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鳥人》,《爆裂鼓手》這類電影?

ps 原諒我把這兩部電影歸為一類,我只是個電影愛好者,不是什麼電影評論家,如有語誤請包容指正。

先說《鳥人》(首先指明我略了解下其背景,並承認是神作)在b站看彈幕時很多人說長鏡頭和鏡頭轉換很棒,我也承認電影一些鏡頭表現很有有趣並且張力,但我覺得近一個小時搖晃的鏡頭令人頭暈並且BGM的鼓聲除了結尾以外並不能給人很好的代入感。

其實是《爆裂鼓手》,在我看來他的成功來源於對老師的憎恨和與自己較勁。最後的solo中眼神閃爍的不是夢想的光芒而是憤怒,那他為什麼能算上勵志電影?

最後!到底人們是知道這部電影是神作後,把電影一切形式都視為是好的,還是人們真的能從這些形式中享受到電影。這種現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普遍?

(主要是我個人主觀看法,希望得到解答)


很巧,我跟題主有一樣的想法。

我也是一個普通的電影愛好者。在2014的最後一天,我的一個很好的影迷朋友曬出了他的年度十佳,但空出了第3第4名。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是留給鳥人和爆裂鼓手的。可見這兩部電影的口碑真的是非常棒。到後來資源出了,很意外我並沒有那麼喜歡這兩部電影。

先說鳥人。看完鳥人我沒有在豆瓣上打分,因為我知道它的好,卻跟題主說的一樣,很難有代入感,換句話說,知道它是神作卻就是不喜歡。

神在哪裡,我相信題主應該也知道不少。一個是長鏡頭,整部電影都只有大概十幾個鏡頭,並且都切的很巧妙,製造出一鏡到底的感覺。鏡頭在狹窄的過道中穿梭,既製造暈眩的感覺也映射了一些困境。其次男主角邁克爾?基頓,曾經的蝙蝠俠,到現在也是默默無名,說是本色出演也不為過。我一直覺得鳥人的主題才是它最出彩的,有人說這是部圈外人看不懂的電影,它諷刺了好萊塢的很多東西,包括明星,影評人等等。以及鳥人的台詞很有意思,還有它的結局也值得深思。具體不多說,知乎豆瓣都有很詳細的解說。總之鳥人確實有很多過人之處,我打算等藍光出了再刷一遍,並且其實我覺得這樣的藝術長鏡頭很適合電影院,只是我們沒有這樣的眼福了。

其次爆裂鼓手,最出彩的無疑是J.K.西蒙斯扮演的導師。說勵志,或許有,比如導師說的一些話其實不無道理,他以這樣的方式逼出學生的極限,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應該是不畏辱罵貶低,並以此激勵自己,化悲憤為力量,讓自己更優秀,這樣看是不是還挺勵志。但是總的來說,這是一種黑暗變態扭曲的師生關係和進步方式。比如中間男主為了上台車禍都不顧,這明顯已經是一種極端了。但是就是有這種變態的關係,電影變得特別,才會出彩。

以及最後一個問題我也常常想。

事實上在中國影迷團體其實可以說是比較小眾的,認識那麼多人有多少人會看鳥人,爆裂鼓手,還說得出鳥人的長鏡頭云云呢。題主所說因為被稱為神作所以說它好,是一定會有這種人的,但是我更願意相信只是影迷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看,既然被稱為神作,就一定有它的優秀之處,所以我會喜歡說:「這電影很好,只是我不喜歡。」

我現在也只是個低段位的影迷,常常會發生,口碑爆棚的電影,我不喜歡。觀感好的電影總是讓人喜歡,但不少觀感並沒有那麼好的電影也是神作,卻很難讓人喜歡。我甚至有時候會想,因為現在我看的電影大都是評價很好的電影,我是不是因為評價好就覺得好,已經分不清電影好壞了呢。我一直覺得我不喜歡所謂「神作」是因為自己逼格還不夠高,當然也不能腆著臉騙別人,說我就是有那麼高的逼格,我就是覺得特別好。電影本就是服務我們的,本不應該去想那麼多,但看的電影多了,就難免開始擔心自己的欣賞水平是不是不對是不是太low。如果真的自己太low,只能看更多電影,修鍊到更高段位。不過另一方面,就算是再高端的影評人也有偏執的喜好,也有不喜歡的神作。

