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說非洲獅與美洲獅,從來就沒有聽過亞洲獅,但是中國的獅文化卻源遠流長,難道古書上的獅子是另一種動物?


在知乎上不該沒有中國獅文化的發展介紹。多圖預警!

一、先秦,獅子抽象的形象。

在獅子實物入華之前,中原文獻中已有與獅子相關的記載,稱獅子為「狻猊」。先秦時期,《穆天子傳》中記載了一種被稱為「狻麑」(後改麑為猊)的動物:「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走五百里。」先秦文獻《爾雅》進一步描述了這種動物:「狻麑,如虦貓,食虎豹。」後代文獻往往因襲這兩種說法,如《說文》釋狻:「狻麑,如披苗,食虎豹。從犬,交聲。見《爾雅》。」

由此可以看出,獅子入華以前,已被人們所知,且被視為神格化的一種動物———狻猊。

狻猊(Suān ní),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先秦之人知道有這樣的動物,但是沒有見過,所以就把它當成神獸。

二、兩漢,獅文化的開端

《漢書》稱「……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此處所言「自是之後」即張騫通西域以後。班固《西都賦》中有天子率群臣於苑中「挾師豹」的描寫。這可以說明西漢時期中原地區應該已經有獅子的存在了,只是沒有留下關於其具體來源的文字記載。

西域地區的獅子或者由塞種、粟特等民族帶入中原地區,或者由蔥嶺以南國家向中原王朝進貢。其中,後一種是獅子進入中原地區最主要的渠道。

見諸正史的獅子入華的最早記錄是東漢時期。

東漢時期,匈奴勢力徹底的衰弱,西域各國臣服。於是首先是月氏國東漢章和元年(87)獻獅子。第二年(88),「安息國遣使獻師子、扶拔。」終東漢一朝,尚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安息王獻獅子、順帝陽嘉二年(133),「疏勒國獻師子、封牛。」從《後漢書》可以看出來,獅子被當成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中國大地上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西域各國向中原王朝進貢獅子記載的日益增加,中原地區關於獅子產地的記載和認識日漸豐富。作為貢物入華以後,獅子大多被圈養於帝王園囿中,普通百姓難得一見,所以對獅子並不熟悉。

《洛陽伽藍記》載這樣一件事情,北魏孝庄帝時,波斯國獻獅子,皇室將其養於皇家園林中。孝庄帝很好奇,到底獅子厲害還是老虎厲害,結果園中的虎豹,見獅子,都閉目低首,不敢仰視。孝庄帝大為感慨,從此中國古代帝王都認為獅子是真正的百獸之王。

東漢晚期的中原、四川、山東和河南的畫像、石刻,也有文字和圖像描述西域寫實獅,可是已經增加了中國特有的雲氣和羽翼,帶有神異色彩而且稱呼為「辟邪獅子」,或直呼辟邪。

四川雅安高頤闕石獸,刻於東漢建安十年,名曰「天祿」、「辟邪」,帶有西域獅子部分特徵。

江蘇南京至丹陽的南朝帝王墓前的鎮墓石獸,每件高寬達3-4米,背生雙翼,張口吐舌,實質上就是西方獅文化基礎上增加中國神話元素,成對的巨大獅子頸部一律披長毛,僅其中一頭前爪撫一小獅表示雌性。

從這些可以看出,以西域真實獅子為依據的中國獅文化已經開始形成,一開始被皇家所用,街百獸之王之號,體現了皇家的氣派。也有辟邪的意義。

這個時期,也是佛教東傳的時期。印度不但出產獅子,而且對獅子有著極其強烈的動物崇敬,隨著佛教的推行,這種動物崇拜也傳到了中國。在印度佛教中,獅子有著維護正法、威懾四方,降服心魔,示道開導等之意。譬如:釋迦牟尼佛出生之時就有五百獅子前來朝賀,作為護法。再者佛像

