道需求,但吃飯潛在的其他需求呢:社交、運動、面對面、真實、道德、禮貌,大家都吃2個小時的社交場合你連提前離場都得專門道歉,這是人的圈子,這樣的圈子是互聯網渠道不了的,所以潘石屹說大家的狹隘是因為互聯網可以「拉黑」嘛。未來網路生活的進化,道德必須隨後,人最終會面對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這個「真實」與「虛擬」的界限,哪裡是羅胖說的那一套呢。

3、最招黑的就是「共同體」

一開始都快把我洗腦了,暗暗稱奇。可到最後,「商人共同體」的觀念拋出來,把我打醒了,這是羅永浩上身了。羅胖拿道德來綁定商業,義不行賈有點out了,但你失敗了我為什麼不能嘲笑你,尤其是你不幹實業,盡干一些吹牛禍害人的勾當,這樣的企業倒閉了就應該拍手稱快。鎚子公司跟小米公司是兩個不同的商業模式,不同的追求,誰盈利誰倒閉是市場選擇,但小米倒閉了我惋惜,鎚子倒閉了我覺得活該,憑什麼我就得要通過讓鎚子手機存在來保持市場的多元?這樣的政治正確怎麼能用到商業呢。商業本質上很簡單,講供需,你提供,我需求,你滿足我,我付費。你不提供需求,我不付費,你不給市場提供好的需求,反而是擾亂這個市場讓市場變壞變遭,因為你讓本來可以大有為之的好企業倒閉了,這樣的毒瘤嘲笑了,為什麼我就不能鄙視。

那些賣虛假老年保健品的公司,也能提供羅胖嘴裡說的那些經驗,也能讓市場「多元」,這類公司倒閉了我還必須惋惜,切,當我傻逼啊。只要是創業者,就能把自己跟喬布斯綁定到一起,是在干改變世界的事兒,這太自卑了,找存在感,找自我說服力。別把商業摻雜太多道德,談談供需,有本事談一談訂閱「得到」的用戶這一年的反饋,對專欄的滿意度如何?因為我是付費用戶,我這樣說不過分。

四個小時的演講,槽點無數,但也有優點。

算資本寒流論里的一股清流吧,我是羅胖黑,只要聽幾期《羅輯思維》就想跟他撕一場,可我很佩服他。一個傳媒人,創業,無論是之前做圖書,還是目前做「得到」,他一貫的觀點成體系,「知識服務提供商」這個概念他也在貫徹。他能交那麼多朋友,三人必有我師,在這點他做的真好。他蠢不可及的觀點,聽他第二次講,就能看見進步,比如「認知迭代」,跨年演講的內容,比之前的節目內容要優秀很多,進步了。

可以挑著聽,推薦:

2、時間戰場

3、消費升級

6、王石:我的終身學習

8、那些男孩教我的事兒

可以跳過不聽的:

1、我們的2016

4、智能革命

7、後真相

咋說呢,是一場跑步的時候比聽歌強,但不值得專門找了聽的演講。

如果是想學習的話,哈哈,別逗了。

羅胖演講里調侃微信的那句「用完即走」只針對微信,羅胖的演講內容只針對「羅輯思維」,誰學誰作死。


跨年夜晚上,我陪家人看電視,換了N個台都沒有看到任何新鮮玩意,到處都在唱歌,唱得挺難聽不說,也不知道是真唱假唱,於是平生第一萬次深深感到,『電視』、『晚會』等等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老舊、平庸、保守』的代名詞。無論是真人秀、綜藝節目還是電視劇,主題永遠是那老幾樣——婆媳鄰里鬧糾紛、直男癌懟綠茶婊、祖國大地就是好、手撕鬼子嗷嗷叫……雖說這些都很有討論價值吧,但是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地吐槽它們,難道是有追求的人類應該追求的生活嗎?

緊貼中國互聯網逼格天花板的豆瓣、知乎用戶,對羅輯思維比較反感。我們認為羅振宇是商人,做的不是嚴肅的知識傳播,而是成功學雞湯;覺得他將萬事萬物歸於互聯網,彷彿什麼事情一沾到互聯網『啪』地就活了;引用名人名言雖然頭頭是道,但對具體論點闡釋不清,乃至車軲轆話轉著說…… 但即使是這樣的羅輯思維,嚴格意義上也屬於小眾文化產品,主要靠互聯網傳播,而非『電視』這樣高高在上、真正覆蓋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主流渠道。

實際上,16億中國人中,包括很多名校人文科系的學生在內,絕大多數每天接觸的『精神食糧』,遠遠不如羅輯思維——如今真正有點話題性的電視節目,還是在靠激發群眾嚼舌根的衝動來支持收視率,毫無美感乃至基本看不到人類智力活動的痕迹,某種意義上簡直和AV挑逗人性的套路無異。

所以當看到羅振宇出現在深圳衛視跨年晚會上時,我感到很震驚——『跨年晚會』,歷來是一個最講究『拋棄腦子』、『闔家團聚』、『盡請聆聽小鮮肉假唱』的場合。身處一片各大衛視都歌舞昇平的氛圍中,羅振宇眉飛色舞地吐出一連串難懂的話,彷彿一個孤獨的朋克:

『BAT格局已經穩固確立了,新一代創業者該到哪裡去找機會? 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這種小概率事件接連發生,會對商業界產生什麼影響? 未來人工智慧大力發展,大量工作崗位被取代,很可能是政府給你發一些遊戲,讓你無所事事地度過人生,隨之而來你也很難找到人生意義了…… 未來的互聯網服務,就是比拼誰能拖住消費者更多的時間…… 』

講互聯網、時事熱點、創業思維的節目也能去深圳衛視上跨年,而且一跨就是五個小時;這樣的『跨年晚會』還能賣票,而且全場座無虛席;前期並沒有進行大肆炒作,搶票還是搶票搶瘋了……我覺得這件事其實意味著很大的機遇:如深圳衛視這樣的傳統大平台,正在向『新中產』觀眾的趣味靠攏,正在給『知識』更多關注。

這正好響應了民間多年來的呼聲:『為什麼要給娛樂明星那麼多的關注?為什麼他們拉個手也能騙取大量流量?為什麼不能給知識更多關注?』以往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是,娛樂明星之所以佔據頭版頭條,是因為只有他們能帶動報紙的銷量;如今,羅輯思維和深圳衛視,為『知識受關注』指出了一條路。 這些年來,『電視』成為了『老舊平庸、娛樂至死』的代名詞,在傳統媒體哭喊著金主被互聯網搶走的背後現實是:隨便點開一個商業媒體,上面都會提到一則共識,即『中產崛起、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執著於「廉價」和「八卦」,而是更願意為「品質」和「知識」埋單。』

相比老一代觀眾,『新中產』觀眾具有如下特點:

1、早已吃飽穿暖,站在了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頂層,注重『自我實現』。

2、不一定出生在書香門第,但受教育程度不錯,對世界、對歷史、對商業、對互聯網有好奇,希望可以了解更多知識;他們可能從事各種各樣的行業,這些行業和『讀書』不沾邊,故而也無法把很多時間花在讀書上,於是希望能以更輕鬆的方式,接觸到更多知識,也會付費去看展覽、聽音樂會。

3、需要更多的儀式感,會為『情懷』、『品牌』、『新奇的體驗』埋單。

4、焦慮,一方面感到階級固化難以跨越,另一方面又渴望跨越階級、至少也是在金錢上獲得安全感,於是喜歡研究投資、理財、創業。

顯然,主流的電視節目,根本無法滿足這些『新中產』。於是,『新中產』更多在網上泡著,漸漸地,看電視的和泡互聯網的,逐漸發生了生殖隔離。看電視的更多是熱衷家長里短、養生保健的中老年人,覺得上網的遲早要被騙得傾家蕩產,上網的則覺得電視上全是收智商稅的電視購物。沒能在『電視』這個渠道上抓住『新中產』卻又常常登上電視的品牌,品牌形象離『品質』越來越遠,前車之鑒如寶潔,在品牌升級上慢了幾拍,目前正急得團團轉。

深圳衛視則在這方面展現出了很強的遠見——查了一下數據,羅輯思維深圳衛視跨年,作為一招險棋,優酷視頻直播實時收視率1500萬,電視實時收視率達到同期第一,演講實錄在第二天變成多篇100000+微信稿,微博留言粉絲覆蓋老中青三代。

這說明,即使是主流如電視台這樣的媒體,也根本不用採取太過保守的運營策略,根本不用先入為主地將觀眾默認為傻瓜;完全可以嘗試更廣泛的題材,比如互聯網、社會、商業、創業、科技——這些『不走尋常路』的題材只要掌握了合理的運營模式,完全可以掙到錢;不僅跨年晚會沒必要是唱歌跳舞,黃金得不能更黃金的時段,也可以用來討論一些比家長里短更嚴肅的話題……

深圳衛視與羅輯思維的牽手,在跨年上『一兩撥千金』的大膽創新,都說明了在未來,做一些符合商業規律卻又飽含知識含金量的通俗節目,盡量貼合新中產的需求,會是一個很有前景且很有正面意義的選擇。 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最大的煩惱,其實是與父母長輩觀念差異太大。以後看了更好的電視節目,兩代人間的代溝也能磨平一些,父母也不那麼容易覺得你的想法都是莫名其妙,你不結婚就是大逆不道了!

