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新番《阿松》到底有多黑?

10月《阿松》作為赤冢不二夫老師誕辰80周年紀念作被動畫化,但是我們對原作的認知是少之又少。同時op完整版出來後也讓人咋舌

與此同時題主還在微博看到一些分析,但是感覺都不太懂。求大神分析下。


第二期阿鬆開播第一集,又是重蹈第一期第一集的覆轍,大肆得採用各種捏他(neta)進行惡意的文化嘲諷和敘事方式,其目的也似乎是指著要獲得第一期第一集的地位——下架。

在2年前阿松第一期熱播時,因為在文章中刻意模仿了「熱播動畫的類型敘事」,好事者也一一點出其模仿對象,幾乎將日本流行的動畫類型片全部中槍,而後乖乖的下架,並在此後的劇集中甚少再次觸碰這類題材(第三集觸碰之後,也快速被剪)。

而今年播出這一集,則並未向作為【作品】的類型片開槍,而是向作為【商品】的類型片開火,描述了一個「假如阿松知道自己的作品大火併且以此牟利」的故事。在這一集里,阿松六人眾自己不僅把「沉迷於作品大賣不可自拔」的面目展現的淋漓盡致,而且藉助父母和豆豆子的口吻毫不留情的諷刺了作為周邊和綜藝節目的偽飾性。

當然,不管是這一集還是第一期的第一集,都秉承了從黑白畫面開始的昭和年代的敘事視角,到六人按照此種可能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最後被一群看破偽飾的觀眾圍攻失敗,以及六子最後攤躺在家中宅懶度日結束。

如果這是出現在某種嚴肅的學術討論中,其觀者往往會自省其是否處於這種「被娛樂化」的時代而不自知的「覺醒」,但作為《阿松》的擁躉來說,儘管作品體現了異常明顯的諷刺性,他們(也包括我)並不以為意,反而十分樂於承認其「被娛樂化」的地位。

這個故事的藍本非常接近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在《堂吉訶德》第二卷里,作者就藉助桑丘和堂吉訶德的話語表達了「原本市面上流行的第二卷是盜版,我們才是正版」的故事。

當然,這是一種典型的「後設性」敘事手段,作為後設敘事,本來就是要通過超越故事敘事次元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來凸顯出故事中虛構的錯覺。

在郭文放的文章《銀魂,後時代的後設節目》一文中提到,這是一種電視節目化的敘事可能。在他的文章中,講述了影像作品往往有三種狀態,前兩種是作為作品和商品的狀態,第三種則是作為電視節目的狀態——「攝像頭可以進入到任何地方的一種便利性」「一個接一個地播出影像的流動性」以及「大量的人同時接觸和觀看節目的共時性」。進入網路時代之後,這種電視節目還具備了另外一種更強烈的特質「現場性高度發展」,以至於會隨時打破故事內的敘事封閉。

實際上,不管是那一季,作為第一集播出的《阿松》,都在向觀眾傳遞這樣一種強烈的後設性,而且不是「熟稔沉溺」,是「辛辣諷刺」的後設性。

這倒是讓人想起也是在2015年,被稱為中國網路自製劇元年的時候(恰好也是第一季阿鬆開播的時間),有數不清的中國網路自製劇沉溺於這種後設方式完成敘事,其中也有不少成為精品,譬如《十萬個冷笑話》《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等,按照叫獸易小星的說法,《萬萬沒想到》是「抄」的其他「網路自製劇」,像是《日和》《Bref》等。在2017年的《十萬個冷笑話2》大電影里,則又是熟稔得使用了這種風格,引發觀眾一陣陣歡笑。譬如一開場出現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當然與原版「樣貌」中有明顯的區別),以及慢羊羊對觀眾說的「現在退票已經來不及了」,和美羊羊的「為什麼是一個榴槤啊!」的吐槽。而在這部大電影中所唱的《阿里巴巴》選曲,其實原版是來自同名樂隊Dschinghis Khan的歌曲,頗有「神曲」的風格,《十冷2》里的並沒有講到「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和成吉思汗也沒有任何關聯,他們擁有的,僅僅是東浩紀所說的「資料庫」式的關聯。

