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川菜回鍋肉和鹽煎肉在選材,製作方法,口感上有什麼區別?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川菜不只麻辣,更多「川菜」討論歡迎關注。如題。


說到回鍋肉和鹽煎肉,不如把小炒肉也加進來,說說這三款經典炒肉片的異同。

1.烹飪技法:

不下廚房不知道,烹飪真奇妙。單說炒這種烹飪技法,貌似就是鍋熱了加油,油熱了加菜,其實,炒並非這麼簡單,如果細分下去,還有滑炒、生炒、熟炒、爆炒、清炒、熗炒……每一種方法略有區別,但做出來的味道、口感卻可能會大相徑庭。

烹制回鍋肉使用的烹飪技法是熟炒,也就是先把主料給蒸熟或煮熟,然後再來炒,炒臘肉、肥腸、豬肚這些比較難熟的食材,通常就需要用這樣的方法。回鍋肉是我們最熟悉的熟炒菜肴。

烹製鹽煎肉使用的烹飪技法是生炒,也就是不需要提前加熱,將生的食材直接放入油鍋里炒,這種方法來炒肉,肉在油鍋里會迅速脫水,口感就會特別干香。鹽煎肉比回鍋肉更干香,這是它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

小炒肉也叫辣椒炒肉,我們餐廳的方式是滑炒,就是裹上澱粉炒制,口感會比較嫩。據@不知 提醒,傳統的小炒肉不用澱粉上漿,是在最後放入瘦肉旺火炒制而成,口感同樣比較細嫩。

2.原料

傳統的方法里,回鍋肉和鹽煎肉都是使用豬後腿肉,小炒肉用豬前腿,區別是,回鍋肉帶豬皮,鹽煎肉則要去掉豬皮,小炒肉也帶豬皮,但不同於回鍋肉和鹽煎肉的肥瘦相連,小炒肉需要將肥肉和瘦肉部分切開。

原因是,鹽煎肉是直接下油鍋炒,如果炒久了,豬皮很容易太硬,不容易嚼爛,所以要去皮,回鍋肉因為要先煮至八分數,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小炒肉要將肥肉和瘦肉分開,因為上漿裹澱粉只適用於瘦肉,而不適用於肥肉,肥肉不能上漿,所以要和瘦肉分開來。

輔料方面,回鍋肉和鹽煎肉的標配都是蒜苗,所以舌尖2第2集里,我們看到一閃而過的一盤迴鍋肉里用了青椒,作為一步追求傳統、傳承的美食紀錄片,這樣的錯誤就不大合適,和菜頭在微信訂閱號里也講過這事。小炒肉的輔料是辣椒,正宗的是湖南螺絲椒,小炒肉很符合四川人的口味,所以很多川菜館都會引進,改用四川這邊的二荊條辣椒。

3.調味

回鍋肉和鹽煎肉的調味很像,幾乎一致,特別講究的,在豆瓣醬、醬油、白砂糖這些共有調料的基礎上,回鍋肉要加上一味甜麵醬,而鹽煎肉加入的是豆豉,僅此而已,甜麵醬和豆豉都是醬香味,不仔細吃,味道差別不大。從味型上來說,兩者都是家常味。

小炒肉不加豆瓣醬,它的主要調料是醬油,老抽提色,生抽覆味,都需要加入一些才好,回鍋肉和鹽煎肉不需要加蔥姜蒜(煮回鍋肉的時候可以加一些),做小炒肉要加一些蒜片提味。

4.味道與口感

前面說了,回鍋肉和鹽煎肉是家常味,主要的調料是豆瓣醬,咸鮮微辣,川菜的特色。小炒肉更多是醬油的香味。

口感上來說,小炒肉炒的時間短,水分足,口感滑嫩。鹽煎肉炒得時間最久,肉里水分最少,口感干香,回鍋肉提前煮至8分熟,再炒過之後,口感也比較干香,但水分略多一些,口感更滋潤。在四川及全國各地,回鍋肉也比鹽煎肉更受歡迎一些。

加幾張圖片。

回鍋肉

鹽煎肉

小炒肉


首先我不是廚師,只是在老婆的鼓勵下變得愛做菜的吃貨而已。

1,回鍋肉是肥6瘦4(或者肥7瘦3);鹽煎肉是肥4瘦6(或者各一半)。

2,回鍋肉是熟肉,先煮熟後切片;鹽煎肉是生肉切片。

3,回鍋肉配菜以吸油去膩為主,多用蒜苗和蔥;鹽煎肉配菜則增加菜味的多樣性為主,多用辣椒、蒜苔和捲心菜等。

4,回鍋肉的起源是用來祭祖,放一碗煮好的肥肉於祖先墳頭,但是那時候窮啊,祭完了祖(給祖先聞一聞,意思意思)還要拿回來吃,要是生肉的話這時候已經餿了,即使是熟肉也要趕緊吃,所以有些老鄉炒回鍋肉喜歡加料酒或者先簡單煙熏一下(不過這樣處理一下後回鍋肉確實更好吃更不膩了)。鹽煎肉則是有肉家庭的常規做法。