但就在深圳衛視羅振宇跨年演講播出的時段,奇蹟的現象發生了,大家自發的在各種群里談論著演講的話題,原本陪同孩子看兩眼的三姑六婆竟然也被這個口吐蓮花的胖子吸引,不去睡覺;在發布《未來簡史》時,萬能的朋友圈在求助購買方式;電視里時不時返送出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其中不乏白髮長者。一次全民關注的跨年盛宴就在深圳衛視一次「跨年演講」的創新中達到了『知識共識』的沸點。

而對此類節目有偏見的高逼格讀者,不妨將之想像為讀書界的『快消品』。正如時尚界有『奢侈品』(Prada)和『快時尚』(HM),其他行業也是一樣。HM奉行『拿來主義』,各種大牌的設計抄抄就用,被譽為『破衣爛衫』、『洗過一次就沒法再穿』,但架不住它上貨周期短、店面多渠道廣、衣服設計感強、價格也非常親民,銷量還是水漲船高。 沒有非凡的財力和氣質,當然穿不了大牌;但是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HM!

羅輯思維就是讀書界的HM。而深圳衛視通過電視信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適合自己口味的這一款,作為大眾傳播最可信賴的媒體用知識輸出的方式創造了『創新跨年』的盛事。 希望像深圳衛視聯手羅輯思維來進行知識跨年這樣的事,以後還能發生得更多一些,辦得更好一些!


我贊助過羅胖2萬多塊錢的傢具,下面照片是在羅輯思維實驗室成立的大趴上拍的。

三年前,羅輯思維實驗室成立,羅胖錄製視頻的影音室需要一套檔次稍微好一點的傢具,尤其羅胖要求特別,需要訂製,最後朋友介紹朋友輾轉搭上了線,嗯就是通過做茶葉品牌的鄉土鄉親 @趙翼 。

熟悉良禽佳木的小夥伴大概都有印象,良禽佳木有兩個傢具都以羅胖命名:一個羅胖桌一個羅胖椅,我在知乎之前還寫過一個回答:

哪些家具有獨特而有趣的名稱? - 設計 - 知乎

此前,我並不知道羅輯思維,但是因為這件事,開始了解接觸羅輯思維。羅輯思維實驗室當時正在裝修,要眾籌傢具。我哥一開始和我說,我搞不清楚什麼叫眾籌,後來才知道,就是白要傢具,但是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宣傳上的回報。

回報包括一條集體感謝的公眾號文章里提到名字,還有羅振宇本人的微博給我們轉發了內容,嗯當時還引起了一些風波

做這件事,我當時內心是拒絕的。為毛我真材實料設計製作出來的傢具要白送給這個胖子呢?

但我的注意力主要在生產上,我想在其他方面肯定有很多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尤其我哥的話。聽人勸吃飽飯,前前後後兩個月,做了幾件黑胡桃木和老榆木的傢具,尤其是那把椅子花了很多心思。當時還送給脫不花一個老榆木的首飾盒子。

給他設計這把椅子,我也才知道,羅胖的口才是很刻苦用功的練出來的,可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天生此才,他非常的努力,一個1個小時的視頻要錄上4個小時到6個小時。

羅胖椅

送 @脫不花 的盒子

羅胖還有脫不花給人感覺都比較不錯:和藹可親,抱歉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再初始的量尺後訂製溝通細節時見過幾面,漸漸的認識了一些人,大家都叫羅友什麼的,各行各業,接觸了不少,還參加了幾個飯局。應該說很多人都是我以前不太可能接觸到的,他們有的給了我們一些難能可貴的幫助,比如在策略上五味餐廳的 @王東烽 ,還到過工廠參觀過,還有因為羅胖認識的微博紅人萬能的大熊,不過大熊同志是付了錢滴。

應該說,3年過去,我們的銷量也從當初的幾十萬增加了十幾倍,回過頭看,我感覺和羅輯思維的接觸還是有很大的收穫:

第一,有很多互相的碰撞和鏈接,產生了一些廣泛的影響;

第二,羅胖使用我們的傢具,對於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在客戶還不足夠多的情況下,給了一定的信用背書;

第三,我因為推薦多讀了一些書,有沒有用放在一邊,能橫向延展一下自己的視野也是非常非常有趣的。

我跑來知乎,也有羅輯思維的功勞,因為他當時因為某一篇文章,惹了知乎的 @謝熊貓君 ,我才知道有知乎這個社區。

當然,因為眼界所限,我很難像其他答題的大咖一樣,從這些閱讀中找到特別明確的收穫,或者從羅胖的語音中聽到特別的啟發,並且能從宏觀上總結出特別抽象的道理出來。

我看了本題下面的其他回答道,有的寫的挺好的,只是批判羅胖忽悠沒用的和小白被洗腦啥的,貌似和我也沒啥關係,要是經濟學家懂經濟,為啥他們都比較窮呢?把看羅輯思維當成看成功學,估計肯定沒啥收穫。事還得自己干不是。

說到這次的跨年演講,和去年的一樣,我只是詳細的閱讀了文字內容,宏觀的說不上來,但確實有一些我印象很深刻的點,我把他摘錄出來:

  1. 有關於消費升級

從市場細分來看,很多產業2016年都不好。比如說速食麵、啤酒。啤酒2016年據說銷量下滑,多大?可以填滿1000個標準游泳池那麼多的啤酒,下滑。那麼為什麼呢?這是中國經濟不行了嗎?有人說不對,他們只是不吃速食麵、不喝啤酒而已,他們去吃更高級的東西、喝更好的東西了,所以這是中國在消費升級,那你說消費升級了吧,奢侈品一如既往的不好。你說奢侈品不好吧,有一位經濟學家曹遠征,今年我聽了他一個報告,他說好得很啊,農民兄弟有錢了,所以今年傢具產業,就是桌子板凳一些東西賣得賊好,農民家裡要換高檔傢具,它又在起來。一方面有人說關店潮,我們都聽說,在12月初,上海人滿懷那種依依不捨的心情,送別了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貨。與此同時我們聽到百麗、美特斯邦威、班尼路這些大牌子紛紛關店,而且一關就是上千家。但是我們又聽說很多小的超市紛紛在開店,而且一開他們的計劃也是上千家,一方面很多人說手機行業沒機會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國產手機有的牌子好得很啊。

因為不懂經濟,那些很誇張的新聞看的我心驚肉跳,比如實體經濟不行了,製造業什麼的,但是在他的演講中的這段話,印證了我的一個感受,就是客戶確實消費對於品質的要求比價格更要敏感,對於木材的來源,木蠟油的來源,工藝的要求,都比較高。我們工廠在北京東邊的三河,很多客戶就是趕過來看工廠,他們說,好多品牌根本沒工廠,所以對東西沒把握,最好要看有工廠的。

這些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另外,很多客戶真的是轉遍北京大小商場兩個月,最後找到我們。有個客戶房子在三環邊,面積要300平,裝修的非常好,應該說他們並不是那些消費不了很貴的傢具的人,從他們嘴裡,我知道了丹麥的hey,made,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得到了一些信息:他們想買好東西,並且花了很多錢,但往往並不如意。但是,我們這邊,大量的古典傢具紅木傢具廠都開工不足,銷售不出去,在他們看來確實不行了。我的感覺反而是忙不過來,大概客戶不再喜歡傳統傢具了吧。

這是北京這個城市的現狀,就是所謂的消費升級吧。還有他說農民有錢了買傢具,我廠倒是經常有村裡大爺過來看一眼,買個床走。但是我最直觀的感受,村裡農民開始有錢,表現在幾乎每家都有車,好多不止一輛,尤其以長城汽車火爆。

