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球最富62人資產可抵35億貧困人口財富總和」?

全球最富62人資產可抵35億貧困人口財富總和

衍生:

如果不做任何根本性干預,未來會發生什麼?

這些人的資產結構是怎樣?對比古代大地主他們的優勢何在?

這個數據是不是有誤導性?


如果把財富一詞替換為資源,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一部分是富人控制的資源,一部分是富人消耗的資源。恆量生活水平的其實是後一部分,真的只佔最富的那部分人的財富的很小一部分。一個年入百萬的白領,生活水平未必比一個升價千萬的老闆低。事實上有數據表明,初創公司的老闆,工資一般不如他僱員的高級職員高 —— 但是身價就不同了。

貧富差距過大依然會產生問題。資源代表實力,過於集中不是好事。

以其仇富,不如提高勞工權益,平衡勞資雙方的分配模式。


不邀自來。

第一步,分析這個新聞和引發的思考。

全球最富62人資產可抵35億貧困人口財富總和」,

題主立馬聯想到的是:

如果不做任何根本性干預,未來會發生什麼?

後來,補充了:

這些人的資產結構是怎樣?對比古代大地主他們的優勢何在?

這個數據是不是有誤導性

我換一個標題你看看:

全球最貧困的35億人口財富僅相當於最富62人

接下來就很可能會問:

如果不採取措施幫助他們脫離貧困,未來會發生什麼?

最後:

導致這些人貧困的原因是什麼?對比古代的貧困人口有何區別?這個數據有沒有誤導性?

這個新聞的重點放在「最富的62人」

新聞內容引用源的重點是

樂施會呼籲各方採取行動,對付非法避稅,政府則應將追回的款項投資於醫療、教育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務,以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政府還應調整最低工資,並縮小男女間收入差距。

所以,很顯然,這個新聞至少是有傾向性的。至於誤導性,不好評判。數據本身我暫時沒有去查證,假定是真的。

我們回到新聞內容本身,反映的是什麼。貧富差距非常大,貧困人口非常貧窮而且數量巨大,少數富裕階層則非常富裕。

第一步:為什麼這麼多人這麼窮?

1. 很顯然,全球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幫助貧困人口脫困是我們必須要認真解決的一個挑戰!

2. 然後我們會發現:貧困人口大量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地區

3. 經濟落後地區的人並不是全部都很貧困,也有一部分比較富裕的。

4. 人類總財富值並不是非常缺乏,造成他們極度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貧富差距過大

5. 政府採取措施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的努力還不夠,其中一個原因是資源不夠

6. 少數富裕階層的非法避稅可能導致政府用於改善貧困人口的資源不足情況加劇

第二步: 應該怎麼做來幫助貧困人口?(只談原文提到的政府作為

第一點,

政府則應投資醫療、教育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務,以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政府還應調整最低工資,並縮小男女間收入差距。

第二點,資源從哪兒來?

稅收為主的財政收入。

第三點,財政收入不夠怎麼辦?

儘可能增加稅收,其中有一步:打擊偷稅漏稅。

第四點,

報告舉例說,一些跨國企業的非法逃稅行為,使發展中國家每年損失100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從而使政府流失了能夠用於解決貧困和貧富差距的寶貴資源。

第五點,

報告認為,為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打擊非法避稅是必要措施之一。

也就是說,從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的角度出發,我們會考慮到怎麼從富裕階層獲取資源來幫助解決貧困問題。但是,解決貧困問題,主角是政府。富裕階層只是政府獲得資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可能來源而已。

這篇來源於「新華網」的文章,出發點顯然不在貧困人口身上。至於動機,大家自行判斷。

衍生問題部分:

1. 如果不做任何根本性干預,未來會發生什麼?

要採取「措施」,不僅僅是干預,單純的干預可能使富人變窮,對貧困人口幫助不大

2. 這些人的資產結構是怎樣?對比古代大地主他們的優勢何在?

