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的人把寄明信片當做旅行的意義?

旅行對於每個人的意義可能都不同,有的人只是為了證明我來過,有的人為了欣賞沿途的風景,拍拍照寫點感受記錄下當地的人和事。我身邊有個朋友,她很特別,她喜歡獨自旅行,即便是通訊發達的現在也依舊保留著寄明信片的習慣,並且是個明信片的狂熱收集者。只要是到過的地方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會去郵局或者跳蚤市場找尋她心目中和腳下城市最匹配的明信片,當發現有歷史、有故事、有藝術感的明信片,她會毫不吝嗇的買下來珍藏。她從不會為了購物而旅行,觀光照也遠不及明信片的數量。對於她來說旅行的意義就是:為找到一張心儀的明信片耗上一整天,直到把厚厚的一摞明信片寫完蓋上郵戳投進郵箱,寄給家人朋友也會寄給自己。很多人一定會覺得她明信片只是她的愛好而已,但是當你被所謂的「旅行」漸漸同化,只用微信表情代替你的所思所想和祝福時,是否能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想想你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如何理解這些旅行中特別的意義呢?


我閨蜜就這樣干。到了日本,發明信片給我說,這裡的壽司好好吃,下次我們一起來吧!到了紐西蘭,也發明信片給我說,水果好好吃啊!海鮮也好好吃啊!你一定要來吃!

我覺得很好啊,在某一天突然收到一個蓋有當地郵戳的明信片,背後是閨蜜在那一刻跟你分享的心情,和給很多人看的朋友圈還是不同的。


這是證據!別說我沒去沒想著你~~


對我來說 明信片不僅是代表來過一個城市這麼簡單

我也會去到一個地方就給朋友和自己寄明信片 會在上面寫我在那座城做了什麼 也會寫下次想和你一起來 也會趕時間而畫上一個簡筆畫作為ending 也會參加Postcrossing之類的明信片互寄活動

其實大部分我寫什麼內容當下立馬就會忘記 朋友收到說寫的好溫馨我只會說「是嗎哈哈哈我都忘了自己寫的什麼」 重要的是我想要分享當下的我的心情

特別喜歡的是打開信箱的時候裡面躺著三四張明信片 有朋友寄的有陌生人寄的 有些人寫的和我一樣是當下心情 有些人寫的則是一首詩一句話一幅畫一個自製橡皮章……收到的時候當然開心啦 能通過這種方式做單向或者雙向溝通 能收集到世界各地的郵戳 可能很難理解我這種喜悅吧 現在收到的大概有三百多張吧 無聊的時候還能拿出來一張一張地看 雖然大部分給我寄的人都素未平生 但是我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一絲溫暖也是種有意義的收穫吧


謝謝邀請

寄這個東西,我覺得是對重要人說:無論我去了哪裡、走到哪裡,我依然記得你。


我最喜歡坐在車上看著窗外匆匆而過的風景。

我一直覺得心裡有著不起眼小事兒並堅持去做的人,心裡是住著一個孩子的。

和一個精彩的小世界,^_^


我就很愛寄明信片啊

台灣、廈門、北海、北京、麗江等等地方,每到一個地方就會給朋友寄明信片,還有我父母

在明信片里會告訴我父母一些平時不會說的話,比如我很愛他們

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加上愛他們的心

比起紀念品,更值得珍藏吧

我也很喜歡朋友們旅遊的時候給我寄明信片

一個人在外時候還能想著另一個人,必然是真愛了呀

等我回家補點照


其實就是想換個地方換個方式講想講的話給重要的人聽。

平時覺得矯情的話在明信片上寫出來也會覺得沒關係,會讓朋友感受到我的愛,這才是最重要的!

每張明信片都會精挑細選,盡量找與友人性格身份契合的,覺得,這個過程很開心。

而且我很喜歡收集郵戳!

然而,最想說的話還是要拐彎抹角說出來,真是不痛快!下次可以寫「我喜歡你」這種話么?反正你總是收不到……

如果有朋友也想收到我的明信片,可以關注公眾號momoandningjiang(魔魔和寧醬),會不定時回饋粉絲,方式就是旅行時候可以給你寄去一份關懷與問候。


明信片只是旅行的諸多過程中的一環吧。

只要能把自己從往日生活中解脫出來,體驗到他鄉異國的氣氛目的就達到了。


這很正常!

