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訴小孩,不是什麼事兒都能順心如意?

我看過關於甜甜圈的圖,沒幫助

年齡大概5歲左右,因為家裡很多人都慣著他,所有有我只要想要,就一定能得到的想法。常常被弄的很頭疼,所以我要如何告訴他,這個世界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

本題已收錄知乎圓桌 ? 不養熊孩子,更多兒童教育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謝邀請。

大家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如自己的意嗎?

我想答案幾乎是肯定的,今天是新年,有很多人會祝福別人新年心想事成、稱心如意。同樣,學業順利,家庭和睦,事業蓬勃,更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總的來說也都是為了自己順心如意。相比孩子,成年人的成熟在於多數狀況下我們可以接受「不如意」的事實,可以接受這個世界並不完美。

讓孩子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兒都能稱心如意是簡單的,孩子想要的玩具不給他買,想吃的菜肴不給他做,想贏的遊戲不讓他獲勝,都會讓他明白很多事情的結果不會順著自己的心意來。解決問題的高明之處在於,如何讓他們接受這個事實的同時,可以積極樂觀地面對。

一個孩子如果明白事情不能稱心如意,因此變得消極,甚至自暴自棄,就是得不償失的。很多父母為了早日讓孩子體會到社會的殘酷,選擇了「打擊」式的教育方法。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會告訴孩子「不夠好」。久而久之,孩子確實不以自己為中心了,但更讓自己變得邊緣化,性格上也會產生自卑。

我們必須弄清楚一點,意識到世界並不如自己所想,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步,同時也是妥協的一步。當我們要把這種思維傳達給孩子時,要明白到這種挫敗感會給孩子帶來的情緒,包括失望、憤怒與難過。而家長和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情緒減小,轉而成為積極正面的情緒。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讓他了解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從自己的心意:

1)要求的合理性(reasonableness):面對孩子的各種要求,家長需要判斷這個要求的合理性。如果孩子的要求可以幫助他在這個年齡階段受益,就可以答應孩子。如果這個要求對於孩子只有壞處,或者超出父母承受範圍,就得告訴他,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

2)需要和想要(need vs want):家長需要分清楚,什麼是孩子需要的,什麼是孩子想要的。有一些孩子想要的玩具和遊戲,可能本身並不是真的喜歡,而是從同學那裡看到,出於虛榮心,於是也想要。

3)孩子提要求的方式(manner of asking):孩子在提要求的時候,如果能心平氣和地講出道理,就可以考慮滿足他,因為這也是培養他提要求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習慣用在地上打滾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則需要堅定地拒絕,如果因此滿足他,會造成讓他認為只要撒潑打滾就能被滿足的錯誤觀念。

歸根結底,家長需要一套規則來限定孩子的需求,這個規則可以有一定彈性,但不能通過嘴巴告訴孩子,而應該從行為上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只有當孩子明確了解到哪些是父母會答應,哪些又是父母一定不會答應的,才會讓他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順自己的心意。

在此之後,教育心理學家會建議家長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

· 努力就會有回報:有時候家長並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不希望孩子不勞而獲。因此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這並不是不可能,但需要看孩子付出多少的努力。

比如在和孩子下棋的時候,孩子無法接受失敗,氣餒地不下了或掀翻棋盤,就和暗暗學習如何下得更好有本質的區別。在孩子認真思考之後,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贏一盤,讓孩子體會到思考的樂趣。孩子在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稱心如意的同時,還需要知道,有些事情並非絕對,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

· 沒有人是萬能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人就是他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孩子覺得事事都能順自己心意,本質上還是覺得家長可以滿足自己的一切願望。很多父母也喜歡在孩子面前營造萬能的假象,享受被孩子崇拜的感覺,其實並不一定有益。

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明白自己並不是萬能的,因此也無法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告訴孩子自己做不到其實並不丟臉,與其做孩子的英雄,做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去理解和幫助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的盲目崇拜,變成理性的尊敬。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是一種偷懶的教育方法。孩子要什麼買什麼,說到底就是掏錢刷卡的事情。但如何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是事事順心,並幫助他樂觀面對,建立良好的心態,則需要家長的耐心,和成為榜樣的決心。