所以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可以去豆瓣上給鳥人打一星,甚至也可以說我覺得鳥人的長鏡頭根本就是炫技,根本不適合這電影。電影也允許有各種言論評價,只要是自己真的這麼覺得,題主的問題,我相信題主心中都有答案。


沒有專業回答、、就說說我對這兩部電影的感覺:真實得可怕。這兩部電影里沒有像以往的片子,一切都會好起來,命運之神都會眷顧你,完全沒有,暴烈鼓手,一瓶血漿和鼓棒的混合物,男主被打壓,Fuck,Pussy,Mothafucker滿天飛,導演用一種粗暴的方式演繹了一個踩著替補鼓手屍體上位,為了成為最好的鼓手不惜一切的爵士鼓手;鳥人這部片子相對柔和一點,但是也在往這個方向走,男主為了自己的話劇賭上一切,甚至是女兒的新房,卻來了個自以為是的演員砸了一次又一次,遇到一個刻薄的編輯揚言毀了他的一切,最後還不惜在自己臉上開了一槍。特別是那一段男主穿著內褲穿大街的時候,我感覺和爆裂鼓手滿頭是血地從車裡爬出來拿著鼓棒狂奔有相同的地方。

總而言之,這就是兩部為了夢想瘋狂的反勵志劇,在地獄裡追求夢想不毀掉什麼能行嗎?哈哈,第一次回答、個人觀點而已


有緣啊題主。

《鳥人》《爆裂鼓手》就是一類電影,主題都叫"be the greatest",遺憾的是網上的點評很少有提到這一點的。而只有那些有過"Once I want to be the greatest"經歷的人,才真正明白這兩部電影,對其中的苦難與內心的撕扯感同身受

長文,無圖。

問題一個個答。

先說《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在我看來他的成功來源於對老師的憎恨和與自己較勁。最後的solo中眼神閃爍的不是夢想的光芒而是憤怒,那他為什麼能算上勵志電影?

不是憎恨或較勁,是對自身命運的不甘啊。他的憤怒是針對導師的嗎?那是對自身命運的憤怒啊。

付出這麼多,為的是什麼?為的是"be the greatest",為的是像自己的偶像big bird一樣。主角自白過,寧願像big bird英年早逝然後被人永遠銘記,也不願一生平庸的靜好。這與錢無關,雖說提到被人永遠銘記,其實與名也無關。

人生的意義在哪裡?現代哲學與文學給出的答案是沒有意義,至少是沒有絕對的意義。那我們又怎樣在油盡燈枯時回首一生,能對自己說「我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我想,最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是那些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卻仍然追求偉大的人。

另外,剛巧看到科比提到《爆裂鼓手》(我不喜歡科比):

今年2月份,《GQ》的查克-克羅斯特曼採訪科比時問過他是否看過這部電影。「當然看過,」科比回答,「那就是我。」

How to be the greatest?

主角一副呆樣,找到了個那麼漂亮的女朋友,明明在一起很開心,而且他們兩個都承認女朋友對他要求的非常少,為什麼要跟她分手?

他跟導師的SM關係,是他們建立在他們共通的目標之上的——be the greatest。要超越其他所有人、超越自己,將最好的、最偉大的表演奉獻給這個世界,像big bird那樣,徹底的燃燒自己,成為Icarus,成為不朽的永恆。這是他們共通的目標。要理解這部電影,就要從這點出發。

再說《鳥人》。

看《鳥人》的時候會微笑,但嘴裡有一股苦味。

先說一下總體評價吧,《鳥人》描繪的是藝術家追求偉大的心路歷程,里根·湯姆森(邁克爾·基頓飾演的男主角)的心路歷程。(所以如果你不想了解藝術家、不想了解他們求索時的心路,其實沒有必要觀看和討論這部電影,下面的內容對你來說沒有意義

