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敬語?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敬語?日語敬語的形成有什麼社會背景?中國幾千年來為什麼沒有形成系統的敬語?


討論這個問題那得先看怎麼定義『敬語』了。如果非得限於純語法形式,日韓語的敬語體系的確很發達;但如果把辭彙表達尊敬/謙遜的方式也涵括在內,漢語的敬語體系也是博大精深,令人嘆為觀止——只不過在當代大陸日常行文中已經非常淡化了。如果因為漢語不以語法形式表達敬語而認為中國千年來沒有形成系統的敬語,那就太荒謬了。。。

日語誠然有「~てくださる」、「~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ございます」之類的語法形式表達謙遜或尊敬,但也有『御(ご?お)+名詞』、「教える」「お召し上がり」等等區別於普通用語的辭彙方式【還有更多的例子,我就不列舉了。看維基百科吧——雖然我這樣太敷衍了: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8%AA%9E%E6%95%AC%E8%AA%9E】。反觀以辭彙敬語為主的漢語:表達尊敬如『台鑒』中的『台』、『清輝』『清聽』中的『清』、表達謙遜如『賤體粗安』中的『賤』、『忝居交末』『忝在知好』中的『忝』,其實也有些虛化的趨勢。

至於為什麼日語會形成敬語系統,我覺得不能僅僅考慮語言本身,還要考慮社會文化因素。不妨先考慮一個更普遍的問題:為什麼人類語言會發展出敬語系統(無論是語法還是辭彙的方式)。


這個答案從「現代應該如何看待敬語」角度,嘗試回答「當今日語中,為什麼存在敬語」這個問題。

關於當前敬語的使用規範及認識方式,其實是有本白皮書的。

叫《敬語的指針》(下面簡稱「指針」)。

在2007年由文部科學省發布。

鏈接:http://www.bunka.go.jp/seisaku/bunkashingikai/sokai/sokai_6/pdf/keigo_tousin.pdf

指針在第一章中詳述了對敬語的基本認識。

提煉一下大概是以下三點:

1)敬語有補充其他詞語難以表現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說話人情緒的作用。

比如A把菜端上桌對B說「食べて」和「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表現的都是A讓B吃菜這件事,用不用敬語表現出的情緒差距很大。

*當然召し上がる和下さる也是「詞語」。這裡的「其他詞語」不包含自帶敬語表現的詞。

2)敬語必須以說話人雙方相互尊重為前提。

這條反反覆復說得很羅嗦,其實就是在講:我們使用的敬語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同樣兩個人在不同場合會互相使用不同的敬語。

比如兩個老教授私底下喝酒可以完全不夾雜任何敬語互相嫌棄。但一起上台當著全國人民的面領獎,互相說話時就要以對方「教授」身份為準。就算互相嫌棄也要使用適當的敬語嫌棄。

這裡的「適當」的基準,就是互相尊重。

3)敬語可以用來表達自己。

這條主要是為了讓上兩條——看關係說敬語+看場合說敬語——看起來不那麼沉悶才加上的(個人意見)。意思主要是:敬語在任何狀況下都不是「一定」的,你可以有自己的個性。

*這條個人覺得可以無視。

綜上,當今日語中,敬語存在的理由就是:光靠不包含敬語表現的辭彙的羅列,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尊敬、自謙、禮貌等情緒,所以我們需要敬語去補充這些情緒。僅此而已。

P.S.上面這些是為了「理解」敬語的存在。真正「使用」的時候,其實更經常是為了「控制雙方距離」。比如填補地位差、調整人際關係等。

比如難以啟齒的話可以用敬語包裝得讓人沒法打你。

「我姿態都這麼低了你還想怎樣!」


日語的敬語是一種語法體系,是一種規定,是由黏著語的特殊特點決定的。

漢語中的敬語是一類表達自己敬意或者自謙的說法,並不成為體系,但卻更為靈活。

就好比漢語中沒有時態的語法變化,卻可以完美表達各種不同時態的意思是一個道理。


表示尊敬自謙鄭重的元素,幾乎可以說每種語言里都有。只不過因為日語的敬語屬於語法範疇,所以我們學日語時會在語法中的某一章碰到敬語,而中文和英語的敬語不是靠動詞的活用形成的,不屬於無法範疇,所以就不會在語法書里看到敬語。但這並不代表中文和英文就沒敬語。這跟日語是粘著語有很大關係。

日語的敬語實在是比較複雜,跟語法有關的列舉如下:

尊敬語(抬高動作發出者,注意不是抬高聽話人)

お+動詞第一連體形+です。

比如常說的:もうお帰りですか?(您這就要走了嗎?)