所以我還是很欣賞這位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說明題主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打心底地希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我也希望以上建議對於題主和其他有責任感的家長有幫助,因為教育本身也不會事事「順心如意」,因此我們才需要時時「努力學習」。


我們確實需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順心如意的。但是這個告訴不僅僅是通過語言去告訴,更關鍵的是用行動去告訴,並共同承擔起這個過程中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

先來從孩子的視角看一下,理解並接受「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順心如意的」這個道理的困難有哪些方面:

  • 認知上,孩子從自己的經歷體驗到的是「世界總是能按我的心意的」,因為家裡很多人都慣著孩子,孩子只要想要,就一定能得到,家長是拿孩子沒辦法的。

  • 情感上,每個人遇到不順心如意的事情都是會有負面情緒的,比如挫敗感,傷心,憤怒,害怕等。越是經歷的少越是會有強烈的負面情緒,越是不知道如何調節這些負面情緒的。

  • 應對上,孩子可能在想要的東西要不到的時候,除了滿地打滾拚命的要以外,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

只有這三個困難解決了,孩子才能真正成長,理解並接受「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順心如意的」。

很多家長在想教育孩子「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順心如意的」這個道理的時候,常常下意識的把「家庭」從「世界」中抽離出來。雖然我們常說家庭是跟外面的世界很不一樣的,是特別有愛有溫暖的。但這並不是說家庭裡面的規則是跟外面的規則完全割裂,甚至相反的。對於孩子,家裡和外面的世界最根本的差別是:雖然家裡和外面孩子都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但是家長會在認知上,情緒調節上,應對措施上都給予孩子幫助和鍛煉的,這也是家長對孩子的責任。一個孩子在家庭內部沒有適應過「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順心如意的」,可想而知在他獨自面對社會時,將會面臨多麼生硬甚至冷酷的境遇。

孩子都是會去適應家庭環境的,家長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孩子就沒有必要化被動為主動去學習和鍛煉適應能力,也就不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什麼很多家長其實知道道理,卻難以做到呢?我們從家長角度看看有什麼困難

  • 認知上,沒有意識到孩子是需要在家裡得到鍛煉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的。而更要命的是,很多父母或者幫助帶孩子的老人,看到孩子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哭鬧得非常厲害得時候,立刻腦子裡面響起了對自己的質疑和評判:」我讓孩子這麼傷心,我還是個好爸爸/媽媽嗎?孩子會不會覺得我不愛他「,這對一個很愛孩子的家長來說,這是自己認知上的軟肋,也直接點燃自己的負面情緒。

  • 情感上,很多父母其實自己是缺乏比較好的情緒調節能力的,也不太知道怎麼幫助孩子調節。而當孩子心愿沒能滿足,激烈的表達情緒時,父母自己的挫敗感,無助感等負面情緒是會馬上被激起來的。因此立刻對孩子繳械投降,滿足孩子的願望,是能夠最快接觸自己情緒的刺激源,讓自己免受負面情緒困擾的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 應對上,有些父母不太熟悉用孩子聽得懂,能夠接受的方式調動孩子積極性,引導孩子想出解決他們問題的方法。試了幾種方法沒效果之後就只好採用自己體驗過的最有效的方法:對孩子妥協。

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孩子存在困難,但這是孩子學習,鍛煉,獲得成長的機會,是孩子要承擔的責任。而家長也存在困難,但這是家長學習,鍛煉,獲得成長的機會,是家長要承擔的責任。如果家長不在家庭環境中承擔這個責任,放棄這個機會,慣著孩子,避免孩子跟自己的挑戰,而只是寄希望語言上告訴孩子「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順心如意的」,然後孩子就能自行做到,這其實是家長因為自己的困難在逃避對孩子的責任。

至於在家裡具體怎樣做可以幫助孩子面對不如意,可以參考我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

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這個過程最困難的是對孩子的情緒調節,可以參考我的回答

在處理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有哪些一以貫之的原則?為什麼?

