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舟山發展這麼慢?

舟山是我的家鄉。以前沒有感覺,但是上大學以後去了更多的地方,覺得舟山真的太小了。成為新區也有四年多了吧,為什麼我感覺舟山沒有什麼發展呢…


主要原因還是長期以來舟山是作為軍港而不是城市存在的。古代就不說了,現代更是如此。留學時查到了英國人初次登陸舟山後寫的書,對於英國殖民體系可以一窺其貌。從舟山的水文,地理,動植物,氣溫,常見病,食物獲取,當地語言,文化,主要大家族,都有詳細地描述。然後重複說得就是優良深水港,靠近長江,貼近中國經濟腹地,完美的戰略咽喉和軍事基地之類。總而言之,就是軍港,經濟明顯被壓制了。

貼些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段歷史。雖然是被殖民,當然藏著掖著也不是什麼好的方法,大大方方坦然面對就是。

另帶一句,用英文搜zhoushan是找不到什麼結果的。要查找英文方面的文獻要搜Chusan(英國人根據舟山方言說的舟山),以及Sink-A-Moon(舟山方言的沈家門)

為了慶祝帝國終於從清國手裡搶下了遠東完美良港,英國人還進行了各種慶祝(主要是描繪景色發往英國各地以及隨便拿個東西就以舟山命名)

舟山郵輪

舟山瓷

Chusan Palm

其實還有,郵票什麼的


貴市人均GDP15000美元左右,幾乎是全國水平的兩倍,增速也是全省數一數二的水平,這還叫發展慢……

然後還真有那麼多人居安思危,認認真真談論為什麼發展慢……


恕我直言……目前最高票的回答其實是不準確的。

我國衡量地區經濟發展的指標確實是GDP沒錯,但是只拿GDP增速和人均GDP來說事就顯得很小白了。

我這裡放一張各省市2016年GDP增速排名吧: https://finance.sina.cn/2017-02-07/detail-ifyaexzn9201500.d.html 從這張表裡可以看出,GDP增速前三位的分別是重慶,貴州和西藏。不是我地域黑,但是如果按照該高票答主的邏輯,就意味著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各發達省市在這一年的發展都不如西藏了,我想大多數人恐怕是不會認同這個結論的。

同樣,光看人均GDP來說明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也是不嚴謹的。舉個例子,2016年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的人均GDP達到了43443美元(數據來源:北侖區數據統計局http://tjj.bl.gov.cn/tjsj_2-1/tjsj_33-1/tjsj_3-1/842170.shtml)。光看這個數據是很恐怖的,因為目前浙江省人均GDP才1.2萬美元,北京上海的人均GDP也不過1.7萬美元,北侖區這個數據可以和香港媲美了。可事實上,北侖區的經濟發展程度是遠遠不如香港的。

舟山近幾年的GDP增速和人均GDP數據確實很好看,增速領跑全省,人均GDP僅次於杭州和寧波。但是,作為一個在杭州,寧波和舟山都生活過的人,我可以很客觀的說,舟山和寧波、杭州的差距還真不小。無論是商業資源豐富度,還是薪資待遇水平,亦或是當地知名企業的規模和數量,都是經常被吐槽的,對外的交通就更不用說了。另外,自從08年金融危機後,作為舟山支柱產業的造船業一蹶不振,船廠倒閉了一大片,至今仍未回暖。

所以,舟山成為了浙江省內唯一一個連續多年人口凈流出的地級市……

(詳見http://m.zjol.com.cn/mzjol/details.html?newsid=020609861)

這種以腳投票的結果,代表了那些選擇離開的人對這座城市的失望,恐怕比漂亮的GDP數據更能反映經濟發展程度。畢竟,一座人口不斷凈流出的城市,恐怕是沒有未來可言的。

所以為什麼舟山會這樣呢?原因有以下這麼幾個:

其一,地理位置閉塞,舟山與外界的連接方式主要有兩個:從鎮海走是跨海大橋,從北侖走是白峰渡輪碼頭,後者太慢,而前者,貴,而且也不怎麼快。更嚴重的問題是,一旦遇到大霧、颱風等天氣,舟山就和外界切斷了聯繫,真的成為了海外孤島。等五年之後甬舟鐵路的通車說不定能改善這個問題,但同時也不能保證會不會使舟山的人口加速流出。

其二,當地知名企業少,待遇低。這點我也深有感觸。我是今年畢業的本科生,前兩年在杭州上課,自2015年起隨學院搬到舟山。雖然以後依舊在本專業讀研,但是也去感受過校招的氛圍。一圈逛下來統計了一下待遇水平……嗯,大概平均年薪5~6w吧。同班同學都是一臉「彷彿你在逗我笑可惜我實在笑不出來」的表情……(2016年學校統計的本科生平均薪資水平都有9w+了……)最後的結果是,我們班和我認識的其他專業的所有直接就業的人里,只有一個選擇留在舟山工作……哦對了,她本來就是舟山本地人……

其三,舟山具有小城市的通病。前幾年有人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說是更早的時候喊著「逃離北上廣」的人,大概會在回到家鄉待上一陣子後,又選擇了回到北上廣,究其原因,小城市選拔「人才」的方式往往更注重人脈和關係,相比之下有能力的年輕人得不到發展的空間,或是實現不了自身的價值,往往會成為「劣幣驅逐良幣」理論中選擇離開的良幣。在和舟山當地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提到舟山當地的優秀男青年往往都不會留在本地,好的崗位都需要有「關係」人才能上。甚至,我記得有次還遇到過滴滴司機向我吐槽他女兒在當地一直找不到優秀的對象……(笑)

emmmm……

本來還想順便解釋一下為什麼人均GDP和GDP增速經常不能客觀反映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的……然而手機打字實在太累……以後有空了再補上吧……


人口=&>人才=&>創新

交通=&>商機=&>人才

1. 人口太少

我記得讀小學時候課本寫的是100w,現在20年過去了還是100w。100w人口能形成什麼氣候?大的企業大的學校什麼都進不來,因為沒有消費規模沒有教育規模。

2. 沒有名企名校

舟山本地稍微優秀點的人才留不住,不說全部,起碼80%都外流到上海寧波杭州等。舟中,普中,南海每年那麼多優秀的學生能有幾個回舟山的?為啥?因為他們壓根看不上舟山本地企業,不管是工資水平還是做事風格辦事效率完全不習慣。

3. 留不住本地人才

整個城市失去朝氣,你去街上走走看看,有幾個像模像樣年輕人?能見到的基本就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子了。因為沒有人才,所以舟山這麼多年來出現了幾個創新性質且有成績的公司?不能怪他們,因為目標群體(年輕人)實在太少,根本無法激發這方面的想像力。

4. 失去朝氣的城市

比如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科技行業很火熱,但是舟山能沾點光么?很難。uber滴滴打車?人太少司機不願意。o2o口碑美團餓了么?人口太少,也就美團且已經變質成壟斷。電商?還是人太少,大媽們不會用支付寶微信啊,還是去菜場買菜方便。。。大量藍海市場,創新的商業模式在舟山都無法落地,水土不服。

5. 無法跟新型產業靠攏

那就是自己的優勢慢慢被新型產業稀釋。舟山的特點是什麼?水產,旅遊,物流。那麼我們的ZF有沒有考慮這個跟新型產業結合?沒有,至少我沒看到。為啥?因為LD們不懂啊,沒有幫他們思考這些未來的問題啊(聰明人都去北上廣了)。所以我可以說,隨著時間的發展,未來幾年舟山會跟中國其他沿海中小城市差距越來越遠。。。

補充下交通:

跨海大橋費用為什麼還是那麼高?高鐵為什麼遲遲沒有建成?多少人因為交通不便利而沒有來舟山發展的,多少人因為交通費用太高而沒有選擇周末來舟山遊玩?給城市帶來多少損失?ZF真的要統計下了。一個城市發展的高度速度,跟她的交通息息相關,一條跨海大橋真的夠么?還要在朋友圈天天讓人轉發自己家的大橋多麼多麼偉大么?