《鳥人》與同一主題的《爆裂鼓手》相比,就好像大鍋燉與爆炒,前者有人間百味,豐富而真實;後者一招鮮,純粹。

《鳥人》的形式、內容、結構三者是高度統一的,所以顯得極具深度,如果寫篇詳盡的分析足夠寫本書,這裡只能掛一漏萬了。而在我看來,它的缺點似乎是有點過於聰明了。對於這樣主題的電影,不去專註地凝視苦難、人性中平庸與偉大的掙扎,去賣弄聰明,是愚蠢的。而我的私心又勸我說這可能是導演故意賣的破綻。這一段後面我會逐一解釋。

不知題主有沒有好奇過這些人,所謂的藝術家,到底是怎樣的人、渡過了怎樣的一生,乃至無情的時間也不能將他們湮沒?

某音樂家與支持自己多年的贊助人鬧到絕交,絕交信上說「您的高貴是靠著您的姓氏,而我的高貴是靠著我的靈魂」;誇耀說贊助人的妻子跪在地上求他彈奏一曲,被他斬釘截鐵的拒絕了。終生未婚。收入不少卻不掛心,但會因為沒有好衣服而不出門。這是貝多芬

年入十數萬法郎的股票經紀人,妻子是曾挪威總理女兒的家庭教師兼伴遊,三十齣頭立志做畫家,晚年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患著「歐洲病」,寫信到歐洲抱怨、借幾千法郎,說「現在誰都能在我身上踩一腳」。這是高更

一生沒有工作,只寫了四部半長篇和一部有三個短篇的集子。終生未婚,找了個情婦。情婦給他寫信說願以身相許,他發怒回信,「我不過是一些理念的集合,你能愛上這些理念嗎?」 這是福樓拜

這是他們充滿了矛盾的人生的小小剪影。

好,那《鳥人》從哪說起呢?從第一個鏡頭說起吧,那個從天而降、照亮天空的火球,它在開頭結尾各出現一次,那是Icarus。Icarus至少還在男主角接受採訪時說過。(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是近兩年很火的書,題主看過的話,應該會記得Icarus飛高而死,是藝術家的象徵。) 作者在開頭就點了題,中間結尾扣題。

夜深了,先寫到這裡。


這部電影有著一個奇怪的名字,同時也有著和大多數奧斯卡最佳影片截然不同的面相。它再一次充分表明了,電影不僅是一個講故事的載體,也不僅是最新視聽技術的展示,電影可以是一個讓藝術家展現情感和想像力的藝術作品。《鳥人》的主題,說白了就一句話,一個過氣演員掙扎尋回自我的故事。這個主旨並沒有太深刻,但可以有無限多種表達方式。即便你不喜歡《鳥人》的題材和風格,但也不難看出,這是一部才華橫溢的電影。

《鳥人》最顯著的一個特徵,是全片從頭到尾幾乎是一個連續的長鏡頭。電影剪輯傳統上分為兩大派別,一個是法國影評家巴贊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即以盡量少的剪輯和人為干擾來客觀的表達;和以蘇聯導演愛森斯坦為代表的主題蒙太奇剪輯。幾乎從電影誕生之初,剪輯就開始為電影講故事服務了。梅里愛和格里菲斯分別開創了連續性剪輯和古典剪輯,即省略多餘片斷來交代情節和通過特寫和交叉剪輯來表達因果關係與情緒。但愛森斯坦更進一步,直接用非現實的鏡頭與現實鏡頭交叉撞擊,來突出抽象的主題,將電影變得如文學作品一樣,可以是散文詩歌,而不一定是要顧及時空的故事。巴贊則與之針鋒相對,認為電影應該返璞歸真,應盡量減少作者的主觀干擾,比如剪輯就應該盡量少,具體表現之一就是長鏡頭。

但是《鳥人》的長鏡頭,和巴贊所提倡的現實主義長鏡頭並不一樣。很明顯的,《鳥人》的長鏡頭有許多是人為用特效拼接的,是充分體現導演意圖的。也就是說,這裡的長鏡頭不是力圖減少作者干擾,而是一種作者的表達方式。為什麼要這樣呢?我們結合本片的內容便可猜度一二: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過氣的爆米花片明星想在舞台劇上創造真正藝術成就的故事,片中也反覆出現了舞台劇的段落。而舞台劇的一大特徵就是,除了拉幕布,沒有剪輯一說。是不是可以把這一氣呵成的偽長鏡頭想像為主角(至少是這一段)人生的舞台劇呢?而超長的鏡頭帶給了觀眾一種深深地疲乏感(至少我感到了),也映襯了這是一個令人疲憊的辛酸故事。

