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管理並review你所學過的知識的?

RT

重點在reivew吧,管理大家已經說過好多了,像筆記、腦圖這種的。但是要想搞定一個知識或知識點,如何規劃並實施review呢?


看過的東西,雖然不能記得,但是留下個感覺是沒問題的。因此需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以前學過,然後重新學一遍就好了。為什麼要把問題搞得這麼複雜?


這個問題之前問過一個前輩,他寫碼寫了20年,新潮的技術他也玩的比我們好,底層的基礎知識更是比我們深的多的多。

他的做法是每隔 N 年重新過一遍以前的知識點,他現在是五年過一遍。

我相信大多數人學了一些東西之後放著不用肯定會忘,忘了就忘了吧,忘了說明在平時壓根用不到。如果用的多就不用擔心忘的問題。然後過幾年再回頭把以前看過覺得以後還會用到的知識再重新看一遍,保持一個學習的狀態。


不知道你是在讀書還是上班,在工作中其實需要整天reivew的並不多。

對於知識掌握上的問題,需要問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什麼叫真正掌握呢,就是說他已經成為你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了,想忘記也忘記不了。記得季羨林說過一段類似的話:當一個東西你越過那個「坎」,真正掌握了他就會成為你的。但如果你沒越過那個「坎」,每次要用他的時候都要重新從頭開始學習。

至於如何將一個東西真正轉化成自己的,這裡面事情比較多,涉及到你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本身的知識結構,我們有個「KMC高效學習方法」有專門講到這個。這個掌握也包含了你真正去實踐和驗證過這些知識點,否則「紙上讀來終覺淺」。

當然,還有一部分知識你還沒有機會和辦法去實踐,起碼要能夠做到用你的語言、少用名詞和術語、能夠表達出來讓別人明白,這樣子就算初步掌握了。他也會在你的腦袋裡建立相應的索引,保證用到的時候能快速的定位、組合到相應場景中去。

還有一類是技能,許多不斷地重複,直到不需要思考也能做,技能的學習是跟知識不同的。

-------------這幾天還有人問類似的問題-----------------------------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你這個知識能不能夠應用。不是有一句話說「好老公的標準是帶的出去,也要帶的回來嗎?」,你要能夠將知識學進去,還需要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拿出來。讀書的時候有很多人都遇到過:一個問題不會,但一看答案就會了。原因在於相應的原理、定理本身他都會,但他不知道這個題目與那個定理有關,就是對於知識的應用場景本身不掌握或者掌握的不夠熟練與全面。資深的反扒警察可以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發現小偷,而新警察即便知道小偷的特徵可能也發現不了就是這個道理。

補充個視頻《怎樣才算真正掌握某領域的知識,什麼叫學會了?》,優酷,時常8分多鐘,期望有啟發!鏈接:田志剛:怎樣才算真正掌握某領域的知識,什麼叫學會了?


Professor Tao 在某本書的sense.

======================================

至於**, **是看臉的。


evernote,或者wiz之類的知識管理軟體還是很不錯的,推薦wiz!


我覺得知識是拿來用的,能用得上的才稱為知識,不斷地去尋找自己領域內的各種問題去解決,自然就會不斷的精鍊以及強化已知的知識,另外寫文章做分享,去教別人,都能夠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當中有空隙的地方,正所謂教學相長。

至於用不到的知識,那就忘了吧!培訓中有句話,找不到問題情境的培訓內容都是不需要放在培訓內容的。


最關鍵的一步是選擇載體,比如選個能用好多年的軟體,我現在覺得OneNote挺好的。

然後就是養成總結的習慣。

」知識獲得的途徑變得非常容易「,但是從間接經驗變成直接經驗,是需要時間的,變成之後,是需要記憶鞏固的。


@vczh@John Jimmy 的答案都是很對的。另外做一個補充:

現在的知識都已經體系化,搜索只能解決淺層的問題。對於深層的問題,搜索還是不能短時間獲取到完整的解答思路。

怎麼解決呢?

把自己學習和思考某個課題的知識的思維過程,總結下來,即便只是簡單的描述或者關鍵詞,再附上比較不好獲取的資料來源記錄下來,就可以了。最好的記錄工具如Google Keep,附上Tag(如#關鍵詞#)方便以後搜索。等到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要在自己的筆記中搜索相關關鍵詞,就可以重新看到以前的思考過程,獲取必要的重要提示,打開思路、獲得啟發。


學習過的知識只不過是告訴你曾今接觸過,再用的時候可以去學而已,其實也沒啥真真切切會去用的


推薦閱讀:

大學 物理學教科書的讀法?如何才能讀通、讀透?
學習網路編程有哪些入門書籍和教程推薦?
高一文科入門學習技巧?
學習烹飪應從哪裡入手?
我如何才能壓抑自己貪玩的性格,讓自己靜下心來學習呢?

TAG:程序員 | 知識管理 | 個人知識管理 | 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