上,獅子又為文殊菩薩就之坐騎。佛所坐卧之處也被稱為「獅子床」、「獅子座」。講經時,常以獅子吼比喻助人破迷開悟的梵聲。《楞嚴經》云:「我於佛面,助佛轉輪,因獅子吼,成阿羅漢。

最後,獅子有指代出類拔萃之意,佛籍中經常用它形容佛。《大智度論》卷七云:「佛為人中獅」。

在印度佛教文化中,對獅子傾注了大量的寓意,有著如此濃厚的推崇,隨著佛教文明的傳播,當然也影響到當時的人們觀點。

北魏時期佛寺林立,在佛像出行時有獅子舞隨行表演。《洛陽伽藍記》「長秋寺」記錄這樣的情景:

每年四月四日,洛陽舉行遊行這些在佛誕行像活動,在隊伍之前有一個人裝成的獅子為佛像在前面開路,這獅子能吞到吐火,快速行走,停下來的時候,人們一下子就圍觀上來,水泄不通,互相踩踏,經常有人因此而死。

長秋寺,劉騰所立也。……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師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像停之處,觀者如堵,迭相踐躍,常有死人。」

可見,雖然老百姓見不到到真正的獅子,但是獅子通過佛教活動了解了獅子,使獅子成為了一種比較神聖的動物,從晉代出土的青瓷器物中紋飾已有中國特色,具有吉祥辟邪的精神意義,民間也開始崇拜獅子。

晉代越窯獅子燭台

從唐到清,獅子文化走向民間

到了唐代,唐王朝威名遠播。西域各國貢獅更多了。史料記載太多了,這裡就不在一一列出。

獅子文化其一主要表現在獅子舞

《通典》、《舊唐書》、《新唐書》、《樂府詩集》、《樂府雜錄》、《文獻通考》、《南部新書》、《唐音癸簽》等史籍中皆提到它。內容涉及舞者的服飾、舞人的數量、使用於何種樂部、場合、隸屬哪種音樂機構等等。

獅子舞使用於龜茲樂中。「龜茲伎,……舞者四人。設五方師子,高丈余,飾以方色。每師子有十二人,畫衣,執紅拂,首加紅襪,謂之師子郎。」

據《通典》卷一百四十六記載:「《宴樂》,武德初,未暇改作,每宴享,因隋舊制,奏九部樂。……其後分為立坐二部。立部伎有八部:……

《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舞》。師子鷙獸,出於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為衣,人居其中,象其俯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

這些史料可知獅子舞的表演方式,為披毛而舞,表現馴服乖巧之態。獅子舞的表演場合是「非會

朝聘享不作」的,即在諸侯或群臣朝會天子時,或者聘用獻納等重要場合才進行表演,所以一般不可貿然索取。

此外,守御邊疆的軍隊中也出現獅子舞的表演。據《全唐詩》記錄的兩首關於西涼伎舞獅子:

其一為白居易《西涼伎·刺封疆之臣也》:「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辭。……泣向獅子涕雙垂,涼州陷沒知不知。獅子回頭向西望,哀吼一聲觀者悲。貞元邊將愛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娛賓犒士宴監軍,獅子胡兒長在目……奈何仍看西涼伎,取笑資歡無所愧。縱無智力未能收,忍取西涼弄為戲。」

從詩歌內容看來,雖然題為西涼伎,實為西涼地方的樂伎之意。表現舞獅者的家鄉遭喪亂,欲歸無路的心情。,其舞姿確為詩中所描繪那樣:假面而舞,「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而且,動作上模擬獅子搖頭擺尾,「鼓舞跳梁」。

具體的表演姿態可以參照從新疆出土的唐代獅子舞陶俑(見下圖)

獅子文化其二主要表現在藝術雕像、建築上

唐代王玄策從西藏出使印度,傳入佛畫和獅子畫法。這就是我們至今仍能觀賞到的唐代的陵墓獅、陶瓷獅等。唐代的獅子文化,從高達3米的陵墓石獅,到長不盈寸的工藝獅,全都比例合適,體態生動,獅子尾巴類似牛尾,即使民間舞獅活動的獅型,也無不帶有威猛和野性,頸項大多沒有飾物。

乾陵史上最完好唐代陵墓,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唐代獅子雕像已經很現實生動了,顯得威武有氣勢,彰顯隋唐的氣度!