以前「明信片吧」認識的網戀挺久的女孩子,以前很要好的同學,還有很多人。。。

其實每到一個地方,寄一次明信片,寫寫在那個地方的感觸,寫寫對收件人的思念,然後想著明信片能蓋著郵戳,寄到那個人的身邊,也是挺好的。

在美國,我讓hostdad開車送我到離家十英里的鎮上郵局投送明信片;在上海,我冒著趕不上飛機的危險在虹橋機場附近到處找郵筒;在重慶,胃痛拉肚子(吃火鍋吃的)也要趴在酒店的桌子上把明信片寫完……

我覺得,有一些話,是微信QQemail不能傳遞的,只有文字才能表達~

附圖我去過的景點剩下的明信片——


當人習慣和自己身邊的人有所不同時,那麼一張明信片也沒啥大不了的


這幾年裡不能每次都陪她去各個地方,她每到一個地方就會給我寄明信片。大概覺得這個地方很好玩,希望我們以後可以一起來。

我有時候覺得很矯情,有什麼話不能直接說呢,信息發達的時代,照片,視頻,簡訊,消息,特別便捷,寫明信片真的是一件很麻煩很費心思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她從台灣給我寄來一張明信片,那天下午我在郵箱里翻了很久,每一個郵箱都翻遍了,也沒找到那張紙片,我真是心裡特別焦灼,我問她寫了什麼,她也不說,我就想,寫在明信片上不知道被多少人看過了,為啥還憋著不說呢。

我都快放棄了的一天,我和她吵架很久了,她也沒再給我寄明信片,那張從台北漂洋過海趕過來的明信片就被人送到了我手上。

當時我真的覺得冥冥之中就有上天的安排,我跳上火車趕到她身邊,就算分手也要當面說對不對?我問我們可不可以不分手。我就攥著這張明信片緊張得不敢呼吸,就怕她拒絕我,還好沒有。

明信片大概就是找個人分享你旅途的風景,期待你們下次一起來到這座城市,走過每一條記憶里的巷子。有人就是這樣,願意花一個月幾個月一年幾年,讓一張紙片從一座城飛到另一座城,從一個國飄到另一個國,他們覺得這樣更值得銘記,白紙黑字很鄭重。這姑娘想告訴你,分開的日子裡她也沒忘記你。


我覺得分情況,你想寄給誰,和收到了誰寄來的。

家人的,閨蜜的,愛人的,我收到會非常開心。

2012年我曾經就職於一家蠻特別的旅行社。薪水特別少,但特別開心。

那時候我們幾個閑著,說我們做一套重慶風情的明信片吧,感覺很有意思。

然後說干就干,找素材,做授權,走程序,打板,印刷。非常非常認真,做了一套。

在微博上搞了個活動,給網友寄明信片。

有非常多人給我們私信。

在重慶讀大學畢業回家,感到自己以後可能回這個城市的次數非常少的。

曾經來這裡旅遊過的。

從來沒來過想要見識一下這裡風光的。

還有孤獨地只想感受下收到明信片的感覺到的。

被索要頻率最高的兩張明信片,分別印的是火鍋和小面。

我還收到過非常多客戶寄給旅行社的明信片,講述自己的旅途,表達感謝,或者只是畫一個笑臉。

後來我也去了很多地方,大多數時候想不起寄明信片。但是遇到比較悠閑的旅程,也會去寄幾張,只寄給幾個特別好的朋友和家人。

我也見過買了一大堆明信片跟印書似的刷刷刷寫的,感覺像在批發。

收到你明信片會由衷覺得開心的人,一定也是那個讓你覺得開心的人。

有的人啊,寄給你一張明信片你也覺得甜如蜜。有的人給了你更貴重的禮物你也有可能轉身就忘記。

讓你覺得有意義的不是明信片,而是這個地方,這個人。

至於我供職那家旅行社,2012年12月31日,它倒閉了。

從此我再也沒遇到過一份「嘿我們來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我們要做這個項目因為非常賺錢」的工作。


。。。本來沒什麼情懷就算了,還非要把自己搞得這麼附庸風雅。

我就有個同學在國外,網上聊著聊著說我給你寄個明信片吧!

講真我尷尬症都犯了。


不知道為啥被邀回答這個問題。個人愛好吧,旅行本來也不一定非得有啥意義。在外寄明信片只是當禮物的,在家的時候收到明信片倒是挺開心的。


謝邀。

我就是這樣的人。

收明信片簡直是青春有木有!!!