就像《阿松2》第一集後半截里展現的「好好努力」的方式作出「好動畫」的嘲諷,長兄阿松一如既往承擔了「一個正常故事的最好可能」的角色設定,其五個弟弟就開始不斷放飛自我,機械形態、魂穿、復古形態、3D特效、真人布偶一個個不斷上場,而這六者的關聯,不再遵循第一季中「只要熱門就好」的特質,而是在或隱或現的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自己?是如同阿松一樣違背自己的人設去做一個正常的「泯然眾人」嗎?是向空松那樣放棄肉身使用機械嗎?是如同輕鬆那樣靈魂穿越嗎?是如同一松那樣藉助復古形象嗎?還是像十四松那樣藉助3D特效嗎?又或者是像椴松那樣直接由真人出演嗎?

大冢英志在《物語消費論:「仙魔大戰」的神話學》中把這種只有符號價值,沒有敘事價值的方式稱之為物語操作機制:

1、沒有既成的故事文本;2、一片貼紙(商品)一個角色,並附上簡短的角色信息;3、數片貼紙信息串聯起來,形成角色間的小故事;4、所有小故事積攢起來,形成如神話史詩的大敘事;5、消費者為了獲得大敘事,購買巧克力。如此,消費對象不僅是碎片化的使用價值(巧克力)與符號價值(單片貼紙畫片),更是這些符號商品組合而來的故事背後的秩序或者「世界觀」。(原文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25436)

這倒是讓人想起最近異常火爆的《王者榮耀》遊戲,其核心戰鬥模式「亂斗」,遵循的不就是這種物語消費嗎?受眾們沉溺其中,不會追究其敘事的完整性(甚至連王者官方都沒想過要把這些中國歷史人物在王者峽谷里完成一個完整封閉的敘事,而是「各講各的」),而只需要各自符號放置在同一強制空間里戰鬥即可。

然後,出皮膚,出周邊,出各種「共享同一個符號」的複製商品,只要擁有這個IP,冠上一松的名號,十萬日元也要買買買。

B站觀看,有更強烈的後設感:http://bangumi.bilibili.com/anime/6421/play#114928


原作也是在二戰結束後創作,映射了當時的一些現實。動畫也在如實反映當前日本的社會問題。

原作中的作者都寫好每一個角色的死法了,所以也有人說這是阿松的死後世界...

第九話,十四松交到女朋友其餘五棵松大驚。長男阿松不甘示弱晚上去音像製品租借連鎖店找自己的"女朋友"們,停在一個貨櫃面前愣了一會,回到家裡對十四松欲言又止。

次日,十四松向剛剛認識的女孩告白被拒。很可能這個女孩被騙去拍色情影片了,。在日本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女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星探忽悠,很多女孩都以為自己簽下的合同是拍攝正常影片,她們忽略了"同意拍攝所有類型"的陷阱,再弄出高額違約金唬住想要全身而退的女孩。

日本色情業又或多或少有黑道的影響,那得是什麼樣的苦難...類似日本種種面相大家可以去參考蔣豐的新浪微博,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記者很靠譜、立體。

最後女孩和十四松告別時,車站上面標識的意思是"沒有盡頭",意思應該不會差太遠。


看完24集感覺一切都和歌詞契合,突然什麼都懂了


占坑

之前也是低估了這個番和歌詞了


鴻鵠安知蟲豸之志


推薦閱讀:

遊戲王系列動畫中,哪一版最好看?請附帶理由。
日本動漫有哪些人物是學霸或學神?
日本三神器據說流落中國,能否以此為背景,編寫類似神剃和怪怪守護神這樣的漫畫?
如何評價日本動畫《校園迷糊大王》?
不會日語,但是只喜歡聽日語歌正常嗎?

TAG:日本動漫 | 動漫 | 動漫評析 | 阿鬆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