到了宋朝,隨著外交和軍事力量的減弱,由對外進取轉向對內的加強統治,兩宋時期,獅子作為貢物仍然地進入中原地區,宋代正史中有貢獅記錄僅有有四次而且,這些獅子不再像前代那樣得到優厚的禮遇,進宮者所得回報也就大打折扣,甚至有卻貢的情形。

獅文化也發生變化,開始走向」世俗化「,最明顯的標誌是給獅子帶上一個鏈飾,這一個根本變化體現出獅子有兇猛野性開始轉向溫和馴良。獅子從王者走入尋常百姓家。最終定格為獅子脖子上還掛了一個鈴鐺,雄獅踩繡球,雌獅踩小獅子的藝術形象。

官方的記錄中已經不再出現獅子舞在當朝宮廷中表演的紀錄。除去官方記錄,宋代陳暘在《樂書》中介紹了這種舞蹈,並配有圖像。另外,由於獅子舞當時已經盛行於民間,而且其表演形式見證於宋朝及其後代的民俗畫中。

如:宋代的《百子嬉春圖》(局部)

一小兒手拿繩索,牽著一頭金鍍眼、銀貼齒的獅子,獅子奮力擺尾踏舞,兩個演獅子的小兒,都露出兩腿,扮獅子頭的小兒還通過獅口向外張望,周圍小兒正注視著他們的表演,畫面充滿喜慶的氣氛。

可憐獅子從神獸到宮廷威武之獸最後淪為了民間戲耍的形象!

元代,又開始重視貢獅。

中國歷史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當某個歷史時期,國家處於向外擴張的時期,往往喜歡貢獅,好像只有獅子才具有威鎮四方、群獸懾服之意,以象徵帝王之尊榮與權勢。

成吉思汗攻下中亞後,娶了一名撒瑪爾罕城裡女子為妻,名為「阿爾斯蘭汗」,波斯語為獅子皇后,因撒瑪爾罕城周圍多產獅子而得名。

成吉思汗二兒子察合台的後代忽都帖木兒,他得到伊犁河的封地,威逼在阿姆河的布賽因每年必須「納獅為稅」。域外貢獅仍然源源不斷。

沿海交通開闢以後,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海港,獅子入華增加了海路一途。

如雄獅蹄下踏球象徵著寰宇的統一,是統治者權力的象徵;雌獅撫小獅象徵著子嗣的昌盛繁衍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所以小國都愛貢獅。這不僅能得到元朝皇帝的歡心,還能有巨大經濟回報。如元代正史記載:「回紇不剌罕獻獅、豹、藥物,賜鈔千三百餘錠」;

這裡順便普及一下元鈔的歷史知識:

相傳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後,曾想仿效宋朝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但有大臣勸阻道:「銅錢乃華夏陽明政權之用,我們起於北方草原地區,屬於幽陰之地,不能和華夏陽明之區相比,我國適用紙幣。」忽必烈認為有理,便決定用紙鈔而不用銅錢了。元鈔是長期、廣泛、大量地發行和流通紙幣。元朝版圖遼闊,橫貫歐亞,由於紙幣本身輕便,攜之可「北逾陽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元朝後期靠發行紙鈔彌補財政赤字,後期就開始通貨膨脹,嗣後愈深愈烈,表現在物價大幅上漲,大量私鈔盛行,出現代用貨幣,鈔法大亂,人民苦不堪言。如至正十五年鈔比中統初上漲六七萬倍。人民不願使用,以至於有人用紙幣糊牆鋪地者,交鈔最後形同廢紙。最後又開始用銅錢。