另外,從題主的描述來看,還面臨另外一個困難,就是家裡有很多養育人,對孩子的理念和態度與題主並不統一,這還牽涉到家庭系統中夫妻關係,夫妻與老人的關係等。但單從幫助孩子面對不如意情景來說,也是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都至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努力。


我看到「家裡很多人都慣著他」這句話。我就想問一句,你家裡孩子是不是長輩輪流帶的?如果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是如果可能,可以盡量減少除了父母以外其他親友與孩子相處時間了,孩子已經夠大了。因為通常來說。這種就是典型的父母的影響力已經非常非常的低了。孩子習慣於在諸多養育者之間周旋,習慣了總是會有人去滿足他的。你需要造就一個沒有那麼多教育模式混合干擾的空間了。

說理是遠沒有「爸媽說沒有就沒有辦法找到別人要」的環境更能夠教育孩子的。但我相信教育孩子不單單是我給你這麼一個方子就能夠治根的。單用這個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個方法會導致孩子覺得被逼到一個其很不快樂的環境里。另外,我相信很多父母在禁止孩子的時候還會帶入自己的情緒,並且阻止一些合理的要求,等等。這些內容最終都會導致你作為監護人在教育上的挫敗感。

所以,我還是建議你有系統的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建立規則的同時在做到尊重孩子的天性。這絕非是「做到以下N條,教育聰明聽話好孩子」之類書籍所能夠做到的。

我們養孩子不是把他們培養成方形的西瓜,西瓜該什麼樣,該怎麼種要去學。不能想當然的澆澆水,施施肥。這樣種出最好的瓜的幾率不高。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作為孩子,如果表現出什麼事都要稱心如意,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 可能是 ----【認知能力發展的年齡局限性】的原因
  • 可能是 ----【自我意識發展的年齡局限性】的原因
  • 可能是 ----【養育無規則無底線,一哭就妥協】的原因

凡事都要稱心如意,有可能是上述一種原因所致,也可能是上述多種原因綜合所致,這既和孩子的年齡局限性有關,也可能和養育方式有關

1. 首先來看【認知能力發展的年齡局限性】造成的凡事都要稱心如意。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突破局限性,而自然地消失

這種情況可以用「孩子還小」來解釋。比如下面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就很好解釋了這個現象(親,你在家也可以和孩子玩這個實驗,很能說明問題)

這個實驗說明:

認知能力發展的年齡局限性,讓孩子(特別是4歲或5歲之前)在頭腦中對體驗保持一個以上的觀點是困難的,讓他們還難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 他們既不能想像別人和自己「可能或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見【A】)
  • 也不能想像自己的觀點「可能已經改變了」(見【B】)
  • 所以更不能想像「自己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見【A】、見【B】)

所以,五六歲之前,孩子的願望未滿足,不能稱心如意的時候,他往往看起來很「自我中心」,難以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理解不到別人的難處。從認知發展的年齡局限性這個角度來看,這是正常的適齡行為

對於五六歲之下的孩子,父母可以提醒一下,別人也有具體的難處之類的,不過稍微提示一下就行,沒必要非要讓孩子一定要搞清楚這個道理

如果孩子情緒激烈,將互動的重點放在將心比心地共情安撫上,而非給他講道理。前面說了,認知能力的年齡局限性決定了你給他講道理,很可能是對牛彈琴----你認為很簡單的道理,他聽不懂----並不是他笨或蠻不講理,而是因為年齡的局限性導致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這個情況,共情之後,交給時間去發酵,是最好的

2. 再來看【自我意識發展的年齡局限性】帶來的影響。這種原因造成的,也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突破局限性,而自然地消失

從一歲半左右孩子能在鏡子或照片中認出自己開始,孩子就開始了關於自我的探索----我是誰?我能掌控周圍的環境嗎?我能幹什麼事?我能做主嗎?

所以會普遍出現可怕的兩歲現象----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他必須經歷這樣的親身實踐課程,才能獲得健康的自我意識

而健康的自我意識,是生而為人的內在支柱。如果過度受壓抑,過於讓孩子「聽話」,孩子的這個內在支柱要麼將會扭曲發展,要麼會很「纖細」:

  • 扭曲發展的結果,就導致滑向過度敏感和易激惹的極端。比如哪怕察覺到受到一點點的「威脅」或「否定」,他也要反抗和爭吵,並且也聽不得並且很難接受不同的意見......
  • 如果很「纖細」,又會滑向另一個極端:逆來順受、有意見不敢表達......