2.宏觀是需要承受的,微觀的才是有所作為

我們創業者是定一個目標,然後要麼你確切地知道水深水淺,要麼你以身犯險,自己去試,宏觀環境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正如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講的那句話,宏觀是我們必須承受的,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地方

我和我哥聊天的時候,我有時候會問一些大問題,比如今年經濟怎麼樣啊,比如我們傢具應該怎麼定位啊?我哥經常說的大概就是類似的話:你看這些沒問題,關鍵是解決你手頭的問題,你現在不會畫圖,客戶要效果圖怎麼辦?學!你現在要天天去量尺,你還要管生產,你時間不夠怎麼辦?培養!有些設備需要替換,效率需要提高,周期太長怎麼辦?……

我發現,具體問題我就忙不過來了,但原來老感覺做具體問題,太沒意思枯燥,但是羅胖的這句話,讓我明白,這個才是日常需要重視的,一點點進步,一年下來就有大進步。

3.細化服務,精耕細做

這是我一歲多一點的時候,我剛剛學會吃奶之外的東西。有一天,我穿著一隻衣服,胸前有一隻口袋,我覺得那個口袋很大,我爸爸在裡面裝了一些棗,我就坐在我們家門口的門檻上吃這個棗,吃一口就扔了,因為我覺得很多嘛,吃一口就扔了,很快那兜里的棗就沒了。然後一看沒了不行啊,就趴在地下撿那個棗胡吃,這就叫深挖用戶價值,這就叫精耕細作,把原來丟掉的棗胡啃乾淨,為了件事情,我老爹笑話了我到現在。

良禽佳木聰3年前起步,做代工,代工是什麼狀態呢,就是打好一個樣,然後做上100把。反正銷售我也不管。但是,到了自己做的時候,我發現這個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客戶找到我們,往往並不是要我們的現成傢具,家裡情況各不相同,客戶審美各人各眼都只是一般客觀條件,客戶現在要的是傢具完全的貼合自己的房子,貼合自己的功能和審美需要

是啊,房子多貴啊,浪費一平米都是罪過。所以,我打電話給我哥說,我不想做訂製了,太麻煩了,一個客戶一個樣,量尺設計定合同……我哥說,你以為你是誰啊?你有錢像居然之家裡做渠道的還是有錢像曲美做廣告啊。別廢話,你掙的就是這個訂製的錢。所以我們的傢具,在風格的基礎上,尺寸是可以訂製的。甚至,我接到了不少訂單,是客戶自己畫好的圖來找我的。我的感受是客戶主觀性越來越強,越來越不願意屈服與淘寶買效果圖。羅胖的這點,我也是感同身受。

4.這個好像是真的,我們將來不止做傢具?

中國市場現在處於什麼樣的關口,假設你很有錢,你買得起一千平米、兩千平米的別墅,但是你找不到一家靠譜的市內軟裝設計公司,可以放心地給你交鑰匙的工

看到這一條,我想起來我哥老和我嘟囔的一句話:我們現在的設計,還是太靠後了,要是能靠前點,從裝修時,就考慮軟硬,把細木傢具和燈光環境結合起來,可以解決客戶真正想要的問題,客戶要的不止是傢具,更是家居空間。有了羅胖這句話的印證,在不遠的將來,希望我們也有這樣的機會做到這一點。

5.我不太認同這點,不賺錢我們就死了

凡是不賺錢的企業,都說自己在創業;凡是賺錢的企業,都說自己在做生意。

我不太認可這點啊,我們也說自己是創業的,但是我們得賺錢,因為也沒有人給我么投錢啊,雖然增長很快,機會也蠻多,但我哥那廝吹半天牛也沒找到投資。所以,我們是賺錢的,因為虧著我們就歇菜了,幾十張嘴呢。但我們確實也在創業啊!

6.認知買單啥意思?但洗髮水肯定不是這樣的

這是第四隻黑天鵝,什麼意思?就是我剛才講的,你的任何商業、任何創意項目,就像房地產一樣,你不僅要支付磚頭瓦塊的成本,你還要交一筆地價,那才是決定你成本的根本因素。現在所有的創業者也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交這筆認知稅,第二個選擇,就是打越來越殘酷的認知戰。這牽扯到我們對商業本質的理解,其實商業就是認知。

我聯繫上下文,讀了兩遍,這個地方就是說消費者心智被佔領,然後就很難接觸其他的。我感覺這個應該只是一部分吧,很多行業應該不用在乎這個,而且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換代。

但是問題來了,問題在於,我們這個肉身的動物,我們這個肉做的大腦,我們的認知是有帶寬的。因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撲面而來,這個帶寬極其擁擠,我們變得不可能有耐心去了解很多東西的細部。現在你買任何電器,你還看說明書?三下兩下搞不懂怎麼用的就丟了!我們不可能記得住兩個以上的洗髮水牌子,我們的認知帶寬正在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借假修真,對,無中生有,爭奪有限的認知,這是下一代商人的使命,也是我們的宿命。

事實上,就連我老婆,都知道施華蔻,都知道清揚還有一些沒聽過的牌子。其實,我感覺消費者還是很有學習能力的,只要他對這個東西很抓狂,很在乎,他就會很了解。

7.說真的,我有時候不太理解這些心情

今年黃太吉,黃太吉的赫暢我很熟,算是朋友,說他在關店。那幾天我在朋友圈裡看到的全是嘲笑,全是幸災樂禍,充滿了一種果然不出我所料的口氣。然後我看到了赫暢寫的一篇文章,他問了三個問題。第一,黃太吉四年的出現,對中國餐飲業有沒有貢獻?答案當然是有。第二個問題,黃太吉對於餐飲新一代的創業者影響究竟大不大?當然大。第三個問題,你們真的希望一個沒有黃太吉的世界嗎?反正我不希望。為什麼?我不願喪失這個能力,感受這個共同體其他人的悲歡和苦樂的能力,因為我感受到一份,我自己就多條路。

這裡我不太理解,這個東西是不是涉及站隊和撕逼啊?我吃過黃太極,確實又貴又難吃。對我來說我就是不會再吃了,它死不死好像我也不太關心,不懂你們城裡人怎麼想。

對了,為了扣題,我最後談下我對這個演講的看法,和我看黃太吉的思路一樣,看過內容,有點收穫,明年還會看,如果看不出來收穫,後年就不一定接著看了。

就像羅胖吹上天的得到,我定了李翔參考,到現在打開次數連10次沒有,明年肯定不定了。不是它不好,只是我跟不上!

就醬!


我從演講的角度來聊聊羅振宇的這次演講吧。先給個結論,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和他平時的《羅輯思維》一樣,挺有意思,也會有一些碎片化收穫,但是希望聽過以後,就大徹大悟,恐怕是不可能的。

我從演講內容的設計和羅振宇的舞台表現分別聊聊這場演講。

演講內容設計

1.主題:時間的朋友,羅振宇的目標是20年都用這個主題,這個主題範圍很廣,可概念可具體,可以說主題的選擇很不錯。但是我們普通人做一場演講,這種主題就過於寬泛了,我們的主題一定要有信息量和針對性,比如有名的TED演講:「學校如何扼殺創造力」、「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看到題目,我們就基本知道主講人要講的主題和範圍了!

2.受眾:關注羅振宇的人,或者說羅振宇的朋友,大概可以分為:投資人、成熟企業家、創業者、還有求知愛學的普通人。在內容的設計上基本顧及了所有的人,但是也讓每一個不同領域的人,覺得關於自己的領域說的不夠深,沒有獲得滿足。

3. 內容結構:時間戰場、消費升級、智能革命、認知迭代、共同體危機。其實很多概念我們都很熟悉,只是羅振宇用他的語言和案例重新幫進行了解釋,基本符合:「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經典的演講結構,但是關於怎麼做的部分,給出的能夠實際操作的方法太少,可能確實這些領域都是新的,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4.新鮮感:對於絕大多數羅振宇的觀眾來說,羅振宇在演講中提出的很多信息都是非常新鮮的,每一個章節,都有大量的專業人士結論配上新鮮出爐的案例,不斷的衝擊著我們的大腦,我們大腦當接收到新鮮的東西時,只要不信息過載,我們就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

5.營造情懷:羅振宇是一個知識IP,也是一個創業者,在這之前,他也將創業者的定義進行了定義:

符合三個條件就都叫創業者,只要試圖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達成更新的協作,開拓人類文明的新邊疆,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所有這樣的人,不管他是一個打工者還是自由職業者,不管他為了公司在打拚還是為了個人在奮鬥,這樣的人我們都稱之為叫「創業者」。

