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周時期楚國遷都後常會稱新都為「郢」?

「郢」除了作為專用地名外,楚人懷念舊都因而沿用的解釋,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詞義。是否與「丁」,「正、定」,「貞、鼎」,「成、城」,「奠、鄭」有同源關係。


《楚居》:"至武王…自宵徙居免…,衆不容於免,乃潰疆浧之陂而宇人焉,抵今曰郢。"疆浧是某湖泊沼澤名,楚武王時,新遷的免地不能容納增長的人口,於是毀壞疆浧的堤壩,擴大國都的範圍,是以之後楚王徙居之地和都城均稱郢。

再補充一下:

楚人稱楚王徙居之地和都城為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楚武王時所擴建的國都是原疆浧之處。由此當時的人便稱國都為「疆浧」。戰國文字中對都邑名一般會加「邑」旁作為專用字。可以推測,在「疆浧」作為都邑名後,浧字後來被改換偏旁成為郢字。此後為何「郢」一直被沿用,一些學者已經指出,首先是緬懷楚武王將楚國遷都後將楚國轉弱為強的功績。其次,從《楚居》的記載來看,歷代楚君所居之地有著非常頻繁的變動(絕不止傳世典籍所載的郢、陳郢、壽春等幾處),多次的變動但仍以郢為稱,也是對「郢」都故地的懷念。就目前來看,郢都之稱的含義也僅限於此,至於是否與「丁」,「正、定」,「貞、鼎」,「成、城」,「奠、鄭」有同源關係。暫不論是否音韻上的相通,從古人的解釋來看,一般都是「楚都也」這樣簡單的解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所以,在缺乏可靠記載的情況下,我個人覺得最好還是不要過度解釋,徒增附會而已。


三代以來部落或者方國經常遷徙,遷走了把地名也帶走。

比如黃國本來在山西,後來一路南下,跑到河南潢川。以古代潢川的隆古鄉為黃國。

再比如蔡國,文王子叔度封於汝南上蔡為侯,稱蔡國,作亂,周公放之。其子蔡仲成王復封至平侯,徙新蔡,仍稱蔡,昭侯徙下蔡,即今之安徽鳳台,戰國時滅於楚。

楚的祖先在殷商時即是貴族,自始至終都保留著殷商文化的痕迹,與中原的周文化大相徑庭,楚的祖先鬻熊始封於荊,河南淅川,後來一路南下跑到郢,湖北江陵。改稱楚,子爵,按規定他的地盤方圓應該為70里,城池方圓3里。地盤小的可憐。

為什麼這些方國總是跑來跑去呢?因為他們是武裝殖民,當時的中國大地上有大片大片的無人區,無人區之間有許許多多的未開化的蠻族部落,鬥爭相當兇險,周王封給你一塊地盤,只是口頭上的,相當於你自己去開發市場,還要看你有那本事守住沒有,姜子牙封於營丘,差一點被東夷的萊國給滅了。而周幽王,衛懿公幹脆被蠻族給殺死了,幽王死後,平王東遷成周,即洛陽。很多時候他們迫不得已跑來跑去,順便把地名也帶走,如果已經有地名了的地方,地名通常會沿用下去。比如商起源於商,今天的商丘一帶,後來遷於殷,今天的安陽,所以又稱殷,同時商這個稱呼仍然保留。


郢,京,國都也。方言,楚謂之郢,周謂之京。楚有湫,樊二郢。周有鎬,豐二京。

疆浧這地名只能看出郢源於浧,去水換邑,呈聲。

倒是疑問京,郢(浧)音韻是否上相近。

如果相近,就可以猜測浧或晚出於京而與京同音,楚用方言字「浧」,浧亦有泥濘義,楚國多泥濘,也能理解。

如果音韻上不相近,上述猜測全不成立,需要再攷。

補充:

評論中 @奧爾加 先生說「郢」「京」上古音韻並不相近,故上述猜測不成立。

從墨回去再細細琢磨下。


推薦閱讀:

現代漢語中需不需要使用「牛津逗號(或頓號)」?
為什麼漢語拼音裡面沒有fai?
為什麼粵語歌曲能夠被人廣泛傳唱?
學習漢語語法有用嗎?
輸入法能打出哪些好玩的字?

TAG:古漢語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詞語 | 漢語辭彙 |