5,回鍋肉鋪油少(肉不粘鍋即可),出油早,一定要炒到微卷;鹽煎肉則鋪油稍多,不一定卷。

6,30日補充:剛想起來,回鍋肉通常是大片的,可以搞成10cm長的那種然後炒卷。鹽煎肉則可以小一些碎一些。

——————————滴口水的分割線————————

1,二者都是爆炒。

2,都可用甜醬、豆瓣醬和醬油(不能是生抽)調色,絕不允許出現白肉。

3,通常都不辣。(話說大多數正宗川菜都不很辣的,為什麼大家都質疑我不能吃辣就不是四川人呢?)


呵呵,重慶人做了一個回鍋肉給大家看看


介紹川菜不提回鍋肉,一定被人詬病。

你要是講竹蓀肝膏湯或是雪花雞淖,別說外省人,四川的年輕一代也未必知道,但是回鍋肉和麻婆豆腐,沒有人會覺得陌生吧。

不過,那些開遍全國的三流川菜館,回鍋肉只是菜單上的點綴罷了,而且愈家常愈簡單的菜式愈考功夫,相比之下,當然是什麼水煮魚和牛蛙之類的利潤更高。

很難給正宗回鍋肉下一個定義,這道菜,四川人家家戶戶都做,大家皆覺得媽媽做的最好吃,光看配料,其譜系之大,也怕不下幾十種。

但總有一個標準化的版本,成都是省會,就按他們的菜譜來,共計豬腿肉六兩、青蒜段一兩、甜麵醬二錢、精鹽一分、郫縣豆瓣二錢五分、紅醬油一錢五分、豬油五錢。

好多人覺得回鍋肉帶肥,應該用五花肉,恰恰第一步就出錯。即使是豬腿肉,亦只有後腿二刀才合用,又稱「坐臀尖」。分豬時,把豬尾那圈肉旋掉,這是第一刀,再一刀,臀尖靠近後腿,故名二刀肉。此肉寬三指,肥四瘦六,樣子也好看。要是換成一刀肉,肥八瘦二,就覺太膩了。

紅醬油非醬油,是用飴糖、糖色、精鹽、香料等等調出來的,說穿了,類似從前上海的一款「鮮醬油」,其實是天然釀造醬油的廉價替代品,條件允許的今天,完全可用回醬油。

把肉刮洗乾淨,放入湯鍋煮至肉熟皮軟為度,切記不可過 。沒有把握的話,把瘦肉切開不見血水,即告成功。

湯鍋里要預先下蔥姜、花椒,滾出香味再下肉。當年的經濟差,但豬肉夠香,這鍋湯不捨得倒掉,把血沫撇了,拿去煮蘿蔔,又多加一道菜。

到了高檔館子,師傅們認為一煮,肉味損失在湯里,乾脆蒸熟,變了一變,稱為旱蒸回鍋肉。

把肉撈出稍涼,切成一寸五分長、一寸二分寬、一分厚的片。另將郫縣豆瓣細細剁碎。

川菜大師鄧華東師傅告訴我,也不是非郫縣豆瓣不可,成都人家裡,多數有自家用二荊條辣椒腌的紅豆瓣,亦能用。但兩者的風味不同,郫縣豆瓣的工藝複雜,紅豆瓣較接近湖南人的剁椒。

除了豆瓣,有些人還喜歡加一點豆豉,要不是重慶的永川豆豉,就是成都本地的太和豆豉。

鍋內下豬油中火燒至五成熱,下肉片略炒,再加精鹽炒至出油,此時肉片微微捲起,肥肉透明,呈燈盞碗狀,又叫「燈盞窩」,古裝戲裡點油燈的那種。各式各樣的回鍋肉,只是調味和配料不同,但這一步,萬變不離其宗。

