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語言家庭的孩子,是否可能因為接觸語言過多而出現語言發育遲緩?
相關新聞報道提及因為家庭語言過多,導致孩子遲遲學不會語言的情況出現,這是可能出現的情況嗎?可以通過減少家庭成員使用的語言種類,讓孩子回到正軌嗎?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學一門語言,更多語言學習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喵。這個問題在在多語言環境,嬰兒學習語言是否會有障礙? - 安時的回答裡面有比較系統的論述。原答案的主要觀點總結如下:
- 同時接觸多種語言不會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能夠清楚地分辨不同的語言,並在有效輸入很充足的情況下高效地習得多種語言(跟成年人相比)
- 幼年時接觸、習得多種語言的雙語、多語兒童在排除干擾、集中注意力方面跟單語兒童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他們在解決複雜問題的時候表現更好,也更具有創造力;這些兒童在成年後,語言習得方面跟其他人群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同時,大腦退化和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在雙語/多語人群中要明顯少於單語人群。有實驗表明,雙語/多語的老年人失憶症的發病時間要比單語人群推遲4年左右。此外,雙語人群在接受教育、就業方面跟單語人群相比更具有優勢。自幼習得雙語的孩子在認知能力上是否會有優勢? - 安時的回答
- 轉碼和語言混用在多語言、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現代社會是一種很普遍的正常現象,對語言發展並沒有害處。http://zhuanlan.zhihu.com/hongshujiuguan/19784237
針對目前提出的問題,接下來我將重點闡釋前文提到的第一點:為什麼同時接觸多種語言不會造成兒童語言發育的遲緩。
請跟我一同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坐在你對面有一個人正在講一種外語A,從你身旁走過兩個人正在用語言B進行交談,電視機裡面正在放送一個語言C的節目。這三種語言像三條河流,源源不斷地向你涌過來,他們的軌跡時而交匯,時而分離。漸漸的,你開始分不清你聽到的聲音哪一個是A,哪一個是B,哪一個是C,他們對你來說同樣陌生,同樣無序。隨著你注意力的下降,你開始分不清什麼時候上一句話結束,下一句話開始,更不用說哪些音節組成辭彙,哪些音素組成音節。海量的信息對你來說等於零,因為它們全部無效。
這一定是嬰兒在面對一群說著奇怪語言的成年人時的想法,你這麼想著。
可是嬰兒的世界是這樣的。因為他們具有極其出色的聽辨能力,音素和音素直接再細微的差別都能夠被他們捕捉到 (reference),所以在他們聽來,ABC三種語言的音素構成的不同清晰可辨,有一些聽上去很相似的音素,A語言中只有濁音,B語言中只有清音,而C語言中送氣音的VOT顯然比B語言要短一些。還有一些很相似的音素,A語言的舌位偏後,B語言的舌位偏高,而C語言發音的時候嘴唇呈一個圓。這些音素的分布看似沒有規律,有些可以出現在音節開頭,有些只能出現在音節末尾,有些出現在音節中間的時候經常和另一個音素同時出現。不同音素出現在不同位置的頻率(分布規律),和不同音素之間組合的頻率(組合規律),海量的語音輸入中逐漸變得有規律起來。這就是statistical learning的魅力。
早在1996年,Saffran, Aslin和Newport為了研究八個月大的嬰兒能否僅通過音節之間排列組合的規律來切分辭彙(從語流中切分出單個的辭彙是語言習得中非常重要和基礎的一環),他們編造出由四個三音節辭彙nonsense words, 比如說bidaku,padoti,然後由語音合成器輸出一個女聲單一音調、無重音、無停頓的連續語流 (2分鐘),其中像bidaku, padoti這樣的辭彙會重複多次。研究者會保證詞內的transitional probability (躍遷幾率) 為1,遠高於詞間的transitional probability 為0.33。這裡的躍遷幾率不是物理學上那個躍遷幾率,可以理解為從一個單位過渡到另一個單位的幾率,這裡的單位是音節 (e.g. bi, da, ku, pa, do, ti etc.),換言之只要出現bi就會出現da,然而出現bi只有1/3的幾率會出現pa。因為語音合成器輸出的語流不帶有任何語音語調這樣超音節的升學音素,所以嬰兒判斷詞內和詞間的唯一線索就是這個無比抽象的transitional probabiltiies,而且這段語音材料只會播放兩分鐘。兩分鐘以後,研究者用兩組測試材料來檢測嬰兒的學習成果。一組測試材料包含了剛剛聽過的辭彙bidaku, padoti... 而另一組材料包含了一些極其相似但不相同的辭彙,比如說bidapa,kudoti... 通過嬰兒的反應時間來判斷嬰兒是否能夠區分兩組測試材料之間的區別。實驗結果如下:
大家看一下experiment 1的p值小於0.05,結果顯著,表明嬰兒處理熟悉辭彙 (之前聽過的辭彙) 的速度要明顯小於新鮮辭彙,進而表明嬰兒可以區分極其相似但是音節組合方式截然不同的辭彙,進而表明嬰兒從僅僅2分鐘的聲學材料中提取到了可以用於切分辭彙的統計學線索。當然,僅僅有統計學的線索是不夠的,在為什麼人類長大後卻喪失了根據聽到的語言來學習語言的能力? - 安時的回答中我著重闡釋了Universal Grammar在第一與語言習得和兒童語言習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粘貼如下:UG主張,人腦先天地擁有一套語言過濾系統,這一套系統由自然語言最根本的語音、句法原則和參數組成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不同的語言不過是在基本框架下對原則和參數的設定不同。在這些原則和參數的框定下,自然語言不可能出現的語音和句法結構便在語言習得/學習的過程中被我們剔除了。弔詭的是,喬姆斯基又提出了,在我們成年之後,這樣一套神奇的過濾系統不再能被我們直接接觸和使用到。我們幾乎可以把UG這樣一套機制比作萬能鑰匙,skeleton key,在用來開了一扇門之後,它的齒牙被剛剛開過的那扇門的鎖眼塑造成更適合這一扇門的結構。這就使得萬能鑰匙在開了一扇門以後變得不適合開其他的門,進而從萬能鑰匙退變成了一把普通的鑰匙。嬰幼兒時期,我們可以學任何語言with ease,就像沒開過門的萬能鑰匙可以去開任何一扇門;一旦我們決定去開某一扇特定的門,就像嬰幼兒開始學習一門特定的語言時,我們腦中的萬能鑰匙開始離我們遠去,變得inaccessible。當然,和skeleton key不同的是,萬能鑰匙不能同時開兩扇門,我們卻可以幾乎在同時學習兩種、或多種語言。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有些暈,那就讓我們再往後退幾步,看看為什麼這樣一套過濾系統如此地重要。這就涉及到語言輸入的問題了,母語水平決定了外語水平嗎?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 拾荒少女的回答中我已經講到過,下面再簡要複述一下:語言輸入分為正面輸入和反面輸入,也成為正面證據和反面證據。正面輸入/證據的指的是「怎樣說是對的」,也就是說,當我們身處某一語言的母語者環境時,我們所聽到的全部都是這種語言的正面證據。反面輸入/證據指的是「怎樣說是錯的」,也就說,當我們在外語課上老師糾正我們錯誤的造句和發音時,我們所聽到的全部都是這種語言的反面證據。當我們比較兒童和成年人的語言學系環境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嬰幼兒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幾乎不或者很少會接觸反面證據,也就是說它們所聽到的一切都將是正面證據,都將被默認為正確的。這裡問題就來了,證據的缺失不代表證據的否定,嬰幼兒每天從醒來到睡下的幾個小時內,所聽到的數量龐大的語料也無法窮盡一種語言所能夠產生的所有用法,那他們沒有聽到的用法,他們該如何學習呢?同時,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的錯誤用法,他們怎麼能知道這些用法就是錯誤呢?那麼,在這樣「錯誤語料」短缺的情況下,嬰幼兒又是如何能夠建立起合法的語言系統呢?That"s where universal grammar come to play, 它完美地解決了這樣一個邏輯困境。通過我們先天的語言過濾機制,我們的大腦可以自動辨別出不可能在自然語言中出現的語音和句法,進而彌補「反面證據不足」的缺陷。
之所以要強調嬰兒statistical learning能力的強大,是為了表明『接觸的語言多就會混淆』這種說法的不成立。接下來我會著重介紹雙語對語言發展可能的影響以及自閉症和一系列言語障礙。概述如下:
1. 雙語兒童在語言發育的早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延遲,但是這種延遲既不普遍,也不顯著,即使是經歷過延遲的雙語兒童 (無言語障礙) 絕大多數也會在5周歲之前完全掌握並熟練使用兩種語言;
2. 因為病理語言學發展和臨床心理學發展的滯後,兒童和老人的言語障礙在我們國家長期得不到重視。不僅如此,錯誤的觀點例如『因為中文的漢字書寫系統不同於其他語言的拼音文字系統,所以使用中文的人不容易患上閱讀困難症等言語障礙疾病』深入人心,而且閱讀困難症、自閉症導致的語言發展滯後通常會被錯誤地歸結為學習方法不正確或學習態度不端正。3. 導致語言發展滯後的除了言語障礙,還有聽覺障礙,發聲器官缺陷等原因。雙語並不會導致語言發育延遲。因為大量實驗表明,雙語兒童和單語兒童中出現語言發育延遲的幾率並無顯著差別。4. 多晚才叫晚?對兒童語言發育進程的初步介紹和言語障礙的治療途徑。(待續)
建議閱讀:http://www.human.cornell.edu/hd/outreach-extension/upload/lust.pdf謝邀。沒有研究,別無依據,僅作個人猜測。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下,所謂的「多」和所謂的「發育遲緩」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呃,用知乎上常見的一句話說就是: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如果說,兩種語言是多,那麼二十種呢?(雖然在一個家庭中,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我們還要考慮交流發生的頻率,如果一種語言一天只需要在交流過程中說兩句,那麼說二十句呢、兩百句、乃至兩千句呢?
