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和「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這兩句話是否有衝突?
兩句話皆為孔子原話。
頭一句話出自《論語》,大意是:「.君子遺憾的是死了名字不被後人稱頌.」而後一句話出自《中庸》,大意是:「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兩句話之間有衝突嗎?還是說,後一句是前一句的前提:除了遵循中庸之道外而被人遺忘了,是很遺憾的?
不矛盾。
三種辯護方式:
(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之稱,音「趁」,去聲,而非「撐」。在這種解釋下,君子擔憂的是名實不符,而不是求名。 此種解釋的代表是陽明《傳習錄》:(2)「稱」音「撐」,但君子擔憂的不是名聲不被流傳,而是擔憂自己沒有可以被流傳的善德。因此,這裡,君子關注的仍然是善而不是名。 此種解釋代表是朱熹《論語集注》:「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
(3)「稱」音「撐」,並且孔子在這裡擔憂的也確實是自己的名聲不能被流傳,但是他之所以擔憂這個,是因為他害怕自己的「道」不能行於世。因此,關注點其實在「道」而不在「名」,和第二句索要表達的內容剛好相符。 此種解釋參見司馬遷《孔子世家》:范氏曰:「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
大體似乎不出這三種,當然也有其他解釋,不過貌似都是細節上的差別,可以歸併進去。
《論語集釋》還提到了康有為在《論語注》裡面的解釋,極好,但不能解決這裡的矛盾。謝邀。首先還是那句話,夫子偉大,但也不要將夫子神話。夫子述而不作,都是弟子甚至是再傳弟子記錄他數十年的言行,不系統很正常,甚至論語上的子曰也就未必是夫子就這麼說,而是弟子記其大意回來後靠記憶整理的。所以細節部分沒必要深究,還是以體悟夫子的仁心善念為根本。當然,夫子的仁道就隱藏在他的點滴言行之中,在體會的過程中確實還要琢磨琢磨的,但我總覺得應該是通過廣泛的中西對比閱讀,來看夫子的一言一行,來解釋夫子在什麼情況下、為什麼會如此?樓主所問的問題,其實就是需不需要重名的問題,其實人和人不同,都是跟著夫子學儒學,顏回和曾子就大不相同。有的人悟性低一些,那就要給他形式,自覺性差一點,就要給他外在的約束,儒家選的就是名聲。有的人悟性高,直悟根本,自覺性也好,外在的束縛就沒必要了。這也是後世儒分為八,理學、心學分野的原因,歸根結底是人個體的不同,那麼各自的法門就不一樣,夫子的因材施教也是這個原因,記錄者沒有這個體悟,也沒說上下文的情境,後世又跳不出這個圈子
因人施教耳。
我直覺怎麼感覺「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的「稱」不是讀作「撐」,而是讀作「趁」,夫子的意思是名聲和自己的德行不相匹配,這是君子比較害怕的事情。
你解釋錯了第一句,所以就矛盾了,「名不稱」,是說「名不匹配」,也就是說你的實際情況跟別人對你的讚譽不匹配,這才是一個君子要憂慮的事情,這是在強調誠意正心,實事求是,言行合一,不慕虛名的意思,這是孔子一再強調的做人做事的態度。
沒有衝突。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天下有道,就是「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如果天下趨於有道,志向成為君子的人就應該擔憂自身德行不足而無法取得聲名地位。
天下無道,就是「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這就是遁卦說的「遁世而無悶」,是因為保持高尚的節操和品德,不同流合污。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疾無善可稱也。若夫巧言麗辭非所謂可稱名耳。
君子為己,非為人也。此章之上,尚有「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一語。君子之學,非取悅於人。何以疾無善可稱?明德在心,善名在外。無善名而有明德者,鮮矣。大學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實非三事,實能明明德,必已新民了。可知實復明德,必有善名可稱耳。故曰「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君子所存,非所汲汲」,君子所存者何,猶待深思。「遁世不見知而不悔」者,無悔為己而人不知,勿求聞達而違理也,似「人不知而不慍」。「能執」「弗已」,勇也。
《孟子集注》言「必其道可行於天下,然後行之;不然,則寧沒世不見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殉於人也 」。竊以為二句並非對立,側重不同,情況不同。應識得一「時」字。
一言疾無善名可稱,一言勿求聞達而違理。(君子所存,非所汲汲)
皆言為己之學,「疾」「不悔」。其實皆勸人為己擇理而行。附:「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
船山言:「 論語是聖人徹上徹下語,須於此看得下學、上達同中之別,別中之同。 」就聖賢君子士大夫而言,「名不稱」或為舉世而名不稱。就我等如今而言,或為親友鄉鄰不知。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啊。(← ←文言水平渣,有啥錯記得告訴我~)
………………………………………………………………………………………………………………………………………………
資料: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范氏曰:「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答朱長文書》
。來書所謂欲使後人見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者,疾沒身無善可稱云爾,非謂疾無名也。名者可以厲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汲。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問辨錄》問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何以惟聖者能之曰中庸其至矣乎非聖人不能與此固也若夫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實非賢人以下之所可能易曰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夫遯世而悶者為富貴利達者也不足言也若身遯而名猶彰彼好名者猶能甘之惟夫身既遯人又不見知此乃人之所甚不堪者而能無所怨悔變其所為日有孳孳而無已此正所謂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非聖人其孰能之子不云乎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亦若是而已矣。《朱子語類》
「『素隱行怪』不能擇,『半塗而廢』不能執。『依乎中庸』,能擇也;『不見知而不悔』,能執也。」
問:「『遵道而行,半塗而廢』,何以為『知及之而仁不能守』?」曰:「只為他知處不曾親切,故守得不曾安穩,所以半塗而廢。若大知之人,一下知了,千了萬當。所謂『吾弗能已』者,只是見到了自住不得耳。」又曰:「『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此兩句結上文兩節意。『依乎中庸』,便是吾弗為之意;『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便是『吾弗能已』之意。」《孟子集注》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阿殉以為容,逢迎以為悅,此鄙夫之事、妾婦之道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言大臣之計安社稷,如小人之務悅其君,眷眷於此而不忘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民者,無位之稱。以其全盡天理,乃天之民,故謂之天民。必其道可行於天下,然後行之;不然,則寧沒世不見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殉於人也。張子曰:「必功覆斯民然後出,如伊呂之徒。」]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謂「見龍在田,天下文明」者。此章言人品不同,略有四等。容悅佞臣不足言。安社稷則忠矣,然猶一國之士也。天民則非一國之士矣,然猶有意也。無意無必,惟其所在而物無不化,惟聖者能之。 ]…………………………………………………………………………
補充:個人覺得第二個故事也有助於理解。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執兩端用其中於民。這兩句話,大約就是「極」和「兩端」,君子所執。君子內省不疚,期於無愧於心。外事,則期於無愧於人,無忝爾所生。如此而已。
這個條目是知乎上討論中庸一文最好的一篇,謹附驥尾,贊一個。古有論語,今有知乎;古時二三子,今朝數數人。謝邀
LZ理解應該有歧義。君子疾沒世而名不出焉,疾應為使動詞,君子救疾沒世而不出名。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