動詞未然形+れる●られる

比如:先生が入って來られた。(老師進來了)

お+動詞第一連體形+くださる

比如常聽到的:またお越しください。(歡迎下次光臨)

自謙語(降低動作發出者)

お+動詞第一連體形+する。

比如:ご案內しましょうか。(我帶您去吧)

這裡嚴重注意!!!當你想說,您不能用,您不能回家的時候,千萬不要說

ご利用できません。

ご帰宅できません。

因為できない是する的可能型,所以這樣說是自謙語,是降低了對方而非自己。應該怎麼說呢?

ご利用いただけません。

ご帰宅いただけないこと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之類的說法才對。


日本在語言上分的很清.對什麼人說什麼話.也就是在什麼地方用敬語,什麼地方可以隨便一點用簡語.比如:對比自己高的人,公司的上司,學校的老師,初次見面的人.同樣是一句話,意思一樣,可是說法是不同的.

比如:同樣是請你吃飯一句話.平常對一般的人就可以說「ごはんを食べてください」可是對很值得尊敬的人就要說「どうぞ、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

這種例子是很多的.我只舉了一個例子.

中國在這方面不太多.只是在很客氣的時候把「你」要說成「您」其他的就是語氣問題了.說的時候盡量把語氣放柔和.可是具體的敬語是沒有的.


日語的敬語是語法敬語,它是語法的一部分,各種場合適用於。而漢語和英語、德語中的敬語很少是語法範疇,「請」「please」「bitte」等虛詞算是,不過這均只限於婉轉的對對方提出請求的場合。

語法敬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用英語和漢語的「語氣」做個比較。比如「帶魚能養殖」這五個字究竟是陳述語氣還是疑問語氣還是虛擬語氣,得看上下文。在「帶魚能養殖,這是小平同志說的。」中是陳述語氣,在「帶魚能養殖?呵呵。」中是疑問語氣,在「帶魚能養殖,我就退出知乎。」中是虛擬語氣。但是英語不需要上下文就能看出語氣,例如「cutlassfish can be farmed」「can cutlassfish be farmed」「could cutlassfish be farmed」三句分別是陳述、疑問、虛擬語氣。因而英語的語氣是語法語氣。日語的敬語與之類似,是語法敬語,不需要上下文,光看那個語法結構就知道是敬了還是沒敬。

那麼為什麼日語的語法敬語用形式動詞實現的呢?原因在於日語作為黏著語可以在動詞連用形後面繼續附加動詞,而這些附加動詞有些後來漸漸失去了實際意義,變成了虛詞,這樣敬語形式就產生了。例如相當於「ます」的「侍り」(丁寧語),是由「はひあり」→「はへり」→「はべり」變化而來,其本義是伺候貴人;相當於「御…になる」的「賜ふ」(尊敬語),本義是賞賜,賜予;相當於「御…する」的「奉る」(謙譲語),本意是進獻、呈上。這些詞和其他動詞一起使用久了以後,漸漸地失去了實詞的性質,變成了虛詞,因而變成了語法化的敬語動詞。

而漢語不是黏著語,動詞語法化之後往往就不是動詞了。例如「此兒非獨能畫,終享大名,吾恨不得見其盛時」中的「恨不得「是「對沒能……感到遺憾、悔恨」的意思,這裡的「恨」是動詞。而現代漢語的「我恨不得點50個贊」中的「恨」只是「恨不得」這個副詞中的一個字,不再有動詞的性質。假設漢語形成了系統化的敬語體系,也很有可能是由副詞表示的。