甚至舞台劇拉幕布這一點,這部電影也生動地模擬了。你可注意到本片很獨特的配樂?大部分時候是背景人聲,一是反映了舞台劇的同期聲音特色,二也從這嘈雜的背景音中透出主角內心的煩躁與疲憊。但是,每當一個段落結束,就會響起架子鼓聲,然後鏡頭往往會停在一個靜止無人的空間休息片刻再繼續下一段,是不是就像舞台劇幕間休息一樣?

你可以說這就是導演炫技,但這逼裝得很高桿,也讓影片的形式和題材統一於舞台劇這一載體。舞台劇向來被認為比好萊塢爆米花電影更具藝術性,逼格更高,這部電影也毫不留情地拿一眾好萊塢爆米花片明星開涮(小羅伯特唐尼,傑里米雷納等等),主角雷根也曾靠主演超級英雄爆米花系列「鳥人」而走紅(飾演者邁克爾·基頓恰好也演了老版蝙蝠俠),但是他一直不甘心,想要通過舞台劇搞一些「真正的藝術」。他傾注全部心血的這部舞台劇名叫《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些什麼》,講的是個渴望被愛的人始終得不到愛,最終自我毀滅的故事。這也正是雷根遇到的麻煩。他是如此的愛他的舞台劇事業,他因此忽視了妻女,他搭上了所有的錢,他聲稱這是他真正的事業,同時也無比地渴望被愛,被家人支持,被同僚肯定,被輿論讚美,被眾人崇拜。

然而無論戲裡戲外,這都不是件輕鬆或討好的事。路人只想跟當年的鳥人合影,胸大無腦的女記者只關心他是不是注射豬精液來美容,而雷根本人只有裸奔才能引起轟動。專業人士也不買賬,另一主演麥克肆意妄為,毫不把他放在眼裡,還搞上了他的女兒;劇評人惡狠狠地說:「我一定會讓你的劇完蛋,因為我恨你,以及你所代表的那類人。倚仗被人寵愛而自以為是,沒接受過正規訓練,卻妄圖創造實則褻瀆真正的藝術。」女兒也告誡他,沒有人會在乎幾十年前的舞台劇,而你連推特都不會用。最要命的是,這並不一定是懷才不遇別人不識貨,雷根很可能就是個娛樂明星,想搞藝術但其實天賦確實有限。他渴望被愛而不得。

話說這渴望被愛而不得,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錯位,說到底就是沒能認清自我。雷根腦中的一直有個聲音,正是來自他成名的角色鳥人。這個鳥人的形象,象徵著「大,吵,快」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象徵著雷根過去的成功,也象徵著他現在酒醉中的想像,象徵著虛榮的分裂人格,放棄追求回歸躺著賺錢的道路的意念,總之象徵著雷根無法認清自我的一切意象。

其實鳥人還有個更有文化含義的象徵,那便是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伊卡洛斯的主要事迹是借著蠟做的翅膀飛向天空,最終因飛得太高,翅膀被太陽熔化而落水喪生。這個神話的含義不是蜀犬吠日不知天高地厚,而是一種悲壯的不惜一切的理想主義。這正符合本片雷根的形象。何以見得這是伊卡洛斯?片頭片尾都出現的,帶著燃燒雙翼的流星便是他。

從片頭這個流星開始,電影就運用了大量超現實的手法。雷根第一次出場就懸於半空中,這個鳥人發聲「我們怎麼淪落至此?這裡就是個垃圾堆,我們並不屬於這裡。」虛幻與現實越發的模糊不清,在前半部分還只是這樣的畫外音,但到後半部他就親自現身伴隨左右,甚至雷根本人也有從樓頂跳下如當年如日中天時鳥人般飛翔的幻覺,最後瘋魔成活,是瀕臨絕望的雷根在舞台上假戲真做,拿真槍對自己的腦袋開了火的那一刻。這一刻模糊了現實與虛幻的超現實手法彙集到了一點,戲裡戲外達成了統一。