2016.7.1補充:

聽到一個朋友這麼說的:在舟山辦事能有幾個人講普通話?再去看看北上廣深杭甬,哪個城市出門不是講普通話的?這個意味著一個城市的包容心有多大。沒有包容心的城市,怎麼接納遠道而來的人才?讓外來人才有歸屬感?區區本地這麼點人口,能做多大的事兒呢?


謝邀。

前段時間作完城規課的一個調研報告選題選的是舟山,從上古傳說葛仙翁到明清幾次廢縣徙民的折騰再到最新版的總規,收集了一波套話、數據、圖表、圖紙,想想這些硬梆梆的東西直接甩上來沒有什麼意思的。讓我們說些軟的。

要發展一個城市的時候,按近年來的套路。地先得騰出來,產值上不上的去再議,城市新面貌總是先要拿出來的。定海老城太小,接近飽和,全玻璃幕牆大廈快速幹道大景觀帶類似這種的逼格拿不出來怎麼當新區的政治中心啊,隔壁臨城好。可是那裡的土地也不是平白空著的啊,人們在上面生活著。那麼就征。一征土地就來錢,一波人真的是平白無故地就發起財來。

那一部分原本生活在城郊,從事農業手工業或是經營一些小店鋪的,早年辛苦地討生活的人,突然有了房子和存款,你說他們還會工作嗎。那麼,不工作時間怎麼打發呢,可以聚在棋牌室里小賭怡情,可以在海鮮樓里圍坐一圈發發大興,可以去銀泰太平洋之類的地方買一些不知道比其他城市晚了幾個季度的新品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富人…有了錢你可以干不少事情,這些事情讓舟山變得很消費化,變成一個很貴的城市。

發了小財的人盡情狂歡,沒分到羹的人冷眼旁觀。早年定海城更小,就東西南北中五條大街圍起來那一小部分,早年戶口農轉非還是很好的事情,會念書的有能力的都向定海城裡涌,謀一份穩定工作,在這個小而便利的地方謀一個更好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你得知你出來的那個地方只要一個農業戶口就能獲得和你一輩子工作所得報酬相等或是還要多得多的財富,你會有什麼感覺。後悔嗎還是嫉妒。運氣中東西一直是存在的,不是孩子了也不會去計較公平,但是你沒有辦法避免你心底里的失落。而更重要的是一部分人突如其來毫無道理的幸運,已經沖淡了其他人為了謀求自己更好生活而努力工作的熱情。

然而事情峰迴路轉,路燈牌上滾動「打好三改一拆攻堅戰,加速舊城改造」,新城拆完舊城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今年20歲,前17年住定海城東,舊城改造轟轟烈烈的來。自己家的房子,祖父母的房子,上過的幼兒園,陪媽媽逛過的菜場,和發小常去完的公園,從前常去的吃食店…都被推平,會有土地利用率更高的高層代替它們,相應的我們得到一筆不小的財富。還有我的初中和高中均以吸引人口人或是整合文化教育區域之類的目的搬遷到了新城。隨著空間消失的還有我們的鄰里、常去店鋪的老闆娘和一些類似的在特定空間里讓我們感到歸屬感,但一旦消失於人海就很難找回的人。回憶是依附在一定的物質或是空間上的,當這個空間不復存在的時候依附其上的記憶也會逐漸淡去,而人的情感恰恰是依附在記憶之上的。當他給了年輕人一個沒有記憶的個人情感稀薄的城市和足夠在另一個更優的城市或者是國家生活的財富的時候,他們會願意留下來嗎。