這樣,就變成了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創業者了,投資人、成熟的企業家、求知好學的普通人中的很多人,都成為了創業者,羅振宇不斷的告訴你們「你們的苦,我非常懂,我們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這就是另一個「羅家人」羅永浩擅長的營造情懷這個技巧。

人類很難記住事實,人類更容易記住感覺。

如果那一剎那你恰好創業維艱,聽到了這個演講,我想那種被理解的感受,會讓你從情感上離羅振宇更近,以後會更加支持他。

6.打比方:好的演講者,都會說人話,他們雖然面對的是幾百上千人,但是他們會用這些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將複雜的理論講清楚。這次演講,剛才說過有很多有新鮮的知識和衝擊我們的大腦,但是並沒有讓我們覺得特別困惑,是因為羅振宇採用了大量的打比方的方法來進一步解釋。

我一直試圖找一個詞形容創業者的處境,後來我想也許我們小時候聽過的那個故事最合適,這個故事我們都快忘了,叫《小馬過河》。你不用聽老水牛的,你也不用聽小松鼠的,它們的情況和你不一樣,它們在那條河是成是敗跟你沒有一毛錢關係。王健林讓你先掙一個億,這個經驗對你有毛用。我們創業者是定一個目標,然後要麼你確切地知道水深水淺,要麼你就以身犯險自己去試。

 正如張瑞敏先生打的那個比方,什麼是創業者?創業者就是和一架飛機同時從懸崖上掉下去,你有本事一邊掉一邊修,修好這架飛機,然後向新的方向飛去了。

總之,關於演講內容的設計部分就說這麼多,作為一個好的演講稿的要素,還都是具備的。

接下來談談演講技巧。

羅振宇,是我見到的學習演講技巧最快的一個演講者,這是他3年前一場小型演講的視頻,這一代人的怕與愛 25-在線播放-《羅輯思維》-資訊-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基本沒有PPT,手勢、語速、節奏的把握等等都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今年的跨年演講,真的把我驚住了。我們來聊聊我們可以學習他的哪些演講技巧。

1.語速,羅振宇的這次演講的語速控制的非常好,大家可能覺得這又什麼難的啊,不就是慢點說嗎,但是有一些演講和培訓經驗的人,就會經常被告知,語速太快了,這也是初學者的通病,而且羅振宇平常做節目是語速超過普通人的,生生的壓低了兩個層級,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他下的功夫,也是非常大的。

2.手勢,羅振宇的手勢動作還是非常的舒服,演講手勢的最大作用,就是不會讓觀眾覺得奇怪,比如羅永浩,有名的背手演講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殘障人士,而魅族CEO白永祥時刻用力的手勢,讓人覺得台下就坐著他的演講教練,正在緊緊盯著他的手勢。

3.跟現場的互動,在內容的設計上,就考慮到了與當場觀眾的互動,非常有代入感,也不斷的找到當年的熱點人物成為他的演講嘉賓,可以預料的是,未來一定會加入更多的互動方式,畢竟作為一場演講接近4個小時,實在太長了。最後說一個有趣的小問題,開場的時候,羅振宇的演講內容和PPT切換並沒有配合好,那麼就是兩種可能,一個是後台人員緊張了,羅振宇正常發揮了,另外一種就是,羅振宇緊張了,後台人員正常發揮。無論怎麼樣,都表明了演講當中緊張是正常的,尤其是開場,但是慢慢的就會調整過來。


羅輯思維2016年跨年演講的內容。說實話,若不是干互聯網或者自媒體的人肯定是對他說的內容似懂非懂。

並且看不懂不說,還平添了一絲對未來的緊張和焦慮感,感覺自己面對巨大的變化卻不知道如何參與,要被時代拋棄了。

很多人肯定有這種情緒,好端端的2017年元旦的喜悅心情,被羅胖的跨年演講給毀了。

你焦慮了,那麼恭喜你,羅胖的目的達到了。

羅胖製造焦慮,同時又提供消除這種「焦慮」的解決方案。

這是一次互聯網營銷的完美閉環,他成功地給自己「得到APP」又進行了一次導流,一次營銷,一次轉化。

但,這不是本篇的重點。

本篇的重點是:如何看羅胖的那5隻黑天鵝?羅胖的五隻黑天鵝:

1、時間的戰場;

2、服務的升級;

3、智能的革命;

4、認知的迭代;

5、後真相。

這5隻黑天鵝是屁股決定大腦的產物,是羅振宇屁股坐在自己生意角度的思考。

羅振宇本質是一個自媒體商人,這些思考和洞察都是基於他如何把自己流量變現,自己的生意如何往下進行。

他的這5條對什麼人啟發幫助最大呢?

就是做自媒體的人幫助最大。

時間的戰場

時間的戰場是互聯網,內容行業,自媒體人的戰場。

拿自媒體來說,自媒體的競爭就是搶奪大家時間的競爭。

那些個公眾號挖空心思編造聳人聽聞的標題,追各種熱點,挑撥讀者的情緒,就是為了搶奪大家的時間。

做內容的人,最悲催的事莫過於寫了沒人看。

搶奪用戶時間的概念對於內容行業,互聯網行業之外的人沒什麼用。

特斯拉造好自己的特斯拉汽車就行了。

蘋果公司好好生產自己下一代iPhone、Macbook、iPad就行了。

華為研發好自己下一代網路技術就行了。

醫生好好精進自己的醫術就行了。

政府做好維穩和社會治理就行了。

他們也許有一天也需要搶奪用戶的時間,但是現在考慮這個就是本末倒置,我們這個社會是由無數的齒輪咬合運轉的,不是某一個單一維度的東西起支配作用。

時間的戰爭,是自媒體內容行業、互聯網行業的戰爭。

羅胖把外行,互聯網以外的人又成功地恐嚇了一次。

我們的世界不是完全由自媒體,電影,互聯網,微信,支付寶來支配的,還有政治,宗教,工業,男人,女人,愛,交通,空氣,房子,美食……

智能的革命

我是文科生,不好對這部分做什麼武斷的結論。機器,計算機,互聯網,每一次新技術的出現,就會有一些舊的工作崗位被替換,同時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新崗位。

同時也會死掉一批偉大的公司,冒出一些年輕的偉大公司。

這部分沒什麼好說的,社會歷史潮流浩浩蕩蕩,總會有人受益,有些人吃虧。

認知的迭代

看題目很高大上,點進去其實在說網紅,大V,意見領袖。

我只告訴大家,成為國民級大網紅需要運氣,天賦。

成為中小網紅,靠的是套路,是可以複製的。只需要你懂套路同時又勤奮,能堅持就可以。

安迪·沃霍爾曾說過:「未來,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我們作為過來人就知道,之前所有的網紅都是普通人,只是比較愛表達自己,並且不怕自己寫的簡陋東西放到網上丟臉,經過長時間堅持,獲得了關注而已。

能長期表達和輸出的人,都有一套內容生產方法論,而不是靠靈感出內容。

成為一個中小網紅和成為一名廚師和理髮師本質上沒什麼不同,唯手熟爾。

掌握了這個規律,無論你是做健身還是做旅遊,做電商還是做微商,成為一個自媒體紅網對你的業務幫助巨大。

後真相

這個概念不過新瓶裝舊酒。翻譯過來就是群眾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站隊,需要的是情緒。

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的真相,而不是被強加的真相。

比如在男人以及相當多高素質女性眼裡,陸琪的言論就是狗屎,但在有「公主病」的女屌絲眼裡,陸琪的言論就是她們的擇偶「指南」。

誰是對的?誰是客觀的?誰是正確的?

