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史記》一類的算是正史嗎?

在我的概念里,正史應該是類似檔案一樣的史書,完全陳述事實不加任何評價的。在史記中篇篇有太史公的評價,還有推測心理活動的語句,褒貶感情色彩很明確,難道可以認為是最正宗的史料嗎?

正史應該是所有史料參考的依據,最為客觀的陳述事實,增添所知的細節而不去推測,最為完善的呈現已知。其他的史書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應稱為編外史,根據正史加上自己的推測假設與評價撰寫而成,有自己的思想與大眾普遍認同的觀點,來幫助大家思考的。

正史不該一人或幾人編纂,而應該有一大批人相互制衡他人的觀點,爭取毫無感情的冷冰冰陳述事實,避免引起觀點的偏向,防止對讀者的思想起到引導作用。人少時很容易感情偏向濃烈的。

即使一些思想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也不要去注入正史。因為現在大眾認可,十年百年千年後呢?千年後時間由於時間間隔遙遠,了解這個時代的方法便是通過史料,而且偏向於所謂的正史。如果帶有評論的史料留下,而原始的客觀史料卻因為不在正史中被人們質疑,結果是對人們思維定向的引導,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是誤導。

當然正史不應該是作為必讀讀物的,因為毫無思想可言,應作為材料供想要了解的人參考研究。《史記》等仍然應被推薦為必讀讀物,畢竟「無韻之離騷」不是吹的。並且這類史書中的客觀事實基本是客觀的,大多人物評價也是大家認可的。對於那些思想、人物評價等,如果感到懷疑,並從其他史書中找到不符之處,就可以去查閱正史,通過冷冰冰的事實自己推敲。任何東西都應該去懷疑的,切勿輕信。

史記一樣的編外史也應該有很多,不同人的不同理解都有,不要有所謂的正統。正史應該是正宗、真正,而不應該是正統的思想。史書太多讓人不知道該信哪個,經常懷疑正誤才對。罷黜百家永遠不如百家爭鳴更能使思想進步。


1、先說什麼是正史。

正史,正式的歷史。什麼叫正式?就是官方的。什麼叫歷史?過去的事情。

所以什麼是正史?官方對於過去事情的說法,即官修的史書。

這裡的正,是絕對沒有公正的含義的。這裡的正的反義,是野。也就是區分正史和野史。

所以說正史正史,本身就不是真實的歷史。

而一部正史,記錄者可以在文字之中,繞過當權者的審查(審查制度絕不是現在才有的),正確地表達歷史,並且表達史官自己的意願,就一定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史書了。

2、再說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看到了么?司馬遷是史官——太史令(多嘴一句,司馬遷他們家族從古至今,都是修歷史的,也是從古至今一直是為官方記錄歷史的,即滿門皆史官)。

結合第一點,司馬遷作為漢朝官方任命的史官,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寫的一本具有記錄歷史性質的官方文獻,是可以稱為正史的。

3、關於《史記》

《史記》,最初是叫《太史公書》。什麼意思?太史,是官名,公,是指人。直譯過來,就是《漢代史官記錄》。所以史記是可以稱為正史的。

前面說了為什麼《史記》可以稱為正史。

接下里說下什麼樣的記錄才能稱為好的歷史記錄。

我們都知道文字記錄不像視頻和語音記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無法直接表達事件發生的氣氛和人說話的語氣的。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用詞,使用不同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等,來表達感情。

比如說:

1)生氣、憤怒、怒髮衝冠;

2)開心、高興、喜笑顏開;

例子很多,不列舉了。

除了在進行文字記錄的時候,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入記錄者主觀的判斷外,讀者的主觀感受也會影響文字的表達。

比如微笑,到底是表達禮貌還是表達高興?

板著臉,是表達冷漠還是表達不高興?