想起一件小事,去年放寒假的時候回舟山,走到單元門口看到隔壁老伯在單元門口兜兜轉轉,原來是喝了一點小酒加上天色變暗,分不清哪一個是自己家了。「哎造阿里封是阿里封色了四清索,以則同桑了貼色屋裡揍樣咯。」(原來哪一戶是哪一戶都很清楚,現在房子都長得一模一樣。)每次想到這事就覺得難過,當他們蹭掉鞋跟上的泥土,突然踏上實木的地板,你覺得他們是走大運了可誰又知道他們自己心裡怎麼想的。

說到這裡你肯覺得我是一個反城市化發展的講情不講理的人,但發展城市改建城市是必須的,舟山的最新版總體規劃是中規院做的,把裡面的話摘出來水平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但城市是人的,是人的工作態度人的思想情感人的樣子決定著城市的樣子。

最後在插播一段沒什麼關係的。答主女上海土建類在讀,前幾天在朋友圈放了幾張做混凝土模型的照片,就有熱心的七大姑八大姨發給我叫我趁著大學趕快考教師資格證和準備公務員之類的…說這個,其實想說現在舟山挺多家長心裡的價值取向還是這樣的,老師公務員事業編製五險一金早點嫁了你看隔壁誰誰誰家孩子都打醬油了早點回家蒸一盤魚炒幾個菜一天一天又一天。這是這個城市評判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他們會唏噓一下別人的優秀然後依然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過最安定的生活,於是他們的城市也就這樣安定的運轉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個突然的政策一個完備的規劃是打破不了它的。


舟山的悲劇就是缺乏吸引人才的能力,關鍵在於行政區劃小,全部屬於海島,中心城區能力受到周邊大城市的覆蓋。

歷史上舟山屬於寧波府,舟山和寧波的聯繫是方方面面的,從語言和文化上就可見一斑。舟山籍(定海籍)的商界巨賈實際上被歸為寧波幫,香港特首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就是如此。

建國後舟山從寧波分離出來,但還得靠寧波支援。在沒有跨海大橋的時候,去舟山一定要從寧波坐渡輪。舟山的嵊泗縣則和上海有著淵源,畢竟嵊泗曾隸屬江蘇省。上海為了打造深水港,從舟山租借了大小洋山,修了一個東海大橋,甚至想到把嵊泗佔為己有。這些年上海對舟山的影響是巨大的,舟山也希望從上海汲取更大的力量。

舟山夾在寧波和上海之間,一面是和過去的大哥分庭抗禮,一面是傾慕上海,卻吸引不了上海和寧波的人才。而舟山的人纔則用腳投票,去了這兩個城市。實話說,舟山若是和寧波合併,兩市發揮的力量不是今天可以同日而語的。只可惜,舟山的命運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更多程度上是省里用來和寧波抗衡的工具。


面臨和日本一樣的問題,人口負增長,而且是加速,年輕勞動力外出就業為多,本島除了漁業和旅遊業就剩下公務員事業單位了,由於海島本身交通並不便利與大陸經濟體存在天然割離,想搞it或其他現代服務業也沒有寧波來得有地理和配套的吸引力,另外由於是海島運輸成本略高,所以物價並不便宜,這就是惡性循環了


問題很多,但最嚴重的問題是留不住人才(尤其是本地戶籍的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為什麼留不住?

1.產業單一,成立新區前,以海洋捕撈及水產品加工相關產業為主,導致其他產業想發展的本土人才去了周邊城市,寧波,上海,杭州等地,人才越走該產業越不行,惡性循環,導致舟山除了支柱產業以外其他產業並不具太多競爭力;成立新區後,發布的政策也看出政府也是想產業轉型,將以港口,航運,旅遊,文化等方向發展,但比如文化、旅遊產業,因為之前的產業發展基礎來看,其實相比周邊城市,發展不算太好,人才也往寧滬杭流失了這麼多年,要他們放棄在其他城市的積累,來舟山發展,好,那要看平台、待遇、環境等各方面,但好平台招聘的人才門檻高,比如高層次人才招聘條件(字太多自行百度),待遇,同等待遇下其他城市也找得到,還不用跨海大橋來舟山,生活環境是好,但交流環境不及寧滬杭方便,通俗點講,假如換工作,本土的選擇並不比寧滬杭北上廣多。