「遲緩」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是一時半會反應不過來呢,還是一接觸到某種語言就大腦一片空白了?是暫時性的某種失語又恢復了,抑或大腦某個區域受到了永久的傷害?是別人三歲能說成人語,而我五歲還說電報句,還是說別人三歲時能說一種語言我不能說話,但我五歲時我能流利說上多種語言?
我個人只能設定,在某個「形而上學」的理想模型下,僅從理論上來講,是存在這種可能的——儘管我們知道,理想模型不會出現。但是要看到,我們所有的結論,都是存在理論前提的,哪怕是贊同數最高的答案,還必須要說「在有效輸入很充足的情況下」呢。
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人對信息處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切語言的習得,需要接觸與交流,如果承認大腦是在對語言進行信息處理,那我們就必須承認,這種需要處理(尤其是同時處理)的信息量存在一個極限——用知乎上大家喜歡說的一個詞——「閾值」。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過某種情況:同時有很多人和你說話,你反應不過來,需要再次確認;或者,你同時接觸到了大量信息,結果大腦一片空白;又或者,在某段時間內,你接觸到了爆炸性的的大量同質信息,結果導致你再也不想去接觸這種信息?
我們應該考慮存在一種可能性:在理想模型下,大腦因為信息處理量達到閾值,而出現某種「宕機」的情況——至於這種「宕機」究竟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是否造成了某種不可挽回的後果,這可能要取決於個體差異。
用於交流的語言通常需要傳遞一種信息,我們是否應該考慮:在理想模型下,拋開純粹信息處理的過程不談,信息本身的衝擊力所帶來的影響?畢竟我們可能聽說過某種段子,一個小孩子因為聽到了某種不好的消息,而導致遲遲不能說話或者突然失語?——我們所討論的「語言發育遲緩」包不包括這種現象?如果包括,那麼就不是單純語言學所能完全解釋的事情。
當然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上述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但是這種可能性存在。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目前還不能通過定量測量的方法,來精確確定一個個體所能同時處理的語言信息量的閾值。而且即便進行實驗,我們也不可能精確進行變數控制。這導致我們所做的結論,是建立在現實經驗與有限範圍內觀察實驗的結果之上,因此,出現相矛盾的說法都非常正常。
對於同一種語言大量信息的處理與對於多種語言的信息處理,從本質上說,都是信息處理。在某個時間,可能處理量大,在某個時間,可能處理量小。這與語言種類沒關係,而與需要處理的信息量有關係。
故此,我個人的看法是:無論單一語言還是多種語言,其習得的前提是信息處理,信息處理量存在閾值。無論是單語言家庭還是多語言家庭,是提供信息的一種環境。在特定環境下,對於特定個體而言,閾值不一樣,它不是單一與語言能力有關。那麼題主說的可能性允許存在,而且很可能還存在一種情況:即在單一語言家庭環境下,由於種種原因,孩子的語言發育一樣存在可能出現遲緩的狀況。當你看書時,你覺得厭倦了就不會再看下去,你可能會轉移注意力,干別的事情。好吧,你可以說說是毅力不堅定,但是,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來保護你不會因為需要處理的信息量太大而導致大腦「宕機」呢?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因為自我保護機制的存在,往往在你「發育遲緩」、「大腦宕機」之前,你就有意避免了這種可能性。
這究竟是普遍性還是特殊性,那麼就有待於更進一步的研究了。
PS:沒有一個學科能捨棄理想模型的可能性。比如我們不說語言學,說心理學,一樣需要前提條件。
心理學的研究是關於「如果」的研究,就人類行為而言,沒有完全確定或百分百肯定的事。心理學家能做到最好的事就是通過確定所涉及的相關因素來提高其正確率。——《心理學無處不在》,[美]查爾斯·I·布魯克斯,邁克爾·A·丘奇著,新華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不會的,他們非但不會混亂,還會通過自己的觀察靈活應用各種語言,增進社交能力。