就是因為有著這樣可能產生誤解的原因,所以記錄歷史,大部分情況都只能採用這樣的方式(明代開始有實錄)

而現在研究歷史原貌,都絕不會單單依靠一本史書。

至於題主提到的記錄歷史的人等等,先不提有沒有這個條件(古代文化人真是不多的),就說保密性方面,就不可能有很多人在場記錄。很多場合,都是絕密,只有皇帝和當事人2個人知道(可能還多個太監,但是太監是沒有文化的,太監讀書那都是明代的事情了,而且明代已經開始用實錄了,就是如實記錄,這裡要求就高多了)。所以說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留下記錄的,那怎麼辦?如實記錄?怎麼記錄?記錄人物和交談的時間,還有談話以後的結果。

舉例: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和皇帝秘密談話了多長時間。結束以後某人離去時臉色發青,步履匆匆。幾天以後,皇帝發布了某命令。

直到臉色發青四個字以前,都是如實記錄。步履匆匆以後,又是如實記錄。

所以在這個史料裡面,史官如實記錄了所有的信息,並且記錄了當事人的反映。

至於皇帝和他談論了什麼,讀者自己去猜。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對於談話內容的猜測,是妥妥的瞎編,但是絕對不是天馬行空的瞎編,是根據太監或者其他相關人員口述來推測的,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很多地方,也存在不完全真實的記錄,來源相當於」我爺爺當年如何如何」,但是畢竟年代並不久遠,很多內容不至於差的太遠】

最後再提一點,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他著書的立意,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很明確地說了,一家之言。

況且司馬遷以其極強的文學功底、黑了一把皇帝,而且皇帝還看不出來。史記成稿很早,但是真的出版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是外孫,進獻給皇帝(當時已經是漢宣帝,漢武帝的曾孫,也就是皇位已經更迭了好幾代)以後才得以流傳。


「正史」是一個歷史概念,你自己愛怎麼理解怎麼理解,愛怎麼糾結怎麼糾結

愛怎麼抒情怎麼抒情,但是,這根本就不算個問題。


看到標題就滾進來了,身為歷史專業學生驚呆了,以為被老師騙了。。。。。完全客觀的歷史應該是錄像帶,並且是沒有解說的。。。。正史只不過是當時來說比較好、比較客觀、影響比較大的歷史書,你要是說野史雜錄是正史也未嘗不可。


照題主的邏輯,這世上基本就沒正史了,只能派記者穿越回去,多機位全程拍視頻,然後事後採訪各當事人,這才能算正史。


反正至少比小說,戲劇,劇本,敘事詩等要學術的多

但凡不是純流水賬,都會帶有作者或者共同攥書人的主觀色彩,這是無法避免的。


是人總會有一點主觀思想帶入書中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史記》一書雖然伴隨著太史公司馬遷的個人主觀評價,但是從人物的官職、出身、以及人物自身當時的社會地位可以推論著作的真實價值。現在許多的民主評議都是吵出來的『偽真理』,其實一個頭腦和心地正直的朋友一個見證就夠了。司馬遷世代忠誠職守,天地可鑒,確實是歷史紀傳體中較為求真明理的一本。


什麼叫「難道」?


請先百度,或谷歌,後知乎。


歷史這種都是都是主觀性太強的一個產物。這個主觀性要不就是作為一個個人的主觀性(如司馬遷),要不就是作為一個朝代的主觀性,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的產物。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總體來說史記的文學成就高於他的歷史成就,太史公的文學造詣彌補了史記在歷史本紀上的缺點,也奠定了其作為正史的地位。


所謂二十四史「二十四姓家譜也」,就連定義中的正史,也是後朝修的前朝史書,其中個中因由、個中小算盤其實後世也看得很清楚。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明史,比如...袁崇煥。


推薦閱讀:

傳國玉璽,在《史記》中有記載么?若有,還有哪些史料中有記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這句口號的原意到底是什麼?
來自網易《 都是古人吹出來的!歷史上被神化的九大英雄 》,具體內容看描述,此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如何?
如何評價季札掛劍?
史記文白對照的哪個版本比較好?

TAG:歷史 | 史記書籍 | 歷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