2.當地人的發展觀比較單一

這其實不是舟山人的問題,是多年的積累早就這樣的就業觀。

以前,事業單位,公務員,銀行正式職工,國企A類員工,確實在舟山是比較好的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等等,導致當地人直到現在也認為在舟山最好能做這些工作,希望自己小孩做這些工作,無可厚非,很多城市都這樣。但這些名額有限,大多數考不上的又不是支柱產業的專業人才,去了哪裡?寧滬杭。

3.舟山人才政策挺好的呀,為什麼人才難引進?

人才公寓有,工資也高,10-15萬。

因為好待遇針對的是緊缺人才,門檻高。然而緊缺人才在北上廣滬寧杭也能找到高待遇的工作,舟山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偏了點,不利於交流。就看有沒有願意在舟山這個城市長期發展的意願了

4.本地戶籍的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為什麼不回舟山來發展?

我不知道本地有關部門有沒有做過這樣的統計,本地出生小學初中高中本地就讀,大學本科考到外地的這批優秀年輕人,去了哪裡工作發展,多少人回家工作,回家來的這批人在什麼類型的單位。

我作為其中一員告訴你,在外地工作的絕對佔大多數,回家工作的,主要也就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銀行類型單位。

5.工資水平低,這條不解釋,就是比較低。

6.在外地工作的舟山娃不愛回家嗎?不是的,是回不來,難回來。

我是舟山土生土長的91後,直到大學去了浙江財經大學念書,杭州稍微熟一點,從事藝術文化相關產業。

別的行業我就不說了沒有發言權,藝術文化產業,就我了解,在杭舟山人能力其實都蠻好的,來杭念書那會認識的相關專業的舟山人能力都很好,如果排行,浙江省內前三絕對在。

這批本土培養的優秀年輕人為什麼不回家發展?舟山產業單一,藝術文化產業不敵杭州寧波,好一點大一點的企業又沒有,事業單位公務員國企考不上,臨時工又不幹,當然去周邊城市發展了,而且在一個城市打拚越久,離開的成本越高,比如人脈,房子,車子等。

更嚴重地是,伴隨本土人才外流的是本土家庭資產外流,比如家裡孩子在杭州讀書,舟山回不來,杭州工作了,大多數舟山父母都會給孩子在當地買房買車,回來的成本就更高了。

重點大學、留學的舟山孩子,我相信他們家裡會讓他們留外面發展。普通本科綜合素質好的,他們自己選擇在外面,更早工作的舟山孩子早就在外打拚好幾年了,說回來更不容易。

如果這批80、90、00後舟山年輕人大多數選擇回舟山,很多發展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

連這批對舟山有感情的青年都不回來,外地青年不是更要斟酌三思觀望了嗎,對吧。

最應該爭取的應該是這一批讀書外出的舟山孩子。

發展不是造一棟棟高大上的樓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人才要回來,人才要回來,人才要回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才不來,造幾個臨城CBD也沒用。


為什麼福建相比於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省份發展的較慢,樓主好好想想。


因為那是軍事要地


個人感覺舟山市還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也認識到不足了,樓上都在說人才引進這塊兒,舟山引進浙大在舟山設立校區,舟山市投入了20多億,舟山副市長在搬遷儀式上誠懇的說舟山市政府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拿出了一年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投入到浙大舟山校區(海洋學院),浙大方面也報以回復,規划了16億的投入,安排一名校黨委副書記坐鎮,單單浙大舟山校區搬遷不到一年,吸引的高層次人才估計抵得上舟山過去20年之和了,不乏MIT、UCB、哈佛、東大等校的教授、助理教授,除了院士、國家千人、傑青之類的領頭人,重要的是招了一大批海外名校的博士、博士後,這批人的引進成本不高,正值科研上升期,成效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集中爆發,形成集群效應。同時浙大的引進給當地也帶來了很多的附帶資源,最近兩周內先後12名院士蒞臨浙大舟山校區、作報告講座,包括工程院副院長、科學院前院長等,很多的晚會、活動、體育場、游泳館會發現舟山本地人比浙大學生還多。

可以看看最近浙大人事處公布的一批錄用人員:舟山校區(海洋學院)佔了近一半,舟山校區的外籍教師比例是浙大所有學院中最高的,教師中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達60%,也是全校最高的。


先天不足 看看你身邊舟山的同學 讀書好的是不是都去上海 寧波 杭州了?