高投標的答案在理論上已經說了,我就舉個例子吧。我家的娃,3歲,他爹跟他說德文,我跟他說中文,他在一個學校說英文,另一個學校說荷蘭文。除了最新接觸的荷蘭文他還不太擅長外,其他的語言他都完全可以聽懂,不過因為年齡問題,說出來的時候還是以英文為主,或者各種語言混在一起,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越來越可以區分該跟什麼人說什麼話了,比如晚上他不想睡覺,他會跟我拿中文抗議:「不要睡覺!!」然後一轉頭再跟他爹用德文說一遍一樣的。末了再用英文強調一遍,把我們笑死了。今年他的語言增加了一種,非但沒有遲緩,反而越來越能說,啰啰嗦嗦的。所以請題主不要擔心!
===============8月11日更新===========
謝謝大家點贊和評論,我寫的這麼簡單,大家還這麼給面子,我好羞愧。所以,我找出了過去給好友公眾號寫的文章(後來發表在某日報),我把大概的段落貼在這裡,具體名字我都改掉了。應該如何進行多語教育呢?在我懷孕的時候,我和老公就進行了閱讀了很多關於多語言教育的論文,這裡就不一一引用了。總結起來,就是要爸爸跟娃說一種語言,媽媽跟娃說一種語言,娃再在生活環境中(比如跟小朋友、在學校、跟保姆)接觸另一種語言。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一定要堅定、堅持地和娃說一種語言,不要幾種語言混淆。第二個關鍵點,小娃也是會有惰性的,當他們習慣說一種語言時,可能會不想說另一種語言,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堅持用自己負責的語言來溝通。 那麼什麼時候能開始多語教育呢?其實當小娃還在媽媽的肚子里,准媽媽們就可以開始最早期的語言交流了。我懷孕的時候,在某大學選修了一節兒童心理學課,裡面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者們先是要把孕婦分為母語為英語和法語兩組,在懷孕期間要求孕婦們經常性地跟肚子里的胎兒進行語言交流,然後等嬰兒生下來後,再對其哭聲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母語不同,嬰兒一生下,哭聲的韻律就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懷孕的時候,我們夫妻就分好了工,只用自己負責的語言進行胎教。 說了這麼多,大家肯定要擔心多語教育的小娃們會不會語言混亂呀。答案肯定是不會的。很多有經驗的家長是這樣總結的。多語教育的小娃開始說話或許會比單語教育的小娃晚一些,大概兩歲之後,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其實他們都能聽懂。大概兩歲以後會自己選一種感覺最舒服的語言來說,然後逐漸地開始說另外兩種語言。比如我孩子的表姐是德語、義大利語雙語教育的,兩歲開始說德文,從大約四歲開始熟練用兩種語言交流的。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多語教育的小娃常常把別的語言混到為主的語言里,曾經和老公參觀了一個英德雙語教育的幼兒園,當我老公用德語問小班小娃話時,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參雜著英文的德文。 再說說英語教育。經常有媽媽問我關於英語教育的問題。可實際上,我和我老公是幾乎不跟我娃說英文的,一個是為了遵守只跟孩子說一種語言的原則,二是因為,英語並不是我們的母語,就算說得再遛,口音、語法方面難免會很不地道,娃學起來或許會有不倫不類的感覺。一開始,因為沒人跟他說英語,他的英語確實是要比中文、德語弱很多的。但他上學後,同學老師都說英文,他飛快地熟練掌握英語。我覺得,教娃說英語,一定要地道,背單詞背文章是次要手段,交流是主要的。如果實在是沒有英語環境,智能手機里英語版的嬰幼兒應用也是很有幫助的。心理學研究表示並不會。以下是我上學期Foundation of Psychology背的內容的一部分,來源是教科書,等改天把citation發上來。