好在他假戲真做把自己鼻子轟掉後,他成功了,也找到了自我。你看他鼻子上戴著紗布,就像鳥人的面具一樣。摘掉紗布,把鳥人鎖在廁所里,就是徹底和它告別。他怎麼就成功了?我們來看影片的副標題–「無知而造就的意外之美」(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個人理解,大概是說,雷根模糊現實虛幻到極致,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尋找到了自我,也就是「造就了意外之美」。連那位刻薄的劇評人都說,他無意識地達到了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境界。

雷根在宿醉那一夜在路邊遇到一位看似更失意的仁兄,高聲朗誦莎著士比亞舞台劇《麥克白》的段落:「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後一秒鐘的時間;我們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囂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好似雷根的故事啊,就在這舞台劇里。

這時候再聯想到上面說過的,長鏡頭暗喻雷根自己故事就是一場舞台劇,就明白導演要造這一場戲裡戲外層層相扣的戲中戲的良苦用心了。

這渴望被愛而不得,難尋自我的戲中戲的困局,不僅僅對應於雷根一個人。

愛德華·諾頓演的麥克是一個戲劇狂人,他在舞台上自信爆棚,為所欲為,甚至勃起,才能找回真實的自己,而一到現實中就長期不舉,躲避感情(對雷根的女兒薩姆)。

艾瑪·斯通演的薩姆,是個典型的美國酷女孩形象,這個形象背後也是典型的童年缺愛,尤其是來自雷根的父愛,從而特別叛逆而沾染毒品,坐在高樓陽台邊緣上,無所適從。為了避免傷害,她只有裝酷來隱藏自己,而又從真心話大冒險中,躲躲閃閃地表達對愛的渴望。

娜奧米·沃茨演的萊斯利,從小就夢想做百老匯演員,而當她成就了這一天時,卻仍然覺得自己還是那個渴望的小女孩,因為她從未受到肯定和愛。另一個女演員勞拉就更明顯了,深愛雷根,卻並沒有得到雷根的愛。甚至那個劇評人,總是刻薄的用幾個標籤來打壓別人的作品,來捍衛她心中所謂的藝術,是不是也是種缺愛的表現呢?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長,因為這部電影可以剖析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有很多內容也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而我說了半天也就總結了個大框架:長鏡頭象徵的舞台劇,超現實手法融合戲裡戲外,都是為了表現人物渴望被愛,難尋自我的困境。這部電影里還有無數充滿象徵意味的細節,都可以有各種解讀。

比如雷根穿過滿是彩燈的走廊去買烈酒,不正象徵穿越光鮮的過往來麻醉自己嗎?影片充分展現了百老匯劇院雜亂局促,如迷宮一般的後台,是不是也象徵了雷根迷宮般的內心?女兒薩姆拿捲筒紙比喻人類歷史的短暫,說的是自己戒毒的經歷,是不是也同時在告誡父親正視自己的能力所限?雷根在時代廣場裸奔,是諷刺如此醜事才能獲得關注,還是暗指要豁出去才能幹成大事?(後來果真用真槍豁出去了)。至於那個難以解釋的結尾,要現實你可以說他摔死了,要虛幻你可以說他幻化為伊卡洛斯升天了。還有很有意思的純超現實的片頭片尾畫面,前面已經說過天上的流星象徵伊卡洛斯,那麼海灘上的死水母呢?片中雷根也提及蹈海自盡卻遭遇水母痛蜇的經歷,是象徵了他遇到如水母蜇人一樣糟心的痛苦並最終戰勝嗎?