但是一開始時候,紙鈔價值可是等同於銀子了。元代的一錠為五十兩,等於50貫。那麼一條獅子能到65000兩白銀,你想明代崇禎年間一年的收入才400萬兩,獻一頭獅子回饋是何等豐厚。

不僅這項開銷巨大,「江浙杭州驛,半歲之間使人過者千二百餘,有桑兀、寶合丁等進獅、豹、鴉、鶻,留二十有七日,人畜食肉千三百餘斤」。元代的驛站也是屬於政府支出,後來開銷實在是大,後來朝廷只能下令「自今遠方以奇獸、異寶來者,依驛遞,其商人因有所獻者,令自備資力。」

在今天人的眼中看來,元代的貢獅活動真是勞民傷財。

宋代不看重貢獅,所以,宮廷之中的音樂娛樂場合上不再出現獅子舞。元代時候,又把它當成帝王象徵,所以獅子舞在文史記載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明代是獅子文化的高峰時期

明朝是西域貢獅進入中原地區的高峰期,明成祖朱棣時期,文獻有記載的明代首次貢獅是在永樂十一年(1413)。這年六月,西域大姓酋長沙哈魯氏不遠數萬里,遣使來朝,所貢之物中便有獅、豹等物。

以後「朝貢」方式輸入的獅子,不僅頻次、數量可觀,隨著海路暢通,南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商人將南洋獅帶到明宮廷,海路成為獅子進入中原地區的重要渠道。由今阿富汗赫拉特市的「哈烈」城首開記錄,以後,朱氏皇帝相繼從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市之「撒馬兒罕」、今伊朗設拉子市之「失剌思」、伊思法罕市之「亦思弗罕」、阿巴斯港市之「忽魯謨廝」、土耳其科尼亞市之「魯迷」、葉門亞丁市之「阿丹」、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市之「天方」等國都有貢獅子的記錄。其數量之多以及輸入的頻繁程度,在歷代貢獅中最為活躍時期。

永樂十三年(1415)九月,哈烈國貢獅子。 該獅子原先棲息於「迭里迷」城南「蘆林」中。在明朝廷引起巨大反響。文武群臣都以獅子來獻是成祖聖德遠及所致,叩頭稱賀。有關獅子的詩、賦,一時充斥朝廷。著名的陳誠《獅子賦》、金幼孜的《獅子賦》、楊榮的《獅子詩》,等等,都以「如此猛獸皆馴服」來頌揚「聖皇威德如遠方」。其中金幼孜的《獅子賦》和楊榮亦作《獅子》這兩篇文章馬屁拍的最響。

永樂十八年忽魯謨斯等國從海路向明朝進貢獅子等物,成祖大喜,還命侍臣做賦紀念。 永樂以後,明朝皇帝對獅子的偏愛已傳至海外,至成化以前,西域各國紛紛通過陸路和海路向明朝貢獻獅子。當然得到回贈也是很多。

《明會典》記載了明代成化十九年和弘治三年帖木兒朝貢獅的賞例:成化十九年阿黑麻王進獅子二隻,每隻比金錢豹例(八表裡)加五表裡。弘治三年貢獅賞例,八表裡。(表裡是錦緞的計數單位) 這種賞賜已經非常豐厚,但是許多商人並不就此滿足。