相比於單一語言的孩子,多語言的孩子使用任意語言都很流暢,只不過語言A的辭彙量略小於只會語言A的人,語言B的辭彙量略小於只會語言B的人,但是語言A和語言B辭彙量的總和是超過了一般人的辭彙量的。請參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57448
兒童雙語專家Colin Baker在2000年的著作The Care and Education of Young Bilinguals: An Introduction for Professionals中指出:
大量研究表明:無論孩子是一種語言還是多種語言環境下成長,語言的數量本身既不增大也不減少他們出現語言障礙或者遲緩的概率。
這句話非常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學一種語言的孩子可能說話早,可能說話晚;學兩種語言的孩子也可能說話早,可能說話晚。語言數量與說話遲緩與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知,其實很簡單:如果學一種語言的孩子,說話早了,你說「孩子真聰明啊」,說話晚了,你說「哎呀,早一點晚一點很正常啦」,這事兒更不會上報紙;而如果學多種語言的孩子,說話要是晚了,這就是新聞了......給大家造成一種多語言和晚說話之間一定有關係的錯覺。但事實上,說雙語的孩子有很早就開始說話的,說一種語言的孩子到3歲還沒說個一個字兒的也大有人在。。。。《英國時報》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有4%的英國家長報告說自己的孩子到3歲了,還沒說過話呢。
所以,先捋清楚這個錯覺之後,我們再具體來看到底是什麼原因會造成語言發展延遲——
基因
雙子研究(就是雙胞胎研究,雙胞胎總是拿來做研究...)表明,一個說話晚,另一個有極大可能說話晚;家族史調查表明,一代說話晚,祖上幾代說話也大多都比平均時間晚。所以真的可能不是因為孩子學了兩種語言造成說話晚,而是就算只說一種語言,Ta說話也比平均時間要晚。這個時候確實要考慮減少語言數量來確保孩子基本語言能力的發展,但並不是因為兩種語言的學習抑制了孩子的發展,而是孩子還不具備學習兩種語言的能力。這個邏輯關係要搞搞清楚。環境
由於我們這裡討論的大概是孩子8個月-3歲階段(一般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的事情,所以環境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父母的早期教育。這裡的教育並非指的是教孩子拼音字母什麼的,而是「互動」。父母和孩子之間頻繁積極的語言互動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獲得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影響,有些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由於父母的互動忽略造成的。所以在琢磨兩種語言這件事情的時候,也順便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否夠積極,是否夠頻繁。多語言不僅不拖後腿,反而有很多額外的bonus。我之前寫過一個答案使用不同的語言,會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產生怎樣的影響? - 王瑞的回答,其中提到了很多多語言學習的好處——
認知發展除了在成年到中年這段時期,多語個體和單語個體的認知發展差異沒有顯著差異之外,從嬰兒時期到老年時期,單語群體都妥妥地被甩在看不見的地方了。多語個體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更強的感知力和注意力;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出更強的記憶力,空間問題解決能力和物理科學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的優勢;老年時期則顯著比單語群體有更緩慢幅度更小的認知能力的減退,也就是說,多語個體患阿茲海莫症(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更小。
人格發展