所以,當孩子想自己做主或自己掌控而受挫的時候,往往會發脾氣。這源於不能掌控的挫敗,威脅到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為了防禦自我被淹沒的焦慮,而產生的條件反射行為

因此,對於涉及到孩子想自己做主、自我掌控的要求,但凡不過度,盡量「網開一面」。如果涉及到原則或公共道德,那該拒絕就拒絕,只不過,在拒絕的時候,一定要允許孩子哭鬧,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哭鬧的時候,需要一如既往地共情,而非將重點放在講道理上

這樣,他才能意識到----你僅僅是反對他的行為而已,你並不是在否定「他這個人」----因為你有將心比心的共情。如此,他既能逐漸習得相應的規則,自我意識的發展也絲毫不受威脅

記住:拒絕孩子的錯誤行為或過分要求,與通過共情而接受「他這個人」----兩者並不矛盾,是完全能和諧共存的。如果你既不接受他的行為,在他哭鬧的時候,也無情緒和情感上的共情,而是去講道理,那就相當於:你在倒洗澡水的時候,連孩子也一起倒掉了

3. 【養育無規則無底線,一哭就妥協】也會強化孩子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要將哭鬧作為手段來達到目的

這個無需多說,這些現象就「退行」----退回到更小、更幼稚的嬰兒狀態,因為嬰兒最喜歡將哭泣作為手段來達到目的

先拒絕,然後孩子一哭就妥協,倒著養孩子,這樣的孩子,將來大概率會出現人際交往的困難。不僅如此,在他學齡期的時候,面對枯燥或者有難度但是必須完成的學業任務,他也很可能會抗拒、拖延,甚至乾脆撒謊或直接不做

因此,堅持必要的規則和底線,孩子哭,就讓他哭一會兒吧,很多時候,孩子的確需要哭一會兒

不過,在他哭泣的時候,千萬不要學萬惡的「哭聲免疫法」----你哭,我不會理你;你不哭,我才會理你!而是在他哭泣的時候,繼續一如既往地共情和將心比心:錯誤行為和過度要求「我必須拒絕」,但是「我完全理解和同情你被拒絕後的感受和心情」----如果你覺得共情不好理解,那就想想你自己被拒絕是什麼感受吧!

很多父母的困難在於:

  • 出現爭執的時候,非要贏,這是大人的自降人格。源於大人自己的自我意識是扭曲的,必須通過贏,來防禦自己的自我被吞沒的焦慮
  • 見不得孩子哭泣。哭泣會讓其心煩、身體緊張、慌張,這源於父母對於情緒進行體驗的姿態,只停留在最LOW的層面----嵌入心智化(反思)覺察的姿態或者能力,由於父母自身成長歷史的經歷,從未被培養,因此孩子的哭泣,只會讓其以「嵌入」的姿態進行體驗----就像頭被按入水中無法呼吸一樣難受。所以嵌入其中時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不哭:要麼無原則地妥協、要麼厲聲呵斥

以上供參考


用現實。。。

每一次挫折其實都是一種成長。。。

我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有輸有贏,孩子一開始輸了會哭,哭完還要玩,輸了再哭。。。輸了多次後,她明白了,遊戲有輸有贏。。。

要買東西,會問我,我說不行的時候,她會問為什麼?告訴她後,她有時候能接受,有時候接受不了(覺得那些都不是理由)。後來她有了每次出門自己能支配的零花錢。買東西要東西有了斟酌。

但是,話說回來,這樣的孩子太乖了些。。。五歲,我要離開她三個月,跟她解釋了原因,竟然很淡然的接受了,。。反而是我接受不了。。。現在半個多月了,只是微信上跟我每天說幾句話,而且大多數是問問作業,彙報下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也不說想我。。。


帶孩子出去體驗。

別只是家裡人跟孩子對著干,四五歲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其他人對我都好好的,就是爸媽老不讓我如意。帶出去,一家人齊心協力面對不如意,幫助孩子體會的同時增進家庭感情。

最容易做的是旅遊,當他經歷過飛機晚點甚至航班取消,排長隊買票,冒著大雨爬山,口渴卻沒有水喝,沒趕上火車,走錯路又打不到車,如果過程中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會從無法接受逐漸成長為和家長一起堅持甚至分擔困難。

再進一步是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的決策過程和實施過程,和他交換信息討論方案,當出現問題時一起商量補救,孩子未必能出什麼好主意甚至經常添亂,需要大人花時間給他講解,但是如果願意投入精力去做的話,孩子一定會有深刻體會。