說說自己的感受,我不是舟山人,老婆是舟山人。

每次陪她回舟山,總感覺這座城市適合老人養老,而不太適合年輕人發展,因為生活節奏太慢太安逸了。本地年輕人心思活絡或者有能力的都去了寧滬杭,剩下的年輕人除工作外就處於一種安於現狀且比較空虛的狀態,對周遭環境有種麻木漠然的態度,和他們交流起來發現完全沒什麼共同語言。

長三角城市只要自己不折騰,經濟都不會差,因此這種安逸舒適的生活節奏加上良好的空氣質量(地理原因)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而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一長就會慢慢消磨意志,所以整個城市有種活力不足的感覺,因此題主可能會覺得沒有什麼發展。


本人在舟山上大學2年,就自己在舟山的體驗表達一些較淺薄的關於舟山的感受。

1.老年人口較多,生活節奏慢。

每次坐上33路還是其他路的公交車,總有很多的老人上下車,司機會貼心的在各站停留時間長一些,方便老人上下車。坐在前面看見老人家上車,會立刻讓座,很多人選擇坐到後排也方便老人家直接坐前面。

之前是學校某志願者組織的一員,因想組織一次活動,帶福利院的小朋友來參觀我們學校,而參與調查過福利院等信息,發現舟山幾乎所有的福利院都是老人家為主的養老院。

生活節奏真的不快,可以說,舟山是氣候適宜的養老城市。

2.國家政策優惠多,關注舟山發展,但人口無法跟上政策,人才難留住。

前年大二開學的時候爸爸媽媽送我去舟山,一起在舟山玩兩天。晚上坐人力三輪車回酒店,三輪車師傅講到定海老城區房子普遍都不高,新城區人口很少的現象,認為舟山大部分的人還是集中於定海老城區,新城區基礎設施仍不完善,人口無法合理引流到新城區。那時候正趕上習大大等中央領導來舟山,強調了政策和發展速度不成有效正比,希望在這幾年能更好的發展。

可以說,新城區,高樓林立,功能性分區較明確,去過醫院、政府辦公區域、劇場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等文娛區域、居民住宅區域、商業區域等,給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空,房子很大,建築很美,但是人很少。去新城區想看電影,周末大白天的,臨近中午,購物廣場稀稀拉拉分布著很少的人,進去裡面人還多點,就不太想看電影了,後來晚上和同學一起玩,人流量有所增加,但是總體數量仍不大。

就城市的規模和人口數量相比,這是不太正常的現象。

我們的一個舟山的老師說,他20年前聽到國家要大力扶持發展舟山,他一想,這既是建設美好家鄉的機會,也是發掘自己價值的契機,毅然從國外回來發展。發現20年後,舟山雖然有發展,但是給他的感覺依舊沒怎麼變。可以感覺到他語氣中的一些無奈和一些些恨鐵不成鋼,以及一些惆悵。

人才政策優厚,但是舟山連接外面的交通還是不那麼便利,雖然有大巴,也有機場,航線少,機票價格高,但是地理位置使舟山較偏,加之物價水平較高,房價水平也不低。對於寧波上海杭州等城市來說,加以工作選擇及發展機會來說,舟山吸引力有限。

3.大學校區少,加上最近2年落成的浙江大學舟山校區,老牌的浙江海洋大學老校區和新校區,海運學院,就沒有了。大學生人才的培養從數量還是教育環境來說,都有待提高。需要引進更多的大學,鞏固提高原有的大學教育質量,培養並吸引更多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等人才。