根據原文所用的統計數據,原文引用的應該是福布斯的排行榜,資產結構之類的,具體的自己可以進網頁看一下。

http://wiki.mbalib.com/wiki/2015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

(網址包括後面的中文部分)

對比古代的大地主,他們的優勢是,很大一部分人是通過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的他們是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自己身價暴漲而古代的大地主,是通過收取地租致富的。現在的富豪大多數是創造財富,然後自己成為富裕階層。古代的大地主是完全通過壟斷資源實現的。

3. 這個數據是不是有誤導性?

如果貧困人口的數據統計沒有問題的話,數據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報道方式具有比較明顯的傾向性,至於是不是誤導,國內的「標題黨」也不是一個兩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好想看網易和騰訊的新聞評論。。。


如果每一代人都沒有金字塔頂上的那一部分,也許我們人類就和大猩猩一樣只能茹毛飲血了。

一生下來就能享受科技和財富創造的現代社會,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因為這是市場經濟的主觀能動性造成的,在不是計劃經濟按需分配的國家,資本家通過人人都想成為少數富人的慾望來利用勞動力,促進發展。

除非類似抄襲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貧富差距可能會小很多,但是不利於壓榨勞動力進行建設。

特別是中國這種大國。


贍養人類_百度百科;

贍養人類_正版電子書在線閱;

哥哥文明的故事;

被譽為【終產者】的某人獲得了星球上的所有資產;

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


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

或許有一天,將會誕生出一個大資本家,51%以上的地球資產都將標記著他的權力,而他也將實現歷史上任何一位國王和男人最夢寐以求的奮鬥,所有人都會稱他為——地球王!


本文同步發表於簡書,歡迎來踩

不患寡,不患不均,患不公

不患寡,不患不均,患不公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的這句話在今天看來,不能說不正確,但至少不準確。我以為合適的說法應當是:不患寡,不患不均,患不公。

有人認為,平等不等於正義。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幅圖來理解。

這幅圖左側標註了平等,右側標註了正義,這種標註當然未必貼切,這裡我們採納另一種觀點,將左側稱為機會平等,右側稱為結果平等。機會平等更注重提供平等的客觀條件,而結果平等更注重達成平等的客觀結果。

在現實社會當中,如果一味堅持」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能走向絕對的平均主義。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吃大鍋飯」的現象,試想如果兩個工人一起生產同樣的物品,結果生產多的和少的獲得的報酬是一樣的,那麼工人為什麼還要多生產呢?如此看來,結果平等是存在一些問題,機會平等看起來則非常不錯。

但是現實社會並沒有這麼簡單,如果上圖的兩種情況還能用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來形容,那麼有些情況則與平等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可以再看一幅圖。

這幅圖在上面的那幅圖基礎上又增加了第三種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情況下面的標註:capitalism——資本主義。如果前兩種情況我們稱為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的話,那麼這種情況算什麼呢?大概可以視為以機會的不平等擴大結果的不平等。

那麼是否加上這種情況就足以說明問題了呢?當然不夠。

比如我們讓三個身高相同的人站在三個高度不同的檯子上面,就可以讓原本身高相同的三個人處在完全不同的位置上。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視為完全由機會的不平等導致的結果的不平等。再比如,我們把capitalism那幅圖中第一個人和第三個人的位置互換,就可以讓實際身高最矮的人所處位置比實際身高最高的人所處位置還要高。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視為上面那種情況的延伸。如果我們反對平均主義,那麼這種情況我們就更應該反對。我們上面提到,如果兩個工人生產相同的物品,兩人生產不同數量的物品如果得到的報酬是一樣的,對生產的多的那個人就已經是不公平了,現在在此基礎上還要讓生產的少的那個人得到的報酬比另一個人還多,豈不是更進一步的不公平?同理,假如兩個工人生產相同數量的某種物品,卻得到不同的報酬,自然也是違背公平的。

現在我們再來討論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大概就容易得多。我們的社會不是結果平等的社會,因此不平等客觀存在。如何看待這種不平等,我想,最核心的問題就在於人類社會不平等的原因屬於以上哪種情況。概括而言,是機會平等下個人能力差異造成的結果不平等,還是因機會不平等而擴大的結果不平等,還是完全由機會不平等造成的結果的不平等?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其中一個還是兼而有之?