當然,還有無數我沒有提及的點,提到的這些也都是我個人的解讀,未必是導演的設想。但導演的設想也未必就是標準答案。這就像你在美術館裡欣賞一幅畫,最忌諱的就是去查課本上的解釋分析,即所謂的標準答案。而關鍵是盯著這幅畫時,你自己想到了什麼,自己感受到了什麼樣的美,這種感受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然後可以看看別人的解讀,來結合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當然,你也可以不喜歡。這才是對藝術應有的欣賞方式,也是藝術欣賞的愉悅與美妙所在。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電影的標籤也是別人給貼的,自己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別人的只是參考。


電影一直讓我個人有個錯覺,人永遠是孤獨的,我需要不斷否定這個事實才能讓我們繼續和這些人坐在電影院里,在某個時刻,算上後排那幾個互摸大腿的情侶,我們共鳴了。然後我們依然孤獨,孤獨的釀成更多的衝突,引導我們追趕下一個共鳴時刻,好欺騙我們不是孤獨的。

兩部電影都是通過撕裂自己,讓一顆心鮮血淋漓,你重生在你臨死的一聲吶喊。PS:西方的物質哲學確實需要一些東方的人文哲學。


先來評價一下爆裂鼓手。從反雞湯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出人意料的難以評價。他的確是反雞湯的,但是大概每一個人看到真實的世界的時候,都是真實的不相信著吧。所以現實是不是真的扭曲的冰冷,鮮血敲打在鼓上是不是真的有搖滾的feel,真的沒那麼重要。始終重要的都是,看的時候會有諸如:現在演的都是懸疑片的劇情鋪墊之類的開脫式的心理活動,塵埃落定之時又有一種早知如此已然走出的心路歷程。


剛看完《鳥人》,無意中看到題主的問題,就不邀自答了。

前面的問題,自認功力不夠,不妄自作答,最後的問題,我倒是想瞎說幾句。如有幸看到這答案的客官,就當一小子胡言亂語,一笑置之好了,先行謝過!

1.到底人們是知道這部電影是神作後,把電影一切形式都視為是好的?還是人們真的能從這些形式中享受到電影?

答:別人我先不揣測,就我個人而言,這事先得依年齡和閱歷分階段。

起初的自己,愣頭青一個,認識這世界,或者說了解這世界的最初方式,是看過來人的論述。然後看自己是否同樣理解。也就是說,我認可的人說這是神作,那我就會下下來看,然後看自己能否理解到裡面的神之處。不理解?那是自己功力不夠,再看,在學。

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雜七雜八的書也就開始看了。於是學會了所謂的理性,學會了質疑(不是懷疑)。也許是所謂的叛逆心理吧。

再有認可的人推薦神作,先大概問一下到底哪裡神了?為什麼這樣可以封神?然後根據對方回答,自行判斷後,再考慮有沒有下下來看的必要。

若覺得可以一看,下下來,然後看自己能否理解到裡面的神之處。不理解?先考慮是自己確實沒看懂,還是原作確實未達到高度,而被影評人自己的臆想強制封神的。若是因為不懂,那就找找相關的知識,虛心去學,自然後面就會理解。若是確實不認可,覺得未到封神程度,再依關係親疏程度及心情,決定是否和推薦者辯駁。

簡而言之,自戀點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趨於理智,懂思辯。所以對待事物,自然態度和做法會不一樣了。

2.這種現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普遍?

答:存在,上個問題我就說過,以前的自己身上就存在。

是否普遍?

我不是大眾,無法知曉每個人的狀態,所以此問題的回答只能是個人臆想。個人臆想覺得:目前這樣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國人跟風裝x之風,甚為猛烈。但以後隨著整體教育素養的提升,這種比例會下降。畢竟像我這種愣頭小子也有醒悟的一天不是?不過無法根除罷了。


在我心裡,它們就是一類電影,戳的我心臟次次冒血的電影


去電影院看的話挺爽的


感覺兩部電影完全不是一個類型,爆裂鼓手可以歸進勵志電影,而鳥人完全超出這個。


鳥人真心沒看出有什麼鳥?看知乎大牛看出好幾個主題我都感覺我們看的是不是同一個電影?另外爆裂鼓手相比鳥人看起來倒是看的酣暢淋漓。


推薦閱讀:

圍棋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景德鎮瓷和醴陵瓷哪種更好?為什麼?
藝術對當代社會的意義?
如果遊戲可以稱為藝術,該如何鑒賞?
美術工作者從事純藝術類工作更賺錢還是設計類?

TAG:電影 | 藝術 | 影視評論 | 爆裂鼓手電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