雙方看對方陣營都是傻逼。

只是屁股決定了思考,利益決定了選擇而已。

絕對的客觀,理性,中立從來都不存在,過去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每個人只選擇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利己」是我們理解別人的鑰匙。

就好比你們看的我這個公眾號,絕不中立,客觀,理性。這裡的價值主張的是我的價值觀,是一言堂,一言不合我就掛出來吊打,拉黑。

最終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由你選擇的價值觀,你所選擇認同的群體決定的。

服務升級

我特意把這個放到最後,因為服務升級對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影響深遠,從現在開始很多消費都與服務有關。

我舉一個例子,以前我們習慣在網上找免費的資料,電子書,漫畫,電子遊戲。就兩年前,誰要為這些東付費簡直是腦子進水。

但是,網上免費的資料,裡面藏著電腦病毒,木馬,或者掛羊頭賣狗肉的東西,最要命的是浪費時間。

下載的東西,電腦中了病毒,解壓發現裡面的東西不是你要的,浪費了一下午去各個論壇搜索卻一無所獲。

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行為上,一種窩囊感襲上心頭感覺自己很「挫」。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付費就是購買生命的長度和寬度。

現在找資料,漫畫,老遊戲,先去淘寶搜索,早就有人幫你收集整理好了,花幾塊錢就可以得到,沒有病毒,省心,開心。

可以說,人與人的差別就在於對於自己時間的價值衡量。

到底是時間比錢重要還是錢比時間重要。

花錢去節約時間說明你是一個有主次有目標的人,行動效率高的人。

高效率絕對不是代表自己幹活有多快多好,而是如何通過購買別人的時間來助力實現你完成目標。

比如很多人做公眾號,從寫作,排版,挑錯別字都是自己,公眾號這個事其實編輯排版很麻煩,一篇文章的排版少說消耗一個小時,還不包括寫作和挑錯別字的時間。

很多人最後堅持不下做公眾號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事太麻煩了。

其實花錢請一個兼職的編輯,幫你挑錯別字,排版。你把寶貴時間放在構思內容、寫作等你擅長的事情上。

相得益彰。

花錢提升整體效率,把活乾的更漂亮。最終的結果是,你的讀者愛看,你的自媒體做的也輕鬆,你成就感強,皆大歡喜,這個才是聰明的做事方式。

把節約出來的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說明你是一個有品味優雅的人。會做事,會玩的人,這種人競爭力特彆強,他們的精力和創造力源源不斷。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機器,我們每天都會產生負面的情緒承擔很多壓力,通過玩耍把這些負面情緒釋放出去,我們才能有飽滿的精神去工作,健全的人格去社交。

不懂釋放負面情緒的只知道工作的人這種人很無趣,也不值得交往。

購買服務,享受什麼樣的服務,可能是觀察一個人的競爭力以及思維方式一個有趣的角度。

羅胖不是凱文·凱利,羅胖的五大黑天鵝應該是他們團隊根據自己業務不斷討論的結果,這5隻黑天鵝還上升不到預言和啟示錄的高度。

這次羅輯思維的跨年演講定義為一次高級的互聯網自媒體嘉年華活動不為過。

你需要的不是別人幫你總結的黑天鵝。而是用你的大腦,你的身體,體驗感知的這個世界的變化。

需要你付出辛苦,時間,金錢,精力,不斷的去社交,去學習,去思考,去體驗,去交流。

免費的,公開的信息,僅僅當成個參考吧,背後都是有佈道者的目的。

包括你看到的本篇。

-------------------------------------------------------------------------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紐約老李校長」

後台回復阿拉伯數字「100」

可以獲得老李的100條江湖秘籍


想想就可怕!

當全世界跨年都在玩明星玩娛樂,享受聲色犬馬的時候。唯獨有這麼一群中國人跨年玩的是演講,是創業,是商業未來。而且收視率竟然還能排在前列。

想想就可怕!

中國人這麼有進取心。

對世界來講不知是福還是禍。


實名反對玫瑰拿鐵的答案(按照他的要求把名字改了)

先把人家的答案貼到這裡,然後反駁:

「烏合之眾的朋友」

昨天看了全場,羅胖不出乎所料的「博採眾長」,東拼西湊名人背書,就是沒有實在的自己的東西。

演講里穿插著「朋友的故事」「企業家的觀點」「生活的趣事」,有道理嗎?有道理卻全是大道理。

羅胖擅長用比喻的手法講故事,但是他與學者講故事的區別是他只懂故事,沒有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支持,讓他往裡一探分毫都會露怯,只能一直在邊緣轉悠。

但是我是佩服他的,他是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雜糅他人的觀點為己用也是不多得的本事,加上他很有煽動性的表達方式,肯定能忽悠出一票鐵粉來。

作為一個經濟學專業學生,在他滿嘴的經濟學名詞對我失去魔力之後,我看到的是一個處心積慮賣會員賣書的「創業者」,他是「粉絲經濟學」的踐行者,他才是真正在薅羊毛的人。、

下面是反駁的內容:

1、「羅胖不出乎所料的「博採眾長」,東拼西湊名人背書,就是沒有實在的自己的東西。

這個在事實上是必須承認的。我購買了「得到」app上的六個專欄,羅胖在跨年演講上的至少過半的內容是這幾個專欄內容的綜合。但問題是,從一開始羅胖本人就強調自己是知識的整合商——自己閱讀書籍,然後給出推薦自己覺得好的內容給服務的客戶,這在時間人力上都節省了客戶閱讀的成本,提升了客戶的效率。請問是不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才能去辦一場演講?如果整合知識信息,引導大眾關注創業、關注商業邏輯、關注知識、關注自我完善、並且掙錢,從我個人的價值觀來說我覺得是好事。

2、「演講里穿插著「朋友的故事」「企業家的觀點」「生活的趣事」。

請允許我在這裡質疑一下郝一奇的演講經驗。好的邏輯一定是基於合理的數據統計的,這沒錯。但是對於演講來說,核心目的是說服自身的聽眾接受自己提供的內容,那最好的演講手法就是「共情」。人們對於信息的接受程度本身就是文字不如圖片,統計數字不如具體細節。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敘利亞難民問題。有數百萬的敘利亞難民流離失所,但是全世界的觀眾大部分只是看到這個數字,心裡差異了一下,覺得可惜一些,這事就過去了。但當三歲小男孩遇難之後被衝上了海灘上的照片被發表出來,幾乎全世界的媒體的頭條都是這張照片,敘利亞問題開始以指數級的傳播方式散沿開來。現在大多數的中國市民都知道敘利亞有很嚴重的難民問題。這就是共情在信息傳播和接受上的重要性————500萬人只是數字,一個死去的小男孩的照片代表的卻是一個活生生的我們的同類生命的逝去。回到羅輯思維演講來說,這些「朋友的故事」、「企業家的觀點」、「生活的趣事」正是驅使著這麼多觀眾能在接近四個小時里一直聽羅胖演講的重要因素,如果把這些東西全部替換成統計數字,不到30分鐘聽眾至少走90%————絕對不要高估人類對於知識的渴求程度,反正絕對沒有sex來的高(cha yuan le)

3、「有道理卻全是大道理。

有句話叫做「理雖頓悟,事需漸修」,意思是道理雖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明白,但是事情是要一點一點做的。很多所謂的「明白很多道理,但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就是在明理上已經做到了,但是在做事上,因為需要跟個人的慾望長期作鬥爭,很難有人管理的好自己的慾望,因此做事情是不太成功的(比如在減肥這件事情上,我有切膚之痛orz)。那麼講這些道理有沒有意義呢?我認為有。因為在做事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過度關注當下一時的得失和感性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些人提供的另外的角度和更大的層面上的觀點和視野,起碼我個人是很難跳出來的。相比較大道理,我會比較關心昨天任務完成了沒,今天跟老闆交流的好不好,拿到年終獎開不開心這一系列事情。但是有了羅輯思維這個演講,我的視野會更加開闊一些去思考,這對未來很重要。

4、「羅胖擅長用比喻的手法講故事,但是他與學者講故事的區別是他只懂故事,沒有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支持,讓他往裡一探分毫都會露怯,只能一直在邊緣轉悠

這種觀點裡忽視了團隊的力量。羅輯的朋友圈裡都是:

  • 吳軍,Google研究院資深研究員,Google中日韓文搜索引擎的主要設計者,原騰訊高級副總裁,人工智慧方面的資深學者,國家863項目負責人,著作有《浪潮之巔》《數學之美》《矽谷之謎》等

  • 王煜全,Frost Sullivan中國區總裁,資深的電信市場營銷和戰略諮詢專家。

  • 萬維鋼,原University of Colorado物理系教授,著作《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李笑來,號稱中國比特幣第一人(未能核實),原新東方教師,創辦有新生大學,物品推薦網站knewone。著作《把時間當做朋友》《七年就是一輩子》

剩下的商業朋友圈還包括一堆企業家,名氣大的比如柳傳志、馬雲、雷軍、王石,小一些的也有美團王興、獵豹瀏覽器傅盛、暴風影音馮興、鎚子科技羅永浩等一批。

正如在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大部分內容都是從上面幾個「得到」上的專家、資深學者加上這些著名商業人士的觀點理念彙集而成,羅輯思維更加像是一個知識信息觀點的整合商。但是如果在今天如果還是瞧不上整合商,那跟「瞧不上iphone所有技術都不是自己發明的,所以沒什麼了不起」沒什麼區別。建議多讀書,多腳踏實地做事。