和語名詞前綴「御」,據大野晉的考察,來源於「み」。這個「み」的本意是「在高處的」,例如「深山(みやま)」「深雪(みゆき)」,轉義為和神佛、皇家相關的東西,例如「宮=御屋(みや)」「都=御屋処(みやこ)」。後來,在「み」前面又加上了「おほ」,如「天照大御神(あまてらすおほみかみ)」。再後來,「おほみ」變成了「おほん」「おん」「お」,例如「御曹司(おんぞうし)」「お出で(おいで)」。至於漢語名詞前綴的「御」,念作「ご」的已經變成可以接在任何普通名詞上;但念作「ぎょ」的還是只能用於表示天皇的東西。——總之,表示敬語的名詞前綴也是從實詞變化而來的。

普通話有「你」「您」的區別,武漢話有「你」「您家(nia)」【http://www.oldbj.com/html-312/】的區別,德語有du和Sie的區別,這些都類似於日語的「丁寧語」。而日語的「尊敬語」「謙譲語」,在漢語中沒有完全對應的。為何漢語不像日語那樣形成一般化的、系統化的敬語呢?

說到底還是和中國社會有關。

@吳天微 說:【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334039/answer/27525182】

古典中國:士農工商所有人統一效忠於皇帝—皇帝對自然(天道)和歷史(人道)負責。這樣的社會是「一個中心」的蜘蛛網狀的。

因此,漢語中有很多關於皇權的敬語(敕造、龍體、御用)。由於中國皇權的威力,這些敬語辭彙只能指和皇權相關的東西,根本不能像日語的「御(お?ご)」那樣轉化為一般的敬稱。另一方面,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流動性相對較強,不需要像日本人那樣需要在你我交談的時候強烈地分清談話中提到的他人究竟是「圈內人」還是「圈外人」,一個「您」就夠了。

最後,「寤寐難安」和「睡不著覺」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區別,能人如姬軒亦者,用現代漢語照樣寫出先秦風味。這和土不土,敬語不敬語有半毛錢的關係么?黑朝廷也不是這樣的黑法呀。


日本的敬語和禮儀,說起來口吐蓮花,讀起來文雅得當,若是熟知禮儀作法的所謂『一流人』,一舉一動都讓人覺得端莊曼妙。其實不然,日本的禮法,遠遠不如古代中國來得全面和文雅。

所謂「正座」就是「跽」,所謂「土下座」就是「拜」。

日本有「儀禮文書」,中國有「尺牘」。

日語裏有「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漢語有「歡迎光臨」「惠然肯來」。

日語裏有「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漢語也有「賢婿」「在下」「令堂」「舍親」。

日語裏有「申し上げます」,有「拝啓」,漢語亦有「容稟」「謹上」「叩稟」。

日語裏有「亂筆亂文失禮致します」,漢語也有「臨表涕零,不知所云」、「楮墨有限,不盡欲言」。

日語裏有「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漢語裏有「滿腔歉意,寤寐難安」。

日語裏說「薄暑のみぎり、皆々様お健やかにお過ごしのご様子、なによりと存じます。」中文裡有「奉風東去,夏風南來」。

至於為何現在這些文雅的表現大多棄之不用,怪只怪當今的朝廷裏,執掌文化的多是一群胸無點墨的土包子罷。


先說觀點:

敬語的形成與社會等級有關。中國可能曾經有敬語系統,但現代漢語已經消失,僅殘留了一部分。

敬語系統並不只存在於日語。在與日語相近的朝鮮語、蒙古語中,以及無關的藏語、爪哇語也有嚴格的敬語系統。敬語肯定是在社會階層出現分化之後才會出現。人和人之間有了上下關係,才會有說不同話的需求。有趣的是,敬語主要出現在東亞地區,這可能與東亞族群經常進行集體行為有關。集體行為需要強有力的領袖帶領,容易形成分明的等級,方便管理大量的人,從事集體農業生產。而西方以貿易為主,追求平等,除宗教因素外,等級差別的土壤不如亞洲。

為什麼有的地方一直有敬語,而有的地方卻沒有或者消失了敬語。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保留敬語體系比較完整的地方,都是相對封閉的,如島國的日本、半島的朝鮮、高原的西藏。這些地方的特點是較少與外界互通,內部等級穩定。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社會定位,對不同的人說相應的話。等級固化也使得敬語體系保持穩定,並具有傳承性,保留至今。