由於語言和文化的水乳交融性,以及上文提到的認知發展差異性,個體的自我和人格發展也受到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多語個體用不同語言回憶事情的內容是不一樣的,表現出來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美籍華人表示,在用英文時,感覺自己特別aggressive,但是一旦切換到中文,就瞬間羞澀了),甚至最令人震驚的是,曾有研究提到,有些雙語個體會同時存在兩種精神狀態,在一種語言狀態下是正常人,在另外一種語言下卻有明顯的心理障礙。
題外話:最後特別提一下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critical period發展關鍵期」
發展關鍵期出現在剛出生的頭幾年,有可能持續到青春期開始之前。這個時候無論是學樂器還是語言還是舞蹈,都是所謂的「童子功」,是成年之後再去掌握相應的技能無法相提並論的黃金時期。尤其語言學習,雖然成年後掌握另外一種語言的多了去了,但是靈活切換和文化輸入的能力都不是一個水平的。不過請不要將這段理解為大量報各種課外班的依據,什麼贏在起跑線上,因為同樣地,能有多少正面影響,就能有多少負面影響。如果一味讓孩子超負荷吸收外界信息,這種壓力所帶來的困擾可能是會像童子功一樣持續一生的。希望家長能夠關注這個重要的階段,多多參與到孩子的早期人生中,健康理智地利用這個階段,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在這個階段培養起來,別濫用,也別浪費了。教授上課講到發展關鍵期的時候,說「這個階段孩子有潛力掌握八門語言」,也不知道真的假的(翻白眼)。「歡迎關注公眾號:Clarifymind。更多心理學解讀,多一點掌控感的人生。」
Moyle, J., Stokes, S., Klee T. (2011). Early language delay and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7, 160-169. Carlson, S., Meltzoff, A. (2008). Bilingual experience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Science, 11(2), 282-298.我是朝鮮族,全家都是朝鮮族。但是我在北京長大,周圍沒有韓語環境,小時候上的是中英雙語幼兒園。
我表妹也是朝鮮族,他們全家也都是朝鮮族。她也在北京長大,但是住在韓國人聚集的望京地區,小時候上的是中英韓三語幼兒園。
我父母和小姨姨夫平時在家都說韓語,和他人交流用中文。實際情況是,我妹的中文和韓文可以做到無縫切換,兩種語言可以非常順暢的交流,英語學習也非常快。而我的問題就是,因為爸媽太忙,幼兒園把我送到了寄宿學校。據說進幼兒園之前我一句中文不會講,老師說的話也聽不懂,只會嗷嗷哭。可是一周以後我爹把我從幼兒園帶回來的時候,我已經滿嘴京片子了...不過我現在雖然已經完全忘記了韓語怎麼說,但是英語一直以來都算是悟性比較好的那種人。具體到現實生活中大概就是英語成績從來不會跌出班級前三,常年來得到英語老師的誇讚,而且從小到大沒有專門特別認真地學過英語。我覺得語言學習還是早一點比較好,現在我就很惆悵當年沒有學好韓語,現在再學總覺得虧,畢竟小時候我也曾經是滿嘴思密達過,現在吭哧吭哧學完了也就跟5歲時候差不多水平,想想就不爽。我認為不會啦
上幼兒園之前會說哈薩克語能聽懂漢語上幼兒園之後與更多漢族同學接觸 聽我媽說我三個月就會說漢語了
小時候還會維語 現在程度也只是能聽懂 (因為接觸的少 練習的少)
上小學後學英語
本人認為這多種語言並不妨礙我學另外的語言沒有語言學方面的知識,身在美國,只有通過觀察得來的直觀感受。這個直觀感受就是「父母創造的語言環境很重要」。
下面是一些身邊和個人的例子:
1. 男孩A,父母說普通話但不很清晰。家中祖輩兒來美帶娃時間很多,老人家方言較多口音重。孩子一歲多開始進入純英語環境幼兒園。目前4歲,英語和中文普通話發音都不清晰,而且兩種語言都不愛說。
2. 9歲女孩B和上大學的親姐姐C。自小生活在美國,姐姐C小時候回國探親次數多,中英文表達很好,中文交流甚至可以到文化層面。妹妹B因為沒去過中國,文化認同感極低。因此只能聽懂中文,不愛開口也說不好。父母在家中幾乎不說英文也無法讓B愛上中文。B對C非常依賴,很愛追著姐姐用英文說東說西。同等情況在接觸過的另一美國華人家庭也出現了,那一家是兄弟二人,哥哥雙語愛表達,弟弟面對中文不自信。