我以為,其中一定包括「機會平等下個人能力差異造成的結果不平等」這一條原因,比如同樣生產產品的工人,有人生產的快,有人生產的慢,自然會造成結果的不平等。但與此同時,我也知道一定不會只包括「機會平等下個人能力差異造成的結果不平等」這一條原因,比如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完成同樣的工作量,不同學歷的人報酬可能不一樣,不同性別的人報酬可能不一樣。

再說仇富,核心問題和社會不平等的核心問題是完全對應的。那就是通常所說的仇富行為,反對的是機會平等下個人能力差異造成的結果不平等,還是因機會不平等而擴大的結果不平等,還是完全由機會不平等造成的結果的不平等?

這個問題相比之下更難回答,因為上一個問題屬於分析客觀原因,這個問題卻是揣摩人心,因此不宜貿然下結論。我個人的觀點是,仇富行為當中,人們並不會像這樣分析社會不平等的原因然後清晰的反對其中某一點,而是直觀反映他們樸素的不公平的內心感受。比如,他們會為同工不同酬感到不公平,但他們也不知道其中反映了什麼抽象的原因。但我知道,在很多地方,有人是不遺餘力地把仇富行為描繪成是「反對機會平等下個人能力差異造成的結果不平等」的,如此一來,就把所有的社會不平等完全歸結到個人能力差異之上,從而掩蓋因機會不平等而擴大的結果不平等,以及完全由機會不平等造成的結果的不平等。表面上看,他們是在支持機會平等,反對結果平等,而在他們的口中,仇富的人是在支持結果平等,反對機會平等;事實上,他們真正支持的是因機會不平等而擴大的結果不平等,以及完全由機會不平等造成的結果的不平等,反對的才是機會平等,而仇富者事實上支持的才是機會平等,反對的則是因機會不平等而擴大的結果不平等,以及完全由機會不平等造成的結果的不平等。

最後一點,我們來分析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的關係。

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是對立的嗎?其實不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連續發展的整體而非一幅靜止的圖畫,我們一開始的那幅圖之所以會出現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相矛盾,是因為在此之前,由於各自的機會不平等導致在此之前就已經形成了結果的不平等,所以從這個時刻開始的機會平等也只能保證原來的結果不平等不繼續擴大。

舉例而言,玩遊戲的時候,第一關卡,你和對手擁有相同的防禦裝備,但對手的攻擊裝備強於你,這時候你們顯然是機會不平等的,第一關卡之後,你的HP損失超過對方,第二關卡,你們擁有相同的攻擊和防禦裝備,這時候你們機會平等,但是前面的機會不平等使你處於明顯的劣勢。

因此,強調機會平等同樣也存在誤區,就是片面強調某一時刻或某一方面的機會平等。假如機會平等始終貫穿如一,那麼大多數結果不平等本不應該存在。


我好想知道這62個人是誰


因為有很多人的財富是負的。


如果那35億人意識到這點並團結起來怎麼辦?


不奇怪,我覺得未來貧富差距會越拉越大。

畢竟人家說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應該看獲得財富的方式,不出意外能獲取這麼多財富的,再分配的比重都是遠高於財富創造。


推薦閱讀:

中國是法治國家嗎?或者說美國是人治國家嗎?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區別在哪?什麼是法治和人治的表現?
你有遇見的或者聽過的關於因果報應,天道輪迴的事情或真實事件么?
怎麼評價孟瑞鵬事件?

TAG:商業 | 社會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