說回中國社會,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經常出現大規模的社會流動。無論是移民遷徙,還是王朝更替,以及科舉制度,都使得社會流行性很強。如果有系統的敬語存在,會隨著不穩定的社會地位變更,而頻繁切換,會覺得很麻煩。比如今天你還在用普通語訓斥在你家打雜的朱重八,明天他可能就翻身當了皇帝,你就只能跪著說敬語了。地域和等級的流動性太大,使得敬語體系變得不穩定。而差別較大的方言也讓這套系統更加脆弱。

至於中國是否有過成系統的敬語,這個還沒證據。如果有,我猜測大概只能在先秦了。孔子說:不讀詩無以言。在禮儀完備的西周,有可能存在一套用於區分上下等級的語言體系。既然城池大大小、跳舞奏樂的內容都需要更具社會等級而定,那很自然應該形成每個等級相應的語言規定。只是在禮崩樂壞之後,貴族迅速沒落,這種體系沒有完整保留下來。到《史記》的年代,對著上級各種粗鄙的話都可以說出來,理論上已經沒有敬語體系的土壤了。

樓上有不少列舉詞語,用以說明漢語也有敬語。但樓主的問題說得很明確,漢語確實沒有形成如日語一樣成系統的敬語。我們只能通過變更部分稱謂、動詞,用以表達尊敬的意向,但這些基本是不成體系,難於整理歸納的,無法像日語那樣僅通過更改黏著成分就能表達等級關係。

最後總結下:

1. 敬語的形成於社會等級分化有關

2. 日語中保留敬語系統,是因為其社會等級固化

3. 中國沒有成體系的敬語,與社會橫向(地域)縱向(科舉、政權更替)流動性較大有關。


以下內容出自維基百科 日語敬語

日語敬語是日語中用於表達敬意的詞語,用來表示說話者、說話對象、話中人物之間的社會階級、親疏等關係。出席使用日語的許多社交場合必須使用敬語,以表達適當的身分關係和禮貌。日語的敬語系統發達,部份概念與朝鮮語極為相似,也有和漢語類同之處。

日語敬語一般可分為丁寧語尊敬語謙遜語三大類。有時也可以再另分為鄭重語美化語兩類敬語。

  • 丁寧語:說話人尊敬聽話對象。
  • 尊敬語:說話人尊敬話題里主體的人。用於受尊敬人的動作、物品、名稱。
  • 謙遜語:說話人通過貶低話題里行為主體的動作,尊敬話題里接受行為的人。
  • 鄭重語:說話人通過貶低話題里行為主體的動作,尊敬說話對象。
  • 美化語:說話人文雅地敘述事物的特殊的辭彙。

說話人會根據談話內容以及對象,而使用相關的辭彙或是動詞變形。

接下來說說中文:

中文中有非常系統的敬語。比如對人的稱呼「您」「閣下」「足下」「陛下」「尊下」等等等等

又比如在《禮記·曲禮》中有提到:「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實在太多例子,不想一一列舉了。如果您在日常交流中沒有遇到或者用到敬語,這不說明中文沒有敬語。


碰巧看到了這個問題,感覺多數人還是只是介紹敬語的特徵,並沒有答到點上。

首先要說的就是日語作為黏著語所具有的特徵,這個對於懂日語的同學來說都很好理解,這兒就不說了。

除此之外,「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敬語?」這個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要從文化方面來回答。

最近在寫report沒有時間詳細說,就簡單摘錄一些書上的內容給大家看看吧。

日本著名學者中根千枝寫過一本《縱式社會的人際關係》的書,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看看,很薄的一本書。

簡單說一下裡面的觀點:

以社會人類學的觀點,去分析現代日本社會並從理論上加以闡明。

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團,以及由個人組成的集團與集團之間的關係,是形成社會人類學基本原理的基礎。這些關係是構成社會(或文化)的各種要素中最不易變化的部分,這一點可以由大量的事實證明。僅以日本社會情況為例:明治維新以來,尤其是二次大戰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充分地體現在衣食住行方面,使到日本來的外國人驚嘆不已。雖然在有形的文化方面,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但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的接人待物方式上,依然沒有出現本質上的變化。