大學期間收到過各地同學來的明信片,70%都是我逼迫他們出去玩給我寄的。九寨的,三亞的,哈爾濱的,西安的,揚州的,泰國的,韓國的,英國的……

自己出去玩也會給自己寄。我們學校我們院我們專業的明信片收發系統還是不錯的。寄丟的也有,但是很少,所以畢業回家我有一捆明信片。

我曾經有想過等我有男票的時候,我去一個地方玩就給他寄一張明信片,但是並沒有實現多久,汪汪汪。

現在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寄明信片了,主要是收不到了。

我想起去巴厘島同行的妹子給自己寄了一張,她問我寄不寄明信片,我恍惚了,之前所有第一次去的地方我都會給自己作紀念,英國明信片寄回國內這麼貴我也從本來就剩不多的英鎊中剩了幾個寄了10張明信片給自己和小夥伴。而這是我第一次到南半球,我卻沒有想給自己寄一張曾經狂熱的明信片。

可能老了吧。

最近一張是我媽從珠峰蓋了戳人肉背回來給我的。

待我重新整理好心情之後,我還是會繼續明信片之旅的。


我覺得,這個就跟現在電子書市場這麼繁榮了,還是有人喜歡看紙質書是一個道理。

每寄一張明信片或者收藏一張,就是一個故事。

說不定你某天在家收拾房間,翻出來你自己收藏的明信片,或者曾經那個共同走過一段路的人給你寄的,想到你或者ta曾經走遍那個地方去尋找已經不熱鬧的郵局,蓋上一枚郵戳,寄給你當時身邊重要的人。

不管是當時的心情,還是現在的回憶,都是值得珍藏的啊。

反而比較,不管在哪兒都是美顏微笑大頭照的自拍,這是能比的嗎?


我習慣一個人出去

大學第一次出門好像是濟南,給宿舍所有人寄了明信片,認真想了說什麼,在一個溫馨的郵局呆了一個下午,當然還有別的朋友的。

後來打掃衛生,在床底下發現兩三張,可能是從床縫掉下去了……可是宿舍里有兩個當書籤,貼在柜子上。

我是習慣濫情的,後來就有選擇的寄了,我知道,不是你的付出別人都要有回應,都要理解,可是這是我快樂的分享。

主公去成都是大三,說沒找到郵局,就買了明信片給我帶了回來,他以為我喜歡收集,我很高興。

其實我們心中都有一個更加完美的彼此,可是心中要有一個惜字。


謝邀,

題主的問題個人認為反映了很多社會問題,所以我準備分幾個角度來回答

明信片

講真,現在對於明信片的看法分為三種人:

  • 完全忘記明信片存在的人(忠於網路交流和社交軟體,對紙質書信完全不感興趣,也沒那個功夫去寫點什麼)

  • 依稀記得有明信片這個東西,旅行時偶爾想起來或者家人朋友表示希望收到一張留作紀念,這個時候會去尋找明信片店或者郵局,寫上幾句許久沒有表達的自認為感人肺腑,感動自己的幾行字,寄託無限的情感(卻忘記該怎麼貼郵票、怎麼寫地址郵編)
  • 旅遊愛好者、重度明信片迷、喜歡攝影、喜歡各種手繪明信片、文藝小清新,看到有朋友去某風景極好的地方旅行會表達自己希望得到一張明信片的意願,自己旅行時會專程去有特色的明信片店或郵局(跳蚤市場)挑選明信片寫一些快樂、傷感、悲情、你儂我儂的話,可以是一首詩或者手繪的一張圖。

不可否認,隨著通訊網路的發展,書信這種溝通的方式離我們的生活好像越來越遠,只記得在小學還是初中時候的語文課學過書信的書寫方式,好像大家的標題都是「寫給父母或者親人的一封信」吧,那個時候總是想在信中表達自己平常很少對家人表達的感情,會絞盡腦汁想一些文藝而富有情感的語句,再念信的時候還會感動自己呢!當時好像寫完了都會要我們買個信封選張郵票貼上去,寄到自己的家。後來真的有郵差送信到家,那個時候超級興奮。

現在回想,好像書信都和麵包機一樣的顯示屏一樣都消失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社會傳達給我們一種「書信體」從我們的生活中淘汰了的感覺。甚至把「飛鴿傳書」當做一種嘲笑落後的梗。仔細想想不是人的心境變了,是時代進步的太快了,快得讓人把「珍寶」當做「舊物」。

還是那首木心的詩,喚醒了無數人對於「快」和「慢」的感覺,也讓大家重新記起那些「舊物」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我認為書信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逝者,他更像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或者是打撈的「泰坦尼克號」,他承載了過去最美的年代人民的無限情感,因為他才有了無數感人的故事,也是因為他我們懂得表達愛、才知道原來有個人你看不到他的樣子卻能感受到他寫字時心的溫度。