3. 女兒同班3-4歲的同學們。女兒幼兒園比較多種族,經觀察日本,印度,西班牙裔,和俄羅斯小孩與父母交流均為自家語言,在學校為純英語。這些小孩明顯在幼兒園不如美國本土小孩愛說英文,可這種情況到了5、6歲,甚至小學有了系統的語言學習後就不存在了。
4. 我的女兒,3歲前大部分時間在國內由長輩帶。來美前,她中文已經很好,好的程度是在我看來已經有了句式和邏輯,直觀的看是帶她出門,很多華人會問我怎麼教育的孩子,讓她的中文發音那麼清晰那麼好(而實際上她在國內也只是正常水平吧)。後來她進入幼兒園開始全天6-9小時英語的環境。一開始,她很懵,懵得就像得了自閉症一般。。她排斥英文動畫,不喜歡玩單詞卡片,遇到新單詞總會先問對應的中文什麼意思。我猜想她那個時候一定很沮喪,並不理解為什麼失語了。而生活了快一年後,她開始看英文動畫,不再問中文對照的含義了,可以捕捉聽到的新單詞,可以聽廣播跟唱英文歌,甚至會糾正我的英文發音了。但我不認為這是完全融進英語環境了。跟老師交流就會發現她並沒有主動跟小朋友說太多話,但她開始通過擁抱,玩兒等肢體語言跟小朋友主動交流(擁抱是因為其他孩子會抱她,我也在生活中增加了擁抱她的頻率)。而要她開口流暢聊生活,聊動畫片,我估計還要一年。
我總結我女兒的語言環境大概有很重要的幾點:第一是因為在北京生活的經歷,她的中文受北方語系影響大。第二是在中文那部分,因為家裡人都超愛說,出門街坊鄰居也愛說,使她有一個充分接觸中文的環境。英文那部分,我只能說她說與不說,學與不學,更多來自心理因素吧。比如進入幼兒園兩個月,她開始問自己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爸爸媽媽為什麼是中國人但是會英語,姥姥為什麼是中國人卻不會英語這類問題。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會認真回答她,雖然我清楚以她那個時候的IQ可能無法理解我的話。而她的問題也經常讓我思考那些生在美國又沒在中國生活過的孩子內心是怎麼想的,他們會不會有類似的困惑,他們會不會好奇爺爺奶奶是從哪裡飛來陪伴他們的。來美後一年內,機緣巧合我們又帶女兒搬過城市,飛過英國,回過中國,再回到美國,我發現在這些經歷之後她突然就不再問那些身份歸屬性的問題了,英文也開始有主動性的學習了。對此,我可以理解她是大腦又發育了,可以認為是的生活經歷讓她變成熟並且有地理概念了,也可以說是英語環境接觸多了,量變引發質變了。另外,在她的生活環境中,我和她爸爸會中英文參雜,衣食住行玩也是中西均衡那種,看動畫片還會帶上英語西語參雜,讓她堅信multi-language,還有多元文化是非常平常的事情,而人們選擇住在哪裡,都是機緣巧合後的個人選擇。PS:補充一個小插曲,因為女兒來美之前沒在國內上過幼兒園,所以與老師和小朋友玩的那一套語言在她大腦中應該是英文的。帶她回國玩兒是體驗過一節國內的舞蹈課,我只能說,她明顯聽到指令後要大腦process一下還要看其他小朋友的反應呃。。老師都來問她是不是有點聽不懂我說話。。
總結一下,因為這些經歷,本人始終相信拋開先天因素,父母創造的語言環境是孩子發展語言能力的首要影響因素。這個影響力放到單語環境就更明顯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李湘家的王詩齡小朋友。雖然我是學語言的,但我沒那麼博學,只能說說我見到的。
同學夫妻,一個北方人,一個廣東人。兩人國外待過多年夫妻日常用英語。見到我們用普通話。回廣東老家,粵語,客家話。So,他們的兒子可以聽懂英語,漢語,粵語。客家話。在他五周歲時,我們說話他可以聽懂,但是他說話只有他媽媽可以聽懂。上個月,六周歲,神童好嗎!?英語,普通話脫口而出,客家話,粵語可以正常對話。結論是,掌握語言會延遲,但一旦掌握……你懂的。就語音上來講。全國各大方言地區表示不服。特指和所謂的「普通話」差別較大的方言。難道這些地方的孩子會比較遲緩嗎?
我們老師家小侄子,爸媽是蒙族、朝鮮族,在家平時說漢語,回爺爺奶奶家說蒙語,回姥姥姥爺家說韓語,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不說普通話。爸媽有才,出去玩還說英語日語。
看到高票答案第一反應:樣本下全是印歐語系,西班牙語、希臘語、英語甚至一部分高加索語,同時說孩子也能聽懂,但是跨語系呢?