在戰後的社會生活中,學生對老師的禮貌和子女對父親的態度在變;繁雜的禮節被簡化,敬語的使用出現了混亂的局面,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在青年人中間,比如學生,如今仍舊存在著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的明顯區別。在同一集團內部,關於上下級關係的強烈意識,依然廣泛地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只有這種從外部看不見,卻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佔據最重要位置的人際關係方式,才是最不容易發生變化的。

本書目的在於:考察這種高度穩定的人際關係的基本方式,作出理論上的歸納,並進一步弄清由它構成的社會結構。

如果把由個人組成的社會集團的構成原理加以極端的抽象,可以假設兩個不同的即關於「資格」和「場所」的原理。換言之,構成集團的首要條件是:構成集團者必須具有相同的「資格」和擁有共同的「場所」。 這裡所說的「資格」比平常所說的「資格」含義要廣泛,它表示一個人的「社會屬性」。

比如,一個人既有像姓氏、性格這樣與生俱來的屬性,也有象學歷、地位、職業等後天獲得的屬性。如果從經濟上劃分,資本家和工人、地主和佃農顯然具有不同種類的資格。此外,由於男女老少(由於生物學上的差異)所產生的地位的不同,具有的資格(屬性)也不同。

在這裡,我把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屬性作為基準而構成的集團稱為「資格型」,例如特定的職業集團、特定的父系血緣集團、某個種姓集團等等。

而把不問資格的異同,僅以某一地域、所屬單位,即以一定的範圍劃界而構成的集團稱為「場所型」,例如某村的成員等。以企業為例:「車工」是「資格(屬性)」,而「P公司的職員」則是按「場所」的劃分方法。同樣,教授、辦事員、學生等等是按「資格」劃分;而「R大學的成員」則是指的「場所」。

任何社會中的個人,都從屬於由資格和場所構成的社會集團或社會階層。由完全一樣的資格和場所構成的社會集團是十分鮮見的;一般都是兩者交錯構成兩個不同的集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筆者的觀察,發現在有的社會中,「資格型」集團的作用大於「場所型」集團;而在另一些社會中,「場所型」集團的作用則大於「資格型」;甚至在有的社會中,兩種類型的集團平分秋色。

日本人的集團意識是圍繞著「場所」形成的;與此相反,印度人特別注重「資格」,這充分反映在由職業和身分劃分的社會集團,即「種姓制度」上。在社會人類學的結構分析命題中,象日本和印度這樣在理論上相互悖反的社會類型是很少見的。中國以及歐洲各國的社會則處於日本和印度這兩個極端之間(更偏於印度一側)。

這裡要分析的是,強調「場所」的日本社會集團的特點。日本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社會地位時,更喜歡突出場所而不是資格。他們往往不提自己是記者或工程師,而是向外人介紹說我在某某公司工作。同時,別人最想了解的也首先是工作單位,其次才關心你是記者、還是印刷工人或者工程師、辦事員等等。有時,聽對方介紹說是某某電視台的,心裡以為他是導演或是攝影師,後來一問才知道是開車的司機。

從這裡可以明顯地看出:對日本人來說,場所,即某公司或大學這類框框,在集團構成和集團意識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個人的資格問題則是第二位的。

.........

以上是對書裡面一點內容的引用,看到這兒應該能多多少少理解一點了。下面貼幾張書的截圖,看了後基本上就可以知道「縱式社會」與敬語之間的關係了。

關於日語中的敬語其實上面也說的很詳細了,相信看完會有收穫。暫時沒有時間具體談中日敬語的對比,具體內容以後有時間再豐富一下。

以上內容引自:

中根千枝 《縱式社會的人際關係》

郭常義 《日本語言與傳統文化》


手機碼字,毫無文獻,貽笑大方,敬請見諒。

我猜測題主所好奇的不是在名詞前加ご、お那種簡單的名詞美化,而是でございます、かしこまります這類尊敬語和自謙語是怎麼產生並被使用的,漢語里為什麼沒有呢?