而他卻從未消失過,畢竟你現在發出的每個信號你所用的流量都是從過去寫信人的智慧中結晶出來的。

旅行的意義

這五個字正常人都會想到陳綺貞那首同名歌曲《旅行的意義》

你勉強說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動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

勉強說出你為我寄出的每封信

都是你離開的原因

你離開我

就是旅行的意義

充滿文藝個性的陳綺貞說到「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旅行的意義其實是個非常廣泛甚至模糊的概念,一億個人就能說出一億中旅行的意義,每次旅行也會有不同的意義,只是對於題主的問題來說,你的這個朋友有一個強烈的精神寄託,那就是去到的每個地方都希望能找到心儀的明信片,並且寫下一些文字紀念當時的心境,希望把美景也share給自己熟悉或是陌生的人,這其實可以說算是一種愛好,就像一些喜歡cosplay的人,在有些人看來cosplay他們根本無法接受,甚至不感興趣,可是喜愛cos的人總能聚集到一起,就算是一個人也要詮釋出扮演的角色,於是就有了社團,有了社群。

明信片也是一樣,在現在的網路中也不缺乏一些明信片愛好者組建的社區,社交網路。有的甚至做成了app,也就是現在的很多社交網路如:ins、fb、postcrossng(國外)

其實和明信片非常類似,只是變成了網路上的交流,沒有一張卡片也沒有對方的字跡。而有些app卻仍然保留寄明信片的形式,像國內做的很好也適合文藝青年使用的「時記」:

不僅能在app上分享圖片視頻還能把實體的明信片寄到對方手中,通過掃碼能看到AR視頻。

儀式感

個人認為把一件人們不常做了的事經常做,或者是一定要親身去完成一件很繁冗的事,是有一種儀式感的滿足在裡面。知道寄信慢,發微信快,卻還是選擇寄信,知道明信片可能很久才能收到,或者是根本就收不到卻還要寫。不是信多麼重要,而是享受寄信的過程和等待,是為了在信寄出後的的那段時間裡心情的跌宕起伏甚至是緊張感,以及在收信人讀信時,接收到你文字濃烈的情感。這都是寫明信片的人內心的滿足感。是通過這樣的儀式來得到精神的滿足。

旅行

對於旅行可能因為組團行和經濟發展發生了化學作用,導致很多人把旅行變成了一場華麗的購物,總認為國外的東西就是好,各種代購人員瘋漲。去日本,我要代購。去韓國,我要代購。下個月去美國要代購的請迅速列清單。

不可否認,購物也是旅行的一種需求滿足。個人喜歡自由行,去哪個國家都是先做好一份初步的攻略和路線,但是不會固定行程,從來不會給自己定某年某月某日某各時段去某某景點觀賞這樣的計劃,既然是自由行,如果給自己定一個計劃表,真的就沒什麼意思了。

題主的朋友應該就是這種自我的人,願意為明信片改變行程,我也會為了一個景色,多做停留。

最後只想說,每個人旅行的意義一定會不同,但是明信片依然是不可被磨滅的藝術品,它有它存在的意義,也有他的市場。只是看個人愛好,你喜歡一定會發現他的好,他也一定會為你留下很多回憶。

把時光具化成卡片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每到一個地方旅行,都會給自己寫一封明信片,寄回自己家。很多時候我過了一個月收到明信片時一陣驚喜,原來我當初是這樣一個心情。寫了這麼一些話啊!是的我記性不好。等過了一年兩年,我再看到這些明信片,溫暖,幸福,傷感,憂愁都會湧上我的心頭,物不是,人亦非,而這些明信片,不僅提醒我以前到這裡旅行過,更重要的是,它們記得我當初的心情,想法,我覺得那是我多年來堅持旅行的意義。


以前看過一部很好看的電影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很喜歡裡面的那些個情和調,雖說現在電話、微信等等的通訊方式已經很成熟了,但是還是習慣了走到一個地方就會去買些當地的明信片寄給一些重要的人,人生很短暫,我收到的明信片、信件一類的東西都是放在一個筆記本里,會保存的很好。有時候打個電話沒了就沒了,「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留下一些過往的痕迹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推薦閱讀:

烏克蘭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娶一個非洲老婆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有一個疼你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生活在武漢是什麼感覺?
怎麼開車最省油?

TAG:社交網路 | 生活 | 旅行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