所謂「燈盞窩」,當今可遇不可求。主要養殖豬速成,體內脂肪不夠,根本卷不起來。

反覆煸炒的過程,川人稱之為「熬」,第一聲。你到四川,常常會聽到「熬鍋肉」一說,指的便是回鍋肉。

把肉片推在鍋邊,不要盛起,四川師傅的炒,永遠一鍋成菜。再下豆瓣炒上色,下甜麵醬炒出香味,最後加入醬油和青蒜段炒勻即成。

不下醬油也行。按鄧師傅的說法,現在的調味品鹽度已過分高,照老菜譜的用料,說不定會咸死人。

拿那種細嫩的燈籠椒和仔姜代替青蒜,叫仔姜回鍋肉,豆瓣醬略少,突出甜麵醬香,成都人最愛吃了。

用四川人叫蓮白的捲心菜亦可,我一生人第一次吃到的回鍋肉則是用橄欖菜炒的。這是「上海梅龍鎮酒家」的改良,但基本的做法一致。

調味方面,不用豆瓣,單下甜麵醬和醬油,外加一丁丁的白糖,一點辣味也沒有,是回鍋肉的一道變種,稱為醬爆肉。

反過來,豬肉切片不煮,以油鹽煎熟,調味僅用豆瓣和豆豉,叫做生爆鹽煎肉。

成都郊外的廣漢連山,豬養得肥壯,那邊廂把肉片得極大,讓人吃個過癮,故名「大刀回鍋肉」。

川菜素席之中,有一道回鍋蘿蔔,幾可亂真。有次鄧師傅重現出來,一位食素的友人吃了,大呼罪過。我雖然一向反對仿葷菜,對這種真正的技藝還是欣賞的。 資料上說,晚清舉人林思進,尤嗜回鍋肉,苦苦鑽研之,自成一脈「林派」,可惜失傳。有人說是加了蒜蓉、干辣椒和醪糟汁,並不稀奇嘛,何況又不是吃火鍋,用那麼多調料做什麼,我是不以為然。有人說即是旱蒸回鍋肉的前身,語焉不詳,不必再考證了。


額,閣下有以為回鍋肉和鹽煎肉是一樣的么?

回鍋肉用五花最上乘,其次是坐墩,最次是夾縫;鹽煎肉最上乘是梅花肉,其次是後腿,最次是裡脊。

回鍋肉重點是配菜不同,肉本身處理技術差不多,只是最近出現的椒鹽回鍋是不用豆瓣醬的,而且回鍋已經成為一種技法和味型,比如回鍋魚,回鍋豆腐等等。

鹽煎肉分為生爆和熟爆,生爆又分上漿和不上漿,鹽煎肉更大的價值是在於考驗川菜廚子的火候功底,就像干炒牛河用來考驗粵菜廚子掌控火候水平一樣。

至於樓主說的小炒肉,那個是來源於湘菜的炒法,不過川菜本身的技法也幾乎都來自其他菜系,這點也無可厚非。


額。推到我時間線了

最重要區別

鹽煎肉是生炒,且不會有肉皮!

回鍋肉顧名思義,是肉先煮,在切片炒,因此為回鍋。

鹽煎肉是不放含糖調味品,屬於咸香。

回鍋肉是要放少許含糖調味品,比如甜麵醬或者醪糟。實際口感有少許回甜,味道更複合一些。


說個自家的區別吧。回鍋肉多選五花,加一小塊瘦肉。

煮熟後,把五花和瘦肉分別切薄放好,鍋里倒平時葷菜一半的油,熱後倒五花下去,肥肉里的油會煎出來,鍋里油變多,感覺這就是傳說中的熬肉,把肉里的油熬出來。

肥肉會慢慢捲起邊來,大概1分鐘左右,然後把瘦肉倒下去。在油里不斷翻炒,倒些醬油,加豆瓣,豆豉,繼續炒。1分鐘左右開始加蒜苗,繼續翻炒,起鍋前加鹽,再加些糖感覺更好吃。


難道不是 回鍋肉用的豬五花肉炒蒜苗 鹽煎肉用瘦肉炒青椒麽? ~偶是四川土著


一個要把肉汆熟再炒,一個生炒。

一個肥肉多點,一個肥肉少點。


回鍋肉帶皮,鹽煎肉不帶皮,小炒肉不帶肥肉 。


我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食本屋》中有詳解,如果感興趣,您可以鏈接你想知道嗎?一盤資格的回鍋肉是怎樣熬成的??查看。敬請您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有很多做菜心得與您分享。


鹽煎肉要去皮,回鍋肉不去。鹽煎肉直接煎,回鍋肉要煮了再炒~


回鍋肉煮了再炒,鹽煎肉直接生的炒。

回鍋肉是放郫縣豆瓣,鹽煎肉是放永川豆豉


肥瘦都不一樣,根本沒得比


回鍋肉必須要用五花肉,鹽煎肉可以不用五花肉,五花肉最好的肥肉中間夾瘦肉,一層肥一層瘦肉一層肥肉一層瘦肉。


哈哈!回鍋肉會有肥肉,油焦香(可我不吃肥肉


我想知道,這個怎麼收藏呢?


講究,喜歡回鍋肉,飯館的小炒肉一般都比較碎,不過癮。

自己做仿回鍋肉,對肉沒有那麼多講究了,一般就是選擇肥肉相間的,而且不帶皮的。


回鍋肉與鹽煎肉最根本的是在調味上~回鍋肉要放糖和甜麵醬~而鹽煎肉不放~~


四川真正的回鍋肉用的豬肉要本地種,現在這種豬很少了!


贊同 @和祺 的回答,但看起來有些迷糊,所以我寫了一個博文,分類對比,顏色歸類。看起來更直觀 雷公子話美食:說說回鍋肉、鹽煎肉和小炒肉


推薦閱讀:

襄陽有什麼特色美食,好吃的地方?
南京有哪些好吃的甜品店可以推薦?
怎麼做蒸菜好吃啊,有什麼經典的蒸菜嗎?

TAG:美食 | 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