成化十四年(1478),撒馬爾罕使臣怕六灣等進獅,憲宗就是以此標準賞賜的。但是,怕六灣等不滿,希望增加賞賜。朝廷又對正副使再加二表裡,其餘加一表裡。 怕六灣仍不滿足,又以道路阻遠,不斷奏求加賜。次年二月,成化帝又為其加賜正副使銀50兩,從人15名各5兩,並厭煩地督促其使者回國。但是,怕六灣等還是遲遲不走。成化二十年九月,明朝將怕六灣升為都督同知,趕其回國,怕六灣不得不回去了。但是,他又以西域陸路受阻為由,要求改從海道走,並提出順路到長蘆買食鹽。明朝廷為了促成其早日成行,又滿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怕六灣一行還是且行且停,沿途騷擾。到最後,朝廷實在忍無可忍,成化帝派禮部官員赴廣東將怕六灣等強送出國。據賽義德·阿里·阿克巴爾·契達伊的《中國紀行》記載,明代時帖木兒王朝進貢的一條獅子價值,明王朝需付出30箱商品,每隻箱子裝100種不同的商品:綢緞、緞紋布、馬鐙、鎧甲、剪刀、小刀、鋼針等。每種商品單獨成包、每隻箱子中共包括1000包,也就是說共有1000種商品。

這明顯就是赤裸裸的用獅子敲詐的行為,至少反映了貢獅的商人們從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種巨大的耗費讓明王朝對貢獅產生反感,「明代後期「卻貢」的事情就屢見不鮮。

也是明代,許多宮殿、園林、府第、衙門前,都設置石獅子守門,後來就是在門枕、石門媚、槍角、欄杆等建築部位,也雕刻上姿態各異的「獅子」,成為古代建築不可缺少的裝飾。

在這些建築裝飾中,「獅子」的造型不同,象徵意義也有所不同。如雄獅蹄下踏球象徵著寰宇的統一,是統治者權力的象徵;雌獅撫小獅象徵著子嗣的昌盛繁衍;

此外也成了等級的象徵:石獅的頭上所刻之卷紋,以其數之多寡,顯示其主人地位之高低,以十三為最高,即一品宮衙門前的石獅頭上刻有13排卷紋,稱為「十二太保」;一品官以下,每低一級,遞減一排卷紋;七品官以下其門前不放置石獅子。

這時候石獅子的雕刻,力度不過,顯得比較文弱,但是開始注意細節,開始精雕細刻。

北京天安門前的明代石獅子。

現在古玩界有很多的賣獅子雕刻,說是哪個朝代的,讀了我這篇文章,你在看看底下這幅圖片,說它們是明代的,看看腳底下沒有踩任何繡球和小獅子,再看頭上的卷數,再看形象雕工,是真是假便可得知。

清朝,獅文化徹底民間化

到了15世紀,中亞大陸的氣候日趨乾旱,西域、中亞等地逐漸失去了獅子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獅子的數量急劇減少,貢獅也就減少了。清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皇帝徹底的禁止貢獅的活動。

與官方對真獅子的日漸生厭相對照的是,在中國民間卻逐漸形成了對獅子的喜愛,民間崇獅習俗從此盛行起來,此時民間雕刻匠人多開始雕刻石獅子。石獅開始走向民宅,多採用的石獅子是蹲立姿勢。老百姓家也能擺上石獅子。石獅子成為了祥禽瑞獸給,賦予了吉祥安寧的寓意。

民間建築中處處都能見到獅子雕刻,質地多樣,姿態萬千。這時候獅子雕刻形象趨向於玲瓏化,生動化,細膩化。

下圖為北京故宮太和殿清代獅子雕像。(清乾隆年間)看那個小獅子注重細節,形態優美,富有想像力。

這時候,宋朝的獅舞重新興盛起來,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為人們所喜愛,蓬勃發展起來,南北不同,風格各異。獅子成了現在的平安、納富貴、降吉祥符號。反而失去的統治階級的象徵意義,特別在春節,成為了純粹的民間藝術表演。