「沒有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支持,讓他往裡一探分毫都會露怯,只能一直在邊緣轉悠。」

典型的因為我討厭你,所以你做什麼都是錯的。不評論。

5、「但是我是佩服他的,他是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雜糅他人的觀點為己用也是不多得的本事,加上他很有煽動性的表達方式,肯定能忽悠出一票鐵粉來。」

羅胖在今天的大多數評價體系下應該都算是成功的,演講的技能也是非常的高超,確實也非常有煽動性。這是建立在他對於自身演講能力的日積月累的提升上的,沒什麼錯。至於「忽悠出一票鐵粉來」這個說法,我對玫瑰拿鐵的經濟學的major產生了一些疑問。從大眾傳播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消費者本身就是跟隨者。尤其在今天的環境下,IP(個人標籤)本身就是巨大的商業市場。否則那麼多網紅哪來的。並且IP本身就是多元的,在玫瑰拿鐵的定義下,演講好就算是忽悠,那喬布斯說自己做的iphone好是不是忽悠;雷軍宣傳自己的小米產品是不是忽悠;(xizong的新年演講。。。。。。細思極恐~~~~我真的有點為你擔心)

6、「作為一個經濟學專業學生,在他滿嘴的經濟學名詞對我失去魔力之後,我看到的是一個處心積慮賣會員賣書的「創業者」,他是「粉絲經濟學」的踐行者,他才是真正在薅羊毛的人。

都進入消費時代這麼久了,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更不應把消費看成是罪惡的,畢竟沒有消費哪來的市場經濟。「薅羊毛」是一個典型的計劃經濟的用詞吧。「他是『粉絲經濟學』的踐行者,他才是真正在薅羊毛的人」體現了滿滿的優越性,但是我真誠的建議玫瑰拿鐵同學去開眼看看世界,因為我之前也是如此的坐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如果不是羅胖的演講,我不知道快手已經是互聯網第四大流量;如果不是羅胖的演講,我不知道IP已經佔據了商業的很大一部分份額。我很同意羅胖的一句「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憑什麼不能TMD掙錢」。盜版、不尊重知識產權的虧我們受的教訓還不夠嗎?

寫在最後:羅輯思維更像是一種橋樑,鏈接了我和之前並無接觸的作者、書籍、知識、思考方法,如果沒有這個橋樑,我可能會少讀50%的書籍,或者多花費幾倍的時間精力去搜尋這些書籍。借用一句名言句式「羅輯思維提供知識的商業體系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是現在我們時代里能系統提供知識的商業體系中,最不壞的那種。」

利益相關:得到app深度使用者,武漢大學測繪學院遙感專業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深度學習在遙感影像分類上的應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研究者。

PS:要是不多看外面世界,我只會看論文、做實驗、想著發文章,看了像羅輯思維這樣的東西,我也跳了出來,開始考慮我能為大眾做什麼並且賺錢,爽死了。


羅胖開了第二次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如同《三都賦》,洛陽紙貴。各路大咖小咖各種解讀如雪片般捷報飛來。這場盛宴,每年到最後這個時間都會開下來。 我雖然沒親臨現場,但是追看了視頻。我深深的感覺就是:

說的全都對!

他主要講到的幾個觀點(五隻黑天鵝),有些觀點確實開腦洞,擴展了思維的視野。得按是,有些說的也並不是那麼回事。更關鍵的是,我們需要知道:羅胖講了這些跟我們到底有啥鳥關係。下面我給大家把這五隻黑天鵝一一聊聊,權當我個人不成熟的小想法。

第一隻黑天鵝:時間戰場

羅胖觀點:時間會成為商業的終極戰場。消費者花的不僅僅是錢,是他們為每一次消費支付的時間。商機從空間轉向時間。未來有兩種生意的價值變得越來越大,一是幫助用戶省時間,二是幫助用戶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我覺得,這話不但對,而且是真的對到家了。在消費領域:吃喝玩樂、教育醫療、旅遊酒店、文化傳媒,用戶的時間就是錢。但是,這並非什麼黑天鵝,因為這話在吃喝玩樂、酒店旅遊、文化傳媒以及醫療教育這類領域都已經對了幾十年幾百年了。過去,你花的時間在電視上,電視台就站住了市場,想想當年央視競標的慘烈;然後,你花時間在打電話發簡訊上,運營商就站住了市場,想想當年中國移動一天賺3個億、大象也能快跑的豪氣,我當年在中國移動,正好是話務量最高的那幾年,那時候,因為話務特別忙,很多大學戀人在打電話時怕一旦掛機別人就接不通,索性一晚上不掛機,就占著線路,說白了,就是占著時間啊;而今,你把時間花在微信和淘寶上,騰訊跟阿里就站住了市場。羅胖認為張小龍說的『讓用戶用完就走』是『呸』,張小龍背後的野心才不是用完就走,而是用完走了,回來還得用。你想想中國人的醫療費用,如果你僅僅去醫院看病,醫生就光給你聊兩句,開點葯就回去,你一輩子萬不能花這麼多錢。而中國很多家庭80%的醫療費用都用在了你住在醫院裡的那幾天,那幾天你是一天一萬甚至幾萬往裡燒啊。這似乎也是在搶奪消費者的時間誒。所以我說,這個黑天鵝確實對,但並非什麼黑天鵝。而且問題在於,你即便知道了又能怎樣?這個規律都存在幾百年了。他跟你又能有啥關係呢?

且住,如果你琢磨一下,就會知道,實際上羅胖自己未必不知道這第一個觀點是絕對政治正確的,他只不過是想引出他的第二個觀點。

第二隻天鵝:服務升級

羅胖觀點:怎麼能佔用用戶的時間呢?一個是讓他上癮,拖住他的時間。一個是提供服務,優化他的時間。同時,羅胖還提出了兩種新的概念:"母愛演算法"和"父愛演算法"父愛演算法:市場上有一種叫做"父愛演算法"的需求。將來會誕生很多偉大的公司。背後的精神就是六個字:你不用懂。聽我的。真正的機會不在於付費還是免費,而在於你是不是在提供服務。 把知識變成服務

我覺得,母愛演算法的核心是按照消費者的行為推薦消費者的服務,比如我特愛研究心理啊歷史啊職場啊經濟啊,於是網路知道了我的行為,給我打了一堆標籤,然後就給我推各種心理歷史職場經濟類的文章。

而父愛演算法的核心是有個牛人給你背書推薦給你更多的可能。羅胖講了和菜頭給他推薦潮汕火鍋的故事,於是他提到每個人都需要御膳房,於是就有了美團點評;每個人都需要御書房,於是就有了『得到』。好吧,父愛演算法確是如此。有人給我背個書,推薦我一些產品,我就花錢了。且不說這是作為媒體老游擊隊員的一種行雲流水的營銷。這對你的職業影響在哪裡,你是否也想做"父愛演算法"的生意呢?哪怕是參與一下也好。

但是,你做什麼?請注意我所看到的父愛演算法叫『牛人背書』,你要麼是『牛人』,要麼能鏈接到『牛人』。但是,職業典型的交換思維告訴我們,假如你真的能鏈接到『牛人』,你自己也得是『牛人』。這樣你就能撬動牛人資源,給普羅大眾提供『父愛演算法』了。所以,歸了包堆還得是,你得成為『牛人』。這話我先放這裡不表,且聽我繼續跟你扯。

第三隻天鵝:智能革命

羅胖觀點:智能革命這個話題,比臉還大,比腎都虛。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機會相當大。的人工智慧的核心是數據和演算法。也許只要5到20年,在我們還沒有退休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極其陌生。未來社會什麼樣?推薦你看2017年最重要的一本書《未來簡史》 人工智慧不是人的延伸,而是人的替代。用20%的精力去掌握80%的新領域是一種應對方法。

我覺得,這段是羅胖以一個媒體人給大家講的理工科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你,如果學工科,學跟人工智慧沾邊的,學演算法,你會被需要。而如果你之前沒幹過人工智慧,沒幹過演算法,甚至不是理工科的,怎麼轉場到這片草地里呢?我來告訴你四個可能。

科技:你如果依然對科技有想法,想攻克這個高山,去花時間學,然後攙和進產品中

設計:人工智慧的產品需要設計感。這樣用戶才會為之花時間。

營銷:如果你過去做的是營銷和運營,無非換湯不換藥,把湯換成人工智慧這樣的東西。

媒體:寫點關於人工智慧的文章,拍點人工智慧的直播博博眼球吧。這似乎就合了用20%的精力去干80%的事情的說法。

但我的疑問是,如果大家都用20%的精力去干那80%的相對容易的事,那剩下20%最難的難關誰來干,總得有人來干,難道是人工智慧來幹嗎?那假如人工智慧能幹那20%最難的部分,那剩下的80%的容易部分對它們而言豈不是毛毛雨嗎?