以上這些,在剛開始都會很艱難的,無論對孩子或家長,成果如何就看你怎樣堅持住了。

----



首先得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形成「只要我想要,就一定能得到」的想法。其實形成的原理很簡單:1.孩子要玩具→你給他玩具;2.孩子要玩具→你不給→孩子撒嬌或哭鬧→你給他玩具→孩子撒嬌哭鬧的行為得到強化鞏固。結果就是他總是得到了滿足,於是「我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觀念深入孩子內心。

有人說改變這個很簡單啊,反正現實是你不會永遠都能得到滿足,所以讓孩子去自由體驗,遲早會碰壁。碰壁了自然知道世界不是原來想的那樣。

可是!可是他還是個孩子!他的世界觀價值觀正在形成期!所以我們必須要考慮這麼做的後果。如果任由他自己去探索,不加以引導,可能會出現之下的情況:想要別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哭鬧→別的小朋友被嚇跑了;他想要得到老師的表揚→哭鬧→反而得到了批評……經過一系列現實的打磨,他發現事實並不是原來想的那樣,原來事實是只有在家可以為所欲為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當在外面得時候,孩子要麼會習得性無助,覺得不管怎麼做都達不到自己的期望,要麼會用盡一切手段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於是,孩子漸漸變成在家的老虎,在外的綿羊。這還不是唯一的害處,因為到一定年齡,隨著孩子長大,他的要求也會變多變得更加難以實現,例如他要換一輛自行車,但你覺得他的自行車其實還很新或者去年剛買,於是你拒絕了他,這次他發現哭鬧也沒用了,總之你沒有滿足他。後果是什麼?後果是他會怨恨你!他不會體諒你,不會想著是不是最近家裡不寬裕,或者是自己的要求過分了,因為他從小的觀念就是在家裡沒有他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現在卻得不到了,於是把責任歸咎於父母。

我的一個小表妹就是這樣,她的媽媽特別慣她,她現在已經要上高中了,但只要有絲毫的不被滿足,就對她媽媽嚎叫、打罵,從來直呼其名。我記得她三年級時,我家鄰居家的孩子跟她一個班,那天去鄰居家做客,那個小孩就跟我說,「跟 * * 玩的人特別多,因為大家不想跟她玩的時候她會給我們錢求我們帶她一起玩。」我當時都驚呆了,這是從三年級孩子嘴裡說的事情。

所以事情很嚴重!要想讓孩子懂得不是你想要什麼就能有什麼,需要顧及很多東西。以下:

1.要分情況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他的要求涉及到他本身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那麼家長要儘快滿足他。他餓了你卻不給他吃飯,他生病了你卻不管他,這樣很容易讓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但是如果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任性的,那麼無論他怎麼哭鬧都不能給予滿足。

2.當無法滿足孩子時,跟孩子講清楚為什麼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同理心。

3.做到以上兩點孩子基本就能明白世界不是他想怎樣就能怎樣的。但這還不夠,我們必須要解決一些後續問題。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兩點:

當你想要一些東西的時候,很多情況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付出努力卻也不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很常見很正常的事;

4.要用你的日常行動來教會孩子正確的付出方式。我的小表妹用錢去換友情這件事著實讓人感到痛心,成人世界的交易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竟然如此之大!

最後強烈表示一下:絕對不能慣孩子!絕對不能慣孩子!


題主,你家的問題表面看是教育不得法,實質是家庭教育形不成合力,我畫了幾張圖說明。

不知道你家多少人,假設為典型主幹家庭,即兩位老人加父母和孩子的五口之家,教育結構本來是這樣的↓↓↓

大人站在底線一邊,另一邊是孩子,你可以把底線理解為同一要求、標準。

當孩子有不合理要求時,大人中有一個人讓步了↓↓↓

孩子前進一步,其他人的底線作廢。

底線作廢后有兩種選擇:

a. 首讓的人向前與其他人保持一致,孩子不得不後退,變回之前的結構。

b. 首讓的人不動,其他人後退與其保持一致,形成新底線,新底線比舊底線的要求標準更低,孩子目的達成。

現在新問題來了,首讓的人到底是會上前一步還是站著不動呢?會站著不動,原因有二:

讓步化解了與孩子之間的衝突,換來短暫的和平。

後退說明教育能力低,除讓步之外沒別的辦法。

又不想孩子繼續鬧下去,可又無能為力,結果不得不被主動後退,然後站在原地。

那麼有人讓步後,教育結構又將發生什麼變化呢?↓↓↓

其他人也跟著讓步,舊底線反正也作廢了,守著新底線還可以重提要求。

把底線替換成任何一條標準,例如『吃完飯才可以看電視』。孩子哭鬧著寧可不吃也要看電視,有個人鬆口變成『邊吃飯邊看電視』,舊底線立即作廢。暫時解決了不肯吃的矛盾,一頓飯也湊活著吃完了,可是孩子的要求會不斷進階,這次是邊吃邊看電視,下一次是電視要看,還得人喂著才肯吃。每一次都有一個人讓步,一次次退的結果是全家被迫一起妥協,就算有人還想堅持最初的底線也不可能,被豬隊友坑得死死的。這就是一家幾個大人管不住一個孩子的原因。

再回到前面的話,你家的問題實質出在家庭教育形不成合力,因此先把大人的工作做通,然後再來談教育方法。由於你沒具體說明情況,我只能給些原則性建議。

  • 了解孩子的需求,包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弄清楚他非要做某件事的原因,找到原因後才能採取針對性的策略。而且孩子的需求很多,有些是合理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 評價孩子的水平,包括規則認知和情緒發展。兒童對規則的認識是通過和他人交流獲得的,觀察他平時的行為,看他處在哪種水平,是比同齡人低還是高?低在哪些方面,高在哪些方面?有了評價後才能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

  • 協調親子關係,包括表達和溝通。實現順利溝通的一個前提是學會表達,要求、失望、不同意如何講出來才能被孩子接受,什麼情況下該強硬,什麼情況下又該柔和。

  •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前面三點都做得差不多了,問題解決能力相應也就提高了。

題主想找到如何告訴孩子不能凡事由著他的辦法,可如果你想講道理,其他人卻在縱容,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呢?兒童是通過與成人的交流來獲得問題解決策略,總是有人滿足他的心意,孩子就會重複使用他的辦法,說服教育有用的一個前提必須是每個家庭成員態度一致。

那些習慣讓步的家長教育能力低,只滿足於暫時的安寧,他們的理由是『等孩子大了懂事就好了』,可惜行為模式一旦形成便不會輕易改變,而且會把在家庭中習得的行為帶到家庭之外,這也可以解釋公眾場合的熊孩子是怎麼來的。


小時候和親戚小孩搶東西,沒搶過,傷心的哭得昏天黑地╮(╯_╰)╭。等我消停了我爸拋硬幣,讓我猜正反面,我逢猜必錯(當時圖樣不知道原來拋硬幣是有技巧的→_→),然後他說:「很多事就跟猜硬幣一樣,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


你自己都說了,「因為家裡人都慣著」,自己都知道原因了,還不知道怎麼解決嗎?

其實說教是沒用的,簡單的懲罰有時也是沒用甚至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是,多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就行了。



可以通過跟孩子玩的過程中灌輸給他們,比如滑滑梯,難免會有摔倒的時候。摔壞了的東西就是壞了,沒有了而不是摔壞了還可以再買。


這都需要教育了?!


「兒子,你看看爸爸就懂了,什麼叫不是什麼事都可以順心如意的。」


記得小時候媽媽辛辛苦苦做了羊肉湯,小孩子不愛吃,吵鬧著讓重做。親爹親媽收走所有其他吃的,只剩肉湯。現在的記憶是倔強的我撐了五小時吃完了那碗有生以來最贊的湯。

有時候不需要過多言語,有些事別無他選,感謝爸媽,人生也是如此。父母會告訴你,不是所有事都能順意。


要用行動告訴他,你要頭痛的不是小孩,而是家裡疼著那小孩的其他人。


很簡單啊,把孩子送去體驗集體生活就好了。

例如,在我工作的加拿大早教學校,不少族裔家庭(高加索裔、印度裔等)通常在孩子10個月左右就會送來學校了。一方面,他們認為孩子需要在適齡階段和同齡人互動,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他們的家庭中並沒有老人可以幫忙看管孩子的緣故。