手打到這裡,有些困了,現在已經晚上12點23了,以後有想到的會補上,如有什麼不妥的,歡迎指正。向著今天說,晚安啦


我在舟山讀了一年半的書。我只說一點

交通不便!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對我而言這是導致物價很高,人素質不高的基本原因)

沒有高鐵(這隻能說是技術跟不上,資金不足)跨海大橋的建立已經很大方面增強了舟山的發展,以前是要靠船來運物資的,可想而知 物價多高!

孫中山先生當初打算大力發展鐵路交通是很有道理的,打算增強舟山發展 無論是旅遊業 工業必須的一步棋就是發展交通!


我媽說,當初英國人向中國要土地,要的是舟山,但是慈禧老太太說舟山位置太好了,離京里太近,不行,結果把香港給了英國人。你們想想,如果當年給的是舟山,那現在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有能力的都去外地了,留在舟山的很大一部分貪圖安逸,沒有上進心,拿著3-4千的工資開著家裡買的車就這麼過了。現在過的安逸,那是吃爹媽的老本,不知下一代還能怎樣?


個人以為是舟山人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眼界狹隘導致的自大心態。以下我舉3個例子,各位感受一下:

1、丈母娘第一次來看我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旁邊一個鎮買的房子,說買虧了,這地方和沈家門沒得比,最多也就是平陽浦水平。我不知道現在平陽浦房價多少,但是現在我所在小區均價5.5萬;

2、在舟山丈母娘家遇到她的好朋友,問我們為什麼這麼傻,不回來當公務員,在大城市給人家打工?我回答道,主要也是為下一代考慮,有更好的發展平台。她答道:下一代的話,上海怎麼和舟山比,舟山可是奔著香港新加坡去的......

3、在老家公交車上,碰到同村的問我現在幹什麼?我說公司上班,當工程師。他答道,那也是給人打工羅,某某雖然當初讀書沒你好,可是他現在都當官了(檢察院公務員),你居然還是給人打工.......一副惋惜狀,似乎在說你書白白讀了.....


不慢,較快。人口基數就這點,地理位置又這麼提神,要人才沒人才,拉關係又拉不過他人,躲避上海橫衝直撞,防著寧波滲透壓制,還得上貢品給杭州,有現在這樣不錯了,


客觀因素上,舟山長期是軍事重地,限制發展,導致舟山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時間比周邊城市靠後。這就導致舟山之於上海寧波,就像河北之於北京一樣,從資源到人才天然地被周邊吸收。

第二,我猜測哈,本身舟山處于海島,而大陸對於海島的開發經驗,就呵呵了。香港是英國人開發的,舟山歷史上有很多傳教士和外國的記錄,但是咱們國內本土的海島發展經驗,我的結論是僅限于軍事方面。再加上舟山處於浙江(老將的家鄉),浙江整個國家投資都沒法和江蘇比較。所以這種沒經驗+不重視(特意忽視)導致了舟山即使發展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第三,當前的舟山發展的地方應該在海水淡化,港口,運輸等等吧~其他的金融,重工業什麼對於舟山來說不太現實~海水淡化技術類的發展方向,呃,實在是不熱鬧,港口和運輸現在雖然炒得熱,但實在是屬於一個年年下跌的行業。其他的,重工業,你得問問民眾願不願意吧,金融那就更沒這個條件了。

總體而言,作為一個舟山人還是比較喜歡這種慢慢發展的狀態的,誰說城市發展一定要鬧得眾人皆知?想來就來,不想來就別來,舟山純粹一些也挺好的。

2016年5月9日補充。


推薦閱讀:

你見過哪些奇葩的航空器?
我國的數控技術到底有多菜? ?
如何評價「國家現代化,必須工業化,工業化必須剝削農民」這種論述?
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

TAG:工業 | 發展 | 浙江 | 旅遊業 | 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