事實上我對人工智慧是抱持悲觀的,有一回古典老師跟我們聊天時說,現在的人工智慧已經能產生基本的情緒了,這意味著奇點來臨是可能預見的了。此時,我的預測就是:未來如果不發生小行星撞地球,核戰爭這種毀滅人類的偶發事件,人類進化的下一步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會成為地球的新主人。至於人類去幹嘛?人工智慧不知道,也未必care。其實,你站在所有生物角度來看,憑什麼人就是萬物之靈長,憑什麼就許其他生物滅絕,就不許人這種生物滅絕,這些觀點還不都是人類建構出來的『文化』嗎?

第四隻天鵝:認知迭代

羅胖觀點:2016年,有一種氣氛在瀰漫,叫事情正在起變化。面對這個全新的龐然大物,你有兩個選擇:交越來越貴的"共識稅",或者打越來越殘酷的"認知戰"。搶認知變成下一個戰場。誰能提出新認知,誰就佔領未來。阿里和京東就是最好的例子。阿里創造了雙11的認知,京東創造了『阿里唯一對手』的認知。而羅胖自己也在干認知迭代的事,這個『時間的朋友』就是羅胖建立起來的新認知。你要麼來花錢把這個認知買走,要麼你創造一個,戰鬥。

我覺得, 認知就是一種新的講故事,兩千年前我們用《論語》、《史記》、《世說新語》、《理想國》建立認知;60年前我們用『意識形態』、『五講四美』、『階級鬥爭』來建立認知;而今我們從商業角度用『雙十一』建立認知,用『網紅』、『IP』建立認知,用《時間的朋友》建立認知,用『得到』上的各種語言建立認知。這是一種語言建構,甚至,按照福柯的『話語權力』觀點,這種認知也意味著某種權力。當『事情在起變化』,過去的話語權力被消解之後,你迭代出了一個新認知,你就擁有了一個新話語,你的王國把這個認知和話語推廣出來,你就擁有了權力。

這點被羅胖提出來,我覺得太TM對了,同時,也突然覺得有點可怕。權力這兩個字意味著什麼?

第五隻天鵝:共同體危機

羅胖觀點:這是後真相時代。後真相(post-truth)的意思,不是沒有真相,而是對這個世界來說,情緒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事實。當"後真相"蔓延時,文明的共同體就被削弱。當共同體被削弱時,之前所建立出來的血緣、階層、階級、單位等構成共同體的依據也在被削弱。 這很可怕。所以,創業者要建立一種新的共同體。他們折騰、犯錯、挫敗,因此,如果他們不是共同體的話,創業者這個群體就出現了危機。創業者不黑創業者。

我覺得,羅胖在為創業者『代言』,而且不光是代言,還是打了一個預防針。他看到了黃太吉的衰敗,也產生了一種同情,藉此提出一個新的認知『創業者不黑創業者』,全世界創業者聯合起來。這點,我雙手支持,畢竟,臣妾我也算個創業者。

你看了半天,能學到什麼?我給你用我的話表達一下啊。

第一、你要麼做個『父親』,要麼認識很多『父親』。

首先,賺用戶花時間的錢,這點古已有之,關鍵是怎麼賺。

即便『父愛演算法』聽上去很牛逼,但是對你而言,關鍵在於:你要麼做個『父親』,要麼認識很多『父親』。而問題就在於,那些能認識很多父親的人,本身就是父親。

這也是各種知識網紅、網紅們所面臨的困惑。我怎麼做一個『父親』?

於是很多小夥伴就想用這樣的方法,就是這個段子。

普朗克的司機

大物理學家普朗克老到各處演講,有一次,在路上,他的司機說,我聽你說的那些個話,我耳朵都起繭子了,我也能講。普朗克說,哎呦你小子行啊,那這回給你,反正現在也沒電視電影,誰也不知道我長啥樣,我做你的助手在台下。於是,這司機就真冒了回大膽,上台講的有模有樣。但是,沒想到的是,過去很多次演講,沒人提問題,這回,底下有個人舉手提了個物理問題,這一下把這司機難住了,畢竟司機只是懂了普朗克演講的文字,並不懂物理啊。不過這司機靈機一動,用手指了指普朗克說:您的這個問題有點太簡單了,我讓我的助手來回答吧。

現在出現的知識變現,似乎給了更多人一個『可以通過做普朗克司機』來知識變現的方式。這事也許能行,但這個時間不會長。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越來越多『提問的人』,所以各位想知識變現的,快撈一把。

而真正的大牛,他們都是普朗克啊!你去看看羅胖在『得到』里請的那些個『父親』們:

李笑來,那是在新東方折騰了7-8年,之後又在比特幣折騰了幾年,然後又做開發,做產品的老江湖了。

李翔王爍和最近剛出台的熊太行,那都是十幾年混跡紙媒的老游擊隊員,文章都是引經據典,一篇文章引了大量故事數據段子。羅胖是念茲在茲,自己紅了賺錢了,總得先讓自己這幫媒體牛人們也跟著紅吧。

古典,那也是新東方的第二波雄起的人物,從教英語就一堆粉絲,到出書,做生涯規劃培訓,折騰了十六年了。

其他人我就不一一描述他們的歷史了,但是,我所看到的是。羅胖說知識變現知識變現,其實知識根本沒變現,而是這幫子玩了知識很多年,把玩知識玩成核心能力的人變現了。

如果你僅僅是普朗克的司機,你可以玩,變變小現。但是,如果你玩的時候底下出現個提問的好事者,請確保自己有個如普朗克一般的『助手』。

否則,倒不如踏實一點點走下去。

這點我最佩服秋葉大叔,我從他第一本書《大項目售前售後的30個實戰技巧》就開始關注他,一直到他最近在做的知識IP訓練營。這個一步步讓自己變牛的時間過程很長,但卻是最可以複製的過程。想好自己想做的,踏實一點點走下去,更踏實。

第二、學IT的人可以往人工智慧、演算法模型這方面發展

兩年前,一個曾經找我做諮詢的人,他當時在一家國企做電氣工程師一年,覺得很無聊,他找我,說想做數據分析,他在讀研期間自己設計過不少數學模型。我的諮詢言語里明顯誘導他不妨去投投簡歷,試試看,不行也有後路。沒想到一投就中了,這兩年他一直做數據分析。我們一直保持聯繫。這確實是他的一個改變自己一生的重大選擇。

而我想說的是,未來的幾年裡,也許是人工智慧、機器人、數據分析的天下,如果你有軟體基礎,正在讀書,不妨往這方面靠一下。

哪怕略懂一些皮毛,用20%的精力去了解80%的內容,也會有機會。

第三、我得到了一種知識感

請注意,我看了整個4個小時,得到了一種知識感。一種我有了知識的感覺,一種我變聰明了的感覺,這確實很HIGH,但是卻值得警惕。

在我參與的一個社群里有個名人叫Schalers,他在自己的公眾號里寫過一篇文章講《學到知識和學到知識的感覺》,其中有一段話,很有意思。

如果想要在知識創業時代做出好的商業,其實更多應該著重給消費者營造一種「我學到了知識的感覺」,這個其實和知識沒有半點關係。真正知識的產生是很重資產的產業鏈,以前看過一個數據,一篇Nature/Science的論文背後的投入是16萬美元(數據可能不準確,歡迎提供引證),而「學到知識的感覺」,其實是一種像焦慮一樣,可以批量生產、快速分發、規模收割的虛擬商品經濟形態。 所以,知識變現其實還是感覺變現,是一種體驗經濟,是情感營銷,和知識,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Scalers這話跟針一樣,鋒利。

不過,也許『學到知識的感覺』就是人們的一種需要,甚至沒準是剛需,那羅胖用這種方法來滿足這種剛需,也是美事一樁,你滿足了需求,他賺了錢。

第四、你真的有那麼焦慮嗎?