說產生的話,大體是這些動詞在上古時期意思其實非常相近,但有些比較高雅,有些比較粗俗,於是就慢慢習慣的用在了顧客、長輩等地位較高者與本人與「自己人」身上,慢慢就習慣了,這些動詞的敬語比較難記,因為完全是一些之前不常用的詞,對日語學習者來說簡直是「一種新的語言」。那些沒有相近意思的動詞也有一種方式的變形方式以達到尊敬和自謙的目的,有了規律就好學多了。

不要以為日本人就不會用錯,他們也許不會變錯,但是該用的時候不用或懶得用,不該用時亂用等等非常常見。

至於漢語中有沒有,我們其實可以坦率地說沒有,因為學了點日語有助於讓我們發現漢語和英語是那樣的相似,怎麼還會有人類那樣去思考?那樣去說話?其實殊不知我們的漢語在東北亞地區是多麼的特立獨行,帶上藏語這個小兄弟才組成了漢藏語系,而日語在一些理論中可是通古斯語系的分支,親戚能找到土耳其去,語序語法特徵能和德語芬蘭語扯上邊。不是在歐洲有個笑話說德語沒法同聲傳譯,翻譯等半天才能在最後聽到動詞。我學校有個芬蘭哥們只說日語不愛說英語最後只能和日本人玩沒有留學生理他(他日語說的也口音特重我們都聽不懂,但他愛說就說明這東西他用著方便)。而敬語這種現象在韓語蒙古語中都有體現,至於日語為什麼是通古斯語系我記得有個騎馬人猜想,就是說在日本可以找到很多中國東北和西伯利亞才有的黑色石制箭頭,有人腦洞大開說日本人的祖宗是說著通古斯語系語言的北方騎馬人在冰期進入了日本。日本侵韓侵華時總喜歡炮製日韓、日滿、日蒙同源等等理論,確實也不是無中生有,人家的語言聯繫擺在那呢。我不懂韓語,但我去旅遊的時候有時還是用日語把我用英文或漢語表達的意思補充一下,就是因為日語裡面有敬體和敬語,希望對方能聽出我是謙和的。

日本人不少都覺得漢語沒有敬語敬體竟然批判起來,其實一句話反駁,英語里不是也沒有敬語嗎。

退一步說,再回到動詞替換體現尊重或自謙這個用法,我小學的時候數學老師問一個同學為什麼沒如約去找她談話,同學大咧咧地說:「我去了,看你在那瞎忙乎來著,我就走了。」弄的班裡哄堂大笑,大家看,「瞎忙乎」這個詞就應該是自謙語而絕不是尊敬語,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漢語博大精深,動詞替換還不容易,雖然和日語那種一一對應的體系不同,但也不必妄自菲薄。


「我走了」和「我先走了」 我覺得後者的「先」就起到了尊敬的作用


原因是日本現在還有隱性的階級制度。

我感覺中國不是沒有系統的敬語,而是中國人尊敬一個人不光只會從語言來表現出來。


敬語是一種語法現象,和漢語的「歡迎光臨」等敬詞不一樣的。

敬語是一種阿爾泰語系中的特殊語法現象,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自然沒有敬語。

而同為阿爾泰語系的蒙語也是有敬語的,日語雖然語系未定,但毫無疑問語法帶有明顯的阿爾泰色彩,和漢藏等南方語言的語法大為不同


古漢語也有敬語系統。

現在使用的白話文也許沒有那麼講究敬語使用,但還是存在的。

不僅日語,現代韓語裡面也有一套敬語系統。

所以,這個敬語現象應該是很普遍的吧。

其實,個人認為,只要出現階級,敬語自然會出現。

否則,就要被拖出去斬啦。笑。


日語的敬語展現在語法上。中文有敬語的,但一般不是通過語法體現出來的,而是在用詞上體現:比如讀過你的作品,稱為「拜讀」,自己寫的文字叫「拙筆」,這是表抬高對方和自謙的。

最新形成的敬語就是,「跪舔」。


這也是有一段歷史的,以前有一段時期開始出現女性用語,然後男性用語,最後再出現敬語,日本很講究禮儀的,亂用的話小者讓人感到不舒服,大者是不敬或者意思都變了。


我覺得中文裡面也有敬語把。

不過好像日語裡面的敬語是語法上面的。而中文的話不一樣,比如說問一個人叫什麼名字,如果用敬語的話就是「請問您貴姓?」。問年齡的時候會用「貴庚」之類的字眼吧。

話說我沒學過日語,一點也沒有!!以上只是我在看日劇的時候體會到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撒花』~