漢、蒙、韓三種語言,分屬漢藏、阿爾泰、琉球(有爭議)三種語系。想看到對於語言差別有所控制後的發展心理學實驗,什麼雜誌能有?例子就是孩子糊塗了,也是不會說話,爸媽帶著看了醫生,不敢給太多刺激。慢慢就緩過來了,妥妥的說著漢語和韓語。
順便一提,對成年後萬能鑰匙關閉表示懷疑。我母親是中國人父親是以色列人,從小母親和我說中文(普通話),父親和我說希伯來語,兩門語言一點共同點都沒有,另外我上的香港國際幼兒園,那裡說的英語…也就是小時候一下接觸了三門語言…所以經常混著用,也確實比其他孩子要更晚才學會說話,據父母說幼兒園老師覺得我有語言障礙,跟父母說過應該送我去特殊的幼兒園(然後父親和她差點吵起來)。不過也就是比別人學會的晚一些罷了,我現在會中文(也會粵語),希伯來語,英語,日語,另外正在自學西班牙語,同時也覺得中文和希伯來語是父母給我最大的禮物,很感激他們。(很多認識的混血孩子只會個英語,父母並不會教會孩子自己的母語)
應該不會有影響,母語為粵語滬語普通話且家裡工人講英語…但是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略奇葩。uncle(英語)摩托車壞咗(粵語)爸爸(普通話)儂修(上海話)
我是蘇州人,老公無錫人,家裡說普通話,爺爺奶奶說無錫話,我爸媽說蘇州話,丫頭幼兒園最好的小夥伴是山東人,丫頭普通話和方言無縫切換,小朋友的潛力大到你無法想像
聽過一個新聞,孩子爸爸陝西人媽媽上海人,媽媽還是海歸。孩子由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共同撫養,爸爸說普通話,媽媽說上海普通話加英語,奶奶爺爺說陝西話,姥姥姥爺上海話。孩子到了4.5歲還說不清楚一句話,乾脆就不說了。帶到醫院檢查沒有任何障礙,但是醫生在問診的時候聽見了家裡所有人的對話,發現孩子就是由於多語言環境造成的語言障礙,最後醫生建議孩子只由父母撫養。過了不到半年,孩子已經可以流利的溝通了。事實證明多語言環境可以造成孩子的語言障礙。
知乎上首答,雖然會被埋沒在各大神的回答里,但還是寫一下自己的例子。本人蒙古族,從小爺爺奶奶就要求我在家裡說蒙語,但上的班是漢語班,現在的情況就是,我是理科生但是英語和語文高考分數都是140左右,用蒙語交流完全沒問題。 我深刻的體會到,從小在多語言環境中真的對一個人語言能力大有提高,在我學習英語的時候,所謂的語感對我就特別明顯,很多時候會感覺就是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對的,對文言文還有古詩文也都超級愛,對蒙語詩歌也有一點小研究,而且我父母是不同部落的,語言也稍有不同,我巨喜歡研究各種語言用不同的方式形容一個食物。本人在高中還自學了韓語,因為喜歡韓國嘻哈歌曲,所以現在唱韓語rap也沒問題。本人在新疆生活,維吾爾語能聽會說一部分,日常交流也能行。 以上,就是本人生活到現在對各種語言的接觸,雖然不算什麼典型的例子,但還是說一說,望題主滿意。
廣東人大部分會三種語言(廣府人例外),一種是潮汕話或者客家話,一個普通話,一個是白話也就是粵語,通常自己家裡會說自己家裡的話,(潮汕人說潮州話,客家人說客家話).讀書的時候講普通話,等讀了大學的時候,很多時候又是在用白話(粵語)交流,但這三種語言不是依次出現的,很多時候就有這樣三種交替的語言環境,不過小的時候如果沒有學好家鄉話,那基本長大了也比較難學會,特別與普通話區別比較大的家鄉話,有很多土話那種,深圳現在很多孩子沒有家長話了,一開口就是普通話,長大點了可能才會學白話,主要還是沒有那種家鄉話語言環境已經失去了,人的學習能力很強大的,小孩子引導的好,可以學習很多類語言,成年人肯努力有語言環境也可以學習很多種語言,個人認為多種語言其實不會對小孩子造成認知混亂,多種語言的時候,就好比,你讓它知道西紅柿叫西紅柿,但是他也可以叫做番茄,爸爸也可以叫做老豆,媽媽也可以叫做媽咪一樣,純粹個人意見,
沒有什麼數據,但自身是在多語言長大的。我是哈薩克族,從出生就學哈薩克語和漢語,,然後大概學前班開始學了英語。後來四年級移民到哈薩克,開始學俄語和深入哈薩克語,由於之前的學校不太好,以至於英語在那所學校是最好,但是對於那段年齡時段是中等水平,後來轉學到另一所學校,現在中英哈俄隨便切換,然後現在上的大學教土耳其語,第二語言是法語,自學日語中,學語言挺快的,因為在學一種語言的過程中能跟別的語言聯繫學的速度挺快的。小時候也沒有多晚開口,大概一歲半的時候開的口。
想了想我學了十一年的英語,我覺得,我寧願緩兩年慢慢說,真的。
長大後我就可以去回答【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說多國語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想想都覺得酷炫。
……
推薦閱讀:
※有哪些字是因某名人而被熟知的生僻字?
※若是絕對地做出選擇,在學習語言過程中,到底是?會聽才會說?,還是?會說才會聽??
※有哪些外語句子十分複雜,翻譯成中文言簡意賅的句子?
※俄羅斯境內有沒有俄語方言?
※有哪些日常用語是南北差異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