實際上,我看了羅胖的演講,除了有種知識感上身之外,還能看出他傳遞給我們一種強烈的焦慮感。比如這張片子

再比如這張片子

事實上,從2000年以來,媒體里就充斥著焦慮感。從一定要考公務員的焦慮,到房價一直在上漲的焦慮,再到互聯網爆發和寒冬的焦慮,再到網紅一波波你都不認識的焦慮。這種焦慮感瀰漫在每個人周圍。

上次有個人問我怎麼賺錢,需求在哪裡?我說中國現在最大的剛需就是:

焦慮感!

而羅胖這個演講,幾乎每隔幾張就有一張會給你一點焦慮感。你不信再復盤一遍看他怎麼設計的,裡邊他這背後是有一條情緒線埋藏其中的,你會一直焦慮一直焦慮,然後,嘿嘿,你就會花錢了。

你焦慮,所以才會學習,才會買東西,才會轉型,才會『成長』。

那些終南山的隱士們沒有這個焦慮,也就沒有這個需求。這是巨大的市場。因此,無論你打算幹啥,先問問你的那堆用戶的焦慮感的根源在哪裡。

比如:我的焦慮感根源在於自己的能力,我對能力有著本能的焦慮;所以我就得花各種錢去平復這種焦慮,一方面我會學一些能力,一方面我又會花錢參加心理工作坊去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焦慮。

而我老婆就沒有我的焦慮,她對自己的生活相當滿意。但是,不要以為她不焦慮,有一回數學老師給他發了幾次孩子的數學作業,錯好多還沒改,她馬上就急了。她焦慮的是孩子的發展。因此,只要是孩子學習的錢,她覺得好就不過腦子,花!

講真,雖然媒體里說這是一個充斥著焦慮的年代,但我的回應是『呸』,這是一個焦慮感最低的年代。想想幾百年前,人類的時間有一半都是戰爭。而過去的戰爭,動輒就是幾百萬,幾千萬人死。那時的焦慮才更嚴重。即便不是幾百年,幾十年前,你的焦慮也依然比現在嚴重的多,你那時隨便說錯一句話,就會被……(此處省略幾十字),你有真的設身處地想想那個狀態嗎?現在社會的焦慮其實是最不嚴重的焦慮。你焦慮的不是怎麼活下來,而是怎麼活的好一點,這已經爽多了。好不好?

所以,如果你是個消費者,你可以體會一下自己的焦慮感,看看它到底來源於何處,你焦慮感背後的追求是什麼。我不是說你不要花這些錢去購買各種產品(畢竟臣妾我也得請各位交錢買我的課我的產品,我也會賣焦慮歐),而是,你花這個錢,到底是僅僅平復一下焦慮感,還是有什麼其他目的和價值。

第五、感謝羅胖,讓我有了更多的認知

我一篇文章講,人的改變是四個步驟,第一步就是認知改變,你看到了很多新的認知,然後你才會跟進信念的調整。羅胖乾的事就是,讓更多人產生了新的認知。他用一種更讓你覺得容易的方式增加了你的新認知。這至少是第一驅動。關於『得到』,我訂閱了不少。有些也看了不少和聽了不少,但是,我也清楚,這僅僅是給我增加了認知而已。

真正產生變化,還是得靠行動。羅胖的這次演講還可以做更多的分析,以及他推薦的那本《未來簡史》真的值得關注。

後續再更。

——————————————————————

作者介紹

治癒馬,職業生涯諮詢師,培訓師,心理諮詢師。

暢銷書作家,出版暢銷書《老馬的職業"鬼"話》、《現在的淚,都是當年腦子進的水》

微信公眾號:治癒馬(ID:zhiyuma250)

http://weixin.qq.com/r/UEgTC2vEoTberS9o9x1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幾句話帶你看完4個小時的「時間的朋友2016」,我就隨便一說,你們隨便一看:

  1. 神轉折的2016:2016依然有很多奇蹟發生,大家不要灰心。創業者加油!
  2. 時間戰場:現在的有錢人多了,大家願意花錢換時間,同時也願意花錢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生活品質。
  3. 服務升級:創業要從迎合用戶需求,轉變為創造用戶需求,簡單粗暴就好!
  4. 智能革命:看好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看好大數據對人工智慧行業的作用!
  5. 認知稅:大家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信仰,誰也別看不慣誰。看不慣,拉黑!
  6. 共同體危機:互聯網社會會重新定義共同體,我們創業者就是一個共同體,大家要團結,求不黑!
  7. 大家要自律,因為我們都是有體面的人!自律者事竟成!
  8. 沒講papi醬!
  9. 最重要的一點:大家一定要用「得到」APP,一定要在上邊花錢!

具體如何看待這次演講,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剛畢業那會在一家研究所工作,大boss是一家上市公司老總。先交代一下背景,boss清華博士畢業,現任一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五道口至少有3套房子。本人山東農村出生,家裡條件一般,屬於吃喝不愁的水平,但其他的,家裡就無能為力了。

有一次和boss一塊吃飯,聊起如何教育子女的問題。boss當時講了這麼一段話,由於印象比較深,所以基本是原話轉述:

「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太過。孩子就好比是一架戰鬥機,有自己的任務,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未來。當父母的就好比是一架加油機,專門負責給戰鬥機加油。當自己的孩子缺油了,只需要往父母身上依靠,父母給他加滿油即可,不需要過多的干預和干涉」

當時聽完覺得好有道理。但是後來仔細一想,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boss是誰?大公司老闆,家財萬貫,而且學富五車。boss的孩子可以任其發展,愛好什麼發展什麼,如果小學、初中、高中都學習一般,那上大學時也能夠出國留學,然後回國創業或者加入其父親的公司任職,職位應該不會很差吧。但我們父母是誰?農民,雖善良但沒什麼文化,雖樸實但沒什麼見識。我們的未來,只有上學一條出路。說白了,我們沒有試錯的資本!

大家所處環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很多東西,看看就好,別當真!


我歪個樓。

本來我覺得羅振宇演講能力一般,

直到王石出場了。。。


TED掌門人出品的《演講的力量》中說:演講的唯一目的是分享有價值的思想,而且要用你獨特的方式真誠地分享。TED那些演講並不是個個內容無懈可擊,但絕大多數符合這兩條。

羅胖跨年演講也是如此。你從四個小時的演講內容里聽出瑕疵,不代表你水平高,至少你可以學習一下別人是怎麼整理無數概念和事實,抽出主題立意,講好故事的。好多人都是抱著鬥私批修的態度聽講座的,一聽到與自己認知不符的,立馬大罵,騙子,戰忽局,鑽錢眼了,……教科書上寫的也不一定都對啊,你指望什麼呢,唯一真理和真主偉大?


采銅說的挺對,羅雖然不是好的知識產生者,但卻是個不壞的知識傳播和販賣者。對於知識市場供應者的啟蒙和知識消費行為教育,羅屬於先鋒者和開拓者,會有很多人受惠於他。

至於他為了商業目的對知識概念的生搬硬套和過分解讀,以致誇大和濫用,這些的確有,而且還不少。但民智初開總有個過程,你讓今天還對著各種綜藝節目傻呵呵的觀眾明天就開始研讀黑格爾反思自身存在的意義也多少不現實。羅也充分利用了這一點,複雜問題簡單化,模糊問題確定化,鼓動危機感焦慮感稀缺感,這些也都是幾百年行銷的老手段,說好聽叫learner friendly(但看到書店裡把用戶體驗和營銷放在一起時自己還是挺吃驚),說不好聽也有欺名盜世之嫌。

但知識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的是:知識本來就是一個在觀點衝突,在立論和反駁,在唇槍舌劍中增長的無形資產,這一點在論文寫作中尤為明顯。甚至有本銷量不錯的論文寫作書就叫做you say,I say。

所以無論前人觀點多麼荒唐可笑,都給後人立論駁論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對整個知識大廈的建立也都有貢獻。所以老羅的這些錯誤構成的靶子和吸引來這麼多知識消費者給有乾貨的人更多機會。沒靶子不知道槍有多准,沒看客寶刀只能入鞘。

先看到,再看清,這是人的基本認知規律。本國的廣大知識消費者還停留在第一階段,也給了羅更多的市場和機會。對於更多的尤其是對老羅一些手段不屑的人,準備好第二階段。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羅振宇2016跨年演講?
如何評價羅振宇在此次跨年演講隆重推薦王東嶽的《物演通論》?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的價值在哪裡?
羅振宇為何在邏輯思維上推薦凱文.凱利(Kevin Kelly )的《必然》,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如何評價奇葩說第四季第三期?

TAG:創業 | 演講 | 羅輯思維網路節目 | 羅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