早入學的孩子,很早就適應了集體生活,已經接受了「需要和大家分享玩具」,「在學校要遵守學校的規矩」以及「生活可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個設定。他們知道處事的界限在哪裡,因此在邊界範圍內會更自信,更有安全感,也更懂得爭取自己的利益。

比如,我們班年齡最小的是個白人小姑娘,剛剛2歲,比最大的孩子小整整一歲。她的玩具被大男孩搶走,第一反應不是哭,而是走過去用力自己搶回來。如果搶不回來,她會走到老師身邊,示意老師跟著她一起走到「肇事者」面前。她一字一頓的說:

「我的(玩具),還給我,現在!」

這種性格的孩子,才不會在集體中受氣吃虧呢。

對於10個月就入學的寶寶來說,家長是非常省心的,因為他們採取的是「獨立性養育」的策略。在家裡,那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每晚8點,爸爸媽媽和他讀完睡前故事,吻過晚安後就讓他自己在小床上入睡,父母就可以享受兩人世界了。至於孩子獨處的安全問題,房間里都是有攝像頭實時監控的。

同時,也總有為數不少的華裔家長總是捨不得在孩子幼齡時送孩子上幼兒園。他們通常會等到孩子3~4歲左右才送來學校。晚入學的孩子,在行為和情緒方面會和早入學的孩子產生極大的差異。

對於3~4歲父母才捨得送學校的孩子而言,他們在家有大概率也還是和父母睡一張床的。這樣的孩子被保護和寵溺得更厲害,會更加的「寶寶化」。他們睡覺需要哄,需要抱著媽媽睡;吃飯需要哄,需要老師一匙一匙喂;和小朋友發生衝突了需要哄,哭得驚天動地,就是不肯自己解決問題;穿衣穿鞋需要哄,因為他們從沒得到過獨立穿戴的機會,都是家長把衣物捧到身前的。

獨立性差的孩子,就需要老師進行長期的訓練,讓他們慢慢追趕上同齡人的腳步。

一個簡單的結論:

孩子需要在早年就體驗到生活中適度的挫折,並學會自主應對它。父母和師長能在身邊起到引導作用是最好的。家長無需特意為孩子製造挫折,只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社會化體驗,他一定會迅速的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壓力和挫折,因為畢竟世界不以他為中心運轉。

這種時刻,對於初次體驗「被拒絕」的孩子一定是困惑而痛苦的;父母應該在這個階段陪在孩子身邊,解釋緣由,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引導他一步步走出負面情緒,發展出更適應外部世界的生存法則。

很多父母的做法恰恰相反。因為他們比孩子本身更害怕讓孩子體驗挫折,因此一再延遲孩子本應自己穿越的成長障礙,對孩子進行了過度的保護。事實上,孩子不可被過度保護。不斷延遲他的挫折經歷,在將來的某一天,生活會以更殘酷的方式逼他學習。

以上。

=========幸福的分割線=============

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關注我哦!

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

知乎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

每周都會更新,和你們分享我在北美兒童教育行業的工作經驗、 趣聞軼事和個案諮詢的深度分析,還有每周一篇的原創童話。


說沒什麼用 用行為 平等的去交流


關於想要的東西,讓小孩和大人的體驗一樣就可以培養孩子自製。

「 箴言25:28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

《教 好 你 的 小孩:真正 成功 的 育兒 之 道》(英語)一 書 說:「這 是 一 個 漫長 的 過程,有時 是 走 兩 步,又 退 一 步,然後 再 往 前 走。」但 你 付出 的 任何 努力 都 是 值得 的。這 本 書 繼續 說:「從小 就 懂得 自律 的 孩子,到 了 十二 歲 時 就 會 有 勇氣 對 毒品 說『不』,到 了 十四 歲 時 也 會 對 性 的 誘惑 說『不』。」

供參考。


推薦閱讀:

我的孩子是太懦弱么?還是心事太重?
小孩不喜歡洗澡洗頭以至於哭鬧不止怎麼辦?
80後成長中有過父母重男輕女的經歷嗎?如果有,怎樣消除這種陰影對孩子教育的影響?
老師偶爾的打學生行為是否可以被理解?
為什麼中國的小孩子這麼喜歡當眾哭鬧?

TAG: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