其實就看獅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根本談不上獅子崇拜。其歷史地位也由神獸降到宮廷之獸,最後成了民間吉祥之獸。獅子作為外來之物,一開始就處於尷尬的地位。首先它的實用功能不大,僅僅是象徵意義。在中國成語中,中國的古代百獸之王老虎的成語就太多了,什麼龍騰虎躍、虎虎生威、三人成虎、虎頭蛇尾、養虎為患、虎口脫險等等,至少有幾百個,用來形容我們各種情況、心情。但是獅子成語大家熟知的就只有一個「河東獅吼」,之所以流傳還是因為蘇東坡。它從沒有走向整個民族的價值心理,甚至我們形容孩子,也不用獅,而是用虎子、虎頭虎腦。甚至它連牛也不如,在國人的心間,牛畢竟代表農業文明的勤勞和付出。而獅子最後僅僅成了一種象徵的符號,最後淪落為今天過節喜慶的吉祥之物,充滿了被戲耍的民間色彩。當然各種石獅子也廣泛用於任何場合,什麼銀行、法院、鄉政府,土豪家,甚至飯館前面,作用是看門護院。相對於中國龍來說,可是絕不會有什麼民間建築、深宅大院敢於用龍的,哪怕是個鄉政府門口前敢放一條龍?這正好反映出我們一個很奇特的心理:對於外來文化,我們是可以接受的,不排外的,但絕對成不了文化的主流,充其量就是獅子起這樣的作用了,無論官方還是老百姓順便用,納個好彩頭,但是內心深處卻有對本土物產的眷戀與敬畏。這大概也是我們文化中寬容而圓滑靈活的一面,也是我們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吧。

請某些網站的小編尊重一下我的勞動成果,不要再盜用轉載了!有點良知好么?


中原地區沒有獅子,但亞洲有很多。西亞,印度都有,只不過現在差不多被人類滅絕乾淨了,只剩下印度還有殘餘的亞洲獅,極瀕危,估計也挺不了多久。

中國古人是通過西亞商旅聽說的這種動物。也許還有手繪,但那時候沒照片,見過獅子的人手殘畫得不像,中國人只好加以腦補,所以門口的石獅子長得跟真獅子差得遠。

還有,美洲獅不是獅子。


然而美洲獅並不是獅子。。。


即便現在也有亞洲獅,野生的,在印度,從前的分布更廣泛。題主之所以沒聽說過,那是自身的原因,這個題目不成立。


中國在史前時代還是有獅子的,後來氣候改變和食物一起滅絕了。

中國發掘的骨骼化石叫楊氏虎的就是。


美洲獅是最大的貓亞科,貓咪最大個的親戚,和三大猛獸隔了幾支的。


當然有亞洲獅。古代分布在西亞,中亞和印度,新疆地區也有。

歐洲古代也是有獅子的,滅絕的比較早,公元二世紀滅絕的。


美洲獅其實是貓。


不是說中國最後一隻獅子被伊犁將軍送給乾隆祝壽了么?80大壽。

中國最後一隻犀牛的角送給慈禧大壽了。


尚永琪《蓮花上的獅子》,商務出的


是有亞洲獅的,亞洲獅屬於非洲獅的亞種,但是美洲獅不是獅子,而是一種獨立的貓科動物


古書上的獅子就是亞洲獅


其實中國是個吃素的雞。由於要適應環境,不得已進化成吃肉的獅子。

但是雞靈魂還是吃素的。還號線全人類一起吃素。但是。什麼獵狗,老虎不聽。還要把雞當做下酒菜。

最後雞奄奄一息,用自己的鮮血跟這些食肉動物搏鬥才勉強保命。自己缺了兩個翅膀。但是雞還是沒有氣餒。

雞決定自己變成一個有牙齒爪子的雞。

還邀請非洲小黃鴨一起奮鬥。小黃鴨沒經歷過世面,只希望不要被獵狗老虎那些東西要了老命。可是雞不願意看到小黃鴨這樣半死不活。

堅決努力幫助小黃鴨成為像雞一樣的戰鬥雞


推薦閱讀:

北宋為何始終無法斬除西夏?
古代為何實施嫡長子繼承製?
宇文泰蘇綽改革是怎麼進行的?
如何評價宋仁宗?
我國古代有哪些不出名,但很牛逼的人?

TAG:歷史 | 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