題主難道忘了日語受到了古漢語多大的影響?漢語的敬語:您、足下、寒舍、貴庚、高壽、在下等等等等。日語主要將敬意體現在動詞的各種變形,和授受關係一起使用效果更佳。而漢語主要體現在名詞中,僅使用帶有敬意的名詞就好。這一點感覺漢語更好學。


日文敬語,通過特有的辭彙以及文法,幾乎形成了一套獨立的語言體系,是日本社會中的必備語言工具。同樣的意思,較之口語化的日語表達,敬語凸顯尊敬與謙遜。尊敬與謙遜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素養,用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將這種禮儀、素養固化並不斷傳承,形成了日文敬語的語言文化。了解日文敬語,不僅有助於民間交流,更有助於商務交往。

日文敬語已融入日本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主要用於長輩、老師、上司以及客戶等應予尊敬的人。為了強化正確使用日文敬語,日本大學生畢業進入公司後,首先接受日文敬語培訓。因為,如果某員工不會正確使用敬語,不僅會被客戶恥笑,也會有損公司在客戶心中的地位。可見,日文敬語有多麼重要。當然,敬語的使用是平等的,即便是消費者或商務項目的甲方,也同樣要使用敬語,以示禮儀。例如:當您進入日本料理店的時候,一定會聽到店員對您說「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等您買單離開的時候,您對店員說:「ご馳走様でした」(謝謝款待),店員則對您說「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感謝光臨)。至於商務郵件的開頭,一般都用「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承蒙關照),結尾都用「どうぞよろしく 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請多關照)等等。這些很普通的敬語客套話,是日常生活及商務郵件中的必備表達。

同樣是敬語,也有區分。例如:「ご無沙汰しております」與「お久しぶりです」都表示「好久不見」的意思,也都屬於敬語,但前者比後者更顯尊敬,因此,多用於長輩或老師,後者多用於友人或同學。

敬語凸顯尊敬與謙遜,而尊敬與謙遜的表達方式很接近,很多時候文法的變化決定了是尊敬還是謙遜。例如:當請客戶吃飯的時候,請客方說:「ご馳走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我款待您),而接受宴請方在宴席結束時則說:「ご馳走様でした」(謝謝款待)。同一個敬語辭彙「ご馳走」(款待),結合不同的文法,表達了截然相反的意思。

敬語是一種社交禮儀,更是一種語言文化。這種文化體現著日本人傳統的等級觀念與服務精神。尊敬長輩、老師、上司理所應當,很好理解,尊敬客戶則體現著日本人的服務精神。舉個親身經歷的小事說說這種服務精神吧。去年出差日本,路過橫濱車站地下一層的書店,想買一本書,找了一會兒沒找到,就跟一位穿工作服的店員說明情況,他不僅用敬語跟我溝通,還一路小跑很快找到了那本書。對此,陪我買書的久居日本的中國哥們說:「日本人的服務,不僅讓客戶滿意,自己也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有了成就感。」服務他人,成就自己,這不正是國學提倡的「成人之美,成己之美」嗎?提升客戶體驗,提高自我價值,雙贏的服務一定是高品質的服務。當這樣的服務成為國家品牌時,不僅會形成尊重勞動的社會風氣,也會提高國家軟實力。

說到國家,就順便說說日本的選舉。日本街頭人多的地方,經常能看到某競選議員拿著麥克風,向路人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以獲得選民的支持。這些競選議員不僅用敬語,還面帶微笑向路人行90度鞠躬禮,以示對選民的尊重。議員之所以如此畢恭畢敬,因為,選民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必需尊敬,並且一定要為人民服好務。當然,如果光說不做,下次競選肯定沒戲。

了解並掌握日文敬語,的確能起到促進民間交流,增進商務交往的作用。同時,敬語文化所形成的以長者為尊、以客戶為尊、以老百姓為尊的社會規矩以及國家軟實力,更值得研究借鑒。


推薦閱讀:

漢語中有哪些詞來自日語的訓讀詞?
求各位日語大神推薦N1考試用的不錯的教材。?
日語中表達「怎麼了」「怎麼辦」「為什麼」貌似都差不太多 有點懵 希望得到高手指點 區分?
漢語存在日語概念里的「敬語」嗎?
形容動詞為什麼叫「形容動詞」?

TAG:日語 | 待遇表現 | 日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